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赤壁之战,孙权万万没想到,此人实力最弱,却抢走最大胜利果实

  《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相当诡异。

  参战方集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巨头,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

  曹操先后破黄巾、灭吕布、平袁绍、定刘表,每消灭一个诸侯实力就增长一分,越打越是兵强马壮。此时彻底平定北方,手上已有八十多万兵马。

  孙权继承父兄打下来的基业,一直暗自积攒实力,也算是兵精粮足。

  只有刘备最弱,刚刚才在长坂坡经历了惊魂一刻,手下部队被曹操大军冲击得七零八落。随后靠依附刘表有了立足之地,此时即便算上侄子刘琦的兵马,手上顶多也就两三万人。

  一至强对两至弱,本来曹操胜利是最为合理的结局。即便曹操不胜,正常来讲,实力远高于刘备的孙权也会趁机获取大部分战果。

  可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曹操惨败,孙权几乎颗粒无收,最弱的刘备反倒摘取了绝大部分胜利果实。

  相较之下,官渡、夷陵之战虽然也算以弱胜强,却是多谋的曹操胜了无谋袁绍,军事天才陆逊胜了军事小白刘备。即便出乎意料,倒也在情理之中。

  但赤壁之战,参战三方都有智计百出的人物。东吴有周瑜、鲁肃,刘备有诸葛亮,曹操不仅自己多谋,手下更坐拥五大谋士。从谋士的数量上,曹操甚至更占优势。

  这种情况下,还能以弱胜强,而且是最弱的刘备胜果最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曹操太轻敌,他根本没把孙权和刘备放在眼里。而此时的孙权,光顾着强敌曹操了,完全没料到刘备会趁机做大。

  先说曹操,接连战胜了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诸侯后,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自信心也越来越膨胀。

  

  此时的他根本没把刘备放在眼里。

  虽然,曹操很早就把刘备视为英雄,但他一直压制着刘备,在徐州之战中,甚至俘虏了刘备大将关羽,打得刘备丢妻弃子,只能孤身一人投靠袁绍。

  长坂坡上,更是以碾压之势,打得刘备毫无还手之力。

  在曹操看来,刘备虽是英雄,但也是羽翼未丰的英雄,趁他没发育起来干掉就是。

  如今虽有诸葛亮相助,但诸葛亮再强,毕竟只是一人而已。更何况,曹操这时候还不认识诸葛亮,身经百战的曹操,什么谋士没见过,又怎会将一个初出茅庐的27岁年轻人放在心上?

  曹操同样没把孙权放在眼里。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看不起当时的孙策,说孙策“藉父之名,并非英雄”。

  孙策当时从袁术手下独立出去,聚拢父亲孙坚的旧部,先后击败了刘繇、王朗、严白虎等地方豪强,成长为雄踞江东的一方诸侯。

  相比之下,孙权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继承了哥哥孙策打下的基业。既然曹操认为孙策不算英雄,那接替他的孙权就更不算什么了。

  

  而且,从曹操的角度看,刘琦坐拥荆襄九郡,都被吓得不战而降。那么,刘琦投降后他实力更强了,江东一隅之地就更加难以抗衡,选择投降也合情合理。更何况,当时江东内部主张投降的人并不少。

  所以,志得意满、头脑发热的曹操,也就没有太怀疑黄盖等人的假投降,对冬天刮东风这种小概率的事件更没放在心上,这才让周瑜的火攻计划得以实施。

  再说孙权,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轻视了刘备,他万万没想到刘备会抢走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从一个小细节就可见端倪。

  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去见孙权。孙权对诸葛亮说:

  “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

  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孙权对刘备的评价不低,把刘备等同于吕布、袁绍、刘表这样的诸侯。

  但诸葛亮走了之后,孙权在和周瑜的对话中,却是这样说的: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

  这句话相较前言,提到的群雄中唯独缺了刘备。

  显然诸葛亮在场时,孙权是在给刘备面子,才言不由衷地把刘备看作英雄。实际上他根本没把刘备放在眼里,甚至觉得刘备不值一提。

  孙权本以为击败曹操后,可以顺势向西,拿下荆州。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被刘备当枪使,根本没预料到三足鼎立的结局。

  反观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早已预判了战争的走向。明面上是联合孙权,实际则是坐收渔利。不信你看,整个战役中刘备一方干了个啥?

  先是诸葛亮舌站群儒,靠着一张嘴,把东吴主和派的声音压了下去,说动孙权对付曹操,促成了孙刘联盟。

  然后草船借箭,火攻借东风,搞得基本都是靠天时不花钱不流血的。

  而孙权一方周瑜这边,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出人出力出钱流血牺牲。

  孙权觉得刘备不成气候,而刘备却一直蓄势待发,终于在收尾阶段,趁着曹操败退、荆州空虚的间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荆州。以最弱的实力,反而获取了最大的胜利果实。

  

  赤壁之战的结果看起来诡异。但从过程看,刘备方一直暗自积蓄实力,既利用了曹操的轻敌,也利用了孙权的短视,才能伺机而动,以最弱胜两强,让历史的剧本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进,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