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快乐,需要像存钱一样,一点点地攒下来

  12、13年,微信朋友圈刚开放的时候,无论是玩人人网的校友,还是写博客的朋友,都聚集到了朋友圈。

  那会的朋友圈,真是一个热闹的社交广场呀。

  反观近几年,朋友圈开始刷屏起微商广告、公司宣传,生活气息少了,愈发变得食之无味,不发广告的朋友,也设置了仅三天可见......

  大家真的没有表达欲了吗?也不是,只是我们的表达对象换了,表达方式也换了。

  

  以前发给别人看,现在发给自己看

  早些年,大家发动态,都会把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

  出去玩除了拍照,还会给照片配上一段心情文字;分享歌曲,会讲讲这首歌触动自己的地方;转发文章,会写上自己的观点,和朋友在回复里认真讨论。

  现在大家的动态,多半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影像,孤零零的一首歌,偶尔配上语焉不详的几个字。

  其实,你和我对于发状态的看法变了:以前,我们害怕自己没把话说明白,现在,只要自己明白就够了。

  

  记录生活的碎片,让我好过一点

  年轻的我们,会通过记录一些生活碎片,来勾勒生活的轨迹,书写一份认真生活的证明。

  周末试着做饭,虽然不懂食材搭配,也不太会掌握火候,将蔬菜肉蛋稀里糊涂地烧在一起,却意外的好吃。

  最后,给这道卖相堪忧的乱炖拍张照,证明有好好对待自己的胃。

  某一晚加完班,带着一身疲惫走在回家的路上,进了小区,望着家里黑漆漆的窗户,感觉有点孤单。

  这时路边草丛里有只小猫咪,没靠过来,也没被吓跑,只是默默地和我一起走。

  我不知道它的脑袋里在想什么,它也不知道,我的手机已经拍下了它那毛茸茸的身影,这张照片在以后的日子里给到我许多温暖安慰。

  

  电影里,巴黎的街道湿漉漉的,人们在宴会厅里觥筹交错,突然想到冰箱里的红酒,拿出来兑在汽水里,整杯饮料冒起了粉红色的泡泡。

  随手拍了张照片,黑漆漆的背景前面,玻璃杯折射着投影仪的光,我窝在沙发里,享受着酸甜微醺的感觉~

  我时不时会把这些生活照发到微博、豆瓣,没有向谁展示的意图,只是为了在任何一个不开心的时候,打开自己的主页,刷一刷时间线,看一看在哪一天、哪一个时刻,我过得很快乐。

  

  Eason曾在一个演唱会的夜晚对歌迷说:“要将今晚的开心存起来,以后不开心的时候,拿出来回想。”

  生活碎片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把开心的瞬间存起来,用来应付苦日子。

  

  这都是我的生活,我不想挑挑选选

  记录生活碎片,朋友圈也可以,为什么大家会选择微博、豆瓣......

  可能是因为朋友圈里不只有朋友,还有那些我们想逃掉的亲戚长辈、同事啊。

  有时候,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更放松,更真实。

  

  所谓的真实,就是不加掩饰地展示自己。

  好消息不必强压欢喜,坏消息也不用怕谁担心,不会被过度解读,也不怕被谁误解。

  今晚在酒吧喝了不少,照片里的我红着脸,眼神迷离,笑得开心,我想记下来,但是不想让刚加了微信的客户看见。

  今天加班到很晚,没打到车,又下着雨,我撑着雨伞在路边张望,徘徊,拍了一张空荡荡的马路,我想记下来,却不想让父母看见。

  

  周末逛了一个很动人的展,灯光、导览、展品布置得恰到好处,我忍不住给喜欢的展品都拍了照片。

  自从上次发看展的朋友圈,被同事评价了“文艺青年”,便再也不想让萍水相逢不了解我的人看见。

  早些时候,我还特地为了一条朋友圈设置分组可见,后来微信好友加到1000人以后,再也没有这种心力。

  在微博或豆瓣,无人视奸,我顶着一个昵称,一张卡通头像,就可以把自己想记录的、想吐槽的,不加挑选一股脑地丢上去。

  和陌生人分享生活碎片,就像去到了一个平行世界,给自己建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档案。

  

  为了记下来点什么,我要过得好一点

  在熟悉的环境,人们总是被动地感受事物,而在旅途时,人会调动起一切感官,去发现,去感受,去记住。

  而时刻带着记录生活的心态,也会更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好,更有动力创造不一样的体验。

  Eason的那句“将开心存起来”,就是让我们想象自己有一个糖果盒子,尽量往里面装上美好的记忆,才好支撑起人生的漫漫长路。

  每一个快乐的瞬间,都值得被记录下来,不必和谁比较,也不必精挑细选。

  

  一分甜,有一分的欢喜

  我喜欢看别人的生活碎片,我不认识这个人,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子,但每次看到他们在认真收集着零碎的生活小确幸,我也能从中得到安慰。

  世界太大,我们在各自的生活里忙碌,似乎人生永远不会有交集,但这样反而让人产生安全感。

  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也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品读别人的故事。

  就像飘浮在宇宙里的一个个星球,轨道不会相交,但各自向浩瀚宇宙输送着信号。

  我接收到了,我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