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苑丝语第二十二期

  ·目录

  ·正文

  2012

  1

  总第22期

  心苑丝语

  目 录

  微笑讲坛

  我们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1

  专家论道

  一封启迪心智的信-------------------------------------6

  有氧呼吸

  人性之劣---------------------------------------------12

  人生常态是平凡---------------------------------------13

  影文推介

  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续)------------------------------13

  心灵驿站

  7个顶级心理寓言-------------------------------------17

  心海扬帆

  纠正自卑,让你不现孤独-------------------------------19

  学生工作

  学院2012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0

  编后语---------- ---------------------------------------22

  微(wēi)笑(xiào)讲(jiǎng)坛(tán)

  我们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段生成

  每一个人对幸福和快乐有着不同的理解,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来认识和审视,甚至付出毕生精力来追求幸福,使自己过上一种快乐的生活,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社会各个阶层从事着不同性质的工作,擦鞋是工作,洗碗是工作,在私人企业打工是工作,在大型国企工作也是工作,教书育人是工作,美国硅谷的科技人员科研也是工作,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做事亦是工作。虽然同是在工作,但是在不同岗位上从事不同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劳动报酬和社会的认可度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被人们尊重的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为了让我们快乐多一点,幸福多一点,我们应追求这样的一种生活: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快乐幸福的活着。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想要达到这个人生的既定目标,拥有一份体面像样的工作、走到哪里都有尊严,都会备受人们的尊敬和关注,快乐幸福地生活,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并解决这样的三个问题:认清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清楚我们目前的生活现状;明白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

  一、认清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3亿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正昂首阔步地走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厚,精神食粮丰富,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好的形式给我们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青年学子面前不容逃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抢抓机遇,增强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同时,直面现实,勇敢接受挑战。

  (一)大好的形势

  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1.GDP总量达世界第二。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2010年最终核实数净增70051亿元,同比增长17.5%,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2.2%;比2010年初步核算数净73581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

  2.在全球经济危机寒潮下,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9﹪左右,创造了世界奇迹(2010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实现了载人太空遨游(美国、俄罗斯、中国)。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我国自主研发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出仓实现太空漫步,这标志着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4.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世界第一(51块,美国36块)。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这一国际性赛事,我国运动员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奋勇拼搏,力战群雄,以金牌总数51块的好成绩雄居各国之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5.上大学成为大众的普遍选择(从1949年的30所大学,不足12万人到2010年2035所大学2860万人,增243.4倍,还有年增1200万的自考生;)上大学成为普遍大众的选择(24﹪)。从上大学人数的变化和高校数量的变化上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先前的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过度和转变,大学生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也不意味着毕业即拥有收入稳定、工作环境优雅、体面的工作,要想拥有它,必须通过努力奋斗,而再无其他捷径。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享誉世界,其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也因为其贡献突出,于2006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至高荣誉,是世界人民授予的诺贝尔奖。

  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中国人温饱了,开始奔小康了!中国的任何一个政府都会因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倒台的“铁律”,被推翻了。美国及一切持不同政见者都曾预言“中国共产党也会因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倒台”的预言彻底失败了。“铁律”是什么?即铁的定律,是不容改变、质疑和破坏的。但是中国人温饱了,开始奔小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给自足,基本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国泰民安,彻底的打破了这条在资本主义大国曾经奉行的“铁律”。

  8.中国体坛升起四颗耀眼的星星。

  姚明的高度。姚明让中国人为之骄傲,让美国人为之狂热。

  刘翔的速度。在27届雅典奥运会1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1夺得冠军,被誉为世界飞人,打破了西方独霸的天下!

  丁俊辉的准度。在2007年温布利斯诺克大师赛上打出单杆147分的满杆,2012年威尔士公开赛获冠军,被英媒体称为“东方之星”!

  李娜的力度:2011年6月4日李娜勇夺法网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位网球大满贯奖杯的获得者。李娜的夺冠扩大了网球的影响力,将有可能引领网球界的一次新的革命。法国电视台主持人说:李娜创造了历史,也开创了法网的新时代!

  曾经的不被人瞧得起的“东亚病夫”成为了傲立于世界东方的雄狮!事实再一次雄辩的证明了拿破仑曾经的预言:“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震惊!”,中国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傲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也将以其独特的精神特质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我为中国而骄傲!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引文:中国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选择

  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随着苏东巨变,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唯一正确的“意识形态”。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并没有随着苏东剧变而消失,反而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获得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大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的复兴,并不仅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复兴,也是社会主义的复兴;中国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另一种选择,即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就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命力的表现。诚然,正在“书写”过程中的“中国故事”还不是很完美,有许多“细节”需要认真推敲,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相当严峻,围堵中国的所谓“自由民主之弧”,在一些国家的主导下正在中国周边形成。但无论别人怎么看,中国人的“现代叙事”确实很精彩,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摘自《人民论坛》,2012年第1期,作者竹立家)

  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二)严峻的就业态势

  1.好岗位是僧多粥少,一职难求;

  2.众多岗位是岗多人多,人才难求;

  3.一考定终身成为历史,逢进必考。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深刻变革,大学教育已经从曾经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改变和转型,大学生也已经不是曾经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国家“统分”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的市场经济模式,从曾经的“铁饭碗”到现在的“泥饭碗”,一切满足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能者上,庸者让”已成为大众普遍认可和不争的事实。要想在毕业后捧上人人羡慕的“金饭碗”,自己必须很优秀。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人数连年攀升,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再加之前一年未能按时就业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大学生总体的就业观念还未从传统就业观念中完全转变过来,“高不成、低不就”,种种原因导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譬如说“国考”,有些热门岗位竞争率高达3000:1。

  “一考定终身”已经成为历史,要想得到自己心仪的、体面的岗位,必须参加这样那样的考试,通过竞争,从众多的人才中脱颖而出。

  通过对学院2010、201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得知,用人单位总体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2011年在参加甘肃省“基层兽医”招考、大学生“进村进社”、“三支一扶”的大学毕业生中,我们学院的学生占了57%,说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是有潜力的,是有竞争实力的。我们既感到欣慰,又深感压力之大。

  二、清楚我们生活的现状

  1.为就业问题焦虑不安。每一个同学在求学过程中都会面临三个问题的困扰:即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问题。考虑到严峻的就业高压态势,往往寝食难安,过于焦虑、烦躁、疑惑、迷茫,心烦意乱,导致一些负面事件的发生,影响到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反向思维,变压力为动力。

  2.目标不清乏动力。求学过程中没有目标,缺乏应有的动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和惆怅,使人生航船偏离航向。或者由于缺乏动力干脆呆在原点,停滞不前。

  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3.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识差。我们学院学生的总体情况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一天到头,昏昏噩噩,不知所措。其实“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

  4.为贫穷所压抑,为情所困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因心理疾患而导致的问题往往后果比较严重,应该引起重视。学院学生工作部、团委每年都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训班”,就是帮助广大同学在求学过程中减压,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一个健全的心智,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恋爱是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物质上贫穷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在精神上贫穷”,因此,广大同学应该用平常心看待所谓的感情问题和贫穷问题,用平常心面对,常态化、冷处理问题,避免过激事件的发生。

  5.对现实了解不清,对自己知之不多。

  6.图享受,怕吃苦。我有一位同学,当了三十多年的农民,那时在同龄人的眼中看来,是多么的潇洒、帅气、耍人,头疏的溜光发亮、皮鞋擦得铮亮,一尘不染,当时只贪图了享受,别人勤奋读书学习时,他却不屑一顾,嫌累,嫌枯燥乏味,如今在当时的同学中,大多数曾经勤奋刻苦的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而他却由于错过了大好的学习机会,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黄天背着老日头”忙碌在田间地头。

  俗话说“吃的三年苦,幸福一辈子”,同学们所处的年龄是大好的学习时光,应该分秒必争,刻苦勤奋,扎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7.看问题简单片面化。我们不倡导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不倡导看问题单纯化。我们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问题、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用比较全面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做事之前先想仔细、想周全。

  8.乏思想,没抱负。

  三、明白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

  1.坚定一个信念: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上无愧于父母、列宗列祖,下无愧于子女后人;

  2.培养一种的好的习惯:守时守纪,认真踏实,吃苦耐劳,爱身体、勤锻炼,诚实守信,简朴惜财,知感恩、图报答,勤学习、善思考。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有甲、乙、丙三个应聘者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甲拥有海归博士的头衔,乙是某著名大学硕士研究生,而丙只是一名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在应聘时,考官事先把一张纸提前扔到地上,接着进行面试,三人中只有丙首先将这张纸捡起来扔到废纸篓中,结果这家大型公司选择了他。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

  做守时守纪的新时代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努力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做法律的捍卫者,同时要遵守学院、系部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标准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名惜时守时的人。据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剧作家、伟大诗人歌德一生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每天准时出门上班,因此后来只要人们在街上遇见了他,就知道几点了。

  用企业的制度,准员工的标准来要求约束自己,进而修炼成:严格的时间纪律观念;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虚心学习,勤奋上进的精神状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思想追求、有知识底蕴、有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有好的健体方法、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和谐美满的家庭的这样的新时代大学生,必能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从而快乐幸福的活着!

  ??????????????????????????????????????????????

  专家论道 一封启迪心智的信

  段生成

  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这是李开复博士写给青年学生七封公开信中的一封信。

  李开复博士,祖籍四川,1961年出生于中国台湾,11岁赴美求学,1988年获计算机博士学位。是美国电子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百人会会员。

  李开复博士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升任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2005年李开复博士加入Google公司,并升任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博士非常关心中国青年的成长,致力于帮助其成长为国际化的人才,在青年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2005年被大学生评为最有魅力的人物,仅最近一年就有超过12万大学生现场听过他的演讲。他创办的“开复学生网”(www.kaifulee.com)注册人数已超过15万人,他专门为中国青年而写的第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是2005年和2006年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这封信是李开复的第二本书《与未来同行》中给中国学生写的七封信中的第四封。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李开复博士的这封信是针对在校学生中思考最多也最关心的有关学习的话题。例如:怎样才能学好基础课?如何学好专业课?虚度了光阴该怎么办?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该怎么办等等,而写给大学生们的一封讨论学习方法,介绍学习经验,引导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时代的信。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值得大家认真去读,并努力地照着信中所谈去实践。

  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

  李开复

  引 言

  2004年6月“开复学生网”开通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网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发现,除了我在前三封信中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以外,大学问得最多也最关心的主要是和大学四年的学习有关的问题。例如: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虚度了光阴该怎么办?毕业时是选择出国还是选择就业?如何学好专业课程?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该怎么办?等等。

  此外,在那段时间里,我有机会参加了一些教育部举办的研讨或类似的活动。通过与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接触,我逐渐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时存在不少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例如,许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都只把课程内容当作书本上的知识来学习,很少想到要联系实际,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有的学生只重视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如具体的语言、平台等等,而不重视那些真正能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算法、数据结构等等。

  基于这些考虑,我认为自己有必要给大学生们写一封讨论学习方法,介绍学习经验,引导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时代的信,这就是第四封信的由来了。

  这封信写好后,我曾请我认识的一位很优秀的大学生帮忙看一下,提提意见。他看了以后对我说:“开复老师,我觉得您在这封信里讲到的内容都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和方法,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学生都应该懂得的。您觉得,真有必要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这些大家都知道或明白的东西吗?”我想了想,然后对他说:“其实不少学生可能知道这些东西,但只有部分同学才能在大学四年里自觉地实践它们,其他的学生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缺乏将这些道理、方法付诸实践的毅力和勇气。我用我的起初感受和亲自经历再一次强调这些道理和方法的重要,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给那些缺乏勇气和毅力的人送去最真诚的鼓励!”

  果然,《第四封信》在《中国青年报》、《大学生》杂志、《中国青年》杂志等媒体陆续发表后,无数被信件内容打动了的学生或是发来充满激情的邮件或留言,或是在“开复学生网”的论坛上主动地参加关于学习方法的讨论。甚至有人告诉我说,一位母亲曾把我的每一封信都亲笔抄下来,送给她的孩子——这样的事让我十分感动,也坚定了为广大青年学生们继续写信的决心。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跨过生活的高山确实困难,绕过它们则更困难。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如果只着眼于当前,我们就不会去播种。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我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等。但是,最近几年,同学们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如丁磊、陈天桥等)之后,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这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速成的浮躁风气。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理”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不少学生进入了管理专业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其实,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无论同学们所学的是哪个专业,大学毕业才是个人事业的真正开始。想做企业领导或想做管理工作的同学也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首先在人品方面学会做人,在学业方面打好基础。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最后,在许多的中国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没有那条路是走不到尽头的。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到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例如,要想学好计算机工程专业,那至少要把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分析学好;要想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可能还需要更高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几何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的方法;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避免钻进思维的死胡同,该如何让自己面前的机会最大化。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二十一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语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语写就的。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既然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材看起),并适当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文,这可以同时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其次,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话。现在有很多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学中文,很愿意与中国学生对话、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大家不要把学英语当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学习英语。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对话或演讲,多看一些小说、戏剧甚至漫画。初学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学节目和录像来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则应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看一部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时候看一遍,同时查考生词、熟悉句式,然后在不加字幕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仅靠耳朵去听。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听广播并尽量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录下来反复收听。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互动式的英语学习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在二十一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耐劳和等待的结晶。 最后,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位同学生动地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计算机专业的内功,而把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比拟为外功。那些只懂得追求时髦的学生最终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没有内功的积累,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未完待续……)

  ***************************************

  有(yǒu)氧(yǎng)呼(hū)吸(xī) 人性之劣

  平时在单位,工作上与同事有不同意见,交涉的时候,总是带着谦恭友善的微笑,即便对方确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总是满脸的善解人意状。在家就是另一副面孔了。丈夫做事稍有疏漏,便听得我在哇啦哇啦地数落;女儿作业略有差池,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有一个朋友,与人相处常常连个“不”字都讲不出来,对别人总是有求必应。谁都说他是个好人。但一旦回到家,对妻子疏于闻问——理由是“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多客气好讲”,对孩子求全责备——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样样要做到最好,没有做到就是辜负了我。我们耐心听别人讲老掉牙的笑话,即便一点不好笑也附和着哈哈大笑,却在老母亲同一件事讲了两遍时毫不客气地打断她,嫌她啰嗦。真是奇怪,为什么我们对不相干的人可以客客气气,一再隐忍,而对那些对自己好、自己内心其实也对他(她)好的人却特别的不留情面,不能容忍他们的一丁点过失,用教训与指责令他们精神不安?

  人性的低劣之处就在于此:欺软怕硬,不知感激。知道再怎么对女儿凶,几分钟以后她又会黏上来,妈妈,你看我画的小兔子好不好看呀?再怎么对丈夫不留情面,他永远明白你真正的好,并且只在乎那点子真正的好。再怎么嫌妈妈唠叨,她还是顶着你的不耐烦叮嘱你吃饱穿暖,在你回家时为你做上一大桌好菜。家里人永远不会真正记恨你,他们温柔地爱着你,为你的不讲理找寻理由,天经地义地谅解你。而同事、外人不可能一次次谅解你。不,简直是一次都不可能。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总是这样,出于恐惧,出于自私,我们宁愿去爱外人。我们的种种善良、周到、体贴、包容的背后其实含有人性的懦弱与利益的考量。但真的考量到了自己的利益吗?会不会有一天,你发现曾经花了那么多心力想要结交,曾经显得那么重要的人,仅是生命中无关紧要的过客,甚至,连个过客都不算?会不会有一天,你认为天经地义的真爱在渐渐沉寂,而刻意讨好的外界却依然如云烟般不可捉摸?茫茫人世,真正与你有关的人其实相当有限。幸亏幸亏,我还懂得事后反省。

  人生常态是平凡

  时下的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平凡,不安于平凡,就连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也有不少人一心盯着大型国企、世界百强外企、中央机构的公务员……月薪几千元不屑一提,心中计算着怎么快速当上CEO,成为有车有房族,甚至在胡润富豪榜单上占据一席。

  学生如此,家长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托儿所幼儿园就展开了拼搏。花巨款,请名师,三四岁就逼着孩子学跳舞、练钢琴、临字贴、背古诗……以期早日拔尖成才。

  平凡和伟大,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安于平凡,热爱平凡,并不妨碍铸就伟人。新社会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模人物,都出自平凡岗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当社会给他们戴上“英模”桂冠的时候,在那耀眼的光环后面,仍是平凡的人生。新中国的军队诞生了十位元帅,他们没有一位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当元帅的。在战争实践中,从士兵、基层军官干起,是战火造就了他们。有位元帅说:当初可没想到今天要当元帅哟。

  甘愿平凡,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凡也不妨碍你攀登那光辉的顶峰。相反,平凡是起步的基础,基础的助力,会把你抬升。在平凡中,也更会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人生常态是平凡。

  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ê

  影文推介

  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续)

  ——《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

  段生成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人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大学不是天堂,不是温室,也不是游乐场。十几年寒窗苦读得到的是继续深造的机会,你的身份还是学生,你的任务还是学习,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环境,再也没有人去强迫你学习,再也没有人安排你去上晚自习,再也没有永远都做不完的作业和考不完的试,你是真的“解放”了。没有改变的是你肩负的使命——儿时的梦想、自己的未来、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期盼、社会的要求,这一切都成为你——一个有血性的青年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付诸实践的命题,是任何一个有心的人都必须正视的问题。三年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渡过才有意义?带着这样的问题与思考,请我们共同来读《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期待她给你指点迷津。

  第17件事 读几本好书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确实如此。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品格塑造和意志锤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教育引导的作用。而大学时期又是人一生中时间最充足,读书最自主,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珍惜并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光。

  多读书、读好书是对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现在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学图书馆里的藏书就达几万或十几万册。虽然说大学生读书的时间相对充裕,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任何人也不可能达到博览群书的境地。因此我们应该在最大限度读书的前提下,尽量大可能地读好书。

  读书的品种要有选择性,对书中的知识也要有选择地采纳,即所谓取其精华。鲁迅先生说得好,学习知识“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我们应尽量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根据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有目的地多涉猎一些自己感兴趣,或与所学专业交叉学科领域,甚至是距离很远的学科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的知识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精细的系统。

  有人曾争议过: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的确,世上供我们读的书恐怕是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但你若能读一本好书并读懂它,便会胜过那些你走马观花的书,书不在多而在于精。

  很难说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是一本好书留给人的印象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读书能让你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读书能为你插上飞翔的翅膀。那些善于奋飞的人空中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同学,请记住:万里之路始于书。

  提示:百年回首——影响世界的9本书

  在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难以忘怀的经典。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选择仅限于国外作品,而对于中国人而言,许多国内的著作同样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1900—1909年《梦的解析》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奥地利】

  1910—1919年《相对论》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美】

  1920—1929年《太阳照样升起》欧内斯特·海明威

  1930—1939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J.M.凯恩斯【英】

  1950—1959年《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美】

  1960—1969年《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美】

  1970—1979年《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美】

  1980—1989年《时间简史》斯蒂芬·霍金【英】

  1990—1999年《未来之路》比尔·盖茨【美】

  摘自《光明日报》2000年1月6日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清华学生应读的图书(人文社科部分)

  汇集80种人文社科经典名著

  中国文化名著

  论语 墨子 孙子兵法 孟子

  老子 庄子 荀子 易传·系词

  史记选 论衡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

  神灭论 坛经 张载集 四书集注

  传习录 明夷待访录 读通鉴论 严复集

  仁学 孙中山选集

  中国文学名著

  诗经选 楚辞选 魏晋南北朝试卷 汉魏六朝诗选

  唐诗三百首 唐宋词选 宋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鲁迅全集

  女神 子夜 家 骆驼祥子

  围城 曹禺选集 青春之歌 红岩

  艾青诗选

  外国文化名著

  理想国(古希腊) 形而上学(古希腊)

  忏悔录(古罗马) 思想录(法国)

  新工具(英国) 论法的精神(法国)

  社会契约论(法国) 伦理学(荷兰)

  西方哲学史(英国) 科学史(英国)

  哲学史讲演录导言(德国) 西方的没落(德国)

  悲剧的诞生(德国) 精神分析引论(奥地利)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德国) 人论(德国)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美国) 从混沌到有序(比利时)

  外国文学名著

  伊利亚特(古希腊) 奥德修纪(古希腊)

  神曲(意大利) 堂吉诃德(西班牙)

  哈姆雷特(英国) 浮士德(德国)

  简·爱(英国) 红与黑(法国)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悲惨世界(法国) 高老头(法国)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 安娜·卡列尼娜(苏联)

  玩偶之家(挪威) 母亲(苏联)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奥地利) 泰戈尔诗选(印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雪国(日本)

  老人与海(美国) 百年孤独(拉美)

  大学故事

  对我影响最大、令我印象最深的十本书

  从识字起我曾看过不少书,但真正懂得读书还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以前我并不知道读书中的真正快乐。

  上大学后,我开始思考,辛苦的思考,几乎每一天我的大脑都处于思考状态,因为我的困惑不少,这时候唯一能够帮我解除困惑,指明人生方向的就是书,一本适宜的好书可以让我释怀、明朗。虽然还会有新的困惑出现,但毕竟我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成长了。

  回首大学时期所看过的书,其中对我影响最大、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1.《瞧!这个人》刚进大一的时候,为了在女同学的面前显示自己的博学,特意从图书馆中借来这本书夹在专业书中摆样子。后来无意中翻了一下,尼采自问“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我为什么这么智慧?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本好书?”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兴趣,竟然一口气将本书读完了,而且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自信。尼采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发现真理的一刹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也是他最痛苦是时候。当他认为“这”是真理的那一刻,他就在强迫自己认定它是谬误,同时,强迫自己立即再次踏上超越自己的征程,从不允许自己有片刻的休息,所以最后他疯了。他疯的让人尊重。尼采让每一个人从骨子里敬重他,我指的是“从骨子里”。

  2.《鲁迅选集》。我读鲁迅著作的时候都要带个小本子,在上面摘录鲁迅的经典句子,无论从文风、立场、为人上,鲁迅能让每一个挑三拣四的人闭上自己的嘴。他能教给你永远都不要轻信、怜悯真正的敌人,因为“凡是此种人笑的愈浪漫,匕首藏的愈深”。鲁迅还教给我怎么反驳别人的观点和只对事不对人的写作方法。

  3.《老人与海》。一本男人写得写男人的书,如果真的说书是“粮食”的话,这绝对是一块最最能够充饥的精神食粮,他让每一个男人和每一个女人都会心潮澎湃,让每一个男人和每一个女人都觉得时间没有什么劳什子叫灾难。这就是海明威,写这个男人的男人。

  4.《林肯传》。我对国外的名人政客不是很感兴趣,但林肯是个意外。因为林肯当上总统就是个意外,一个意外的机会使我看到了这本书,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的一辈子有很多意外,而且很多意外会使你自己的另一个意外。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红与黑》。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于连站在维拉山上的大岩石上,望着八月的天空,一中孤独的雄鹰从他头顶上的那些巨大岩石间飞起来,静悄悄地盘旋在烈日与山崖之间。他看着它,羡慕着它的力量,羡慕着它的孤独。看完此书会令人由不得一叹:在这个阴郁、顽强的少年身上,竟隐含着自己的影子。

  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一本体现力量的书。这本书消灭了形容词的脂粉气,将动词的力量凸现了出来。

  7.《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文本)。那时我正读大二,每天手里拿着本牛津字典帮助阅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英文,我能通过“四级”,这本书功不可没。这个经历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掩饰自己,别人说的是别人的,得到的才是自己的。

  8.《未来之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丰富的微软和一个充满智慧的比尔·盖茨。无论世人怎么看,你都要承认,比尔·盖茨是超人,他一个人站在巅峰上傲视群雄。做人就要像比尔·盖茨:我一定要比你们强。

  9.《北岛诗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每当我受到不公正待遇,我都去读北岛,沉浸在北岛英雄主义的句子里,会觉得自己的遭遇渺小得不值一提。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从中,我不单单知道要正确对待人生,不能虚度年华,而且该书的作者在双目失明后,仍能以顽强的毅力写成此书,这种感人的精神使我终生难忘。

  ???????????????????

  心灵驿站

  7个顶级心理寓言

  (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吴。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

  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吴。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未完待续……)

  ??????????????????????????????????????????????

  心海扬帆

  纠正自卑,让你不再孤独

  自卑是造就孤独的一大元凶,而反过来驱散孤独就是治愈自卑的一条良好途径。“他人的认同”无疑是让自卑者活跃起来的最好的良药,而要有“他人的认同”,也得先有“他人 ”才行。所以,当你感到孤独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丢到人堆里。

  1、不要轻易拒绝朋友的邀请

  真正的朋友不会想要去伤害你,他们也很想多传递一些积极的力量给你,相反,你的拒绝反而会让朋友们很难堪!在轻松的氛围下朋友的几句鼓励常常就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如果有人愿意相信你而给予你支持,也证明你肯定还是有成功的地方。别人都愿意相信你,为什么自己反而不能相信自己呢?

  2、不要害怕去见朋友的朋友

  将社交活动局限在固定的朋友圈子里只是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战胜自卑。朋友的朋友是帮助你建立信心的最佳人选,因为你们认识同一个人,所以话题会有交集,勇敢地去和对方交往,你很可能就会多一个朋友!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吴。

  而且认识的人越多,就能接触到越多不同的想法,开阔自己的思维,而不是永远只在一种标准下打转。很多时候一些至交好友或者终身伴侣都是因“朋友介绍”而认识的,可见朋友是多么宝贵的人际资源!

  3、不要总当聚会逃兵

  聚会对于自卑者来说常常都是一个恶梦,但如果你能征服这个恶梦,你的信心也会随之大涨。对出席聚会感到不自在的人并不少,不过如果连部门聚餐也要逃跑那就太不应该了。逃过几次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同事间“可以邀约一起玩的人 ”已经没有自己了。所以,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出镜率”,让同事们记住你,这样在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有人来找你,你就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了。

  ※※※※※※※※※※※※※※※※※※※※※※※※※※※※※※※※※※※※※※※※※

  学生工作

  学院2012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12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按照学院学生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按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以服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宗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成员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本年度安排集体学习和讨论次数不少于5次,把教师参加课题申报、论文评奖、学会交流等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措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2、结合思想教育开展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辅导、干预、外援、互助、保障”等六项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上帝助自助者。

  吴。

  3、实施有效的教育活动。安排在部分班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知识讲座,深入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活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4、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坚持“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建立健全“院—系—班级”三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各级工作人员(尤其是学生辅导员、联络员)的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能力。

  5、开展心理测试工作。继续做好2012级新生心理健康UPI调查分析及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定期调查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6、做好培训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等,在校内聘请专家举办班主任培训班,举办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举办学院团学、班级学生干部骨干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增强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素质。

  7、做好《心苑丝语》刊物的编印工作。要提高质量,要贴近学院实际和学生实际,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要求教师撰写论文,开展学院内部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8、加强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要及时研究解决心理压抑、困惑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对厌学、情绪低落、行为异常、迷恋网吧、失恋等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矫治。建立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查机制,各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记录。

  9、开展新生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针对新生上大学前后学习中的巨大落差、生活自理、人际交往上的障碍等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题班(团)会、个别谈心等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导。分系开展2012级新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10、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作好言行异常学生、特困学生、失恋、违纪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减低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帮助问题学生真正从心里阴影中走出来。

  11、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个案研究的搜集整理和个案跟踪研究工作。挖掘校园网络资源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实现对话与沟通,及时引导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吴。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表

  时 间

  内 容

  3月份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

  4月份

  1、编印第二十二期《心苑丝语》

  2、开展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5月份

  1、督查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工作

  2、“‘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宣传活动

  6月份

  1、编印第二十三期《心苑丝语》

  9月份

  1、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

  2、编印第二十四期《心苑丝语》

  10月份

  1、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2、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11月份

  1、召开女生教育大会

  2、开展毕业生就业择业心理辅导

  12月份

  1、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工作

  ·编后语·

  《心苑丝语》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为积极探索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律,更好地帮助、服务青年学子编辑出版的季刊,旨在搭建师生、同学间进行心灵对话交流的桥梁,心心共振的心线。

  《心苑丝语》以“心的交流,新的人生”为办刊理念,现开设的“班主任工作”、“微笑讲坛”、“青春驿站”、“心灵之约”、“励志小语”、“他山之石”、“影文推介”、“成功职场”、“读书广角”、“有氧呼吸”、“告诉你”等栏目。

  《心苑丝语》是我们共同的心苑,需要我们共同浇灌,诚邀广大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们继续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心苑丝语》编辑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