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2013年四川一起荒唐的家庭伦理案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

  夫妻之间的感情,应该如白居易诗中所描述这般,真挚动人,直率质朴。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互相思念理解的夫妻却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夫妻将对方看做仇敌,临死也不愿意让另一半好过。

  2013年,四川南充发生了一起荒唐的家庭伦理案,39岁的精神病患者张某军,被妻子李某群下药毒杀。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李某群早就对丈夫怀恨在心,不仅与公公出轨12年,还在患上绝症后迁怒于丈夫,在丈夫的面包里投毒,致使“疯子”丈夫毒发身亡。

  2013年3月17日,家住南充的张某军突然死亡,张某军的父亲张仁(化名)将其尸体送去检查后发现,张某军死于多脏器衰竭。因为张某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长期服用药物,因此张仁以为儿子是吃药太多导致死亡,并没有多想也没有报警。

  反倒是张某军的其他亲戚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疑点重重,最终决定报警。警方对张某军的尸体进行了尸检,从其体内发现了有机磷农药的成分,基本可以确定张某军是被人投毒后误食农药死亡,这是一起谋杀案。

  可究竟是谁和张某军有如此深仇大恨,要对他投毒?民警调查了案发时张某军见过的人后,最终将嫌疑人锁定为张某军的妻子李某群。面对警方的审讯,李某群很快就交代了自己杀害丈夫的全过程,并说出了她作案的动机。

  1995年,24岁的李某群经人介绍嫁给了21岁的张某军,可两人的结合并非因为爱情。张某军幼年曾患病,导致精神分裂,父亲张仁担心他以后娶不到老婆,给了不少彩礼这才将李某群娶回家当儿媳。

  因此在李某群嫁给张某军后,对这个“疯子”丈夫非常嫌弃。张某军病情发作时,还会对妻子实施家暴。结婚不到两年,李某群便外出打工并意外结识了同乡敬某,两人很快在一起同居生活。

  直到1999年,李某群怀孕生下了儿子小强,这才回到丈夫身边。好景不长,2001年,张某军的母亲去世,李某群带着儿子回乡下奔丧,同时也见到了丧妻的公公。在两个月内,两人就发展了一段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并一直保持了12年之久。

  为了和公公在一起,李某群断绝与敬某的往来,带着丈夫和儿子彻底住进了公公张仁的家中。张仁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悖道德,可他依旧忍不住内心的欲望,经常与儿媳偷偷发生关系。

  12年过去了,当初青春靓丽的李某群也变成了40多岁的中年妇女。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被医院检测出患有肺结核晚期,这意味着她将不久于人世。身患绝症的李某群,将这一切都怪罪于丈夫张某军,她固执地认为,自己名声不好,身患重病,都因为嫁给丈夫才导致的。

  为了实施报复,李某群决定临死前毒杀丈夫。2013年3月17日上午,她花5元钱在地摊上买了一瓶农药。吃完晚饭后,将农药涂抹在半片面包上,然后摆放在屋内显眼的位置。李某群了解丈夫的习性,丈夫平时喜欢吃零食,看到面包一定会忍不住。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张某军就吃了被投毒的面包,因抢救不及时失去了生命。而李某群在被警方抓获后,虽然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可在法庭上却一再翻供,声称自己长期受到丈夫家暴,买农药也是为了自己喝。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官很快就发现其言语间的漏洞,李某群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患有绝症,为何还要买农药自杀。最终在法官的火眼金睛下,李某群终于卸下了全部伪装,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原来她毒杀丈夫,不仅仅因为丈夫对自己家暴,更大的原因是为了年幼的儿子考虑。李某群长期与公公出轨,在外名声很差,内心精神压力也很大。她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会被丈夫打骂,于是想在临死前“带走”丈夫,也好让儿子能够顺利长大。

  虽然李某群长期受到家庭暴力,在家里的地位也较差,一直以来被受欺负,但她杀害丈夫的行为毕竟构成了犯罪,法院也应该对其作出判决、进行惩罚。不过考虑到死者本身存在过错,李某群的儿子又愿意谅解母亲,因此法院决定从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李某群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判处死刑,但这是一桩家庭矛盾导致的故意杀人案,被告人李某群事出有因,且获得了死者家属的谅解;死者张某军本身存在一定过失,因此法院酌情从轻处罚,判处李某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的判决合情合理,既伸张了正义,也顾及了人情。没有判处李某群死刑,给了她改过自新的机会。虽然看似李某群获刑无期徒刑,但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出狱的机会。只要在服刑期间,李某群能够积极接受改造,还是有机会争取到减刑,到时候她就能够出狱和儿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