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电影分级要以 13 岁和 17 岁为界限?
因为男孩子第一次射精的平均年龄是13岁,这是一个相对明显的时间分界。
13岁以前是儿童,13岁以后是青春期,也就是英语常说的teenager。
13岁,意味着一个儿童开始有了性意识的萌动,他/她开始能够理解电影里涉及到的轻微的性元素,所以用13岁作为电影分级的间隔,是比较合适的。
女孩月经初潮比男孩大约要早一年,但这里肯定要将就晚的而不是早的。
而NC-17现在其实是NC-18,在1990年NC-17刚引入时,它的意思是「No Children Under 17 Admitted」,但1996年后,MPAA将年龄限制提高了一岁,变成了「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也就是17岁也被包含进来了。
18岁一般是高中毕业和成年的标志,17岁看上去还小了点。
所以电影分级的年龄依据就是:儿童—青春期—成年人。
美13堪比我朝17,我今年25估计还没美17少年性经验多
电影分级不是随便乱分的,这是有心理学的理论作为基础支撑的。
美国心理学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12以上
两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都表明,12岁左右和18岁左右都是人格或智力发展的标志性年纪,所以各种分级都以此为基本的标准。即便是上学,2-3岁上幼儿园,6-7岁上小学,12-13岁初中,15岁左右高中,这都不是没有道理的,都是根据人的人格与智力的发展阶段作为理论基础的。
至于现在排名第一的答案说什么射精不射精的,最终影响到的也是人的心理发展。是身体上的成熟和变化,使人对这个世界、对自我的感知上了一个更深刻的层次。射精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其中一项生理上成熟的表现罢了,其他总了众多的变化也同时影响着人的心理发育。
10岁的孩子看到亲密镜头捂住眼问我
完了没有
14岁的孩子看到亲密镜头推开我说
别挡着我
哦,跑题了。
实际操作电影院没有人管的。小孩真想去看任何电影,也没用人拦着。这个东西似乎是电影公司忽悠监管者的,表示自己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