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0后”青年网络门事件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特别是文化领域内东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社会解组使得道德规范弱化,社会控制力度减小。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传播、教育观念的错误导向、家庭因素影响、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90后”自身生理的改变等原因使一部分“90后”青年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迷茫,致使他们做出了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事情。只有重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构建社会规范和秩序、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等才能使“90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人生的航道上不再迷失方向。

  关键词:“90后”;价值观;社会解组;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6—0143—07

  引言

  关于“门事件”概念的界定是以历史上著名的“水门事件”为标志,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变化,这个代名词涉及的领域也不断的扩展。从原有的政治代名词逐渐扩展到了娱乐界、体育界等各个不同的领域当中。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意大利足球界的“电话门事件”和香港娱乐界的“艳照门事件”等。我们把能够吸引群众眼球和社会热议的话题就以“某某门事件”来称谓。

  2009年,网络上刮起了一股疯狂搜索有关“90后”各种门视频的旋风。在百度、人人网、新浪和腾讯微博、各大主要视频网站(优酷网,土豆网等)点击率和下载量都直线上升,冲击着社会的公共底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影响力比较大的事件:冯仰妍“门”事件,慈溪职高“门”事件,上海打人“熊姐门”事件等,在网络的另一个平台上,网络上各个贴吧、论坛和新浪和腾讯微博上也出现了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群体“90后贴族”。所谓“90后贴族”是一些“90后”青年经常活跃在论坛或者网络贴吧上,通过发帖、发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和学校生活的点滴与大家分享。为了突出自己上传的信息的真实性和事件的揭秘性往往附带一些真实的视频。影响比较大的事件是“顺德女生上传视频事件”、武汉黄艺博“五杠”半身照事件、上海大学“校花门”事件等。无论是主体自愿上传,被其他人偷拍传到网络上的,还是作为受害者被别人利用当作炒作的对象,看到视频和照片中一些“90后”的所作所为,其内容大多数涉及到色情、暴力,甚至有些明显已触犯到道德底线和法律,我们无不为之痛心。在一味地批评甚至谴责"90后”这些违背社会道德,伦理道德甚至涉及到违法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审视一下当前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不是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一、“90后”网络行为的社会解组理论分析

  (一)社会解组理论的概念界定

  社会解组相对于社会解体来说是社会运行破坏程度比较轻度的,也是我们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社会解组是指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制度丧失正常的调节功能,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凝聚力明显减弱和社会结构发生分化的现象。

  1.社会解组理论的发展。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以在城市中失范行为和犯罪发生频率的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结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社会失范问题。20年代的芝加哥正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大量农村地区的人口涌入,国外移民人口数量增加,导致人口的流动性很大,以及由此所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最为严重。迪尔凯姆不同于其他社会学家单纯认为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失范状态,而认为是由于人口的数量、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员的交往频率、交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人们生存压力增加,竞争不断加剧的后果。因为他们共同去消费生存所需要的必要资源。但是生存的空间和资源却日益减少,残酷的竞争极易造成失范现象的发生。帕克提出了入侵一支配接替的社会现象,比如新的移民和入侵者的到来必然会带来自己的文化,与原来的本土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冲突问题,造成新旧两种文化的碰撞甚至是替换。伯吉斯则从城市结构的视角出发认为城市是由无数个同心圆组成。城市的发展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而其中有一个区域是过渡区,居住的人们通常是处于社会下层阶级,收入较少,环境较差,人际关系紧张。

  2.社会解组的表现形式。社会学界共同认为社会解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包括:失范,文化冲突和崩溃。失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一个现存大家都遵守的社会规范来教大家如何处理眼前的事情,而文化冲突则是在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双方或各方同时并存互相影响导致人们的思维混乱。崩溃是一种价值体系严重瓦解的后果,对于“90后”的年轻人来说还没有达到如此的严重程度。

  3.社会解组的影响。(1)对个人的影响。迪尔凯姆认为一旦人类的各种欲望不受任何制约,那么,受欲望驱使的行为就没有任何可以预见的规律,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结成任何稳定的合作关系,也就不可能出现任何形式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人之所以克制自己无休止的欲望,是因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个人的欲望及其行为有限制作用。随着社会的转型、资源分配不均、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影响因素导致社会解组现象出现,意味着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欲望及其行为的限制开始松动,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对社会的影响。帕克和伯吉斯更多的是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解释社会解组现象。前者认为新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传人会对一些国家原有的文化体系产生冲击,造成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混乱。人们会摒弃一些原来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本质是一种新的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后者认为在社会的过渡区域容易会存在社会解组现象。那里居住的人们会破坏社会的和谐,家庭和社区的关系紧张。

  (二)“90后”网络行为的社会解组分析

  1.“90后”网络行为的分类及表现形式。根据“90后”网络行为的传播内容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道德伦理丧失、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争议等网络行为。根据网上传播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不同形式。像网络各种门事件大多是以视频和图片方式出现,也有像网友爆料的文字材料。根据传播动机来划分,可以分为自我炒作和被人偷拍。其中绝大多数的网络门事件都是被别人以偷拍的方式传播到各大网站,当然也有像凤姐和闰凤娇这样的网络红人将自己各种怪异装扮和雷人语言上传到网络供大众娱乐。

  2.“90后”网络行为的原因分析。某官方网站特地专门开辟了一个主题作为盘点2009年网络的新鲜事专栏。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源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弊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取得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所带来的现存社会的不适应,特别是在文化领域方面,由于现行的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各种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共同存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使得“90后”的青少年的思想发生着剧烈的碰撞,完全不清楚应该遵循哪一套社会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导致其长期处于矛盾、抉择、焦虑状态之中。加之外来西方文化不断对我们原来固有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提出新的挑战,使得我们国家以前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控制力度大大减弱。因此对于由于社会解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来讲,可以说快速、有效、准确发现和把握现存的社会解组现象,对于我们预防和解决网络上“90后”各种门事件的再次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社会解组对“90后”青年人的影响

  社会解组会对“90后”青年人产生不良的后果。影响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失范行为的高频率发生,甚至使其走上犯罪的深渊。

  (一)影响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下,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市场经济不同于原有的计划经济,它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导致人们一切向金钱看齐,助长了非主流的文化。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一些思想和文化对我国原有的一些思想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对我们国家的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产生影响,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和做事的准则已经不能单一的依靠一套价值标准。“90后”青年人正好处于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判断能力还比较欠缺,如果没有正确引导,极易造成其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

  (二)导致失范行为高频率发生

  社会解组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影响社会原本稳定的结构,失范行为的高频率发生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比如以前的人们都非常忌讳离婚,因为除了离婚手续很麻烦之外,还与当时人们对于离婚的夫妻会有排斥的思想有关。但是当今的社会人们已经对婚姻有了新的理解,认为离婚已经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大量出现,势必会影响“90后”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因为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会比一般完整的家庭少,不利于“90后”青年人的成长。

  (三)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从宏观上来看,自从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重出现“井喷”式现象。因为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开始深入进行,社会组织化程度变化最为剧烈,社会组织化程度降低,社会控制力度下降。我们原有的社会规范失去了调节作用,社会控制力度下降,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生于这个时期的“90后”青年人自然也会深受影响,导致其犯罪率持续上升。

  从微观上来看,原来的基层组织,社区组织等微型社会组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原来大家居住的都是工厂大院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居住场所,邻里之间关系紧密。但是随着商品房普及和高档住宅小区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些组织发挥的功能自然降低。

  三、“90后”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传播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西方的一些思想逐渐冲击着我们原来固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中西方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同时存在,必然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面带来一些混淆和干扰。特别是“90后”的这一代青年人,分辨对错是非的能力欠缺,也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价值标准。

  国内网络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凭借各种搞怪夸张的表演和另类的生活态度而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的人。像犀利哥、凤姐、芙蓉姐姐等无不影响现在“90后”这些同样怀揣着做明星梦的青年,看到别人纷纷出名,于是也想通过自己的搞怪或者无厘头的表演和奇异造型,通过网络来提高自己的人气和知名度,以此来打开自己的草根演艺之梦。

  随着网络各种门事件的蜂拥而至,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人们都纷纷来围观。就是因为太多的人抱有这种心理态度,人们才对一些明知就是错的事情却不管不问,甚至放任自流,形成了错误的网络文化,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才会像现在这样愈演愈烈的不可收拾。有时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和关注,网络上会把一些有关个别“90后”的各种负面的报道进行刻意的大肆宣传和夸大,造成“90后”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地被社会上的人误解。大家逐渐对其贴上各种不良标签,一旦“90后”的青年接受并且习惯这种标签,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延续必定有百害而无一利。

  2.少数不良媒体利用网络恶意炒作。社会学对社会解组的另一个主要研究是有关社会机会结构与社会目标结构失调的观点。社会机会结构为人们实现其自身的目标提供了较为充分并且合法的手段和途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在有些情况下,社会机会和社会目标是存在一些矛盾和隔阂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机会的提供都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社会目标。这样许多人就很难通过社会认可的合法手段来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违常规的事情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出名,为了走捷径,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往往会被逼无奈去求助于一些炒作公司的帮助使其走红。

  我们都知道相比较平面的宣传和炒作,网络炒作可以说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独到的特点。它的成本低、受众群体多、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收益高、影响力大,往往是各大媒体炒作公司的首选方式。而且现在越是比较暧昧、色情、低俗的桃色新闻和视频,越是能吊足大家的兴趣和胃口。有的女学生为效仿明星的炒作手段以求能够博得大家的关注,为达到自己想出名的愿望,便只能拜托这些炒作公司帮忙,任其摆布,而绝大多数的人会落于这些公司幕后黑手所编制的陷阱,逼其拍一些低俗、出位的写真照片和视频到网站上,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点击。而这些公司往往通过网民的点击量、下载量和网上广告等收取高额的费用。如果宣传成功了这些“90后”的青年就会以不太光彩的方式“成功”闯入演艺界。

  (二)教育观念的错误导向

  在社会学对社会解组的研究中,文化堕距观点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奥格本在其《社会变迁》一书首次阐述了这一概念,是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

  1.教育观念不明确。伴随着社会剧烈的变迁,以前的应式教育制度明显跟不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但是现行的素质教育又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旧的原有应试教育体系。高考录取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分数这一客观条件仍是录取与否的首要因素。为了追求升学率。各高中利用大量时间补习文化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精力很少。出现了只要是高考不考的内容统统不予以关心的情况,学生心理出现了波动也被忽视。再者思想教育课教材的编写,以人教版必修的教材为例,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涉及到的内容也大多是以宏观政策方面人手,比如要以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利益为原则等,只是机械地罗列国家的政策方针,形式也过于老套和过时,并没有说明其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学生很难明白其真正涵义。

  2.思想和法律教育欠缺。上文提到的关于“90后”各种门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事件都已经严重的触犯到我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上海的“熊姐打人门”事件中,对另一名女生大打出手,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有20多分钟,俨然成为了一个有组织的小型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小团体。某“90后”富二代为了炫耀自己的家世,将一打人民币当白纸一样点燃烧掉。显然她并不清楚我们国家的银行法律中明确规定:任何团体和个人不能随意的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要说任意将其损毁。一项来自对全国10个省市未成年犯罪抽样调查显示,有34.9%的孩子实施犯罪行为时,不知道这是违法犯罪,也不知道会受惩罚。足可以看出“90后”青年法律意识十分薄弱。除了教育方面有欠缺外,法律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

  1.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影响社会解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则会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大量出现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中,如果经历过不幸的事件或遭遇痛苦的境遇,并造成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就会对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心理活动和个性产生相当恶劣的影响。并不是说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有问题,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各种门事件的“90后”主角确实大多数是来自单亲、离异类型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如果成员关系处理不好,易造成家庭日常气氛不和谐,家庭归属感较低。

  2.情感的交流减少。在目前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之间情感交流逐渐减少,彼此的防范心理加重,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信任。家庭就成为他们惟一的心理港湾。有些家长看不到其重要性,经常把孩子独自扔在家里,或者交给长辈照看。长此以往,家庭的观念对于这些青年人来说越来越淡漠,他们会出去寻找其他方式来弥补情感上的孤独。

  3.教育方式的改变。溺爱孩子是现代家长的通病,自计划生育政策颁布以来,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独生子自然成为父母、家中长辈的心头肉。长此以往,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越来越低,孩子的自空前高涨,逐渐形成了家长越来越难以管教孩子的现象。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去追寻,过分溺爱导致“90后”的孩子产生一些不正确的人生观,表现为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眼里,个人或小群体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妨碍他们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规范都是对他们的限制。

  (四)同辈群体的亚文化的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指那些在年龄、必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非正式社会群体。特别是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龄人之间会讨论各种时下较为流行的话题,如:电视选秀节目,最新流行元素等。还有他们会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非正式组织,像大学中各种社团。在他们的组织中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大家必须遵守。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特征。而一些不良的亚文化对“90后”的青年影响同样可怕。在错误的是非标准下,他们会把一些与主流社会思想相违背的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把一些地痞流氓混子作为自己的好朋友,把自己的发型和服装打扮的很另类,把说脏话当成自己的口头禅。

  (五)“90后”青年人生理发育提前与心理成熟滞后之间的矛盾

  社会学家埃里克森有一个著名的8大阶段理论,将一个人的一生从幼儿到老年划分为8个不同的时期。而青春期则处于其中的第5个阶段,既自我认同与角色的混淆。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由于太多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了青年人的生理发育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心理和社会能力的承载能力。青年人逐渐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由生理的发育所带来的身体表象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青年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修饰自己的身体,有时会因为发育的迟缓问题影响到青年人建立起的身体意象。更为严重还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会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90后”的营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是其生理发育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性发育的提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人对性会有一种神秘感。青年人对性渐渐产生了好奇,但是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做家长的往往回避有关性的问题,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强烈的叛逆心理,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和渠道,如通过、黄色书籍、色情录像等,面对这个新奇而又神秘的领域,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去偷尝禁果。更有甚者把自己的照片、视频传到网上公开炫耀。

  四、“90后”网络行为的预防措施

  “90后”青年人偏差的网络行为在转型时期明显是由于社会解组造成的。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应该从重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构建社会规范和秩序,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改变教育的方式,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等来预防和解决“90后”偏差网络行为的发生。

  (一)重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1.国家政策方针引导。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应该紧紧跟着党走,自觉抵制西方的腐朽和享乐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教育部门开展向优秀学生学习活动。教育部门也要关注“90后”青年的思想变化,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为此学校应该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青年人的思想道德。比如每年在各高校评选一些道德楷模和标兵,对其进行事迹宣传,教育和鼓舞同龄人。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国外的文化和思想,对于优秀的国外文化,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对于不良的国外文化要批判摒弃。教会大学生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学校要为“90后”青年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价值观保驾护航。

  (二)构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1.强化社会规范的政府控制手段。据专家调查,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进入互联网。一些受利益驱使的团伙办起了,甚至有些就是“90后”自拍的视频。青少年处于好奇点击其界面,其恶劣影响不可估量。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开展了打击任何利用网络和手机等传播有关活动,其打击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前所未有。特别是引入群众举报有奖的方式,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那些自拍或偷拍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视频,一经发现,对其视频屏蔽,同时追究上传者应有的法律责任。总之要从源头切除其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传播,还“90后”青年人一个干净的舆论环境。

  2.媒体行业完善其职业道德。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因监管力度不够完善等原因,一些媒体不顾职业道德,传播虚假的消、恶意炒作的新闻,甚至色情的视频,这种恶劣的行为明显是一种对公众和社会不负责任甚至是违法的行为。作为媒体工作者不能降低品质,要引导民众精神成长,宣扬正确价值取向,帮助公众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判断能力。

  我们都知道这些不良视频一般都出现在像优酷、百度、迅雷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视频网站。虽然个人上传的视频需要经过网站的审核,但是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方法,换一个包装来打掩护,这就需要这些网站的工作人员在审核的时候严重把关。一经发现这样的视频照片上传立即予以切断,并按照IP地址找出犯罪者。广大的网民也不要看热闹,对于这样的不良视频应该自觉关掉并及时的通知有关部门核查处理。

  3.学校和家庭建立网络监督机制。大多数在校的大学生会选择学校提供的网络资源或者去学校开设的网吧上网,学校要时常动态地对校园网络进行监管,运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限制和拦截带有不法信息的网站和网络视频,杜绝色情信息侵害学校网络。学校的导员和学生干部也要时刻留意学生上网的动态,对于散布和传播和视频的学生,一经发现要严厉处分。

  对于一些处于高中和初中的学生来说,家长要合理安排其子女的上网时间,积极引导子女上一些有益的网站,安装一些特定的网络安全拦护网。对子女浏览的网站记录要动态关注,一经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纠错。

  (三)完善网络相应的法律法规

  随着网络世界的蓬勃发展,网络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突显了我国立法工作的相对滞后。我国还没有一部由全国人大颁布的《网络法》,更没有相应的《网络安全法》、《网络监管法》、《网络舆论监督法》等具体的法律。另外,在已有的网络法规中,有些条例也已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网络环境需要。在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发现了网络这一新型媒体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要网络立法的提案,也出台了数十个类似《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样的规章制度。但是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情况也比较复杂,对其犯罪行为的取证、定罪、量刑等没有专门统一的界定。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而逃避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造成的伤害这一不争的事实,有些比如对于网络著作权的维护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已经开始迈入了网络立法的第一步。因此,希望人大代表能够继续密切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就一些问题做好认真的调研,将好的解决办法或者学者的立法意见在人大会上进行讨论,找出更好的解决对策。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新加坡、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建立网络的法制,然后再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网络法律已经刻不容缓。

  (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

  大学期间有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是实际的效果如何呢?一份关于大学生“三观”的可接受性调查显示,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对提高大学生“三观”教育的可接受性影响较少。究其原因,一些学校对这些非专业课的重视不够,无论从考核方式还是课时安排上都比较欠缺。这就需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授课方式,可以采取课上学生和教师加强互动方式,如: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学生主题演讲、小组讨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下也可以定期举办有关“三观”宣传活动,以观看电影、图片展览,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学生“三观”的可接受程度。教师也应该走下讲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心理咨询室和访淡室米帮助有思想波动的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五)社会工作对预防“90后”网络行为的作用

  社会解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工作在解决和预防社会解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教育和专业方法的介入来让人们理解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变化,重新调节人们的心态和行为标准,使其适应新的生活。

  1.个案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针对不同“90后”青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和其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工作理论、内容和方法。由于早年成长经历遇到波折,对现在生活还造成影响的“90后”青年人,可以采取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其进行治疗和引导。一些突发紧急影响极坏的事件,可以采取危机十预模式。确定危机发生的原因,制定康复的计划。对于有性瘾和不良习惯的青少年,一般使用行为修正理论,对其不良行为进行负强化,对其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正强化等多种手段开展健康成长指导方面的培训等,使他们重新步入人生的正轨。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价值选择,尊重、接纳、关爱他们,对于其个别需求要引起重视,最后协助他们适应社会,促进其健康成长。

  2.社会小组工作。社会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将小组既当作过程又当作手段,通过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对那些因客观因素形成的错误“三观”青少年进行治疗,将那些在年龄相仿、问题相类似的“90后”青年人组织起来。运用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和道德品德辅导,可以开展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矫正小组等。在小组中大家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情感和经验。在同辈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下,得到同龄人的支持和情感上的交流。也可以将小组工作的模式与大学的社团相结合,通过社团这一种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矫正的载体,将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大学生组织起来,同学之间的互动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丰富大学的生活,促进“90后”青年人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