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尊严_毕飞宇_推拿_的叙事伦理.pdfVIP

  新世纪文学研究

  [毕飞宇评论小辑]

  日常的尊严

  ——毕飞宇《推拿》的叙事伦理

  张莉

  毕飞宇的新长篇小说《推拿》在《人民文学》2008 一

  年第9期首发后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关注,在其后的一

  个月中,有关《推拿》的读后感在博客中蔓延,这在当 1977年1月17 日,罗兰·巴特在法兰西学院主持

  代文学影响力日益低迷的今天并不多见。随着《推 文学符号学讲座时说:“从古代到先锋派的探索,文

  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一个范围更为宽广 学都努力再现某种事物。再现什么?再现真实。但

  的阅读热潮悄然到来,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各大媒 真实并不是可再现的,正是因为人们企图不间断地

  ()

  2

  体在各自的书评版面发表了不同书评人对《推拿》的 用词来再现真实,于是就有了一个文学史。” 真实

  ()

  1 是不可再现的。本质上,日常生活叙事都是对现实

  评价。 直接来自非专业领域读者的自发评价值得

  重视。是什么引发了《推拿》的魅力,又是什么引发 的一种描绘和发现,同时也是对于现实的一种重写

  了关于这本小说的阅读与评述热潮? 和改造,它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现实的面貌,也赋予

  近年来,毕飞宇对日常生活和世态人情精微而 了现实新的形态,或者说使世界呈现为新的现实。

  抵达的讲述风格以及他越来越贴近当下生活的书写 正如有研究者所言:“任何对于社会生活的叙述都不

  姿态令人关注。从2005年的《彩虹》、2007年度的《相 可能是‘纯粹’和‘中性’或者‘客观’的,它同样表达

  爱的日子》、《家事》到2008年度长篇小说《推拿》的问 了一种主观选择和意识形态。它只不过是提供了一

  ()

  3

  世,毕飞宇的写作在悄然完成着对日常生活的重新 种新的‘现实’,一种新的‘真实’而已。”那么,当我

  书写,那是有别于90年代以来对庸常生活的无休止 们讨论《推拿》,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与其说毕飞宇

  的重复描摹,也有别于启蒙视角与“日常生活”紧张 书写了一种真实的盲人生活,不如说他建构了一种

  对话的一种书写,呈现了新世纪以来日常生活叙事 “真实”那是与“日常性”、“光泽度”、“尊严感”有关的

  的独有气息——毕飞宇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刹那间 “日常生活”,这生活因更接近“真相”而令读者信赖。

  的美好和幸福,清冷和疼痛,他的小说体贴地讲述了 想到盲人,“黑暗”无疑会第一个跳进我们的脑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生活的微小点滴,以及与这“微 海,这是事实。另一个事实则是,盲人被社会、传媒以

  小”伴随的光泽。当然,与《青衣》、《玉米》、《平原》的 及“文学写作”自动过滤。当然也有小说家以盲人当

  “病态”、“寒冷”、“挣扎”相比,他近期的小说写作基 作书写对象,但是,尚没有一部作品为我们完整勾勒

  调日渐明朗,这种更趋于书写当下生活的“日常性” 出他们生活的日常性,他们作为普通人(而不是残疾

  和“尊严感”的变化值得分析。本论文的目的在于以 人)的喜怒哀乐人们总喜欢了解盲人之于我们的

  《推拿》为讨论中心,探讨《推拿》之于日常生活叙事 “异”,喜欢看到他们如何跨越自身障碍成为“传奇”盲

  及“底层文学”书写带来的某种启示和示范意义。 人生活的日常性掩埋在“地表之下”。这也正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