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运动方式及其组合关系

  诗歌:意象运动方式及其组合关系

  郭梦婷[1](2021)在《基于语音驱动的表情动画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

  张玉燕[2](2021)在《俄语熟语中“健康”与“疾病”观念研究》文中指出

  李佳[3](2021)在《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语言”与“人”的问题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既是认知世界与使用语言的主体,也可作为被研究的客体。“人”这一对象是复杂的、多维的,故有必要从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更全面的研究与阐释,本文则是从语言学视角对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进行的对比研究。本文以“观念分析法”为基础,从多个维度对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包括对“человек/人”的词源追溯与历时释义,共时维度下对其进行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分析,认知维度下对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原始域解读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力求以俄汉“语言中的人”为语料基础,充分展现俄汉“人的语言形象”,并以该两语言形象为对比分析的依据,深入探究俄汉民族“文化中的人”与“自我认知中人”的异同,并进一步诠释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等问题。

  王峰[4](2020)在《书法意境的中国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交融,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中华民族艺术特征的独有术语。书法作品是通过抽象性的线条运动与空间的无极组合,散发出创作者与鉴赏者独有的形而上的审美气息,其不受物体具象的制约而直接创造,超越有限的形质,上升到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便形成了书法意境,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

  何红艳[5](2020)在《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2008年——2017年年度《汉语新词语》(侯敏、邹煜主编)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为研究对象,对这十本书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进行整体研究,从词汇学等角度描写分析仿拟造词,研究仿拟造词的现状、词汇发展演变规律和影响,通过分析仿拟造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录情况,给新词语收录和仿拟造词提出规范化建议。此次研究的近十年三音节仿拟造词共1297个,仿拟造词中包括形式仿、谐音仿、语义仿、兼用式仿拟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仿拟造词中形式仿有1089个,包含仿前式798个,仿后式259个,仿中式32个;谐音仿有34个,包含音仿汉语拼音造词31个,音仿英语词汇造词2个,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1个;语义仿有128个,包含类义仿82个,反义仿42个,近义仿4个;选取的兼用式仿拟造词有46个,包含仿拟兼缩略式26个,仿拟兼比喻式17个,仿拟兼借代式3个。其中,三个类型的形式仿也属于类义仿,因此仿拟造词中以类义仿居多。接着分析了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仿拟造词具有四个特点:原型词具有多样性、仿造词具有能产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分析仿拟造词丰富词汇系统、预测词语发展趋势、丰富表达效果的三个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滥仿现象严重、表义模糊、给语言文字规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问题。三音节仿拟造词的理据,主要涉及外部理据、内部理据、心理理据、认知机制。外部理据包含社会客观环境、社会文化心理;内部理据包含造词的经济原则、词汇的系统性规律、语言材料的生成性;心理理据包含联想、类推、完型与理解;认知机制包含转喻机制和概念合成理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增录的三音节词语中也包含了仿拟造词法产生的词语,分成了近义关系词汇、反义关系词汇、类义关系词汇进行分析,词典收录新词语的原则,包括必要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仿拟造词的规范化涉及原型词的选择建议和仿造词的创造策略,原型词的选择遵循常见性原则与定型性原则,仿造词的造词要注重仿造词与原型词之间的相似性,注重类推的合理性。

  谢珍[6](2020)在《系列纪录片《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早期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影响,影像叙事的研究大多注重时间维度,空间被认为是僵滞的,次要的,只是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而有所提及。随着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功能得到重视,画面和镜头作为影片的空间能指,在形式上先于时间的特性使其在意义表达上更具优势。系列纪录片《超级工程》以空间叙事为主导,真实再现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本研究聚焦《超级工程》的空间维度,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探讨其中空间的形态和功能、空间如何通过影像手段完成叙事和表意,以及空间叙事的价值取向。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超级工程》的叙事空间形态及其功能做出评述,力求以高度的概括性对空间内涵进行深刻把握,从地理空间、历史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四个维度出发,论述这些空间如何在影片主题表达、叙事发展、人物表现、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二章对《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的影像建构方式进行分析,从影像本体入手,研究《超级工程》的视听语言及其组合关系,深入探究其影像画面和声音系统如何赋予影片独特含义,彰显其空间特性,并促使各个空间完成叙事与表意功能的。第三章基于影像层面的分析,进一步阐述《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的价值取向。通过探究画面内外的空间关系,研究影片背后的内涵和深刻意义,讨论影片为人类和社会带来的思考和影响。《超级工程》在呈现空间的过程中展开叙事、表达主旨,通过丰富的空间形态、动人的空间魅力、独特的空间结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呈现出深刻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展现了崭新的时代风貌和国家形象。本研究将纪录片《超级工程》的空间叙事“内容”和叙事“形式”相结合,综合把握画面内外多重空间秩序的建立和联结,为纪录片的空间叙事理论做出有益补充,为此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许慧慧[7](2020)在《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常搭配是对语言的变异使用,是通过突破语义常规和逻辑常理而获得积极语用效果的一类特殊搭配现象。本文将定中式超常搭配作为研究对象,在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进行语义结构分析和语用规律探究,并以语义—语用界面理论为指导,尝试从界面视角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新的解读。首先,依照《词汇义类标记集》、《句法语义范畴标记集》等前人构建的标注系统,对筛选出的387例定中式超常搭配语料进行新的分类和标注,在新的分类体系下,对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具体操作时,分别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不仅关注语义内容也关注超常搭配的形式规则,既描写了超常搭配内部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又描写了整体组合模式。基于修饰语语义类型将超常搭配构式分为情状类、评价类、度量类和属性类4类,根据搭配项的语义组合特点对387条语料进行分类描写和归纳,最终得到定中超常搭配的25种抽象组合关系。其次,从超常搭配变异的角度,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语料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矛盾类、重叠类、偏正类、浸染类和夸巧类5大类具体的超常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描写和分析,由此得到超常搭配语义间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最后,从语用视角对定中式超常搭配与会话合作原则的关联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还是偏离,实质上都是说写者为达到某种积极语用效果而使用的语用策略。基于说写者的主体性原则,对超常搭配生成动因及其生成的心理基础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生成是以说写者情感宣泄的需要和追求新异的刺激为源动力,在情感情绪、联想想象、感知觉体验和现实情境激发等心理因素联动作用下产生的新异创造。也因此获得了积极审美体验和情感互动的语用效果。就此站在语义—语用的界面角度上,尝试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进行分析,从语义识解和语用识解两个方面探究语义与语用之间的关联机制。经分析得出人类的认知是维系语义与语用关联和实现二者互动的重要纽带。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语义—语用界面的探讨较为粗浅,这些问题需要后续学者加强关注并加以完善和充实。

  王志强[8](2019)在《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当下中国建筑语境中,路径通常被理解为简单的功能流线组织、具体操作过程中人的体验与建筑的场所感通常被忽视以及路径设计研究呈系统性缺失、各种方法碎片化的现象,论文研究试图以空间与路径关联性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与诊断空间组织与路径引导的关系,从设计方法层面阐明路径对于空间内涵的扩展、空间感知的提升以及空间场景的构建的学术与应用价值。论文从“空间-路径”系统构建、系统物质要素分析与组合、行为感知以及模拟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构建“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首先,系统的构建: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历史上各阶段的存在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梳理,并对其一般形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厘清系统由物质要素与感知要素两方面构成。其次,系统物质要素与组合关系分析:运用图解分析、案例类比等方法,解析与论证抽象与具象等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第三,物质要素对行为感知的影响:从礼仪性与日常性两种形式具体探讨路径对人行为感知的意义。第四,模拟分析:运用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建立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的关系,以数据化、可视化的方法进行量化模拟,分析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变形成视觉感知的差异。最后,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研究分别从预设性与生成性两个方面、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性质分别展开论述,并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结合要素组合结构的控制以及要素具体设计,最终形成主客观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探讨建筑空间与路径的关系,从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两个层面,以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礼仪性与日常性、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三组关系共同构建“空间-路径”系统;其次,将isovist视域分析、图解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转化应用,将客体空间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人的路径体验进行关联,构建数据化与可视化的“空间-路径”分析方法体系;最后,以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并对模型的具体应用加以阐释,提出更关注体验的设计方法,使建筑设计向更高层级跃迁。

  蒋小英[9](2019)在《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改造和更新设计再掀高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对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和再利用进行改造设计已然成为时代趋势。然而在景观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设计也难免落于俗套,出现“千园一面”的格局。如何针对现代主义之下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辨识度、放之四海之内皆可的国际化统一景观风格做出改变呢?叙事学理论的引入,为抵御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改造的同质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每一个工业区都是一个拥有独特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故事。本文从叙亊学的角度来探寻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方法和理论,通过多学科理论融合来实现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设计表达,将工业遗产景观的建筑遗存、空间形态、场所精神、文化内涵等通过叙事主题构建、叙事文本编排、叙事语法转换和叙事修辞策略,构成一个娓娓道来、耐人品读的工业遗产故事作品,塑造工业遗产景观的再生新活力。首先以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的查阅和案例的手收集,针对工业遗产和景观叙事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此界定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概念;接着以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理论基础为出发点,分别从工业遗产景观和景观叙事设计两方面研究其相关概念、定义和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并指出了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的三要素(语汇、结构、形式)和过程(设计者、体验者、景观媒介)。其次从叙事学的五大基本研究问题对景观的叙事性设计表达进行讨论研究,得出工业遗产景观叙事主题构建主要分为单一主题、并列主题和多主题三种主题形式;叙事文本编排主要包括顺叙、倒叙、跳叙和插叙四种顺序;叙事语法转换主要有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组成的基本序列及包括嵌套式、并置式、圆圈式和拼图式四种的复合序列两种空间序列形式;叙事场景营造则包括瞬时场景体验、此时场景感悟、即时场景形式表现和延时场景的延续性四种场景;叙事修辞策略主要探讨的是隐喻、典故、对比和象征四种策略手法。然后根据国内外工遗产景观实践案例的不同分类标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筛选出最具有代表典型案例即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公园、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和中国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从叙事角度分析其项目背景、改造手法、设计表现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事性设计分析。最后通过以江西江州造船厂为实例研究,通过深化叙事理论研究,提出船厂遗产景观改造利用的叙事性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提供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赵烨[10](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3)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论文创新点第一章 俄汉观念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节 语言“比较”研究思想的历时考量    第二节 语言学研究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第三节 俄汉观念对比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本章小结第二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词源追溯与历时释义    第一节 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的词源分析与释义    第二节 汉语观念词“人”的字源分析与释义    本章小结第三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聚合关系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同义聚合体对比研究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同义聚合体研究        二、汉语观念“人”的同义聚合体研究    第二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构词聚合体对比研究        一、词根человек-与люд-的构词聚合体研究        二、“人部字”构字聚合体研究        三、俄语“表人”后缀构词聚合体研究        四、汉语“表人”后缀、类后缀构词聚合体研究    本章小结第四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组合关系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二、汉语观念词“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第二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语言形象分析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在组合关系中的形象分析        二、汉语观念词“人”在组合关系中的隐喻形象分析    第三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认知范畴特征        一、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空间认知范畴        二、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数量”认知范畴        三、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颜色认知范畴    第四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修辞特征    本章小结第五章 以“человек/人”为目标域的俄汉观念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汉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对比分析        一、俄语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分析        二、汉语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分析    第二节 俄汉“动植物词”指“人”的观念对比分析        一、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能力或行为特征的人”的对比分析        二、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品格特征的人”的对比分析        三、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人”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书法意境的中国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无相生:书法意境构成的基本形式二、乘物游心:书法意境精神的最高追求三、天人合一:书法意境性质的终极阐释 (5)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第一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类型    第一节 形式仿        一、仿前式        二、仿后式        三、仿中式    第二节 语义仿        一、类义仿        二、反义仿        三、近义仿    第三节 谐音仿        一、音仿汉语拼音造词        二、音仿英语词汇造词        三、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    第四节 兼用仿        一、仿拟兼缩略式        二、仿拟兼比喻式        三、仿拟兼借代式第二章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        一、原型词具有多样性        二、仿造词具有能产性        三、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        四、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    第二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影响        一、仿拟造词的积极影响        二、仿拟造词的负面影响第三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理据    第一节 仿拟造词外部理据        一、社会客观环境        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第二节 仿拟造词内部理据        一、造词的经济原则        二、词汇的系统性规律        三、语言材料的生成性    第三节 仿拟造词心理理据        一、联想        二、类推        三、完型与理解    第四节 仿拟造词认知机制        一、转喻机制        二、概念合成理论对仿拟造词的认知阐释第四章 仿拟造词的规范化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仿拟造词分析        一、近义关系词汇        二、反义关系词汇        三、类义关系词汇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仿拟造词新词语的收录原则        一、必要性原则        二、规范性原则        三、普遍性原则        四、稳定性原则        五、系统性原则    第三节 仿拟造词规范化建议        一、原型词的选择建议        二、仿造词的造词策略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 形式仿附录二 语义仿附录三 谐音仿附录四 兼用式仿拟造词附录五 2008——2017年仿拟造词词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6)系列纪录片《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三)概念界定        1.空间        2.叙事空间与空间叙事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一、《超级工程》叙事空间的形态及其功能    (一)地理空间:景观书写        1.地理空间传递信息元素        2.地理空间推动叙事进程        3.地理空间独具象征隐喻功能    (二)历史空间:时空融合        1.激活集体记忆        2.激发空间认同与自豪感    (三)社会空间:关系呈现        1.体现空间秩序与权力结构        2.反映社会阶层分工        3.呈现家庭伦理关系        4.承载现代消费关系    (四)精神空间:情感表达        1.靠智慧创造奇迹        2.于真实中体现情感        3.在平凡中不懈奋斗        4.用激情实现梦想二、《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的影像建构    (一)空间叙事的镜头表现        1.知觉造型营造空间审美        2.镜头调度构筑动态体验        3.多维声音塑造立体空间        4.虚拟技术延伸现实世界    (二)空间叙事的组织结构        1.空间串联:空间变化推动叙事        2.空间并联:空间并置共筑主题        3.空间比照:空间互文增强表意三、《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的价值取向    (一)审美价值:唤起空间审美体验        1.空间之实体现真实之美        2.空间再现营造艺术之美    (二)认知价值:探索未知空间    (三)社会价值:见证空间实践活动的影响        1.科技进步创造共时空间        2.生态理念促进和谐空间        3.人文关怀彰显精神空间    (四)宣传价值:展现全球化空间中的国家形象        1.政治形象:和谐稳定、民主平等        2.经济形象:高速发展、交流合作        3.文化形象:兼容并蓄、发展传承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0 前言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价值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结构安排和术语界定        0.3.1 结构安排        0.3.2 术语界定第1章 超常搭配的研究现状综述    1.1 超常搭配的定义    1.2 超常搭配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1.3 超常搭配的主流研究    1.4 超常搭配不成系统的分散研究    1.5 小结第2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研究对象和语料处理    2.1 研究对象        2.1.1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界定        2.1.2 超常搭配的分布情况说明        2.1.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研究范围    2.2 语料处理        2.2.1 语料来源        2.2.2 语料筛选        2.2.3 语料标注    2.3 小结第3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研究    3.1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3.1.1 语义结构的界定        3.1.2 语义结构分析优势        3.1.3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3.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词类分布        3.2.1 语义词类分布情况        3.2.2 语义词类分布特征    3.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研究        3.3.1 基于修饰语语义类型的结构分析        3.3.2 定中式结构的超常语义组合模式    3.4 小结第4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变异搭配类型    4.1 矛盾类超常模式    4.2 重叠类超常模式    4.3 偏正类超常模式    4.4 浸染类超常模式    4.5 夸巧类超常模式    4.6 小结第5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研究    5.1 定中式超常搭配与会话合作原则        5.1.1 定中式超常搭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偏离        5.1.2 定中式超常搭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    5.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生成动因        5.2.1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心理动力        5.2.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    5.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效果        5.3.1 收获审美体验        5.3.2 增强情感互动    5.4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5.4.1 “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回溯        5.4.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优势        5.4.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识解机制    5.5 小结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8)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3 文献总结    2.2 概念界定与辨析        2.2.1 空间-路径        2.2.2 功能流线        2.2.3 行为轨迹        2.2.4 三者的关系    2.3 相关理论解析        2.3.1 空间运动理论        2.3.2 生态知觉理论        2.3.3 建筑现象学理论    2.4 相关技术方法解析        2.4.1 isovist视域分析原理        2.4.2 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建筑“空间-路径”系统构建    3.1 路径发展沿革        3.1.1 古典时期路径        3.1.2 现代时期路径        3.1.3 当代时期路径    3.2 建筑中路径具体形式        3.2.1 廊道:线性求解        3.2.2 坡道:倾斜功能        3.2.3 楼梯:重力转化        3.2.4 过桥:聚集效应    3.3 “空间-路径”系统要素构成        3.3.1 抽象与具象        3.3.2 行为与视觉    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建筑“空间-路径”物质要素及组合关系分析    4.1 抽象要素解析        4.1.1 开敞程度        4.1.2 尺度关系        4.1.3 转折关系        4.1.4 开口位置    4.2 具象要素解析        4.2.1 材料质感        4.2.2 光影变化        4.2.3 色彩关系    4.3 物质要素组合关系分析        4.3.1 组合条件与结构        4.3.2 单向延展        4.3.3 闭合循环        4.3.4 叠加交织        4.3.5 漫游离散    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建筑“空间-路径”行为感知影响分析    5.1 行为感知解析        5.1.1 行为关注        5.1.2 视觉影响    5.2 行为感知影响        5.2.1 等级强化程度        5.2.2 终点接近方式        5.2.3 阈值转换方式    5.3 礼仪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5.3.1 对称与向心布局        5.3.2 转折与迂回接近        5.3.3 阈值与节点转换    5.4 日常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5.4.1 自主关联性        5.4.2 最短路径设置        5.4.3 节点平滑过渡    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基于视域分析的建筑“空间-路径”模拟研究    6.1 视觉分析的必要性及相关方法        6.1.1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6.1.2 相关方法解析    6.2 路线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6.2.1 开敞程度模拟        6.2.2 尺度关系模拟        6.2.3 转折系数模拟        6.2.4 模拟结果分析    6.3 节点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6.3.1 邻边开口模拟        6.3.2 对边开口模拟        6.3.3 模拟结果分析    6.4 典型案例模拟    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7.1 既有路径设计方法概述        7.1.1 轴线控制        7.1.2 流线导向        7.1.3 视线指引    7.2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分类方式        7.2.1 两个层面:预设性与生成性        7.2.2 两种性质:指向性与不确定性    7.3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7.3.1 组合结构预设与选择        7.3.2 要素设计与视觉反馈        7.3.3 “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        7.3.4 案例验证    7.4 本章小结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附录 A:论文研究目标、对应方法、相关内容及结论汇总表附录 B:建筑路径历史沿革附录 C:建筑“空间-路径”单向延展结构及案例附录 D:建筑“空间-路径”闭合循环与叠加交织结构及案例附录 E:路线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附录 F:节点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附录 G:但丁纪念堂“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附录 H:视域分析模拟程序致谢 (9)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工业遗产景观研究进展        1.3.2 景观叙事研究进展        1.3.3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2 工业遗产景观叙事性设计理论基础    2.1 工业遗产景观相关理论基础        2.1.1 工业遗产的概念        2.1.2 工业遗产景观的定义        2.1.3 工业遗产景观的类型        2.1.4 工业遗产景观相关理论    2.2 景观叙事设计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叙事        2.2.2 景观叙事        2.2.3 景观叙事设计相关理论        2.2.4 景观叙事与其他叙事门类的区别    2.3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要素        2.3.1 语汇        2.3.2 结构        2.3.3 形式    2.4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过程        2.4.1 叙事者——设计者        2.4.2 接受者——体验者        2.4.3 媒介——景观3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表达    3.1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主题构建        3.1.1 单一主题        3.1.2 并列主题        3.1.3 多主题    3.2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文本编排        3.2.1 顺叙——顺应历史发展文脉        3.2.2 倒叙——强调空间主题        3.2.3 跳叙——调动体验者兴趣        3.2.4 插叙——为空间注入活力    3.3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语法转换        3.3.1 基本序列        3.3.2 复合序列    3.4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场景营造        3.4.1 瞬时——活动体验        3.4.2 此时——场景感悟        3.4.3 即时——形式表现        3.4.4 延时——空间延续    3.5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修辞策略        3.5.1 隐喻——道器之间的思考        3.5.2 典故——情态之间的寓意        3.5.3 对比——碰撞之间的突出        3.5.4 象征——虚实之间的表达    3.6 本章小结4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建成案例分析    4.1 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公园        4.1.1 项目背景        4.1.2 工业记忆传承与现代休闲并置的主题构建        4.1.3 空间顺叙叙事文本编排        4.1.4 拼接式空间序列叙事语法转换        4.1.5 瞬时、延时叙事场景营造        4.1.6 隐喻叙事性修辞策略    4.2 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4.2.1 项目背景        4.2.2 新型公园、解构主义等多主题共存        4.2.3 并置式空间序列叙事语法转换        4.2.4 空间跳叙叙事文本编排        4.2.5 隐喻叙事性修辞策略    4.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4.3.1 项目背景        4.3.2 拼接式空间序列叙事功能转换        4.3.3 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等多主题共存        4.3.4 时空插叙叙事文本编排        4.3.5 此时叙事场景营造        4.3.6 延时叙事场景营造        4.3.7 隐喻叙事性修辞策略    4.4 三个案例对比总结5 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实践方案设计——以江西江州造船厂工业遗产为例    5.1 江西江州造船厂概况        5.1.1 造船厂社会历史概况        5.1.2 造船厂地理区位分析        5.1.3 造船厂场地特征分析    5.2 造船厂景观叙事性设计思路        5.2.1 延续工业文明的记忆        5.2.2 引入“旅游+”全新模式        5.2.3 实现工业遗产景观叙事的机能转换    5.3 造船厂景观叙事性设计表达        5.3.1 叙事主题构建—地脉重生与全域旅游并置        5.3.2 叙事文本编排—“寻忆-溯源-见证-冥想-焕活”时间顺叙        5.3.3 叙事语法转换—嵌套式空间序列        5.3.4 叙事场景营造—功能分区定位        5.3.5 叙事修辞策略—重要节点设计    5.4 设计实践总结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未来展望致谢参考文献 (10)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缩略词表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学术成果致谢 [1]基于语音驱动的表情动画设计与实现[D]. 郭梦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2]俄语熟语中“健康”与“疾病”观念研究[D]. 张玉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3]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D]. 李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4]书法意境的中国文化阐释[J]. 王峰. 书法赏评, 2020(05) [5]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D]. 何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6]系列纪录片《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研究[D]. 谢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7]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D]. 许慧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8]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志强. 天津大学, 2019(01) [9]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研究[D]. 蒋小英.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10]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风景;  语义分析;  建筑空间;  叙事手法;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