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菽水欢委曲入宦海抱风木痛凄凉高隐人毛义,东汉时安徽庐江人。家贫,以孝行称于乡里

  虞舜终身孺子慕

  至圣降世异兆感大虹

  湘妃有情啼泪洒斑竹

  虞帝舜,先世国于虞,系出虞幕。父瞽瞍。母名握登,因见大虹,有感受孕,生帝与姚墟。后徒居沩汭。母死,父娶后妻,生子名象。父惑后妻言,每欲杀舜。舜力尽孝道,益持敬恭,号泣昊天,毫无怨意,远近传其孝名。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商于寿丘,贾于负夏,所居之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称其耕历山时,天鉴孝德,使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父母益被感动,转为慈爱。妻以二女,禅以帝位。在位四十八载,崩于苍梧。二女哭之,竹上成斑。舜一生只知尽其孝道,故能感动父母,感动天地,感动帝王,千古称为大孝。孟子曰:“大孝终身慕父母。”舜之谓也。

  【译文】

  相传继黄帝、尧帝之后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出生于姚虚(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后随父母迁居于沩讷(今永济县首阳山南部)。母亲早逝,父亲续娶并生一子。继母愚蠢而顽固,同父异母的弟弟又傲慢之极,二人常在舜的父亲面前无事生非,挑拨离间。舜的父亲糊涂之极,竟与其二人合谋,意图杀死舜。舜则是一个极尽孝道的人,唯觉父母恩德广大,不但毫无怨意,而且对其二人更加恭敬,其孝名远近传闻。舜所到之处,无人不称敬。

  史称舜耕于历山时,天帝鉴于其孝德,派遣天象、群鸟为之耕地、松土,真可谓孝感动天。父亲与继母也为之感化,转虐待为慈爱,尧帝闻之后,深信舜的德行可服民心,可安天下,便将爱女娥皇、女英同嫁于舜,并配以九位男丁助其谋事。经过一番考察后,确认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最佳人选,便将帝位禅让于舜。舜一生尽其孝道,千古称颂。

  汉文帝侍疾尝药

  现异征苍龙入梦

  遵母帝绛候超生

  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母薄后,梦苍龙而生帝。帝劫笃于孝道。当高祖征陈稀返洛阳,以代地居常山之北,近匈奴,屡被寇,乃稍分山西太原地以益之,命群臣择诸王可立者。皆日子恒贤孝温良。连立为代王,都晋阳,后徒中都。高祖崩,诸吕檀权,陈平、周勃定策,迎王为帝。尊薄后为皇太后。帝事后甚谨,奉食不怠,后尝卧病三年,帝朝夕侍侧,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口尝弗进。当时天下咸祢颂帝之仁孝。史栽,绛侯周勃被人诬讦图谋不轨,下狱论死。建臣奠敢营救。太后闻之,责帝曰:“绛侯始诛诸吕,绾皇帝玺,居北军,不以此时反。今一小县,乃谋反耶?”帝改客谢罪,乃赦勃,复爵邑。由此观之,文帝之小心事,闻过即改,可谓贵而能孝者也。

  【译文】

  汉文帝名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母亲薄后梦见苍龙。遂生下文帝。文帝自幼忠实地率行孝道。高祖征伐代王陈稀返回洛阳之后,认为代地在常山以北,接近匈奴,经常受到侵犯,就把山西太原的属地划分一给代郡,以大代郡的地盘,命令群臣从诸王中选择一个可以胜任的人,立为代王。群臣都说刘恒贤明孝顺、性情温良,可立直为代王。于是,刘恒就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来又迁都中都(今山西遥县) 汉高祖死后皇后吕雉及吕氏兄弟专擅朝政,丞相陈平和和太尉周勃定计,除去诸吕,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文帝尊母亲薄氏为皇太后,侍奉太后十分恭谨,赡养之事不敢懈怠。后来,薄太后生病,卧床三年。文帝早早晚晚在身边恃候,跟睛不曾眨一下,也不曾斛衣休息,煎的汤药必须亲门尝一尝冷热是否合适,然后才一端上去。当时,天下人都称赞文帝爱孝顺。据史书记载,绛侯当初诛杀诸吕乱臣时,身上系着皇帝玉玺,手中握有重兵,那个时候尚且不反。如今仅享一个小县的俸禄,却要谋反吗?汉文帝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向太后谢罪,赦免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原来享受的俸邑。从这件事来看,汉文帝小心侍奉母亲,闻过能改,可以说是身居至尊之位而能够尽孝的人了。

  【评说】

  俗话说“人一阔脸就变”。如果责为帝王.身居兆民之上,川剧的变脸术恐怕也不及他变得快。翻翻二十五史,看看那些一夜之间变泰发迹的人,不变脸者有几?身份变了,地位变了,所处环境变了,面对的人群变了,脸变一变似乎也无可指责。但是,在变脸的同时切记不可失却真情和诚心。如果脸随环境变,心随脸变,那就不是变脸的问题了。而是变德性了。赤子之心、纯朴之情,恭敬之意、仁义之德如果一变,那就完全失去了本真。汉文帝身居至尊之位而能小心事亲、闻过既改,说明他贵为帝王却没有丧失做人的本真。

  魏主宏孝感玺文

  吮起痈沉痼一片天真

  临丧至毁形满腔孺慕

  【原文】

  北魏主宏(明帝),姓拓跋氏,幼有至性。当四岁时,父弘病痈,医药不效。宏亲吮之,立愈。弘喜黄老浮屠之学,心厌尘俗,集百官传位于宏,时方五岁也,悲泣不止。父怪问之,答曰:“代亲之感,悲从中来。”父叹曰:“我儿真孝子,必能治国矣。”宏既继位,建号太和。当修筑宗庙时,掘地得一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略曰“孝思慈亲”。百官为之竦动。宏亦改容。据《北史》记载,太和十四年秋,母冯氏死,宏水粒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

  群臣力谏,始进一粥。及表请卜葬地,宏曰:“奉侍梓宫,犹思彷佛见之。山陵迁厝。诚不忍闻。”固请,乃葬方山 (在山西大同府北),以母生前乐此山风景,每曰“必葬我此山”,故从其愿。 冯氏性悍,每忌宏英明,恐不利于己,曾于严寒闭之空室,绝食三日。继之又杖之。几死。宏无怨言,亦无恨意。十五年春,宏谒母陵,上奉祭品,追思哀哭,终日不食。侍中冯诞哭劝,至夜分,乃允。饭罢,朝夕哭。值祥期,于事前帅百官夜宿太和庙,哭极哀。礼毕,易服,缟冠,草带,黑履。 复哭至晓。

  次日,易祭服,缟冠,白布深衣,绳履。既祭出庙。立哭良久。始还宫。已而祭陵。恸哭声嘶,绝而复苏者数次。拜陵既毕,乃奉神主迁于太庙。如魏主宏者。可谓大孝终身慕父母矣。

  【译文】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自幼性情纯真。他四岁的时候,父亲拓跋弘背上生疮,治疗不见效果。拓跋宏亲口吸出浓血,背疮很快就痊愈了。父亲拓跋弘喜爱道家和佛家学说,厌弃尘世,召集文武百官,传位给拓跋宏。这时拓跋宏才五岁,得到皇位不仅不喜,反而悲涕不止。父亲很奇怪,问为何而哭。拓跋宏回答说:“因为要代替父亲做皇帝,所以禁不住心中悲戚。”父亲感叹道:“我儿真是孝子,一定能治理好国家!”拓跋宏继位后,改年号为太和。修建宗庙时,从地下挖出一块玉玺,一寸九分见方,上面刻有“孝思慈亲”。百官见了悚然动容,拓跋宏也为之感动。据《北史》记载,太和十四年(790)秋,母亲冯氏死了,拓跋宏一连五天滴水未进,粒米未尝,因为过分悲哀而损伤了身体,超过了礼仪的规定。在群臣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喝了一小碗粥。群臣上表请求选择安葬之地,他说:“奉侍母亲的灵柩,就好像见到了母亲一样。把灵柩运到陵墓埋葬,我实在不忍心。”文武百官坚持请求,拓跋宏这才把冯氏安葬在方山。因为冯氏生前喜欢这里的风景,经常说:“我死后一定要吧我埋葬在这里。”所以,拓跋宏就顺从了母亲的心愿。冯氏生性强悍,常常妒忌拓跋宏英明,恐怕日后对她不利,曾在严冬的时节把拓跋宏独自关在一间空屋子里,断食三天,结着又用木杖打他,差一点把他打死。拓跋宏却没有一点怨言,也没有怨恨的意思。太和十五年春,拓跋宏祭拜母亲的陵墓,奉上祭品之后,哭泣甚哀,一天没有进食。侍中冯诞苦苦劝诫,一直劝到半夜,拓跋宏才答应吃一点儿东西。吃过饭之后,又是哭泣不止。到了祭祀那天,拓跋宏事前率领文武百官,夜里住宿在太和庙,哭泣尽哀。祭拜礼毕,换上孝服,戴上白色缟帽,腰系草绳,足穿黑色的鞋子,又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换祭拜服。白帽子,上衣和下衣相连的白布衣服,草绳编织的鞋子。祭拜结束,离开宗庙,又站立哭泣很久才回宫中。之后祭陵,痛苦不已,声音都嘶哑了,以至于因悲痛过度而昏厥过去。苏醒后接着哭,又晕厥过去,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多次。祭拜过陵墓之后,就把冯氏的牌位迁进了太庙。像魏孝文帝拓跋宏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大孝终身敬慕父母了。

  【评说】

  拓跋宏孝顺母亲冯氏,主要表现为“顺从”,那怕是母亲虐待他,他也心甘情愿地接受,没有一点儿怨恨之意。这样的“顺从”,可称之为“逆来顺受”,虽不合情理,但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却很欣赏。至于拓跋宏在冯氏死后的种种孝行,既是出于封建礼仪的要求,又有做样子给群臣看的意思。贵为帝王尚且能够如此尽孝,作为臣子还不应该努力为君尽忠吗?为子应孝,为臣应忠,忠与孝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能孝亲者必能忠君,同样,能忠君者必能孝亲。拓跋宏这样做虽是出于真情,却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

  周文王喜忧因亲

  迁岐山古公开鸿基

  懔胎教丹书呈雀瑞

  周文王,姓姬名昌。后稷之后。殷时封国于邠,及传至亶父,号古公,因被狄人侵逼,迁於岐(今陜西省岐山县,山形两岐故名岐山),民从者如归市,改国号为周(后汉书郡国志,美阳有周城,故城在今岐山县)。亶父死,子季历继立,能修世业,殷廷命為西伯。娶太任,端静诚庄,当妊时,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道非礼之语,足不履越轨之地,食不近不正之味,身不坐不正之席。文王之生也,有赤雀衔丹书来集之瑞。幼秉至德,内行肫挚。父季历尝谓:“此儿必大吾国。”史载文王为世子时,每日朝父三次。

  鸡初鸣而起,至寝门外。问侍者曰:“今日父体安否?”侍者曰:“安。”文王乃喜。日中復往。问如前。及日暮又往。仍问如前。有不安时,侍者必以详情告文王,文王色忧。行步不能正履,必俟父食息复原。然后步履方能如常。其在上食时,必先审察肴馔冷热,饭食是否适宜,方以进父之前。食毕,又问以喜食某味,并食量增减,继语司厨者敬谨备具。问安视膳,人子之常。 文王日必三朝,历久罔懈,若非孝思至笃,曷克臻此?世称文王恪守臣节,泽及枯骨。盖未有孝而不忠者,亦未有孝而不仁者。观于周文王益可知矣。

  【译文】

  周文王姓姬名昌,是后稷的后代。殷朝的时候,其先辈被封于邠地,传到古公亶父时,因为受到狄人的侵扰,迁到岐山,跟随他到岐山的百姓像赶集市似的。古公亶父在岐建国,改国号为周。亶父死后,其子季历继位,发扬光大祖先的基业,殷王任命他为西伯侯。季历娶太任为妻,其妻端庄贤静,诚实庄重。太任怀孕的时候,不听淫荡的音乐,不看歪邪的颜色,不说不合礼仪的话,不涉足超出规范的地方,不食味道不正的食物,不坐放置不正的席子。文王降生的时候,出现了赤雀口衔丹书来到院子中这样的祥瑞。文王自幼德行笃厚,待人真挚淳朴。父亲季历曾经对人说:“这个儿子一定能够光大我的国家。”据史书记载,文王为世子时,每天要朝拜父亲三次。鸡刚叫的时候就起床,来到父亲的寝房门外,问侍者:“今天我父亲的身体安康吗?”侍者回答说:“安康。”文王就高兴。到了正午又去请安,问话像前面一样。到了黄昏时分,又去拜见,仍然像前面一样询问。父亲身体欠安的时候,侍者一定会把详情告诉文王。文王听了,面有忧戚,走路脚步不稳,一定要等到父亲康复,走路的时候脚步才能恢复如常。文王给父亲进奉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先察看一下食物冷热,饭菜是否可口,然后才给父亲端上去。父亲进食后,他又一定要问父亲喜欢吃哪样菜,饭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结着就告诉厨师,按父亲的要求精心准备。每天向父亲问安,检视父母的饭量,是子女应该做的事。周文王每天一定要三次朝拜父亲,时间虽久而不懈怠。如果不是至诚至孝,怎么能够做到这一步?世人称赞周文王恪守为臣之道,恩泽惠及早已作古的人。自古以来没有能够孝顺父母而不忠于君主的人,也没有能够孝顺父母而不行仁爱的人。看周文王的所作所为,就越发明白这个道理了。

  【评说】

  向父母请安,展省昏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本来是儿女分内的事。但在现代社会,记得这种礼俗的子女似乎已经不是很多了。一来社会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二来子女各有各的工作,与父母一起生活的不是很多,展省昏定之类的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习惯了。周文王孝顺父母的事,虽然未必学得,但对许多人还是有一定示范作用的。

  曾参心痛感啮指

  美酒佳肴殷勤承欢笑

  母慈子孝精诚通微茫

  曾参,字子舆,周时山东嘉祥人也。事父母极尽孝道。父名点,每食,参必为父母治膳羞,酒肉丰美,甘旨无缺,备极孝养。父素嗜羊枣,父殁,参不忍食,人称其不忘亲。事母益加孝养。一日,因赴深山采薪,忽有客采访。家无他人,母以老惫不能应客,见参久不归,客又延留不去,焦急无措,举指啮之。常言十指连心,母子是命。参在山中果觉心痛难忍,自思必系老母有何事变,遂飞步回家。入门,只见母枯坐呆望,长跪问故。母言:“顷有客来,家中无人招待。盼汝不来,啮指以譬汝。客固候汝不归,已去矣。汝来何迟耶?”参谢罪不遑。后从孔子在楚,心忽又痛,因急辞归,以问母。母曰:“我恩汝甚切,汝又遥遥无归期,愁急无奈,故又啮指。不料汝果归来,我心慰矣。”参由是待母,不复远游。孔子闻之,语诸弟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译文】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山东嘉祥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曾参侍奉父母极尽孝道,每到吃饭的时候,必定会亲自给父母准备好饭食。他的父亲平时喜欢吃羊枣,曾参在父亲死后就不再忍心吃这种枣了,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不忘父亲,是个孝子。父亲死后,他对母亲就更加孝顺了。 一

  天,曾参到山里去砍柴,家里忽然来了一位客人,正好家中除了老母再没有别人,而母亲因年老不能招待客人,见曾参迟迟不回来,客人也没有离去之意,心中十分着急,无计可施。情急之下,狠咬了手指。常言说得好:“十指连心”,“母子是命”。曾参在山中果然觉得心疼难忍,觉着一定是母亲有什么事情,于是疾步跑回家。一进家门,只见母亲正坐在椅中,呆望着门外。曾参见到这种情景,马上下跪问明原因,母亲说:“有个客人来过了,家里没有人能招待他,我盼你马上回家来,可是一直也等不到你,我就咬手指来引起你的注意。客人因为等不到你,已经走了。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曾参慌忙向母亲谢罪。 后来,曾参跟随孔子在楚国学习,一天又心疼起来,于是急忙向老师告辞回家。到了家里问母亲有什么事情,母亲说:“我特别地思念你,却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在愁苦焦急之中又咬了手指,谁知你果然回来了。这样,我心里也就得到了安慰。” 孔子知道了他的这种情况以后,对弟子们说:“曾参的孝心,能在万里之外感觉到啊!”

  【评说】

  传统文化中许多孝子的故事无疑都是可信的,但也有一些故事是为了宣扬孝道而编造出来的。这个“曾参心痛感啮指”的故事,就属于此类。曾参是有名的孝子,为了丧彰曾参孝母。人们发挥想象,编造了“曾参心痛感啮指”这样一个颇富人情味的故事读这样的故事。不必过于拘泥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而应体味故事编造者宣扬孝道的良苦用心。

  高柴执丧三年哀

  罔极思从头哀深没齿

  恻隐见于面诚动人心

  高柴,字子羔,春社时卫国人也执亲之丧,泣血者三年。未尝见齿。时人叹为难能,名逐大著,后从孔子受业。鲁国执政重其贤,委为成县令。时成人某姓兄死,其弟不为衣哀服,闻子羔将到任,始为成服,成人歌曰:“蚕则绩,而解有筐;范则冠,而蝉有绥;兄则死.而子羔为之哀。“足见其孝行之感化人矣。后仕卫国,为司刑之官。曾有一人犯罪.按法执行月足之刑。嗣值蒯聩与其子出公争国之乱,子羔弃官逃至城门,则前刖足者任守门之役,因语子羔曰:“彼处有缺口,可以出。”子羔曰:“君子不逾缺。”又曰:“彼处有水窦,可以出。”子羔曰:君子不逾缺。刖者遥望追子羔兵役在后,焦急殊甚,复语子羔曰:此处有屋,请速入,免被捕执。俟追者去后,再图出城。”子羔始入室中,屏气匿声。追者至,问刖者:“倾间是否有人过此?”刖者答以未见,追者方去。子羔问刖者曰:“我不能枉法,刖汝之足。今令不怀恨,而返多方以免我难,其故安在?”刖者曰:“昔君刖我时,先人后我,意欲曲全我也。狱决罪定,至执行时君色甚忧。我早知君为忠厚长者,爱尚不足,恨于何有?”孔子称为公恕。

  【译文】

  高柴,字子羔,春秋时卫国人。在双亲丧期间,悲痛万分。三年不曾露齿一笑,实为难能可贵,因此孝名远扬。后来追随孔子,拜师学习。鲁国国君敬重他的德行才能,委派其担任成之县令,当时成地有一人亡故,其弟竟不为兄长服孝,听说子羔将到本地任职才穿上孝服。成地百姓皆叹服子羔之孝行的感召力。后来,子羔回到卫国,在任司刑官期间曾将一犯人依法处以斩足之刑,不久之后,卫国内乱,子羔弃官而逃。守城的门役正是那个曾被砍足之人。他劝子羔从城墙的缺口或出水孔逃出,子羔却认为此非君子之举。门役见追兵已在不远处很是焦急,又劝子羔躲入城门边的小屋,以免被捕,待追兵离去之后再出城,子羔这才入室躲避。门役瞒过追兵,使子羔得以脱险。子羔问他为何对自己不仅毫无怨恨而且如此相助,门役道出缘由:当年子羔对他执刑时面带不忍之情,可见心地仁慈忠厚,令人敬重,故不曾有怀恨之心。孔子称此二人之举为“公恕”,即仁爱之心,必得善报。

  【评说】

  曾经接受过你的思惠的人,对你感恩戴德。不足为奇。因为知思感恩是人之常情。但是,曾竖被你伤害过的人却能对你感恩戴德,那就是非常不易的事情了。孔子称赞其弟子子羔公允宽恕,是因为子羔在不违背法理的情况下,能够比较人性化地对待犯罪者。对犯人施行刑罚.是法理所在。但子羔却能既遵守法度,又对犯罪者所接受的刑罚表示同情.所谓法外施恩,令犯罪者也能感受到人情的温暖。这也正是子羔高出常人的地方。

  乐正子伤足念亲

  占履冰下堂惊闪足

  忆师训病榻教门徒

  乐正子春,春秋时人也,事亲素有孝名,一日,因下堂时举步想促,足被闪伤,数月不复出,忱形于色,时乐正子春正设帐授徒,众弟子以师病足不出,乃相偕往探既见师足伤已愈,而满面犹观忧戚之容,群以为怪,因问故.乐正子春曰:“汝等只知我之足伤已愈.不知我之心伤未愈也我尝闻吾师曾子言,据孔夫子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惟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方谓之孝。不亏其体,不辱其身,方可谓全。君子跬步之间不敢忘孝.举足之顷不敢忘亲。是故行道不径,行舟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冒险。一出吉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加于身。不辱身,不辱亲,可谓孝矣。今我因举步不慎,因之伤足,是有亏损吾亲之遗体,抑忘师训矣。内疚方深,何敢出乎?”门人相顾竦然。由此观之,吾人身之发肤,受之父母,惟大变当前,成仁就义,牺牲一切,以赴君父之难,方不失为正。舍此而外,我身乃父母之身,固无丝毫可以放任,致有损伤玷污之虑。古语云:亲在不许友以身,不登高,不临深。”亦即此义也。

  【译文】

  乐正子春,春秋时期鲁目人侍奉双亲根苹顺,人多知其孝名一天,他下堂时走得快了一点,闪伤了脚,几十月没有出门,面有忧色。这时,乐正子春正在教授学生,众弟于因为老师伤了脚不出门,就一起探视,见到老师之后,见他足伤已经痊愈,却是面带忧戚之色,都感到很奇怪,问是什么原因。乐正子春说:“你们只知道我的足伤口经痊愈,却不知我内心所受的伤害没有痊愈。我曾经听我的老师曾子说,孔夫子说过这样的活:在天地所生所养的一切事物中,人是最伟大的,父母把你完整地生下来.子女就要完整地把身体再交还给父母,这才能够称为孝。身体没有受到损伤没有受到侮辱,这就叫完整。君子举步抬足都不敢忘记孝,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路走大路而不走小路,过河乘船而不游泳,选是不敢拿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去冒险。说话不敢忘记父母,所以不说伤人的话,就不会招来别人的怨言。不玷污自身,不让父母蒙羞,就可以说是孝了,如令我因走路不慎而伤了脚,足损伤了父母给我的身体,也是忘记了老师的教导内心所受的损伤是如此的深,还怎么敢出门?”弟子们听了,相互间都流露出害怕的样子。由此看来,人之身体发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只有在面临大的事变的时候,为了成仁就义而牺牲一切,解救国家和君主的危难,这时舍身才算不失正道,除此而外,人们的身体都是父母所给,本来就不允许有丝毫的放任,除至丁受到损伤或玷污。古语说:父母在,不把身体计诺给朋友,不攀登高处,不接近深渊。,”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评说】

  古人说“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即是受之父母,就应该善加保护,不敢稍有损伤,不然就愧对父母,除非遇到非常之事。譬如国家面临危难、君主遭受不测等重大事变,需要舍身取义.这时才可以不惜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否则的话,不允许午对自己的身体有任何的放任,更不允许受到伤害或玷污。在古人看来,身休是父母所培,应该完整地还给父母.这才是孝。看来,孝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了。

  闵损痛单感后母

  弄巧成拙寒风吹彻凯风

  革面洗心戾气化作和气

  阑损,字子骞。周时山东曲阜人也。劫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损性素孝.事继母与生母无异,后某氏连生二子,遂憎恶损.每惜事挑拨泄忿、无如损父因长子早失亲娘,孤苦可怜,每加意将恤。某氏见谗言不入益怀嫉恨,及届天寒作衣,己于用棉絮,而以芦花衣损.故损每觉冷不可支,某氏反向其父谓损太娇生。及损为父御车外,被寒风一吹,战栗不已.缰绳坠地,车几走入岔道。父怒,擎以鞭,衣破芦花现,父方悟,返家责妻,立行赶连出外.某氏羞愧,木立不语.损跪父前,泣而言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毋逐母,”父怜其诚,乃止.某氏亦由此痛自悔改.爱损如己生,可见天下无不可感化之人,特惠诚之不至.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译文】

  闵损,字子骞,周朝时山东曲阜人。幼时丧母,父亲又娶了某家女儿为继室。闵损非常孝顺,对待继母与尊敬亲生母亲没有两样。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损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借故说闵损的坏话,挑拨闵损与父亲的关系,以发泄自己的怨恨之情。闵损的父亲因为长子自幼失去亲娘孤苦可怜,就更加怜惜他,后妻见自己的谗言起不了作用,就对闵损更加嫉恨了。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是该做棉衣的时候了。后母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做棉衣加上厚厚的棉絮,而给闵损做棉衣却用芦花充作棉絮,使闵损常常感到冷得支撑不住,继母反而向他的父亲说他太娇生惯养。一天,父亲要外出,闵损为父亲驾驭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闵损不禁战栗不已,把马缰绳掉到了地上,马车差点儿走入岔道。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向他猛抽,棉衣被抽破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一切。回到家里,父亲责问后妻,并立即把他赶出家门,后妻感到羞愧万分,只是象木头一样呆呆立着而不说话。闵损跪在父亲面前,痛哭着说:“有母亲在,只有我一人感到寒冷;如果母亲走了,我们兄弟三人都只能穿单衣受冻。请求父亲还是不要赶母亲走吧!”父亲被他的诚意感动了,答应不再赶后妻走。闵损的继母也由此悔改,将闵损视如己生。可见天下并没有不能被感化的人,只是担心自己的诚意不能打动别人。

  【评说】

  在传统文化中.后母往往是可憎可恶的形象。闵损对父的话深刻入理:“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不仅表明闵损不记恨继母,孝顺父母,而且表明他还十分顾念兄弟情谊,真正是对父母能孝,对兄弟能友爱。在这个故事中.继母也不是那种冥顽不化的人物,她最后能够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说明她人性来泯,还是能够为至诚至性所打动的。

  仲由养亲远负米

  厚禄高官怆怀话往事

  成仁取义移孝做忠臣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卞人也,少时家贫。天性虽负气好勇,而事父事母极尽菽水承欢之孝心。尝奉父命,以家无存粮,本地粮价飞涨,糊口车易,闻某地谷较贱,相距百里,乃亲往购籴,肩负以归。如是者不计日。又因二亲年老,不有常职,殊非娱亲之道,遂因人成事,屈身以就,曰:“有父母在,不敢自高。”及父母先后继殁。哭丧尽礼。服满后,南游楚国。楚王与由语,太悦,授以要职,从车百乘,累袖而坐,列鼎而食,声势极为煊赫。由抚今思昔,不禁悲从中来,泣如雨下,语人曰:“我今贵矣,父母安在?虽想如当日奉亲命负米百里,亦不可复得。”唏嘘不止。旁观者无不感动。由又尝谓人曰:“树欲静,风不息。子欲养,亲不在, 今始知椎牛祭墓,不如鸡豚之奉子生前也。”孔子闻而叹曰:“由也事亲,可谓生时尽力,死时尽思寿矣。”按古语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由能笃于事亲,故能结缨正冠,殉孔悝之难。知弟莫如师。故孔子有“由也死矣”之叹,盖早于其孝思定之矣。

  【译文】

  仲由,字子路,是春秋时期的卞(今山东济宁)人。年少的时候家境贫寒,虽然天性喜欢逞强好斗,侍奉父母却极尽孝心。

  有一回,卞州粮价飞涨,而家里已经没有他勉强糊口的粮食。子路听说有个地方的粮价比较便宜,却和卞州相距百里,就独自离家步行到那个地方,买了米后又用肩膀扛着米袋赶回家来。

  又因为双亲年事已高,而子路还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职业,实在没有让父母高兴的事。所以为了让父母欢心,就不顾委屈自己去寻求一个低下的职业,还说:“父母健在,不敢自恃高贵。”

  当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子路哭着埋葬了他们,一切都是按照礼数进行的。守孝期满之后,子路向南游历到楚国。楚国的国君同子路谈话之后,十分高兴,让他留下来做了高官。出游时随从的车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宴饮非常丰盛,列鼎而食,造成的声势在当时是极为煊赫的。这种盛大豪华的场面令他抚今追惜,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对人说:“我现在算是富贵了,可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了。虽然我还想像当年那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到家,父母也得不到了。”他欷嘘不已的样子使得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子路还曾对人说过:“树林要安静下来,可风偏偏不停下来;你要奉养双亲的时候,可是父母却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到现在才懂得,即使是把最极丰美的食物供在父母墓前,倒不如在他们生前用好饭好菜供养他们啊!”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慨叹地说:“仲由孝顺父母,可以说是在双亲生前尽力,在双亲死后也是尽心了!”

  古语说得好:要寻找忠臣,就一定要到孝子之家去寻找。仲由能忠实地孝顺父母,所以才能在楚国居于要职。“知徒莫如师”,孔子非常了解自己的弟子,所以才产生了“像子路这样的孝子已经不存在了”的叹息。由此可知,孔子“孝道”在很早就已确定了。

  【评说】

  人们都说子路是大孝子,这不仅因为他在父母生前能够尽孝而且更在于他在父母去世之后说出了为孝之道的一十基本道理。那就是与其在父母死后进行隆重的祭祀,不如在父母生前尽心尽力地照顾、关心和奉养。有的人对父母生前不尽孝道,却在父母死后厚殓厚葬,隆重祭奠,想借此来表明孝心。这其实都是做给人看的,是沽名钓誉。读一读忡由百里负米奉亲的故事,不知这些人会不会感到汗颜。

  郭巨埋儿天赐金

  早魃肆威环境陷绝境

  至诚能感孝心动帝心

  郭巨,宇文举,汉时河南林县人也。性至孝。父亡后,奉母能菽水承欢。妻子姑亦极尽妇道,夫妇二人堪称佳儿佳妇。母亦顾而乐之,每语人曰:“吾家天伦乐趣,虽南面王恐不逮也。”后值岁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米珍如珠。粮商乘机居奇,粮价有增无减,人民苦之。巨于老母饮食,依然甘旨无缺,己与妻不过是藜藿杂糠秕,聊以充饥而已。其时巨子年甫三岁,每遇饮食,必分以食之。乃谓妻曰:“年荒粟贵。母老矣,竭力奉养,尚惧不当。今儿分母食,致母不得饱暖。不如埋儿,以便养母。母死不可再生,儿死尚可再育。舍此别无善法。”妻亦以为然。乃抱子外出,巨手持锨掘地,忽于土内发现黄金一釜,上有文曰:“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人不得夺。”巨惊骇欲绝,乃向空谢罪,同妻仍抱儿回。夫埋儿养母,未为可训,然只知有母,不知有儿,一念之诫,感动天地。鉴其苦衷,论者略迹原心,亦不能以愚孝责之。

  【译文】

  郭巨,字文举,东汉时期河南林县人。生性十分孝顺。父亲去世后,侍奉母亲十分周到。其妻对婆婆也是尽了儿媳职责,夫妇二人堪称是好儿好媳。母亲看到他们这样,也是十分高兴,经常对人说:“我家的天伦之乐,即使是帝王之家恐怕也做不到。”后来遇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野地里到处都是饿死的人,米像珍珠一样宝贵。粮商借机囤积居奇,粮价节节攀升,人民苦不堪言。虽然如此,郭巨供奉老母亲的饮食,依旧像往日一样丰富,自己和妻子仅仅是靠野菜掺杂谷物的糠秕,姑且用这些来充饥。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刚满三岁,每次吃饭的时候,母亲一定要分一些给他。郭巨对妻子说:“遇到灾年,粮价这么贵。母亲老了,我们竭尽全力奉养,还怕母亲吃不好。如今,儿子又分食母亲的饮食,让母亲食不饱腹。不如把儿子活埋了,以便奉养母亲。母亲死了,不能再生还;儿子死了,还可以再生育。除了这个,别的没有什么办法。”妻子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郭巨就抱着儿子出门,手持铁锨挖地,准备把儿子活埋掉。忽然从土中挖出一锅黄金,其上刻有文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人不得夺。”郭巨十分惊奇,对苍天叩谢,然后与妻子抱着儿子回到家中。为了奉养母亲而活埋儿子,这样的做法不能效法。但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子,这样一个诚实的念头却感动了上苍。考虑到郭臣的苦衷,论者应该忽略郭巨的做法而原谅他的良苦用心,不能用“愚孝”来责备他。

  【评说】

  郭巨埋儿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许多人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事实:子女为了尽孝,在非常情况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牺牲幼小的生命。但是,如果不为所谓的孝道限制思维,这件事是否可以有导补的选择呢?很显然,为了孝顺母亲,郭巨还有更多的办法可想,还有许多条路可走。但他却选择了这样一种最不易为人接受,同时也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办法。这实在是下下之策。表面上看,郭巨之孝已经无以复加,实际上却是既逃避责任又缺少人性,根本不值得宣扬。故事的编造者之所以编造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则是为了说明孝行能够感动上天,所以才有了天赐黄金,让郭巨不至于陷入悖论的境地。

  茅容供鸡宾起拜

  避雨独危坐悠然不群

  高风动一时人称肾者

  茅容,字季伟,汉时河南陈留人也。年四十余,力田以养母,甘旨无缺。一日耕于野,忽大雨骤至,众相偕奔避树下,相对夷踞,谈笑恣意。容独正襟危坐,不言不笑。值郭林宗路过,见此情形,仿佛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心甚异之,因趋前为礼,情谊颇洽。雨霁后,夕阳在山,栖乌归林,众皆牵牛荷锄,口唱野歌返家。容乃邀林宗赴其家一

  宿。林宗以容系质美末学,深堪造就,今一见投契,亦不忍遽然语别,乃随容至其家。饭时,容杀鸡作馔。林宗方以为预备待客者。不料鸡作熟后,捧以供母,而以山肴野蔬,与林宗对食。林宗大服其贤,不觉肃然起拜曰:“君真现代之贤士也,.林宗家虽不丰,老亲在堂,然礼待宾客时,尚备三牲之膳,不敢独敬我母,令客向隅。今君竞能以盛馔供母,而以草蔬与我共餐,足见孝行出于天性,不因待客而稍变。林宗自愧弗如,君真林宗之良友也!”因劝力学。后果以学行署名,州县交聘,皆不就,读书乐道,一时咸推为高士云。

  【译文】

  茅容,字季伟,东汉陈留(今河南杞县)人。四十多岁了,靠种田来养活老母,供给母亲丰富的饮食。 一天,他正在田间劳作,忽然下起了大雨。众人起跑到大树下避雨,相对席地而坐,或是蹲踞,很随意地说笑。只有茅容正襟危坐,不说不笑。刚好郭林宗路过这里,见到这种情形,茅容仿佛是鹤立鸡群,与众人不同,感到很奇怿,于是就来到他面前施礼,二人谈得十分融治。雨过天晴,夕阳西下,鸟儿归林,众人牵着牛扛着锄唱着村野山歌回家去了。茅容就邀请郭林宗到他家住宿,郭林宗认为茅容是一个本质好的后生,值得善加培养。如今二人一见很投缘,也不忍心马上离开,就随茅容到其家中。做饭的时候,茅容杀鸡煮饭。郭林宗认为他是杀鸡待客。不料等饭做好后,茅容把鸡端给了母亲,而是另外拿山里的野菜和他共享。郭林宗十分佩服他的贤德,不觉肃然起敬,起身而拜,说:“您真是现代的贤士啊!我家虽然不富裕,老母亲健在,但是以礼招待宾客时,还是要准备猪、牛、羊等食物,不敢单独孝敬母亲,让客人坐在一边。如今您竟然能够用丰盛的饮食供奉母亲,却拿山野蔬菜和我共餐。这足可以看出您的孝行是出于天性,不会因为招待客人而有所改变。我是自愧弗如!您真是我的好朋友啊!”于是勉励他努力学习。后来,茅容果然因道德学问而著名,州县官员竞相聘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没有答应。而是读书乐道,当叫人们都称他为高士。

  【评说】

  人们通常总是拿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客人,既是出于礼仪,又表示热情。茅容却不是这样。他把客人请到家中,杀鸡煮饭。饭做好后,鸡端结母亲吃,让客人和自己一起吃山里的野菜。若是寻常客人,见此情形说不定会拂袖而去。可是,这位客人不是别人,而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名士郭泰。郭泰见此情形不仅不怪,反而因此更加敬重茅容,认为他的孝行足出于天性,并且勉励他努力读书。茅容之孝因为泰而得到张扬,郭泰之高操因茅容而愈加为人钦敬。

  刘惔织草鞋养母

  逞舌锋孙盛屈雄辩 

  斗心兵恒温奏肤功

  刘悛,字真长,晋时江南宿州人。祖宏,字终嘏,宏兄粹,字纯嘏,弟潢,字冲嘏,并有名。时语曰:“洛中雅雅有三嘏。”幼丧父,惟母在。家计甚贫,织芒履出售,得价以供甘旨。荜门陋巷,怡然自得。少即清远,丰标超群。简文初作相,惔与王濛并为谈客。孙盛作《易象》,殷浩难之,不能屈。帝笑曰:“真长若来,当有以制之,卿非其敌手也。”及惔至,抗声纵辩,动中窍要。盛噤口若寒蝉,不能复出一语。合座为之鼓掌。累迁丹阳尹。尝与桓温共讲《礼记》。温云:“时有入心处,咫尺便是玄门。”惔曰:“我以博知之。温之用兵,正犹善博者之下注,决其必胜不负。始从事焉,其不得则不为。但克蜀之后,威权日盛,朝廷不免将受其制。”人谓其过滤。后卒如惔言。及卒,孙绰为诔云:“居官为事,处事无处事之心。”时称名言。

  【译文】

  刘惔,字真长,东晋宿州(今属安徽)人。祖父刘宏,字终嘏,刘宏兄粹字纯嘏,弟刘潢字冲嘏,都有名于当时。当时有这样一句话:“洛中雅雅有三嘏。”刘惔自幼丧父,只有母亲在。家中十分贫寒,他就织草鞋出售,卖钱供母亲生活。家里虽然贫寒,他却足怡然自得。他小时候清高有远见,资质超群。简文帝司马昱当初为丞相时,刘惔和王濛都是其门下的谈客。孙盛作了一篇《易象》,殷浩和他辩难,却是辩论不过他。简文帝笑着对孙盛说:“刘真长若是来的话,就可以辩沦过你,你不是他的对手。”刘惔来到后,高声与孙盛辩论,每句话都能击中要害。孙盛噤若寒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座的人都为刘惔鼓掌叫好。刘愤官至丹阳尹。他曾和桓温一起讲沦《礼记》。桓温说:“《礼记》中时常有一些能够让人记住的话,这些话和玄妙之门近在咫尺。”刘惔说:“这话没有说到点子上,不过是汉代经学家的话罢了。”桓温执意伐蜀的时候,朝臣都以为他不能取胜,只有刘惔认为一定能够取胜。人们心存疑虑,问:“您凭什么说桓公一定能够取胜?”刘惔说:“我从桓公赌博一事中可以看出来。桓温用兵就好像善于赌博的人下注一样,有十分把握取胜的时候才去赌,没有把握就不去赌。但是取得蜀地之后,威势越来越大,朝廷就不免要受制于他了。”人们都认为他考虑得太多了。事情后来的发展,都像他说的那样。刘惔死后,孙绰为他写了一篇诔文,其中有“居官为事,处事无处事之心”这么一句话,当时的人称为名言。

  【评说】

  刘惔是东晋名士,以善谈玄理著称。他的孝顺,表现在他自幼就能用幼小的肩膀支撑起家庭的重担,靠织草鞋卖钱来养活母亲,而且能够安贫乐道。类似的孝行,生活中常见,故而比郭巨埋儿之类的故事更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

  浣纱女殉母全贞

  茹蘖老青春为有母在

  抱石沉碧水犹是儿身

  浣纱女者,晋时永嘉人也,世居蜃川。家计贫苦。父亡后,依母为居。年已逾笈,有问名者,女辄不顾。母曰:“汝年已属出嫁之年,逾期不嫁,人其谓我何?且汝宁能以丫角终老母家耶?”女曰:“女大当嫁,固是常理。但儿所以不愿出嫁之意,母不知也。我父亲去世,阿母年老,儿又无兄弟,孑然一身。儿嫁后,母将倚何人侍奉?况家中又无生计,所恃以维持生活者,全赖纺织缝纫入款而已。若儿只顾本身有托,其如母老无依何?天地生人,固不歧视男女。父母养儿,男女一样勤劳。子固当尽孝,女岂不当尽孝?据儿本意,此生愿从母而终,不忍舍母而嫁。”母转怒为笑,曰:”痴儿,汝果愿随母了此青春乎?”女曰:“儿志巳坚,块无翻悔。海可枯,石可烂,天伦恩不可断。母请勿为儿忧也。”母由是不再为女议婚事。后经人传播,遂无有登门求亲者。女自次朝夕厮守母侧。每于夜间浣纱,至天明即成布,光泽坚韧,人争购之,唯恐不得。售得之价,胥供甘旨,未尝稍有缺乏,里人称孝女焉。母每语人曰:“吾有此女,胜于男也。谁谓生女不能养老耶?”及母卒,哀毁逾恒。葬事既毕,抱石自投水中而死。后人悲之,为立一祠,以旌其孝。

  【译文】

  浣纱女,东晋水嘉(今浙江温州)人,世代居住在蜃川。家中贫苦。父亲死后,和母亲一起生活。已经过了该嫁人的年龄,有人来提亲,她看也不看。母亲说:“你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年龄大了还不嫁,别人该怎么说我呢?再说,你难道要一辈子老死娘家吗?”女儿说:“女大当嫁,固然是常理。但是,女儿不愿出嫁的意思,母亲不明白,我父亲去世了,母亲年纪大了。女儿又没有兄弟,孑然一身。女儿出嫁后。母亲将依靠何人侍奉?况且家里又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平时的生活,全靠纺织缝纫赚些钱来维持。如果女儿只顾自己终身有托,母亲老了依靠何人?天地生人,本不歧视男女;父母养育儿女一样辛劳。儿子应该尽孝,女儿难道不应当尽孝吗?女儿的本意是,终生侍奉母亲,不忍心离开母亲而嫁人。”母亲转怒为喜,说:“傻女儿,你真的愿意跟着母亲度过你的青春年华吗?”女儿说:“我意已决,决不会翻悔。海可枯,石可烂,天伦之乐不可断。母亲不要为女儿担心。”母亲因此不再给女儿议婚事。这件事后来传了出去,就再没有人来求亲了。女儿从此以后早早晚晚和母亲在一起,夜里洗纱纺线,到天亮就已经织成布了。她织的布既有光泽又坚韧,人们争相求购,惟恐买不到。卖布得来的钱,她都用来照顾母亲的生活,不曾有过缺失。乡里的人都说她是孝女。她的母亲经常对人说:“我有这样一个女儿,胜过一个儿子。谁说生女儿不能养老?”母亲去世后,女儿悲伤过度。等葬事安排完毕,女儿就抱着石头投河而死。后人悲怜她,为她建了一座祠堂,以表彰她的孝行。

  【评说】

  浣纱女的故事是很感人的。为了养活年迈的母亲,到了出嫁的年龄而不出嫁,甘愿侍奉母亲一生。但是,作为母亲这样做是不是太欠思量了?俗话说生儿育女防备老。如果为了防老而耽误了子女的一生,是不是也有欠妥的地方?浣纱女最后自沉碧水而死,对老母的自私难道说不是一种无声的责难吗?都说母爱是伟大的。在浣纱女的母亲这里,母爱何存?实在无路可走,招一个上门女婿,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李女断发誓养亲

  梅信虚度守贞报劬劳

  松荫成林旌门表懿德

  李女者,唐时河南开封人也。幼即有烈性,奉父事母,克尽女子之道。父母爱如掌珠。年八岁,父得瘫,医药不效,竟卒。女哭之,恸不欲生。自此独与母居,茕茕孤独。家无蓄积,父柩不得入土,只好从权殡于堂上,待有余力时,再行举葬。女由是每日早晚,必在父柩前哭祭,并供献食物。如此者十年如一日也。及女年属及笈,其母见已到标梅遣嫁之期,欲央人为觅婿家。女告母曰:“儿不愿出嫁,愿随母而终。母其许我。”母曰:“汝已长成矣,女大当嫁,本属正理。世间万无以丫角终老母家者。汝何痴耶?”女曰:“儿嫁奈母何?弃母而适人,儿宁死不为。”母再三劝喻之。女哭失声,忽取剪刀在手,自将其头上青丝,猛力用剪铰断,手执断发语母曰:“母今可知儿心矣。发可断,身不可嫁。”母大惊,不觉泣下,抚女曰:“儿苦矣,何至此耶?”女曰:“此乃所以表儿心也。”自此与母同居,永不嫁人。及母殁,哀毁过礼,力措葬具。州里送葬者不约而聚,计达千人之多。母既葬,女遂庐于墓侧,蓬首跣足,不复人形。顾母虽葬,完坟时工作仓卒,故坟形不甚充实,女乃自负土完成之,并种松数百株。上官嘉其行,特旌表其门。

  【译文】

  李姓女子,唐代河南开封人,自幼性格刚烈,侍奉父母,能够恪守孝道,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她八岁那年,父亲染病,医治无效,死了。女子哭泣不止,痛不欲生。从此以后,就独自和母亲居住,茕茕孑立,很是孤独。家里没有积蓄,父亲的灵柩不能安葬。只好把灵柩暂时放在堂上,等稍微富裕一些时,再举行安葬仪式。女子因此每天早晚一定要在父亲的灵柩前哭祭,并献上祭品。像这种情况,十年如一日,等到了出嫁的年龄。母亲见她该出家了就请人为她找婆家。女子告诉母亲说:“女儿不愿出嫁,一生愿随母亲,.希望母亲答应我。”母亲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女大当嫁,这是正理。世上哪有女儿一辈子呆在娘家的?你怎么这么傻啊!”女儿说:“女儿出嫁,母亲怎么办?丢下母亲,自己嫁人,女儿宁死不为!”母亲再三劝说,女儿失声痛哭,忽然取出剪刀,抓住自己的头发,猛然用力剪断,手拿断发对母亲说:“母亲如今可以明白女儿的心思了,头发可断,嫁人万万不可!”母亲大惊。不由得流下眼泪,手抚女儿说:“儿命苦啊!你何必这样呢?”女儿说:“女儿用剪发来表明心迹。自此以后,与母亲住在一起,永不嫁人!”母亲死的时候,李女悲哀过度损伤了身体,全力筹办丧葬之事。乡亲们不约而同来为她的母亲送葬,达一千人之多。安葬母亲之后,李女在母亲的坟墓旁盖了一间茅草小屋,为母亲守孝,头发蓬乱,光着脚,没有个人样子。她见母亲虽然已经安葬,但拢坟时仓促,坟的形状不完整,就自已背土把坟形修复完整,并且栽种了几百棵松树。当地的官员认为她这种孝行值得嘉许,特意加以表彰。

  【评说】

  同是不出嫁、留在家中孝敬母亲,李女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没有浣纱女那么感人,但可信度要高得多。李女之母再三劝女儿出嫁。李女为了孝敬母亲,剪发明志,与母亲相守终生。母亲去世后,她像儿子一样庐墓于侧,为母守孝。相比之下,浣纱女在母亲死后抱石沉江,看似壮怀激烈,但总是让人觉得可敬而不可亲。当然,这都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事情。类似的事情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大可能发生了。老有所养,既是子女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社会已经担当起无子女老人的赡养义务。

  杨乙行乞养双亲

  唱山歌杯洒承欢

  得岳穴天官赐福

  杨乙,唐时圩桥人也。家无恒产,室如悬磐,专赖行乞以养其父母。每日乞得之饮食,必携归奉亲。亲未尝,虽自己饥饿难忍,亦不敢先尝,必待亲用后,己方敢食。如有酒时,则必双膝跪地,双手捧进,俟其父母齐举杯饮,乙则起立,跳跃舞蹈,并一面口唱山歌莲花落,使父母欢笑。人有见之者,叹为真孝子,曰:“彼乞儿也,而能如此,其人品必有可取。”由此乡人共传之。或有怜其孝行,悯其穷苦者,赠之以金,俾作菽水承欢之助。乙则坚拒不受,曰:“傥来之物,适足以辱吾亲也。”或又有劝其为人佣工,得资亦可供甘旨,何必乞讨以自苦耶?则曰:“我非不知。但父母年老,我又系独身,如为人服役,远离膝下,父母何人扶持。”众益重之。其后父母相继死,均由乙乞募得棺,脱己身上衣殓之,虽严冬凛寒,冷风剌肌,不顾也。藁葬于野,即露宿柩旁,日夜哀哭不绝声。岁时祭墓,来尝阙失。后忽于无意中观察墓旁地有异状,乙心想:此下或系夜间贼人曾埋盗物于此。因掘而视之,赫然发现黄金一穴,并有朱书“天赐孝子杨乙”六字。乙向天叩谢,改葬父母,余则买田建屋,称富翁焉。

  【译文】

  杨乙,唐代圩桥(在今江苏武进县)人。家徒四壁,没有固定的资产,专门靠讨饭奉养父母。每天讨来的饮食,一定要带回家供奉父母,父母若是没有吃。他即使是饥饿难忍,也不敢先尝一口,一定要等父母用过之后,自己才敢食用。如果讨来的有酒,就一定要双膝跪地,双手捧给父母,等父母一起举杯共饮,然后站起身,边跳舞助兴一边唱山歌或莲花落,让父母高兴。人们见到后,感慨杨乙真是个孝子,说:“他不过是一个讨饭的,却能这样侍奉双亲,其人品一定有可取之处。”乡人因此而共传其孝名。有的人敬佩他的孝行,怜悯他家中穷苦,赠给他金钱,希望帮助他孝敬父母。杨乙却是坚持不受,说:“不是应该得到的东西,只会令双亲蒙羞。”有的人劝他给人打工,挣钱养活父母,不必再去乞讨。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只有我一个儿子。我如果去给人打工,远离父母,何人来侍奉父母呢?”众人因此更加敬重他。后来,父母相继去世,都是杨乙乞讨募得棺木。杨乙脱掉自己身上的衣服,殓葬父母,哪怕是数九寒冬,冷风刺骨,他都不顾。他把父母薄葬在野外,就露宿在坟墓旁日夜哭泣,悲声不绝。每年按时祭奠,从没有鞴过一次。后来,忽然无意中发现墓地旁有异常,心想:是不是盗贼夜里埋的赃物在里面呢?于是就挖开来看,赫然发现一窖黄金,上面写有六个红色大字“天赐孝子杨乙”。杨乙向天叩拜,拿这些钱重新安葬父母,剩余的钱置办田产盖了房屋,从此成为一个富翁。

  【评说】

  杨乙靠乞讨奉养双亲。确实难能可贵。他不是不能出力气挣钱养活父母,而是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不愿离开父母,令父母无人服侍。靠乞讨养活父母虽然是下下之策,被人瞧不起但毕竟尽了人子之孝。和郭巨埋儿孝母比起来,杨乙的孝行更令人感动。至于天赐黄金之说。很可能是为了宣扬孝道而编造出来的。

  吉翂叩阙免父罪

  吉翂是南朝时期的梁朝人,自幼与众不同,极有孝心。他的父亲任厚乡令之职,廉洁公正,从不阿庾逢迎,引起上官的不满,便加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撤职查办,押注京城关入牢狱,并将被斩首。

  当时吉 翂只有十五岁,却深深为父亲含冤莫明而愤怒地慨叹道:父子本是一体,父亲有危难而不能解救,做儿子的还有何用!于是长途跋涉来到京城,在皇宫前击鼓跪叩,请求代父亲而死,梁主萧衍见其年幼却有如此胆量,疑心是受他人指使,便派廷尉卿蔡法度询问吉翂。吉翂毫无惧色地回答:“我虽年幼,但也知死的可怕、生的快乐。

  代父而死这等大事何需他人指使?”蔡法度以为吉翂没有说实话,又和颜悦色地诱哄吉翂,吉翂仍是心意坚决。蔡法度将情况禀告梁主,梁主惊叹此儿奇哉,乃大孝子也,便下令诏赦吉父之罪,还表彰了吉翂的孝行,父子二人归回故里,乡里乡外无不争相传告,对吉翂的孝父之举更是赞不绝口。

  缇萦救父书陈情

  缇萦,姓淳于,西汉时临淄人。父亲淳于意任山东太仓县令遭奸人诬陷,被免职,将押解于长安治罪。临行时,见三个女儿在他身边哭泣,更为懊恼,哀叹道:生女不生男,援急无人啊!缇萦听到父亲的话,决意陪同父亲前往长安。倒了长安,缇萦独自手捧长状跪于皇宫门前求见文帝,其情感人,文帝得知后派人取来状纸细读,状上陈述,父亲为官清廉,实属受人诬告,做女儿的宁愿终身为官婢以换取父亲的清白。

  文帝怜惜缇萦的一片孝心,派人查访此案,结果确为诬告,于是特赦了淳于意。缇萦的状书还说到:即便确是有罪之人,若处以刑,则不可复生,无法使之改过达善,重新做人。文帝深感其中道理:一国之君为民父母,民之有罪,未教其改而施以刑,实则有失德行。于是诏告天下,废除肉刑,减轻刑事。天下百姓无不称颂文帝仁义之心,更是称颂缇萦身为弱女子竟能冒死替父陈冤,又使天下百姓蒙受恩惠,真是才孝双全,女中英杰也。

  杨香救父手缚虎

  幼女卫亲舍身抗猛兽

  空拳奋斗至性全天伦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评说】

  这是个人与虎搏斗而终于获胜的故事,如果仅从人与虎的力量对比来看,不论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都不可能是老虎的对手。可是。他们最终胜利了。他们之所以能胜过老虎,不是他们力量,而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孝”字,是孝顺战胜了猛兽。作者显然是想借这些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孝道无敌。

  卢氏护姑冒白刃

  卢氏,是唐朝人郑义宗的妻子,幽州范阳人。自幼深明礼仪,嫁到义宗家后,对全家的长辈晚辈、上上下下都打点得十分周到,对义宗的母亲更是克尽妇职,尽量让老人家满意。所以郑家的人没有不称赞新媳妇贤惠的。

  一天夜里,忽然有几十个劫匪举着火把,拿着武器,翻墙进院,一时间人声噪杂,来势凶猛。家里人都从睡梦中惊起,看到满院都是用手帕包头、手里拿刀的彪形大汉,十分凶恶,就不顾性命地往外跑,一时间全都跑光了。这时只有义宗的母亲因年老体弱,举步艰难,还没有出屋。卢氏怕劫匪伤害婆母,就冒死跑到婆母房里,陪在她身边。匪徒到各屋翻箱倒柜地搜刮财物,还未尽兴,就闯到郑母房里,以刀棒相逼索取钱财。卢氏反抗道:“家里大小事情由我来掌管,我婆母什么都不知道,何况你们想要的不过是钱财罢了,何必逼迫老人呢?”贼人听了不禁大怒,一时间刀棒交下,把她打得体无完肤,昏倒在地。恰好外边营救的人来了,众匪徒才呼哨着散去。

  劫匪离开之后,家人都回来了,问卢氏为什么不逃走。卢氏说:“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是人知道仁义。平时邻里有什么急事,咱还要出手援助呢,更何况哪能把婆母弃之不顾呢?要是万一遭到什么伤害,我作儿媳的还有什么脸面独自活在世上呢!”众人都叹服。婆母也感动地哭着说:“人都说天气寒冷而后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还说路险知马力,事变见人心。我现在更知道儿媳的贤惠和她的孝心了。”

  薛包洒扫回亲心

  妇言是听悲在祸水

  人淡如菊悠然高风

  薛包,字孟尝,东汉时汝南人也。少有至性。母殁后,父娶后妻,憎包,屡进谗言。父怒,分包出居于外。包日夜立于门前啼泣,不忍远离。.父益怒,痛加殴打,遍体鳞伤。包迫不得已,始含悲而去,暂栖身于户外。至次日黎明,手挟帚具入内洒扫。父起见之,呵逐令出。包乃借寓同巷邻舍家中,仍不废晨昏定省之礼,如是一年有余。父母悔悟,复使回家同居。及父母先后继殁,包居丧哀痛异常。丧事毕后,其弟要求分财析居。包劝止,不听,乃中分其财产,奴蜱则引其老者,曰:“此惟我能指挥,汝不能也。”田宅则取其荒敝者,曰:“此须我经营补葺也。”器物则取其朽破者,曰:“此我所惯用,旧胜于新也。”弟以不善持家,日与匪类为伍,析居不久,产物荡尽,屡向包求助。包复周恤之,无吝色,亦无怨言。其后,弟渐自愧悔,改过向善,故尚能不致失身下流,陷于绝境,皆包感化之力。时人称为长者。汉廷闻其贤名,命公车特征,包辞不受命,郡县敦促就道。入京后,拜侍中。包力辞曰:“草野之身,不堪庙堂之任。”公卿劝喻再三,坚不肯拜。诏许归里,礼仪有加,观者荣之。

  【译文】

  薛包,字孟尝,东汉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自幼就很孝顺。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后妻。后母憎恶薛包,多次向其父说薛包的不是。父亲大怒,把薛包分出去到外面居住。薛包日夜在家门前哭泣,不忍远离父母。父亲更加愤怒,痛打薛包,把薛包打得遍体鳞伤。薛包迫不得已,才含悲离去,暂时在院墙外住下。到了第二天黎明,手拿扫帚进入院内打扫。父亲见了,呵令他出去。薛包于是就借同巷邻居的房子住下,每天仍然向父母行早晚问安之礼,像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父母醒悟过来,又让他回家同住。后来父母先后去世,薛包悲痛万分。丧事安排结束后,弟弟要求分家产。薛包劝阻,弟弟不听,于是就把家产一分为二。薛包用奴婢用年龄大的,对弟弟说:“这些人只有我能指挥的动,你指挥不动。”分田地宅院,薛包自己要荒芜破旧的,说:“这样的田地宅院需要我来经营修葺。”家具器物,他挑残破的,说:“这些残破的东西我用习惯了,比新的还好。”弟弟不善于持家,整日和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分家不久,家财物产就挥霍干净,经常向薛包求借。薛包一再周济他,无丝毫吝惜之意,也没有一句怨言。后来,弟弟悔过自新,改过向善,所以还没有沦落到社会底层,走上绝路,都是薛包感化的结果。当时人都称赞他是谆谆长者。朝廷听说他贤德,特意用朝廷车马征他进京。薛包推辞,不接受任命,郡县官员一再催促,这才上路。进京以后,朝廷任命他为侍中。薛包坚决推辞,说:“我只是草野之民,担当不了朝廷重任。”朝中公卿再三劝说,薛包就是不愿接受。皇上颁诏允许他回故里,薛包回乡时的仪仗比进京时的仪仗还世盛大,观看的人都替薛包感到荣耀

  吕良子姊妹祷天

  心香一炷吁苍穹念切代父

  鹊声群噪助孝思诚感吉星

  吕良子,父名仲洙,宋时泉州进江人也。平日时父母孝顺承志,能得欢心。父尝患病,延医诊治,百药不效。其后病势日见沉重,众医皆谓不治,嘱家人预备后事。良子心中悲痛万分,私念:“我父膝下无儿,只生我及妹两人。老人辛苦一生,尚未享受儿女丝毫孝养。今得此难治之疾,医生都己束手,将来恐无生望。”又思:“针砭医药,人事既无挽回之望,惟有乞祷苍天,以身代父,或者尚有一线生路。”当向其妹细良说明此意,细良亦表同情。于是,姊妹二人遂于夜半时焚香祷天:“愿以自己身命替代老父,请上天见怜,保佑父病速愈,加寿增限。”二人同心祝祷,至诚感天,忽见众鹊飞噪,缭绕如云。空中突发现一极大明星,光华灼灼.照耀如同白昼。次早,父病竞愈。太守真德秀闻而异之,表其所居曰“懿孝”。时人争传之。

  【译文】

  吕良子,父亲吕仲洙,宋朝泉州进江(今福建晋江)人。吕良子平时对父母非常孝顺,能得父母的欢心。父亲曾经患病,请医生治疗,各种药物都不见效。后来病情日见沉重.医生都说治不好了,让家人准备后事。良子心中悲痛万分,暗想:“我父亲没有儿子,只生我姊妹两个。老人辛苦一生,还没有享受儿女丝毫的孝顺。如今得了这种难治的疾,医生都已经没有办法,恐怕没有生的希塑了。”又转念一想:“吃药、针灸既然没有挽回的希塑,就只有祈祷苍天,用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或许还有一线生的希望。”她当即向妹妹细良说明这种心思,细良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姊妹二人就在半夜时分,焚香祈祷苍天说:“愿意用自己的身体性命代替老父亲,请上天可怜,保佑老父亲的病赶快痊愈,益寿延年。”二人同心祝愿,真诚感动了上天,忽然发现大群喜鹊飞翔鸣叫,像云彩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天上突然出现一颗又亮又大的星星,光芒耀眼,把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昼。第二天早上,父亲的病竟然好了。太守真德秀听说这件事,非常惊异,上表朝廷,将吕良子的宅第命名为“懿居”。当时的人争相传说这件事。

  【评说】

  吕良子姊妹二人心存一念之诚,终于感动上苍,父亲的病霍然痊愈。古代有许多类似的神奇故事,被称为“孝感”,即孝心孝行感动上天。此类故事虽然不尽可信,但在民间很有影响,类似的故事往往不胫而走,传之甚远。对这类故事,不必考究其可信度如何,而只要明白故事讲说人的良苦用心在于劝人尽孝道也就够了。

  萧睿明孝感丹书

  血泪成坚冰儿心已碎

  日月显丹字著手回春

  萧睿明,字景济,六朝南齐时兰陵人。生性至孝,事母能先意承欢。母素患风疾,累年困卧床褥,针灸药石杂进,均不能奏效。一时名医咸皆束手,谓为不治之症,不过苟延岁月而已。睿明闻言,心中悲痛,莫可名状。乃肃衣冠,虔诚凝神,昼夜叩天祈祷,求母病愈,剌则愿减削己算以代母。当在严冬期间,朔风恕吼,滴水成冰。睿明叩祷时泪流满面,坚凝成冰,下坠如筋。额上因叩头磕伤,血流亦冻成冰。睿明此时诚心乞祷速愈母亲,一切痛苦均置之度外,非惟不觉血流结冰,且亦不知痛楚,足见孝心之诚。语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一夜,正默祷间,恍惚见有人授以石函,并言曰:“怜汝孝心,特授此函,中有秘方,堪疗母疾。”睿明急拜受之。及仰首再视,则人已不见矣。睿明知为天帝剌使,乃向空叩拜。起身入内,启函视之,内有三寸绢,上有“日月”字样,系用丹书成者。持就榻前,请母寓目,并述得此石函天书情形。母亦为之欣悦。睿明乃将“日月”字焚化,调水奉母服之,疾果愈。至诚感神,谁曰无征?

  【译文】

  萧睿明,字景济,南朝齐兰陵(今山东峄县)人。生性十分孝顺,侍奉母亲能先了解母亲的心思,让母亲高兴。母亲患有风湿病,长年卧床不起,针灸药物都用过,都没有疗效。当时名医对这种病也没有办法,认为是不治之症,病人不过是延长一些时间罢了。睿明听了,悲痛的心情无法形容。于是就穿戴整齐,十分虔诚地昼夜叩天祈祷,请求母亲的病能够痊愈,如果违背情理,则情愿削减自己的年寿来代替母亲。当时正值隆冬,北风怒吼,滴水成冰。睿明叩天祈祷时,泪流满面,泪水凝结成冰,从脸上坠下。因为磕头把额头磕破了,流出来的血也结成了冰。这时的萧睿明只是诚心诚意地祈祷母亲的病赶快痊愈,早把所有的痛苦都置之度外,不仅不知道已是血流成冰,而且也不觉得所有的疼痛。这足以看出他的孝心是多么真诚。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一天夜里,萧睿明正在默默地祈祷,恍惚看见有人给他一个石匣子,并且对他说:“怜悯你的孝心,特意授给你这个石匣子。里边有个秘方,可以治疗你母亲的疾病。”睿明急忙叩拜,接受石匣子。等他仰首再看时,已经不见人影了。睿明知道这是天帝的使者,就向空中再次叩拜。然后起身入内,打开石匣子一看,里面有三寸见方的一小片绢,上有“日月”二字,是用红颜色写成的。他拿起石匣子来到母亲卧榻前,请母亲过目,并向母亲讲述了获得石匣子和丹书的情形。母亲也替他高兴。睿明于是就把丹书“日月”二字焚化,调水后给母亲服下,母亲的病果然痊愈。至诚能够感动神灵,谁说没有例证?

  【评说】

  这又是一个“孝感”的故事。萧睿明的孝行,在今天看来十分好笑。母亲患病在身,他听信庸医的话,不去求医问药,而是祈天祷告。虽然他非常真诚,以至于泪血成冰都浑然不觉。最后,他的孝行终于感动上天,给他一个秘方,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了教化世人,编造这样的故事,其心可宥。但如果听者信以为真而加以仿效,那就大错特错了。

  庾黔娄尝粪心苦

  举动不忘亲时虞失足

  生死有定数苦煞孝心

  庾黔娄,字子贞,一字贞正,南朝梁时新野人也。父名易,字幼简,赋性淡静,不慕荣利。长史袁承敬其高尚,赠以鹿角书格、蚌盘、蚌砚、白象牙笔,易以连理几、竹翘书格作酬报。黔娄性至孝,生平不妄言,一举一动,时以辱亲为惧。仕于北齐,为编政令,有政绩,调孱陵令。抵任尚未十日,父在家患病,黔娄不知也。一日,忽心惊肉颤,坐立不安。自念除非父子关切,不能有此征兆,遂决意返家省视,即日弃官而归。及抵家,家人惊问故,黔娄告之,群称异焉。时父病虽只二日,而精神状况颇呈危殆之相。黔套私以病势安危询问医生,医云:“安危未敢遽决,然有实验之法,但须尝其粪味,苦者易治,甜者难愈。”其时父正患泄痢,黔娄辄取粪尝之,味甜质滑,知病将不起,忧苦莫名。至夜静,焚香向北斗默祷,求父病愈,愿以身代。忽闻空中有人语曰:“汝诚孝心可嘉,无奈汝父寿命已尽,不复可延。”黔娄闻语惊心,仰视无睹,悲泣不已。父果病殁。居丧哀恸过礼,远近传其孝名。梁台建除为蜀郡内太守。

  【译文】

  庾黔娄,字子贞,又字贞正,南朝梁新野(今河南新野)人。父名庾易,字幼简,生性淡泊宁静,不羡慕荣华富贵。长史袁承敬仰他的高尚品德,赠给他鹿角装饰的书架、蚌壳盘子和砚台、白象牙笔。庾易就用连理茶几和竹子做的书架还赠他。庾黔娄生性孝顺,平时不随便说话,一举一动都惟恐辱没父母。他在北齐做官,任编政令,有政绩,调任孱陵(今湖北公安县)令。到任还不到十天,父亲在家患病,庾黔娄不知。一天,他忽然心惊肉跳。坐立不安。自思除了父子天性所关,不会有这种征兆,于是决意回家看一看,当天弃官回家。到了家中,家人很吃惊,问他为何回来。庾黔娄把自己的感应告诉他们,家人都认为很奇怪。这时父亲虽然只病了两天。但从精神状况来看已是十分危险。他私下向医生询问病情,医生说:“病人安危,一时还不敢下决断,但有一个办法可以一试,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味道苦的容易治,味道甜的就难治了。”这时候,父亲正患痢疾,庾黔娄取父亲的粪便一尝,味道甜而滑,知道病难治愈,非常忧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瘐黔娄焚香,默默地拜祭北斗,求父亲的病能痊愈,愿意自己代替父亲去死。忽然听到空中有人说:“你真诚的孝心值得嘉奖,无奈你父亲的寿命已尽,不能再延长了。”庾黔娄听后大吃一惊,仰视空中,什么也没有看到,悲泣不已。父亲果然因病而死。庾黔娄服丧期间,非常哀恸,超过了丧礼的规定。人们听说他的孝行,到处传扬他的孝名。后来,粱朝任命他为蜀郡太守。

  【评说】

  庾黔娄为治父病而尝粪并祭拜北斗的故事,与康孝女的故事很相似。其孝心之诚,比康孝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父亲还是不治而亡。如果说孝行能够感动上天,庾黔娄的孝行何以无果?所以,对这类孝行故事,只可当故事来看,而不可考究其真伪有无。

  甄恬思父感来格

  绝食毁形童年具至性

  积诚能感灵魂果归来

  甄恬,字颜约,南北朝中山无极人也。世居荆州江陵,幼稚时父亡,哀毁灭形,过于常人。邻里父老咸叹异之。家人见其年幼,居丧悲切,竟至水浆不入口,粒米不下咽,恐其以绝食或致伤生,劝之饮食,则垂涕不言。母乃以肉汁调入饭中,亲用匕匙饲之。恬仰体母意,不敢毁伤,始渐进食。及葬事毕,犹未尝须臾忘其父也。据《粱书·孝行传》所记,恬父死时,恬固一无知无识之稚儿耳。以不省人事之稚儿,乃能孝思如此其笃,哀痛如此其切,是诚所谓孝子之心凝于神者欤?

  考宋躬《孝子传》所载,三国桑虞,字子深,魏郡黎阳人也。十四丧父,毁瘠过礼,日食百粒,以糁藜藿。《东观汉纪》,汝郁,汉时陈人也,年五岁,母病不食,郁亦啼不食。母怜之,强进食,诈言已愈。郁察母颜色,犹不似往日,知系绐己,仍不食。二则均可与恬事互证对观。

  恬至八岁时,思父之心终不稍减,自恨未得见父容颜,尝累日涕泣。人或问之,即据情哽咽以告。人曰:“汝父已死,悲思终属无益。况幽明异途,即今汝父在前,彼能见汝,汝决不能见汝父也。”恬终不以人言而止思父之念。一日,正注想间,恍惚若有所见者。母怪问故,恬言顷见一人,并述容貌发眉形状,方知所见者正其父也。

  【译文】

  甄恬,字颜约。南北朝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时世代居住江陵。幼小的时候,父亲亡故,他因悲哀过度而脱了形,哀痛程度超过常人。邻居对此都感慨惊异。家人见他年幼,守丧期间悲伤过度,竟至于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点饭,恐怕他因绝食而丢了性命,劝他吃饭,他流着泪不说一句话。母亲就把肉汤调进饭中,亲自用汤匙喂他。甄恬体谅母亲的意思,不敢毁伤自己的身体,才开始进食。丧事结束后,他还是一刻也不忘记父亲。据《梁书·孝行传》记载,父亲死的时候,甄恬还是一个不懂人事的孩子。一个不懂人事的孩子,就能够孝思如此真诚,哀痛如此深切,这真是孝子之心凝之于神啊!

  据宋躬《孝子传》记载,三国时期的桑虞,字子深,魏郡黎阳(今河南浚县)人。14岁时,父亲去世,他哀毁过礼,每天仅吃一百粒粮食,用粮糁掺野菜为食。《东观汉纪》记载一个叫汝郁的人,东汉陈(今河南淮阳)人,5岁时,母亲生病,不能进食,汝郁也就哭着不吃饭,母亲可怜他,勉强吃一点,骗他说病已经好了。汝郁观察母亲的脸色和平常不一样,知道母亲是在骗他,仍然不吃饭。这两件事情,可以和甄恬的事相互参证。

  甄恬到了8岁时,思念父亲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减弱。他恨自己没能见到父亲的容貌,曾经整天哭泣。有人问他为何哭泣,他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人们。有人对他说:“你的父亲已经死了,悲伤终究是没有用处的。何况阴阳不同,即使今天你的父亲就在旁边,也是他能看到你,你却不能看到父亲。”甄恬却并没有因为有人对他这样说而停止对父亲的思念。一天,正在专心思念父亲,恍惚间看到一人。母亲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刚才见到一人,并把其相貌、头发、眉毛和形象描绘一番,这才知道刚才见到的正是他的父亲。

  【评说】

  甄恬之孝表现在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上。还不太懂事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茶饭不进,以至于悲伤过度,瘦骨嶙峋,母亲百般劝诱才进食。长大成人后,思念之情依然不减,任别人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后来,他终于恍惚中见到了父亲的身影。这或许可以看做是上天对他的慰藉吧。但谁能说不是母亲为了免除他对父亲的痴想而善意地撒了一个谎呢?

  赵毓孝烈萃一门

  寸草恋春晖簪缨心淡

  止波同古井冰蘖操坚

  赵毓,元时唐州人也。父名福,迁郑之管城。其先三世同居。毓官福州司狱,以病假乞归养疴。后见老母春秋已高,守亲老不远游之训,愿世世不分炊另处,并祝天歃血以盟。自此大小百余扣,毫无闲言碎语,同力合作,家道日兴。长兄瑞早死,嫂刘氏年方少艾,欲嫁之。王氏泣而言曰:“烈女不嫁二夫,良马不披双鞍。妇人之义,从一而终,焉有再嫁二姓之理?姑老矣,誓愿长依膝下,宁死不作再醮妇也。”母为之感动泣下,从其志。毓有一妹,赘夫王佑,琴瑟甚笃。及佑得疾亡,妹哭之恸,欲以身殉夫地下,继念佑母年事亦高,已如死,姑将谁依?乃商于母并兄嫂,归王氏家,侍故终身。人谓孝友义节,萃于一家。元贞初年,昭旌其门,以示奖劝。《明史》载,浦江郑氏,十世同居,人口千余,毫无闲言。亲丧衰毁,三年不饮酒食肉。家畜两马,一出未归,一不先食。其感化如此!洪武称善。尝言和气致祥。孝义之家,无不昌者。

  【译文】

  赵毓,元代唐州人。父亲赵福时举家迁至管城,三代同居。赵毓任福州司狱,因病休假归养,后来见老母亲年事已高,遵守父母年老子女不远游的古训,就不在出去做官。赵毓平时侍奉母亲十分虔诚,对弟弟们甚为友好,家中其乐融融。一天,他召集各位兄弟和子侄到院子中,流着眼泪留下了遗嘱,希望赵家世世代代不要分家,并对天歃血盟誓。从此以后,赵家一门大小百余口,彼此之间没有一丝一毫的闲言碎语,大家同心协力,家业日益兴旺。赵毓的长兄赵瑞死的早,嫂子刘氏立志守节。赵毓率领家人毕恭毕敬的侍奉她。

  二兄赵选接着也死了。婆婆认为儿媳王氏正当年轻,想让她再嫁。王氏哭泣着说:“贞女不会再嫁第二个丈夫,好马不会接受两个马鞍。女人就是要从一而终,哪里有再嫁的道理?婆婆老了,我愿意长久在您面前伺候您,宁死也不再嫁!”婆婆感动得流下泪来,答应了她的要求。赵毓有一个妹妹,招王佑上门为夫,夫妻二人感情很深。后来王佑生

  病死了,妹妹哭得十分悲伤,想以死殉夫,但转念一想,王佑的母亲年事已高,如果她死了,婆婆将无依无靠。于是就和母亲兄嫂商议,回到了丈夫家,终身侍奉婆婆。

  人们都说孝友节义汇翠于赵氏一门。元成宗元贞初年,朝廷表彰赵氏一门,以示嘉奖。据《明史》记载,浦江有一郑姓人家,十代人居住在一起,人口一千多,没有一点矛盾。亲人过世了,一家人都按礼仪守丧,三年不饮酒食肉。家中养有两匹马,一匹出门未归,另一匹就不吃草。他们感化的力量竟有如此之大!明太祖曾经把这家的族长召到京师,询问治家长久之道。族长回答说:“遵守祖上的教导,不要听信女人的话才行。”明太祖认为他说得对。人们常说和气能带来吉祥。孝义之家,没有不兴旺昌盛的。

  【评说】

  现代社会,四世同堂的情况已经罕见。但在以家族制为主要特征的古代社会,一个家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都是常见的。像赵毓这样三代同堂,在古代社会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所以,赵氏之孝不在于他们三代同堂,而在于赵毓之妹入赘的丈夫去世后,她能够设身处地为婆婆着想,在丈夫死后回到夫家,终身侍奉婆婆。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至于明代浦江郑家十世同堂,族长在总结原因时,说“不要听信女人的话”,则是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作怪,不足为训。

  唐俨,明时全州诸生也。父名阴,曾任柳州知州,以老病辞职归家。病势日重,医药无效,家人相顾焦灼。时俨年十二岁,痛父病将不起,乃暗地将自己臂上肉用刀割下一片,投入药中以进。父服之,病即霍然愈。当时事无知者,后家人忽见其臂上刀痕,及衣袖上血染斑点,怪问其故。

  唐俨夫妇笃孝思

  童子何知情诚邀神佑

  阿姑如母贤孝冠当时

  俨初不吐实,经再三盘问,始以告。人叹其孝。及后数年父病故,哀毁骨立,几至灭形。据《明史》载,俨父一妻一妾,妻无所处,俨系妾生,但俨奉事嫡母与生母无异。俨妻邓氏,事两姑如其夫。俨偶出外游学,嫡母忽患暴病。邓时年十八,见姑垂危,奋然自语曰:“吾一妇人,安知汤药?昔吾夫尝以臂肉疗吾翁,吾独不能疗吾姑耶?”于是持剪刀割肉以进。姑病果愈。

  俨问嫡母有疾,驰归家,则病愈已多日矣,乃拜其妻曰:“此吾分也,当急召我。奈何自苦如此!”妻曰:“子事父,妇事姑,一也。方危急时,召君不及。且事必须待君,安用妇?”人争传美之。

  江革负母孝感盗

  遍地是狐兔琐尾流离

  至诚感虎狼全身锋镝

  江革,字次翁,汉时齐国临淄人也。事母素有孝名,乡里重之。时逢汉室运衰,藩镇割据,跋扈不奉朝命,不呈之徒因而啸聚草泽。加以天降凶荒,地无寸草,盗贼纷起,烽火遍地。革以地方糜烂,家无余物,于是背负其母,弃家逃难。途中逢贼数次,欲掠之去。革辄哀告曰:“我从公等去,得安乐处,岂有不愿?但老母无所依倚。万望见怜,感恩不浅。”贼闻其语悲切,遂动怜惜之念,乃舍去。有他贼欲加刃者,众贼皆呵止之,曰:“奈何犯孝子!”故虽屡遇盗,卒得安全。转客下邳,贫穷不能支持,露体跣足,而侍母益谨。后乃佣工于人,得值以养其母,凡母应用什物莫不尽力备具。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后被举贤良方正,汉帝颇重之。

  译文

  江革是后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小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所以侍奉母亲极其尽心,受到乡亲邻里的称颂。当时正逢汉室衰败,各属国纷纷割据,不奉朝命。而那些对朝廷及官府心怀不满的人就聚众起兵。于是一时间烽火遍地,盗贼四起,加之天降灾荒,田地不收,劳苦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江革母子亦是如此。母亲年迈,路途中多由江革背负前行。途中多次遇到贼匪,都要逼他入伙,江革每次都哀泣央告匪首:不愿自寻安乐而抛弃老母。言语甚为悲切,每次都令贼匪们动了怜惜之心。一次有一持刀者见江革不愿就范,便拔刀相逼,其他贼匪呵斥道:孝子不可犯。因而性命得以保全。江革母子客居他乡,贫困潦倒,江革便替人做工,以微薄的收入供养母亲,而且比以往更加谨小慎微,唯恐母亲水土不适。后有太守欲召江革入府为门客,江革仍以奉母为由而谢绝。江革在危难中奉母如注昔,一片诚孝之心,的确令后人敬重。

  评说

  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孝子。蔡顺成名于乱世,江革也成名于乱世。他们生当乱世,又途灾年,家贫如洗,每天都需要为吃饱肚子操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出于一片孝子之心,尽力孝敬老母亲。尤其是江革,更为不易。但他们的成名,也正应了“盗亦有道”这句古话。如果不是“盗亦有道”,他们恐怕连活下来的机会就没有,更不要说孝顺老母了。

  朱寿昌弃官访母

  大妇肆阃威鸳鸯拆散

  孝德动天鉴母子团圆

  朱寿昌,字康叔,宋时天长人。本生毋刘氏,因摘毋无子兴妒,虐待频施。父守雍,既畏其悍威,复惑于谮言,乃将寿昌毋逐出。时寿昌才七岁。母虽得离苦海,然无以为生,不得已忍辱改嫁,聊图安身。由此毋子不相闻讯。寿昌自成人后,因生母被父逐出,遍览无踪。以不得母,故饮食不设酒肉。与人言及,涕泪如雨。熙宁初,竟弃官入秦,临行与家人诀:“此行不见毋面,誓不复还!”既至秦,行次同州,竟于无意中得与母遇。计自幼时别后,已五十年,刘氏时已七十余岁。雍守为钱明逸,奇其事,据实奏闻。诏谕寿昌还就本职。及再任郡守时,为便迎养计,特通利河中府,并迎其同母弟妹以归。数岁,母病一殁,寿昌哀毁骨立,痛不欲生,日夕悲泣,几至失明。语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寿昌访母出于血性,自足感天地而动鬼神,卒能于西行入秦,毋子团聚。谓非纯孝之极则乎?

  【译文】

  宋朝时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也是个很有名的孝子。他的生母刘氏,原来是他父亲的小妾,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设了一个计谋将她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五十年来,朱寿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他都要四处查找老人家的踪迹。可是人海茫茫,找人谈何容易。宋神宗当朝的时候,他再也没有心思做官了,决定辞掉官职去寻找母亲。临行时,他告知家人自己的决定,发誓说:“找不到母亲,我今生今世绝不回家!”这一次,他将寻母的重点放在秦地(今陕西)。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的他,终于在同州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刘氏已经七十多岁了。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苏轼等人都赋诗作文大加赞扬。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寿昌一片真诚的孝母之心,终于使得五十年后母子团聚,不但可贺,而且可敬。

  【评说】

  失散50多年得母子能够意外地在异乡重逢,不是巧合,就是天意。但是,如果不是朱寿昌出于一片孝敬之心执地寻找生母,也就不会有这种巧合了。所以,这种巧合是以孝为前提的。这个母子分离50多年而终得重逢的故事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或许是因其富有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但最主要的还在于它所包含的孝道思想。

  崔氏妇乳姑尽孝

  是难能也人工替代谷食料

  何以报之克昌后嗣子孙贤

  崔山南,名琯,山南西道节度使,故称山南,唐时博陵人也。其兄弟子孙之盛,当时乡里戚族中无足与比者。史称,山南曾祖母太夫人,年已衰老,满口齿牙脱落,无一存者。其祖母唐太夫人平日事其曾祖母极尽孝道,委曲承欢,于每日早间盥洗梳妆毕后,即赴姑所,拜于堂下。拜毕,起身上堂,开襟出乳以喂其姑。曾祖母不粒食者数年,而身体壮健,精神充足,盖食乳之功效也。一日,忽得疾,卧床不起,服药无效。其时,家中长幼咸集,其曾祖母对众宣言:“无法报我贤妇恩,但愿我贤妇有子有孙,皆如我贤妇之孝奉我一般,即所以报也。”言毕,目瞑。此崔山南门户之昌大,所以为唐世冠。

  考宋时江西安仁县龙塘周氏,五世同居,子养其父,又养其祖之祖;父养其子,又养其孙之孙。人莫不羡周氏彩衣之乐。又,元时吴大中,江西弋阳人,与妻皆善事父母。皇庆间,江西大吏以孝行闻于朝,奉旨旌其门。此二事正堪与崔山南之祖母乳姑同观。诚以百行孝为先。超凡入仙之诸位道祖,孰有不从孝字修成者乎?

  刘谨寻父万里行

  远天隔驿程白云悬望

  奕世锦甲第孝风杨庥

  刘谨,字雍勤,明时浙江山阴县人也。洪武中,其父以罪谪戍云南,伯兄又以督运死于京师。谨方六岁,痛父远谪,屡问家人云南何方。家人以手向西南指示,谨即每日早晚向西南跪拜,如是者七八年。到十四岁时,一日,忽瞿然语人曰:“云南路途,虽有万里之遥,但天下岂有无父之子哉!”我誓往云南,寻父所在。”人谓:“汝年太幼,万里路遥,出门非易,如中途衣食不给,岂不进退两难?”谨亦不答,潜行出门,徒步前往。经六阅月,方抵云南。乃天鉴其诚,竟于旅店休息与人言志时,遇其父在侧,惊视曰:“是吾儿也,胡来此?”谨泣以告。父子抱头号恸,哀动行路。未几,父病疯瘴,谨告官,请代役。明制:戍边者,必年十六以上嫡长男,始准代役。谨未成丁,官不准。谨乃急返家,携兄子复往。而兄子又以瘦弱不合格,仍未蒙准。谨又返家,尽鬻其产业,赎父罪,始得奉还故里,遂孝养终身。督学使者张倬为文以传其事,时称“刘孝子”。后子孙相继登科第,累世簪缨不绝。论者谓有天道存焉。

  【译文】

  刘谨是明朝浙江山阴县人。洪武年间,刘谨年仅六岁。父亲因触犯了律法被免职调往云南戎边,家中只剩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刘谨长年挂念着远在边疆的父亲,每日早晚都要面向西南方向跪拜,八年如一日。十四岁那年的一天,刘谨忽然告知母亲:天下岂有无父之子,云南虽有万里之远,也定要前往以求父子相见。母亲以其年幼,不堪长途跋涉的辛劳而加以阻止,他却心意已决,备好行装,即日起程。历经六个月,方才抵达云南,一路艰辛可想而知。旅店大堂中,刘谨正向众人讲诉自己此番劳顿的目的时,父亲竟刚好路过店前,惊呼:“我儿”,刘谨也立即认出父亲,父子二人抱头痛哭,旁人也为之落泪。刘谨见父亲年老多病,请求代父服役。因未满十六岁,上方不准。刘谨救父心切,又不远万里返回家中,与母亲一起变卖家中产业,凑足银两再次远行,为父赎罪,终将老父接回故里,从此家人团聚。此后刘谨侍父终身,孝名世代传颂。

  【评说】

  为了父子团聚,还未成年得刘谨就不怕辛苦,万里寻父。其志可嘉,其行感人。所以能够如此,在于刘谨自幼就十分孝顺。6岁的孩子,少不更事,可他却能早早晚晚向着父亲发配的方向跪拜,不废晨昏定省之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坚持了七八年。儿时就如此孝顺,其后来的孝行就不难想象了。点评:为了父子团聚,还未成年的刘谨就不顾辛苦,万里寻父。其志可嘉,其行感人。所以能够如此,在于刘谨自幼就十分孝顺。6岁的孩子,少不更事,可他却能早早晚晚向着父亲发配的方向跪拜,不废晨昏定省之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坚持了七八年。儿时就如此孝顺,其后来的孝行就不难想象了。

  蔡顺桑葚感强盗

  旱魃肆虐上天降灾

  据情直陈小人有母

  蔡顺,字君仲,西汉时汝南安成人也。父早亡,独与母居,菽水承欢,颇得顺亲之义,乡里咸称其孝。当王莽篡汉之末年,刀兵四起,到处烽火,加以天灾流行,五谷不登,斗价百金,世称“猛虎满地走,十村九无烟”,即此景象也。以是富者贫,贫者困,黠猾者流为盗贼,良善者多成饿殍。顺于此时,日食桑葚果腹。葚有赤黑二种,顺分别采贮。一日正采葚时,赤眉贼忽来,将顺擒去,问其缘故。顺答曰:“赤者味酸,取以自食;黑者味甜,取以供母。”贼叹曰:“真孝子也!”不忍加害,并赠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双。盗贼亦知孝道,亦敬重孝子。世之不能逃劫者,以伦德不修之故耳。

  译文

  蔡顺,字君仲,西汉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人。父亲早亡,独自和母亲生活,虽是粗茶淡饭,却能让母亲高兴,合乎孝顺之义,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王莽篡汉末年,战乱四起,烽火连天,再加上天灾盛行,五谷不收,粮价飞涨,世人描绘的“猛虎遍地走,十村九无烟”,就是这种景象。因此,富人变穷了,穷人更加困窘,狡猾无赖之徒变成了盗贼,善良的人大多被饿死。蔡顺在这个时候,每天靠吃桑甚度日。桑甚分红黑两种,蔡顺采摘时分别存贮。一天,他正在采摘桑套,赤眉军忽然来了,把蔡顺抓了起来,问他为何把桑套分开存贮。蔡顺回答说:“红的味酸,我自己吃;黑的味甜,给母亲吃。”赤眉军感叹道:“真是一个孝子啊!”他们不忍心加害蔡顺,还赠给他三斗白米、两个牛蹄。盗贼也知道孝道,也敬重孝子。世上的人不能逃脱劫难,是因为不修伦理道德的缘故。

  评说

  蔡顺摘葚的故事,流传葚广。在这个故事中,蔡顺孝顺母亲,把摘得的甜桑葚留给母亲,自己吃酸的。他这种孝行不仅感动了赤眉军,还挣得了孝子的美名。千百年来,人们都把他当做孝子的典型加以颂扬。其实在那饿殍遍野的年代,不要说桑葚,就是草根,能吃的也早就吃光了。蔡顺每天能够用桑葚果腹,算是幸运的了。赤眉军是西汉末年的起义军,他们赠给蔡顺白米和牛蹄,可见深明孝义之理,并不如作者所说的“贼”。

  曹娥投瓜得父尸

  迎神献技醉巫逐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