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伦夫人的职业》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内容摘要: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以华伦夫人的职业是妓院老板这一事件为核心,写了女儿薇薇与母亲“分手”的经过。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华伦夫人是妓院老板”这条伦理主线,通过还原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伦理结”,旨在剖析作品深处的伦理特性。

  关键词:《华伦夫人的职业》 文学伦理学 伦理选择 伦理身份

  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写于1894年,与《鳏夫的房产》、《好逑者》共同收入《不愉快的戏剧集》。较其之前的两部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引起了更多媒体及大众的关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揭露了妇女这个敏感的社会话题,因此被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长期不得演出,直到1905年才得以在美国和英国的剧院公开上演。无疑,《华伦夫人的职业》深刻地揭露了社会弊病,因而许多批评家从社会问题剧的角度去理解这部戏剧。此外,还有不少批评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华伦夫人。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不能够得到对这出戏剧新的理解或新的认识呢?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华伦夫人的行为抉择进行深入分析,对华伦夫人的伦理选择和伦理责任进行深刻解读,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小说的道德启示及其伦理意义。

  “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因此,若要对华伦夫人为什么伊始会选择作为职业,以及后来为什么又选择当老板这一问题的发生原因、实质及其影响做出客观公正的阐释和判断,我们就需要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为立足点,对戏剧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做出辨析。本文认为,“华伦夫人的职业是以及后来成为妓院老板”这一事件是贯穿整部戏剧的伦理主线,在这条伦理主线上有几个重要的“伦理结”,即伦理意识、伦理选择和伦理身份。对于华伦夫人而言,决定做是一个无奈的伦理选择,而选择当一个母亲无疑又是一个艰难的伦理选择,同时这一选择也改变了戏剧人物的伦理身份以及他们的伦理关系,并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伦理困境。

  一.无奈的伦理选择——被迫沦为

  从道德哲学层面出发,华伦夫人当初选择从事职业是触犯了正常人伦关系的,是不道德的行为。作为一个出生清白的女性,她完全可以选择做别的老实的工作,做是蔑视正常人伦关系的行为。但是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的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运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文学中的道德现象,倾向于在历史的客观环境中去分析、理解和阐释文学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因此,若要探究华伦夫人选择行业的真实原因,我们就必须返回到她当时做出这一决定的伦理现场,在客观的历史语境中,站在她的立场上审视动机与目的,进而对其行为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华伦夫人原本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她也老老实实地做过工,在酒吧里端酒洗杯子,每天干十四个小时,一个星期挣四先令。她还目睹另外两个同母异父的女孩的事情。“一个在一家铅白厂里,一天干十二个小时的活,每星期拿九个先令”, 在资本家的压榨下,选择当一个老老实实的工人的结局就是年纪轻轻地丧失了性命。而母亲叫她们以另一个女儿为榜样,“她嫁给德芙海军军需厂的一个工人,每星期挣十八个先令,因此有能力把房子和三个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直到后来她男人喝酒上瘾。”这个女人的结局告诉华伦夫人:女人不能依靠男人生活。就像华伦夫人说的那样“我看不起这种人,因为她们没有骨气。”从两个同母异父的姐妹身上,她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在那样的环境下,去工厂做工,只是让资本家榨干妇女,而规规矩矩地做个传统的女人嫁人生子,依附于男人,也不会有好的结局。可以看出,在问题这个表象的背后,是女性在经济上对于男性的依附,以及女性在劳动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姐姐莉齐从教会学校出去后就做赚钱。莉齐的“成功”让她觉得这职业是值得去做的: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能赚许多钱,从而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她明白,在那样的社会里,有钱才能让人受到尊敬,才能活得体面,这是当时社会伦理的准则,遵循它就是遵循社会伦理。可见,华伦夫人选择做是社会以钱为宗的一个结果。

  华伦夫人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很无奈的,她面临的是三个难以取舍的伦理选择。第一,在饭馆里一直干下去。能解决温饱问题,这个正经的工作绝不会让她遭受道德上的谴责,但是生活的贫困会让她过早地衰老,得不到健康和快乐。第二,嫁一个工人。她便衣食无忧,但是一旦男人开始酗酒,她的生活就没有幸福可言了。第三,选择当。这个工作能让她较快地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但是这个选择会使她背负丧失伦理道德的骂名。这几个选择,无论哪一个都有强烈的伦理指向。第一个选择的实质是用老实但令人受穷的工作维护自己的道德名誉,第二个选择的实质是用自己的自由和顺从来维护自己的道德名誉和不确定的幸福。第三个选择的实质是牺牲自己的名誉来实现自我的意志,即生活更富裕的意志。事实证明,华伦夫人做出了第三个选择,并达到了她的目的。

  当女儿不理解母亲为何非要做这个行当的时候,华伦夫人的回答是,“一个女人干别的买卖怎么能挣到钱啊?”“我们有的只是我们的脸蛋和讨男人喜欢的本领。”华伦夫人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追求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的贫困所压倒。由于没有更高的生活能力,她就只能利用自身的漂亮去赚钱。“天知道,那种活并不是每个女人都乐意干的。”可见,客观的伦理环境迫使她做这个选择。

  二.母亲、女儿的伦理身份和伦理责任

  “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对人物伦理身份的分析”,因为“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同伦理身份相关”。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华伦夫人选择做一个母亲,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性质的伦理选择。对于一个穷苦后又沦为的女人来说,是不会生下孩子的。这个孩子会让她的伦理身份变成一个母亲,而一个母亲应当承担什么样的伦理责任呢?

  作为没有较高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华伦夫人为什么要生下这个孩子?原因只能从文本中来找。从戏剧的细节中我们看到,当华伦夫人和塞缪尔牧师会面时,华伦夫人说:我还保存着全部你写的信呢!塞缪尔也曾说过“她拒绝接受我的钱,说的话我永远也忘不了。她说‘知情就是力量’,还说‘我绝不出卖力量’。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她从来没有利用她的这种力量,没有引起我片刻的不安。”当华伦夫人做出当母亲这一伦理选择的时候,她对塞缪尔的感情就不言而明了。她保留着他写的信,为他生下孩子,并且选择独立地把孩子抚养长大。她对自己爱情的结果有着最严肃的态度。

  母亲这一伦理身份在华伦夫人生下薇薇时就赋予了她沉重的伦理责任,她必须有基本的经济能力抚养孩子。这个时候她面临着两个伦理选择。第一个,不做妓院老板,女儿跟着她只能过着贫苦的生活,再或者把就只能把女儿送走,而这又违背了她当母亲的意志。第二个,当妓院老板,这样她就有能力抚养孩子,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她将背负更沉重的伦理道德的压力。我们从文本中看到,华伦夫人给了女儿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她接受高等教育。为了女儿,她又进行了一次伦理选择:做妓院老板。

  女儿薇薇是剑桥大学毕业生,独立、理性、追求自由。她鄙夷母亲妓院老板的职业身份,坚持不要母亲提供生活费用,并与母亲分手不再见面。她为什么会这么做?这要从薇薇的伦理身份来进行分析。首先,薇薇是母亲的女儿。但是她们母女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母女之间并不亲密。同时她厌恶母亲的生活方式,对母亲并不礼貌,她的行为是不符合一个女儿伦理身份的。其次,她是一位有知识的独立女性,聪明理性,准备开一间法律事务所。再次,她是一个的女儿,与弗兰克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她这种多重的伦理身份,让她在内心深处产生自卑感,从而产生对母亲的痛恨厌恶。表面上,她厌恶的是母亲的职业,而实质上,她真正想摆脱的是自己的伦理身份。正是多重的伦理身份让她陷入了伦理困境,在这种伦理困境中,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会使薇薇永远无法忘记自己是的孩子这一事实,这种伦理身份和自尊傲慢的性格形成巨大冲击力,让她在这个伦理困境中很难自拔。想要找到一种方式使自己过得快乐和自由,她就必须超越这个困境,所以她选择离开母亲。

  但是薇薇抛弃对她有养育之恩的母亲的行为违背了伦理道德。作为一个女儿,应承担最基本的伦理责任和义务:赡养老人,让母亲安享晚年。她决绝地抛弃母亲的行为是对伦理责任的弃之不顾,是对正常伦理道德的挑战。

  三.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启示

  “文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人类提供娱乐,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 “教诲是文学的本质属性”,而《华伦夫人的职业》又给了读者什么启示呢?华伦夫人选择做和妓院老板这种职业的原因是什么呢?她的伦理选择是否合乎伦理秩序呢?

  (一)社会道德启示

  萧伯纳曾说过,并不是妇女的堕落和男人的而导致了,而是因为工资过低、工不同酬、工时超额,迫使那些穷苦不堪的妇女们不得已而出卖肉体,以维持生计。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我们看到,华伦夫人同母异父的姐妹是资本家经济剥削和父权主义性别压迫下的牺牲品。而华伦夫人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选择做一个和妓院老板,正是这样一个社会形态孕育的结果。萧伯纳在此深刻地揭示了具有剥削本性和父权本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女性受压迫和奴役的根源。

  华伦夫人曾向薇薇解释道:“你以为我是像你那样受教养长大的?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以为我做那些事是因为我喜欢去做,或是因为我觉得做得对?你以为我如果有机会去进大学和做上流社会女子,我不愿意去?”可见,华伦夫人的伦理意识实际上是非常强烈的,她从事这个职业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她社会身份低微,教育程度低,又如何有自由和能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虽然是违背了伦理道德的堕落的职业,但是华伦夫人却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她对职业和女人的理解。“对于一个穷女孩来说,当然是值得的,只要她能顶得住人家的引诱,长得漂亮,规矩本分,明白事理就行。干这种活比她能找到的其他工作强多了。我以前总认为不应该这样,薇薇,不给女人更好的机会是不对的。我现在还是这样认为不对,可是不管它对还是不对,世道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只能勉为其难。”她认为做这个职业不是放任自流的,也有其职业道德:懂得抵制诱惑,规矩本分,明白事理。华伦夫人在此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不给女人更好的机会是不对的。可见女人的职业选择是与女人的整体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女人的态度密切相关的。

  (二)家庭伦理启示

  华伦夫人坚持做一个母亲,并履行了一个母亲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和义务,这是受她内心深处的伦理意识驱动的。无疑,就像薇薇说的“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啊!整个英国还没有哪个比你强呢。”但是薇薇为什么会做出抛弃母亲、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呢?这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前面笔者已经分析了薇薇的伦理身份和伦理困境,正是在这样的伦理困境下,薇薇才做出了离开的选择。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华伦母女两人相处时间很少,“无非过去是二十年内在一起过几个月”,像这样的母女关系实在是很淡漠。而这又和华伦夫人是妓院老板的身份有极大的关系,她不得不为经营生意四处奔波,忙于生活而疏于对女儿关心照顾。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给予孩子,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显然华伦夫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薇薇铁定心要离开她时,她说,“如果你又成了一个婴儿,我会怎样处置你?”“我要把你培养成我真正的女儿,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这么骄傲、怀着偏见。”“我要把你在我自己的房子里养大”。华伦夫人后悔对女儿的疏忽,但同时她又带着一种对女儿深深地埋怨,“噢,多么不公平啊!不公平!不公平!我一直想做一个好女人。我也试过做老老实实的工作,被人当作奴隶使唤,一直到我诅咒我听说了‘老老实实的工作’那一天。我是个好女人,而因为我把女儿培养成了一个好女人,她把我当作一个麻风病人那样赶走。”这是华伦夫人对女儿的控诉。

  四.结语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从伦理的立场简单地对文学做出好或坏的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伦理的解释去发现文学客观存在的伦理价值,寻找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事实真相。”从《华伦夫人的职业》的文学伦理学分析中,我们看到,华伦夫人的悲剧不仅是社会悲剧,更是一出伦理悲剧,即女儿违反伦理秩序,抛弃母亲的伦理悲剧。用文学伦理学理论进行批评,避免了我们片面地看待华伦夫人的形象和故事的结局,让我们能够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M],贺哈定 吴晓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

  [4]黄文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何娇,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2010级试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