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教育通用六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 德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2

  德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别于传统重成绩轻德育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主张将德育融于教学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而高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气息浓郁的学科,在德育方面体现出来其超过其他学科的优异性。高中美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情志。这些都与德育不谋而合,因此高中美术教育成为了高中教学德育的前沿阵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1 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

  美术教育虽然自身具有良好的德育基础,但是具体到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想要在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教育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创造出一套有利于德育的美术教育模式。

  1.1 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美术教学,拘泥于课堂上老师演绎式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想要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深化德育,就要发散思维,开拓创新,以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跳脱书本的束缚,不仅要将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让学生感悟艺术魅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带领学生去美院或者画廊观看画家作画,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让学生领略自然的美好、生命的质量。只有当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兴趣,才能将德育在美术教学中落到实处。

  1.2 通过艺术大家的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可以激发人们奋进的决心,推动人们从绝望走向成功。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阶段,对未来充满迷惘,而高考的压力又让不少学生彷徨不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积极向学生介绍艺术大家的成功之路,分享艺术大家的励志故事,不断的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例如,齐白石从一个普通农村少年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成一代艺术大师,其对绘画的执着与热爱,对理想的不懈坚持感染了无数追逐梦想的人。这样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德育教材。这是德育在美术教育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德育在美术教育中顺利展开。

  1.3 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

  美术教育是一门关于美和艺术的学科。形而上学的讲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难免显得过于单薄,只会给学生一种模糊的构象,让学生难以理解,就更谈不上让学生感悟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了。想要打破学生与艺术之间的朦胧状态,首先就要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艺术作品,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学生对于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宣讲。因此,让学生直观的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是将德育融入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助力。

  2 美术教育中德育的作用

  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校园德育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健康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校园德育的前沿,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巨大。

  2.1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感染人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画家徐悲鸿曾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创造画作《愚公移山》,画作中愚公一家人齐心协力,移山不止。我们从中看到了力与美的结合,更感受到了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就是艺术给人的影响。美术教育就是要发挥这种艺术对人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看到人生的希望,坚定奋斗的信念。

  2.2 培养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生活本身就充满坎坷,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很多挫折与不幸。高中生由于其所处的年纪,正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面对挫折往往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对此,美术教育中的德育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美术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关于美的引导,让学生看到生活的美好。从色彩的世界中发掘生活的乐趣,感受艺术带给人精神的享受。通过对美术的欣赏与创作,让学生得到放松,心理压力得到舒缓;通过一个个展现生命活力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

  3 总结

  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造成现在人的德育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高中生,由于其特殊的叛逆期影响,其在思想、道德等方面极易受外界不良信息所左右。因此,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美术教育由于其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优势,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努力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用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夏子.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美术教育中――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6):13-14.

  [2]尹文霞.关于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8):34-35.

  有很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中,他们都是把音乐教育视为一生取得事业成就的基础。因为,成就一项事业,需要人具备优秀的精神和品格,而音乐教育就是铸造和挖掘这方面人才人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此就有关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用浅谈如下几点:

  一、明确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目的

  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它是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育的人才,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目的越明确,实现的效果就越好。而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目的就是完善高尚的道德人格。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是要求在掌握技巧、培养乐感、确立观念、增强美感的同时,艺术性地接受知识来完成或达到塑造美好的人格品德和高尚的思想精神。使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天地中,真正感受到对人生理想和希望的渴求。从而坚定信心,树立目标,提高素质,完善自己。

  二、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

  音乐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教育,更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灵活性。学生在教育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掌握技巧,并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也由此得以建立和升华。音乐给予的情感,作品赋予的思想,教学创设的氛围。正是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来启迪学生心智,造就学生品德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础,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它的艺术更动人心弦,更诉之于人的感情。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的“情”是关键。所以,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把握思想情感,能动地结合教学艺术,其感染程度是其它教学不能比较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情感就生出思想,叙之于声音的艺术之中。

  三、懂得音乐教育就是美育教学

  人爱美,同时追求美。美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的层次。音乐的美是建立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生活感受上的。其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定位对美的认识是深还是浅。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育的。它不但具有美育的全部共同特点,而且有它自身的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懂得让学生感受对美的理解和企盼,使他们在音乐教学中逐步提高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注重用歌声来体现美,用音乐形象来塑造美,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以焕发他们是现在在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始终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音乐教育以美育教学来实现目的,注入思想情感,它是不能强制的,它是依靠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对音乐得爱好,发挥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的。我们知道,法制教育的“准”与“不准”是带强制性的;道德教育的“应该”和“不应该”是带理性的;而音乐教育中的“喜欢”与“不喜欢”是带自觉性的。由于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说服教育,学生主动自愿接受音乐教育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其它教育形式替代不了的。因此,美育教学是音乐教育发挥德育作用的有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审美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32-02

  信息技术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信息技术的滥觞,使得人类前所未有地扩大了自身自由自觉的活动范围。然而高度发展的科技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新问题,要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因而重视道德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德育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对高等教育的其他部分起着保证方向和维持动力的作用。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沟通感性与理性的情感教育,依据一定的美学价值观,对个体进行教育与熏陶,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好心灵,最终达到造就完美人格的目的。审美教育作为关注人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的情感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将审美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弥补高校德育的缺憾,为高校德育探寻新的视角和途径。

  一、以美育德的逻辑起点

  审美教育与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的教育。审美教育通过“美”的形象,培养个体的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一种偏重于人的情感熏陶,心灵的感染,培养完美人格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致力于培养个体正确的审美观念、良好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德育则是一种规范教育、理性化教育。它通过抽象的道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的信念和意志,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构建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来引导受教育者形成道德信念,其核心在于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是教人向善,使人具有高尚的品质、人格。显然二者在具体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上各有不同,但二者在价值目标、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美是审美教育的价值尺度,而善是德育的价值标准。美、善是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美以善为前提具有价值上的统一性。从哲学角度来看“真”是指事物的合规律性,而“善”则是人们行为的合目的性,“美”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美”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前提,“美”是人类求真、向善的结晶。在此意义上,“美是道德的象征”[1]。美和善在价值上的统一性论证了审美教育与德育内在价值的统一性。审美教育之中必然包含了审美观、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人格方面的素质教育。德育必然包含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审美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就会产生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教育与德育都致力于培养个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二者最终归宿来看: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审美力、创造美的能力达到的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深层体验。这种自由自觉的人生境界,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真、善、美的价值世界,强调的是人本身的自由与尊严,崇尚人格的自由、平等。审美教育的终极关怀在于构建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德育的本质在于教人知善恶、辨荣辱,养成高尚的人格,这实际上就是在建设人格美。可见二者都致力于塑造个体健康的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个体追寻人生的意义,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二、审美教育中的道德培育功能

  道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四个要素构成。个体的道德行为总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但道德不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认知没有转化为主体的内在要求时,相应的道德行为并不必然产生。只有当道德与相应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理想、信念,并作为一种动力推动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转化。而审美心理结构与道德心理结构具有相通性,审美心理结构的发展将促进道德心理结构的完善。审美教育通过强烈的情感感染,能有效促使受教育者把道德认识内化为主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进而外化为良好的道德习惯。审美教育的道德培养功能具体体现在:

  (一)审美教育促进道德情感的升华

  道德情感是个体从自身把握的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人生理想出发,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种态度体验。它实质上是个体对自身品德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一种情感反映。审美教育具有显著的情感性特征,它为个体的道德塑造提供感情基础,而审美情感活动与伦理心理结构的发展紧密相关。由于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具有同一性,审美心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也就意味着伦理心理结构的不断完满,从而使道德认识与醇厚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促进道德情感升华。

  (二)审美教育能坚定个体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个体思维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建立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之上,只有道德认知深刻、道德情感笃热、道德意志坚定,才能使个体真正形成强大的道德信念。而审美教育不仅能促进个体道德情感的升华,而且能有效推动个体道德认知向意志的能动状态转化,这时道德规范已不成其为社会舆论压力下的外在规范而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心理要求。可见审美教育,能推动个体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信仰,从而坚定道德信念。

  (三)审美教育促进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审美是一种超越功利的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人在审美状态中对审美情感的体悟,往往将人引入一种崇高的境界,而这种情感体验与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将推动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融化到个体自觉自由的行动。美育通过培养个体情感,激起个体对美的事物的向往,获得心灵上的升华,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生活中克服困难使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转化,进而形成定势,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席勒认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出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2]。

  三、以美育德的高校审美教育途径探寻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契合了道德素质培养的要求,能有效促进个体道德素质的提升,成为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优化美育课程设置,强化道德认知教育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美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美育课程在整个大学教育的比重偏低,美育课程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一套,无法引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喜爱,因而教学实效性不强。高校要真正增强德育的实效,应当不断优化美育课程设置,强化“价值美”教育,具体来说课程安排要契合大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富有科学性,具有实效性,真正引领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通过健康价值观的树立推动个体道德认知的深化。

  (二)构建审美化的校园环境,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的”[3]审美化的校园环境是一种强有力的无声教育,在无形之中向学生传递“美”的价值观、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美”的共鸣,并通过“美”的力量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而学生高尚审美情感的形成也意味着学生道德情操的升华。高校应注重校园环境的构建,在校园的布局中充分凸显“美”的规律,以“美”动人、以“美”育人,通过审美化的校园环境,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

  (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信念

  高校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等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教师高尚的道德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能帮助大学生强化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师资建设,使高校教师成为真、善、美的典范并以自身的道德美、人格美熏陶人、培养人。

  (四)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充分体现了这一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是这一群体社会意识与行为方式的集中展现。学校的校风、学风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影响不仅是“润物细无声”,而且持久而深远。良好的校风、学风能推动学生将科学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健康的审美观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定势,并按照这种心理定势来鞭策自己,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应推动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内容,形成文明而又和谐的校风、学风。通过高品位的校风、学风激发学生求真、尚美的热情,从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五)将审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高校审美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应当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全员美育的氛围。高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应当参与到这一工程中来,以人格魅力熏陶人、塑造人。同时,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创造美,在“美”的熏陶下自觉完成道德他律向自律转变,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实现。

  求真、尚美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社会越发展越要求人们在真、善的基础上对美的孜孜以求,而这必然要求高校德育也要按照“美”的尺度开展。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01.

  关键词:美德;本质;途径;方法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讨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起初,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可教,后来,他似乎准备接受美德可教的观点,但是又否认有美德教师。在柏拉图的《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继续与美诺探讨这个问题。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认同美德是知识,而知识应该是可教的,因此美德也应该是可教的;但是他们又都认为没有美德教师,因此美德是不可教的。那么,美德到底是否可教?到底是否有美德教师?如果美德不可教,有美德的人的美德到底从何而来?仔细研读柏拉图的这两篇对话,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不无启迪。

  一、美德、知识和教师

  从这两篇对话的内容可以看出,美德到底是否可教,主要涉及以下两个论点:

  第一,美德是不是知识?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一致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反之亦然,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

  第二,是否有美德教师?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一致认为:若是有美德教师,那么美德是可教的;但若一个美德教师也没有,那么美德是不可教的。

  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肯定美德是知识,但都否定存在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并不都是知识,但肯定有美德教师。由此可见,无论是苏格拉底、美诺还是普罗泰戈拉,都似乎自相矛盾。

  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这一矛盾的化解。柏拉图在《美诺篇》的末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美德即知识,但是知识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教育得来的,它是神的馈赠。美德的获得不是靠有美德的人的传授,而是靠灵魂的回忆。因而,只有精神的助产士,没有美德教师。亚里士多德的解决之道则是:人的美德可以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他还认为,凡是涉及道德德性的地方,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懂得它是什么,而是懂得它是怎样产生的。

  姑且不论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德性的区分孰优孰劣,其实,在《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里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线索,这些线索涉及道德教育的真谛:首先,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道德教育机制也很有启发。

  二、美德的本质:美德是一种什么知识

  尽管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而树立了理性主义道德观,但是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理解相当复杂,作为美德的知识显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知识,也不同于建筑、造船等知识。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指出,建筑、造船等技艺是可以传授的,德性却是不可传授的,这就表明了这种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差别。事实上,苏格拉底所谓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认识和理解,而且包括能力和行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所有的道德德性都是知识的样式,当我们认识到正义是什么时,就意味着我们是正义的。

  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技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麦金泰尔曾指出:“苏格拉底用‘知识’和‘技艺’的概念把这一切糅在一起,任何分离他们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把苏格拉底的观点简单化和歪曲他的观点。”一方面,作为美德的知识是一种与“技艺”密切联系的知识,获得德性就是获得某种“技艺”。也就是说,构成德性的知识不仅仅是相信如此这般的事情是事实,而且也是一种认识相应区别的能力和一种行动的能力。道德知识不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道德知识的获得确实应该有如技艺的获得,包含一种行动的能力,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苏格拉底而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层面的知识不是知识,有了美德这种知识就是像掌握了诸如游泳、建筑等一门技艺一样。另一方面,美德又和其他技艺不同,美德和其他技艺的不同究竟在何处呢?苏格拉底没有清晰地指出来。这个功绩要归于亚里士多德,他指出人有美德必须有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再次,他必须是处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说到有技艺,那么除了知识这一点,另外两条都不需要,而如果说到有德性,知识则没有那么要紧,这另外的两条则极其重要。”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观点有失偏颇,“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作用。其实,苏格拉底对美德和其他技艺的区分,恰恰表明他意识到了情感、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只是他没有进一步考察和论证这些影响。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知识观,并且从经验出发,否认“无人自愿作恶”,转而考察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的意愿和选择,考察人的品德养成的实践机制,从而开启了伦理学关于意志问题研究的先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关于美德的知识和作为美德的知识。关于美德的知识,即对美德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是可教的;但作为美德的知识,即反复实践和内化成习惯方面,则是不可教的。然而单有认识和理解,美德这种知识还没有形成,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德不可教。我们可以教的是关于美德的知识,而不是作为美德的知识,不是美德本身。

  三、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谁是美德教师,如何教

  从这两篇对话还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美德教师,却又处处都有美德教师。这说明道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渠道的。没有美德教师,但有精神的助产士。这说明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如果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起先认为,美德不可教,也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不能传授给他人,人的美德的形成就像自由吃草的牛犊一样,碰上什么美德就自己吃了进去。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是偶然的,是道德环境影响的结果。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用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童奴有关于正方形的面积的知识的例子向美诺表明:没有教师,只有助产士来帮助不朽的灵魂回忆他已有的知识。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可教,也有美德教师,比如他自己就是。美德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就拥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获得的,是通过关心、实践、教导获得的。人们从孩子幼年起就对其进行教育和训诫,并且延续终生。总之,灌输或传授美德是可能的。而且美德教师不止一个,包括保姆、父亲、母亲、老师等。由于所有的美德教师都在尽力而为,所以就好像没有美德教师。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关于“教”和“教师”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苏格拉底所谓的“教”就是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提问和启发式教育不叫“教”;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也不叫“学”,而是在“回忆”;提问者只是充当助产士的角色,不是教师。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没有专业美德教师,美德也不可教。而普罗泰戈拉则认为“教”不仅仅是灌输,而且包括用寓言、故事、诗歌、音乐、体育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包括在实践中对孩子的关心、训诫和劝导等;凡是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施加了影响的人都是美德教师。也就是说,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是多样的,全方位的;“教师”角色也是多元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有许多美德教师,美德也可教。

  由此观之,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并不冲突。前者否定了一种教育方式,后者肯定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在逻辑上,二者都是一贯的,在美德教育的机制上,二者也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二者对“教”和“教师”的理解一致,应该会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也是他们能够相互说服的原因,因为二者从不同角度说出了美德教育的真理。

  综上所述,既有美德教师又没有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的主张是有道理的,美德的教育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靠多途径、多方法、全方位、长时间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来养成,而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的传授;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苏格拉底的主张也是有道理的,美德的传授,甚至一般知识的传授,只能是“助产”,而不是“灌输”。也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根据道德主体的接受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并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是师生互动;道德环境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中国先贤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样。

  四、结论

  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之争表面看来是关于美德是否可教之争,实质上是关于如何实施道德教育之争。

  第一,如果说美德是知识,那么它不同于其他知识。因此,美德的获得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获得。仅有关于美德的知识,即仅理解了道德理论,仅死记硬背了道德原则和规范,都远不能算有美德。只有反映稳定的品质的、一贯的、合德性的行为选择,才是有美德的表征。美德不是理论,而是合乎逻辑的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德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

  第二,如果说有美德教师,那么他不应是专门的、单一的教师。因此,美德的传授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其目的不在人之外的工具理性,而在人自身中的价值理性。影响美德形成的因素很多,因此美德教育不是单靠任何一个美德教师能够胜任的,必须有许多老师。美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个渠道的作用;必须利用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体育、榜样等多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形式;尽管合理的灌输美德理论是必要的,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但是这远远不够,美德的获得强调环境熏陶,强调潜移默化。

  第三,如果说美德可教,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方法也有其特点。美德教育最忌讳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这不仅不易收到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反感。美德教育应该是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只有把学生当作主体而不仅仅当作对象,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这样的美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美德的获得强调合乎人性的稳定的品质的形成,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吴宝珍.苏格拉底论美德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4).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挪威]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关键词:道德;德育发展;品质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论语·宪问》

  一、自省:做有道德的教师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最近看了央视的“最美乡村教师”,被那些虽身居环境恶劣之地仍守住一方讲坛、无怨无悔的乡村教师所感动。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生活在东莞的我,教育环境如此优越却似乎没有比他们做得更好,实在惭愧。

  师者,应以大地容载万物的胸怀,厚德载人。就像一些优秀的班主任,他们把道德的种子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不仅欣赏优生,更关注“坏孩子”,用爱与智慧使他们远离“坏”,追寻美。我认为,那就是厚德,它是人世间最尖端的美德。

  “有许多种教育与发展,并且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当首屈一指。”别林斯基如是说。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耳闻目睹了太多的“小悦悦事件”、地沟油、鞋胶奶酪之后,我更觉得德育发展是一所学校的首要目标。

  二、敏行:育有道德的孩子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很早以前读《让德育成为一种具有暗示力量的日常生活》,更让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品质,应从教师修炼自己的品行开始。己所不欲,勿施于学生!德育更多的应是以德育人,先要求自己,然后才要求学生。德育需要润物无声,实施更需要教师的勤劳敏捷,着手于细。

  我时常引导孩子读《种下道德的种子》《感动中国学生的道德故事》等书,借书中人物的品格去滋养其心灵,并引导他们关注新闻、广告、有关道德教育的电视栏目。孩子们写下了很多小练笔,踊跃投到我的“E-mail”里,不亦乐乎。

  ——前段时间罗老师让我们每天中午吃饭时也看看湖南卫视的《追锋令》。在节目中,我知道了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雷锋”。这些人看起来如此平凡,实际上却可以让人感动得流泪。

  ——这段时间,罗老师教我们读雷锋故事,读道德的故事,教育我们做有道德的人。我想把湖南卫视《追锋令》里说的一句口号送给曾帮助过我的人:“寻找平民中的雷锋,找到他,感谢他。”

  钰茵的《老师教我看〈追锋令〉》在《东莞少年》发表时,既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更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前不久,一位老师借班上课时教我们学了课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里面德国人的品质让我记忆犹新。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过程中,每一件小事都令我十分感动。

  所以,习作评语我这样写:《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不仅是一份文件,我们更应多一点自省,敏于行动去内化孩子的稚嫩心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形成真正博爱、厚德的品质。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道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历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精忠报国

  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恩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苏武饮雪吞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从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直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都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

  2.天下为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如墨子推崇的“摩顶放踵,利于天下而为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孙中山提倡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种崇高的志向和博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在中国历史上,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者,光耀星繁,代代相传。从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班超立志边疆几十年,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3.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史书上不乏这方面的箴言,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4.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传统意识,提倡做人要“刚健有力”,“自强不息”,为事业要“废寝忘食”。自强不息,奋勇进取,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志气,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住,它使我们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使我们历尽艰难而不衰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历史上不乏前人自强不息之记载,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生动事例,将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

  5.立志勤学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划粥、悬梁、刺股、囊茧、映雪、借书、挂角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为中华崛起而学,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6.仁者爱人

  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它除了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外,对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要教育青少年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杰出人物热爱人民的事例,如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林觉民“将爱你(妻子)之心去爱天下的同胞”;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壮举,都充满着对人民群众关心、热爱之情。

  三、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教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历史课堂教学,一为历史课外活动。这里,就历史课堂教学方面谈些做法。

  教师是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1.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总是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应当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恰当。如果脱离了所教内容空设目标,或超越学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实际的目标,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务。

  3.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1)说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说服教育。《学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思想教育不能采取硬灌的办法,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是要联系实际。这是指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如特级历史教师蒋炳光看到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果实,浪费粮食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他在讲“文景之治”时,着重讲文帝提倡节俭,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蒋老师对学生说,一个封建皇帝尚且知道崇尚节俭。爱惜谷物,我们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少年,怎么能不如一个封建皇帝呢?这样寥寥数语,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2)情感陶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对种种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怀着不同的情感,而情感是思想品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师要有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就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要“自我塑造”。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陶冶,使用电化手段作为辅助会收到奇效。利用电化手段可创设情境,“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和人物,调动起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

  (3)榜样示范。一位法学家说得好:“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或隐性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