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他被称为包青天,一千多年后墓地被发现,里面的场景让专家心痛!

  原标题:他被称为包青天,一千多年后墓地被发现,里面的场景让专家心痛!

  他被称为包青天,一千多年后墓地被发现,里面的场景让专家心痛!

  包拯,字希仁,合肥人,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其一生廉洁公正、为人刚毅,不依附权贵,办案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深受当时百姓爱戴,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得益于近几十年影视剧的熏陶,他那刚正不阿、秉公办案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后人亲切的称呼他为“包青天”。

  包拯生于宋朝宋真宗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今江西永修县父母官。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至此十年的时间内,包拯都一直在家照顾父母没有外出做官,这也使得他留下了至孝的美名。一直到公元1037年,包拯在父母去世并守陵三年后,才外出做官。

  在这之后,包拯的仕途也算一帆风顺,从地方到中央,大小官吏的乌纱帽也都戴过。小的诸如知县,大的诸如三司使等,在这其中,最著名的从政经历就是在1056年出任开封府知府一职,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开封府尹包大人”了。

  在权知开封府时,他疏浚惠民河,后为了水运之便,又自新郑引闵水汇入,使之流量大增,造福了一方百姓。除此之外,他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当时东京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以治理著称,而包拯“立朝刚毅”,凡以私人关系请托者,一概拒绝,因而将东京治理得“令行禁止”。也正因包拯执法严峻,不徇私情,“威名震动都下”,在他以天章阁待制职任知谏院时,弹劾权贵,“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欧阳修曾评价曰: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公元1062年5月,包拯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当朝皇帝宋仁宗亲临吊唁,并追封他为礼部尚书。

  就是这么一一位刚直不阿的好官,谁曾想象到其死后连遗骨都难以保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973年的春天,合肥市要在包拯墓所在处修建石灰窑,便在《安徽日报》上刊登了一个通知,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这里的包拯墓地迁走。为了保护这位忠臣遗骨,安徽省的考古专家们自发地对包拯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史书记载,由于包拯生前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铁面无私的风格,使得自己得罪了不少高官权贵。在包拯去世后,为了保护他的陵墓不受打扰,他的家人做了21口一模一样的棺材,从七座城门同时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仇恨包拯的那些恶劣分子。

  经过专家们的一番努力,终于在大大小小的墓群中找到了包拯的墓地。就在专家们打开棺材后,棺木里面的景象让现场的专家瞬间感到心痛不已。只见棺内的骨骼是凌乱的一堆,有些还是破碎的。通过对残存的墓志铭查看,竟然发现这里不是原葬墓,而是迁葬墓。同时,棺材杂乱的遗骨是两个人的,是原来墓地被盗后,有人匆忙将散乱的遗骨收集在起,重新入殓。

  几经周折,专家们终于找到了包拯的原葬墓,随后历经磨难的包拯遗骨被包氏后人安葬。1986年,政府决定重修包拯墓,1987年,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包拯墓修建完成。虽说墓地重新修葺,但是作为一代清官,包拯死后都没有得到安息,甚至连尸骨都不能保全,着实让人心痛不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