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的古诗(精选5篇)

  关于松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松柏文化;题材;意向;审美

  松树和柏树是植物的普通品种,但它们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显现出以小见大、因此及彼的特殊情怀,文人借助于松柏之树寄托了某种理想,传递出某些思想,在反复的运用过程中,赋予了松柏以固定的情趣和人格的标志,松柏的意象代表着不惧严寒、四季常青、挺拔坚韧,文人作品之中大多借松柏“咏志”,[1]形成了具有高度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并蕴含了“比德观”,即:自然物象之美,在于可以将比附之物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操守,使自然属性人格化。无论从松柏的题材,还是从松柏的意象而言,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松柏的文化意蕴和典型意向分析

  松柏浸润了古代文学家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采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多重的意向和社会文化涵义,典型的意向可以有如下几种:1.墓地松柏和文学表现追溯中国古代历史,松柏是国君陵的专利,成了坟树的别称。在两汉战乱时期,文人用松柏意象倾诉出内心的悲情:“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再如古诗《十五从军征》中,描述了老兵残败的家境:“家中有阿谁?”在松柏象征神灵福佑的文字中,被文人吟唱出生死悬隔的人生际遇慨叹,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后摆脱蒙昧而苏醒的烙印,在现实的无奈之下,赋予松柏以丰富的生命意象,成为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旗帜。[1]2.涧底松意象和人格拟喻涧底松是中国古代诗人借以感遇咏怀的物象,在和情感层面显现出新的格调,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在前期的涧底松意象,主要是其坚贞刚劲的形象,如唐代王勃所作的《涧底寒松赋》中:“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唐代阙名《幽松赋》中的“孤山曲涧之幽松”,在松柏涧底松意象之中,还有清高不俗、孤傲不群的品性,如唐代刘希夷所作的《孤松篇》中的南涧之松:“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由这些诗词可知,涧底松的风骨可以归结为孤高、贞坚、孤直、自强不息、穷且弥坚。到了宋代,涧底松的意象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文学作品中显示出文人雅士用松柏寄托超旷淡泊之志,展示出文人雅士恬静优雅之趣,在诗人黄庭坚的涧底松之作《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中,有云:“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在这首诗作中,诗人将涧底松喻为阅世老人,在仰观万物之中,体察到盛衰之无常,穷通之有定,显示出自我超越的淡然和通达。[2]总体来说,涧底松意象代表了文人对松柏的审美认识和道德评价,展示出在涧底松的生存状态中的人生哲学,并具有相应的人格拟喻:寒门俊才、蛰伏之士、迁客逐臣、烈女贞妇等。3.老、怪松柏意象的象征意蕴松柏所独有的苍老、古怪之美也受到文人的关注,他们描述了松柏的逼真意象,具有文人雅士的真情真性,充实了自然审美价值观。在汉乐府《艳歌行》中出现了南山老松的形象,之后文人体会和发现了古松、怪松的古老沧桑之美,他们将古松的丑陋、怪异也融入对松柏的审美之中,体现出以怪奇为美、以新异为美的审美新风尚。这些古老松柏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形体美、姿态美和神韵美等方面,如:宋代石延年所作的《古松》云: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还有明代高启所作的《偃松行》中云:“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搘。……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陲。”这些文学作品都给老松增添了古意和生意,并且具有象征性的文化意蕴和比德内涵,如:仙灵长寿、格调高古的君子人格。[3]4.复生、连理松柏意象的文学底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不老松意向、连理松意向、复生松柏意向,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民俗意蕴和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如,最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之中,就将松柏作为祝寿的形式,有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在这篇诗作之中,用松柏为君王祈福,祈祝君王长寿安康,子孙绵延,永享福禄,这可以视为不老松意向的文学起源。复生松柏在民俗观念中,有死而复生之意,并在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云:“明皇遭禄山之乱,銮舆西幸,禁中枯松复生,……枯松再生,祥不诬矣。”连理松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在东汉干宝的《搜神记•韩凭妻》中的“相思树”即两棵枝干交相生长的连理木,表达了夫妇生死不离的忠诚爱情。[4]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学艺术中的松柏文化题材和意向的发展

  松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学艺术中的题材,是缘由它们特殊的风姿、力量和景致,在松柏这个特殊树种中,文人创作了诸多文学作品,以松柏为文人的审美对象,运用比喻、象征、衬托的手法,赋予松柏以斑斓之文采,并在历史发展的源远流长之中,有其不同的阶段:1.松柏文学的初始阶段《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咏颂松柏的诗文:“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淇水滺滺,桧楫松舟”“山有乔松,隰有游龙”等,这些诗文都寄予了作者感应外界的朦胧意识,作为一种单纯而质朴的文学形象,鲜明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楚辞》是一种新诗体,它用杜若对应松柏,以松柏作为比兴,具有极为明显的象征意味,也被赋予了一个品性纯正、志向高洁的诗人自我形象。在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地表达出强烈的社会性内容,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其借物抒情之作《赠从弟三首》中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通过比兴的手法,表现出抱负之士守志不阿的节操,体现出诗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高洁情操,也成了松柏文学的重要标志。[5]2.松柏文学题材和意向作品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松柏文学有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诸多文学诗作,如范云的《咏寒松》、李德林的《咏松树诗》、隋炀帝杨广的《北乡古松树诗》等,又如拥有充实内容文学作品的杰出诗人左思,他在《咏史》八首中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这首诗以松柏起兴,形象地揭示出古代门阀社会的不合理,并创造出“涧底松”的文学意象,在松柏文学中拥有重要价值并占据着重要地位。再如刘琨所作的具有寓言体特征的诗《扶风歌(艳歌行)》:“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诗中以兴起意,描绘出一颗高大的松树被用作宫殿之梁,隐含有“物不得其位“的感慨,后来在后世作家的作品中,这个形象被逐渐丰满而深刻,并最终形成了松柏文化中的“栋梁材”的意象。吴均也作有《赠王桂阳》一诗,用以表明自己的志向,诗中云:“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这首诗显示出作者以松自拟的孤傲不平之气,显露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也流露出作者对压制人才的辛辣讽刺和沉痛的诘问。还有在汉代兴起的文体“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松柏文化中仅有的一位女作者是左九嫔,她所作的《松柏赋》对松柏的生长环境及“长风鸣条”之声,极尽赞美,写了松柏的细腻之情趣,显示出松柏文学作品中的又一番天地。[6]3.松柏文学题材和意向作品的繁荣阶段隋唐是统一王朝,为松柏文学作品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辽阔的疆域推动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引领松柏文学走向了全面繁荣的巅峰,在有意无意之间可以看到诸多“松柏”的身影。如王绩所作的《古意六首其四》,诗中云:“松生北崖下,由来人径绝。……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还有李峤所作的《松》:“郁郁高崖表,森森幽涧陲。……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上述这些诗作流露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渴望得到明君赏识而建功立业的心情,表达出蓬勃、进取的昂扬精神和状态。在盛唐时代,出现了许多激荡人心的豪迈之作,松柏文化显示出丰富多姿的景象。盛唐时代的王维在《新秦郡松树歌》中,用自己的眷爱之情关注自然中的景物,松柏之物成了情感化的内容,如:“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蓬。……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还有“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显示出松柏的佛家意味。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诗中,以松言志,流露出作者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这位“谪仙人”将松柏的高洁品性张扬到了极致,有诗作证:“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可见,“诗仙”李白的风度和气质可以用“松风”的意象加以彰显和表达。白居易所作的《涧底松》是唐代松柏文化的突出的代表,他通过对松柏的赞颂,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松柏的品格之中解读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如:“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三、结束语

  总之,松柏的题材和意向丰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如墓地松柏、不老松、连理松等,它们显示出生动的民俗文化心理,表达了不同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贾军.植物意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2]李杰玲.山与中国诗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白帅敏.唐宋词声音意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石中华.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廖启明.清初唐宋诗之争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关于松的古诗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竹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

  3、体会诗句的含义,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句的含义。

  难点:领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

  一、谈话引入。

  1、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2、出示课题:《竹石》。

  二、学习《竹石》。

  (一)解诗题。

  1、初读古诗。

  (1)、自由读、指名读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时的停顿和节奏。

  (3)、齐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解诗题。

  (1)、这首诗的题目是《竹石》,什么是竹石呢?

  (2)、我们平时在家里看到的竹子与诗歌里的竹子有什么不同?

  3、走近作者。

  (1)、这首诗的作者是郑燮。课前布置大家回去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2)、简介作者。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元年的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善诗、词、曲及书札散文,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所作几乎每画必题,款式光怪陆离,别具风致。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郑燮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品析郑燮不同时期所画的兰竹图上的题画诗,我们可以透过有限画幅的形象联想到郑燮的人生经历,联想到清代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

  (3)、这首诗是作者在他画的竹石图上题写的诗,这类诗我们叫做“题画诗”。

  (二)、明诗意。

  1、借助课本的注释和手上的工具书,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然后说说诗句的意思。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绝不肯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历经无数磨难打击,依然坚韧挺拔,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风也不能把它吹倒。

  前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后两句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竹石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2、齐读古诗。(读出竹石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悟诗情。

  1、作者仅仅是写竹子吗?他还想表达什么感情?

  《竹石》一诗表面写竹,实则写人,作者借赞美竹石坚定、顽强的精神,隐喻自己风骨的强劲。抒写了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社会的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2、这种表面上写物,实际上则写人表现方法就是“托物言志”。

  3、用赞美、敬佩竹石的语气再次齐读古诗。

  三、课堂总结。

  1、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是

  “托物言志”的呢?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欣赏《竹石》吟唱,熟记诗句。

  3、布置作业:课后搜集郑燮的诗歌,体会他的诗风。

  板书设计:

  竹石

  (清)郑燮

  特点

  状物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坚忍不拔

  精神

  言志

  千磨万击还坚劲,

  关于松的古诗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关于松的古诗范文第4篇

  一、教学环境宜静不宜闹,专注节奏

  节奏是古诗的一大特点,按照诗的起源,诗歌其实就是固化了的自然节奏。古诗正是以这种与身心内在节奏相应和的自然节奏,引起听者或诵者的“共鸣”,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因此,体验古诗节奏所产生的愉悦,即古诗的美感体验,需要的正是对节奏的专注。在教学《鸟鸣涧》时,课前,我在课堂上循环播放《春江花月夜》,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作为背景音乐音量不能高,要力求达到仿佛远处漂荡而来,似有似无的效果,切不能喧宾夺主。上课后,笔者请孩子们背出他们以前学过的古诗,不外乎《赋得古原草送别》《静夜思》《敕勒歌》等,有些孩子能背出“莲叶何田田” “春色满园关不住”等诗句。接下来,教者请孩子保持安静,用平和的语调提示诗句的节奏,强调诗的押韵,如“春眠不觉晓”的“晓” 、“处处闻啼鸟”的“鸟”,再让孩子们重读刚念过的诗句,竟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的节奏最大限度得以表现:朗读者语句分明,语调有致,听者和着节拍,颔首微笑,似有所悟。在这样的气氛中将学生引入《鸟鸣涧》的教学,自然、贴切、有效。

  二、课堂视界宜纯不宜杂,自由想象

  宋代以来,许多画家诗人将诗与画结合起来,即人们常说的诗情画意,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配画——诗中有绘画之意境;画中有诗之情趣,诗画相相得益彰。因此,不少老师的做法是,通过将诗文中包含形象的内容“翻译”成画作,再配合字词诗义分析。其目的是希望以可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达到激起学生对古诗兴趣的目的。但笔者以为不能简单地用“画”图解古诗。比如,《鸟鸣涧》是以动静结合的写法,含蓄地展现春天月夜下的静谧山林,意境幽远。但现在的孩子们多数生活在都市中,未曾见识过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如果我们使用类似教材插图那样的画作,将诗所展现的情景直观地用画表现出来,也许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所描绘的场面和内容。但是这样用绘画实景展示,会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抛开绘画水平不说,画面所展示的仅仅是画作者对古诗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诗之美,本来可以用来反复咀嚼和回味的,但有这么一幅画挡在前面,使他们对作品的接受定格在画面中,给学生以“噢,就是这样子啊!”的感观,失去了自由想象和创造的足够空间,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

  再假如我们让学生动手,把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画出来,然后,让学生相互比较、讨论,说说自己的创意,教学效果会如何?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的积极性,也能使得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但这种方式运用在古诗教学中值得商榷。首先是他们心中的想象并不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画得以完全表现;其次,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学过或者会画画,画出来的作品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涂鸦,如何得到美的愉悦?这样的一堂课也许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对需要专注体验愉悦的古诗,却是南辕北辙。所以,除了在黑板上写出全诗,方便学生朗读外,笔者不再另外安排其他画面,就是为了摈除干扰,还孩子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当学生理解“人闲桂花落”时,我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自己想象中的情景表演出来。轻吟着“人闲桂花落”:有的孩子伸出双手,仿佛在接着纷纷飘落的花瓣;有的惊呼“花瓣落在我的发梢啦”;有的背着双手,半仰着头;有的捻须颔首,面带微笑……老师穿行在孩子们中间,仿佛也沐浴在花雨之中,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着这种美感所带来的愉悦。

  三、教学氛围宜松不宜紧,少析多读

  教学氛围宜松不宜紧,指的是教学进程宜松,学生精神放松。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可以让人反复咀嚼、回味,吟哦不止,如《咏鹅》《春晓》等,排除考试需要的因素,此类古诗学生只要念几遍即可了然,再念几遍即可成诵。因此,笔者以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除了必要的字词讲解外,其他背景介绍、作者介绍应尽量简洁,避免学生卷入复杂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怀,影响对诗歌的美感体验;也不必对诗句的内涵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主要的教学注意力应集中于读,以读准、读顺为目标,所谓“顺”就是按古诗文字的自然节奏,在轻松的氛围中成诵。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们齐声朗读课文两遍,让学生发现第二句末字“空”和第四句末字“中”的押韵关系。至于断句,可以让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感觉,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后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此时孩子们表现各异:有的低沉,有的平静,调皮的摇头晃脑故作陶醉,一本正经的声情并茂却难掩做作。但所有的学生都自然而然地将诗句的第二个字拉长,也没有一个学生用高亢的语调朗读全诗。不需要太多的渲染和讲解,诗歌的自然节奏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诗文讲解宜粗不宜细,点到为止

  关于松的古诗范文第5篇

  摘 要:汉代古诗中开始出现“白杨”意象,并且与死亡和坟墓相伴。自此之后,挽歌、悼辞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经过魏晋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白杨”意象在汉诗中产生时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后代文学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白杨意象的内涵一直比较固定,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有的人生都是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①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哀。中国重视丧祭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汉代以前,对死亡的文学表现很少,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在汉代出现了有明确记载的挽歌《薤露》和《蒿里》,同时代还有相当数量的表现死亡和坟墓的诗歌涌出,这是汉代诗歌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诗歌出现“白杨”意象,都是与死亡或坟墓相关。自此之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本文以这两首诗歌为引,分析“白杨”意象的内涵,并追溯此意象的由来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一、汉代诗歌中的白杨意象

  在被誉为“一字千金”②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古诗含有“白杨”意象: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③

  以上两首诗中出现的杨树,都是和坟墓在一起。《文选》李善注在“松柏夹广路”之下注曰:

  《白虎通》曰: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楚辞曰:风飒飒兮木萧萧。仲长子《昌言》曰: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④

  从《文选》注中可以看出杨柳、松柏、梧桐都是埋葬死者时种植以识别坟墓的。这两首诗歌皆是遥望坟墓,吟叹生死,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清醒感,同时又有浓得化不开的沉痛。吟诵这样的诗歌,真可以体会到其中无限浓重的死亡之悲。

  第一首诗歌共有九句,前四句由眼前的坟墓之景联想到死亡,中间三句抒写出在永恒的死亡压力下所感觉到的人生短暂,最后两句则为短暂的人生寻求享乐的安置。诗中描绘的情景大约在春夏之际,天气晴好之时,“驱车”出去,本为游玩,却偏偏从上东门出去。上东门是东汉洛阳城的十二城门之一,是东面最北门。汉代旧俗死人多葬郭北,洛阳的郭北是邙山,习称“北邙”,不但当时是聚葬之地,而且后来成了坟墓的代指。所以出了城门,就远远看到了城北的墓群。坟墓之地,白杨郁郁葱葱,风吹树叶萧萧作响,悲风低回;松柏森严肃穆,伫立在大道的两旁,哀思无限。“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⑤,不由得悬想起死亡的可怕,阴阳殊隔,地下的世界黑暗如同漫漫长夜,死去的人如同睡去,却千载都不会醒来。诗歌用“长暮”、“潜寐”和“不寤”来描绘死亡。汉代挽歌《薤露》中哀叹“露??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⑥已表现出生命不可重复,死亡是有去无归的,但疑问的语气仍透露出执迷和幻想的成分,“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肯定句式则像是对疑问的回答,透露出的是打破幻想的清醒感,哀伤的情绪一变为沉痛。与永恒之死亡相对比,生命就像朝露一样短暂,挽歌中不是唱“薤上露,何易??”吗?比之如朝露仍觉意之不尽,进而又说“人生忽如寄”,将人生比为寄居。“忽”字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如同“白驹过隙”之迅速。在《古诗十九首》中“忽”字共出现六次,都是用来表现生命易逝的,其他五次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白露?野草,时节忽复易。(《明月皎夜光》)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可见在当时,人生苦短的确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无比沉重的人生紧迫感都凝聚在一个“忽”字上。

  《驱车上东门》中,用“朝露”、“寄”正比,用“金石”、“千载”、“万岁”反比。对生命短暂死亡永恒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就连当时服丹药以求成仙这样很流行的信念,也被为药所误的现实所打破。然而愈是清醒就愈是沉痛,面对连圣贤都不能逃脱的死亡命运,人生当如何度过呢?生命短暂到无论如何度过都觉得浪费的程度,不如饮美酒、披美服过着享受当下的生活吧!对于诗歌的后四句,王国维评价说“写情如此,方为不隔”⑦,情绪自然流露,不加掩饰地道出,正是直出人心又直入人心,所以“不隔”。在生命短暂的重压下,许多人都产生了人生当及时的紧迫感,《古诗十九首》几乎每首都流露出这种紧迫情绪,有选择及时行乐的,如“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有选择及时取得荣名的,如“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也有盼望夫妇及早团聚的,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些主题集中在古诗中,正道出了“人同有之情”⑧,所以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至深。

  《去者日以疏》一首表达的哀愁更为凝重难解。海德格尔说:“只消人在,人就处于死之无路可走中”⑨,面对死亡,人总是处于四面受敌的困境中,无可逃离,连短暂的及时行乐也无法消融对死亡的恐惧。首句用“去”与“来”、“疏”与“亲”的对比,表达出对生死的强烈感受。生命日短,死亡日近,丘坟已迫在眼前。眼前坟冢累累,然而死亡永恒,坟墓却不是永在,“千载墓平”⑩,古墓变为良田,用来标识墓地的松柏也被斫为薪柴,死去万事皆空,连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无情地抹去。冢墓之间,白杨树随风呜咽,悲风摇人心志,哀愁难解,此情此景,使人想要归还故土,埋骨桑梓,却又无路可走,归还故里的念头也受阻。生命处于双重的困境中,郁结之痛,溢于言外。

  这两首的白杨意象都是与坟墓相伴出现,白杨萧萧,其声音透露着死亡的肃杀和恐怖。这种意象在后世凝固下来,白杨成了坟墓的借代。

  二、白杨意象的生成原因

  白杨意象的形成与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关。《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11}上古的丧葬是在野外积薪掩盖尸体,既不封土堆坟,也不植树来做标识,而后世圣人则改变,用棺椁包掩尸体,又封土为丘坟、种树以分别。古时“坟”和“墓”二字是有区别的,坟高而墓平。春秋以前对于死者一般“墓而不坟”,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是有明确记载的封土为坟的第一人。《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合葬其父母以后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12}从这里可以看出自孔子始坟墓形式有了改变,之前的丧葬多为不封不树,孔子因为四处游说讲学,所以要在父母墓上聚土为坟,以作为标志,从此也改变了传统。春秋后期至于战国,封树制度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

  墓树在古代又称为“墓木”、“宰木”、“冢树”等。先秦文献中就有涉及墓树的记载,如《周易·大过卦》:“九二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13}清人黄宗炎在《周易象辞》中解释“杨”字:“杨非江南杨柳,乃西北白杨,盖冢墓间树植之木,古诗所云‘白杨风萧萧’、‘白杨多悲风’者是也,其枝条劲直,迎风作响,声甚哀切。……墓木已拱,寒暑迁改,昨日之枯杨,而今又生?矣。”{14}再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秦穆公曾对蹇叔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可以看出先秦时已有墓上植树的习俗。坟墓的大小和墓木的品种都有一定的规定,如“天子树松,诸侯树柏,大夫树杨,士树榆”{15},或有不同说法,如《封氏闻见记》引《说文》云“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榆,士杨”{16};《周礼注疏》疏中引《春秋纬》的说法是: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17}。不同的说法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制度略有改变,而大体上因仍前代。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杨树在不同时期分别是大夫、士或庶人的墓树,属于相对较为下层的阶级,这类人数目最多,白杨作为墓树的形象因此越来越流行。以上两首著名的汉代诗歌在遥望坟墓给予感慨之时,均借白杨渲染氛围,说明在汉代白杨作为墓树已非常流行,并形成了具有固定内涵的诗歌意象。

  三、白杨意象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自汉代以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挽歌产生之初,是送葬时所唱的歌,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挽歌已经突破了送死悼亡的实用性,成为抒情性极强的诗歌,并为时人所尚。魏晋挽歌诗有一些是以死者口吻来描绘人对于死亡的感受,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B?C。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8}

  诗歌以死者口吻,设想出殡的情景。首句用荒草茫茫和白杨萧萧渲染墓地的气氛:萧条、荒凉、凄冷。死亡是有去无归的,死去万事皆空,惟留下坟墓高耸,马悲鸣,风萧萧,墓门一旦关闭,阴阳隔绝,永难再回到人世。这样的命运,连贤士达人也无可奈何。死者已经永远被关闭在墓中,却还设想送殡的人返还家里,这样的设想正表达出对生的无限留恋。亲戚或者还有些悲伤,他人却已经完全忘却死去的人,开始继续享受自己的快乐了。末句则蘧然转变态度,果断地放下对生的留恋和死的悲伤,把死亡看作返归青山。这和他在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中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仔细对照可看出这首陶诗受古诗《驱车上东门》的影响很大,不但也用白杨萧萧来渲染墓地的气氛,而且诗中表达的对死亡的感受也是与古诗一样的:古诗中把死亡比作“长暮”、“潜寐”,并说“千载永不寤”,陶诗把坟墓看作关闭的“幽室”,而死亡也是“千载不复朝”;对于死亡,古诗中说“圣贤莫能度”,陶诗则说“贤达无奈何”,所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

  汉代两首古诗中无论“白杨何萧萧”还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都用“萧萧”来渲染气氛。《岁寒堂诗话》中说:“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19}(卷上)受这两首古诗影响,后代诗歌常将“白杨”与“萧萧”连用,来渲染墓地萧条阴森的氛围。陶诗“白杨亦萧萧”即是一例,再如鲍照的《代边居行》:“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20}有时或不用“萧萧”二字,但用白杨意象时,也常常描绘白杨的风声,以声音表达萧索荒凉的气氛。比如北周无名法师的《过徐君墓诗》:“日尽荒郊外,烟生松柏中。何言愁寂寞,日暮白杨风。”{21}

  白杨意象在这一时期除了用于挽歌诗外,还比较普遍地用于怀古,常见的是过古人之墓,发思古之幽情,比如上面的《过徐君墓诗》,徐君是春秋时期人,吴季札对其有挂剑之义,并留下佳话。再如陈代陈昭《聘齐经孟尝君墓诗》:“憔悴古松栽,悲随白杨起。”{22}

  另外,白杨意象在这一时期还用于临终哀歌,在汉代也有不少临终诗,但当时还没有出现白杨意象。在南北朝时期的临终歌中出现白杨意象,也是受到汉末古诗的影响。梁简文帝萧纲有《被幽述志诗》,是其被囚后临终所作:“?U忽烟霞散,??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23}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也有《临终诗》:“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相当。”{24}

  魏晋诗歌中“白杨”与坟墓、生死相伴出现,主要表达的是面临死亡的悲凉心情和对生死的思索。而从一些典故中也可看出白杨作为墓树在当时具有不祥意味,《宋书》上记载,萧惠开曾将住处的花草铲除改种白杨树,并对人说:“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以表达不得志到几欲求死的郁结之情,后来“发病呕血,吐如肝肺者甚多”{25}。从专门记载下来的这个故事也可看出,当时白杨树有不祥的意味,是不宜种植在庭院之中的。

  在《太平御览》中有一段唐代的故事,也可以看出“白杨”被视作墓树,不宜栽种在居处附近:

  唐司稼卿梁孝仁,高宗时监造蓬莱宫,于诸庭院列种白杨。将军契?何力铁勒之渠率也,于宫内纵观。孝仁指白杨云:“此木易长,三数年间,宫中可得荫映。”何力一无所应,但诵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意谓此是冢墓间木,非宫中所宜种。孝仁遽令拔去更树梧桐。{26}

  这则故事还多次出现在其他典籍中,如《新唐书·诸夷蕃将列传》《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二都有记载。

  同时,用白杨意象来寄托哀思的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挽歌、悼辞或墓志中频频出现,尤其是在诗歌中。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唐诗》中“白杨”意象出现约七十次,且都是用来追忆逝者或表达哀思,都与坟墓相关。这说明在汉代诗歌中所成的“白杨”意象,到唐代已经非常固定了。

  试以《全唐诗》中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这三位大诗人的诗歌来看,出现的白杨意象分别有五次、三次、七次。

  李诗中五次出现,其中一处是借乐府旧题《上留田》描摹墓地情景抒发死亡之悲;二处是怀古抒怀,有叹逝之情;另有一处写景;一处为挽歌。这几处大体都不出古诗中白杨意象的内涵,显然受到古诗的影响,而且其中三首也都写到白杨之悲风,使得诗歌中白杨与悲风的结合更为固定,如: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上留田》)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在悲风愁白杨。(《劳劳亭歌》)

  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杜诗中出现的三次白杨意象,皆与死亡有关,比如: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壮游》)

  这几句指诗人晚年时,友朋多已去世,因此觉得周围都是墓上之白杨。因年老而为乡党敬重坐居上列,却每天都觉得生命日渐匆忙、死亡日渐迫近。杜诗中的“日觉死生忙”所表达的意思正如古诗中所说的“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白诗中有二处是墟墓之处写景,抒怀的意味较淡;另外三处是经过或听得他人经过坟墓,感伤墓主的生平,写下的怀古之作;另外二处抒情意味最浓,都是悼念朋友的挽歌。要言之,七处都与墟墓有关,三处与“风”相随,明显也和汉代古诗中的白杨意象一脉相承。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看出,自从汉代两首古诗中“白杨何萧萧”和“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句出现,白杨意象就形成了固定的内涵和表现方法:一是后代文学作品中的白杨多是墓树,所以常和坟墓相伴出现;二是所表达的内容常常是哀悼、怀古、叹逝等触及生死的问题;三是在表达方法上多写白杨的风声,而且常用“萧萧”来描绘。白杨意象的形成与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关,自从春秋后期坟墓树封习俗形成之后,白杨成为比较普遍的墓树,到了汉代白杨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抒情意象开始出现在诗歌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鲍照等的诗歌继承使用此意象,尤其是陶诗影响甚大;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的繁荣,用白杨意象来寄托哀思的风气也达到鼎盛。

  ①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46.

  ② [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p32.

  ③⑥⑩{18}{20}{21}{22}{23}{24}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梁]萧统编.文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7.p903.

  ⑤{11}{12}{13}{17} 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⑦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⑧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续修四库全书本.

  ⑨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59.

  {14} [清]黄宗炎.周易象辞[m].四库全书本.

  {15} [宋]李?P等撰.太平御览[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