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完整讲义

  1、人际交往心理学讲义序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就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无论你是正在享受美好人情的温馨、宽慰、甜蜜。还是正在饱经人际冲突的烦恼、茫然和愤怒,你都不会怀疑,人不能没有别人,人不能不与别人交往。就像我们人类离不开阳光、大地与水一样,同样我们也离不开人类健康的交往。 在激烈竞争,又紧密依存的社会里,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著名成功学专家卡耐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任何一种事业上的成功都不可能是自我的

  2、,他必定要与他人产生关系。正如自我论作者科恩所说“即使最极端的、怨气冲天的、钻牛角尖的个人主义者,也乒属于某个群体和共同体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日益密切,进入信息社会后,学会与人共处和合作的品德就更加重要了。人民日报1998年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中国数学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困境的科技杂谈,其中说道:“陈景润大概是现代数学最后一位孤胆英雄。随着他的辞世,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结束了。数学在形式上远离现实世界的同时,也越来越依赖外部条件包括雄厚财力的支持”。如果说曼哈顿计划、美国的硅谷的振兴主要是得益于业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那么,连数学这样的学

  3、科要获得发展,都不仅需要同行的合作,还需要与外界的合作,以获得支持。交往能力已被誉为21世纪的通行证,大学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人们学会交往”“学生在这里学会平等交往,获得社会经验,这对他们整个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已成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大学步入成人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重任。 可以说自从出生我们就在与人交往了。可是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这样不善交往,非常渴望与同学们谈天说地、畅谈理想。可是却发现自己这样拙于表达,非常渴望拥有三五知己,却经常与同学闹别扭,喜欢上了某人很想表白,却是“爱在心里口难开”,走进大学校门的我多想树立

  4、威信,表现自我呀!可是我却尝尽了孤独,受尽了冷落,难道世间真的缺乏真情与温暖?难道真的要遵从爷爷的古训“对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不!是应试教育使我们成了唯书唯上的书呆子。使我们忽略了在生活中学习交往这一生活基本课题。许多人不能正确给自己寻找合理定位,调控自我,把握对方,许多人不懂得交往心理,许多人缺乏交往技巧,一些人甚至陷人深深的苦恼中。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许多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影响因素不是学业的紧张与压力,而是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因素。因此学习人际交往知识,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心理保健,心理素质教育的首选内容。

  5、这本人际交往心理学可以让大学生从心理学理论上了解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增强人际吸引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这门新兴学科的内容体系,这本书还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人际交往训练。并提供了大学生心理卫生的许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大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科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自我修养用书。 编者2001,10,7 目 录第一章 人际交往心理学导引( )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意义( ) 第二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第二章 人际认知( ) 第一节 人际认知及印象形成 ( ) 第二节 对他人与自我的认知 ( ) 第三节 认知反应的偏差

  6、性 ( )第三章 印象管理( ) 第一节 印象管理的理论 ( ) 第二节 印象管理的策略与技术 ( ) 第三节 印象管理的识别与监测 ( )第四章 人际沟通( ) 第一节 沟通的意义与结构 ( ) 第二节 沟通的类型 ( ) 第三节 言语沟通 ( ) 第四节 身体语言沟通( )第五章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 ( )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 ) 第三节 人际关系测量 ( )第六章 人际吸引( )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条件( )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规律( )第七章 恋爱、婚姻心理 ( ) 第一节 两性爱情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夫妻心理特点与婚姻稳定( )第

  7、八章 人际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心理疗法( )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不良现象的调节( )第九章 人际交往的谋略与艺术( ) 第一节人际交往的一般艺术( ) 第二节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十章 人际交往中不良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 第一节 笼罩心灵世界的天空情绪( ) 第二节 驾驭你的情绪( )人际交往心理学第一章 人际交往心理学概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人生旅途中,都希望知己相伴相随。设想,假如你一个人长期留居南极,假如你一个人迷失在大森林里多日不能与别人相逢,假如你一人被长期囚禁于单身牢房,那么,生活将会变得怎样?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意义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

  8、态的角度说,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都超不出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的范围。当我们与别人交谈,用眼神、表情或其他身体动作来表示我们的意见、情感或态度时,我们就是在与别人进行信息沟通。当我们买东西、送别人礼物或进行其他物质交换时,则我们此时的相互作用既有物质的交换,也有信息的交流。 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是一个人超越自身,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对此,我们后面将有专门章节论述。 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

  9、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人是有意识、有情感的动物,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彼此之间有直接的交往,都会导致一定的、性质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正因为如此,人际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具有普遍性的联系,它对于人的生活与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将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社会性角色关系、政治关系、劳资关系等相互混淆。而实际上,它们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人际关系是就心理上的情感联系而言的,涉及的是情感上的接纳或排斥。情感是不能强迫的。爱、喜欢、满意、尊重、怀念等积极情感也好,恨、讨厌、不满、轻视、忘却等消极情感也罢,其产生与保持都是由个人自己把握的。除非个人的情感自然地发生改变,

  10、否则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经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情感。因此,在本质上人际关系是一种非规范性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保持和消亡,仅仅遵循人的心理规律。人们常常以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例证。事实上,只有朋友关系才是典型的人际关系,而其他例证在通常情况下只是社会角色关系。 与人际关系不同,社会性的角色关系、政治关系、生产关系等,都是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人际联系,而且卷入关系的双方所拥有的影响力往往是不均衡的,一方拥有更多的支配另一方的力量。这意味着,此种关系的存在不是简单地以卷入者情感的好恶为转移的。这种社会性的人际联系,虽然也受心理规律的制约,但它首先受社

  11、会习俗、伦理、政治和法律的规律所支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希望各种社会性的人际联系都能转化为纯粹平等的人际关系。但这仅仅是某些人的情感主义理想。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能够真正转变成理想的人际关系所包含的规律。也许,一切人际联系都变为理想的人际关系并非幸事。人类社会要想保持它的有效运转,只有情感原则是不够的。许多时候,其他原则比情感原则更重要。 动态的相互作用与静态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直接导致静态人际关系的形成。前一时相动态交往所激发的情感,会积淀成后一时相的静态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

  12、定向系统,引导以后的动态交往。积极的交往会转化成积极的人际关系,而积极的人际关系又会引导出进一步的积极交往。这是动态交往与静态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当二者的关系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时,则是消极的交往导致消极的人际关系,而消极的人际关系又会使交往进一步恶化。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同他人的交往与关系相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是与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分不开的。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也就没有一切。可见,交往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和人们亲身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

  13、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一)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前提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与其照看者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所形成的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其心理乃至身体正常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长期以来,人们曾认为,母爱或儿童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是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母亲对于儿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新近的大量科学事实证明,母亲之所以对儿童的心理正常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不是母亲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全部的奥妙在于母亲最先与儿童形成了亲密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儿童所依附的首先是自己的母亲,并首先同母亲形成超乎别

  14、人的亲密关系。如果一个家庭因某种原因失去了母亲,母亲对儿童的作用为父亲所代替,那么,只要儿童与父亲之间能够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儿童就同样可以很健康地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性和建立幸福的生活。 最新的科学研究还揭示,不只父亲可以替代母亲的作用,成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有效的情感支持力量,其他的照看者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只要照看者与儿童之间建立起了稳定的亲密关系,其所照看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双亲照看的孩子就没有明显的差别。两类孩子的发展同样都是正常的。而如果照看者经常变换,儿童不能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稳定的、有预见性的亲密关系,则他们的心理发展就会受到显著影响。例如,儿童会缺乏正常的安全感,难于适应社会

  15、生活的各种要求和变化等。 心理学家还发现,如果儿童缺乏与成人的正常交往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稳定的亲密关系,不仅性格发展会出现问题,连智力的发展也会受到明显妨碍。例如,在孤儿院成长的孩子,由于不能像在普通家庭中那样受到照看者的充分注意和与他们保持积极的交往并建立起稳定的亲密关系,因此,这些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同年龄的一般儿童,同时也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但是,当孤儿院的儿童被普通家庭领养,人际交往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之后,他们的智力发展速度很快就能赶上普通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于儿童的成长究竟有多么重要,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二)人际交往对一个人个性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

  16、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我们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也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是与缺乏正常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的。在大学里,同宿舍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了一个大学生是否对大学生活感到满意。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交往氛围的宿舍里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的满意程度低。而在同伴关系融洽的宿舍里生活的大学生,心态则以欢乐、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可见,人的心态和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与别人的交往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家曾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做过大量研究,结果都证明

  17、,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亦即个性越健康),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高尔顿和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都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别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亚伯拉罕马斯洛则发现,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我实现者”,都可以很好地接纳别人,同别人的关系也比一般人要深刻。他们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和更崇高的爱。另有一些心理学家曾专门研究了身体、智力与心理健康水平都很优秀的宇航员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优秀的中学生、大学

  18、生和研究生。所有这些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被试,同别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都很好,他们有着一系列有利于积极交往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特点,如友好、可靠、替别人着想、敦厚、诚挚、信任别人,等等。这些研究还有另外一个令人深思的发现,即那些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优秀者,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状况良好的幸福家庭。这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心理交往状况影响个性健康状况的佐证。 (三)健康的人际交往对个人幸福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往往认为,人的幸福是建立在金钱、成功、名誉和地位的基础上的。实际上,对于人生的幸福来说,所有这些方面都远不如健康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交往和人际关系在人

  19、们生活中的地位,无法为金钱、成功、名誉和地位所取代。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人们的金钱收入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对生活感到幸福的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而是稳定在原来的水平上。这说明,金钱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幸福。有人曾对每天都去歌厅花费一大笔钱的个体经营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虽然他们的收入很多,但仍然摆脱不掉得不到别人尊重、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刻关系的烦恼,因此,去歌厅成为他们排解怅惘与孤独的唯一方式。 1977年,心理学家克林格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结果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首要意义。当人们被问到“什么使你的生活富有意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

  20、回答,亲密的人际关系是最首要的。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同生活中其他人的关系是否良好。如果自己同配偶、恋人、孩子、父母亲、同胞、朋友及同事关系良好,有深刻的情感联系,那就会感到生活幸福且富有意义。反之,则会感到生活缺乏目标,没动力和不幸。在这些被调查者的回答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成功、名誉和地位,甚至超过了西方人最为尊重的宗教信仰。 三、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人需要别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具体动机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这些复杂的具体动机,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对于确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价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人需要了解

  21、别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需要爱和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助人或得到别人帮助,需要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越或展现自己的专长,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人需要别人,需要同别人进行交往,需要同别人建立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人为了获得明确的安全感,就需要在面临危险的情境时有别人在场,需要自己在面临困境时得到别人的帮助,需要自己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得到别人指引,需要自己在烦恼、忧愁或悲伤的不安宁时期有别人来抚慰和排解。所有这些,也导致了一个人对于别人的依赖,导致了人们对于稳定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一)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出现那一天起,他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

  22、我评判。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人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得到确立,生活就会富有意义,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确立,他就没有正常的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此时人就会自卑、自贬、自我厌恶、自我拒绝、自暴自弃。自我价值感完全丧失,人生就不再有意义。人就只能走上自毁、自绝的道路。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现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语言的掌握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用来进行自我评判的价值标准,也是从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是社会性的。因此,人只有

  23、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自我意识高度依赖于个人的新近经验。而新近经验的变化,也会引起自我意识的变化。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支持性的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保持其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如果社会比较的机会被长期剥夺,则会使人因缺乏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信息而导致个人价值感的危机,并使人产生高度的自我不稳定感。人是不能忍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肯定的。因此,自我不稳定感会引起人的高度焦虑,并促使人去同别人进行交往,进行有意无意的社会比较,以便获得有关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了解自我,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并

  24、使自我价值感重新得到确立。 对于社会比较现象的揭示和社会比较规律的发现,是社会心理学家近年来的杰出贡献之一。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评价,以及对人、对事、对物所持有的看法,常常是不确定的。人们要想在这些方面作出明确的判断,必须通过将自身的状况与他人的状况进行比较,亦即通过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人只有在找到了一个参照系,并确定了自己在这一参照系中的位置之后,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一个人对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感越强,进行社会比较的需要也就越强。由于这一原因,学生在考试结束之后,往往不只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且还很关心其他同学的成绩。因为只有既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又知道了同学

  25、的成绩,并将自己的成绩与同学的成绩进行对比时,自己的成绩才有明确的评价意义。比如,同样是85分,若同学的成绩都超过了85分,自己那85分便成了最后一名,这时就会感受到强烈的挫折感。但是,如果恰好考题特别难,85分是名列前茅的成绩,甚至是第一名,那就会感到莫大的成功和满足。了解这种社会比较原理的家长、教师或人事工作者,常常并不草率简单地凭借一个学生的成绩单评价他的水平,而是根据他的学习水平或能力在全班、全年级或全校所处的位置来确定其水平。其中的道理,就在于一张脱离了参照系的成绩单所能提供的信息,远远少于基于一个特定的参照系所作的评价。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对于别人及别

  26、人同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都必须借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只有通过社会比较,明确了自己、他人及其他被评价的事物在某一特定参照系中的位置,我们才能建立起对自己、对别人及对周围世界的明确概念,才能把握自己和周围世界,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引导,并在此过程中保持明确的自我意识,保证自我价值感的确立。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一般是与人们在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一个人往往首先认同与自己特征最为接近的群体,以这个群体的反应或状态作为评判自己反应或状态的标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的心理交往对象,都倾向于在年龄、态度、阶层、性格、社会职业、种族或地域相同的人群中选择。人们稳定的人际关系,

  27、也首先倾向于在年龄、阶层、社会职业、性格、态度或经历一致的人群中建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现象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感的需要为基础的,因此,它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情绪和行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当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与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出现差距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使心理上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并最终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当然,从别人的角度来说,人们的反应或状态也会对别人发生性质相同的

  28、影响,使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向人们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接近。这种相互使用、相互比较的结果,最终会使一个群体达到高度的一致。 日常生活中,社会比较的效应也是常见的。一所学校、一家单位、一个社区、一座城市,都有其主导的“风气”。许多人从价值倾向认同于某一群体的那一天起,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风气的影响,并很快具有了与风气相一致的行为特征。有人曾经研究过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和成人教育系统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差别。结果发现,全日制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无论在对人生的理解、对事物的态度、对某些特殊事件的看法,还是在兴趣、爱好或行为方式上,都具有明显的“大学生”模式。而从成人教育系统毕业的同等学历的大学生,尽管他们也接受过同样

  29、的知识教育,年龄也很接近,但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大学生”的典型特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全日制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在稳定的“大学”环境中生活了多年,大学成了他们相对独立于社会的共同生活背景,同学彼此之间有充分的交往和社会比较,从而使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趋于一致,形成了典型的“大学生”特点。而在成人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则没有稳定的“大学”环境。他们进行社会比较的主要背景,仍然是原有的工作单位。这样,他们就没有机会在经常的社会比较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大学生”特征。 (二)安全感的获得 获得明确的安全感的需要,是人们需要别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维持一定人际关系的另一基本的社会心理原因。人作为有机体,

  30、同样要遵循生存是第一要义的生活法则。没有人会怀疑,自我保存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因此,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当人们面临危险的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恐惧感,使人们感到安宁与舒适。心理学家沙赫特做过一个著名研究,他用实验的方法激起人们的恐惧感,然后考察人们的交往倾向。结果发现。与没有作任何实验控制的对照组的被试相比,安 全感受到了威胁的被试,需要与别人在一起、需要交往的倾向明显增加。他们宁可放弃实验提供的独自一人享受的条件,也要同别人在一起。原来,与别人呆在一起或

  31、与别人交往,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安全线索。就是说,既然别人处于同样的情境不感到害怕,那么自己也没有理由感到害怕。这种心态的相互感染,可直接起到为人们提供安全感的作用。科学家对各种威胁人类安全感的情况做过广泛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什么场合,当人们不可避免地介入一种情境,自己不能达到对这种情境的把握,从而安全感得不到充分确立时,人们需要别人或与人交往的倾向便明显加强。如果我们有在漆黑的夜晚独自走路或独自去深山的经验,那我们也会体会到伴同的需要有多么强烈。鲁迅敢于在漆黑的坟地里踢“鬼”,但有这种胆略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在面临这样的情境时,可能不是做踢鬼的孤胆英雄,而首先想到的是希望有别人出现,使自

  32、己的恐惧的心灵得到安定。有人研究过在战场上与部队失散了的士兵的心理,发现最令士兵恐惧的,不是战场的炮火硝烟,而是失去同战友联系的孤独。一旦一个散兵遇到自己的战友,哪怕战友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哪怕他还只有一口气,这个散兵也会感到莫大的安慰。其独自一人时的高度恐惧会大大减缓甚至消失。 人不光只有生物性的需要,也有社会性的需要。同样道理,人不光只有生物性的安全感需要,而且还有社会性的安全感需要。当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境时,人也同样会缺乏安全感。例如,当一个人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单位工作,或一个学生转到一个陌生的新学校时,由于突然脱离了原来的人际关系支持,新的人际关系支持又尚未建立,因而在

  33、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会出现危机。在新的人际关系支持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会一直处于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同生物安全感的建立相似,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样是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 际关系。当一个人的社会安全感出现危机时,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就十分强烈。不过,与生物安全感的建立不同,一个人要获得充分的杜会安全感,仅有别人的伴同或表面交往还很不够。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在人们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亦即稳定的情感联系和支持)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人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中,之所以尤其看重同别人的的交往,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珍

  34、视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友好和帮助,希望尽快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由确立社会安全感的需要决定的。 四、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途径 人的一生是在别人搀扶下走完人生旅程的。从社会依赖性的角度说,人永远是一个不能独立行走而离不开别人帮助的婴儿。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成功、多么强有力,他都离不开别人,都不能不与别人交往,不能没有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与人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人的一生中最为稳定、最为经常、最为强烈的需要之一。那么,这种需要究竟是怎样形成起来的呢?与人交往是人的本能需要,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呢?一般认为,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印刻、本能需

  35、要和条件作用(学习)。 (一)印刻 印刻现象最初是由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洛伦兹发现的。他将一组鹅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一部分小鹅出壳后所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就是鹅妈妈。根据常识,这部分小鹅会跟随鹅妈妈,并同它保持接近和依恋。事实也正是如此。另一部分鹅蛋是用孵化箱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所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是实验者本人。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小鹅对待人的行为方式,与母鹅孵化的小鹅对待母鹅的方式安全相同。它们也是紧紧跟随研究者,把研究者当作妈妈来亲近和依恋。 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做印刻。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阶段的特

  36、有学习方式,由此获得的依附行为,无论是在其形成的过程当中,还是后来的长期保持,都不需要任何可以带来机体需要满足的奖励。但通过印刻所获得的依附行为,却对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着持久、深刻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虽然有机体可以对各种活动物体产生印刻,但同类的对象对于有机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即使是在印刻产生以后、有机体的依附仍会转向同类。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说服力的研究。这一研究是先让新孵出的小鸭一直同实验人员呆在一起(20个小时)。很快,小鸭对实验人员产生了印刻性的依附行为。无论实验人员走到哪里,它们都紧随其后。此后,研究者将这些已对人类产生牢固印刻的小鸭同一只母野鸭放在一起。结果,仅仅9分钟以

  37、后,小鸭的行为就出现了改变,它们不再随时随地跟随原先的实验人员,而是把母野鸭当成自己的妈妈,转而依恋母野鸭。科学家们相信,就象小鹅对母鹅产生印刻性的依恋一样,通过类似的过程,人类的婴儿也会对在其“敏感”期内出现的母亲产生依恋。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需要,正是在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情境的复杂化,他们会将早期的经验推广到各种新的社会情境,使原来对于母亲或某个特定照看者的需要和依赖,转变为一般的社会交往需要。如果儿童在这种推广过程中遭受到严重挫折,他们便会出现情感固着在特定照看者的身上,并唯一依恋特定照看者的不正常现象,使正常的人际交往需要和能力发展受到阻碍。

  38、 (二)本能需要 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它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很差的,他们既不象许多巨大动物那样有拔树毁屋的能力,也没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来充当自卫武器,奔跑的速度也远远不如许多动物。因此,人类的祖先要想保护自己,要想保证自己的新一代出生后能够生存,维持自己的种族繁衍,他们就必须集群活动,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敌害。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人类的祖先终于形成了一种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传留给后代。因此,人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与别人保持正常的

  39、、充分的人际交往,人才能真正具有安全感。 人际交往的生物意义,从婴儿一出生就十分明显。作为有机体,人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存在某个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的对象,以满足其本能需要。很自然地,这个对象就是母亲。寻找母亲、需要母亲、依恋母亲,是婴儿出生及自我保存的自然手段。母亲的自然特点,也促使婴儿从一出生就把母亲作为一个特殊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分化出来。 著名的动物学家哈罗曾研究过人类的近亲恒河猴。结果发现,恒河猴的依附行为取决于对象是否具有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点,而不是取决于对象能否提供食物。它们的交往倾向是由本能需要决定的。哈罗的巧妙实验是将幼猴自小同猴妈妈分开,然后让其与一个金属网编成

  40、的猴形妈妈以及另一个用绒布做成的猴妈妈呆在一起。幼猴从两个假妈妈身上,都可以吃到乳汁。结果,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幼猴都是与绒布妈妈在一起,与其拥抱、亲昵或在其怀里睡觉。 在进一步的实验里,哈罗让幼猴只能在金属网妈妈身上吸食乳汁,而绒布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里,幼猴与两个假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仍有极显著的差异。幼猴在绒布妈妈身上的时间平均每天高达16个小时;而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在金属妈妈身上呆的时间每天只有1.5小时。可见,依附行为或交往倾向决定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而不取决于食物的获得,温暖、舒适可以使机体获得安全感。 直接来自人类的研究结果也证明,由于人类机体同样具

  41、有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因而也同样存在依附温暖,舒适物体的倾向。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长毛绒玩具。毫无疑问,长毛绒玩具风靡世界是有其自身的理由的。这个理由就是,温暖、舒适的物体能为人提供安全感,使人舒适、愉快。 (三)条件学习 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第三条途径是条件作用或条件学习。通常认为,条件作用是人的交往需要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儿童从出生开始,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就是与母亲或其他照看者的出现相联系的。别人的出现,总是给他们带来食物、温暖、舒适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孩子饿了、渴了,别人会给他喂食、喂水;他感到过冷或过热,别人会来给他增加或减少衣服;他感到不舒适了,别人会给他更换尿布或抱他去看医生;有小猫小狗或

  42、陌生人使他感到害怕了,别人会来给他安慰,给他以安全感。总之,别人的出现总给他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一个过程的多次重复,使得别人的出现、别人的形象与身体,与其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了稳固的联系,并使之与照看者之间形成情绪上的高度依附关系。至此,婴儿发展起了一种希望别人出现、希望与别人交往的独立需要。这就是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条件作用或条件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别人起先只是儿童满足自己生物需要的手段,这时别人对于儿童的意义是由他所能带来的需要满足所决定的。随着别人的出现与儿童需要的满足,别人就具有了引起儿童积极情绪的信号或条件作用。到这个时候,儿童就将自己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对别人的需要分离开来,对别人

  43、的需要成了一种不依赖生理需要的独立需要。 通过条件作用过程,儿童先是慢慢学会了与母亲或其他照看者进行交往,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把握周围环境的能力越来越高。逐步地,他们会将与照看者的交往需要推广至别人,形成普遍的与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心理学家曾系统研究过个人成长史中缺乏与人交往经验的特殊个案。结果发现,无论是由于偶然原因被动物养大的狼孩、熊孩、羊孩,还是由于政治原因从小就被关在与世隔绝的黑牢中长大的受害者,在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以后,他们都没有常人所具有的与人进行交往并试图建立稳定的可依赖关系的需要。他们逃避他人,喜欢孤独。而当经历了以前没有过的与人相联系的条件学习

  44、历程之后,他们又都可以养成与正常人同样强烈的心理交往需要。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良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同痛苦的与人交往的经历相联系的。出生三个月的婴儿,在接受了若干次预防注射之后,就可以形成对于注射的强烈的消极反应。因为他的痛苦经历与医生的出现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联系,医生的出现变成了痛苦与危险的信号。有人曾研究过不喜欢老师的小学生,结果发现,这些小学生在情感上都曾受到过老师的伤害。一位二年级的女孩,对所有与教师和学校相联系的事情都很反感,拒绝上学,原来,她曾受到过教师的当众伤害。起先,她只害怕、讨厌伤害她的教师,以后则发展到对所有的老师都敏感和拒绝。 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三条途径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45、印刻的作用在于促使人出生后很快地与人建立依恋关系。如果一个人在早期的生命敏感时期没有对同类发生印刻,则同类就不会对其有正常的吸引力。他在以后与人交往以及建立并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方面,就会发生困难。前面提及的隔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或由动物收养的孩子,在回到人类社会后,都表现出有高度的对他人的拒绝和回避。 与本能需要有关的经验所影响的,是人们以后同别人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婴儿在早期得到别人的充分照顾,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对其以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有重要影响。如果婴儿早期不能同一个稳定的对象建立依附关系,并从其身上实现基本需要的满足,则儿童很难确立对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以后也很难成功地同别人

  46、建立并维持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方面的早期缺陷,难以为以后的条件学习经验所弥补。即使以后的条件学习可以使人在表面上建立起成功的人际关系。但这种人际关系的性质,与早期就存在,并得到顺利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是不同的。 条件作用是人际交往需要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它可以使人建立各种适应不同环境要求的交往需要和人际关系,使人表现出灵活性。条件作用可以使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学会与新接触的各种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和建立关系,也可以使人改变旧有的人际关系的性质,增加人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条件学习过程并不一定与基本需要的满足相联系。人的各种从生物需要之上派生出来的社会性需要,可以成为新的条件

  47、学习的基础。人的具体的与人交往及建立并维持稳定关系的需要,更多的是条件学习的结果。 五、人际交往需要的有限性 人际交往需要有限的命题也许使人感到惊异。既然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人那么重要,难道不是交往越多越充分越好,人际关系越丰富越深刻越好吗?难道在正常人中间也存在厌恶交往、躲避人际关系的成员吗?事实是怎样的呢?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孤独、感到缺乏情感依赖和理解、感到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人们会为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而当人们感到交往过多,必须应酬各种人际关系,难以把精力集中于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作决定必须考虑各种人际关系时,人们又会为交往的过多和人际关系的过于复杂而不安。心理学家曾经对伴同机

  48、会最多、长相厮守的夫妻关系进行过研究。有趣的是,有些夫妻在为彼此之间缺乏心灵的交往而烦恼,他们抱怨丈夫或妻子不爱跟自己说话,有心事不向自己提及。而另一些夫妻则在为彼此交往、关照得过分而恼火。他们抱怨妻子关照、过问太细或是唠叨,自己缺乏静心的时候,或者抱怨丈夫什么都要过问和评价,自己不能独自地处理事情。据报载,当代日本许多丈夫下班之后不是马上回家,而是先去酒吧,有时很晚才回到自己家里。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感到夫妻相聚机会太少的人来说,当然很难理解。也许有人要问,这个世界怎么啦?怎样如此矛盾,如此令人费解? 所有这些矛盾现象的根源,都在于人身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需要。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

  49、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 我们知道,任何人,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哪怕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父母或孩子,都会对自己构成一种评价压力,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限制。日常的咨询中曾接待过一位老年妇女,她抱怨丈夫退休后改变了她的生活,使她感到压抑。在丈夫退休之前,她一人在家买菜、做饭、看电视、做家务,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做一切事情都无拘无束,就是刷锅洗碗也不时哼哼爱唱的歌曲。虽然她已年近花甲,但经常自由得象一只快乐的小鸟。可是,退休

  50、在家的丈夫对她的行为不以为然,经常评价她的行为,干预她的安排。她做事时哼哼歌曲,丈夫会说:“一大把年纪了,象什么样子。”她边看电视边摘菜,丈夫会说做事没个做事的样子。慢慢地,她在做什么事时首先要想到丈夫会如何评价,久而久之,她做家务时不再感到有乐趣,情绪也变得十分消沉。 每个人对于在社交生活中的行为必须检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体会。实际上,检点本身就意味着某种限制。社会交往的情境越正式,人们受限制的感觉也就越强烈。正式的社交情境的评价压力,常常使人表现失常,使人难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由于社会规范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期望的存在,我们在同别人共处时,无论自己的实际感觉如何,都需要尽可能地表现出一个从

  51、他人、从自己和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说都可以接受的形象。我们需要顾及别人的面子,顾及自己的身份和角色,需要考虑我们的言行对别人有什么样的影响,需要考虑别人对我们的言行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因此,实际上,在任何社会交往的情境之中,我们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期望去做。高兴时,我们不能随便得意忘形、抓耳挠腮,不能随便哼流行歌曲、蹦蹦跳跳。悲伤时,我们也不能随便痛哭流涕。更重要的是,在社交情境中,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或多或少地投向别人,留心别人的状态和反应,这就使我们不能潜心体味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的外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更不能很好地反省自己的内部状态。不能有良好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然就缺乏有效

  52、的自我矫正,缺乏应有的自知。哲学家曾说,过多的交往使人浅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命题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最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就象缺乏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经验会使人焦虑不安一样,过多的社会接触所造成的独处经验的缺乏,也同样会使人产生焦虑情绪。可以设想,如果某个人成天对我们说个不停,我们会很快从认为这个人热情、健康转而感到其罗嗦、饶舌,并很快从欢迎他变得越来越不能容忍,以致最后不得不借口逃避,甚至直言拒绝。或者,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过于丰富,成天不断有人来电话、来访,那我们也会有意掐断电话或不得不闭门谢客。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机体作为一个信息加工和综合性的需要系统,不仅需要使自己接受的刺激总

  53、量保持最佳水平,也需要保持各种刺激量的匹配和平衡。刺激总量的过多或过少,或者某种刺激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机体的调整反应。如果机体在某一阶段接受的刺激总量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那么机体会以疾病方式强迫人进行调整,以减少此阶段的刺激量。同样道理,对于交往性的刺激,人们也需要保持一个最佳水平。交往过少,机体的调整方向是促使人们与人交往,而交往过多,机体的调整方向则是促使人们逃避别人,增加自己的独处时间。虽然,不同的人交往需要和独处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但无论是谁,都存在着这两种相互对立的需要,并且必须使二者维持在某种水平的平衡状态。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但同时人们对它的需要也是有限的。社会心理学家曾经以

  54、实验充分证明,对于过多的社会接触,人们或早或晚会产生同样的消极反应。在把自愿参加实验的被试成对地关在一个小屋子里时,随着相处时间的延长,被试彼此进行交往的时间也随之减少。在奥特曼的一个研究里,让被试成对地关在一起8天,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同伴的兴趣越来越下降。注意也越来越退回到自己的心理世界。在实验的前4天,参加实验的被试平均每天用50的醒着的时间与同伴交往,而在实验的后4天,这个比例下降到了25。在另一个研究里,5名被试在一起呆了12个星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越来越不想说话,到后来竟发展到相互之间视而不见,一言不发,充满了一种沉寂、肃穆的气氛。 另外的心理学研究还证明,过

  55、多的社会接触常常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即可导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依赖的情感被破坏,使人变得不能容忍别人、不合作直至敌对和冲突。有人将这一原理运用于日常的人际关系,认为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也需要适度的分离。这就是“亲密有间”的道理。如果一味认为关系亲密、情感甚笃而长期厮守,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侵犯别人的隐私,伤害别人的情感,那么,终会有一天,你会发现,这种亲密的关系实际上已在出现危机。第二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定义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它的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人生在世,谁都离不开健康的人际交往。从单个人来讲,每个人从他踏人世间的那天起,就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在不断流逝的岁月中,它必然要充当多种社会角色,并以各种方式,与他人结成性质、亲疏不同的关系,马克思曾精辟概括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则为一种“人类机能”,而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交际又是人的存在方式。个体要适应社会,就要经历一次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得生活在某一社会组织中,接受社会制度和本民族文化规范的约束。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