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与女》丨从成年人的情绪角度剖析文艺爱情片

  “婚外情”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这与三观无关,这是常识。

  但《男与女》中,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的禁忌之恋却令人无法生厌。

  事情发生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暴雪导致交通瘫痪,也让尚敏和基弘相遇了。

  两人在雪地里迷路,之后找到林中小屋取暖,在简陋的屋子里越过了界限。

  电影豆瓣评分8.0,也许是因为情节设定公开挑衅观影人的三观,评分并不高。

  进一步剖析,会发现,电影虽为爱情片,但它所要讲述的,却是身为人的韧性、是人如何面对孤独抱团、是临到中年危机的人如何开凿情绪出口的故事。

  电影《飞驰人生》中说,成年人的奔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那一定更令人崩溃。

  如果内心已经崩溃了,你的角色要求你必须泰然自若,那一定倍感煎熬。

  古有云:三十而立。受了委屈的小孩可以放声大哭,但社会对成年人的要求明显要高许多。

  当生活欺骗了你,你不能任性地让情绪不分时间场合流露,久而久之,还以为自己适应了这样的生存法则,殊不知,不过是因为成为麻木的人。

  这样的麻木,在有了婚姻和家庭的成年人身上更加明显。

  从前读到一句很文艺的话——“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起初以为是描写柴米油盐的平淡和甜蜜,慢慢才体会到这是理想破灭后的无奈呐喊。

  歌曲《揪心的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写到,人们用历经的所有异彩纷呈的山川湖海去交换“无限适用于未来的方法”。 这不是个例,“成年人不能再任性了”“一切以家庭为重”的潜意识正在将许多人剥离成单向度人了。

  他们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却唯独缺少了感知情绪的能力、丧失了发泄情绪的出口。

  而找不到情绪出口的人最孤单的地方在于,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当下缺乏情绪出口了。

  这样的人仿佛生了病,胡乱投医。

  尚敏和基弘就是这样两个人,他们活的太压抑了,不过刚好遇见,就误以为是彼此的医生。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认为,当存在有所顾忌的愿望,假设存在的人第二种心理步骤会将其改装从而为意识所接受,进入意识的境界。“行动”其实相当于潜意识的最后产物。

  尚敏和基弘非常明白自己行为性质,他们感慨“我们俩真是要出大事啊”,但同时希望自己“发泄情绪”的愿望达成,于是将这样违背伦理道德的愿望包装成“真爱”,期盼自己能从生活的泥潭里获得拯救,说着“我们不要回去了”“忘了时间吧”,从而在潜意识里应允这种行为,以至于一次次发生行为。

  影片最后,基弘追着尚敏的脚步因女儿而停下,而尚敏在车上哭出声时接通了儿子打来的电话。两个人因“责任感”,各自回归家庭。

  婚外情无疑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但乐观地去看待电影结局,会感慨,还好这个出口是一次重新回归家庭的“出轨”,这个出口原本可能是吸毒、犯罪、甚至是自行了断,是一切可以逃避现状的方式。

  电影想传达的,绝不是婚外情带给观者视觉上和三观上的刺激,更不是宣扬“出轨式的真爱”,而是提醒成年人应该适当关注自身因背负巨大生活压力而引起不良情绪了。

  成年人可以流眼泪,也可以向别人求助,只有学会感知自己内心的压抑和无助,排解内心苦楚,生命才更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