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范文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1

  由于我们两人的单位离得比较近。有时候散步也能碰到一起,因此,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也就十分方便。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又出了一本诗集,说是要送给我。我去了,在他的办公室里,一本已经签了名的诗集《写给太阳写给月亮》的书就放在他的桌子上。带着诗集回到住处。认认真真地读起每一首,犹如聆听悠扬的蓝调系列,又像在倾听大自然的声声物语,读之沁人心脾,更觉得人世间的沧桑轮回也是如此美丽。

  诗集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去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爱情、亲情以及友情。例如在《回答》一首诗里,他是这样感受爱情的:真情被你的表演否定我不再仰望天空/即使星辰弄眼雨戏彩虹/也无法愈合我受伤的神经/ 你把贪婪作为追求/自私成为你生命的内容/浅薄本是命运的贡品/你却拿来装饰人生/ 轻浮如云缠缠绕绕/最怕心谷卷起狂风/但愿人遗的幻影随风飘去/还我那片灵魂的宁静。在这首诗里,他把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里,爱与被爱,真实与表演,有时候不用“回答”也同样是非分明。在《欲望》里他这样说道:风拧干云彩的时候/影子是否发现 自己脖子上那串闪亮的金属/其实不是项链。读之耐人寻味。

  在第一辑里,大多是以月亮为载体,融入感情的河流,表达心灵的声音,吟唱爱情的甜蜜,有赞美也有无奈,有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充满不尽的忧伤。是谁把月光斟满心杯/让我在梦中与你同醉/(《月园的时候》)。月亮啊月亮/你永远自知之明/就去做那枚光盘吧/刻录下亲经身历/留给明天播放/(《中秋月》)。意与象的链接,景与物的独思,语句精练。表达深刻,诗歌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在表达亲情方面,更是刻骨铭心。穿一件灵魂的内衣/接近了你/那时彼此很年轻/从“我”/一直到“我们”/走了很远/ 苹果终于熬了/正是采摘的时节/你托举起我/攀缘上一株翠绿的树/共同收获甜蜜/年年月月/月月 年年/在一条弯曲的路上/一起拣拾风雨/不经意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继续走》――写在结婚25周年之际)。对于爱情,诗人走过了25年的里程,短短的几行,催人泪下。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得自然丰富,以歌颂为主,兼及诗人自己的感叹与思考,语言运用也明白晓畅。,读着这些诗作,仿佛也随诗人一起到达了他心灵停放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在写太阳的时候,更多是以群体人物或事件的出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并通过太阳这一物象,生动形象地赞美了党和劳动人民,高度赞扬了他们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因为 如果/把伟大的日子做为一个支点/它支起的/只能是伟岸和崇高/(《伟大的日子》)。去西部/要揣上一颗虔诚的心/要舍得使用攀登的气力/……西部的话题比黄河宽/西部的话题比长江长/西部还有一座高高的雪山/任何发热发烧的头脑/到那里都能够冷静下来/(《西部话题》)。写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更多的是他在思考,并通过思考给人们以启迪。他仿佛在提示人们,西部的魅力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去西部你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诗人笔下的落日更是富有生气。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蹲在山头/欣然把自己画成了句号/(《落日四题》),这诗句上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落日、人民、山梁,应用电影画面的透视和表现手法,把落日的神韵描绘得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富有了朝气和活力。

  诗的意象,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就能够完全体现的,她是通过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入而后发出的回音,并运用诗歌的语言传递她的内涵与神韵。诗歌的意象之美及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否则就失去了诗的意义,也就不成为诗歌。关于意象在诗歌中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是诗人和评论家们共有的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火热涌现,诗歌的意象也就更加直白,更加被诗人和读者所关注,因为,朦胧诗更加注重意象的表现。如果说古体诗的意象之美是“含而不露”,那么,现代诗的意象则是“潺潺流水”或是“轻声燕语”。但是,他们都注重诗歌的“氛围”。后来,关于意象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歇。再后来,这几乎成了评定诗歌和诗歌写作遵循和考虑的必要因素。意象就是诗的语言的“质感”流露。关于这些,在张庆和的诗集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一条路/走了多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都盼望/黄昏退潮之后/星星成为亲密的邻居/这是奢望但我等待/《路上》我敬一炷清香/你还一轮佛经/此番离去/不知道/尘缘还有多长/因果尚有几重(《缘》)。

  在这本诗集里,诗人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寓意深刻、诚恳。作为一位诗人,―位用心灵歌唱的诗人,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他的诗才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例如,诗人在第四辑以问题诗的出现,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对《腐败“问题”》、《官的“问题”》、《(歌星“问题”》、《单位“问题”》、《非典“问题”》等的看法,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在这里,抛开他呈现生命状态以及关注生存环境之类的社会意义不说,单从诗歌的意象来讲,已经更加趋于开放,包容了不同的语言形式,相互独立的句子、语句群以及相互独立的事物,并使它们产生和谐,由此创造了诗歌的节奏。诗歌语言也更为讲究,注重诗句的硬朗、自然、洗练和明快。

  另外,在这本诗集中还收入了他的几篇散文,尤其是《峭壁上那棵酸枣树》曾被多种文集选入,并且被选入中学生课外读本。他笔下的酸枣树是一种奋发向上、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的体现,是一种英勇不屈,能在一切困难和险恶环境下生存、发展、壮大、开花、结果的人的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传扬的民族精神的升华。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2

  [关键词] 罗洛诗歌;思想内涵;情感世界

  [中图分类号] I20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4-0036-05

  我曾不止一次地感觉到: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诗那样更集中、更直接地折射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了。

  罗洛(1927-1998)是当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四川成都人,1945年即开始发表诗作,长期在上海工作。后因胡风冤案受牵连,平反后曾任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等职[1]。他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学识渊博,在文学、美学、哲学、历史、生物等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当造诣,其中尤以文学创作著称于世。他的文学活动虽然涉及到诗歌、散文、杂文、评论甚至翻译等各个层面,但其中最重要和第一位的,仍然是诗歌。他自己曾不止一次地承认诗是他最重要的追求,他也的确首先以诗驰名海内外,出版有诗集《春天来了》、《雨后》、《阳光与雾》、《海之歌》、《山水情思》等。前几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罗洛文集》收进了他诗创作的主要部分,约五百首上下,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由于罗洛学贯中西,对古今中外的诗歌无所不通,而他的确也具有诗人的灵性和感悟,因而他的诗能汲取多方面的养料,形式和风格比较多样,且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成就,这些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我曾不止一次读过罗洛的诗,也曾深情地关注到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但我最受感染,或者说每次都被深深打动的,还是他诗中所表现的那种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精神情操。我总感到罗洛在诗中所达到和表现的情感世界,与他诗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同样重要,竟而使我有时忽略了他的诗的艺术的一面。有些人在诗的艺术成就上或许能达到罗洛所表现的高度,但在情感世界上却未必能达到。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偏重谈一下罗洛诗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罗洛的诗,或者是更全面地了解罗洛这个人,都是大有益处和十分必要的。

  一、对生命的强烈感受

  善良而感情丰富的罗洛,在他初登诗坛的那一刻起,便显示出了令人关注的诗歌才华和对生命的强烈感受。我们从他21岁时所写的《出发》、《旅途》、《站在这小小的土冈上,我望着》等一系列诗歌作品来看,其中几乎都涌动着诗人初次认识生活和感受生命时的真挚情感。如《站在这小小的土冈上,我望着》一诗,是写他初次远离家门却又依恋不舍的复杂心绪,其中写道:

  我望着,望着我住的那间小屋,就在那下面

  那间跳蚤跟灰尘一样众多的昏暗的小屋

  在现在,在我的眼里,它显得多么寒伧!

  我的面前是春天的原野,然而,我的小屋啊!

  你将要伴我度过几多光亮的白昼,和黄昏,和夜晚[2]

  诗句中充溢着诗人的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过去的生命,已牢牢地刻在了罗洛的脑海里,以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解脱,即使在三十多年以后,他仍写下了《故乡的山》、《故乡的风》等一系列眷恋故乡的诗篇。在这方面,他的《栀子花开》是可以称为绝唱的:

  当栀子花开的时候

  我离开了故乡的家

  从此,那淡淡的香味远了

  我忘记了那难忘的栀子花

  当我在人生的长途跋涉

  走遍了海角天涯

  我看过了多少花卉展览

  没有见过我的栀子花

  当栀子花开的时候

  我回到了故乡的家

  淡淡的香味袭来,使我记起

  已逝的岁月,就在那一刹那[3]

  这首诗无论在感情的深沉、表达的委婉、诗意的浓郁和语言的精致自然上,都达到了相当完整的和谐与统一,令人低回不已,味之不尽。除此之外,他年轻时所写的《好啊》、《我知道风的方向》等一些诗中,也有着对生命的强烈感受,特别是《好啊》中所写他午饭后躺在草地上面对蓝天的感受,有着对生命的更为热烈难言的体验,令人更难忘怀。

  不仅如此,罗洛对生命的感受还表现在他对时间的关怀上,这一方面与他珍惜光阴、有着严谨的时间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他感受生命的一个通道。他在1979年所写的《我和时间》一诗,通过时间的排列,几乎囊括了他一生的遭遇、人生的几个主要阶段、他的幸与不幸、爱与憎。此诗后被不少诗选收录,并被电视台朗诵,遂成名篇。其实,他对时间与生命之间关系的考察和思考,从他的青年时代便已开始了,他在1948年所写的《时间》一诗,可以说是此诗的源头和先声,如诗的第一节写道: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生命

  是生命留在世界上的脚印

  一枚鱼化石,一片带露的花瓣

  都是世界的骄傲,是生命也是时间[4]

  当然,我们的诗人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是多方面的,在罗洛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所遇的许多人、事,甚至包括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会使他联想到人的生命,激发起他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这一点,我们从他以后所写的大量诗篇中都可以体会到。不过,它并不集中,需要你去寻找。

  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应该说,罗洛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共和国的风风雨雨,风云变幻,他几乎都经历过,直到“四人帮”被彻底粉碎、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临之后,他被迫停止了二十年的歌喉才又开始发出了声音。当然,在罗洛的一生中从没终止过歌唱,即使荆冠戴在头上,他的内心仍在歌唱。从1958年至1963年,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他的诗篇,甚至是在那些腥风血雨、冰天雪地的严冬日子里,在沉默的表层下面,他心中仍保持了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在心中仍唱着对生命的感受,这从他的旧诗中更可以找到不少例证。

  也许是从小受到杜甫、李白、屈原等诗人的影响,也许是青年时的磨炼,或是天性所致,我们从罗洛所存的诗里,很少看到他伤春悲秋地低声哀叹,或者牢骚满腹地怨天尤人,而是始终充满着一种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看到他对人生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夕阳》、《当你》、《离别》、《给诗人》、《哭》、《赠友人》、《春之四重奏》、《阳光》、《白色花》、《灯》、《赠歌者》、《理想》、《长跑者》、《赠新疆诗友》、《梓树》等一大批诗歌,都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在1979年写下了《给诗人》一诗,在与同时代的诗人们共勉、希望不要再沉湎于过去的悲痛里而难以自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应珍惜眼前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建设与创造,他在诗中写道:

  你可曾见过:从受伤的心里

  流出的不是呻吟,而是创造的欢乐

  你可曾见过:在地狱的火里

  炼出的不是灰烬,而是黄金的号角[5]

  他在《夕阳》一诗中又与劫后逢生的老同志们共勉:“不要为夕阳叹息/它是含笑着离去的”,“不要为夕阳哭泣/明天有一轮新的红日”[6]。即使在那些以《创伤》、《悲伤》为题的诗中,仍然洋溢着他乐观的情绪,如他在《悲伤》中写道:

  当你听见河水在呜咽的时候

  水面上却绽放着笑的波纹

  如果笑中有泪,泪里也有笑的

  阴霾的天气淹没不了心里的阳光

  当你想要哭泣的时候,你笑吧

  笑吧,悲伤的沙漠里有着绿洲[7]

  作为一个生活经历丰富而又历经苦难的诗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作家,罗洛与当时许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样,如果要他对过去的创伤毫无痛觉,漠然置之,那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如他在《我是》一诗中就曾愤懑地说:“我是一个诗人/却不准/把思想写成韵文/我是一个歌者/却不准/用喉头发出歌声。”[8]在《赠流沙河》一诗中,他也曾以大量的篇幅,义正辞严地控诉了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大地所带来的灾难。但是,他不喜欢把诗仅停留在苦难的泥潭,他吟哦苦难,但他更多的是歌唱希望和憧憬未来,那灿烂的理想之光,总是在他的心头闪烁,他在描绘了祖国未来的美好图景后,又满怀信心地对流沙河说:

  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啊

  我相信不会太久,太久……[9]

  于是,他在给友人或自勉的诗中,总是以乐观的精神和同样的信心加以鼓励,他在《春天又来了》一诗中写道:

  历史的大钟上重重锁链

  钟摆停了,但时间依然在前进

  一个寒夜延续了十个冬春

  长夜尽头,依然是灿烂的黎明[10]

  不过,他也向友人说明,春天尽管又来了,但并不完美,也不是一支甜蜜的歌,“而是创造的生活,前进的信心”[11]。我们从罗洛五十岁以后所写的大量的诗中,到处可以看到他对未来生活创造的热情,听到他舒展的以胜利者自居的笑声和前进的脚步声。

  他的朋友、著名诗人曾卓在对生命的感受上与他一样深切、动人,甚至有超越他的地方,但是,在对人生目标和理想的追求上,似乎不像罗洛那样鲜明。当然,罗洛也许仍太单纯了一些,而曾卓也许更深刻,但曾卓常以殉道者的形象出现,而罗洛则似乎更乐观,相信未来,憧憬着未来,他的单纯也许正是他的可爱之处。

  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热爱

  如果把罗洛称为一位追求理想的诗人,也许不会错,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现实的诗人,写过一些现实的诗篇,特别是他的早期。不过,就总体而言,罗洛诗中的理想与现实从来就没有分开过,总是紧密相连。无论是生活中的罗洛还是诗歌中的罗洛,总有他对人生目标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这种理想和目标时时在召唤着他,使他身不由己。那么,这种理想和目标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他在《理想》中的表白吧:

  比喻总是有缺陷的

  而理想却有丰富的内涵

  ………………

  而每一个人的理想

  都发着热,闪着光

  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12]

  毫无疑问,罗洛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便是“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

  人民和祖国,在罗洛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量。在建国前夕那个黑暗的年代里,少年罗洛就开始追求进步,向往光明,并冒着生命危险,与阿垅、胡风等一起反抗黑暗,为自由、民主、平等和光明的新中国而奋斗。与他们那一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差不多,青年时代的罗洛心中就装下了人民和祖国。他在1948年初来南京时,出于对政府的腐败和贫富悬殊现象的不满,曾写下了《写在一个大的城市里》的长诗,对当时人民牛马不如的痛苦生活表示了极其深厚的同情。在1950年所写的《献给祖国的歌》中,更是明确地表达了他对祖国无限而又最深情的热爱:

  最好的歌

  是献给祖国的歌

  最深的爱

  是对祖国的爱[13]

  从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委身于祖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甚至视为祖国的一部分:“我的生命/联结着她的生命/我的心/呼吸着她的温暖/我就是她的一部分/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14]

  共和国的礼炮和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曾给年轻的罗洛带来过由衷的欣慰和惊喜,然而,文明古老、灾难深重而又负伤累累的中国,在她的新的启碇航行之中,又经历了多少的风云变幻、惊涛骇浪和急流险滩!我们的诗人与这艘新生的巨轮同浮沉,共命运。即使卧病在床,罗洛仍心系着他的祖国,念念不忘他的人民,盼望黎明的到来。他在《深夜,在病床上》一诗中写道:

  夜的磐石把我压在这病床上

  而血液依然在我的周身奔涌

  我的心仿佛要跳出胸膛

  像一只苍鹰要飞出樊笼

  急促地呼吸着,我睁着眼

  凝望着东方冥冥的天空

  期待着黎明的一声呼喊

  期待着早霞把云层烧红[15]

  当“四人帮”被粉碎的胜利号角奏响在祖国大地,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当祖国的山山水水换上了新装,当历经浩劫的人民又开始了新的生活,迈出了新的步伐,诗人的脸上又绽开了新的笑容,他的生命就像重新开始一样,诗思泉水般地喷涌,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在这些诗中,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歌唱祖国的新生,人民的胜利。《春天来了》、《雨后》两本诗集中的大量诗歌,几乎都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沉醉的大地已经苏醒

  绿色的生命冲出了板结的土层

  嵯峨的高山脱掉了白色的冠冕

  沉默的小河又整天唱个不停[16]

  为了祖国和人民不再蒙受屈辱,他甚至向世人宣誓:

  今天,我是个重新入伍的老兵

  我举起枪,向愚昧无知瞄准[17]

  罗洛诗中那种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热烈的爱,不仅表现在他对祖国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上,而且也表现在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上。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到过祁连山脉下的河西走廊,巍峨雄壮的青藏高原,明丽如画的江南,辽阔无边的新疆,他到过刘三姐的故乡,也曾来到长城顶上眺望……所到之处,他都留下了美好的诗歌,《嘉峪关断想》、《珠穆朗玛》、《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的正午》、《致荒原》、《哈萨克风情》、《丝绸路上》、《石河子印象》、《南宁印象》、《桂林十四行诗》、《写给黄山的十四行诗》、《日喀则》、《汉口印象》、《玉门抒情》、《九江灯火》等,都可以说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即使在国外访问的日子里,在意大利、在俄罗斯、在西班牙、在缅甸、在韩国、在美国,他仍然眷恋着祖国,眷恋着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当他在美国参观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乘着印第安人的独木舟归来途中,微有倦意的他这时写下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诗,似乎发现一湾静静的池塘,“水面浮游着几只白鹅/而绿荫丛中,岸边小亭里/王羲之先生正在凝神观照/仿佛片刻之后就会乘兴挥毫”[18]。而这一切,正像他在《我心中有一支歌》诗中所写的:

  我心中有一支歌

  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

  一支唱给祖国的歌

  ………………

  祖国啊,你的儿女们的歌

  年年月月世世代代和你在一起

  为你歌唱

  把你赞美……[19]

  四、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揭示

  罗洛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富于思考、思想内涵丰富的诗人,这一点,我们从他的诗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不论是其早期作品或是晚年作品,不论是政治抒情诗还是写景抒怀诗,纪游、咏物,长诗,短诗,哪怕是短短的三言两语,都有着一种思想或意蕴深含其中。这一方面与他一贯的写诗态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他所持的诗歌主张有关。他在《诗的随想录》中曾旗帜鲜明地指出:“诗要有思想。思想之于诗,有如绿色之于树木,锋刃之于刀剑。”[20]

  正是在这一诗歌主张的指导下,罗洛写诗非常注意诗歌的思想内涵。他所说的“思想”是广义的,并非专指政治的或正面教育之类的内容,而是包括一切思考过的或正想思考或正在思考的一些东西,即使是一种意味或新奇的人生感觉也好。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生活经历千差万别,因而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也是形形色色、大相径庭的。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罗洛对生活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并写下了一系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富有哲理的诗篇。《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开端,以后他又陆陆续续地写下了一些,《火与歌》、《幸福》、《悲伤》、《创伤》、《命运》、《诗》、《诗人》、《历史》、《记忆》、《航标灯》、《当你》、《镜子》、《谎言》、《友谊》等都是他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除了《白色花》较长,《人生》、《长跑者》、《关于人、花、火、石的断想》等数首约近三十行以外,其他大多数都是寥寥数行的短诗。这些诗的篇幅虽短,内涵却很丰富,有着对生活哲理和人生意蕴的深刻提示,或给人以启示,或给人以警醒,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幸福的理解。如他在《幸福》一诗中描述了鸟与花的幸福以后说:

  人是幸福的,他把生命

  献给祖国献给世界

  幸福本来就不是占有

  而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当你用贪婪的手接近它

  它就会像仙鹤凌空飞去[21]

  此外,在《离别》等一些哲理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向往着给他人以幸福和快乐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可以看到他对人生价值的取舍和选择。

  不仅仅如此,也不仅仅是痛苦,凡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点一滴,目之所触,如镜子、航标灯、隧道,甚或是自然界中的雪莲、泉水、花草,都可能拨动他的心弦,引起他的思索,唤起他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使他发而为诗,尽力挖掘出生活中所含的哲理和人生的底蕴与真谛。这些诗大多言简意赅,深刻精炼,意味隽永,可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最能体现罗洛的人生态度、集中反映了罗洛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刻的理解的,还是他在《白色花》中所写的一些诗行: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今天

  每一个今天都将成为昨天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痛苦

  每一个痛苦都将成为欢乐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不幸

  每一个不幸都将成为幸福

  ………………

  我们已经凋谢

  我们正在凋谢

  我们将要凋谢

  每一条路都有各自的

  起点和终点

  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

  花期啊……

  让我们凋谢吧

  我们愉快地、无罪地凋谢

  不过即使在凋谢之时

  我们的眼和心,思想和灵魂

  都将瞩望着、永远瞩望着

  明天――

  明天有更多更好更新更美的花

  而且不仅是白色的[22]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它虽是属于个人的,但由于它高度囊括了人生的一切基本现象,而又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它也是属于大家的,并且是不朽的。

  五、结束语

  当然,罗洛诗中所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绝不是以上所列的几个方面所能概括的,这里仅是举其主要方面加以论述。例如,我们从他写鲁迅、胡风、阿垅、巴金、芦甸等人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高尚人格和不屈灵魂的一种赞美;从他的纪游诗中又可以看到他对包括自然、星球、艺术等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总之,在罗洛的诗中有一种博爱的精神,有一种发光的东西,一种人性的力量,一种生命的意识和一种博大的情怀,这些都构成其诗歌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的主导面,也是其诗歌在艺术成就以外的主要价值所在。

  毋庸置疑,罗洛诗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都相当丰富,其诗歌所表达的题材也相当广泛,涉及的面也相当多。至于其诗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更是精彩纷呈,姿态各异,并不是这篇文章所能全部论述到的。我们相信,随着对罗洛文学成就和为人的全面剖析(包括散文、随笔、诗论、译诗和书信),特别是对他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罗洛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作家协会编.上海当代作家辞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1][22]罗洛.罗洛文集?诗歌卷[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p14,p545,p22,p75,p125~126,p109,p449,p570,p471,p472,p189,p31,p32,p455,p471,p461,p317,p184~192,p108,p549~550.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3

  [关键词]现代汉诗;现代汉语诗人;中国形象

  近百年新诗的丰富内涵,蕴含着现代诗人所传达的主体生命情思和经验,而在这些诗人的描写、抒发与想象中,表现了他们对自我民族、国家的凝视、反思与想象。从晚清的梁启超到20世纪的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北岛、舒婷、杨炼、肖开愚等,这些在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人,都在文本中呈现了对自己国家、民族现实的忧思。这些情思并非“爱国主义精神”这类主体分析模式所能完全涵盖的,从客体对象角度而言,它们还共同演绎了一个世纪以来多个层面的“中国形象”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一

  “中国形象”研究作为当前学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它在比较文学领域关注的是外国人士在描述、想象和评判中国时构筑的形象,属于一种“他国形象”研究,“基本不考虑本国对自身的形象塑造问题”[1](P2)。但也有学者提出:形象学研究还有另一种范畴,即某一民族或文化国的“自我形象”[2]。相对而言,异国文化的中国想象因为固有的“他者”傲慢的偏见与立场,往往显得片面或失真;而民族文化进程中写作产生的中国形象因为源自文化主体对本我民族的真诚情怀,直接通向本土现实或理想。从这一层面看,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也是回望中国近一个世纪社会文化发展情状的一个窗口。在现代汉语诗歌中,许多诗人立足于民族的现实存在,创作出了一首首深情、哀婉或沉痛的诗篇,反映出不同阶段中国形象的真实。由于晚清以来的中国大多时候一直处于落后、贫穷、被侵略和国人内耗的境地,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是诗人对苦难中国现实的深切忧思或对民族未来的希冀。从整体来看,这些诗篇构建出一个新生与劫难并存的中国形象。

  中国人自觉形成的现代国家、民族意识,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901年,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那时候起,“中国”的时空存在开始处于一个横、纵坐标当中。一方面,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面对的是自我和他者的对照;另一方面,中国划出了自我历史的古典与现代的区别,要梳理出自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正是本民族这种开始面向他者和面向自我历史的时空存在方式,产生了国人的现代国家意识。在晚清诗人当中,如果说黄遵宪的海外诗偏重写异国形象,梁启超则较早表达了他对“少年中国”形象的想象。虽然梁启超对现实中国存有隐忧,但一入题写中国形象,他就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对民族的信心和对现代化的畅想:“泱泱哉!吾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吾中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爱国歌四章》)

  如果说中国人的“现代性”意识本质上属于一种构想,梁启超诗中的“泱泱中华”也成了“想象构成物”。但是,将梁启超笔下的中国形象和此前西方几百年的中国想象相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话语主导下的形象差异。在西方,启蒙思潮抹去了文艺复兴时期中国被羡慕的荣光,中国开始成为欧美现代话语下被异类化和丑化的“他者”。无论是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关于中国人的军事禁食学校及其他中国奇闻》,还是巴罗的《中国行记》,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性格》,这些著述中的中国形象都代表着东方的专制、落后与野蛮。而梁启超与异族写作不同,他从民族立场出发,既承接了老中国的自信,又面向未来,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少年中国形象,引领了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想象。

  梁启超的民族想象到了“五四”时期,在郭沫若笔下得到延展和深化。在“五四”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激进的作家出于对民族告别旧我的信念,塑造着心目中的中国形象。鲁迅选择了直接逼视严峻的现实,在系列小说中呈现了一个封闭、停滞、麻木的中国形象,为此,在近年被研究者指责暗合了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然而,这种批判显然搁置了对象主体的真实体验与历史意识。在当时许多文化人士那里,民族传统的负面显得垢迹斑斑,他们揭示中国人的文化劣根性,绝非依附西方的“国民性”理论,而是饱含着自我及同胞的生存痛感。郭沫若作为一个现代诗人,这时的他同样没有回避中国真实的历史处境。不同的是,由于诗人属于浪漫、乐观的“颂歌”型写作者,他在《凤凰涅?》中塑造了一个诀别旧我、浴火重生的中国形象。他以中国文化图腾作象征,用凤凰阴冷、黑暗、严酷的生存环境隐喻旧中国,并想象性地虚构了凤凰为追求自由、华美的更生而衔香木自焚的壮美图景。他笔下的中国形象可谓极富“五四”精神,以致几乎成为后来国人关于民族获得现代新生的文化图腾。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遇阻碍,面向世界、告别旧我的中国形象被迫改写成苦痛与灾难的内涵。铁蹄蹂躏、流亡漂泊等现实劫难,使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开始显得格外凝重,而优秀的诗人也首当其冲地担当了为民族苦难抒情的使命。艾青以一首深情、沉痛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呈现了当时中国旷世般的苦难:风,“伸出寒冷的指爪”;岁月的艰辛,写在农夫那“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上;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而饥馑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这些想象性描写可谓战时中国形象的有力表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艾青式的现实主义创作,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也调动自己的超现实写作经验,创作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一传世经典。诗人虚设自己以有形的手掌摸索地图上无形的江山,在想象中触摸“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感受长白山“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这些感知意象共同构成了中国当时的残损山河。同时,诗人没有停留在单一的阴暗色调,想象中的手掌还延伸到地图上那“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并以“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的温情和甜柔,来建构苦难中国的另一种希望中的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少数的诗人受欧美现代诗歌的影响,产生了修辞的需要,诗中的“中国形象”与诗人的情感逻辑不一定完全合一。穆旦的诗作《赞美》,不少意象与艾青笔下的“大地”、“农夫”相仿,如“干枯的眼睛”、“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永远无言”的大众,均非明朗型意象,呈现了特殊时期真实的中国形象。但该诗的情感红线被题名“赞美”标识出来,这似乎与诸意象构筑的贫困、无知、充满耻辱的中国形象相悖。这正是诗人自觉设置的矛盾修辞。知识者的智慧,使穆旦的“赞美”不像其他颂歌那样不加限制地粉饰现实中国,而诗人的理想主义人格和修辞权力,又使他在面对中国充满衰败、停滞、庸碌等“无言的痛苦”时,反复预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新时期以来,夹杂苦难与新生的中国形象在“朦胧诗人”笔下最为鲜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塑造了一个兼具痛苦与光明的中国形象。其中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花朵”喻示着中国形象希望、新生的一面。从中国历史、现实来看,舒婷这首诗歌显示了高度概括的内蕴。在当下21世纪,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描述中的“中国形象”已经呈现了难以单面界定的复杂特征,以致成了“两个中国”——一方面显得富裕发达;另一方面仍充斥贫困与落后。这似乎印证着舒婷关于祖国形象的两重诉说。

  二

  现代汉语写作除了现实指向,也注重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回溯。民族文化记忆本身就是一种集体意识,经过写作者的想象都可以得到复活。而在现代汉诗领域,许多诗人无法割舍传统文化的脐带,比起现实的中国,他们更爱文化的中国。尤其在面对现实的喧嚣、庸俗、混乱、繁杂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古老中国的文化记忆,在自己的诗中接通古代文明或古典诗歌,用来抵抗身外的世界。由此,这类诗作提供了文想象层面的中国形象。

  早在“五四”狂飙突进的西化潮流中,闻一多便自觉追溯“四千年的华胄”,创造文化层面的中国形象。作为一个爱国诗人,闻一多当然关注现实,他在《死水》中表达了对现实中国丑恶的诅咒,在《七子之歌》中倾诉了对被分裂的祖国的哀痛,在《长城下的哀歌》中诅咒“堕落的假中华”,袒露着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片赤子之情。但是,闻一多又是一个东方文化的守护者。他曾区分自己的爱国不是郭沫若式的“情绪”的爱,而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爱。赴美留学的经历,使他感受到了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和种族歧视的伤害,也更激发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爱,《忆菊》便是这种爱的结晶。闻一多在《忆菊》中细密铺写了中国文化的精魂——菊花,从精致而富有质感的器皿,到五彩缤纷的花色和姿态各异的形状,他都用鲜活生动的现代汉语一一呈现,并辅以趣味十足的想象性细节。这些描写和叙述铺垫了诗篇下半节的诗旨:东方的高雅的菊花,远胜西方的“热欲的蔷薇”、“微贱的紫罗兰”,最终,花的形象上升到了民族形象,诗人高歌“我要赞美我如花底祖国”。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像闻一多如此鲜明地歌颂一个纯粹完美的中国形象的作品,实属罕见。

  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了“对东方传统资源的新的开掘”[3],中国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出现了由“国家性”向“民族性”的偏移,而文化寻根思潮首先出现在诗坛。杨炼、江河等诗人在民族历史与传统中寻找想象和写作的资源,他们要“使青铜的威武静慑、瓦的古朴、墓雕的浑重、瓷的清雅等等荡穿其中,催生诗歌开放”[4](P36),并试图在原始生命萌动中确立“此在”世界的存在方式。

  由此看来,文化层面的中国形象和现实中国构成了某种对立与补充关系,换言之,现代诗人不满社会生活层面的中国时,“文化的中国”往往成了他们想象性的精神补偿,成为他们的诗意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片面发展给不少诗人带来精神的冲击,他们选择了文化返身,向古老的诗意中国致敬。肖开愚的《向杜甫致敬》由十组短诗组成、写作跨越一年半时间的大型长诗,尽管至今罕见相关评论,却在众多场合被推为代表当代诗歌承担精神与复杂技艺的文本典范。《向杜甫致敬》容纳了肖开愚在对话诗学、视点转移、人称错综、声调频变等方面的个人技艺实践,但诗人绝非单纯的炫技,而是整体性表达了对当代中国形象的反思。诗中出现结构性的对立:一方面是现代人的庸俗职业生活、消费生活及暴力历史,是现实的“这一个中国”;另一方面是杜甫所代表的传统生活与文化人格。杜甫的声音、形象作为现实中国的对立面卓然区别于现代社会。在该文本中,诗人道出了:自然的河流被迫吞进政治、人性的恶果,这是后现代的“中国形象”真相。而精神层面上:“异乡的利益,一厢情愿的,/效忠思想,名城的绝望,/和渔村的炫耀的号子,/夹血丝的化脓的老痰,/全咳出了,啐在地上。”这些诗性修辞折射出一个普遍现实:利益主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到处漂浮着封建的、陈旧、病态的微生物,这就是当下真实中国的精神现实。文本中,与现实中国相对的“另一个中国”,源自杜甫——这位古代老人发出的声音。他处在“废弃已久的园林”中,“小衙门里的怒火/造就了他的冷眼——/他一边打量,肩膀渐渐耸起/承担并突破了黄昏。”一个独立沉郁、富有担当精神的杜甫,就这样被诗人邀请走出历史,进入当下,言说此在的中国。杜甫对现代生活发出如下痛心的否定:“不读你们的日记/我也谴责你们的苦衷,/(栽花养草,说废话)/那幸存者的委屈所控告的飘逸/构成了妖媚的判词,/‘句法,风骨’,/简直就是稀泥,我恶心/你们发明的中国,慢速火车/缀结起来的肮脏国家,/照着镜子毁容,人人/自危,合乎奖赏。”

  从肖开愚设置的杜甫与当下现实的对立关系可以发现,杜甫视点中的现代中国是“你们发明的”,是“我恶心”的,是“另一个中国”,他的内心成为现代社会文明格局下中国形象的结构性对立面。这位古代老人的生命经验似乎印证着一切现实都是虚构和幻觉,现代性话语中高速发展的中国最终也会成为镜像。而肖开愚理想中的中国形象就是由杜甫这种强大精神个体构筑起来的诗意传统。

  在其他体裁的创作中,想象层面的诗意中国形象曾出现在许多小说家的笔下,尤其是现代时期的京派作家废名、沈从文,都针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建构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各自在文化守成思想的主导下塑造了充满“原始人性”的桃林世界和希腊小庙,构筑了文学层面的诗意中国形象。有研究者便提出:沈从文的《边城》是作家根据自己“对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的认识而设想的“民族复兴”方向,蕴含了一个“诗意中国形象”。[5]诗人的处理方式稍有不同,他们的诗意想象,常常由古诗意象、文明物象或古典诗人而起,在文化传统中构建诗意中国形象。

  三

  在新诗发展史上,一些具有大陆本土生活经验的现代诗人曾在旅居海外时继续汉语诗歌的写作,他们的诗篇在被纳入现代汉诗研究范围时,其中的文化乡愁、民族形象想象显得颇为特殊。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出去的多多、北岛、张枣、王家新等诗人,更自觉地在欧美异国土地上眺望东方,想象祖国的形象。作为华文文学的一部分,这些诗人的文本和当代留学生文学、旅美华裔小说一样,有着中国记忆、中国经验、中国文化的烙印。不过,陈若曦、严歌苓等小说家的海外写作主要通过故事叙述传达现实世界华人遭遇的中西文化冲突,或揭示中西各自的文化缺憾,或在他者的文化语境中重塑东方民族正面形象。对比之下,当代旅居海外的汉语诗人的写作更多的是在自我内心世界想象中国,从自己青春记忆和审美旨趣出发选择抒情对象,准确地说,他们笔下的中国形象不是现实的,而是审美的。这种审美层面的中国形象又不能简单等同于闻一多用“菊花”指代的古典中国,它们包括诗人对自我经验中的中国乡土文化的想象,对全球化语境中的母语形象的确认。因此,“乡土”和“汉语”,成为当代由大陆旅居海外的汉语诗人文本中的鲜明中国形象。

  隔着时空抒写“中国形象”,当代旅居诗人经验过的20世纪80年代引发了他们的乡土记忆。对比当下城市化进程对乡土社会的突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无疑还有着农耕文化的特质,而旅居诗人的本土经验,恰停留在这一历史时刻。置身海外陌生、发达的生活中,他们必然唤起内心的情感经验,念起旧事、故物,追忆舒缓得有些古老的生活滋味。就这样,“中国形象”直接有了“乡土”特征。以多多的《北方的记忆》、《依旧是》和《四合院》为例。在前两首诗中,多多用土地、牛群、割草人等家园意象建构中国形象:“在一所异国的旅馆里/北方的麦田开始呼吸/像畜栏内,牛群用后蹄惊动大地”;“依旧是,依旧是大地/一道秋光从割草人腿间穿过时,它是/一片金黄的玉米地里有一阵狂笑声,是它/一阵鞭炮声透出鲜红的辣椒地”。在《四合院》中,众多富有北京乡土风俗意味的意象展现出鲜明的“中国性”:牛血漆成的柜子,可做头饰的鼠牙,顶着杏花互编发辫的姑娘,石马,纵横的街巷,胡同里磨刀人的吆喝声……身居海外的诗人如同在翻阅自己的家谱,寻找着自己文化上的归属和身份的认同。这些包含中国北方民间风俗信仰的意象是多多充满“老味儿”的农耕记忆,是他想念中国的方式。

  要澄清的是,作为汉语诗人审美的乡土中国形象,和西方话语中的中国形象存在差别。萨义德曾在《东方学》中写道:“东方差不多是欧洲人的发明,从来就是充满浪漫风情和异国情调的古老遗物,是难忘的回忆、美丽的风景和不同寻常的体验。”[6](P1)这说明,有了“他者”的视点,西方人看东方含有猎奇心态,古老的中国提供给他们“异”的刺激。在他们寻奇猎异时,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是妖魔化中国。不少欧美人把中国人居住处描绘成黑帮猖獗、妓女遍地,到处是阴险狡诈、肮脏不堪,就是显见的证明。[7]而在旅居海外诗人的心中,乡土的中国形象带来的是种温馨的家园记忆,一种牧歌式情调,如同当年赛珍珠在《大地》中对农耕文明的诗意向往。

  除了“乡土的中国”,当代海外旅居诗人还迷恋“汉语的中国”。作为全球语言漂泊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汉语写作者本能地寻求对母语的文化归属感。他们确认自我存在的起点,常常就从母语出发。诗人王家新于1992年起在伦敦旅居两年,便曾发自肺腑地低吟:“在那里母语即是祖国/你没有别的祖国。”(《伦敦随笔》)作为一个暂居异国的汉语诗人,他感觉对母语有着神圣的使命“汉语……我得养活它……它说不出话来,但它要吃”(《孤堡札记》)。多多也是如此,“从指甲缝中隐蔽的泥上/我认出的祖国——母亲/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远离故乡的他最终通过找回母语写作找到了归家之途,并幸福地感觉到“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在英格兰》)。可见,母语就是旅居诗人心中的中国形象。

  凭着对母语的幸福归属感与个人的语言天赋,诗人们逐渐触摸到汉语的秘密心脏。其中,张枣直觉般地把握和痴迷于汉语的“明丽与甜美”[8]。在《祖国》一诗中,他实现了对母语细腻、温润的感知。文本中“青春作伴”、“回来啦”等词语暗示出怀乡主题,毕竟诗人历经海外的十年漂流。但这一怀乡不是指现实层面的回国,而是语言的怀乡。全篇都是精致的汉语,诸如“阴冷之香”、“梅树上你瞥见一窝灯火”、“哈气像一件件破陶器”、“夜,漏着雪片”、“冷像一匹锐亮的缎子”等语词片段,散发着汉语的色泽与甜柔。在写作中,诗人如同作了一次优美的母语之旅。张枣早年在国内写作时就对汉语之“甜”非常倾心,到了异域,他更自觉把母语作为自我文化存在的证明,作为中国形象的最高代表。

  海外汉学研究界几乎存在一个共识,即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诗歌领域。尤其是张枣、多多、北岛、西川等几位技艺精湛的诗人,不同程度地获得了顾彬、宇文所安等西方批评者的高度评价。从“中国形象”这一角度解释,如果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田园诗意主导着西方人关于中国形象想象的积极性评价,当代旅居诗人获得肯定和称道,也在于他们对母语尊重、信仰的态度。因为从这些诗人的写作当中,西方汉学家仍能唤起自己熟悉并认同的中国形象的想象。而对诗人自身来说,他们对母语的虔诚当然不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胃口,而是他们在海外的陌生文化环境中实现自我民族忆念的通道。汉语就是中国形象,这是他们在异域确认自我文化价值的想象方式。

  [参考文献]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狄则林克,方维规.比较文学形象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7,(3).

  [3]叶舒宪.20世纪西方思想的“东方转向”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2).

  [4]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M].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

  [5]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2002,(1).

  [6](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7]李希光.再论“妖魔化中国”[J].国际新闻界,1997,(5).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4

  >> 校报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长征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五四精神及其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微信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浅析 “颜色革命”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看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对策 论抗战时期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科学运用 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 浅谈智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作用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解除学业困扰的作用 浅谈网络传媒对牧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诗歌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诗歌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吕成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关于文学的教育作用,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提出了有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而诗歌作为文学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精练的语言表达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好好利用的教育资源,尤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效果。本文针对不同的诗歌类型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利用诗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诗歌 思想政治 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01-03

  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它能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实、揭露丑恶、歌颂善德。教育人们反抗丑恶,追寻善与美。中外许多的教育家都提出了关于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论述了文学在政治、审美、认识等方面的教育功能理论及实践;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申叔时在教育太子时所运用的方法与内容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另外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承载着道德教育的理念,如范仲淹的“先下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教育的写照。还有的文学作品中寄寓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如小说《红岩》中塑造刻画的许云峰、江姐、成然等可歌可泣的党的先烈形象,完全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材,激励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亚里士多德也注意到文学对人感情的陶冶和净化,他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诗歌是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独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民族性与科学性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尤其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 诗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

  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指一切可利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诗歌在几方面都有所体现,诗歌是文字与音像资源,如图书、光碟;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飞速发展,也为诗歌的传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诗歌作为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人民的心声,诗歌具有旋律节奏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诗歌具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正是因为诗歌与思想政治课在感情上、内容上、形式上以及遵循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的规律上都有相互贯通之处,所以在课本中选入了许多诗歌,如屈原的《国殇》是一首楚人悼念沙场上为国捐躯、魂撒遥远的原野战士的祭歌,从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百年来不变的坚毅、刚强。《诗经》中的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等,这些诗歌都是可作为教育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屈原的《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歌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还有一些感恩教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除课本中选用的这些诗歌之外,还有许多课外诗集都是很好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诗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选材,是有其理论依据的。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有一句话含有真理,就是,教育首先必须是人类的,只是随后才是专业的。但是说这句话的人,常常把人类这个名词理解为仅仅指非常专门的阶级,即保存以往古典传统的学者阶级。他们忘记了教材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联系才是人类化的教材。”上面所提及的诗歌都是经过精选、都是符合人类利益的。学生接受教育不是简单、呆板地读、写、算,不是简单的“谋生”,学生当前所缺乏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诗歌进行弥补,让他们更关注、关心普通人类最深刻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五育”之首,其必然赋予它一种崇高的使命,那就是传播真善美、传承文明、传递社会责任感,诗歌本身所包含的美、德就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可以加以利用。

  二 不同类型的诗歌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作用

  1.爱国诗歌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的理想

  古往今来的爱国诗人都将他们的爱国理想融入他们的诗中。如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在他的《金错刀行》里的“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示儿》中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诗中诗人对祖国久久不能统一的深切挂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抗金名将岳飞在他的《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保家为国的雄心壮志。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种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言壮语,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韩愈的诗“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些诗歌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2.伦理道德诗歌能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现在的学生生活质量好,许多的学生比吃比穿,只关心自己,很少关注国家大事,更是不会去关心他人,有的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在诗歌中,有许多体现志士们胸怀国家安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发展而奋勇拼搏、饱含社会责任感的诗篇。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身处忧患中,仍然记挂着楚国的兴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思想的写照。范仲淹虽然数度被贬,可是依然坚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在将死去时依然惦记祖国的统一,写下了《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篇不仅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感,也反映他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利用这样的诗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知恩图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今的许多中学生对于身边的人及父母的关爱早已习以为常了,认为别人就该为他们付出,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而诗歌中有许多感恩的篇章是很好的教育案例,如:孟郊的《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关心,更表达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山水田园诗歌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

  教材中选了许多古典山水田园诗歌,都是名篇佳作,每篇都蕴含着作者高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通过美的语言、构思、技巧为我们塑造了出优美的画面,如白居易的《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楚江、碧水、青山、红日孤帆,构画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给人以美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喜爱之情。闻一多先生所说:“诗歌具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通过诗歌的学习可以使中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美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用心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说诗歌可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容易调动中学生的知觉、联想,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作品所展现的情景中,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从而将情绪宣泄出来,因此,诗歌的朗诵具有良好的情感宣泄作用,现在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诗歌朗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排解和宣泄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情。

  总之,不同类型的诗歌对青年学生起到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山水诗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爱国诗歌、革命诗歌让学生明白现在的新生活来之不易,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奋斗的精神;伦理诗能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等不同人带来的温暖,培养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宣泄情绪的效果。另外,它用隐性教育形式,避免了过去那种空洞说教的教育形式对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诗歌的寓教于乐、知识性、潜隐性的特点,一唱三叹的旋律,节奏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对青年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作品的感染,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 利用诗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有效利用诗歌进行教学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诗歌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在讲述《实现人生的价值》时,可以运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解释,诗中列举了历史上的五个英雄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都能建功立业,他们对历史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总归是剥削阶级的代表,是为了他们那个阶级服务的,远远不能和今天的革命英雄相比,今天革命英雄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民,他们的价值是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的。这样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一个人价值大小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人民所做的贡献大小来决定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诗歌这一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也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振奋愉悦的情境中接受知识。除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我们也要在其他课堂教学中利用诗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的诗集,如《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国当代诗歌十讲》等,还要观看教育频道中对诗歌的讲解,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优秀的诗歌,学习它的内容。

  2.创造诗意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的不同地点挂上不同类型的诗对学生会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教学楼上、教室里可以挂上一些有关学习、做学问的诗句,如孔子的《论语》以及历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关学习的诗句,很值得我们仔细地去学习和研究。有许多治学名言至今还历历在目,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写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宋代苏轼在他的《送安惊落第诗》中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可以给学生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运动场所、赛场上挂一些描写战争方面的诗句,如辛弃疾的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还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有一种进入战场的感觉,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集体等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餐厅可以挂一些有关爱惜食物方面的诗句,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另外,学校应利用一切机会,举办诗歌朗诵赛,以特定的思想内容为主题,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诗歌创作大赛,设置有意义的主题,鼓励学生创作,设置奖项,并每年举办优秀诗歌展览。创造诗意的学校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

  总之,诗歌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好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这种教育资源,通过不同的诗歌类型、开展不同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并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5

  所谓诗如其人对李荣而言是不太确切的,李荣军旅出身,他的身材看起来结实壮硕,嗓门也不低,从事的职业也堪称火爆,其待人的豪爽程度常常令人瞠目结舌,但表现在诗里面的却是他的孤独感和对事物的敏感性,这一巨大的人格与诗格的反差让我感到非常奇怪,我不得不作这样猜想,或许他在真正运用这些对他来说能称得上构成诗意的东西,陷入而不是摆脱一个看似陈旧的主题,这可能也是一种特殊的才能。我们有时会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恋,按臧棣的告诫,“诗人的自恋常常只是诗的自我防御的一种手段。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学会努力克服诗的自恋。”

  旧事物里的秘密在普遍意义上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李荣坚持不懈所表达的正是秘密的本身――孤独的系统而不是反思的嗜好。孤独作为一个古老的命题需要诗显出它的真谛,李荣的诗写表达了这样一种期待:他被旧事物诱惑,但从不冥顽不化。比如,他在一首《秋》的诗中表达了喃喃低语式的赞美与否定:“诗人的诗里神和马车相遇/那里的房子没有人住/那里的晒谷场上堆满了新谷”。这首诗里充满了忧郁和疲倦的腔调,他担忧的问题似乎比绝望还惊恐万分:“纷至沓来的神/你们吃的是什么?”李荣在诗里总是表现出了一个风格介于悲喜剧两者之间的独行者形象,这是我读到《羞愧》时的直接感觉,这首诗写作的时间节点耐人寻味,也可以说是常规的敏感,对消息的接受和处置他用了“羞愧”这个词,他怀着巨大的内心撕裂感写到,“那么多人突然不见了/我却在祖国一个名叫小淀村的地方/若无其事地活着”,话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对历史现场的一种文本式阐释,他的“羞愧”让我们听到了一首诗里最狂烈的回声和看到了字里行间拥挤着暴虐和杀戮的风暴,着实令人震撼不已。对个人命运的看法李荣一般不去解释其特殊性,在个人的历史纵深感中,他似乎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不断的遭遇着某些危机,“那位美丽空姐迷人的酒窝/似一股强大的气流/剧烈的颠簸让我误以为/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关于飞机的另一首诗》是从他的形式与转换策略来避免语言的枯竭危机的,作为一个故事或事件的讲述者,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卑微的出身/和与命运抗争后留下的/累累伤痕”,而只有克制的好奇,这种悖论式的特殊性,又是会使人导致误解。作为个人经验,孤独在《万物静默如斯》中表现为纯粹的距离感,这是一首写给母亲的诗,标题太过肃穆与崇高,“万物静默如斯”,甚至都给人以一种心理上的可怖暗示和宿命论般的宇宙观,归根到底,李荣深刻的意识到了时间之物的门槛对人既不拒斥也不胁从,“万物静默如斯/如她脸上纵横交错的沟壑一一/她的日子也许不多了,而我,风华正茂”;我是被这首诗的结尾打动了,我在其间发现了诗人的不可接受的拯救和已经完成的遗弃,“她苍老的速度超过了时光/我还在冥思苦想着下面这行伪抒情诗:/万物静默如斯,母亲啊,我怎样才能替你老去?”

  旧事物在时间的链条上呈现出了它的陌生性,相应地,李荣的诗写生涯随之再现了他无法逃脱的对陌生性的顺从,但绝不是技术主义范畴里的陌生化。也就是说,李荣有一种庄严的意识,就像《飞机场轶事》里传达荒唐念头的那样,“整整一天,为了证实这件事/我在飞机场待了整整一天/看见十架飞机降落/但只有九架飞机飞走”;这首诗以“轶事”命名,飞机是其中唯一的事物,当李荣反复强调“十架”的数量时,悬念意外的出现了,“但只有九架飞机飞走”,那一架呢?如同一个讲故事的人在倚赖经验的时候突然发现经验不可靠了,这么说吧,留下的那一架没有飞走的飞机就是对经验的一种反拨,就是存在着的诗意。《飞机场轶事》这首诗至少在句式设计上(“十架飞机起飞/从十个不同的方向/十架飞机降落/十个不同的飞机场”)很显然是受了史蒂文斯《一个贵族的若干隐喻》的影响(“二十个人过一座桥,/进一个村子,/是二十个人过二十座桥,/进二十个村子,”)而且,我推断出李荣对史蒂文斯的隐喻技艺也是爱不释手――史蒂文斯的“过桥”和他的“飞走”都是关于人的戏剧性的某种隐喻。在李荣那里,甚至“阳春三月”都是隐喻,《这是阳春三月……》这首诗发出的晦涩逻辑,“这是阳春三月,我看见田野上/到处怒放的油菜花/它们美丽得/像一群手舞足蹈的孩子/微风吹过来/它们张嘴唱出自由的歌”,这里有个重要的词:“自由”。这个词在这首诗里太过刺眼,像一出夜戏里的一个疯子,但透过和谐的事实,我们仿佛又辨认出了这个词里包裹着的暧昧和欺诈、迫害和哭泣,接着,李荣不禁提出了严峻的问题,“我不知道/我亲爱的祖国/是不是真的/也像现在这样阳光明媚?/是不是真的/也如此春风得意?”一个刚愎自用的国家形象跃然纸上,我们竟然发现作者混合了快乐与恐惧的情绪,这首诗在话语逻辑的转换上仿佛音分械谋渥啵所以有时我想,对一个诗人来说,深刻反倒不是一个重要关口,但你能不能过了肤浅这一关,也许是个内在的考验。

  陌生带来的是无边的孤独感,所以你在李荣的诗中一般听不到喊叫也看不到热闹的吵闹场面,他仿佛一个离群索居的思考者,他意在向孤独不断的敞开自我那非常脆弱的一面,就像在《异乡》他表现出的那种对异乡陌生感的复杂情感(“哦,我们天天在一起称兄道弟/其实也是陌生的”)和最低限度的克制,“再过多少年/我们都将走向另一个异乡/在那里/我们将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还有多年不见/可以抱头痛哭的亲人”。《距离》这首诗几乎是接着《异乡》的经验写下的,他以举例的方式求证自己的切身的距离感,“白云长大了会不会变成乌云/乌云再长大会不会变成眼泪”;直到在《在公共澡堂》这首诗中,孤独的真谛被他石破天惊的一语道破:“孤独像个鸡巴”。这首诗其实又涉及到了另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人的秘密的,当李荣使用“黄瓜、丝瓜、苦瓜,或者茄子”之类的生殖器比喻时,事实上他已经道出了人的秘密之一,人的衰老是从“看着那些晃来晃去的裆下之物”开始的,也就是说,真正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时候,按李荣的观察,“人们一丝不挂的时候/反而更像一个人了”。我认为《在公共澡堂》是一首杰作,李荣在克服他本身的自恋同时也克服了一种来自于文化上的自恋,我们在他要讲的故事中获取了他的关切,这个孤独的诗人以秘密的方式表征了人类尊严的存在。如果我仅仅探索李荣关于孤独的诗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文化偏见,在这孤独的背后,他有对遗忘对抗的一面。对一个诗人来说,遗忘有时会让人感到是一种异常的病症,而对抗遗忘的方式――在李荣那里――是把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比如说他的《国际歌》:“我是突然想起这首歌的/曾经熟悉的旋律/现在已经陌生了/就像那些曾经熟悉的国家/现在也已经陌生了一样。”这种精致的对抗不会让人从心理上感到有所压抑和不适,况且,李荣的诗几乎从不需要反思,他只是把自己的经验转变为一种和思想常常很相似的故事,甚至,你会发生这样一种错觉,他大概是为某种诗歌史写作的诗人。

  “孤独”这个词在李荣的诗中出现的频率太高了,这种对孤独过度的言说有时想来是很可怕的,甚至形成了一种违背自身意愿的偏见。除了孤独的意象性表达,他的作品散发着追思旧事物的气息,这就让我感到一种奇怪,不由生出了一种疑问,李荣是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吗?在我的阅读认知中,多愁善感作为一种矫情的习惯会削弱诗的力量,毕竟,在我们的心智中接受的教条是,好的诗歌应该和沃尔科特对一个理想剧组的描述一样:“强健、和谐、鼓舞人心”。我能想象李荣的困难,他通过诗歌迎来种种非议,有一部分甚至是道德上的攻讦,但他还是无法阻止自己的言说,我认为他在言说的时候至少是诚恳的,所以我比较认可他的一个说法,“诗歌的完整性其实是一个伪诗学命题,因为诗歌的魅力恰恰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残缺和出其不意的断裂来体现的。”

  “漆黑一团的火焰才是真正的火焰”,我们必须理解李荣《黎明前的歌唱》这首“献给海子的颂词或者挽歌”,同时也必须阅读“从一个名叫沙子岭的地方开始”的父亲的传记《父亲传》,更应该体味的是他的《自传诗》,从写作的时间上看,这三首诗编织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线索,对于海子的缅怀,我相信他那时的真诚并赞成他的一个说法,“诗人之死既不是对诗人的成全,更不是对诗歌的成全。它不过是一道诗人离经叛道的抛物线在大地上留下的阴影。”对于父亲的感情,他像是在高声宣告一种清晰的形象,只是略显简单了。李荣的自传像一页写满了边角注的清样,关于自我的分析不足,但坦白足够诚恳,我们一开始还会读到一种趣味感,他把他的缺点写成了优点,“他热爱生命/却又厌弃自己的肉体/他热爱祖国/却从未为她写过一句赞美诗”;他让我们的感官愉悦起来,确切地说,《自传诗》的结尾部分(“那长眠于地下的/是光荣者的梦想/那正在腐烂的躯体/是一切玫瑰燃烧后都要留下的灰烬/那灰烬,是日渐磨损的诗歌/将被一些人记住或者忘却”。)可以对照他的另一首诗《生日怀想录》来读,他精湛的技艺让我感觉到了一股沃尔科特的气息,音乐般的旋律和富有魔力的词语让诗拥有了一种声音的强度,诗艺优雅而开阔的引人入胜:

  我爱过一座陡峭的山和一条蜿蜒的河流/却让无数座山无数条河流独守空房/我爱过一首诗,一首被死亡涂改过的诗/就像爱过一天却将无数的一天虚度/我还爱过高远和辽阔/它们与寂廖和落寞是一对孪生姐妹/我爱过一对漂亮的孪生姐妹/像爱过时光附体的千根白发/它耗尽了不止一个人的青春和悲悯

  李荣的诗呈现了他情感的丰富性,不能否认他有受海子影响的一面,他打破白昼和黑夜的界限,袒露一个人独处时的寂寞和痛苦,效忠于爱和愤怒,语言用于主体的单一方式的强力抒情,但,他的很多诗篇更具现实的力量。《水鬼》令人震撼,这首诗写了一起严重的车祸,“一辆幼儿园校车/侧翻进一座水库/车上除了驾驶员之外/还有两个年轻的幼教和八个幼小的孩子”,李荣叙述事件时面无表情,似乎听不见他的哪怕轻微叹息的声音,但他是现场施救者( 他的职业身份),他目击了打捞后的一幕,“十个母亲/瘫坐在地上/她们的哭声/沉到了水底/像十个悲伤的水鬼”,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训练有素的诗人是如何服务于诗歌的良心的,难以言喻的声音如同幽灵一样出现在他的诗中;“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对比李荣的另一首《一个母亲蹲在雪地上哭》时你会发现,哭声“像怀抱一个走失的亲人”,还有比这更无能的力量吗,“这让我感到羞愧:作为儿子,除了远远地看着她哭/我竟然手足无措”。说到死亡,不得不提到李荣的职业,作为一个和火神打交道的人,遭遇死神自然是他的家常便饭,《死亡之诗》可以说写出了他工作的常态,“就在昨天,又有16条活生生的生命/死于大火。不,准确地说/是死于非命。”这首诗里并没有写到对失职者的追责,相反展现了一种我们司空见惯的刻意(可疑)的“忏悔”和“谅解”,一种冰冷的现实让诗人措辞谨慎但更令人恐惧:“――哦,有人真的很快就忘记了”。无能为力的现实使李荣常常陷入纠结的状态之中,在《纠结之诗》里他说,“表面上默不作声/内心却都纠结不已”。

  说到李荣诗歌的现实性,其实更多的在谈他敏感的社会意识。诗人对社会现象发言应该是诗歌的一个历史传统,从中可以见证一个诗人对社会不可预知的复杂性的应变能力,否则,仅仅陷入空洞的书写空间里意义不大。李荣的《铁证》令人触目惊心于那个词:“万人坑”。“他们所到之处/几乎都会多出一个‘万人坑’的新地名”,把过去战争中杀戮过重并掩埋尸首之地的一个名词搬用到城市建设中来,一方面批评了政府在城市建设上的任性,另一方面则借着词义说明了不加节制的房地产开发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陷阱,这首诗虽短,但讽刺的力度巨大。对仇恨社会的人,李荣在《备忘录:3月1日,昆明》一诗中表明了他善意而非以牙还牙的态度,那些永远躺在晦暗里的生命和(“砍向无辜的人”)刀(“射出的都是正义的子弹”)枪一样“是无辜的”,他坚持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谁也不能剥夺或者践踏”。《2011,我想和你谈谈》干脆在诗中罗列了2011这个年度那些令他愤怒不已的事件,他将这一年视作历史的噩梦,却和所有的人一样在忍耐中度过,个人的o力感非常容易滑入腹语者式的虚无,他说,“2011,我想和你谈谈/尽管我知道,谈什么都是多余的”。

  最终,李荣的诗指向了内心,他对赖特说过的“成熟者的诗艺”一定体认尤甚。与我们想当然的还是有所不同,李荣的诗其实并不那么激烈,作为一个并不依靠修辞术的手艺人,他对诗的洞察有着独特的方式,比如说,他在一首题为《裂缝》的诗里探究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秘密:裂缝。貌似他追随博尔赫斯式的“小径分叉的花园”,但实际上,李荣对人的内心的探究不那么在意遣词造句上的功力,他并不擅长那种天马行空的写作,而且也不乖张古怪的离经叛道,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他走的是一条硬朗却不无纠结的路子,比如《乞丐之诗》可以佐证,在这首诗里,他写出了一种有着“清脆的响声”却虚无的疼痛。《东西》这首诗则轻松的多了,通篇居然都是滑稽谐趣的腔调,在肆意拈来的饶舌式的话语里,“东西”这个词被分拆之后又被聚合,他故意以无知抵制荒诞,以自嘲对抗嘲弄,有点荒谬英雄西西弗的感觉。《左右》一诗亦如此,这是欧阳江河反复强调过的“中年写作”的一种套路,李荣写出了现代人的一种不安和恐惧的处境:左右逢源亦即左右为难。《探监记》也是关于现代人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辩证于好坏人,但通往监狱的层序结构途中;在《凶手》中李荣加强了他的人的现代性处境的追问,通过暗藏杀机的园丁锄草隐喻了众生草芥般的被碾压和腰斩的命运,人的基本生存空间被显而易见的暴力机器所挤压,以致于他的问题也是象征性的,“我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为什么/你们却一个个都/熟视无睹?”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6

  陆游爱国主义诗歌主题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继杜甫、屈原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文坛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作家。他的诗词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处处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情感。他一生忧国忧民,写了大量的有关于爱国主义的诗歌,用笔揭露南宋统治的黑暗与腐朽,并激励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情感在陆游诗中的渗透是一种心灵之间的呼唤,是心与心的连锁感应,是心与心的强烈触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诗歌创作中,陆游是最多产的作家,他是一位创作力和想象力非常旺盛且丰富的作家,他一生都在辛勤的写作,甚至达到“无诗三日却堪忧”的境地。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他的作品极其丰富,“六十年间万首诗”,而现今存在的有九千四百多首,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丰厚的遗产。

  一、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上

  陆游诗歌的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的各个层面,其中爱国主题是其最大的特点与成就。陆游诗歌的气势磅礴体现在他将爱国情怀表现在“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英雄气魄上。

  1.借助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孕育了千万优秀的子孙。华夏儿女热爱和平、注重礼仪、追求真理、崇尚自由、自强不息。每个儿女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和报国的梦。陆游的一生虽然命运坎坷,却常常在梦境中幻想自己热血报国,起笔写下现实的冷酷,陆游热爱人民生活,常常亲自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体验人民生活的疾苦,满怀同情。他的《楼上醉书》中“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就是将报国理想寄托于梦境中,他往往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联想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2.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陆游诗歌中深刻的爱国情感也源自于他家庭生活的熏陶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影响,诗歌中体现了护国杀敌的英雄气概和宁死报国的献身精神,无情地讽刺了南宋朝廷的屈服、妥协的投降态度。所以其诗歌中爱国主题体现在探寻自我理想的从存在方式上。陆游的诗歌《秋思》中有一句“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恰恰解释了他将爱国情怀寄托梦境的原因以及宣泄情感的内容。在这类型的诗歌中,陆游将自己时而想象为一员大将,一跃而起,过关斩将;时而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军师,披荆斩棘,随帝亲征。当他做一幅草书时,就好像对敌激烈的作战,故诗中有闻:“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当他一听见鸿雁的啼鸣,便会勾起无限的遐想与感慨:“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责”(《冬夜闻雁》)。陆游这种借梦境幻想抒发的深刻爱国情怀,在诗歌中也是一种独到的体现,他的独特情感注入方式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二、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上

  1.陆游与劳动人民共同生活数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陆游于农村的生活长达三十多年的时光,中国古代没有一位诗人能与之相比。他的目光几乎都投在了老百姓的身上,不仅与人民朝夕生活在一起,而且还深刻了解、忧虑人民的劳苦辛酸。他将自己与人民进行对照,深深查验自我,对老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看到人民群众的疾苦,他不顾一切地想办法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民摆脱穷困潦倒的生活,亲自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迈向光明的大道上。在这一点上充分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在诗歌《农家叹》中表现了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善良性格以及残酷的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无情掠夺,表达出作者对农民大众深受劳苦的莫大关心。陆游还曾为融入到人民生活中而作诗表达情怀,“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他经历着农民的生活,亲自扮演纯粹农民的形象,体验真正农民的生活,用远离尘世、淡泊名利的方式来贴近人民大众的内心。只有像陆游这样切身的去体会广大农民的艰难困苦,才能发自内心的对农民的生活报以强烈的同情,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感人心扉的诗句。在对广大农民的疾苦的同情与关怀方面,深深体现了其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2.陆游与人民感情深厚,同甘共苦

  陆游的诗歌中不乏多篇与人民共命运、同生活的内容,他为平民百姓送医问药、赠送礼品,忧人民之忧,喜人民之喜。以“雨”字为例,他就写了许多关于人民生活的记载,有久旱逢甘雨的快乐,有大雨滂沱的忧虑,还有雨夜不能寐的慨叹。陆游融入人民生活而且还十分虔诚地为自己身为一名农夫而感到自豪,为自己能够远离喧嚣的士大夫阶层而感到光荣。他的诗中无比热情的歌颂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着真实淳朴的感情。其诗作主题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草木虫鱼无孔不入,纷纷被纳入诗中,正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三、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他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

  陆游所生活的年代是饱经风霜、内忧外患的年代,由于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导致外族的不断侵略,陆游因此自小从少年时代就饱受流离失所、兵荒马乱的疾苦。但是成年后的陆游也没能摆脱坎坷的命运,虽然走向仕途,可也无比艰辛。不过陆游并不委身屈服,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励志要成为一名反对投降、决不妥协、坚持抗战的爱国将士。所以他以笔墨代利剑、立场坚定地站在民族大义上,挺身而出,不仅不屈不挠地痛斥入侵者的行为,而且还极力揭穿卖国者的丑恶面目。他坚持身为一名爱国志士该有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坚持“雪耻御侮,收复失地”。其爱国之雄心并不局限于纸上,他不满足于以口击贼,而是要亲临战场杀敌,将爱国情怀化为热血,为国效力。陆游的诗歌直抒胸臆,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书愤》中情感的直译。但是他如此报国的丹心并没能得到重视,没有为国效力的机会,只能借助诗赋抒发自己的压抑和愤慨,用慷慨激昂的词句吟唱思国的悲怆。

  陆游的壮志雄心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但并不影响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由衷感慨。在他的心中,爱国家、爱人民、爱山河这三者是一样的,并且他描绘祖国的山河壮丽的情感与他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如《思故乡》中“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诗人无比畅怀的感情抒发。还有《柳桥晚眺》中“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陆游借助描写纯美的自然风光来感叹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将黄河、五岳群山这样气象雄壮、意境宽阔的祖国山河十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饱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由衷的赞美以及对沦陷区人民由于国家沦陷而艰难生活的真切怀念。

  四、结束语

  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他的充满着爱国思想感情的庞大诗篇给宋代的诗坛特别是给那些迂腐顽化、萎靡不振的南宋封建王朝带来了激情澎湃的战斗气息。但是,诗人出身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避免不了存在着许多时代性的、阶级性的局限。诗人虽然与人民共同生活数年,接近人民,并且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和希望,但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还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所以他的爱国情怀与抱负只是寄托希望在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想法和决策上面,还要依靠统治者的重用才能建立自己为国奉献的伟大事业。他还把对抗外敌、舍命救国的志愿常与个人的功名成就紧紧纠缠在一起。于是,当他一旦遭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厌弃和打击时,便会顿感失去力量与支持,而产生一种孤独、空虚、悲观的思想感情。遂他时而面对现实的残酷采取逃避的态度,时而以“狂放”“旷达”“不羁”的性格从精神上将自己麻醉。所以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有不少消沉、感伤的情绪融入其中,有时甚至在他写得那些慷慨淋漓的诗中也避免不了夹杂一些消极的情绪。难能可贵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直至终寝时候,还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可见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是多么的深厚和挚烈。

  陆游的诗歌以南宋现实残酷的环境为背景,广泛真切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会黑暗,跳动着这一封建时代的脉搏。他的诗歌内容显得颇为丰富、有力,所涵盖的层面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生活方面。陆游诗歌中所洋溢的炽热的爱国情怀,风格多种多样、气壮语豪,感情真挚、激昂、慷慨,从诗歌的本质特征来说,是无比自然地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它就像一泓清灵却看不见底的深泉,一旦激发,却具有震人心弦、贯穿人心的巨大艺术力量。后人对其诗歌中爱国情怀的深入研究和宣传,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精神,是极其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严修.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2009.

  \[3\]游国恩,李易选.陆游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钱钟书.唐宋诗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关于赞美祖国的诗歌篇7

  关键词:诗歌 《思修》课 教学 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作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一门充满理性和思辨色彩的学科,在《思修》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可以运用充满了美感的诗歌去丰富课程内涵,将诗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诗情洋溢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命的课堂,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奠定精神基础,找到精神追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