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胯!2021四大恐怖片出师未捷,吓哭翻译组的《灵媒》,就这?

  今年最吓人——

  院线特配“胆小鬼场”,全程开灯配耳塞。

  上映后打败漫威《黑寡妇》,登顶韩国第一。

  资源上线后,翻译小姐姐被吓哭

  一部没有在国内上映的电影,却硬生生挂了3天热搜。

  这一套媒体轰炸组合拳下来,我想即便是再理性的观众也无力招架,即使是被动接受讯息,也会无形间将《灵媒》列为一个诡谲渗人的恐怖符号,亦成为今年“恐怖片之最”,不得不看的绝世经典。

  就好像不看这一部,就与世界脱钩了。

  千呼万唤,9月下旬,这部让所有人垂涎三尺的《灵媒》终于上线,在信息轰炸中流了半个月哈喇子的我们也得以一睹真容。

  紧接着,就发生了今年最大的笑话,一场被媒体架空的“虚假营销”。

  就这?

  拉胯的恐怖片元年,拉胯的《灵媒》

  《灵媒》围绕泰国伊桑地区的一位灵媒“尼姆”展开。

  她的外甥女“敏”突然行为失常,性格骤变,她怀疑家族的祖先神巴扬神上了她的身,但在调查中过程中发现,她与死去的亲哥有不伦恋,苗头又指向哥哥的恶灵。

  后来,随着故事的展开,关于敏身上的业障也浮出水面,她身后的恶灵身份有了更多指涉。

  而关于巴扬神的传承也让尼姆遭受反噬,在信仰与血脉之间,所有人的命运都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戏弄作弄。

  相信大家已经在别的作者文章中看过本片的剧情梗概,这里就不多赘述,先说重点:

  首先,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觉这片应该换个名字,

  叫《当代摄影师行为准则》

  作为一部恐怖片,本片选择了伪纪录片的拍摄模式。

  当然,这种形式对于观众而言早就不新鲜了。

  毕竟《鬼影实录》就是用这种新颖的方式以小博大,拿下最高投入产出比的电影,而第二名的《女巫布莱尔》更是这种伪记录拍摄方式的创始人。

  此后的《中邪》、《昆池岩》、《灵异咒》、《致命录像带》等等也都是伪纪录片类的佼佼者。

  伪纪录方式对于创作者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

  因为视点均为主观性,所以不用刻意营造镜头语言,什么滑轨、摇臂等等设施都省了,且晃动的镜头对演员表演要求不高,容错率也相对很高。

  而对于观众而言,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营造临场感。

  因为是纪录的方式,所以除了镜头内的所有人物之外,这种特殊的摄影方式也在透露一个讯息——

  摄像头也是一个人。

  就像操控3D冒险游戏一样。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也会把自己假象成“摄像头”参与其中。

  也正是因此,为了遵循故事的逻辑性和临场感,一般情况下拿摄像头的都是主人公之一。

  通常情况下,拿镜头的人都是狂热拍摄爱好者,而且为了丰富故事性和符合逻辑,也会有监控、手机、甚至是Go Pro等设备作为媒介,来补充故事的完整性。

  说白了,这种伪纪录片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保护好“伪纪录”这个形式信念感。

  但《灵媒》全然不在乎了。

  本片以正规纪录片的方式呈现,讲的是一个团队下乡拍摄纪录片,而故事就从他们的镜头中讲述,所以拿起摄像机的载者就是一个又一个节目工作者。

  说白了他们根本不是角色,而是一个个独立在故事之外的旁观者。

  这就给人一个很强烈的存在感:

  电影中所有恐怖事件发生之余,也在时刻提醒你,这些都是有旁观者扛着摄像机全程记录的。

  也就是说,无论多恐怖的场景,镜头内最起码是有两个人存在。

  一个全程面无表情的人在看着主人公们的摄影师。

  如果说此前的伪纪录片力求临场感,让观众“身临其境”,那么《灵媒》这种方式就是力求旁观感,让观众“置身事外”。

  主观参与感被剥夺,只剩下客观记录。

  试想,无论多恐怖的情景,当视角拉高后,都会一个精壮男子扛着摄影机怼脸拍摄,次元壁被戏弄捉弄。

  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甚至怀着科教求知的心态观看这部电影。

  此外,电影里的“节目工作者”们实在太敬业了,片中无论主人公们遭遇什么情况,他们都心如止水地杵在那拍摄。

  比如女主自杀了,家里人都忙成一团有的抢救有的拨打急救电话。

  而摄影师,镜头直愣愣对着女主,不缓不慢。

  再比如,男主和被附身的恶灵搏杀,两个人撕扯在一起,难舍难分。

  而摄影师,还是对准两个人一顿猛拍。

  再比如,恶灵爆发杀死妻子,紧接着又跳到丈夫身上。

  而近在咫尺的摄影师,不仅内心毫无波澜,甚至看到妻子死后,还不忘回头给丈夫一个反应的镜头。

  最后,恶灵们将摄影师围剿了,一群怪物撕咬拉扯,摄影师的肠子散落一地。

  然而他,竟 然 一 点 都 不 痛 。

  甚 至 还 要 举 着 摄 像 机 秀 了 一 段 “摇 镜”。

  贝尔的摄影师来了都要敬他一杯。

  不管是眼前发生了自杀、酗酒、搏杀、甚至是女主上厕所,镜头后面的大哥永远举着摄像机,在极大消解恐怖氛围的同时,也莫名添加了一份逻辑冲突,甚至是喜剧氛围。

  看到镜头前的主人公生死存亡之际,摄像大哥仍岿然不动,有好几次我都笑出了声。

  这啥啊,拍出来导演自己信吗?

  为了完成“伪纪录片”这个形式,连最起码的逻辑都不要了。

  而这一段也是网友吐槽的主要火力点。

  摄影师的存在太突兀了,也太敬业了。

  倘若悲剧发生时他稍微有一点人类的本能反应,主角们也不至于这么惨。

  其次,作为一部恐怖片,本片的节奏性太慢,也太乱了。

  本片的导演是《鬼影》班庄·比辛达拿刚,制片人和编剧是《哭声》的罗宏轸,按理说应该是强强联手。

  却迸发出了1+1<1的神奇效果。

  由于是记录模式,所以不能只挑有用的演,镜头事无巨细记录下主角团队所有的生活日常,从介绍灵媒“尼姆”的家庭和生活习惯开始,再到女主“敏”的日常,中邪后的种种反常举动。

  谁能想象,一个2小时的电影,27分钟才出现第一个诡异桥段,1小时才有高能镜头,最后半小时才是正戏。

  太慢了。

  此外,《灵媒》还承袭了《哭声》的毛病,叙事慢条斯理、云山雾绕,把拳头攥出汗了,结局又是故弄玄虚的仓促结束。

  渲染了一个半小时的氛围后,最后竟变成了一场丧尸大乱斗,甚至恶灵之间还分阶级,女主还成了丧尸女王。

  颇有点时间不够了,然后破罐子破摔紧急迫降的意思。

  此前陈正道的《神秘访客》的结局拉胯,有人评价这是“憋了一小时就放了一个P”。

  那么《灵媒》的结局,恐怕连P都算不上。

  说实话,如果抱着温子仁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败兴而归的结果是必然的。

  就像此前的《南巫》一样,它根本不是一部力求吓破胆的恐怖片,如果说《南巫》是一部披着恐怖题材的乡愁文艺片,那么《灵媒》就是一部家庭伦理片。

  世袭制的祖先神,祖债女还的恶灵,所有剧情锚点都围绕家庭展开。

  至于恐怖?被吓哭?胆小鬼场?

  不睡着就是好事。

  当然,客观来讲,本片除了那几个硬伤之外,它也不是没有优点。

  在阐述了亚洲独有的怪学文化之余,片中关于汽车后“这辆车是红色的”和家家户户门口挂的红色T恤方面的文化都有很强的了解价值。

  此外,本片的主线也是一脉相承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因果在叙事中均能找到答案,如果静下心来看本片,台词中其实深埋着许多琐碎的密码。

  恶灵为何找向敏?

  尼姆之死代表了什么?

  诺伊死前被附身的是恶灵还是巴扬神?

  细究之下,其实《灵媒》的剧情发展也有很强的逻辑性,是个非常适合拿来拉片、解读的附加题。

  但我必须承认,在温子仁强商业化体系的拍摄手法、阿里·艾斯特波谲云诡的宗教悬疑氛围、清水崇独树一帜的视觉张力影响下。

  再看这种解题类的文艺恐怖片,真的完全提不起兴趣,放眼整个电影环境,也难免落入故弄玄虚的窠臼。

  说白了,还是一场自媒体策划的皇帝新衣:

  电影太闷了,而宣传又太闹腾了。

  (8.2开分,瞬间跌落到7分。)

  结语

  2021年,被很多影迷称为“恐怖片元年”。

  今年有“恐怖片四大金刚”,包括拿到金马“最佳新人导演”的《南巫》,韩泰两大恐怖巨头合作的《灵媒》,还有台湾恐怖新秀柯孟融导演的《咒》,再有血腥爆浆的丧尸题材《哭悲》。

  除此之外,还有《中邪》导演马凯的新片《惊昏记》,而恐怖大师温子仁也在吻别《招魂3》后,亲自端上了新菜品《致命感应》。

  的确,随便一翻咨询,关于恐怖片的新作讯息俯拾皆是。

  然而,拉胯也是。

  先是《招魂3》由于温子仁的缺席高开低走,而后《南巫》雷声大雨点小第一炮就打蔫,再有《灵媒》、《哭悲》也反响平平。

  兜兜转转,竟然还是温子仁的玩票之作《致命感应》最令我惊喜。

  接下来,2021年的恐怖片脸面,就只能看《咒》了。

  但愿能被实实在在的吓哭。

  (温馨提示:胆小者千万别搜《咒》预告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