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行为心理学

  再看焦虑进入复杂理性的第二条道路。也就是,通过理性典范带领的。这,实际涉及到自居作用与复杂理性的关系。作为心理的一个程序,自居作用对于心理的个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自居作用之所以至关重要,其原因,即在于自居作用的发生暗示了“焦虑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的暂时放弃”,暗示了“焦虑暂时失去寻求直接快乐的目的”。这,就意味着,复杂理性因此而能够在理性典范带领下,适时地引导焦虑作出适当调整,也就是,“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目的”,通过将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以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而与其本来面目并非一致的伪装形式,在意识领域中加以表现出来,从而,消除焦虑的根由。这个复杂理性在继心理的抵抗过程之后所采取的“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目的”的心理过程,就是转移。从本质上说,人的心理生活存在着抵抗的过程,这种抵抗的过程同时也就预伏着转移实现的过程。抵抗的过程和转移的过程,乃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心理的个体要实现其心理结构的某种暂时平衡,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心理能量的转移过程,将焦虑的心理能量注意出去。这一点,是共同的。转移的意义,即在于:转移是所有防御机制的根本所在。焦虑作为心理能量和内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其精神专注的强烈倾向是更加易变的,正是通过心理的转移过程,它们才实现这些变化。 第二节 置换机制 心理的转移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心理的置换机制。所谓置换,也就是将被抑制的焦虑加以精心地改装,转换成它种形式在意识领域中加以表现;或者将被抑制的焦虑加以粗略地改道,加在一个性质上有区别的生命冲动上,构成一种相互融合、混合和合铸的方式,借助它种生命冲动回到现实中去,从而,消除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所存在的精神障碍,使焦虑获得适当满足。例如,有个女人,见自家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过年的,又不便开口责骂,便随口说出“大(打)发”,或者说“岁岁(碎碎)平安”,藉此来求得吉祥,维持心态的平和,即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一个例子;又如,有一个农民,花了不少财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娶到一个俊俏动人的老婆,过上“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可突然有那么一天,他老婆冷不防跟人家私奔了,这个农民东找西寻,在找不到老婆之后,觉得脸面无存,一气之下,竟捆炸药包上了公共汽车,结果,致使几十位活生生的乘客死于非命,则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另一个例子;再如,有个男人,“一脸猪相,心里雪亮”,在他不到十五岁时,就成了百万打工者中的一员,他的精明、大胆、狠毒,使他终于有一天走出了“打工一族”,并成为拥有十几万元的小亨,赚钱是他的本性,他孤注一掷地投身深圳股市,就在中国股票只涨不落的那个时候,他不断地买进卖出,一举走进了百万大亨之列,在海南风起云涌的房地产热中,这个精明的小子又把百万膨胀成了千万,他,成了富翁,在灯红酒绿中,他老是想起他小时侯的贫寒,他说,他最难忘的,是打工时的辛酸和遭到城里人的白眼、冷落,于是,他经常穿着极寒酸的衣服,出现在豪华的超级市场里,在他随意翻看着一套套价格昂贵的皮尔?卡丹西装时,常被那里的服务员用尖刻的语言呵斥,“买不起,瞎翻什么,看你那穷酸样!”但见,他,突然暴跳起来,从他那皱巴巴的的汗衫中,抽出一打厚厚的“老人头”,接着,便掏出一把 “王二麻子”大剪刀,用极其利索的动作将两件皮尔?卡丹剪了个粉碎,然后,在众人惊叹的目光和神色中,大笑而去,瞬间极度的快感,总是令他乐此不疲,无疑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又一个例子;有这样一则传闻: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社会名流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溅到了首席贵宾那光亮亮的头顶上,服务员惊得手足无措,全场名流也不由目瞪口呆,首席贵宾在一时的惊愕之后,用手指着他自己的秃顶微笑地对服务员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一语既出,在场人哄堂大笑,尴尬局面瞬间打破,这,同样亦为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突出例子;还有,那种身材过矮的人,在取得权位时,往往更嚣张跋扈、仗势凌人,更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典型;纵观历史,找一头替罪羊(按:scapegoat,语出基督教《圣经》之《旧约全书》,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自己的儿子时,上帝感其忠诚,又唤天使拦住了他的手,其时,山上走过一只迷路的山羊,亚伯拉罕就拿它来代替以撒,作了燔祭,古犹太教承袭此例,每年祭祀时,由大祭司把手按在一只羊的头上,以示把全民族的罪过都托付给这只羊去承担了,然后,把它赶入旷野,称之为“负罪羊”或“替罪羊”),把整个民族的罪孽加之在它头上,以此来洗清人间的罪恶,这,已成为古往今来一桩人所共知的“典故”。置换机制表明:被置换的东西同潜意识的东西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互通性,抑制和转移之间,也不存在对称性。因而,被置换的东西已不复是原来状态的潜意识的东西,而是潜意识的替代物,是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同潜意识相联系的东西。被置换的东西,可以被看作是表示的东西。它,同被表示的东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由于所处的各方面条件不同,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心理的转移过程总是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第十一章 置换机制(一) 第一节 幽默 幽默,是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转移焦虑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方式。所谓幽默,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恢复其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的虚饰方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俄国诗人普希金年轻时并不出名,有一次,他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的家庭舞会,舞曲响起,普希金走到一个年轻而漂亮的贵族小姐面前,彬彬有礼地行了个邀请礼,谁知,这位小姐傲气十足,不但拒绝邀请,还酸声酸气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普希金听后,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反击说: “对不起,我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然后,离开舞厅,但见那位傲气十足的小姐无言以对,象霜打了一样,红着脸躲到一边去了,即是幽默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有一天,德国诗人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不料,在一条小道上,遇到了一个对他一向怀有敌意、将他的作品一概贬低得分文不值的文艺“批评家”,正象人们平常所说的那样,冤家路窄,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他们面对面地站着,那个“批评家”十分傲慢无礼,他把头一昂,大声说:“给我让开路!”,因为,“对一个傻子,我决不让路!”,歌德是不屑于同这种区区小人争辩论理的,但他又确需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及心理平衡,幽默的语言及讥讽的快慰,使歌德选用了一句令“批评家”啼笑皆非的回答,回敬道:“我正好相反!”,意思是说,我从来都是一定要给傻子让路的,歌德微笑着,站到了一边,但见,那位受挪揄的 “批评家” 有苦难言,只好悻悻然地离去了,则是幽默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一次,法国作家大仲马与一位银行家相遇,银行家别有用心地问大仲马:“听说,你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是不是?”大仲马说:“我想是这样”,银行家接着又问:“那令尊呢?”“一半黑人血统”,银行家仍然紧追不舍:“令祖呢?”“全黑”,银行家索性打破沙锅问到底:“请问,令曾祖呢?”大仲马严肃地说: “人猿”,银行家愕然了:“什么,这,怎么可能?”这时,但见大仲马怡然地说:“真的,是人猿,我的血统从人猿开始,而你的血统到人猿为止”,无疑是幽默行为的又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居然笑答:“你小瞧我也,早就聪明‘绝顶’了”,这,同样为幽默行为的一个例子;再看这样一则故事:夫妇两人一起去参观美术展览,当他们面对一张仅以几片树叶遮掩羞部的裸体女像油画时,丈夫立刻张口注目地盯着那幅画,呆上半晌仍不想走开,忽然,妻子狠狠揪住丈夫说道:“喂!你是要站到秋天,待叶子落下才甘心吗?”,幽默行为乃随处可见;据说,我国唐代有一位叫郭子仪的大将军,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他,经常以一位平凡、卑微的佛教徒自居,去佛寺拜访禅师,聆听禅师说法,有一天,郭子仪像往常一样去探访,他问一位禅师:“请问师父,佛教是如何解释‘傲慢’这一词的?”禅师听了他的问题,忽然间脸一沉,眼一瞪,嘴一歪,以一种极其傲慢无礼的态度,对这位功盖天下的大将军喝道:“你这个呆子,在胡说八道些什么?”霎时间,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位和尚怎么可以用这样的语气同大将军说话?显然,郭子仪也无法忍受这种突如其来的侮辱,他的脸一阵灰,一阵红,一阵白,就在这时,禅师又恢复往昔那慈祥的面容,他微笑着说道:“大人,这,就是‘傲慢’”,当然亦属于幽默行为的一种;最近,国内流行一种新酒令,几个人凑在一起喝酒,必须先说出“什么尖尖,什么圆圆,什么千千万,什么万万千,什么有没有?没有!”然后,才能端杯动筷子。有这样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因为家庭背景显赫,来客众多,连市长都到场,在婚宴上,主持人为了助兴,建议行新酒令,众来客立即海呼山应,现场的人不管墨水多少,谁不能侃出几套?但主持人要求必须和自身有联系,这就为难了众酒客。市长这一桌人都眼巴巴地瞧着市长,市长倒也爽快:“我先来!筷子尖尖,盘子圆圆,我去过的饭店有千千万,我吃过的酒楼有万万千,我掏了一分钱没有?没有!”众人一听,齐声叫好。市委某部长就坐在市长旁边,这点小问题根本不在话下,张口就来:“笔杆尖尖,笔头圆圆,我写过的文章有千千万,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万万千,有一句真理没有?没有!”领导带了头,群众争上游,一个曾经进过局子的小偷也不含糊,接着说道:“万能钥匙尖尖,保险柜锁头圆圆,我偷过的经理有千千万,我偷过的处长有万万千,有一个报案的没有?没有!”一个大款心想小偷真是雕虫小技,便开口道:“金条尖尖,金表圆圆,我承包的工程千千万,伪劣工程有万万千,有一个报案的没有?没有!”林业局长也含笑来了一首:“锯齿尖尖,滚木圆圆,我砍的树有千千万,我卖的木材有万万千,我栽过一棵树没有?没有!”水利局长有一点不好意思地说:“石头尖尖,浪头圆圆,我修过的大坝有千千万,不顶用的大坝有万万千,大坝里放了钢筋没有?没有!”市委组织部长刚才还没词呢,听了几个领导的酒令,立刻妙语上心头:“组织部的招牌尖尖,组织部的大印圆圆,我考察的干部有千千万,我提拔的干部有万万千,有一个焦裕禄式的没有?没有!”一个推销员再也沉不住气了,他走南闯北几十年,对酒令颇感兴趣:“头发尖尖,脑袋圆圆,我去过的发廊有千千万,我见过的发廊女有万万千,有一个会剃头的没有?没有!”最后,主持人发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什么也没说,就鼓动他也来一段,推辞不过,老教授就说:“大A尖尖,小O圆圆,我教过的学生有千千万,我培养的高才生有万万千,有一个留在国内的没有?没有!”……这些酒令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皆是属于幽默的;只要留心,即可发现,在我们身边,总可以找到这样一种人,此种人,颇有一些“为世人担承罪恶”的宗教怀抱:他在众人身上发现一些坏东西,而把它们说成是自己的,这种人,善于藉反躬自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引发愉悦感受,乃是最清楚幽默行为意味的人。象有人亦庄亦谐地到处宣称自己,“世界上没有完人,我就是最好的例子”,调侃自己,“我这个人呀,除了嘴硬,哪儿也不硬”,反讽自己,“别!千万别称我处长、教授,街头的处长如今比处女还多,现在的教授一分钱能买好几个”,取笑自己,“有人说我的大脑要卖100万,因为它是全新的,从来没用过”,自嘲自己,“瞧我这副德性,我现在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否定自己,“我呀,典型小市民一个,出国没门,练摊没本,当官没路,整个一俗人,比谁都肤浅”,放逐自己,“甭拦着我,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就让我在这儿好好撒把野”,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看看现实生活中这样一幕:一家百货公司大拍卖,购物的人潮又推又挤,每个人的脾气都如枪弹上膛,一触即发,突然,有位女士愤愤地对结账小姐说:“幸好我没有打算在这里找到‘礼貌’,在这儿根本就找不到”,只见,这时结帐小姐沉静了一会儿,说:“你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样品?”幽默行为,可谓无处不在发生。幽默行为,完全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幽默行为,究其发生根源,即在于被抑制的生命冲动,也就是焦虑。复杂理性是焦虑的实际所在地。复杂理性本想通过自居作用的工作,力图驾驭本能冲动,却又导致了理性典范的建立。结果,理性典范,反而成为焦虑的集合地点。作为生命冲动的本能倾向,焦虑的目的即解除痛苦、追求快乐,是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这种寻求快乐的本能成分,在理性典范中牢固地盘踞着,并转向反对复杂理性对焦虑的控制。结果,为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避免因潜抑情绪得不到而造成的痛苦和不愉快,体验因本能冲动获得完全满足而带来的最强烈的愉快感,实现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复杂理性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以一种恢复其心理结构的某种最初状态的虚饰形式,在奇特、含蓄、双关、讽喻、巧合的固守从容中求得生命冲动的完全满足。这,就是幽默的机制。由于在幽默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为生命冲动寻求完全满足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修养和展示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因而,幽默行为,实属一种心理的个体积极主动寻求适应外界环境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 攻击 攻击,是复杂理性遵循理性典范的指导,所采取的一种转移焦虑的常见方式。所谓攻击,也就是将焦虑采用一种对妨害和障碍生命冲动欲求满足的人或物实施暴力或其它破坏行为进行对抗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一个小男孩,出于心下恼怒,而将另一个胆敢跑过来同自己争夺玩具的小女孩狠命推翻在地,并且,百般辱骂,拳脚相加,令小女孩嚎啕大哭不已,即是攻击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一个少年人,出于气愤填膺,不由对他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横加阻拦大光其火,因而,不仅听不进其劝告,而且,还对其产生反感、恼怒、怨恨乃至滋生敌意,把一股怨气统统发泄到该人身上,则是攻击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一个青年人,出于内心强烈愤慨,而极其野蛮地去“鸡奸”一个无端挑衅自己的、年龄在自己两倍以上的、阻碍自己行事的、使自己心绪不宁的、可恶致极的妇女,无疑是攻击行为的又一个例子;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未婚小伙子,长期与一位有夫之妇姘居,后来,有人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他开始购买家具,做结婚的准备,一次,他与她疯狂做爱后,他告诉她,自己已有了对象,不久就要结婚,她听后,勃然大怒,提起一壶开水,便浇在赤身裸体的他身上!他烫伤严重,住进了医院,而她则甘愿天天在医院陪住侍奉,细心照料,百般柔情,他伤愈出院后,二人言归于好,只是他越来越无法忍受她狂烈频繁的性要求,一次事毕后,他重提结束二人的这种关系和自己准备结婚的打算,结果,她怒火中烧,扬言要杀死他,并操起一把菜刀把他屋中的新家具砍了个乱七八糟,他为遏止暴怒的她,紧紧扼住她的脖子,终使她瘫软昏迷,正所谓“赌出盗贼,奸出人命”,就在这个时候,日渐感到走投无路的他,觉得今生唯一可能摆脱她的方法,就只有杀了她!有道是:人心原本两条虫,善虫战胜恶虫,人就是好人;恶虫战胜善虫,人便不再是好人!他,将她拖到厕所,活生生地用菜刀肢解了她,趁夜将碎尸抛进河里,同样是攻击行为的一个例子;看看现实生活这样一幕:自由市场上,一个矮个子顾客正在买一位麻脸的个体户的东西,顾客边挑边还价,结果,生意不成,顾客转身就走,个体户心怀不满,出口不逊:“现在我总算知道了矮个子长不高的原因!”矮个子顾客闻言,立即反击道:“看来你鬼点子不够多,买卖才兴旺不起来!”,这,亦为攻击行为的典型例子。在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作为抗御外敌、捕获食物、保存自身、缓和情绪的手段,攻击行为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攻击行为的发生,是以生命冲动的欲求未能获得直接满足为其前提和动因的。攻击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心理的个体在寻求生命冲动直接快乐的行为受到妨碍时,在个体心理紧张程度愈益高涨的情境下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在个体的心理活动中,一个主导倾向就是:努力使那种因为刺激而产生的内部张力减弱,或使其保持恒定,或将其排除。基于这种倾向,与客观情境发生联系,当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而心理的个体满足生命冲动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的行动却陷于困厄时,心理的个体为摆脱困境,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总是力图防卫外界的刺激,将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朝向外界爆发,以保护自身不受伤害,从而,构成攻击心理的倾向。这种攻击心理的倾向,一旦被心理的个体内化为理性典范,则这个复杂理性刚刚建立的理性典范,总是引导心理的个体为求得生命冲动的完全满足而不甘退避,奋力破除障碍以求一逞。这,就是攻击的机制。由于在攻击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为生命冲动寻求完全满足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而不失其道,保留和发展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因而,攻击行为实属一种心理的个体积极主动寻求正常适应外界环境的行为表现。 第三节 嫉妒 嫉妒,是复杂理性遵循理性典范的要求,以实现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为目的,迫于情势所采取的解决焦虑的一种转移方式。所谓嫉妒,也就是将焦虑采用一种对外界对象破坏、伤害、征服的行为样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某餐馆老板,看到街对面一家新开的餐馆生意红火,而自家门前则要冷清的多,不由得怏怏不乐,耿耿于怀,他,不是反省自家何处不如人以思改进,而是气愤填膺,以致妒火冲天,最终,竟然伺机给那家餐馆投毒,想以此败坏他家生意,一闷棍把他打死,结果,毒死数人,自己也落得个被处以极刑的可悲下场,即是嫉妒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两个原来“穿一条裤子还嫌肥”的好友,因为对方得到组织上的重用,超过了自己,一方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始则感情疏远,继则关系紧张,终则势不两立, “他人即地狱”,于是搜索材料,攻人所短,说对方什么唱歌令人生畏(干嚎),跳舞经常越位(故意),喝酒没喝就醉(装疯),牌桌赢得不累(工作麻将),找小姐不怕犯罪(胆大),上宴席都是公费(不心痛),改了年龄到点不肯退(不放弃),见了名利使劲追(抓住机会),人生永不后悔(玩世),弄死等于长睡(安息),甚至捏造事实,招摇中伤,写诬告信,大肆攻击,非把对方涂成花脸,泼他一身臭粪不可,则是嫉妒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有这样一个女人,她,疯狂莫名地喜欢极丑的女孩子,这种天性,打一出娘胎就成为她的嗜好,后来,她,像个初恋的男孩一样,爱上了一个女孩,她对这个女孩说,切莫要和男人过多接触,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追求的,只是个人的淫欲,女人和男人在一起,说到底,无非是女人被男人玩弄,在男人身下,由男人骑,给男人快乐,履行一种由男人罪恶地享受、女人无奈地接受的“职责”,都只能加剧女人的衰老和死亡,无异是一种中毒和自杀,真正的情爱只能是在彻底摆脱男人的前提下,在同性之间萌生、开花、结果,很快地,这个女孩被她给俘虏了,成了她的床上尤物,最初的妥协肯定不太现实,之后的结局也当然肯定不好,因为,只是她爱那个女孩,而不是那女孩也爱她,单向的追求,总无法与双向的共鸣相提并论!那女孩后来厌倦了这种生活,是在被一个男人强奸了之后,那种刻骨铭心的性的接触,把她几乎给唤醒了,她,梦游般的嫁给了那个强奸她的男人,被遗弃的结果是,这个女人怨深刻骨,几乎疯掉,她像所有的失恋者一样,痛不欲生,但这种呼唤已经不太现实,“你是我的,我宁可要你死,也不让你去同别人一起快活”,这个横竖不好受的被抛弃的同性恋者,采取了极为复杂的报复行动,她点燃了那女子家的煤气,在火海中,她得以实现了自己与那女子的诺言:在爱火中毁灭,或者再生,无疑是嫉妒行为的又一个例子;还有,我国一则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所记载的,战国时代的庞涓,与孙膑师从鬼谷子同学兵法,庞涓未曾师满即先行下山,为魏惠王将军,庞涓虽说才智过人,但也气量特别狭窄,打心眼忌惮才智高过他的孙膑,生怕日后齐、魏发生战争,孙膑到齐国去,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庞涓竟设计将孙膑骗至魏国,意欲不让他给齐国出力,但又怕魏惠王重用孙膑,便捏造罪名,陷害孙膑,结果,孙膑被魏惠王处以膑刑(砍去双脚膝盖骨),脸上亦被刺字,并遭软禁起来,庞涓因心中忌恨,容不下孙膑,而对孙膑蓄意加害(按:令庞涓始料未及的是,自己恶意加害孙膑,反而使孙膑功成业就!孙膑后来在齐国使者帮助下逃出魏国,回到齐国,为齐国军师,连施巧计大败魏军,庞涓结果在马陵道战役中被战败自刭而死),这,同样亦为嫉妒行为的突出例证;有人开玩笑说:结婚就像下馆子点菜,你要的当然是你最喜欢的,而当你一看到别人桌上的菜后,你就后悔了,嫉妒,这,兴许就是人的本性;正像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之人,众必非之”所描述的那样,金钱、吃喝、穿戴,出身底微的人陡然得到升腾,与自己相像的人忽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或受重用、被提拔,亦或得到某种宠爱,皆可引发嫉妒;即使对于两个心心相爱的人而言,嫉妒亦时有发生。事实上,嫉妒有时也是一种爱情的尺度:如果嫉妒的火焰全部熄灭时,也就是两人该分手的时候了。心理的嫉妒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潜意识,最根本的,是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本能。作为有机体固有的一种弹性表现,这种生命冲动的本能,总是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它的冲动也首先在有机体内部发生,但却能联结与外界的对象。当它受复杂理性支配、由理性典范控制,力图防卫外界的刺激而以外界为进攻对象和目标向外表现以保护自身重新回到心理发展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上去时,便成为破坏、伤害、征服的动力。当外界有所破坏时,它并不毁灭自己。只有在遭受挫折时,才回到自身,成为自杀倾向。因而,嫉妒,不过是受到抑制的本能冲动向外界的转移,是潜意识寻求自身快乐而引起的结果。由此看来,嫉妒,生于自身,源于自身,其实是非常现实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它,有着巩固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实际上,是几乎不可避免的。痛苦、伤害、征服正是这种通过强加给外界对象以痛苦,藉怨恨、敌意、排挤、诋毁、中伤、诬陷、进攻、破坏来获得本能冲动满足的嫉妒在情感上的反应,因而,在行动上就转变为痛苦、伤害、征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在嫉妒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痛苦、伤害、征服的形式,向外爆发,由此可见,嫉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否定和替代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因而,虽然嫉妒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缓解焦虑,恢复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原初状态,然而,心理的个体得自嫉妒的满足,却只能是非常有限:如果复杂理性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亦不能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则这种向外界爆发破坏冲动受到挫折而反向个体自身的、不能制服对象却又不甘驯服的本能冲动就有可能以一种外部扭曲的形式,突围而出,寻求变相满足,从而,成为导致心理的个体产生变态、自杀乃至精神失常的根由。 第十二章 置换机制(二) 第一节 反态 反态,是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解决焦虑的一种外部特征最为突出的转移方式。所谓反态,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与其最初目的完全相反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即使自己对老板的做法有所不满,但由于谋生的技巧就是如此:“第一,老板永远是对的;第二,对的永远是老板;第三,如果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参见一、二条”,因而,为了今后工作的便利,也只好千方百计地加以掩饰,而表现出柔顺服从的姿态,即是反态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正在接受交通警察训斥的违章司机,为了避免把事情搞得更糟,往往“恼在心,笑在面”,故作笑脸,则是反态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罪犯一进监狱,就学会绷起一副漠然无情的面孔,显得规规矩矩,驯驯服服,一旦看守走开,他们便会显示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仇恨表情,这,无疑是反态行为的又一个例子;看看现实生活这样一幕:桌子上放的苹果被孩子拿去了,但当妈妈寻找苹果时,孩子会马上把苹果藏于身后,大声说:“我没拿”,同样是反态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英国杰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有一个关于“反态”的著名实例,那场“戏中戏”里的王后,以可笑而又夸张的口气信誓旦旦说:“我倘忘旧迎新,难邀天恕,再嫁的除非是杀夫淫妇……,我倘死了丈夫再作新人,让我生前死后永陷沉沦!”哈姆雷特的母后听了,评论道:“我想那女人发的誓太重了”,她这句被人们经常引用的话,表明她领悟到了其中的真意。从本质上说,产生反态的原因,乃是心理的个体的一种本能,一种恢复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最初状态的需要。复杂理性,是焦虑的实际所在地。尽管复杂理性通过以理性典范自居,从焦虑的对象精力贯注中抓住心理能量,使焦虑舍却其当初的因不合时宜、对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利而得不到心理的个体允许的寻求直接快乐的目的,从而,实现对焦虑的支配、控制,但由于作为生命冲动的继承者,焦虑的力量往往也相当强大。事实上,焦虑的活力并不能被复杂理性完全阻抑住。因而,复杂理性转移焦虑势在必然。为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慎求无咎,复杂理性只好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从危险中退却,使焦虑在理性典范的强有力对象精力贯注的反相形成中再一次发生作用,以一种与其最初目的截然相反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这,就是反态的机制。必须指出的是,要使心理的反态过程能够得以发生,有一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复杂理性必须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采用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残酷地控制焦虑住的本能倾向,使之牢牢归于自己掌握,反对和痛苦的情绪经验有关的事物的回忆,避免痛苦的情绪经验重新返回到心理的个体清醒的意识中来。否则,痛苦的情绪经验一旦被相关的心理因素唤起,便成为一种反抗的倾向,而这种反抗的倾向,则经常导致过失的发生。因而,在反态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只按照理性典范的绝对命令行事,而不去解说为什么要这样或者那样。这,就使得反态的对象发泄与单纯的对象发泄在外部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反态机制产生的对象发泄不象单纯的对象发泄那样自然、灵活、变通,而表现出较大的夸张性和强迫性。因而,很难适应变换不定的具体环境。怀有反态对象发泄的人,往往惯于花言巧语,经常反复再三表白其情意,而这种表白,又时时流于浮夸和装腔作势。这种情感的虚假和伪装,很容易为人觉察。譬如说,当某人告诉你:“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便是钱的问题;而那个说,“我并不在乎报酬,我只是喜欢工作”的人,多半即是第一个抱怨报酬少的人。事实往往就这么简单。大家可以注意到,过度表现亲近、过分使用尊敬语言的人,实际上未必令人放心。有的人,往往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拌子”,把人际关系理解为充满敌意。一个人,如果害怕另一个人,他反倒可能对那个人特别友善;畏惧社会的人,可能苛求自己严守社会的传统习俗。只要一个人对某种规章制度表现出过分呆板的顺从,我们即可以肯定,他的这种顺从,实质上是一种反态,而其顺从的伪装背后,一定是受着反叛和对抗情绪的不断驱使。由于在反态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在理性典范的监督之下,迫使焦虑重新转向它原本业已舍却的对象,但却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与其最初目的恰恰相反的为相反的本能冲动服务的目的,因而,心理的反态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替代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自始便遭受来自情感的反抗和干涉。 第二节 过失 过失是反态的反例,是复杂理性在反态进行过程中,由于不能成功地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阻扼最初引起焦虑的某种情绪经验重新回到意识,迫于情势所采取的解决焦虑的一种转移方式。所谓过失,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理性典范始料不及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在开会之前,主持会议的人就对这个会议持有反感,认为不如散会来得痛快,因而,在会议开始时,便失口说出:“人大体已到齐,现在宣布散会”,把本来应该说的“开会”说成了“散会”,即是过失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压根儿就不想去赴一次不愉快的约会,因而,在约会过期之后,才突然想起这件事,则是过失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据说,有一次,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1875?1928)出席名流雅席,席间,有几个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也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侯,只见他潇洒地踱到桌前,在铺好的宣纸上,大笔一挥,写了个“虚”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张作霖手黑”,钤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但见那几个日本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 “手墨”(亲手书写的文字),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耳边低语:“您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写成“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太煞风景?张作霖眉头一动,计上心来,故意训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边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要求的东西,这叫做寸土不让!”语音刚落,满座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悟出味来,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然地退场了,将本来应当写的“手墨” 写成了“手黑”,这,无疑亦是过失行为的一个例子;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做作业,以及拖延作业太久而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可能会老是“忘记”交作业,这种过失行为在学校,可谓是常有的事情。作为一类司空见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过失,并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心理过程中的一种。过失,虽然经常表现为好象是无意的,但实质上,却总是有意义的。为此,弗洛依德曾举一例。某女士和她的姐夫同游罗马,住在罗马的德国人设盛宴款待她姐夫,并送给他一枚古雅的金质章,这位女士因为她的姐夫不大看重这精致的赠品而很不高兴,她回国后,发现自己竟把金质章带来了,如何带回来的,她不知道,她立即写信告诉她姐夫,说次日将金质章寄还。弗洛依德分析说,无意的过失,都是有意义的,某女士误留金质章,“其目的,是要将这个艺术品留为己有。”所以,过失,从本质上说,是有内容和有意义的表示,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过失,是由潜意识的心理动力和原因引起的。这个心理动力和原因,就是焦虑。焦虑的存在,乃是过失发生不可或缺的条件。那么,心理的过失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的过失过程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在反态进行过程中,复杂理性未能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的原因所致。由于痛苦的情绪经验被相关的心理因素唤起,从生命冲动中涌出的焦虑的强有力的对象精力贯注再一次在理性典范的反相形成中发生作用。这样,复杂理性就要同时受命于两个主人,即理性典范以及理性典范本应加以禁止,但在最后却又未能够禁止的业已进入复杂理性之中的情感。尽管这两个主人都在竭力为“快乐原则”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但由于它们的目的各不相同,一个想极力压制情感的需要为相反的本能冲动服务,另一个则起而反抗理性典范的意志而要为原初的本能冲动服务,这,就使得复杂理性总是被两种意向或倾向所支配:一种是来自理性典范的,另一种则是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这两种意向,虽各不相同,但却又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心理根源,即两者都根源于焦虑。因而,两种意向总是互相干涉,互相牵制。结果,来自理性典范的意向由于受到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意向的反抗,虽然没有全被阻抑,但却也不能象反态那样照原来的目的直冲而出。在这里,如果我们把被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意向胁迫的来自理性典范的意向称作为被牵制的意向,而把起来胁迫来自理性典范的意向的来自不情愿的情感的意向称作为牵制的意向,那么,牵制的意向和被牵制的意向总是互相干涉、互相对抗。在心力争衡中,牵制的意向和被牵制的意向各有一部分成功和一部分失败,使焦虑得以适当解决。这,就是过失的机制。总之,过失,不是由一种意向或倾向促成的,而是由两种意向或倾向同时引起的。过失,是由两种意向或倾向同时引起或互相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 第三节 退行 退行,是转移的一种方式。所谓退行,也就是将焦虑采用一种与心理的个体年龄不相称的、未开化的、不成熟的行为样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随着弟妹的诞生,大孩子往往又出现已经改变了的夜尿习惯,或吮吸手指,等等,即是退行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小姑娘在桌子上碰痛了手,她就用骂桌子的方式,来抵消由于疼痛而引起的不快,则是退行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七尺之躯的男子汉在忍不住疼痛时,竟会情不自禁地失声喊“妈呀”,甚至会“哭得像个孩子一样”,这,无疑是退行行为的又一个例子;有对夫妻,在前一天晚上大吵大闹,甚至于动了手,大有“有你没我”、“不共戴天”之势,可是,第二天就烟消云散,又肩并肩地出门买东西了,旁人对这种事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对夫妻实质正是在这打闹中感到快乐,同样是退行行为的一个例子;那种成年人当自己的感情不能被人理解时,突然哑然失声;无缘无故哭泣;过度依赖;用婴儿的语言讲话;耍小孩脾气;在地上打滚胡闹,表现出孩子般的举止,或为逃避困难局面而紧闭双眼,以及离家出走,等等,这些都是退行到幼年时行为的现象。那么,心理的退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退行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复杂理性为恢复个体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所作的努力所致。复杂理性,是焦虑的实际所在地。复杂理性本想通过自居作用的工作,力图驾驭生命冲动,把生命冲动归于自己掌握,却又导致了理性典范的建立。结果,理性典范,反而成为焦虑的集合地点。理性典范,不单单是生命冲动最早的对象选择的一个痕迹,它,还代表一个反对这些选择的强有力的反相形成。理性典范的这种两重性,既代表焦虑,又代表抑制焦虑,特别是后一方面,使得理性典范支配复杂理性更加严格,强迫复杂理性去密切控制生命冲动的本能。然而,尽管理性典范对焦虑的控制倾向经常是强烈的,严厉、残酷、专制总是成为理性典范的一般性格,但有时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焦虑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寻求快乐的成分在理性典范中牢固地盘踞着,并企图突破复杂理性的禁制,而转向反对复杂理性对生命冲动的控制。这样,复杂理性处境艰难势在必然。为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以慎求无咎,复杂理性只好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从危险中退却,返求于内,求助个体原本业已否定其价值的个体早期发展阶段所习得的经验,为生命冲动的快乐满足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通过生命冲动物质的发泄,使得被围困在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得以释放出来,也就是焦虑的被排除。这,就是退行的机制。由于在退行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退化、回复的形式,突围而出,由此可见,退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歪曲和破坏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因而,尽管退行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消除由于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存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从而,帮助个体实现其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心理症的倾向,或者说,退行也是导致变态心理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心理的个体直接渲泄生命冲动心理能量的努力遭受环境的阻遏,只能通过退行寻求变相满足,而心理的个体始终不能克服,那么,这种退行,就有可能“固着”,隐伏着以后发生各种冷淡、变态乃至心理失衡的危险因素。象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在恶劣情况还没有到来就感到紧张苦恼,疲惫不堪;象忧郁性神经症患者,总是呈现一种痛苦抑郁的情状;象不安性神经症患者,经常为一种非常强烈明显的烦躁不安所困扰,即是因被抑制的生命冲动的欲望得不到正常表现,由于退行而引起的心理机能的严重扰乱。 第十三章 置换机制(三) 第一节 代偿 代偿,是复杂理性在认知外界的同时,遵循理性典范的指导所采取的,通过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与其最初目的同一种类的目的,使之适应外部条件所规定的满足的可能性,从而,解决焦虑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所谓代偿,也就是将被复杂理性禁止采用某种途径获得直接满足的焦虑,通过另一条与其最初极力避免的途径尽可能相类似的新出路替代求偿,加以表现出来。例如,一个偏僻农村的妇人,受了邻人“张三嫂”的气,心里恨不过,便在自家门口,拿一把菜刀,在刀板上剁,一面剁,一面喊“张三老婆”的名字,剁了,便算出了气,即是代偿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一个学中文的女孩子,性格内向,多愁善感,上大一时,因一男孩一度每天过来找她,与她谈笑,说一些诸如 “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爱情不在感情在感觉”、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世上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昨天最能揭示人的价值,今天最能创造人的价值”之类的醒世、调侃、深沉、无奈、智慧、悟达、激励之语,解除了她的孤独和寂寞,便梦寐相思,疯狂莫名地爱上了他,谁知,那男孩却毫不知情,一点也未把这个痴爱自己的女孩子放在心上,甚至,还不时得意地向她宣告“我这几天正在嗑一蜜”,和她隔壁寝室的其她女生来往甚密,使得这个默默暗恋他的女孩子因而逐渐为情所伤,变得灰心失意,为了疏散自己心中的苦闷,这个女孩子终于狠下心来,移情别恋,而与另一个喜欢自己的男孩恋爱,把所有爱心置于该男孩身上,以消释积压在心头的熬煞人的痛苦,则是代偿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一个做丈夫的,上班的时候挨了上司狠狠一顿训斥,因而,回到家中心思重重,情绪颓丧。为了排谴自己心中的抑郁,他,无缘无故地猛力开、关门,摔茶杯,踢椅子,或找碴同老婆干架、打孩子,把一股怨气不分青红皂白地迁怒于无辜者,拿他们当出气筒、泄怨袋,无疑是代偿行为的又一个例子;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很爱他的儿子,有一次,儿子在爷爷面前调皮捣蛋,触怒了老爷子,当爷爷的一气之下,便责打了孙子,做父亲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急、又气、又怜、又恼,无奈之中,自打耳光,他老父亲满脸惊愕,忙问他为何要这样,他回答得倒好:“你打我的儿子,我只好打你的儿子”,在这个例子中,做父亲的看到自己的儿子遭责打受到刺激,而用自我惩罚的方式,来维持自身心态的平衡,当然亦属代偿行为的一种;研究表明,在长期服刑的犯人中,由于异性严重缺乏,约有80%以上有过同性恋关系,这,其实也是代偿行为的表现;还有,倘若大家稍加留心,可以注意到,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行业,那就是“泄气中心”,到泄气中心来的人,可进入一个房间,关起门来任其发泄,他们往往在房间内,对着偶像大叫,暴跳如雷,把室内的摆设打得稀烂,直到闷气泄尽,获得满足为止,泄气中心的收费,通常很高,但是,许多顾客却毫不在乎,因为,如不这样适当借助此类代偿行为来使自己变得轻松自如,他们就有可能因为忍耐不住,而付出更高的代价,如因与老板争吵而失业,或与配偶发生嚼舌而导致家庭破裂,甚至,因头脑发热而不顾后果,发生过激的侵犯行为。作为解决焦虑的一种置换形式,代偿,在个体的心理程序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代偿之所以有价值,其原因,即在于它们是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代偿里,复杂理性虽然最后否定了焦虑的最初的目的,然而,这种否定绝非是象反态那种是非不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或者说,是一种扬弃。复杂理性遵循理性典范的指导,在克服、摈弃焦虑的最初目的中对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利因素的同时,又吸取、保留和改造了焦虑的最初目的中对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有利的因素,并把它作为自己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目的的本质结构。因而,虽然代偿已不复是原来状态的潜意识,而是潜意识的替代物,是被置换了的东西,但这种被置换了的东西却无疑同潜意识的东西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某种互通性的东西。即,一切代偿里都包含着某种原初的、其它因素最终统统可以还原到它身上的潜意识的东西。正由于代偿同潜意识的东西的联系绝非是断裂的,因而,代偿虽然会使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受到影响,但却永远不会引起严重的扰乱。与心理的代偿过程密切相关的行为心理机制,就是甜柠檬机制。由于代偿能把本质上带有痛苦成分的焦虑,以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即以接近其本来面目的替代的方式,在心理的个体意识领域内呈现出来,变成可公开接受的快乐的东西,从而,使得心理的个体迅速解除焦虑,恢复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因而,从行为的效果来看,尽管代偿不能使得心理的个体实现焦虑的最初目的,但其最终结果,却与实现焦虑的最初目的根本没有太大的区别,正是基于这种行为价值的基本等同,使得心理的个体在代偿过程中,总是竭力抬高现状或事物的价值,藉合理化以苟安于现状。这种行为心理机制,跟伊索寓言《甜柠檬》中一只狐狸吃不到甜葡萄,只好吃酸柠檬,还硬说柠檬是甜的故事类似,所以,称之为甜柠檬机制。象有人无力购置较复杂的家具,只好购置简单家具,遂说较复杂的家具不中用、缺乏可靠性,简单家具则使用方便,物美价廉;有人要火车卧铺票要不到手,只得要了张硬座票,就说坐硬座又便宜,又可以和其他人一起聊天、吹牛、玩扑克,热热闹闹,不象躺在卧铺上那样无聊、无趣、清清冷冷,一点意思都没有;有人想在学校泡妞,却被女生青眼有加,即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更何况身边的女生多是那种“从背后看想犯罪,从侧面看想撤退,从前面看想自卫”的小怪物型,自己连看都看不眼,天涯何处无芳草,靓美眉到处都有;有人追不到漂亮女孩,只好娶了长相丑陋的女子为妻,便说三只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女人满街都是,说漂亮的女孩说白了如同花瓶,中看不中用,一点个性也没有,而且,那种太过风骚的女人往往还不牢靠,容易红杏出墙,成为一种负担,男人想守都守不住,累得慌,“惹不起,躲得起”,干吗要自己折自己的寿?相反,外表一般化的女人套一句老话来说,则往往“幽闲贞静”,规矩礼貌,更有内涵,正如俗话说的好,“老婆长得丑,活过九十九”,等等,即是甜柠檬机制的突出表现。     第二节 投射 投射,是复杂理性在认知外界的同时,遵循理性典范的指导,所采取的一种以严斥外界的替代对象为途径,以全盘否定焦虑的最初目的为特征的解决焦虑的转移方式。所谓投射,也就是当焦虑被复杂理性禁止采用某种途径获得直接满足,而这种受到复杂理性禁止的行为样式却在他人的行为中有所发现时,复杂理性为避免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的潜力遭受过度抑制,使焦虑有所归宿,获得适当满足,便在理性典范带领下,引导它走另外一条路,将焦虑以一种恣意强调、谴责、中伤他人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一个技校学生,明明自己原本就想同别的女孩子谈恋爱,只是自身魅力不够,勾又勾搭不上,却横加指责周围其他同龄人年纪轻轻就卿卿我我,勾肩搭背,搂搂抱抱鬼混在一起,简直太不象话,即是投射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一位厂矿办事员,明明自己先前就想拍领导马屁,只是自身道行不高,未能拍到家,却公然指责周围其他同事心术不正,趋炎附势,靠奉承、溜须、拍马讨上司欢心,简直人格低下至极,则是投射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一名演艺人员,明明自己私生活就不检点,常有一宿的情人,却动辄指桑骂槐说身边有的女孩子,骚里骚气,就像“公共汽车”,谁都可以乘坐,无疑是投射行为的又一个例子;还有,某国家公务人员,明明自己“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一天”,吃喝嫖赌一应俱全,却贼喊捉贼,说什么时下就有那么一帮人, “喝美酒一瓶两瓶不醉,打麻将三夜四夜不睡,玩女人五个六个不累,干工作七样八样不会,收礼物成千上万不退”,致使世风与日俱下,让自己实实在在是看不惯!应该动员全社会来齐心协力,进行治理,该暴光的暴光,该查处的查处,彻底将其铲除,否则,如果视而不见,长期任其泛滥,那么,结果只能是弄得到处乌烟瘴气,国将不国,云云,同样是投射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有人曾经一针见血地讽刺说,“讽刺家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些坏东西,而把它们说成是别人的。”这番话,真是对讽刺家莫大的讽刺——原意要去刺人家一下,不料在明眼人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投射行为,所刺的,恰巧就是他自己!事实常常如此:那个说,“我最讨厌心胸狭窄”的人,往往正是那个心胸特别狭窄的人;或者,那个说,“我最不能忍受流言蜚语”的人,时常恰是那个最喜欢散播流言蜚语的人;而那个说,“我最看不惯独断专行”的人,多半即是那个动辄发号施令,高高在上自恋自大的人;还有,那个说,“我对吃拿卡要发自内心深恶痛绝”的人,经常就是那个吃拿卡要成性,欺上瞒下无法无天的人;……诸如此类投射现象,人们可谓司空见惯。心理的投射过程之所以发生,乃是由于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寻求恢复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实现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的原因所致。任何焦虑,从本质上说,都是因为生命冲动受到复杂理性抑制而引起。作为心理的个体的一种本能,生命冲动的目的,即寻求快乐满足,是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如果某种焦虑长期“固着”在不适当的对象上,那么,这种迟迟得不到满足的焦虑的本能,不仅始终有可能导致心理的个体重新回溯到以往的痛苦经验之上,迫使心理的个体再度卷入心理冲突,而且,往往还可能成为导致心理的个体产生某种精神病症的致病因素。投射,就是企图假借批判他人类似行为,以开脱自己,打破这种“固着”,将焦虑的根源移出去,使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获得发泄的机会,使焦虑得以解决。在投射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只按照理性典范的绝对命令行事,把个体的隐私,即焦虑的根源,也就是被抑制的生命冲动巧妙地予以掩盖、伪装起来,加以精心地处理,使之不易被人探悉,并以一种隐瞒自身真实动机或愿望的对立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变成可公开接受的快乐的东西。作为常态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投射,从本质上说,仍然是在焦虑得不到直接满足的情境下,复杂理性为求得焦虑解决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是潜意识欲望即被抑制的生命冲动竭力表现自身引起的结果。由于在投射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在理性典范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下,迫使焦虑转向它种目标,但却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否定其最初目的的目的,因而,心理的投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扰乱和否定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自始便遭受来自情感的排斥和反抗。 第三节 补偿 补偿,是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所采取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同被置换的焦虑联系极为密切的转移方式。所谓补偿,也就是当焦虑造成心理的个体对自身某种能力产生劣等感时,复杂理性为使得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得以渲泄,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即在理性典范指导下,将焦虑以一种弥补自身劣等感的补救方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一个体质原本孱弱的人,不甘体质弱于他人,因而加倍努力地刻苦训练,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即是补偿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一个受到某个小圈子排斥的人,为了出口气,而严格奉行那个“小圈子”的价值观念,并且,处处胜过他们一头,则是补偿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一个幼年因患猩红热致耳聋,被学校赶出校门的人,依靠到图书馆自学,最终造就了高度的数学才能,无疑是补偿行为的又一个例子;还有,一个男孩因其貌不扬受不到女孩青睐,他,就以学习成绩优异来获取女孩的重视,在精神上体验爱情不仅不会象谈情说爱,特别是性放纵那样太过妨碍他的学习,反而有助于他情操、人格的成长,同样是补偿行为的一个突出例子;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曾根据希腊爱情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以《窈窕淑女》为名写过一出喜剧,大意是说,塞浦路斯国王、艺术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手刻的少女雕像加拉蒂亚,朝思暮想地一直观赏,后来,雕像果然有了生命,美梦成真,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出喜剧的含义是:你预期什么,你就得到什么,此一含义,即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人也称之为预言自验:你觉得对方是什么样子,他可能就变成什么样子;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可能就变成什么样子!如,教师一直认为某生愚蠢,该生很可能真变得愚蠢了;又如个人自己觉得身体衰弱,也可能变得真的身体衰弱,个体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事先所预期者,果然在以后行为中应验的现象,亦为个体寻求补偿最终引发的结果。心理的补偿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焦虑。从根本上说,任何焦虑,都是由于影响心理的个体渲泄心理能量的某种身体的、精神的或社会的障碍所产生,不管这种障碍是真实的,抑或是想象的。当心理的个体意识到这种障碍,同时,通过自居作用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对焦虑严加控制时,这个心理的个体在其内部建立的理性典范,也就成为心理的个体现阶段力求取代的目标。这是因为,对于心理的个体而言,只有具有取代理性典范的能力,心理的个体才能够足以克服引起焦虑的障碍,从而,消除焦虑产生的根由。当心理的个体将现实的“无能的我”与这个强有力的理性典范相对照时,这种对照,总是使得心理的个体从中发现自身人格中所存在的缺陷,并因这种缺陷而对自身产生一种不胜任的、痛苦的感觉,即产生自卑感。复杂理性一旦把这种自卑感与焦虑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情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将促使复杂理性过度强调克服这种缺陷在维持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中的重要性,并驱使心理的个体直接参与自身的命运,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的人格,为满足这种自卑情结的需要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为战胜自身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努力去进行补偿,从而,引起补偿行为。这种补偿行为,正象古希腊狄摩西尼(Demothen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强有力地战胜他的口吃,而成为一位伟大的演说家那样(按:狄摩西尼先天条件极不适于做演说家,他,肺活量小,有发音困难,而且口吃,但他靠着不知疲倦的训练,克服了这些先天的障碍!他,口含卵石讲话,以克服口吃,他,对着镜子练习,以去掉讲话时面部肌肉的扭曲,他,疾登山坡,以使嗓音响亮有力,他,在海边对着汹涌的波涛大声演讲,以适应听众喧嚣的环境,最后,他,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演说家之王”!),一个人格某些方面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补偿行为,而不断得到改善。由于有多种多样的行为,可以用来达到补偿的目标,这样,不同的人,用以补偿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每一个人,都发展了他所特有的补偿形式。这,就是他自己的生活风格。 第十四章 置换机制(四) 第一节 升华 升华,是转移的一种常见方式。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较为高级的、常人容易理解的、为环境社会所承认及肯定的对象上时,即被称作为升华。例如,法国作家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曾经遭受失恋折磨,他写过这样的日记:“我明白,我能创作,我是自己的,一切属于我,包括我的那些锁链,我是我自己的各种痛苦的主人!”之后,他正是以此为座右铭,很快地从失恋中挣脱出来,立下了“不创作,勿宁死”的誓言,伏案十年,终于写出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蜚声世界文坛,“累累的创伤,便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即是升华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一生饱受失恋痛苦,情感的压抑虽然让他感到窒息,但也激发了他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他,在十五年创作生活中,竟然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我越是在最深的痛苦中所写的作品,越是受世人赏识”,则是升华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青年歌德,在1772年夏天,完全被夏洛蒂?布夫迷住了,无论白天黑夜,他都看到她的幻影,但是,夏洛蒂早就与别人订婚,她的未婚夫还是歌德的朋友,当夏洛蒂的婚期逼近时,歌德只有一个选择:逃走,恰在此时,他听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一位他所认识的朋友,外交官耶路撒冷,因为爱上朋友的妻子,向她表白爱情,却遭到拒绝而自杀了,这个消息,像闪电,照亮了歌德心中郁结已久的创作活动,“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他马上坐到书桌边,不拟提纲,不打草稿,就这样开始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像一个梦游者在梦中一样,离开了这个烦嚣的世俗的世界,他,用了一个月时间,写完了这部后来影响全世界几百年的凄婉、动人的不朽作品,当他写完这本小说时,他像生了一场大病似地清醒过来,他,这才摆脱了对于夏洛蒂的思念,摆脱了梦缠魂绕的情感,从巨大的精神压抑中解脱出来,这,无疑是升华行为的又一个例子;正如司马迁(公元前145? ?公元前86?)《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云:“昔西伯拘幽里,演《周易》;孔子厄陈、秦,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笔下的这些历史人物,大都是遭受了某种挫折以后,情感升华,因而,取得成就的。那么,心理的升华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从升华的起源来看,真正幸福的人,决不会存在升华;只有那种本能欲望得不到完全满足的不幸的人,才存在升华。升华,不过是起源于心理的个体被抑制的生命冲动。升华,是由被抑制的没有得到完全满足的生命冲动激动起来的。得不到直接满足的生命冲动,乃是升华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所有升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欲望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求得直接满足的手段,结果,心理的个体为避免由于生命冲动的活力被长久地抑制住而导致自身走向变态、自杀乃至心理失衡的道路,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在理性典范带领下将被抑制的生命冲动转移到更适宜的境界,一旦这种转移能为外界现实生活所允许、赞同,又能使被抑制的生命冲动获得适当满足时,这,就是焦虑的升华。焦虑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了被抑制的生命冲动最初的、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目标,而转向它种性质上有区别的、社会上可以普遍为之接受的、较为高级的目标。复杂理性总是通过借助升华,把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引入一条对社会有益的渠道,从而,有效地摆脱困境。由于升华既能满足个体被抑制的生命冲动,又符合社会文明规范和要求,心理的个体原始的本能冲动在升华中找到了有效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因而,升华,对于心理的个体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每一个升华,都是被抑制的生命冲动的一个满足,一个对不予生命冲动满足的现实的矫正。升华,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机制。升华的方式,有种种。如对上网的衷爱,以沉迷网上生活驱除寂寞,发泄情感;对事业的迷恋,以专注个人事业逃避烦闷,忘却烦恼;对宗教的狂热,借宗教远离苦难,寻求慰藉;恋爱,通过情感交流消除孤独,得到极致的愉悦;如此等等。在所有这些方式中,对上网的衷爱,总是以伤害个人生活能力为代价,始终难以逃避现实生活沉重的负担,容易使生命失去原有的光辉;对事业的迷恋,又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巨大压力,往往使多姿多彩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而对宗教的狂热,则脱离现实,借宗教来作为逃避苦难和追求幸福的法宝,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精神麻醉”,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有恋爱,可以给人以生理上、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心理的个体可以因恋爱双方间情感上的交流及相互关怀,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和疏离感,因此,恋爱,才是升华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或者说,恋爱,是一种比其它方式更好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升华依靠复杂理性借理性典范提升,把受到抑制的本能冲动加以缓和、分散,不失为个体用以解决焦虑、摆脱心理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如果心理的个体过分用它来作为心理防卫,也绝非是合适之举:一旦复杂理性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亦不能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则这种无由升华的本能冲动就可能以一种外部扭曲的形式,突围而出,寻求变相满足,从而,成为导致个体产生变态、自杀乃至心理失衡的根由。 第二节 堕落 堕落,是转移的一种方式。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较为低级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象动物的、嗜欲的对象上时,即被称作为堕落。例如,一个女孩子,虽经百般努力,但考试结果下来,成绩依旧不够理想,被父母严加训斥,郁闷难耐,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动辄借故托词,擅自夜不归宿,放荡不羁,与不正派的异性交游,结伙疯狂飙车,搞一些不健康的游戏,无谓消磨时光,即是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一个公务员,一门心事想要当官,到头来却事与愿违,因而,觉得生活烦闷无聊,意欲填补空虚,寻求点刺激,遂开始“搓麻”,起初,他手气不错,经常是出手便赢百十元,而且,总是赢多输少,令他尝到了赌博的“甜头”,便自我膨胀起来,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既来得快又便当的发财门道,赌兴更浓,他,有空就 “搓”,一注接着一注,一局接着一局,整日泡在牌桌上,一“搓”,就是通宵达旦,“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赌博,能使最有钱的人都绷紧全身的每一根神经,这,就是赌博的奇妙和诱人之处”——赌博,已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上瘾,并且,越走越远,慢慢地,他,瘾头越来越大,无论是睡着、醒着、坐着、站着,想的就是“搓”、“搓”、“搓”,他,有钱“搓”,输了,借钱也照样“搓”,几天不“搓”,便觉手痒,但好赌运只是昙花一现,渐渐地,他感到牌运开始背叛他,他,开始输钱了,连连失手,并且,经常是输得干干净净,输得一败涂地,输得浑身剩不下一个子儿,输得连眼睛都发红,现在,他才明白,最初自己能赢钱,是那伙人故意放出诱饵,引他上钩,拉下水后再慢慢捞油,然而,赌徒的心态,往往是这样:输了,不服气,不甘心自己的钱流进别人的腰包,千方百计地想要赢回来,希望东山再起;赢了,不过瘾,想要赢得更多,妄想一夜之间自己就成为百万富翁,他,已经赌昏了头,总想赌赢,死不服输,于是,越陷越深,结果,他越赌越输,越输越赌,一次次地悔恨,一次次地戒赌,再一次次地破戒,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陷得更深,存款全取出来给了别人倒也不算,还变卖了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并欠下了一大笔赌债,别看那伙人平常在一起亲亲热热,称兄道弟,上门讨债,却是凶狠恶毒,他,就是把祖传的一幢50多平方米的小楼押出去,仍然不够还债,然而,即使到了这一步,他还死不甘心,发誓要捞回本钱,可没钱,又拿什么跟别人赌?俗话说,“十赌九烂”、“久赌成贼”,在无力偿还赌债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铤而走险,用生命和法律作最后一搏,则是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再如,一个演艺人员,疯狂莫名地爱上了一位空姐,他原以为,他,肯定能赢得她的芳心,谁知,最后,却被她拒绝了,在那段时间里,他甚至想杀了她,——既然他得不到的女人,他也决不想让别的男人得到,在那段时间里,他真的什么都做不了,虽然,他接了好几部片子,但他的神智,却非常非常混乱:经常忘记台词,有时候,还会突然泪流满面,弄得导演经常向他发脾气,警告他,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就把他除名,他说,他失恋了,但那该死的导演则说,真对不起,我错看你了,我原来以为,像你这样的人,是从不会去爱一个女孩子的!但即使这样,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还在继续,生命还在延续,如果你忍受不了心灵的痛苦,那你就回家呆上一段时间吧,后边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上镜呢,咱国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你这个角色,只要不是白痴,谁都能演——你说,你行不行吧?他当时真他妈的气疯了,同时,也觉得,这世界的确是太冷酷,活得真累!但他只能硬着头皮说他行,因为,他就靠它生存啊,虽然,他在外有了点小名气,但他的片酬并不是太高,而且,他的开支又比较大,所以,他手头上并没有多少积蓄,演艺圈的竞争又这么激烈,所以,他不能放弃已经到手的片约,他只能咬着牙往前走,那些日子,他人瘦得很厉害,吃不好,也睡不好,每天到了下午,就头痛得厉害,在这种情况下,他晚上就约了朋友到夜总会去疯狂:喝酒、跳舞、打架,反正就想发泄自己的苦闷,一直闹到筋疲力尽,才回家睡觉,而且,从那时起,他还沾染上了一个嫖娼的坏毛病,他经常把夜总会的三陪带回房间,和她们发生性关系,然后,给了钱半夜打发她们回去,——他想做那种事,只是因为他想找一个渲泄愤怒和紧张情绪的出口,而女人的肉体,则是最好的工具,他在和妓女做完那种事后,就觉得他的压力真的是减轻了,心里也不那么紧张了,而且,睡眠也得到了改善,这,就使他尝到了甜头,以后,每隔三两天,他就带一个回来,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让他的财政系统发生了混乱,——他的储蓄所剩不多了,所以,他有一段时间,就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正所谓:人不风流只为贫!可时间一长,他又实在是受不了,因为,他发现,它,已经让他上瘾了,——长久不做那种事,他的压力似乎就大了起来,恶劣的情绪也无处渲泄,无疑是堕落行为的又一个例子;看看这样一则媒体消息:1986年以来,警方在南方沿海多次破获一些滥交案件,案发地通常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间或几间大房子里,灯光幽暗,杂乱地摆着些肮脏的床铺,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雾,充斥着萎靡的音乐,一群长发异服的男女横七竖八地歪倒在床上,用锡箔纸烫吸“白粉”,用注射器注射毒品,他们对面—— 房屋中央,则有位妖艳的女人蛇一般扭着舞蹈……,扭着扭着,裙衫脱下,裤衩褪下,全身光光,于是,响起了一阵狂叫,狂叫中,女人勾动手指,也就在这指头勾动之间,有男人上前将她抱住,一系列色情动作,扳倒,众目睽睽之下性交……,而这时,周围的男女也纷纷扯掉衣服,同一个屋顶下演出群交的疯狂……,警方最初以为,这,只是些流氓,也不排斥些许是独立的流氓团伙,但当共案累积到一定厚度,警方发现,他们竟然是些邪教(按:邪教,乃为泊来物,最先起于二战后的欧洲,它,源起的背景为二战引起的幻灭颓废,它的主要教义为男女集团疯狂,有资料介绍,邪教的受洗仪式即两列赤裸的男女互摸生殖器,而邪教的活动则是男女之间的性放荡)信徒!惊愕,是可想而知的,但这,其实也并非奇闻,当灵魂在蠢蠢地寻求依托、逃避现实时,其走向可能是善,亦可能是恶!为什么有人迷信邪教?且看一份案卷笔录所记下的一个邪教信徒的自白:“这几年,先是感到干什么都没有意思,再是感到一切都虚幻,于是,有人说,我可以让你感到实在,这时想也不想就入教了”,邪教信徒企图用疯狂的感官刺激来感受生之实在,同样亦为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据说,有位女生,在听别人讲笑话时笑得捧腹、前伏后仰,忽然,裤子纽扣悄然脱落,长裤下掉,露出三角内裤,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女生羞得满脸通红,以后,她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回忆一下:“裤子的纽扣我已检查过了,纽扣的线很牢,纽扣也扣上了”,想想不放心,再将裤子脱掉,重新检查一遍,再将裤子穿好以后,又重新回忆一遍,再将裤子脱下来检查,如此不断回忆,反复检查,以致穿一条裤子总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其实也是堕落行为的一种;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时,我们实在是难以区分,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一个心性清明的人的自然灵性的本真,还是一个满是机心的人的戴着面具的面孔?类似这样的堕落行为的例子,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一个在街坊邻居眼里几近完美无缺的少年,竟是个连续作案多起、奸淫幼女令人发指的蒙面犯;而一个出身富裕人家、出手慷慨大方的少女,竟是个习于作弄他人、行踪诡秘、令人头痛的惯偷;一个文质彬彬、老实巴交、在生活中常与电脑为伍、从不被别人注意的白面书生 “网络化身”竟是一个对女人充满仇恨的性变态小说作家;而一个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也是一向乖巧的女孩经常向网上发送的讯息竟是:“有谁想和放荡的女孩谈话吗?”、“放荡的女性寻找性感的男性”,听到这样的消息总不免心中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会呢?”,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感受;只要留心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即可发现,时下,有一种新潮的“贺卡”,正悄然在青少年学生中流行,——许多人都以为贺卡总给人以温馨快乐之感,殊不知这种 “贺卡”却让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所谓的贺词都是些什么“阴阳两界大会串!寒风冷月索命时!”、“有胆量打开吗?恐怖啊!不怕死的就来吧!”,当你壮胆打开 “贺卡”,不是阴森森的城堡,就是猛然跳出个滴血的“骷髅头”,甚至,还发出尖厉的鬼叫,问起青少年青睐此种“贺卡”的原因,他们回答得倒挺干脆:“好玩呗!”、“送礼物就要送最奇特的,这样才够幽默、刺激!”,青少年学生藉送吓人“贺卡”来放松自己寻求刺激,本质上仍属于堕落行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曹操(155?220)的名诗。古今中外,试图以酒来消愁解忧,引起堕落行为发生的,可谓比比皆是;那种利用诱导兴奋的药物,如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致幻剂、麻醉剂和兴奋刺激剂,等等,人为制造愉快的、强迫解除焦虑的兴奋状态,以暂时忘却失意的痛苦与烦恼,从中获得具有某种晕眩效果的瞬间极度快感的做法,其实都是堕落行为的突出表现;而梦想通过自焚,藉此摆脱困扰,进入所谓的“天国”,更是堕落行为的典型。心理的堕落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也就是焦虑。生命冲动,是人的最为原始的本能冲动,它的目的,就是寻求快乐,它,总是指向一定的欲望的满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欲望常常受各方面的压抑而得不到实现,便退行到心理结构的潜意识底层,因而,产生焦虑、痛苦。这种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于是,心理的个体便采取各种补救的方法,以解脱痛苦、寻求快乐,从而,产生焦虑的转移。当这种转移为外界现实生活所不容许,具有多种不道德的、易于动情的、令人生厌的因素时,这,就是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堕落。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精力被堕落了,就是说,它舍却了焦虑最初的、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目标,而转向它种不足称道的、较为低级的目标。其作用是,通过引导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走另外一条路,避免生命冲动的潜力遭受过度抑制,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使本能欲望有所归宿,获得适当满足。由于在堕落行为中,复杂理性总是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为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而采用一种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迫使心理的个体去干那些个体过去通常不容许自己去干的事情,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通过加在一个性质上有区别的、较为低级的生命冲动上得到严重歪曲的表现,因而,堕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替代和破坏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由此可见,虽然堕落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缓解焦虑,避免个体因心理紧张过度而呈现病理的焦躁反应,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心理症的倾向:如果心理的个体求得生命冲动直接满足的努力遭受阻遏,只能通过堕落的方式耗散被围困在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而个体始终不能克服,那么,这种堕落就可能“固着”,成为心理的个体的某种成瘾性的需要,从而,隐伏着以后发生某种精神病症的危险因素。象强迫症患者,一再身不由己地重复出现某种怪异行为,明明已把煤气炉或者房门关好了,自己却还不放心,要多次检查;用洗衣粉洗过手后,总担心自己手上还有洗衣粉,无缘无故要频繁洗手;老是喜欢用手摘捏衣服上的线头,没完没了,自己却浑不在意;反复产生观看烈火燃烧的强烈愿望,因而,屡次放火,无法自控;象躁郁症患者,尽管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但却被不得不做的义务感所迫使,因而,表现得异常焦躁;象战争神经症患者,尽管在前线负伤到后方野战医院接受治疗已经治愈,却由于返回前线的日期逼进而导致行走困难,即是因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得不到正常表现,由于堕落而引起的心理机能的严重扰乱。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心理的个体经常使用酒或其它诱导兴奋的药物来引发堕落的发生,还可能产生某种副作用。例如,酒,虽“能乱性”,“增加性欲望”,但却常常“令人欲振乏力”,“减损性演出的能力”;又如,迷幻药(被人称为爱情灵药),尽管可加强人的触摸感觉,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接触别人身体的迫切愿望,但也容易使人干渴无比,让人狂躁难眠,通夜叫嚷;再如,海洛因,在给人以飘飘欲仙的“天堂的快感”的同时,却又让人难以摆脱依赖,致人身体严重衰败;恰似众所周知的,毒品,对人的诱惑,实际上,只有一条,那就是,“可以使人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能消除烦恼”。——这话,其实是毒贩子的宣传用语。但,他故意不接着说下去,那就是,“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也是极为短暂的,但却能带给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对它的强烈依赖,造成精神上的崩溃和人格上的毁损,进而,丧失人伦,导致犯罪,导致个人和家庭的毁灭,导致社会的沉沦。”更有甚者,曾几何时,毒品,还与令人谈之色变的“爱滋病”连在一起:凡吸毒者,早期都有性欲亢进的表现,目前在一些地方,80%的吸毒者都是青少年,属性机能旺盛时期,因此,多数吸毒者都有淫乱行为,强烈频繁而混乱的性行为无疑加速了爱滋病的性传播,随着吸毒次数增多,毒瘾逐渐加大,常常要使用静脉注射才能过瘾,此期虽然性功能低下,不淫乱,但变态的人格促使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一旦毒瘾发作,他们往往忙不迭地用井水、河水,甚至阴沟里的水来稀释毒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用一具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有时没有注射器,便用一个针头,接上一段皮管或塑料管用嘴吹,这样一来,吸毒者把爱滋病传播的两个重要途径都集中到一起,更增加了爱滋病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为“爱滋病”和其它疾病病菌倾入体内敞开了大门。常言道:以物害人者,自己是不用此物的。真正的毒贩子,自己是不吸毒的!有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在痞子中流传,那就是:“有仇不用报,把他拉上道。”类似的,还有另一种说法,“如果想害人一家,教他们的子女吸毒,则什么仇都报了。”这番话,乍一听起来刺耳,但细想起来,倒还果真是那么回事。试想,如果一个人,用刀去杀人,倒不一定能杀得死对方,而且,他会发觉,会反抗;但,如果用毒品杀人,那就简单得多,保证他死得干净利落,绝无生机,而且,他还是心甘情愿地延颈就戮,死得俨俨然,陶陶然。如果说,这世界上真有一种人的毅力也无法抵抗的东西,那么,这,便是毒品。据称,“白粉”连续吸食三次,即可上瘾。多数吸食者,是抱着浅尝辄止的心态,去体验吞云吐雾的滋味,但几次吸食下来,想放弃,已经来不及了。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只要一个人吸了毒,就总是“想”吸;一“想”,就抑制不住;一旦瘾发,便如“万蚁啮骨”、“万针刺心”、“万蛆吮血”、“万蛊断筋”、“万刃裂肤”,骨头发痒,头皮发麻;再忍忍,便口吐白沫,浑身发抖,有如进地狱一般;吸毒者起初吸毒,是为了寻求愉快的感觉;到后来吸毒,却是为逃避不愉快的感觉;但越吸,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便越敏感;于是,越想依靠毒品来麻醉自己;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越陷越深;最后,吸毒者除了毒品,几乎不吃任何东西,一般只吃一点流食,或者喝水,而且,见不得冷水,一见,便浑身发抖。因此,极度虚弱,骨瘦如柴,是几乎所有吸毒者的特征。 第三节 性 性,是转移的一种常见方式。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肉体性欲的动欲区,以一种乐欲化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时,即被称作性。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乳幼儿抚摸玩弄自己身体这样一种自体爱的行为,即是性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正如许多男生、女生所发现的那样,每当陷入困境、挫折、焦虑不安、紧张或者失眠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淫,则是性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据说,罪犯在逃亡过程中,由于精神常处于极端紧绷的状态,容易出现超乎常理的“嫖妓”行为,无疑是性行为的又一个突出例子;还有,吸烟,根据某项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是老烟枪,在极端紧张之时并不吸烟;吸烟时由于某种原因而陷入紧张状态之际,不是一下掐灭烟头,就是让香烟在那儿一直熏着,换句话说,想借嘴唇刺激来消愁解闷,排除精神负担的倾向,在紧张之时尚未形成,只有在脱离紧张状态之际,个体才会有用力拼命吸烟的举止,以解除紧张,获得快感的满足,这,其实也是性行为的一种;随着E时代的到来,网络科技所带来的网络性行为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性爱如迷药,惹人上勾,不管政府部门或社会文化再怎么否认,网络都已逐渐成为媒体虚拟或直接性行为的最大场所,特别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族群,网络性活动更是具有无可抗拒的诱惑力,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女性、男性的同性恋者最容易沉迷在网络性行为上,因为他们在传统的社会中都受到一定的伦理约束与礼教监视,但是,在网络中,这层顾虑完全不见,他们可以与相隔千山万水的爱人一“键”钟情,通过光纤传输彼此的相思、心跳,“芯芯相印”,事实上,网络性行为泛滥已经是个老问题,早在1999年,有人就已经做过大型的研究,根据9000份有效问卷,90%的网络使用者每周花费不到10小时的时间,在浏览色情网站或者从事其它网络性行为,这项研究的说法是将事实的另一面隐藏起来,也就是说,只要有1%的受访者,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瘾在网络性行为,不知如何自拔,那么他所代表的隐藏性人口,将会有多么广大!更为糟糕的状况是,当社会大众开始认为网络性行为是一件普通不足为奇的社会行为后,将会影响更多的族群,譬如学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无处发泄,当他们沉迷在网络性行为中,更不容易保护自己,而那些寂寞无聊的上班族,也渐渐以网络虚拟性爱来打发自己的时间,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出轨的广告亦迎面而来,——“你也尝试过网络上放纵的滋味吗?利用文字上的诱惑和想象力进入对方的身体,将欲望发泄在电脑上?或是约出去见面后,一时天雷勾动地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发生了一夜情(按:舶来品一夜情,通常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同样一个夜晚,同在一张床上,这个夜晚男人称为“一夜性”,女人说是“一夜情”,短暂的亲密接触,无须了解,也无须责任,在度过一夜浪漫激情后,就此同陌生人般,重回各自的领域,继续做一个好人)?”也许生活有时淡如一杯白开水,而一夜情就像是沉闷的现实生活中一道偶然的闪电,网络色情的泛滥与现实情感生活的挫折,恰似疾风骤雨般,推动“一夜情”这股“潮流”朝着“激流暗涌”的态势“蓬勃发展”,一夜情这一名词已不再陌生,更是性行为的典型例子;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性,不仅能给个体提供一种与生俱来的、可以让个体自由消遣的发泄管道,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简单、自然、单纯而令人十分喜欢的、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人,以性来享受爱与快乐;有人,以性来净化自身灵魂;有人,藉性来引人向善、软化恶行;性,经常是个体用以实现自身完满的最重要的因素的体现。与此同时,性,有时也是一种不易对付的力量的显现。性,一旦与不断滋生的无目的、无责任感混杂在一起,而任意泛滥,则将可能变得难以控制。事实,确实如此。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惜践踏一切社会规范;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惜抛弃一切已有的名誉和地位;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顾一切以身殉情;性,究竟是提升,抑或是堕落?性,究竟是神圣的神秘,抑或是肮脏的罪?对于性,如果人们过度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很可能越来越容易步入迷失,越来越难以辨别是非,越来越无法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对的,什么却又是错的。恣意发泄的结果,只能是引发道德的混淆。心理的性的过程之所以发生,与潜意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性,是以潜意识为其心理动力和原因的。性,和其它置换机制一样,都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焦虑的满足。性,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生命冲动,即焦虑,寻求变相发泄而引起的结果。附着于性欲倾向之中的焦虑的乐欲化,正是性的本质所在。所有性的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而复杂理性却缺乏求得直接满足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于性,借用性来达到满足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要求的目的。这,就是性的机制。 第十五章 置换机制(五) 第一节 白日梦 白日梦,是转移的一种方式。所谓白日梦,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非现实的虚幻方式,加以表现出来。例如,一个男孩子,觉得处处受大人限制,因而沉浸在“孙悟空”式的幻想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那就好了,即是白日梦行为的一个例子;又如,一个女孩子,在现实中倍受欺凌,于是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白马王子,助自己脱离苦境带来幸福,则是白日梦行为的另一个例子;再如,一个大学生,在读过一本言情小说后,被那书中的情爱故事所引惹,因而,因情生幻,幻想在一间荒凉的小木屋里,烧着温暖的火炉,自己与想象中的情人如胶似漆相互依偎在一起,用目光频频传递爱慕之情,无疑是白日梦行为的又一个例子;据说,女囚犯在监狱里最陶醉的事情,就是回忆男人:她曾经爱过的现在不爱的男人,她不爱的现在想起来有点可惜的男人,当然,还有她永生永世相亲相爱的男人,这,当然亦属白日梦行为的一种;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男人存在这样一种嗜好:他,喜欢在公众场所偷窥那些形象姣美的女孩子的身体,透过她的身体的敏感部位,想象她袒胸露体时风情万种的样子,想象抚摸她的小臀部尖挺的滋味,想象把她的小乳房握在手里“把玩”,就像一首诗所说的,如同手握一只小鸟的感觉,想象与她上床交欢的情景,想象如何如何“摧残”或“蹂躏”她的肉体,这种明知可望而不可及但却又忍不住想入非非的所谓意淫行为,其本质也是一种白日梦行为;有关白日梦行为,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艺术创作,就是白日梦行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他会做白日梦。不同的是,一般的人,做了白日梦,就不再去管它,充其量,只是把它当作谈资,与别人聊上一聊;而艺术家,则不同。他,一旦有了白日梦,决不轻易放过,也不仅仅满足于谈一谈,而是要写在稿纸上,印成书,广为流传,让满世界的人,都来共享他的白日梦。古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李渔(1611?约1679),在《闲情偶记》一书中,即谈到艺术创作的妙处。他说,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很苦的,所谓“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怎么办?搞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之中,你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你能实现你的一切愿望。你想做官,顷刻之间,你就可居庙堂之高,尽尝荣华富贵;你想要做人间才子,转瞬之间,你就是李白(701?762)、杜甫(712?770);你想娶绝代佳人,王昭君和西施会争着爱你;你想成仙成佛,西天和蓬岛就在你的砚池笔架之前;……网络情缘,有时也是一种白日梦。网络情缘的发展模式,一般是网上相识、堕落情网、人约黄昏、两情相悦抑或是分道扬镳。经常有满脸麻子体重达八九十公斤的莽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