女中豪杰为什么称为“巾帼英雄”

  你知道“陛下”与“圣上”的称呼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吗?你知道“阁下”、“殿下”、“膝下”、“足下”、“在下”指的是谁?又有什么渊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连“中国”这个称呼就有3000年历史。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如珍珠般熠熠生辉。

  在电视里的宫廷剧中,“陛下”这个称呼时常听到。我们都知道,这个称呼只能用来称呼皇帝。为什么称皇帝为“陛下”呢?

  “陛下”的“陛”,本来的意思是台阶,在这里特指皇宫的台阶。皇帝在皇宫接见臣僚时,往往会基于天子威严以及自身安全的考虑,命被接见者在皇宫台阶之下。这时皇帝高高在上,臣僚身处低处,保护帝王的卫士则在台阶的两侧戒备。

  天子至高无上,很多臣僚甚至不敢仰视,更不敢与之直接对话。当年秦舞阳刺秦王,就是在“陛下”(台阶下)被秦王的威严吓得脸色苍白、手脚直抖。幸亏荆轲急中生智,称秦舞阳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而搪塞过去。臣僚不敢直接同皇帝交谈,只好让同出台阶之下的皇帝近臣代为转告。因此,最初的“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皇宫台阶下的人。

  时间一长,与皇帝对话前叫“陛下”便成了习惯。等后来直接与皇帝对话、不需要他人传达时,也用“陛下”来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就这样,“陛下”逐渐演变成了对皇帝的称呼。不仅臣僚,就是老百姓,或者这一国的人对另一国的皇帝,表示尊敬也一律用了“陛下”这一称谓。

  知识链接:圣上

  “圣上”与“陛下”都是属于对在位皇帝的尊称,但用法上有明显区别。“陛下”这个称呼仅限于第二人称(注:有朋友留言,举《苏武传》中李陵劝降苏武“且陛下春秋高...”为例,表示也可用于第三人称),也就是直接和皇帝对话时代表“皇帝您”。如果与第三人说话,不能用“陛下”来代指“皇帝他”,这时可以用“圣上”。如对别人可以说“圣上有旨”,却不能说“陛下有旨”。

  相对“陛下”而言,“圣上”在使用上要宽泛一些,可以作为“皇帝他”使用,也可以作为“皇帝您”来使用。如唐代韩愈在《祭薛中丞文》:“圣上軫不憗之悲,具僚兴云亡之叹。”这里的“圣上”是“皇帝他”的意思。而当皇帝说了某个观点,底下大臣马上迎合道:“圣上英明。”这时的“圣上”,明显是“圣上您”的意思。

  知识链接:皇上

  皇上在古代中国、越南是对君主的一种尊称,主要作为对皇帝的第三人称(皇帝他),用作第二人称(皇帝您)主要流行于明清时代。至清朝时,成为了对清朝皇帝的主要敬称。在日本,皇上也可以是对天皇的尊称。

  小柯和一群小朋友做游戏,其中两个小朋友都抢着要当国王,争来抢去没有结果。这时,一个小朋友说:“干脆我当皇帝,你当国王算了!”这下,轮到大家愕然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皇帝和国王到底有什么区别,谁的级别更高。不搞清楚这个问题,他们的游戏没法进行。

  在中国,秦之前是没有皇帝的,只有“三皇五帝”之说。秦朝之前的最高统治者,夏称“后”,商称“帝”,周称“王”,这些后、帝、王就是天子,在级别上等同于后世的皇帝。有意思的是,、商时的君主称呼是将头衔前置,人名在后,比如夏的第一个君主启的称呼是“夏后启”。商人对纣王的称呼是“帝辛”,“纣王”则是周灭商后对他的蔑称。但从周开始,君主的称呼就变为后置了(此段感谢南塘旧主等朋友指正)。

  公元前221年,诸侯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了天下。这时,嬴政认为自己“德比三皇,功高五帝”,就从“三皇”与“五帝”中各取一字,组成了“皇帝”这个神圣的词作为自己的“头衔”。

  从此,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都叫皇帝了。而秦始皇因为是从七国常年混战中脱颖而出的胜者,对于封王的隐患心有戚戚,于是秦朝没有封王。很快就到了西汉,汉高祖刘邦赢得了天下,他重新开始封王,史料记载他一共封了八个异姓王,九个同姓王。不过,汉高祖也对于封王的弊端有所警惕,将诸侯王的权利进行了较大的限制,使之不能像周朝的诸侯王那样大权在握。作为封建王朝最高的封爵的“王”,自西汉至明一直沿用。宋、元又以国王为封号,清则改称亲王。

  另外需要附带说明的是,自汉开始,中国与西方的“国王”概念不同。在中国,国王只是皇帝之下的封爵,且很多时候仅衣食租税,权力大大受限;西方的国王则与教皇分掌世俗和精神世界领导权。国王是世俗世界的领袖,教皇是精神世界的领袖,二者经常发生权力冲突;自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逐渐失去原有权力。

  知识链接:中国女皇有多少

  在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女皇帝有四位,她们分别是:北魏殇帝元姑娘、文佳皇帝陈硕真(留言里有朋友说起义军领袖自封皇帝,很快兵败被杀,算不上女皇)、大周圣神皇帝武则天以及西辽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其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武则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晚清的慈禧并非女皇帝。垂帘听政时,慈禧虽大权在握,但始终是以皇太后之名,因此算不上女皇。

  知识链接:中国第一位女皇

  中国第一位女皇叫元姑娘。这个名字有点奇怪,看上去不像是一个人的真实姓名。

  的确,“元姑娘”不是一个真实姓名,只表示是一个姓元的女婴。这个女婴还没有取名字,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宝座还没有坐一年,又被杀死。

  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杀死。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从后宫抱来一个女婴,假称是孝明帝之子,让女婴做皇帝,沿用其父年号“武泰”。不久,胡太后为了避免被众人知晓此事,于是又杀死该名女婴,另立元晖之子元钊为帝,是为北魏幼主。因此该名女婴在胡太后的操纵之下,匆匆登皇位又匆匆死去,历史上连她的名字都没留下。因为是后宫的女婴,其父无疑是姓元的皇帝,因此史书上就称其为“元姑娘”。

  “元姑娘”死后,谥号殇帝。虽然说这个谥号属于恶谥,很难听、有贬义,但年号、谥号齐全,无疑可以确认北魏元姑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早在3000年前的公元前9世纪的先秦时期,就有“中国”一说。如《诗经·大雅》中有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在这里,“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也就是京师。

  纵览周代文献,“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中国”一词作为国家名称频繁使用,是从西汉开始的,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贬称为“索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贬称为“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自称为“中国”,都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因此,严格地说,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国家的专有名词。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的“中国”,各个王朝也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至此,“中国”正式成为国家的专有名词。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也把“中国”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知识链接:中华

  “中华”一词,起源于魏晋(220~ 420)。其中,“中”指的是中原,“华”的意思是“衣冠华族”。“中华”作为一个地域名称,是相对于边陲“四夷”而言的,主指汉族居住区。

  在《晋书·桓温传》中记载大司马桓温上疏云:“自强胡凌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又《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云:“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文……”在这二处,“中华”都是指中原地区。到了唐代,“中华”常用作族称。如《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八载,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唐太宗总结其成功要领“五事”之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里,“中华”显然是族称,主要指汉族。

  而“中华”二字用于政治口号中,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他在吴元年(1367)十月命徐达率师北伐,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又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在这里,“中华”既是族称,又指中原地区。“中华”再次用于政治口号中,是在清末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不过,在这里,“中华”不仅指中原地区,而是指全中国。

  知识链接:大中华地区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或报纸新闻中听(看)到“大中华地区”这个名词,但很多人对其准确含义只是一知半解。

  大中华地区(Greater China or Greater China Group,简称GCG),是一个华人社区名词,一般定义的范围涵盖以华人为多数住民之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有时也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常用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或商业领域中。

  “大中华地区”是个政治正确的用语,不对上述地区的政治地位或统分状态做任何暗示。这个表达是源于上述地区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及经济结构,在这些地区之间,常常有大量的相互投资及贸易往来。许多商业机构和跨国企业都采用“大中华地区”或“大中华区”一词于自身的商务运作当中,而以此为名所设立的部门则主要负责中国大陆、港澳台的业务,偶尔也兼有负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新马”(旧称“星马” )业务。

  知识链接:华夏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更是个美好的词。“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无论中原的华夏族还是偏远的少数民族,没有不顺从(周武王)的。《左传》中也有记载:“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黄”指黄帝。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可能是现在的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与炎帝,又与居住在东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在有关大量的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知识链接:炎帝

  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

  传说中的炎帝人身牛首,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宝鸡姜水之岸(一说湖北随州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另有八世炎帝之说,一、二世炎帝均生活于宝鸡,并辐射至两湖(湖南、湖北),八世炎帝生活于湖南株洲炎陵县。

  炎帝陵坐落于湖南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

  专家们普遍认为,真实炎帝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华夏早期先民在这一时期里对这一华夏族早期主干之部族部落多个突出首领的寄名称谓。

  知识链接:黄帝

  黄帝(前2717~前2599,)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史载炎帝以姜水成,因有火德之瑞,故号炎帝;黄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春秋战国时代,炎、黄共逐渐被当时活跃的“诸子百家”推为华夏民族人文共祖,司马迁写《史记》时,综合西周以来各种学说,将他列为五帝之首,此后,汉晋编定五帝少昊(玄嚣)、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族的祖先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自认的祖先弃、嬴秦的祖先皋陶、伯益等都被编入黄帝世系,成了黄帝的后代。黄帝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其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并有了文字。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相传黄帝御升天,故此陵墓只是衣冠冢。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阁下”一词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等等,故以阁下相称。

  说白了,阁下就是今天的“您”,属于敬称。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有人使用阁下来称呼对方。但是由于“您”一字的代替,慢慢地“阁下”一词多用于外交场合。香港的法院于1997年主权移交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转为“法官阁下”。

  殿下,原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中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仅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显然,“殿下”的身份要比“阁下”高。而随着皇族的消失,“殿下”这个称呼也只能在影视作品中听到了。

  知识链接:膝下

  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后来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郑玄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这是说自己离别母亲已经三十五年了。

  麾下

  麾下的“麾”( huī),指的是旌旗,是将帅用以指挥将士的旗帜。麾,亦有指挥”、招手的意思。麾下,指在在将帅旌旗之下。《史记·魏其武安侯传》:“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麾下,所杀伤数十人。”《汉书·李广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麾下”亦是对将帅的敬称,《三国志·吴书.张弦传》谏孙策“愿麾下重天授资,副四海之望,毋令国内上下危惧。”

  在下

  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听到“在下XXX”的对话。“在下”与“鄙人”一个意思,虽然都是指“我”,但与“我”相比要谦卑得多。古时坐席,尊长者在上,所以自称“在下”是一种谦辞。

  和“鄙人”一样,“在下”在当今口语中基本没有人用了。书面语可以用,口头语中要是有人用,会让人觉得过于文绉绉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谦辞只适用于下对上、或同辈之间,上级与下级或者长辈与晚辈之间,绝对不能用。老板对员工、叔叔对侄儿,可不能谦称自己为“在下”。

  足下

  足下,是第二人称的敬辞,意为“您”。在古代,用于下级尊称上级。《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说:“您以为够了,那么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

  战国以后,不仅是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可以用“足下”来称呼。如《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意思是说,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揖说:“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把您的名声传扬到四方,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您把我排斥在外呢?”

  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敬意。《称谓录》说:“古称人君,亦以‘足下’称之,则‘足下’之为尊称。”

  和“在下”一样,“足下”在当今口语中也基本没有人用。在书面语中运用时,也需要注意:切不可对下级与晚辈使用。

  泰山明明是一座山,怎么成为了妻子父亲的专用称谓的呢?

  说起来还有一段蛮有趣的故事。据唐代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记载:

  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1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丞相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答。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醮绿嫠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 “泰山”在此一语双关,与其说是泰山成全了郑镒,不如说是他的岳父。唐玄宗听懂了,但也没有追究,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

  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种称谓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做“岳母”,后来也有称做“泰水”的。男人阳刚如山,女人阴柔似水,从“泰山”到“泰水”,尽显传统文化之精妙。

  知识链接:丈人

  丈人本是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论语》中就有“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这样的句子。宋朝人在《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中考证认为,是自唐朝以后,丈人这个词才特指妻父的。证据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在《祭杨凭詹事文》中记载:“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

  但若进一步考证,“丈人”特指妻父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亲上加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董承也就成了献帝的“舅”,即“丈人”。南朝宋人裴松之注释为:“(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意思是,这以前对妻父没有“丈人”的叫法,只有“舅”的称谓。而“舅”在魏晋以前也是女子对“丈夫的父亲”的专有称呼,有了丈人这个称谓,“妻子的父亲”与“丈夫的父亲”就终于有所区别了。

  男女婚配,古称为“伉俪”,伉乃丈夫,俪指妻子;“夫妇”一词,现在虽多用于书面语言,却曾经是不上字纸的土话。“两口子”的叫法,如今虽然十分普遍,而约定俗成的时间并不长。不但在《尔雅》、《说文解字》等古典辞书里均找不到其解释,就是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红楼梦》,写了一对对的怨偶,一双双的情侣,俚语方言满纸,也不见“两口子”三字露面。

  有民俗学家考证,“两口子”的说辞,最早出现在晚清文人《燕京杂录》里的一则笔记,说的是有两位府衙录簿,挣得同样薪水,一个是单身,另一个新娶了妻子,这光棍汉情愿把自己的一半工资,赠与同事花费,附有字条写道:些许碎银钱,笑纳勿推辞;我只单口汉,君乃两口子。“子”在旧时兼称男女,“两口子”意即“你们两个人”从这段话看,两口子不再泛指随便的两口人,而是夫妻俩的特指。

  显然,民间的口头传播要早于有据可查的书面语言。关于“两口子”的来历,民间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

  乾隆年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一见钟情,很快就勾搭在一起。

  石万仓酗酒成性,一次因饮酒过度而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说曾素箴因偷奸而谋杀亲夫。县官接状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张继贤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

  一次,乾隆皇帝阅案,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十分惊讶。于是,乾隆皇帝亲自到牢中去看望张继贤。在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张继贤是个才子,便有心救他。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停留了几天。乾隆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后,便将张继贤发配到微山湖的卧虎口,将曾素箴发配到微山湖的黑风口。

  张继贤、曾素箴二人获皇帝恩准发配到“两口”后,不但死罪以免,更是尽享地利之便互往互来,甚是自由。他们这样来往于卧虎口与黑风口,被人们称为“两口子”。后来,人们就把“两口子”衍指“夫妻俩”。 看来,两口子的“两口”是指卧虎口和黑风口。

  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比曹雪芹大几岁(曹大约生于1715年)。乾隆长寿,在曹雪芹死后,他还当了三十多年皇帝才驾崩。这样看来,如果“两口子”真的源于乾隆皇帝,曹雪芹写《红楼梦》没有用“两口子”,也算是合情合理的。

  知识链接:结发夫妻

  在我国古代,当女子订婚后,要用丝缨(五彩的绳子)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这和当今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代表自己有男朋友的意思一样。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晚,才由新郎解下。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的周礼:“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

  到了唐宋,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会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

  知识链接:伉俪

  “伉俪”(kàng lì)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一年》:“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你自己既不能庇护你的伉俪,结果让我被人夺走,又不能抚养人家的孤儿,反而杀了他们,我倒要看看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伉”本义是匹敌,相当;“俪”本义是配偶。“伉俪”即相匹敌的配偶。由此可知,事业各自有成,生活情趣又相仿的夫妻才能称为“伉俪”。《左传·昭公二年》有详细的解说。晋平公的宠妾少姜死了,鲁昭公前往晋国吊唁,到了黄河边,晋平公派士文伯来辞谢,说:“非伉俪也。请君无辱。”意思是少姜不是正室,按照礼节不需要鲁昭公亲自来吊唁。孔颖达疏:“言少姜是妾,非敌身对偶之人也。”“相敌之匹偶”首先是身份相匹敌的夫妻,少姜是妾,当然跟晋平公身份不合,不能称为“伉俪”。

  知识链接:鸳鸯

  中国古代,鸳鸯最早是用来指兄弟而非夫妻。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文选》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的诗句,是一首兄弟之间赠别的诗。

  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云(陆士龙)、陆机弟兄。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从此,“鸳鸯”有了男女深情厚爱的意思。

  世界上最容易老的,大约就是婚姻男女了。才一夜,新郎与新娘就变成了老公和老婆了。

  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大面积流行开来似乎也就这一二十年的事。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读书人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读书人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

  元代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水浒传》第五回:“那大王叫一声:‘做什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得老婆!’”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约莫半酣,婆子又把酒去劝两个丫鬟,说道:“这是牛郎织女的喜酒,劝你多吃几杯,后日嫁个恩爱的老公,寸步不离。”

  老公在古时候曾是老年人的统称,意为老人家。如《三国志·魏志·邓艾传》:“七十老公,反欲何求!”《宋书·萧思话传》:“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徵为侍中,人吏送别悲号;有老公数百人相率具馔。”

  老公也一度是对老年人的蔑称。《南史·贼臣传·侯景》:“请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北史·高隆之传》:“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大怒,骂曰:‘徐家老公!’令壮士筑百馀拳,放出。”

  老公还是古代对父亲的别称。如《北史·高昂传》:“及次同(昂父)死,昂大起冢。对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锹土,今被压,竟知为人不!’” 宋代范成大《读唐太宗纪》诗之五:“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

  太监也被称为老公。《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这里的老公是指太监。

  知识链接:良人

  古代,夫妻之间可以互称为“良人”。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君的“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子的“娘”。“良人”也就因为“良”的可变性而适用于夫妻之间的互称了。

  此外,良人还有几个释义:其一是清白人家的妇女;其二是乡官名,即乡大夫;其三是西汉时妃嫔称号;其四是指贤者,善良的人;其五是指美人。

  知识链接: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男子戏称为“新郎官”。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 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知识链接:外人

  在今天,“外人”的意思是:与自己无血缘关系或亲戚朋友关系的人。“我不把你当外人”的意思是:我帮你当成自己的亲戚(或朋友)。

  在宋代,“外人”是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的专用名词,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子”的意思是男子,不是儿子。男主外,女主内。妻子称自己丈夫为“外人”,丈夫则呼自己的妻子为“内人”。

  知识链接:夫人

  “夫人”是妻子的意思,隐含尊贵的意思。因此,“夫人”这个称谓,在使用上一般只能针对他人的妻子。有学者为此戏称:“夫人”只能是别人的。

  关于“夫人”一词,西汉年间编撰的《礼记》记载说:“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夫人”,是只有诸侯的配偶才可享有的称呼,各级官吏的配偶称“孺人”,而“妻”则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

  从唐朝开始,“夫人”逐渐走向民间,除针对对那些身份尊贵的已婚女子,也可以用做敬语,对他人妻子表示尊敬。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在使用“夫人”之一语词时应该注意两个前提,其一是指称社会地位较高男人之妻为夫人如部长夫人,教授夫人等等;其二是面称他人之妻表示尊敬对方。如二男互致问候,不管这两位是什么社会地位都可以尊称对方之妻为“夫人”,而不能自称妻子“我夫人”或“我的夫人”。

  也有学者认为说“我的夫人”也无妨,其理由是很多人都这么说——既然大家都错用,不如将错就错。这种观点也有道理,因为语言本身就在不断进化。既然允许“夫人”从诸侯的庙堂走下民间,那么从尊称他人之妻再走进自家家门,也情有可原。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还是尽量不要说“我夫人”吧。

  知识链接:娘子

  娘子是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爱称。娘子是从元代开始 在元代以前,不能称呼妻子为“娘子”。而在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和今天的“姑娘”意思相同。

  再往前溯到唐代,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

  直到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知识链接:拙荆

  拙荆,古人指自己的妻子,有自谦的意思。《水浒传》:“恰才与拙荆一道来间壁岳庙里还乡愿。”

  相传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此事被记载于《太平御览》之《列女传》。后世因以“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知识链接:贱内

  贱内,丈夫谦称自己的妻子之用辞。“贱”是自谦之意,“内”指内人。

  2012年,明星大S在偕丈夫去云南做慈善,期间在微博上自称“贱内”,引来一片非议。原来,贱内(拙荆)是第三人称,是“我那个卑贱的妻子”的意思。因此,女人绝不可以拿贱内(拙荆)来作为自谦用语。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尊称为月老爷、月老公,是道教的神祇之一,相传是掌管男女婚姻之神,即“媒神”。月老左手拿着鸳鸯簿,决定人间的婚姻大事。

  相传唐朝时。一个叫韦固的少年在宋城的客栈中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韦固好奇地问老人在看什么书,老人回答看的是“鸳鸯谱”:也就是天下人的姻缘大事。老人又告诉韦固,远处那个卖菜妇女的女儿,现在才三岁,十四年后会成为韦固的妻子。韦固嫌那小女孩长得不好,派人刺了那小女孩一刀,想杀死她。

  十多年后,韦固成婚,发现妻子眉上有疤痕。一番详细追问,才知道妻子正是正是当年的没被刺死的小女孩。宋城县太爷知道这件事后,把那间客栈定名为“定婚店”。而“月下老人”也成为日后华人世界中,对爱情期待的男女们信奉最诚的神祇了。

  红娘作为媒婆的称呼,始于唐代元稹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莺莺的侍女红娘从中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

  知识链接:媒妁制度

  《诗经》有云:“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大意是:娶个妻子,没有媒人可不行。由此可见,媒人早在西周时期就成为婚姻的重要条件了。从《仪礼·士婚礼》中规定的成婚程序六礼来看,从采纳、问名、纳吉、纳征到请期、婚礼,没有那个环节能离开媒人。《唐律疏议》中甚至有“为婚之法必有行媒”的条款,将行媒上升到了婚姻的法定条件。

  非但如此,媒妁制度还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桓会于嬴,成婚于齐,不由媒介自成其婚,史家遂以非礼贬之”,成婚不用媒人竟然被后人以违礼法而讥贬之;《管子》中也有“自媒之女,丑而无信”可见,成婚用媒已上升到了伦理道德的高度,用媒则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不用自为媒则违反伦理道德,是要受到轻视的。

  知识链接:官媒

  中国古代许多封建王朝都设有官媒,由他们专门管理黎民百姓的婚姻。这类媒人被称作官媒。《红楼梦》中就多次有官媒记载,第77回有“官媒来说探春”,第71回、第72回也有官媒这一称呼,由此官媒制度可见一斑。

  官媒制度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当时的的媒官被称为“媒氏”,从国家领取一定的俸禄,执行公务。《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的具体职责有:一、记录新生婴儿的出生年月和姓名;二、通令成年男子要按时结婚,不可逾期;三、每年二月农忙之前,督促青年适龄男女及时结婚;四、监督、执行财力的数量;五、主管婚姻诉讼案,惩罚那些违法者。

  也许有读者会奇怪,古代的官府为什么那么重视百姓的婚姻,以至于要通令与督促适龄男女按时结婚?原因并不复杂,朝廷需要适龄男女结婚生子,繁衍出更多的人供其统治。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口稀少,人均寿命短。而惟有人多,朝廷才会有更多的税赋进库,有更多的百姓来服徭役、服兵役。人多,国家的力量才会更强盛。

  知识链接:私媒

  私媒,也就是非官方北京的媒人。私媒是媒人的主要构成。

  大多数私媒都不是专门为媒者,她们大都是一边从事其它职业,一边为他人做媒。从事其他职业使得他们能有机会走家串户,了解各家情况,哪家有嫁女娶媳的需要,她们都了如指掌。因此,为别人做媒也就极为方便。私媒做媒成功,男方一般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财物与酬金“谢媒”。这些报酬,有时是事先说好了的,有些则是按照当地的风俗。总之,媒人不会白当。

  “三姑六婆”本来指的是我国古代妇女的九种职业妇女,现在我们所说的“三姑六婆”则是泛指社会上各式市井女人。

  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尼姑是佛教、道姑是道教、卦姑是专门占卦的。

  六婆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牙婆是专门贩卖人口的人口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专为人介绍姻亲的女人。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亦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性侵。

  六婆是各种专业的名称,有时一人可以身兼数职。如《金瓶梅》中的“王婆”:“原来这开茶坊的王婆子,也不是守本分的。便是积年通殷勤,做媒婆,做卖婆,做牙婆,又会收小的,也会抱腰(注:稳婆的助手,专管生产时抱产妇的腰),又善放刁。还有一件不可说,髻上着绿,阳腊灌脑袋,端的看不出这婆子的本事来!”

  知识链接: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公元573年,北周武帝亲自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辨释三教后”问题,最后作出了“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在后”的结论。从此后人说三教通常即为儒、道、佛。

  根据《汉书·艺文志》,九流分别指:农流,墨流,名流,法流,纵横流,小说流,阴阳流,医流,杂流。

  后来,民间又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有外国朋友感叹学汉语太难,一个意思的词语有好多个,这还不打紧,要命的是这些词语之间看上去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比如,中国人称呼女婿,居然用给一个毫无不先关的词——“东床”。东边的床,又是怎么“成为”女婿的呢?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演绎足够的佳话。这些佳话一旦流传开来,就成了典故。而东床的典故,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的东晋。

  东晋的时候有个大官叫郗鉴,他的官职叫太傅,位列三公,属正一品的官。郗鉴想给自己的女儿选个女婿,打听到王家的子弟个个都相貌堂堂,才华出众。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去王家考察。

  王家俊秀听说郗鉴派人来择婿,一个个都很兴奋,纷纷穿戴整齐,正襟危坐。有的因为太紧张,险恶非常拘谨。惟独有一个青年,斜靠在东边的竹床上,坦胸露腹,一副无所谓的淡定模样。

  使者回去之后,将这些情况一一禀报郗鉴。郗鉴当即决定:就选东床那个旁若无人的青年作为女婿。

  而这个非常淡定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由此可见,内心强大的人,才是有出息的人。

  伴随王羲之的名气越来越大,“东床”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东床”,也就逐渐成为女婿的美称。

  知识链接:金龟婿

  这个美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写一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时,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将丈夫称为“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但无论所指为何,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但在现代汉语中,其“贵”的含义正在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逐日加强之势。

  知识链接:乘龙快婿

  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相传秦穆公有个女儿,起名弄玉,自幼聪慧过人,长大后有着绝世的容颜,尤善吹笙,其声如凤鸣。待弄玉15岁的时候,秦穆公开始考虑为她找个佳婿,弄玉说:必得善吹箫的人,能与我唱和,否则,一概不嫁。

  有一天,弄玉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个仙人与她笙箫唱和,那仙人自称是华山之主。弄玉梦醒后当即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便派人到华山去寻找,果然找到了一个异人,名叫萧史,羽冠鹤衣,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脱俗之姿。使者将萧史接回来以后,穆公命其吹箫,一时间百鸟合鸣,穆公大喜,遂将弄玉许配给了萧史。有一次,夫妇二人在月下吹箫,天空中飞来一龙一凤。于是,萧史跨龙,弄玉乘凤,翔云而去。

  这个故事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应推西汉刘向的《列仙传》。其中只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萧史,萧史日教弄玉作凤鸣,招来凤凰,后二人皆随凤凰飞去,并未说到有龙。但故事的大体已备。《太平广记》卷四所辑晚唐杜光庭《仙传拾遗》中有这样的记载:“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这时萧史乘龙的情节已经出现。

  在称呼女中豪杰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巾帼英雄”这四个字。巾帼英雄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巾帼,古人使用的一种冠饰,宽大似冠,高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紧裹一层彩色长巾而成。这种冠饰,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两侧垂带,结在项中,勒于后脑。既不是于发式,也不同于裹巾,而且可以随时取下(如脱帽),也可随时戴上(只需系紧侧带)。

  在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巾帼。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诸葛亮欲与司马懿决战,司马懿坚决不出击。诸葛亮成天骂战也没有用,就“遗帝(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 。意思是送给司马懿一顶巾帼,讥讽司马懿像个女人,不敢与蜀兵交战。司马懿老谋深算,当然不会中诸葛亮的激将法。因为巾帼是女人专用,所以“巾帼”遂成了妇女的代称。而巾帼英雄,也自然是女中豪杰的意思。

  知识链接:妇好

  妇好,“好”的读音为“子”,其中“子”是姓。但李学勤通过考证,认为“好”不是姓而是名,因此应该读美好的“好”。这个暂且搁置不论。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巾帼英雄。

  商朝的武力,宗武丁时代最为强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是他的王后妇好。

  根据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妇好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

  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连武丁都要让她三分。

  皇帝的女儿之所叫公主,和周朝的婚嫁礼仪有关。

  周朝是历史上最重视礼仪的一个朝代。根据周礼,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其时被称为“王姬”)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需要请同姓的公侯来主婚。因此,“公主”就是“公侯主婚”之意。

  战国以后,“公主”的称谓开始被公认。当时,周室式微,诸侯的女儿出嫁因为也是“公侯主婚”,因此也一度被称为公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 “翁主”的意思是父亲主持婚礼。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目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这样,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

  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和“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以所分封的县名作为公主的名字,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以郡名作为公主的名字,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

  知识链接:千金

  “千金”指的是少女,有褒义。殊不知,早在南北朝时,“千金”是指少男的。

  南朝有个叫谢肋的孩子,自幼聪慧,特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谢肋非常争气,10岁时便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后随父亲游土山,受命作游记,援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

  “千金”一词,由来已久,但用来指人,这还是第一次。从谢肋被称为“干金”开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其基本含义也与当年谢庄夸赞儿子时大致相同。

  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更多了。

  顺便有必要普及的是:古人所说的“千金”,在秦朝时是以一镒为一金,汉朝以一斤金子为一金。而秦汉时的金是指黄铜,“千金”并非黄金,而实为“铜千金”。在当时,铜作为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质,也属于硬通货,具备货币属性,可以流通。

  有朋自远方来,主人常热情备至,自称为“东道主”,客人也坦然受之,因为主人是“东道主”。

  现在,“东道主”一词用的很广泛,赛事的主办国或者主办城市也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一般人们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东道主。 甚至请客埋单的人,也可以称为东道主。

  最早的“东道主”,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解围之法。当夜,烛之武趁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将事理一一剖析给秦穆公听。见秦穆公有所动,烛之武进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见秦晋联盟破裂,也只得退兵了。

  秦晋大军退了,烛之武声名远播,“东道主”才随之流传开来,直至2700年后的今天。

  知识链接:主席

  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主席”,有位高权重的国家主席,有手握重金的董事会主席,还有学生会主席、工会主席……

  主席一词,来自于我国古代的餐饮礼仪。我国古代没有桌椅(有椅子的最早记载在唐代),人们吃饭时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也有讲究,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而今要考查这一遗风,除了在电影戏剧中可看到之外, 到日本和韩国的家庭拜访一下,可知筵、席和席地而坐的情景。

  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好多地方的方言里,将食客入位叫“入席”。这正是我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遗风。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叫做“主席”,以示尊重。

  为什么人们把蠢人叫“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或“傻菜”呢?

  溯本探源,其中还有一段趣谈俚语。原来,“傻瓜”的“瓜”,并非“瓜果菜豆”中“瓜”。 在古代,秦岭一带有一瓜州,聚居在那里的人也就被称为“瓜子族”。这族人非常诚实信用,也很能吃苦耐劳。每当受雇于人时,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从不歇手。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呆傻,进而把头脑不聪明的人叫做“瓜子”、“傻瓜子”。清代《仁恕堂笔记》中便有“甘州(今甘肃)人谓不慧子曰瓜子”。

  在四川地区,“瓜” 可以作为形容词,基本上就是“傻”的意思。如:“唉,你看这人好瓜哦。”或说:“你真是个瓜娃子。”或:“这个人瓜兮兮的。”尽管是在说别人傻,但有时候也是也是带有喜爱之情。是喜爱还是嘲笑,需要看两人的关系,以及上下文与语气,才能分得出。

  知识链接:马大哈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办事草率、嬉皮笑脸之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天生马虎,办事粗心大意,事后又打着哈哈一笑了之。称此类人“马大哈”,真是贴切、恰当。

  这个词的诞生时间很短,也就60年左右。上世纪50年代,由何迟创作、马三立表演的相声《买猴》曾风靡全国。相声说的是一位叫“马大哈” 的干部,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写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飞笔疾书马虎草率,错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便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盲从作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大堆知笑话。比如,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各地虽惊奇天津采购员的离奇“购货单”,仍到处捉拿猴子交货;猴子运回之际,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等。

  此相声曾一度因为政治原因被批评,但“马大哈”一词借相声的翅膀,早已传遍全国。

  班房最初是指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或休息的地方,后来这地方用来临时关押人了,便渐渐有了“牢房”的意思。

  不过,班房和牢房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班房是官府临时关押疑犯的场所。进班房的人犯的罪较轻,或者根本就没犯罪,只是官府衙役巧设名目来勒索而已。一般情况下,只要疏通关系,破财消灾便可从班房中出来。而监狱则是正式关押犯人的地方,地点比较固定,管理相对严格,设施相对完善。

  到了现代,班房和监狱逐渐变得混淆了。如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从前,在旧中国 ,讲改革是要犯罪的,要杀头,要坐班房。” 柳青在《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他坐班房,我们家里人难受。”这里的“班房”,泛指旧时班房与牢房。

  知识链接:株连九族

  株连九族,属于族刑。族刑的特征是:一人死罪,族人承担。族刑主要是有三族、九族之分。三族为父母、兄弟、妻子(妻与子),也有说是父族、母族、妻族。因为族刑在执行上的随意性很大,也很难说到底哪个定义是对的。但现在一般认为前者较为准确。

  最重的族刑是“族九族”。 在古代,株连九族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实施,凡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难逃噩运。具体来说,是哪九族呢?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对于“九族”,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是: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还有的学者认为:九族的“九”是一个虚数,在传统文化中,“九”是最大的个位数,故“九族”可能是概括性地包括所有与之有亲缘关系的宗支族系。

  最早的族刑,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椐《尚书》记载,夏启和商汤在出征之前的训词中会威胁部下,警告他们如果在战争中不听从命令,就会将犯者连同其子一起处死。这被称作是族刑在立法上的最早记载。

  族刑连坐制于1905年有清廷正式宣布废除。这是清末法律变革运动的成果之一,与当时修律大臣沈家本、任廷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延续几千年的族刑连坐制度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

  知识链接:株连十族

  株连九族已经很是惨无人道了,但还有更为极端的:株连“十族”!

  但这个株连“十族”属于野史记载,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一传播甚广的惨剧主角是明初学界巨擎方孝儒。明惠帝时,方孝儒因主修《太祖实录》、《类要》等重要典籍而名高一时。不料祸起萧墙,燕王以“清君侧”这一古老的借口起兵南下,并最终推翻惠帝,自立为帝,是为明成祖。

  作为篡位者,明成祖为了向天下正名,欲借方孝儒之名草拟登极之诏。不料方孝儒为人极为忠心,个性倔强。他本着不事二主之心,拒不合作。不合作不打紧,方孝孺还气愤地将笔扔在地上,嘴硬地说:“死既死,诏不可草!”"成祖威胁他:“你不怕被诛杀九族吗?”方孝儒不信邪:“就是诛杀十族,有怎么样呢?”明成祖盛怒之下,诛杀了方孝孺的九族还不解恨,将方的学生连带诛杀,算是凑齐了“十族”。

  但是根据学者考证,方孝孺被株连十族是“假新闻”。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继位后,为方孝孺等建文旧臣平反昭雪,并找到了其堂兄方孝复。万历十三年,万历皇帝发旨赦免了当年方孝孺案中被连坐的戍边后裔,共计1300余人。

  一个人的一生,熟人不少,朋友不多,而称得上“知音”的,能拥有一个就很幸运了。寻找一个知音,很多时候比寻找伴侣还要难。

  “知音”一词,来自于春秋战国一则凄楚动人的故事。相传晋国的上大夫伯牙非常善于弹琴,而锺子期非常善于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锺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锺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锺子期死后,伯牙非常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弹罢,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筼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因为世上再无锺子期,也没有如锺子期那样善听琴的人,伯牙长叹了一声,挑断琴弦,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如“梁祝化蝶”一样凄婉动人。不同的是,前者是友情,后者是爱情。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人们不是羡慕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锺子期。

  知识链接:朋友四类

  明代名士苏竣(《鸡鸣偶记》把朋友分为四类: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

  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

  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

  和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苏浚认为,益友是在道义和学业上互相砥砺,对缺点、错误直言规劝的“畏友”,以及以心相交、生死与共的“密友”。不应结交的朋友是:互相吹捧、只讲吃喝玩乐的“昵友”,以及那些以利取人、朋友遇到困难或不幸时非但不伸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贼友”。

  知识链接:同志

  同志原指志同道合的人。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到了现代,同志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如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同时,同志也被广泛的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用的称呼,类似“师傅”。

  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命名为《香港同志》。从此开始,在华人地区,“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使用时候并不是“XX同志”这样作称谓用,而是“XX是一个同志”。这种用法起先在同性恋群体中使用,后来影响逐渐扩大,上述地区的社会各界都采纳了这个用法。?

  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处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说:胡同本元人语。

  元代将人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所谓“元人语”,当是蒙古语。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学术界对“胡同”一词含义和来源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1、水井:在蒙古语、突厥语、满语中,水井一词的发音“忽洞格”与胡同非常接近,在历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道的代称,由此产生了胡同一词;

  2、元朝时遗留的名称:蒙古语将城镇称为“浩特”,蒙古人建元朝后,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来“浩特”演化为“火弄”或“弄通”,进而演化成今日的“胡同”和“弄堂”。

  3、胡人大同:认为胡同一词是元朝时政治口号“胡人大统”的简化版。

  在古代汉语里本来就有“市井”一词,“因井而成市”。在元大都时代,胡同和井也有了“大街”的意思。元大都旧称析津,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中,说到钟楼:“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意思很清楚,“井”等于大街。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胡同是从“忽洞格”——水井转变过来的。因为从大都的实际看,胡同与井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先从胡同的形成看。元大都是从一片荒野上建设起来的。它的中轴线是傍水而划的,大都的皇宫也是傍“海”而建的。那么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后造屋,或者预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院落的布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条胡同都有井。

  再从胡同的名字上看。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不外乎这么几个:以寺庙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机构命名的,以工地工场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场命名的等等。但是,为数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儿胡同”就曾经有过十个;加上大井、小井、东西南北前后井、干井、湿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个。这些都说明,胡同与井是密切相关的。

  知识链接:北京胡同知多少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因为数字一直在变化当中,所以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目。就元朝来讲,根据《析津志辑佚》中记载:“384火巷,29胡同。”也就是说共有街巷胡同413条,其中29条直接称为胡同,而那384条火巷,其实也是广义上的胡同。

  到明朝,北京城胡同又有变化。据明朝人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

  清朝时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朝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提到当时北京街巷胡同的名字,可以推出当时大约已有街巷胡同2077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978条。

  到解放前的1944年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书中所记,当时北京共有3300条胡同。

  解放后城市的胡同随着人的增加又在增加,据1982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古今北京》一书说:“至今,北京城区的胡同约有4550多条。”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实用北京街巷指南》一书所记,四个城区有胡同3650条。1990年张清常写《再说胡同》一文时统计,1980年北京街巷胡同总数为6029条,其中胡同为1320条。

  伴随着北京旧城区的改造,胡同在近二三十年里急剧减少。现在究竟还有多少,恐怕一时难以统计清楚。

  知识链接:北京胡同之最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了,全长3公里。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长25.2米。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最窄处只有0.4米。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弯胡同,13个弯。

  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600年以上。

  知识链接:奇怪的胡同名

  北京有很多胡同名字令人费解,因为用汉语无法解释。但是,如果把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语,就好理解了。比如说:屎壳郎胡同。这名字多难听。当初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其实这个名字蒙古语音译成汉语的,而成蒙古语意译汉语的意思是“甜水井”。

  朝内有个“墨河胡同”,蒙古语的意思是“有味儿的井”。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写做箍筲胡同),蒙古语意思是“苦水井”。

  北京还有不少“X帽胡同”。“帽胡同”的蒙古语是坏井、破井的意思,前面加上一姓氏,表明这个坏井是属于某家私有的。白帽胡同旁边,曾有个“白回回胡同”,说明这里曾是白姓穆斯林的住宅。

  “桃李”代指所培养的优秀学生或晚辈,是一个褒义词。

  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遮阴,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

  知识链接:桃李年华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XX年华”之类的说法(书面语就更多了)。其中,豆蔻年华、桃李年华、花信年华较为常见。这类“年华”,分别是指多少岁呢?

  下面,汇集了0~100岁的年龄别称——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髫之年:指儿童。说明: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说明:《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男子十五岁。说明:《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因此,以“志学”代指十五岁。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岁。说明:《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说明:《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说明:《论语》有云:“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说明:《论语》有云:“四十不惑。”

  天命之年:男子五十岁。说明:《论语》有云:“五十而知天命。”也可以用“知非之年”。说明:《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耳顺之年:六十岁。说明:《论语》有云:“六十而耳顺。”也可以称为“花甲之年”,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说明: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之年:八十、九十岁。说明:《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说明:《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想写书出书可移步本人的知乎live,了解实操步骤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