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种新书,一起看看
原标题:17种新书,一起看看
??
1.《金帐汗国兴衰史》
[苏] 鲍里斯·格列科夫 [苏] 亚历山大·雅库博夫斯基 著
沙俄和苏联学者对金帐汗国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关于金帐汗国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唯一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金帐汗国史

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子拔都通过远征南俄草原建立,统治地域主要包括中亚、伏尔加河中下游、顿河流域及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区。它前后延续近三百年,对该地区,特别是位于其疆域北部的罗斯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金帐汗国兴衰史》这部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共分三部分,分别论述了金帐汗国的兴起,金帐汗国与罗斯诸公国的关系演变,以及金帐汗国的衰落过程。作者利用了大量波斯、阿拉伯文史料、古罗斯编年史资料、金帐汗的敕令以及在中亚的考古发掘成果,可称得上是沙俄和苏联史学界对金帐汗国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2.《国民经济学讲义》(上下册)
[瑞典] 克努特·维克塞尔 著
作者克努特·维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
并且对奥地利学派、剑桥学派有着深刻的影响
介绍一般理论以及货币与信贷
维克塞尔在准备本书时的目标是提供一部作品:
不仅可以启迪专业经济学家
也能够作为学生的教科书

本译本是第三版的翻译版,在作者去世后由Somarin教授编辑并在瑞典出版。它分为两卷,分别介绍一般理论以及货币与信贷。第I卷中以附录的形式添加了两篇维克塞尔比较长的文章,其中之一作为第二册资本理论的补充,进一步阐明了文章中没及提及的耐用资本问题,而另外一个,以述评卡塞尔教授《社会经济学理论》的形式,突出了维克塞尔的总体思想的各种细节。
它可能不适合给那些不了解经济学或任何自然科学的年轻学生做导论。对于他们来说,威克斯蒂德《政治经济学常识》第一卷等著作是首选。但是对于更高年级的学生(即准备第一年期末考试的学生以及中等学校中的出类拔萃者)和成年读者,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一般的教科书。
3.《法概念与法效力》
[德] 罗伯特·阿列克西 著
当今德国最具国际声望的法理学与宪法学者
阿列克西在法理学领域的代表作
核心课题是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法理学的经典入门读本
反驳法实证主义的核心主张并试图证明
法律与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联结与规范上的必然联结
法实证主义主张:法律与道德是分离的,法律的概念以及法效力的概念都要以道德中立的方式来定义。阿列克西试图证明,法实证主义的分离命题是错误的。首先,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概念上的必然关系;其次,有规范性的理由支持,将道德的要素包含在法律的概念与法效力的概念之中。因此,法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全面性的法理论必定是失败的。阿列克西运用正确性论据、不正义论据、原则论据来反驳法实证主义的分离命题,最后提出一个非实证主义的法概念,系统性地整合了社会实效性、权威制定性、内容正确性这三个要素。
4.《近代史讲稿》
[英] 阿克顿 著
一本长销百余年的世界一流大学经典讲义
汤因比说,阿克顿是近代西方最有头脑的
伟大史学家之一
19世纪英国政治生活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全书共19讲,涵盖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到美国独立战争的西方历史。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一是宗教改革,二是政治斗争,尤其重视政治活动与现代世界的形成。每一讲,作者都会围绕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开评述,勾勒出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发掘珍贵的思想遗产。
5.《异域故土,文野穿梭:尼泊尔田野笔记》
陈波 著
深度了解尼泊尔的社会和文化
一本学术性和文化随笔性综具之的著作
以尼泊尔的田野研究为线
串起了作者对文化差异、文化共同性及人类学学科的思考
呈现中国人类学的他者视角和学科的视角
作者记录了自己自2007年至2008年在尼泊尔从事域外人类学田野研究九个月的经历,以及之后经历的与尼泊尔有关的诸事。全书除大量图片外,约22万字,图片随文配附。全书文字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作者研究的起始、途中的各种坎坷经历、实地研究中的跨文化文明见闻,特别是当地的文明的等级制度,跨域的历史关联、当地的婚姻风俗等,最后基于尼泊尔人类学史,落笔于对域外人类学的反思。本书的文字和内容既贯穿人类学的视角和问题意识,但其见闻性和知识性同样也适合大众读者。
6.《法律文明史(第15卷):社会法》
陈融 马金芳 齐凯悦 任超 等 著
本书为《法律文明史》第15卷。本书主要讲述现代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社会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诞生和变迁,并阐述这种变迁的社会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总结这种变迁所体现的社会法的发展和演变规律。

7.《论自然法》
(全名为《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它在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及其与实定法学的关系》)
[德] 黑格尔 著
黑格尔此篇论文开始批判并试图超越
现代近代自然法理论的视域
在一定程度了奠定了他后来法哲学思想的基础

本书为青年黑格尔在耶拿时期发表在其与谢林合办的《哲学批判杂志》上面的一篇名文,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二部分,黑格尔从自然法的研究方式的角度对西方近代自然法理论中的经验主义路向(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的自然法理论)和形式主义路向(康德和费希特的自然法理论)进行批判,第三部分,黑格尔基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阐发的)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结合现代的社会和政治现状,对自然法理论进行重构;第四部分,探讨了自然法与实定法学的关系问题。本书一方面有助于读者理解黑格尔耶拿初期法哲学、政治哲学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白他批判西方近代自然法理论的最初动因。
8.《生态,社区与生活方式:生态智慧纲要》
[挪威] 阿恩·纳斯 著
现代环境伦理大师阿恩纳斯的代表作
他在本书中首创的深生态概念
成为当代环境运动的理论指南
自1976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
并已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

作者从“深生态”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当代的环境事务进行了具有革命性与挑战性的思考,成为当代西方环境运动起先导作用的环境价值理念。
9.《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
冯其庸 藏录
“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
卓绝的书法作品和一段当代两位学术名人的交往佳话

王蘧常先生(1900-1989)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精于章草也擅长书法理论,还精熟国学,又工诗文。他与冯其庸有师生之谊,相交甚厚。本书收录的是王蘧常写给冯其庸的书信和他绝笔之作《十八帖》。从这些作品中既可以欣赏到王蘧常先生的书法,也可以从书信释文中所谈论的家常、世事、学问等感受到他们两人长达半生的深厚情谊。王羲之有“十七帖”,于是在冯其庸和朋友们的劝说下,书法史上又有了一部卓绝的书法作品,王蘧常的“十八帖”,这部王蘧常的绝笔作品得到了众多的关注。
10.《楚辞选》
马茂元 选注
楚辞的经典选本
共选择屈原作品24篇,其他作品3篇
基本上囊括了楚辞类的经典作品
出版五十余年影响经久不衰
注释简单精当,分析部分语言的优美流畅,深入浅出
有人说,它是最有可读性的楚辞类推广读物

马茂元先生出身于桐城派世家,幼承家学,对楚辞研究颇有特色和新解,在二十世纪初受西学影响很深的楚辞研究中独树一帜。《楚辞选》将作品选讲与文学研究、背景分析、字词考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不仅适合初学者了解熟悉楚辞作品,对研究者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11.《剑桥早期内亚史》
[美] 丹尼斯·塞诺 主编
一部使内亚这片在文明历史上神秘的“蛮族之地”
真正融入世界历史结构之中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将内亚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历史的结构之中

本书汇集了世界最著名的内亚史专家的集体智慧,对历史记录极少的内亚进行了极富开拓性的探索。该书按时间顺序追溯了不同人群在内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其中包括了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匈奴、匈人和阿瓦尔人,俄罗斯草原民族、突厥帝国、回鹘人和吐蕃帝国。
该书认为从最早时期起,内亚就与欧亚大陆各定居文明发生了联系。在前近代时期,内亚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而非地理实体定义的,它的边界随力量平衡的变化而改变。在杀伤力强大的枪炮出现之前,正是草原游牧民中那些几乎不可阻挡的轻骑兵通过武力使草原游牧民获得了自身既不能生产也不能通过贸易得到的一切。他们的定居邻邦不断尝试着报复,致使这些游牧对手丧失了人性,并创造了摧毁文明世界的“蛮族”概念。因此,内亚的早期史是蛮族的历史。
12.《胡应麟年谱长编》(上下册)
王嘉川 著
走进一位布衣学者
展现谱主胡应麟的人生历程
思想变化以及所处的时代改变
胡应麟本人著述甚为丰富。一些学者在研究胡应麟的过程中,受史料局限,未能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这部年谱长编就在很大程度上便利研究者按照时序查考胡应麟的活动和著述形成时间以及相关背景。同时,作者对以往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商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确切意义上而言,这部年谱长编又起到了对胡应麟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的作用。
胡应麟是明代著名学者,在仅及半百的人生岁月中,致力于学术创作,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曲等诸多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诗薮》、《少室山房集》、《少室山房笔丛》等著作。胡应麟不仅勤于著述,而且乐于交游,行迹北抵燕赵,南及吴越,与当时名士李攀龙、王世贞、王世懋等人交往,并且相互通信。该书结合胡应麟本人的著述以及其他文献史料,以年月日为序、归类、集中,将时代背景、相关事件、人物及其活动言论予以排录,并进行考证,对有误之处予以纠正。便于研究者深入了解谱主的生平和活动。
13.《宝宝的伊索》(英汉双语)
[英] 林顿 著
英汉对照诗歌版,给孩子读的伊索寓言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闻名英美的诗人、版画大师林顿
最著名一本伊索寓言的诗体创作
也是迄今为止在欧美流传的经典童书作品
19世纪英国伟大的儿童书籍插图画家Walter Crane 插图
当代中国的著名英诗翻译家黄杲炘翻译

本书的诗歌非常特别,全书共选择66个合适诗歌表达的伊索寓言故事,每首严格五行,每行三个音步,朗朗上口。译者黄杲炘,坚持以白文的韵诗体来翻译每一首诗,译文亦五行,三个音步,格律相对,郎朗上口。非常适合少儿的阅读和诵读。而英文简洁简单,也适合英汉对照的学习。既是幼儿亲子阅读的汉译经典,也是少儿英语学习的好的读本。
本书英汉对照排版,由译者提供了大量合适的国外旧版的伊索寓言插图选择,适合童书的要求。本书是国内少见的伊索寓言的诗歌版作品,也原汁原味地向当代读者提供了19世纪英国版画的独特面貌。
14.《唐诗可以这样学》
杨寿良 著
一首从小会背的诗歌,你真的读懂了吗?
语文加大分量怎样加?
这5堂创意唐诗课告诉你答案
《唐诗可以这样学》包括5堂创意唐诗课。选取5首新课标必背的唐诗《静夜思》、《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滁州西涧》进行探究型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对于诗歌的版本、作者疑云、历史上的误解误读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和阐释,还原了诗作的真相和原貌,阐发了其中的意蕴和意境之美。该书将文字、文化和文学融为一体,创造性发现以及探案式的解读和研究,富有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
15.《犬类和它们的化石近亲》
王晓鸣 [美] 理查德·特德福德 著
以坚实的研究和精致的复原图
系统重现丰富多彩超乎想象的犬类演化史
简单明了地阐释犬科生物的系统分支与演化方向
探寻犬类前世今生

本书作者花了20年的时间来研究犬科动物的演化史,并以建立犬科动物演化关系的现代框架而知名。他们将自己的研究与史前哺乳动物复原的领军人物毛里西奥·安东(Mauricio Antón)对灭绝物种与现存物种所做的完美重构结合起来,深入细致地阐述了过去4千多万年以来犬科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16.《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论集》(上下册)
王先明 等 著
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必将为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和路径选择

本书荟集王先明等学者的研究论文,按历史分期归类,立足于丰富的史料,从不同视角论述了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变迁和不同实践,以期为当代“三农”问题解决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从清末到当代,如何复兴乡村,是无法绕开的现实问题。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予以推行。孙中山、梁漱溟、晏阳初等人,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乡村建设思想。“重农务本,国之大纲。”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近百年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不懈奋斗;而今,这千百年来的实践与思想会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转折点上,必将为新时代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与路径选择。
17.《里尔克全集(第十卷):文章、书讯、沉思录、读书笔记(1893-1905)》
[奥]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 著
中文世界首部全译本
收录了奥地利诗人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93年至1905年写下的短文、闲文小品、随想录、艺术评论、书评、信件、读书笔记、公开信等文字,除了在诗人遗物中找到的中学作文、札记片段和几封信件,大多为诗人生前发表在布拉格、慕尼黑、柏林、维也纳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

《里尔克全集》根据岛屿出版社1975年版12卷本《里尔克全集》(Rainer Maira Rilke.S?mtlicheWerke in zw?lf B?nden)译出。中文版共11卷,分别为:
第一卷:早期诗歌、祈祷书、图像集;
第二卷:新诗集、新诗续集、挽歌、玛利亚的一生、杜伊诺哀歌、致俄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第三卷:佚诗与遗稿(1906-1926);
第四卷:法文诗、意大利文诗、俄文诗;
第五卷:组诗、诗剧(1894-1902);
第六卷:佚诗与遗稿(1884-1905);
第七卷:早期短篇故事、散佚短篇故事和草稿(1893-1902);
第八卷:戏剧(1895-1901);
第九卷:沃普斯韦德、奥古斯特?罗丹;
第十卷:短论、书讯、沉思录、读书笔记(1893-1905);
第十一卷:布里格手记、小品文(1906-1926)、散文诗(1906-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