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名将王敬之

  <p class="ql-block">   王敬之原名王维平,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大青沙沟村人,1938年1月1日徂徕山起义时参加革命。解放后王敬之回老家的时候,青沙沟村的村干部陪同他吃饭,谈到了他参加徂徕山起义时的情景,年事已高的王敬之仍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由于蒋匪政府腐败无能,社会秩序混乱,兵匪四起,土匪经常到村里来抢劫绑票。他家的日子过得比较好,为了看家护院,他家购买了一条枪,天天放在家中,危机时刻就放上几枪,以震慑土匪。年轻气盛的王敬之非常好奇,就想摸一摸,父亲怕王敬之把枪摸弄走了火,为了安全,就暗自把枪栓卸了放在别处。王敬之自幼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在莱芜党组织的影响下,他背着父亲偷出了自己家的枪参加了徂徕山起义。到了徂徕山以后,才发现自己拿去的枪原来没有枪栓。父亲发现自己家的枪不见了,就知道是儿子王敬之拿出去了。拿出去的枪没有枪栓怎么办?徂徕山起义的领导人——山东抗日支队第四支队的司令员洪涛、副司令员赵杰就让他回家来拿。王敬之非常为难,担心被父亲逮住不仅枪栓拿不来,还会把人扣住。</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由于物资缺乏,想弄到枪支非常困难,一支枪对于刚刚组建的徂徕山起义部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帮助王敬之顺利拿到枪栓,山东抗日支队第四支队的政委黎玉主动与莱芜地下党组织联系,积极做好王敬之父亲的工作,在莱芜地下党组织的帮教下,王敬之的父亲也开始支持儿子参加革命,王敬之回家后,顺利拿到了枪栓,并及时赶回了部队,没有耽误徂徕山起义的正常进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多一条枪,就多一份胜算,徂徕山起义有效打击了日军,取得了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6年2月,王敬之所在的山东抗日支队被调入东北剿匪,对东北的剿匪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著名军旅作家曲波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王团长的原型人物,与副政委曲清涛(曲波)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二团的领导,是杨子荣的老上级。王敬之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不仅日本鬼子害怕他,就是后来狡猾的土匪——座山雕对他也是闻风丧胆。在他的领导下,盘踞在东北深山老林里的土匪都被完全彻底干净的剿灭了,东北人民才过上了安稳日子。</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王敬之转入政府部门工作,没有参加1955年的授衔,他一直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是贺龙元帅的副手。十年特殊时期,他受到了冲击,到天津某国营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后来王敬之一批人的案子得到了平反,陆续都返回了北京原单位上班儿,只有王敬之被留在了天津某国营农场看家护院。周总理见返回北京的人员名单中没有王敬之的名字,就问:“怎么没有王敬之?”</p><p class="ql-block"> 当周总理听说把王敬之留下看家护院的时候,非常生气:“胡闹,一个也不留,统统的回来”。</p><p class="ql-block"> 有了周总理的特殊关怀,王敬之才得以返回了北京。</p><p class="ql-block"> 1955年授衔,曲波被授予上校军衔,他才是二团的副政委,王敬之是团长,应当比他高两至三级,应当被授予大校或少将军衔,后来他担任了国家体委副主任,是正厅级或副部级干部,也应当被晋升为中将军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