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超人”,社会喊你们回来补课!

    百善孝为先。郑州81中学生办《弟子规》手抄报。

  □记者 张瞧 文图

  核心提示

  【镜头一】张某,从10岁读大学起,就一直被誉为“神童”,现年16岁的他已是名校博士。然而,这个中国最年轻的博士最近却因为要求生活节俭的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而引发社会争议。(中央电视台10月16日)

  【镜头二】廖某,北大研究生,现为深圳公务员,近日却因家庭矛盾等,暴打父亲、辱骂母亲。(《广州日报》10月26日)

  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难道是为儿女教育呕心沥血的父母们在早年教育时一味追求高分而埋下的祸根?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很多家长是否缺失了对孩子道德伦理建设的关注呢?

  家长看法

  立学必先立德 成才须先成人

  “此类事件之所以成为公众关注、议论的话题,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隐藏着教育者和诸位父母不能回避的教育问题。”作为一名8岁女儿的父亲,也作为一名中学老师,郭中喜先生在受访时如是说,“我认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教育都必须坚持‘先成人,后学文’的原则。”

  “生活中不孝顺父母的子女并不少见,‘啃老’乃至盘剥父母的子女也有,为何这两件事会成为公共话题呢?因为公众难以接受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头顶名校光环、有着光鲜社会形象的人,在家庭中会扮演如此糟糕的角色。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轻德、急于求成,或许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郭中喜表示,人的成长是一生的事情,孩童时的玩耍,集体生活的磨砺,家务劳动的锻炼等,是培养一个健全人不可缺少的功课。“责任心、规则意识、乐群、分享是奠定一生的基础。在这两个案例中,一个是‘全国最小博士生’,一个是‘家里的骄傲,父母和姐姐一直疼爱有加’,明显,两个家庭在他们成长之中,过于重视他们的天资、才情的成长,忽视了基本的人伦教育。”

  “中国古人有云:力有余,则学文,就是有道理的。”当一个孩子,还没有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不知道如何恰当表情达意时,这时候的学习还不能称为有价值的学习,充其量是为父母的“面子”而学,终了必然不会成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里子”、“底子”。

  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天分,家长在培养、发挥孩子所长之时,千万不要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神童”、“状元”,但又有多少真正成了“天才”呢?倒是有太多的例子告诫我们:人的成长有其阶段的规律性,几岁的孩子该做什么事,这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泪水与欢乐积淀下的经验。孩子,就该让他们像孩子一样成长!

  “父母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道德生活建设中,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家长如果给予孩子的是一个封闭、自我、弥漫着个人趣味的生活环境,那么,孩子一旦面对真实、复杂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所适从,遇到问题和矛盾,在无力解决的苦恼中,习惯性地仍会把刀锋指向父母、亲人。”郭中喜说。

  学生热议

  全面均衡发展 过程不可忽略

  “如果家长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优秀,那么这种悲剧迟早都会发生。其实除了学业,我们应该学习的还有很多。”郑州十九中八年级的严家瑞同学表示,“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往往在许多方面听从孩子的意见,但进入社会后,一些孩子还把社会当成了家里,总想让这个社会也听自己的,结果一定很受伤。”

  “有的孩子有些特殊才能,家长、学校、社会就更加宠爱,他们的依赖性、优越感油然而生,个人努力奋斗和拼搏的意识相应淡化了。16岁的博士,为啥不凭自己的本事去买房?我不相信高校是与社会完全隔绝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北京的房价对省吃俭用的工薪族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学历人才成了亲情杀手,确实骇人听闻。”陈胜鹏同学说,过去孩子们更多的是从书本上和老师的教导中,知道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但更需要把这些落在实处。父母在生活中不要大包大揽,认为孩子这不行那不中,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学会人际交往,懂得表达和感恩。“家长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代替我们决定该怎样做,请多考虑我们的需求和想法。”陈胜鹏说。

  而一名大三的男生尖锐地表示:“我上小学、中学时,周围的许多家庭,只要孩子成绩好,在家就是大爷,孩子说什么大人就得听什么,孩子要什么大人就得给什么。成绩的好坏,成了与父母讨价还价的筹码。只要你学习好,就可以打各种电子游戏,暴力血腥的也行;只要保持班里前三名,就能光明正大地早恋;只要学习好,家里的一切事务都不用你操心,所有生活上的问题也都有人为你包办……”

  “父母们既然可以罔顾孩子正常的成长快乐,将他们个人无法实现的理想、超常目标强加于孩子身上,牺牲孩子全面、均衡成长的过程,让他们过早面对社会压力和诱惑,就要做好承受孩子因教育过程失之偏颇而造成思维结构、价值判断体系畸形,成才却未能成人的结果。一旦脱离学校的象牙塔,走入现实社会,做人比学问更重要。”

  心理剖析

  父母期望过高 孩子无处可逃

  “16岁的‘神童’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大部分的声音是讨伐和指责,其实这些声音大多只是源于传统礼教的指导思想,就是孩子必须尊重父母。”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表示,事实也确实如此,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孩子最珍贵的财富,父母之爱大多是不求回报的,所以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就显得顺理成章。

  “但我们总在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获得尊重的前提是你是否尊重对方,如果你不能尊重别人,哪怕这是你的孩子,你最终是无法获得对方真正的尊重。而且我们在看待‘神童’博士的问题时,还要谨记他只是个年仅16岁的孩子,他所取得的学业成绩使人们产生了错觉,以为这是一个各方面都理应与众不同的‘天才’、‘神童’。一个在学校里长大,还没真正社会化的孩子,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生存压力时,他害怕并无所适从,甚至想要退缩,这也是正常的反应,而孩子感到恐惧畏缩时,向父母求助是一种本能。”

  过去博士“神童”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绩时,得到外界赞赏,可这是他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吗?从小他都在父亲的要求下完成各种学习,实现各级跳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父母强加梦想于我身,假如我做不到,那我相信就是我父亲一定会非常失望”。很明显他实现和满足的其实是父母的期待和需要,所以相应要求父母去为此承担责任也是合理的,“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他们,他们应该为此努力。”博士“神童”说。

  人们不理解的也许还有“神童”对父母的要求太过分,可是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难道不高吗?博士“神童”现象其实反映了社会上的一种另类教育模式,也反映了父母普遍的急功近利心理。在社会日趋激烈的压力面前,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高人一筹的能力,或是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因而对孩子有了过高的期待,孩子迫于压力只好连轴转,并因此牺牲了应有的快乐,甚至是社会化的过程,只有学习是唯一的重心。如果孩子表现良好父母可以得到满足,一旦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父母的失落和不满就会给孩子强大的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移为对学习的反感、厌恶,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障碍,还有出现精神疾病的极端结果。

  其实,“神童”反映的仅是孩子在某些方面可能拥有过人的能力,并不代表所有方面都是特别的,而除了应试能力以外,应对环境、人际等的能力也是需要学习和磨炼的,心理的健康更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转的,父母们应该适度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孩子有出众的表现可以给父母足够的开心,而一旦孩子平凡普通,父母也不至于极度失落。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空间,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也让自己与孩子能够共享快乐和幸福。”蔡劲林说。

  (下转B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