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镇魂》,来分析粉丝群体互动仪式

  柯林斯将互动仪式分为正式仪式、自然仪式,并且还包括强迫的仪式、空洞和失败的仪式。不同的互动仪式产生的效果最终对于互动仪式链稳固和群体成员的影响也是天差地别,而且粉丝群体与柯林斯所说的政治选举、体育赛事等参与群体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基于以往的互动仪式和访谈结果,分析超话发帖内容以及粉丝们的互动反应,将互动仪式分为信息式、情绪式、创作生产式以及线下互动式。探讨粉丝群体之间的各种互动仪式,唤起情感能量的强度以及带来的影响。

  信息交流是社会发展中人所构建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持及重构的需求,信息传播经由不同的技术媒介,驱动了语言信息传播方式、途径、速度与功能的变化,使不同参与主体间的语言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的形式。

  混迹于网络的粉丝群体,对于利用网络展开信息交流的方式早已了熟于心,他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已关注列表人群等迅速了解并掌握目标的相关信息,并完成双向甚至是多向传播。针对性信息传播强化群体区隔

  技术发展下,大量信息充斥网络,注意力与信息超载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人们也开始主动将所接收到的相关信息转运到所属的圈层中。媒介和信息的多元呈现,以及用户自我选择空间扩大,社群化逐渐成为用户的聚集形式。

  各种信息和来源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灵活性,并且目标受众更有可能自主选择信息,这增加了多区隔化,并拉近了传受双方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建立。

  粉丝们混迹于网络,擅于搜集各类信息,但是个人力量终归有限,信息资源覆盖范围也难以全面。“镇魂女孩”八大粉丝站便会将全网有关《镇魂》以及两位主演的相关资讯整理、搬运到自身所在的微博,并标识“剧版镇魂”超话,方便“镇魂女孩”们在超话社区就可以了解相关内容。

  “镇魂女孩”们的目标信息就是有关《镇魂》和两位主演,因此会主动关注“剧版镇魂”超话社区以及八大站的微博,甚至会设置为特别关注,方便自己及时获取相关信息,“镇魂女孩”们也会根据兴趣需要在微博内容下面进行互动,强化彼此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联系,加强群体稳定。

  官方运营微博作为唯一主创发声渠道,主动发布粉丝感兴趣的演员与剧集资讯,吸引粉丝关注,利用抽奖和赠送周边产品刺激粉丝互动,努力调动粉丝活跃度并增强粉丝粘性。2018年底各种年底投票活动纷纷发起,为了能够让《镇魂》获得荣誉,彰显人气与影响力,粉丝们纷纷加入投票行列,投票流程的复杂与操作水平的差异,促使一波解释与号召鼓励性信息出现,缓解粉丝焦急心理,甚至发布实时投票数据,帮助“镇魂女孩”们及时了解最新投票与排名情况,及时调整投票安排,确保目标达成。

  引发“镇魂女孩”们互动的源头是网络文学IP剧《镇魂》以及两位主演,有关剧集的剧情发展也自然而然成为“镇魂女孩”们的关注焦点,共同聚集在同一场所展开讨论、推测,甚至是补充。

  粉丝群体之间作为讨论的仪式互动放大了电视剧播出过程中影视制作方故意制造的悬念,在谜底没有揭晓之前成为群体成员的主要讨论内容,继而成为此次互动仪式的共同关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互动仪式在引起粉丝关注之后,可以在唤起情感能量之后继续保持热情。

  在《镇魂》播出临近结局之际,剧中情节让很多粉丝认为有违背正常伦理因素的存在,引发了“镇魂女孩”们在剧版官方微博下面的激烈讨论,一部分粉丝认为编剧与拍摄团队魔改了剧情发展,人物情感关系混乱,无法接受此时的剧情设定,难以想象之后的剧情发展,希望官微可以予以回应;另一部分粉丝则是经过对剧情的仔细分析之后,理性发表对于剧情走向的看法,并且希望反应激烈的粉丝能够保持冷静,等待接下来剧集的播出。

  此时情感能量出现了分化,一部分粉丝可能会因为剧情不符合个人期望而出现扫兴情绪,情感能量也会逐渐微弱。

  当大结局播出时,粉丝观看行为是主要通过比较播出情节和群体想象之间的差距来进行的检验,结局的好坏都会引起粉丝群体内部的强烈反应;而且无论粉丝如何评价结局,它都会导致情绪能量的积累和爆发,从而引起集体兴奋。观影结束后,粉丝群体内部会对剧中新产生的剧情走向进行讨论,形成动态的循环。

  原著《镇魂》中两位主角一起幸存于世。而剧版《镇魂》中二人双双牺牲的悲伤结局引发了作为情绪发泄的互动仪式,粉丝愤怒、冲动、崩溃的情绪一时间充溢着超话社区以及官微下方的评论,共情的粉丝纷纷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这种与粉丝群体想象的极大差距掀起了粉丝的情绪热潮。此外也有对于这段时间追剧的真情流露以及作为“镇魂女孩”的有感而发和对两位主演的真心祝愿。

  此时对《镇魂》结局不满的粉丝会出现失望、互动疲乏、甚至想要逃离的想法,就难以参与到下一次的仪式互动,情感能量的也会因互动强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少,无法建立起集体兴奋,对于这部分粉丝而言此时的互动仪式便是失败的互动仪式,继而转向其他可以唤起情感能量的互动仪式。

  剧版《镇魂》的悲伤结局让很多粉丝都纷纷跑到原著作者的微博下面求安慰,希望作者能够续写番外,原著作者的回应,已经让很多粉丝欣喜若狂。2018年7月30日,就在剧版《镇魂》刚结局不久,作者更新番外。

  不仅弥补了粉丝对于结局的遗憾,也填补了很多剧中的剧情漏洞,并在番外满足大家意难平的过程中展开了新一轮的互动仪式。

  在整个粉丝群体形成的互动仪式中,信息式的互动仪式可以看作其他类型互动仪式的基础,情绪式的互动仪式会将粉丝之间的情感连带与情感能量的唤起推向更深层次。

  共同情绪分享所带来的情感体验的连带反应是形成互动仪式链的基础,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学者们就开始提出“情绪社会分享”,当特定事件或者事物引起特定情绪反应的时候,人们会自愿倾向于向他人提及并分享情绪事件以及此事件带来的感受。随着情绪事件引发的情绪强度的增加,个人会频繁的产生分享行为。

  网络文学IP剧《镇魂》播出之后,“镇魂女孩”们依旧能够维持对于剧版《镇魂》和两位主演的喜爱和高度关注与针对重大情绪事件的分享密不可分。剧版《镇魂》播出不久后,播放平台优酷以宣扬封建迷信,夸大社会的阴暗面和一些血腥暴力场面将其下架,平台上与之相关的话题也被禁止。

  8月18日宣布解封。这无疑触发了“镇魂女孩”针对此次事件的情绪分享行为,纷纷发布微博表示会一直支持喜欢《镇魂》和两位主演,会彼此鼓励一起等待《镇魂》的重新上线,诉说这个夏天属于“镇魂女孩”们的回忆。

  当个体的分享的情绪事件能够让分享对象对自己产生更多的注意和理解,并且会给予信息或行动支持,甚至分享个人体验,使得分享的双方都会针对分享事物或事件产生相同的情感以及表达依恋或者安抚行为等。这些都会让分享者与分享对象之间亲密度增加,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协调。

  在2018年11月10日剧版《镇魂》重新上线之后,微博话题#镇魂回来了#,阅读量2.2亿,讨论量22.7万,原创人数3.9万;#镇魂女孩过年了#话话题阅读量1.8亿,讨论量5.8万,原创人数2万,庆祝《镇魂》重新上线的转发抽奖博也在粉丝群体之间掀起一波高潮,在经历《镇魂》下架、重新上线的重大时刻,粉丝们在这一段时间的情绪分享强化了彼此之间的互动联系,迸发出强大的情感能量。

  在IP剧《镇魂》播出三周年之后,“剧版镇魂”超话社区还发起了“镇魂回忆30天”活动,每一天都会更新一个关于《镇魂》的回忆主题,虽然《镇魂》已经播出三年之久,但还是有很多“镇魂女孩”在超话社区每天打卡,看到相似经历时还会跟帖评论进行互动。

  本文的访谈对象也纷纷表示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自己会积极响应发起的各项活动,自己也会表达自己对之前追剧、集体狂欢的怀念。而且粉丝八大站也会积极策划活动,更加拉近“镇魂女孩”彼此的亲密距离,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唤起当初大家因《镇魂》而相遇相知,因《镇魂》而狂欢的集体记忆,从而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