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全集)

  我的故事,全部因你而起

  东晋元熙二年(420),东晋灭亡。隋开皇元年(581),隋朝建立。期间经历了一百六十年的漫长岁月,在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一共出现了九个王朝政权,它们并称为南北朝。如果要概括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有两个特点不得不说。

  第一个嘛,就是伦理纲常丧失,政权更替频繁。

  从西汉王朝开始,各朝各代的皇帝为了泯灭旁人对皇权的觊觎之心,不遗余力地推行“三纲五常”的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皇帝就是臣子的天,你们要绝对服从,任何背叛都不被允许。

  汉朝时,中央皇权非常强势,纲常伦理之说还挺有市场;东汉末年,枭雄们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晋朝时,皇室成员更是自相残杀,君臣伦理彻底走向没落。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大家都崇尚武力,遵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地痞思想深入人心,不同政治家族之间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禅让。

  第二个嘛,就是关陇军事贵族强势崛起。

  东晋时期,谢、王、庾、桓等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国家政策的制定,几乎都出自这些门阀士族之手,司马氏家族形同虚设。后来,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南朝的门阀士族选择偏安一隅,以文人墨客为主的门阀士族开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隋朝的开国皇帝,正是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杨坚。

  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按照《隋书》的说法,杨坚的祖宗是东汉太尉杨震,而杨震家族连续四代都位列三公,显赫至极。

  关于杨坚的家世,有人说杨坚是假冒的弘农杨氏,有人说是真的弘农杨氏,实在是一笔扯不清楚的糊涂账,分歧的焦点在于,杨坚是不是觍着脸找了个高大上的祖宗,以此来提高杨氏家族篡夺皇权的资本。

  事实的真相是,南北朝讲的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江湖法则,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资格做皇帝。至于杨震家族,混了好几代也不过做到太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家世清白,可是在关陇集团执政的年代,这种资本并不好使啊。

  说白了,杨家已经成功晋级为皇族,不需要觍着脸去追认杨震为祖宗,更不需要在讲究丛林法则的年代洗白上岸。其实,杨坚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是老爸杨忠,因为杨忠是关陇集团领袖宇文泰的亲信,在朝中担任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有了这一条,杨坚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开挂前行。

  据史料记载,杨坚出生的时候紫气充庭,神光闪现,娃儿刚刚落地,就有一个神奇的尼姑(简称神尼)上门贺喜。贺礼是没有的,话倒是说得很感人:“哎呀,这娃来历非凡啊,你们做父母的,绝对不能把他放在凡间抚养。”

  瞧瞧,神尼的一句话,就给杨坚定下了美满的前途。

  杨家人不理解了,自己生的娃,居然不能放家里养,那应该放哪里养呢?“神尼,希望你能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神尼说:“这个嘛,如果你们瞧得起贫尼,就交给我来抚养吧。”

  哦,原来是找工作的,高级保姆啊。杨家人表示,家里不缺钱,既然神尼画了一个大饼,杨家还是愿意拿一份支出来赌杨坚未来的。两拨人协商好了,找个安静的寺院,杨家主母和神尼一起在此带娃。

  据传,杨坚稍微长大一些,头上居然可以长出双角,满身都是鳞片,说得通俗一点,这孩子的模样完全是按照神龙来刻画的。杨坚的母亲看到这种场景,惊吓到神志不清,居然不小心将杨坚摔到地上。

  好的,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什么后福呢?神尼又给重新定义了一下:你呀你,你这一摔,这娃问鼎天下的时间就得往后推迟了。

  此话一出,杨坚的母亲直接昏死过去。

  这还不算完,后来杨坚的额头上居然有五柱入顶,无比神奇。如果是放到现在,杨坚极有可能是身体有严重的疾病,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别说入朝为官,问鼎天下了。不过,史书的这段记载虽然经过了渲染,可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杨坚确实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杨坚的命运,那就是他天生只有做朝廷大官一条路可选择,想要经商,想要当教书先生,杨忠肯定会打断他的腿。

  西魏恭帝三年(556),杨坚刚好15岁。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宦官,他们公然宣布了一份诏书:封杨坚为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仪同三司,外加成纪县公。

  太不讲道理了,如果你的理想不是做官,这是何等的痛苦啊。

  不过老爹杨忠知道,朝廷的封赏与杨坚的能力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在这一年,关陇军事集团的领袖宇文泰去世,侄子宇文护执政,为了拉拢朝中的政治势力,宇文护送了很多官职出去,杨坚便是捡到便宜的幸运儿。

  杨忠虽然曾经很崇拜宇文泰,但后来势力分化,需要重新站队,杨忠更靠近老领导独孤信,而独孤信和宇文护又是对头,因此杨忠对宇文护的拉拢不是很感冒,而且,接下来的十余年,杨家一直承受着宇文护的政治打压,非常痛苦。

  西魏恭帝四年(557),杨坚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事:迎娶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544—602),独孤信的第七女,最受宠爱的掌上明珠。

  说起来,独孤信这位老爷子完全就是逆天的存在。

  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毓,女婿宇文毓就是北周明帝。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父亲李昞,外孙李渊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七女儿嫁给了老部下的儿子杨坚,女婿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身为三位皇帝的老丈人,独孤信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独一份,唯有民国时期宋氏家族的掌门人宋嘉树可以稍微媲美一下。

  社会地位高也就罢了,问题是,独孤信还是个风流倜傥的大帅哥。

  “侧帽风流”这个词,就是独孤信的专利。

  有一天,独孤信出城打猎,玩得兴致高昂,差点忘记了时辰。当时,天色逐渐黑了下来,他必须在宵禁之前赶回家,因此纵马狂奔,颇为狼狈。就在此时,独孤信的帽子被风吹了起来,他不得不用手去扶。巧的是,独孤信用手扶帽的帅气动作被守门的小吏看在了眼里。

  第二天,城中的低级官吏圈子开始流行一种时尚:故意把帽子带歪,时不时地用手去扶一下,很像后世迈克尔·杰克逊的招牌动作,姿势潇洒至极。没过几天,首都百姓居然全都在模仿独孤信的侧帽风尚。可想而知,独孤信对北朝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

  独孤伽罗有这样一个英俊潇洒的父亲,外貌、品位自然不是问题。

  独孤伽罗的母亲是郑州崔氏的后裔,属于清河崔氏的一支,这样的家族最重视儒家礼仪和文化知识的传承。独孤伽罗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学识和品德也是出类拔萃。当然,仅仅有这些,自然是不够的。

  独孤伽罗生活在北朝,深受鲜卑民族母系社会文化的影响。

  简单地说,当时的妇女不受社会伦理的束缚,妇女平日里可以随意出门,抛头露面,家里要打官司,和邻居家吵架,可以亲自上阵,甚至为丈夫和儿子求官,给上级领导送礼,也都由她们抛头露面。

  独孤伽罗和杨坚结婚之后,性格中有独断和泼辣的一面,杨坚纵容她是一方面,北朝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西魏恭帝四年(557),独孤伽罗13岁,正值豆蔻年华,到了出阁的年龄。

  掌上明珠的婚事,独孤信自然要亲自操持。彼时,长安城有许多豪门贵族都想预定这门亲事,可独孤信都很礼貌地拒绝了,因为在他眼里,杨忠的儿子杨坚才是完美的女婿人选。

  一来,杨忠是独孤信的老部下,关系非常亲密,这样可以亲上加亲。

  二来,杨坚这小子,虽然只有16岁,可性格沉稳,气场非常强大。根据独孤信的观察,杨坚还是很有城府的,假以时日,即便不能飞黄腾达,也能在复杂的政局中明哲保身,也不算辱没了独孤伽罗。

  那一年,杨坚年仅16岁,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独孤伽罗则只有13岁,光彩照人,温柔贤惠。在两家人的安排下,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房之内,夫妻二人含情脉脉,注视着对方。

  独孤伽罗看出来了,杨坚长得一表人才,绝对没有什么“五柱入顶”、头顶长角、身披鳞片的传奇标志。身为一个女人,她感受到了杨坚的热情和温情,那一刻,独孤伽罗就已经认定: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杨坚也很兴奋,老婆的颜值很在线,虽然出生在权贵之家,可骨子里却温柔贤惠,而且喜欢读书,颇有见识,能找到这样的女人,绝对是三生有幸。

  杨坚没想到自己以后会做皇帝,面对柔情似水的老婆,他心生怜惜之意,情不自禁间,竟然对独孤伽罗许下了一个诺言:娘子,夫君这一生就娶你一人。历史证明,不要轻易对女人说这句话,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结婚之后,夫妇二人出双入对,如胶似漆,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时光。可好景不长,长安城发生了变乱。宇文护执政之后,先后弄死了宇文觉和宇文毓两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上台之后则选择主动放弃抵抗。

  遗憾的是,北周皇室就算是自相残杀,也没忘记打压杨坚。当时,以赵昭为首的相面大师多次奉命调查杨坚的“异相”,多亏他们看好杨坚的前途,这才没有在皇室跟前乱说话,保了杨坚的一条小命。

  外人找自己的晦气也就罢了,令杨坚无语的是,兄弟们也对他颇为不爽。

  杨坚有两个亲兄弟。二弟杨整,老婆是北周吴国公、柱国大将军尉迟纲的女儿;三弟杨瓒(zàn),老婆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顺阳公主。

  就拿老二夫妇来说,他们觉得杨坚是个灾星,担心杨家受他的牵连,因此刻意与他保持距离,还经常数落杨坚夫妇的不是。有一次,一个叫边隐的医师为了讨好杨整,居然放出谣言,声称杨坚可能会得无法治愈的神经病,杨整听说后,兴冲冲地跑到老爹面前大谈此事。

  原因很简单:如果杨坚得了病,杨整就是杨家的顺位继承人,爵位、官职、祭祀的权利,包括田产和财产都是他的。杨忠听闻后,泪如雨下,苦叹奈何,为杨坚的前途深感忧虑。据史料记载,杨忠去世之后,老二夫妇担心宇文护会继续整人,屡次在他的面前说杨坚的坏话,逼迫杨坚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至于老三夫妇,更是以宇文邕的利益为重,几乎和杨坚老死不相往来。

  杨坚晚年的时候,回忆起这段痛苦的经历,最常说的就是一句话:当时实不可耐,羡人无兄弟。可想而知,杨坚的痛苦已经深入骨髓,常人根本无法理解。

  被权臣猜忌,被兄弟们挤对,这就是杨坚的生存状态。时间就这样慢慢推进,杨坚只好退居幕后,观察着朝中的局势变化。

  建德元年(572),宇文邕成功铲除宇文护。建德二年(573),宇文邕下诏为皇太子宇文赟挑选太子妃,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成功上位。杨坚升级为皇亲国戚,生存压力小了不少。

  宣政元年(578),宇文邕在宫中暴毙而亡,宇文赟登基称帝,史称北周宣帝。宇文赟为了提高中央集权,决定复兴周朝古制,设置了天子四官:大前疑、大右弼、大左辅、大后丞,并让其跃居百官之首,给予了最高的政治地位。至于杨坚,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被皇帝任命为大前疑,正式蜕变成北周王朝的第一人。

  北周大象二年(580),宇文赟暴毙,年仅7岁的长子宇文阐登基,由杨坚担任辅政大臣。没过多久,杨坚单独开设丞相府,彻底架空了宇文阐,随后又诛杀了以赵王宇文昭为首的五十多名北周宗室成员,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好了最后铺垫。

  北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宇文阐下诏:拜杨坚为相国,进封随王,赞拜不名,享九锡之礼。杨坚坚辞不受,只领了个随王的头衔。隋开皇元年(581)二月,杨坚接受相国、总百揆、九锡之礼。接下来就是标准的礼仪动作——宇文阐两次禅让,杨坚两次辞让。

  隋开皇元年(581)二月十四日,宇文阐第三次禅让。当天,太尉、杞国公宇文椿捧着册书,大宗伯(掌管礼仪制度的最高级别官员)赵煚(jiǒng)捧着皇帝的玺印,跪求杨坚将帝位收入囊中。杨坚头上顶着白纱帽,身穿黄袍接受了册封诏书,随后登基称帝。

  新的国号为随,新的年号是开皇。后来,杨坚觉得“随”字有走的意思,担心这样的国号会给杨家带来灾难,因此才改为我们熟知的“隋”。

  彼时,杨坚已经40岁,正值壮年。回首过去,杨坚饱受权臣宇文护的折磨,又被宇文邕、宇文赟无端猜忌,还有觊觎他权势的臣僚在一旁虎视眈眈。

  北周皇族猜忌也就罢了,就连自己的兄弟也与他为敌。杨坚政变之前曾经找过两位兄弟,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并不看好大哥的前途,对于政变夺权一事,他们避之不及,讽刺杨坚霸占随国公的爵位不说,还抱着得陇望蜀的心思。

  二十多年的时间,杨坚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知前途和命运究竟在何方。庆幸的是,杨坚熬了过来,自己用双手改变了命运。在与命运抗争的路上,杨坚得以看透人心,看穿朝廷的利益关系,更感受到了权力倾轧的路上,北周王朝的制度弊端。一切的一切,全都成为他帝王生涯的宝贵财富。

  回首再看,路在何方?路在自己的脚下,乾坤就在你的掌中。

  伟大的开皇盛世,必须由你亲手缔造,来吧。

  我的三省六部,我的中央集权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登基称帝;隋仁寿四年(604),杨坚驾鹤西去——短短的二十四年时间,杨坚统一中原,在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客观地说,杨坚的政治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事实,碍于本书的篇幅限制,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挑选最重要,尤其是和后世紧密关联的事件来说。比如中央集权、行政改革、经济改革、灭南陈、开皇律法。

  先说说中央集权吧。

  北周王朝的官职设置沿用了《周礼》古制,融合了天地时令,崇尚原始自然的风格,最终设置了周礼六官。当然,这么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北周的统治者是鲜卑人,汉族的地主阶层是他们极力拉拢的对象,《周礼》这样的经典正好拿来引起他们精神上的民族共鸣。

  天官府:首领叫大冢宰,职责定位有点模糊。比如说大冢宰除了参与政务的决策之外,还管着宗室成员的教育、宫廷医疗保健、宫廷警卫以及全国的财政收支。还有,给文武百官发工资的事儿,也归天官府来管。

  宇文护执政的时候,天官府凌驾于其他五官府之上,大冢宰就是朝廷的首席宰相(国务院总理)。宇文护驾崩之后,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收回了部分相权,天官府和其他五官府并行,不再享受特权。

  杨坚执政之后,大冢宰又成了北周的首席宰相,这也就罢了,杨坚站稳脚跟之后,自封为北周的大丞相,直接把自己定位成了当朝的周公。总而言之,朝堂的官职制度,完全看执政官员的地位和心情。

  地官府:首领叫大司徒,主管土地、户籍、赋役等事务。

  春官府:首领叫大宗伯,主管礼仪、祭祀、历法、乐舞等事务。

  夏官府:首领叫大司马,主管军政、军备、宿卫等事务。

  秋官府:首领叫大司寇,主管刑法和狱讼、少数民族、大国外交等事务。

  冬官府:首领叫大司空,主管工程事务。

  杨坚是北周朝廷的资深“玩家”,深知朝廷制度的弊端。别的不说,他为什么能够夺权做了皇帝?还不是因为权力没有制度的牵制,可以为所欲为。

  再者说,周礼六官的名字虽然很好听,可权责划分不是很清楚。打个比方,天官府有户部,又有内务府,还有禁卫军总管的职能,大冢宰又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实际事务的执行者,根本就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兼之的角色嘛。

  没有权力的牵制,想要干点无法无天的事儿,还不是易如反掌?咱大隋朝不搞这套虚的,六官制度必须得改,尤其是首席宰相什么的,通通取消,以后不可能再设这样的岗位。这样吧,将周礼六官改为“五省六部制”。

  内侍省:专门管理皇宫大内的事务,首领叫内侍监,官居从三品,皇帝的大管家。内侍省一般由贴身宦官,或者御用文人掌管。总而言之,宫廷之内你们说了算,宫廷之外,你们闭上嘴巴,不可谰言。

  秘书省:掌管朝廷的书籍和历法,首领为秘书监,官居从三品。

  这两个部门,基本上不参与任何政务,真正有影响力的,是以下三个:

  内史省(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中央的政令,既然能替皇帝起草诏书,自然有政策的影响力,首领叫内史令,官居正三品。

  门下省:负责政事的审议和监督,首领叫纳言(两个编制),官居正三品。

  尚书省:负责执行朝廷的政令,首领叫尚书令,官居正二品,还有两个副手,分别是左、右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主管中央政府的具体事务,首领都是正三品的级别。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

  民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

  礼部尚书: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

  兵部尚书: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兵籍、军械等。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

  工部尚书: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经过杨坚的一番折腾,纳言、内史令、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瓜分了首席宰相的权力,这五位大佬互相分工,互相牵制,看起来好像都有政治地位和话语权,可干起活来,却都没有地位和话语权。

  这,就是中央集权的精髓所在。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尚书令的级别是正二品,就算是尚书左、右仆射,也是从二品的级别,比纳言和内史令的级别还要高。杨坚为何要这样设置,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许是杨坚有自己的考虑。

  不过,咱们可以稍微猜测一下:隋朝的“三省六部”沿袭了汉、魏的制度,可毕竟是开创性尝试。新的东西,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古往今来都一样。

  站在杨坚的角度,尚书省和六部都是干活的部门,地位肯定最重要,门下省和中书省嘛,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杨坚还没有办法去评估,尤其是杨坚想要大搞中央集权,更不可能给内史省太大的决策权力,因此才设定了这样的级别。

  为了保险起见,杨坚在执政的二十四年中,并没有任命过尚书令,至于尚书省的工作,由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去完成,大家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客观地说,“三省六部”制的诞生,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因很好理解,如果杨坚没有经历过北周高层的动乱,或者经历了北周的动乱,没有思考过权力体系的构建,三权分立的事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

  从这一点来说,杨坚对后世的中央集权统治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说好的中央集权,不能就在长安城搞搞,地方官员也得动起来吧。想想看,如果大隋王朝有数千个地方政府,皇帝如何去管理?连管都管不到,还算哪门子中央集权?啥也别说了,地方的蛋糕也得动。

  隋开皇九年(589),隋军渡江灭陈,基本上完成统一,行政合并的事儿提上了议程。当时,全国一共有二百四十一个州,六百八十个郡,一千五百二十四个县。也就是说,一个州下辖两三个郡,一个郡下辖两三个县,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州、郡太多,地方政府管理半径太小。

  杨坚发话了,直接裁撤吧。一部分郡改为州,一部分郡直接撤销,只保留州和县两级行政体系。这样一来,郡级政府的公务员数量急剧下降,中央政府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郡的编制被撤,县级政府自然也得跟着动。改革的原则很简单:人口少的县直接合并到人口多的县,相邻的小县直接合并,至于县级政府的从业人员,对不起,你们另谋他路吧,朕管不了了。

  就这样,朝廷又省了一笔支出,难怪隋朝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啊。

  客观地说,杨坚想要推行改革,却担心下面会爆发群体事件,因此始终控制着改革的节奏。隋仁寿四年(604),全国一共有二百九十七个州,一千三百二十八个县,这便是他的改革成果。

  如何对官员进行管理呢?

  北周以前,州刺史、郡太守、县令就是土皇帝。比如县令大人,如果要给自己找个县丞,不用通过中央政府的任命,托人在当地找个熟人,就可以直接上岗干活。这样一来,中央政府没法管理县丞和县丞以下官员的考核、升迁,自然也没办法约束他们的政绩,这还算什么中央集权?

  于是,杨坚发话了:从前的咱就不管了,以后所有的官员,只要有品级的,一律由朝廷任命,什么刺史、县令,全都靠边站,跟着朝廷的精神走。

  不仅如此,所有的州刺史,以及重要的佐官,每年都要到长安城述职,接受皇帝或者吏部大佬们的面试,只有政绩良好的人,才有可能继续回去做官。还有,如果刺史、县令的任期达到三年,佐官的任期达到四年,一律调换到其他的地方,什么百姓的请愿书,什么留任,一律不答应。

  杨坚就是想针对豪门望族,你们不是想做地头蛇吗,允许你嚣张三年,时间一到,要么到别的地盘混饭吃,要么辞官归家。什么叫中央集权?由中央政府执掌地方官员的命运,才叫集权。

  还有呢?

  某某县令,你家中是不是有父母,还有15岁以上的男丁?对不起,如果你去洛阳为官,他们不能跟着你去,不过老婆和小妾可以同去,免得你在外面寻花问柳,破坏家庭的和谐。杨坚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执行这个政策。

  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你就算有权势,家人也不可能跟着你沾光,想造反闹事,先考虑一下家人吧。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都不用下旨,老家的县令就会先控制你的家人,逼迫你就范。

  最大的敌人,其实是门阀士族

  改革有痛苦,改革有风险,为了中央集权,杨坚还是选择向他们开战。

  隋朝的改革,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经历了一番痛彻骨髓的磨合。当时,杨坚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官员,而是他们的大后台:门阀士族。这帮人和关陇军事贵族一样,绝对是史上最恐怖的政治势力之一。

  如果一个家族称自己为门阀士族,至少要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家族成员必须精通儒家经典,掌握一门学问的最终解释权。

  说得直白点儿,家里要有本书,而且这本书一定是稀缺的镇家之宝。

  为什么书很重要呢?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年轻人都喜欢读书,没事儿的时候,他们就喜欢坐在一起侃大山,聊聊对时政的看法,对哲学的探讨,聊得不亦乐乎。搞来搞去,这才有了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的时代。

  遗憾的是,秦始皇看不下去啊,他觉得这帮读书人,尤其是儒家的学子们思想迂腐,不堪大用,而且不利于朝廷的统治,于是找了一支火把,将全国的儒学经典付诸一炬,以后想看儒家的书籍?没门儿!

  古代不像现在,印刷技术这么强悍,还有数字技术存档,要用随时可以打印。书的原稿没了,意味着原始正宗、被大家认可的文化传承也没了。要写书呢,得先去砍竹子做竹简,再找原稿誊写,十分麻烦。幸运的是,秦始皇并没有把儒家的经典书籍彻底烧完,还有一批人将副本留了下来,思想解禁之后,这批书便重新面世。

  汉文帝时,秦朝的博士伏生受朝廷的征召出山,口授《尚书》的内容,搞了一本《今文尚书》。后来,西汉的鲁恭王刘余在孔子的故居发现了一段残卷,称为《古文尚书》。然而,受书籍印刷能力的限制,能够看到《尚书》的读书人少之又少,十个人看过书,一个人精通尚书,那他就是大师。

  比如弘农杨氏,家族四世三公,是举世公认的门阀士族。

  可要说杨家发达的源起,还是靠杨震的父亲杨宝,他穷尽一生专研《尚书》,后来将学问传授给儿子杨震,杨震又拜《尚书》的集大成者桓郁为师,这才学有所成,奠定了弘农杨氏在儒学文化的门阀底蕴。

  说白了,杨震在《尚书》的研究领域,既控制了书籍的传播,又拥有文化知识的最终解释权,纯属文化垄断的概念。到了东汉末年,纸张开始传播,儒家的经典书籍才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因此魏晋的门阀士族要远比东汉之前多。

  第二个特点,门阀士族的核心成员,世代都要在中央朝廷做大官,如果是在老家做官,对不起,你还是属于土鳖世家,无法跻身到最上层的社会。

  这个很好解释,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在朝野的威望无与伦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要杨老头说句话,中央政府也得慎重考虑。除了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包括东晋王朝的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都能影响中央政策的制定,恐怖至极。

  第三个特点,家族世居在某地,有自己的庄园、田产,家族要足够庞大。

  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有滚雪球的效应,只有在某地扎根很久,雪球才会滚得更大。门阀士族只靠单打独斗也不行,还要笼络有发展潜力的官员,除了给他们洗脑,还要有经济实力,别人家里有困难,得掏钱扶持,收买官员也得靠钱,豢养门客也得靠钱。总而言之,用钱开道,门阀士族才能混得长久。

  除此之外,世家是宗族的概念,老爷子有十个儿子,嫡子或长子继承他的爵位,其他的九个儿子也要衷心拥护家族的利益,家族内部有矛盾不要紧,关键时刻要一致对外。

  第四个特点,必须清高,必须傲娇。这一点太重要了,因为缺了不可一世的气质,还是个土鳖世家。

  具体的表现呢,就是绝不能和庶族通婚,否则会被别的世家看不起。要学会清谈的本事,比如读书人坐在一起,必须聊聊时政,聊聊政治,整天胡侃八卦,张家长李家短的,说明你的品位还是很低,不配做世家弟子。

  还有,你的朋友圈必须是豪门望族的子弟,和街边的地痞流氓做朋友,你家老爷子一定会找机会打死你。这也就罢了,当你坐在某地,有几个庶民走过来就座,你必须愤然离席,飘然而去,否则就是自降身份,等着回家挨板子吧。

  门阀士族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西汉的时候,中央集权还是很明显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为了占据舆论的制高点,王莽强行追认帝舜为先祖,说王氏家族是上古帝王的后裔,是天下第一望族,直接搞出了门阀的概念。

  这也就罢了,王莽本是豪强贵族,盟友应该是大地主才对,可他有自己的理想,想要推行新政,分田地,打土豪。地主们不干了,直接揭竿起义,东汉光武帝刘秀仗着南阳的地主撑腰,趁势崛起,捡了个大便宜。

  既然是地方豪强拥立的,就得保证我们的利益吧。啥也别说了,土地兼并,大搞庄园经济,做大地主,做豪强门阀。后来,刘秀也觉得这样不好,于是推行了职田制。意思就是,朝廷把国有土地分给高级官员,官员们雇佣农民劳作,除了农民的劳动所得,剩余的就是官员们的合法财产。

  这样一来,钱和权直接绑到了一起,再加上东汉的人才选拔全靠推荐,豪门大族为了继续捆绑利益,造就了一批能控制经济和政治的门阀士族。

  东汉末年,曹操横空出世。

  事实上,曹操的家世很一般,父亲认宦官为爹,已经算是辱没门庭。曹操虽然是在颍川士族的支持下上位,可主流社会就是瞧不起他的出身,土鳖就是土鳖,执掌政权也是个高级土鳖,就是瞧不起你又如何?

  想想看,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曹操该有多么郁闷。

  曹操表示,他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既然你们都瞧不上我,那只好与你们为敌了。于是乎,曹操执政的时候,先后弄死了孔融、崔琰、杨修、边让等一批名士,镇压了门阀士族的嚣张气焰。遗憾的是,门阀士族就是个庞然大物,曹操与他们纠缠了一生,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他们合作。

  曹丕继任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朝换代,因此奉行讨好门阀士族的国策。建安二十五年(220),在曹丕的支持下,出身豪门贵族的吏部尚书陈群隆重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将门阀士族推向了另一波高潮。

  究竟什么才是九品中正制呢?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门阀士族保障他们既得利益的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中正官,这帮人负责魏晋时期官员的选拔和晋升。

  中正官也分为好几个等级。一般来说,州里面设大中正官,负责本州,以及下辖郡的人才选拔。郡里面设小中正官,负责县级人才的品评。

  至于品评的标准,主要有家世背景、能力、品德三个指标。

  家世呢,由中正官翻看你的简历,如果候选人的祖宗三代都是做官的,说明你们家根正苗红,给你打个高分,如果只有两代人做官,给你打个中等分。

  能力呢,完全靠中正官的眼力,感觉你还不错,就给你打个高分,觉得一般嘛,就给你打个低分。

  品德呢,完全看老师和学生的气场。中正官在评价的时候,基本上会给出天才英博、亮拔不群这样主观的评语,至于分数,大家都懂的。

  完事之后,中正官会给你定个“品”级,中央政府规定了所有的评语都要量化为“品”级,也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基本上对应着朝廷一品到九品的官职。

  当然,后生不可能拿到一品官职,就算是二品和三品也够呛。想想看,中正官才三品、四品,如果给学生定三品,他们还怎么混江湖?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是门阀士族为了提携门生,或者安排世家子弟走上仕途的一种工具而已。

  按照制度,选举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但是中正官有个特权,凡是他打过分的学生,可以随时升品,或者随时降品。意思就是,老师如果看你不爽,可以随时降低你的品级,让你的仕途受挫(意味着后进者必须选择依附州郡的门阀世家)。

  这也就罢了,朝廷为了提高中正官的权威,禁止学生提起上诉。

  前途和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是何等的悲剧啊。

  这样的制度,让我想起了后世的玉石交易,一块石头,先看看是从哪个矿里扒拉出来的,再看玉石的成色,再看做工,再由专业的鉴定机构给出评级,然后流向市场进行交易。魏晋时期的人才选拔,不就是这个原理吗?

  魏朝的时候,大中正官由各郡的长官推举产生,这帮人打分还比较看重你的能力和品行,可到了晋朝,一切都变了:大中正官,由朝廷的司徒(三公之一)任命,至于小中正官,虽然由大中正官推举,可还是需要司徒任命。也就是说,仅剩的公开选举权也被中央政府给收走了。

  晋朝的中正官,就看中一项关键指标:你的祖上是不是做过官,你做官的基因怎么样,如果不行,对不起,麻烦您退到一边,等下一轮。在这样的制度下,官员晋升全都由豪门贵族控制,官场就是一潭死水。

  更为恐怖的是,东晋皇族完全受门阀贵族的控制,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东晋皇族的历史存在感几乎为零。可想而知,在东晋王朝统治时期,如果有皇帝敢对门阀士族宣战,估计分分钟就能被赶下台来。

  中国人讲究“日中则昃(zè),月中则亏”,时间到了,自然要走下坡路。

  没有了皇权的限制,门阀士族便可以为所欲为,腐败至极。

  东晋末年,军阀混战不断,门阀士族的武力战斗值跟不上节奏,促使一批出身寒门的将领走上了历史舞台,比如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都是寒门出身,这样的年代,门阀士族虽然还保持着江湖地位,可对政治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

  北朝的统治者是军事贵族集团,崇尚暴力和丛林法则,他们虽然很欣赏擅长儒家文化的门阀士族,可是对不起,还是要打击他们。

  在整个北朝,九品中正制几乎是形同虚设。然而,制度上的取缔,并没有改变门阀士族的江湖地位。

  历史,走到了大隋王朝。

  杨坚是个资深政客,深知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力。他思来想去,决定一边利用,一边打压,让门阀士族慢慢退出政治舞台。

  隋开皇三年(583),杨坚公开喊话,九品中正制不是个好玩意儿,尤其是中正官,你们办事儿不客观,坚决予以取缔,以后由中央政府的吏部负责考核和提拔官员。

  吏部尚书的背后,自然就是杨坚本人。

  取消九品中正制,意味着寒门难入仕的时代正式解冻。

  隋开皇十八年(598),杨坚宣布开科取士,让州刺史每年向朝廷推举三个读书人,一起参加朝廷的考试,如果考试过关,由吏部授予官职。不过,杨坚为了照顾门阀士族的敌对情绪,只开了“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充其量只是科举制度的雏形。

  许多人都说,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度,功莫大焉。

  客观地说,从北朝开始,统治者就已经向九品中正制开刀,因为他们是暴力统治者,不需要熟读儒家经典的门阀,杨坚做的,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宣布了合适的决定,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

  相比北朝,南朝的门阀世族更加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因此陈朝灭国之后,这帮人不服大隋王朝的管教,以至于杨坚和杨广父子深受其害。

  昏君陈叔宝:丢掉尊严也不舍美女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登基称帝,大隋立国。

  隋开皇八年(588),杨坚发布诏书,对陈宣战。

  隋开皇九年(589),陈叔宝被俘虏,南陈灭国。

  历史很有趣,杨坚为何在七年之后才下达对南陈的灭国令呢?

  大国外交,说来话长。

  事实上,杨坚做皇帝之后,第一个要灭的就是南陈政权。

  隋开皇二年(582),隋军已经开赴两国边境,双方找机会干了一仗,可就在此时,陈宣帝陈顼(xū)驾崩了。据史料记载,此人颇有见识,为政期间,南陈的政治环境还算清明,老百姓的生存环境也还不错。

  按照隋朝皇室的说法,杨坚很重情义,本着“兵不伐丧”的外交礼仪,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当然,真实的情况是南陈的国力和兵力并不差,杨坚第一次出击并没有占到实质性的便宜。再者说,陈宣帝是位好皇帝,在他的葬礼期间上门挑衅,恐怕会犯了南陈百姓的众怒,即便杨坚能打赢,也不好收买人心啊。

  罢了,回家休息,派人给南陈送一份悼词,再等机会吧。

  新皇帝叫陈叔宝,史称陈后主,此人是个知识分子,不喜欢动刀兵,没事的时候喜欢一头扎进后宫,至于和杨坚闹矛盾,是完全不存在的事儿。

  杨坚恨得牙痒痒,老子就是想干你,可就是找不到由头啊。

  就在杨坚郁闷之时,突厥人找上门来,说是要干架。理由很简单:突厥可汗的老婆是千金公主,千金公主的老爸是北周的赵王宇文招,宇文招又是杨坚亲手弄死的,北周政权也是杨坚给夺走的。

  为父报仇,为国复仇,为利益开战,突厥便和隋朝打在了一起。接下来的几年,杨坚的心思都在北边,和突厥和好之后,杨坚便又打起了南陈的主意。

  利好消息有两个:

  陈叔宝荒淫无道,江南百姓怨声载道,盼望明君降临,拯救苍生。

  西梁政权和南陈暗中勾勾搭搭,貌似在干些说不清的坏事儿。

  隋开皇七年(587),杨坚找到了西梁后主萧琮,希望他取消国号,归附大隋。

  西梁政权,都城在湖北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统治者姓萧,是南梁皇室的后裔,萧氏家族被灭之后,后裔跑到江陵划了块地方,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

  萧琮:没问题,我这就收拾收拾,带着大臣前往长安。

  萧琮很乐意,毕竟去了之后还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可西梁的宗室不乐意了,比如萧岩、萧瓛(huán),他们带了一部分百姓,直接投奔到南陈的羽翼之下。杨坚正愁找不到由头呢,西梁宗室的背叛,正好给了他出兵的借口。

  杨坚就找来杨素,说你们赶紧研究一下,拿个灭陈的方案,有些工作还得提前做好。

  一时间,隋朝的君臣集思广益,处处给南陈政权惹麻烦。

  比如,北方的天气寒冷,地里的庄稼收割较晚,因此轮到南方收割的时候,隋军便时常去骚扰。南陈的百姓要想对付隋军,就得放下手中的农具,可当他们集结完毕的时候,隋军已经悄然远去。这样一来,庄稼几乎全都烂在了地里。

  再比如,南方的房屋都是用茅草搭建的,储存粮食的仓库也都是在地上,非常容易着火。因此,杨坚特地招募了一批偷鸡摸狗之辈,让他们乔装打扮,暗中潜入南陈,每当月黑风高的时候,就燃起一场大火。

  历史证明,大国外交,不仅有冠冕堂皇的说辞,还有下三烂的手段。

  隋开皇八年(588)三月初九,杨坚下达了一份诏书,公然列举了陈叔宝的二十条罪状,先是给南陈官方送了一份,随后又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分发到整个江南地区,将“替天行道,铲除恶贼”的舆论声势给造了起来。

  据史料记载,杨坚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战前的准备工作就花了半年时间。从地图上来看,陈朝和隋朝接壤,从湖北省开始,长江南岸为陈朝的地盘,北岸为隋朝的地盘,杨坚想要灭陈,必须要在整个长江沿线做好进攻准备。

  杨坚已经安排好了,大军分成三路:

  上游统帅:杨素。

  上游驻军地点: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

  主要任务:督造战船,时间一到,顺流而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一号战船名叫“五牙”,船上一共有五层楼,高达一百余尺(三十多米高),杨素在战船的前、后、左、右设置了六根拍竿(可以用来拍打敌军的小船只,水战时的暴力武器),拍竿高五十尺,整个战船可容纳八百余人。

  二号战船名叫“黄龙”,可容纳一百余人。

  其余的船称为“平乘”“舴艋”,大小不一,能容纳几十个人。

  中游统帅:杨坚的第三子,秦王杨俊。

  中游驻军地点: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主要任务:沿沔水而下,从武汉进入长江,顺流而下,与驻屯在湖北蕲春县的王世积大军会合。

  下游统帅:杨坚的第二子,晋王杨广。

  驻军地点:六合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主要任务:指挥左、右两翼进攻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左翼统帅:贺若弼。

  驻军地点: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

  主要任务:进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建康的北大门)。

  右翼统帅:韩擒虎。

  驻军地点: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建康的西南门户)。

  主要任务:进攻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

  不得不说,杨坚做出这样的安排,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长江的防线太长,隋军必须分段出击,三路大军有各自的进攻任务。对上游和中游来说,能够牵制住当地的守军,不让他们支援建康便是大功一件。如果下游的进攻获得胜利,上游和中游便可以收拾各地的残兵剩勇,彻底瓦解南陈的统治。

  因此,重头戏还是在下游。

  隋开皇八年(588)十月二十八日,杨坚下达了帝国最高指令:灭陈,完成统一。

  上游、中游虽然遇到了小挫折,可进展还是很顺利,至少牵制住了敌军。至于下游,完全是不可阻挡的气势。

  先看看贺若弼。战役开始之前,贺若弼就已经动了起来。

  比如,他私下买了一批战船藏匿在江湾里,又弄了一批残败不堪的破船,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故意让敌军产生错觉:隋军连船都没有,进攻还早着呢。

  再比如,经常把军队拉出去操练,做出要进攻的架势,每当这时候,陈军都会集结大军,严阵以待,当他们神经紧绷的时候,贺若弼就解散了隋军。

  再比如,贺若弼经常让将士们在江边射猎,搞得人马喧嚣,热火朝天,时间一久,陈军也开始见怪不怪,懒得搭理。

  再看南陈皇帝陈叔宝,敌军已经动了起来,应该有所警惕,准备排兵布阵了吧?

  很遗憾,完全没有。史料记载,隋军搞“军演”的时候,陈朝高层的脑子像是被雷劈过一样,总觉得隋军会意气风发而来,惨败而归。

  比如陈叔宝就信心满满地咆哮道:你们都别怕,帝王的气数就在咱们建康城(今河南省许昌市康城村附近)。自从立国以来,北齐军队来了三次吧,北周军队也来了两次吧,可哪一次不是惨败而归?如今隋军来了,又能把朕怎么样?

  皇帝当众吹牛皮,总得有人附和一下,帮他给圆过去吧。

  刑部尚书孔范一马当先:陛下!自古以来,长江就是天险啊,专为隔绝南方和北方而生,难道隋军可以飞渡不成?边将为了建立功勋,都喜欢谎报军情,危言耸听,当不得真!臣常常觉得自己官卑职微,如果隋军能越过长江,臣就可以建功立业,荣升太尉了。

  君臣相视一笑,气氛活跃异常。来来来,继续奏乐,都把酒满上,舞女们,别停下,继续摇摆起来啊。呜呼哀哉,连刑部尚书都敢吹牛皮,可见南陈朝廷已经昏聩到了何种程度。然而,话可以随便乱说,脸,还是必须得打的。

  隋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一,长江之上雾气迷漫,能见度极差,贺若弼命令将士们上船,随后偷渡到长江对岸。与此同时,韩擒虎也顺利拿下采石矶,逼近建康城。

  陈叔宝去哪儿了?

  陈朝此时正在举办元旦朝会,忽然飘来一阵大雾,陈朝君臣深吸一口,感觉到又酸又辣,有趣的是,大臣们都没事儿,可陈叔宝却昏睡了过去。

  看起来,古时候虽然没有汽车和化工业,雾霾也是存在的,而且杀伤力不比当今的雾霾小。这样的丑闻,连后世的史臣都觉得可笑,事实的真相可能是,陈后主饮酒过多,昏睡了过去。

  隋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二,南陈的边防军报被紧急送往皇宫。

  隋开皇九年(589)正月初三,陈叔宝才召开高层会议,商讨防御对策。

  陈叔宝:来来来,大家都说说,这仗该怎么打啊?

  群臣:陛下,您还是自己定夺吧,古话说得好,乾纲独断啊。

  按照常人的思维,危急时刻,如果决策完毕,应该立马实施防守方案吧?有趣的是,陈叔宝觉得自己是南陈的帝王,得继续端着。

  隋开皇九年(589)正月初四,陈叔宝公开发布了诏书:隋军实在是太嚣张了,竟然敢随意侵犯咱们的都城,这就像是有毒的蜂虿,应该立即被清除。朕决定了,御驾亲征,消灭敌军,廓清天下。

  陈叔宝把杨坚的五十一万大军视为蜜蜂的毒刺,可以轻易被拔除,这是何等的嚣张啊。

  由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担任都督。

  由大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担任大监军。

  来吧,和他们大战一场。

  遗憾的是,陈军还没有出发,前线就传来了噩耗。

  隋开皇九年(589)正月初六,贺若弼与陈军交战,顺利地拿下了京口。

  贺若弼擒获了六千名陈军将士,考虑到人心可用,于是给他们来了一次感人肺腑的演讲:将士们,你们都是苦孩子,本帅都懂的。本帅不打算杀你们,这样吧,每人领一小袋粮食,带回家孝敬父母,大家结个善缘。对了,本帅这里有一批传单(杨坚印了三十万份的招降诏书),拿回家给老乡看看吧!

  这还不算啥,隋军获胜之后,有一批将士便在京口城买醉庆祝,贺若弼二话不说,直接将他们的人头砍下,昭示南陈百姓,以示隋军的公平公正。贺若弼双管齐下,很快就搞定了建康城的北部防线。

  隋军一顿操作猛如虎,陈军呢?

  鲁广达,前线高阶指挥官,正要和隋军开干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送来了家书:老爹,我们已经投降了,您有何打算啊?瞧瞧,这仗还怎么打?

  不仅如此,陈军内部派系林立,争权夺利,矛盾重重。

  施文庆是陈叔宝的亲信,和各位将领非常不合,他担心这帮人立了战功,回过头来找自己算账,于是向陈叔宝进言:咱出去打是打不过啊,只有防守到底。再者说,前线将士的忠诚度都有问题,您就不怕他们反戈一击?

  陈叔宝是个文艺青年,对军事一窍不通,施文庆说啥,他就听啥。贺若弼拿下京口之后,前线将士就屡次请旨进攻,可陈叔宝却死活不答应。

  战机,就在陈叔宝的猜忌中慢慢消逝。

  中旬的时候,隋军便荡平防线,完成了对建康城的包围。破城一事,不存在任何技术难题,只需要选个黄道吉日即可。破城的当天,陈叔宝和部下们商议对策,究竟是站着降,还是跪着降。

  陈叔宝:爱卿们朕先逃了啊,你们请自便。

  宰相袁宪严肃地说道:陛下,您是君王,隋军必定会以礼相待。您只需要穿好龙袍,端坐正殿,仿照当年梁武帝受降的旧例就行。

  陈叔宝:开什么玩笑,兵戈之下,怎么能拿生命做赌注?陈叔宝说罢便带着嫔妃们逃出宫殿,打算躲到景阳殿后面的深井之中。可怜的朝臣,苦苦哀求,甚至用身体阻挡,还是没能挡住疯狂的陈叔宝。

  这昏君,实在是有伤帝王的尊严啊。没过多久,隋军便赶到了景阳殿。

  历史上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枯井之旁,站满了隋朝的臣子、太监和宫女,枯井之中,蹲着一男二女,大家仿佛是陌生人,装作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

  隋军将士看了看,立马就明白了。

  “喂!井里的人,赶紧束手就擒吧。”

  没人答应。

  “别再装了,哥几个都知道你在里面!”

  还是没人答应。

  嘿!再不吱声儿,老子就往里面丢大石头了啊。

  “别别别!给朕递一根绳索,朕这就上来!”

  绳索是丢下去了,可隋军将士总觉得不对劲。这皇帝老子吃的啥山珍海味,不至于这么重啊!等到收完绳索,发现除了陈叔宝外,还有张贵妃和孔贵嫔两位美女。

  地方豪强:只要骨头硬,皇帝奈我何?

  灭陈之战,隋军只用了四个月时间,效率之高,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杨坚打赢了战争,接手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那得看陈朝都有什么样的阶层。

  最高等级:皇族陈氏。

  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是一个村长,以打鱼为生,没事儿的时候练练武术,后来做了南梁宗室的武术指导,这才有了出头之日。不管陈霸先是什么身份,做了皇帝,陈氏自然就是最高阶层。值得一提的是,陈霸先和门阀士族是天生的敌对关系,只不过碍于皇帝的身份,对门阀士族一边拉拢,一边压制。

  次高等级:地方豪强,这是一股新兴的政治势力。

  什么叫豪强?通俗一点,有钱的人叫豪,有武装能力的叫强,组合起来叫豪强。再通俗一点,地方豪强,就是盘踞在某个区域的地头蛇。

  这帮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出身背景都不太好,要么是地主阶层,要么是有能耐的村长、捕鱼者或者打猎者。这帮人在地方上很有名望,大家都愿意归附他们,接受他们的暴力保护。他们尤其擅长原始资本积累,手中囤积了大批土地,雇佣小老百姓为他们耕种。

  不仅如此,他们有一块固定的地盘,地界之内,他们就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土皇帝,游戏规则的最高制定者。至于朝廷,根本就管不着他们。地方豪强甚至可以隐藏百姓的户口,避免百姓为朝廷缴纳赋税。觉悟高一点的豪强,多半会选择入朝为官,觉悟一般的豪强则喜欢埋头赚钱,过着优哉游哉的幸福日子,不过问军国大事,也不喜欢朝廷妨碍他们的自由生活,大家其乐融融。

  再次高等级:门阀士族。

  南梁末期,一位叫侯景的将领因为不满南梁政权的统治,引爆了一场席卷整个江南的超级战争,而且中途还打赢了。就在侯景耀武扬威的这段时间,他疯狂地举起屠刀,弄死了大批门阀士族,史称“侯景之乱”。侯景之乱以后,南方的门阀士族元气大伤,只能选择苟延残喘。

  还有一些其他的阶层,比如为豪强和门阀士族服务的佃农、奴婢,为自己打工的小老百姓,独立创业的游侠英雄,僧人、尼姑等等。

  想想看,就这样的社会阶层,陈叔宝可以依仗谁?

  在陈叔宝的带领下,皇室成员基本上就是一群不干活的饭桶。

  门阀士族?客观地说,门阀士族最大的特点就是清谈国政,遗憾的是,这帮人清高傲娇的基因从祖宗开始就慢慢蜕化了。更何况在那个年代,老陈家根本不需要清谈误国之人,他自己就是误国之君啊。

  玩笑归玩笑,还是说正经的。就拿宰相袁宪来说,可谓根正苗红的门阀代表,可面对陈叔宝跳井的愚蠢行为,说出的话竟然毫无作用,以至于闹出了这么大的历史笑话,可见他在朝中的政治地位有多么低下。因此,靠门阀士族去抵抗隋军的入侵,完全就是扯淡。

  要不地方豪强辛苦一下,顶一顶?

  凭什么啊?人家是地方豪强,不是中央豪强。

  地方豪强的原则是,敌人来了,如果没看到咱们,那咱们就先躲一躲。敌人来了,如果看到了咱们,那咱们就先退一退。总之,四个字原则:就是不打。

  剩下的人全都是陈叔宝提拔的亲信,比如寒门的读书人、军中官员。遗憾的是,他们的运筹帷幄能力,他们的战斗力,加上南陈的天险,只让这场战役坚持了四个月的时间,当然,这已经算是极限操作了,实在不能奢求太多。

  杨坚平定南陈后,对他们实施了不同的处理策略。对待皇族,以抚慰为主,处罚为辅,保证他们翻不起浪来。对待门阀士族,能用则用,不能用则不搭理。对待小老百姓,以减免税赋,收买人心为主。

  杨坚最头疼的其实是地方豪强势力,这帮人不服朝廷教化,不明礼仪制度,喜欢搞地方经济,控制着南陈的户籍和赋税。说白了,地方豪强掌控的是地方割据王国。对待他们,朝廷必须得整顿一番。

  第一治:人手一本《五教》,不分男女老幼,天天研读,日日感悟。

  《五教》是一本洗脑神书,作者是隋朝的尚书右仆射苏威,主要内容就是宣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社会伦理道德。事实上,这本书的内容没问题,苏威的出发点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读者群不对。

  想想看,地方豪强就像是自由飞翔的小鸟,突然被苏威的文化宝典束缚住了翅膀,泯灭了“鸟性”,这让他们怎么接受?更何况,某些豪强根本就不识字,听人说《五教》就是一本败坏灵魂的邪书,以讹传讹之下,如何能不反抗?

  第二治:南陈灭国,大家都是隋朝人,法律制度应该公平对待。

  这玩笑开得就有点儿大了。对地方豪强来说,去年之前,这旮旯我说了算,张家偷盗,李家打人,我就是级别最高的裁判员。如今按照你的法律执行,那我还有何威严,有何权力啊?没有了权力,活着还有何滋味,直接反了吧。

  第三治:听说政策下达之后,南方豪强的反应很强烈,于是杨坚决定,做好强制执行的工作,逼迫一部分豪强进入关中生活。

  杨坚说的并非空话,隋军灭陈之后,为了断绝遗臣旧民的念想,直接将南陈的皇宫,以及建康城连根拔起,彻底摧毁了这座古都。事后,隋朝的南方中心变成扬州,建康则变成一座荒无人烟的废墟,就连隋末的农民起义军路过这里也都选择绕道而行。可想而知,强制拆迁带来了多么大的反抗。

  事实上,杨坚最担心的南方暴乱最终还是来了。

  隋开皇十年(590)十一月,婺州人汪文进、越州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懀(wèi)起兵造反,他们自称天子,设置百官,搞起了小朝廷。随后,乐安人蔡道人、蒋山人李凌、饶州人吴世华、温州人沈孝彻、泉州人王国庆、杭州人杨宝英相继起兵造反。

  这些人都是地方豪强,他们刚刚造反,身边就聚拢了上万人,声势浩大,几乎席卷了整个江南。据史料记载,他们专门攻打县级政府,抓到了县令之后,开膛剖腹,扯出他们的肠子,肢解他们的尸体,口中还振振有词:让你们魂飞魄散,看你们还能不能逼我们读《五教》。

  这便是发生在隋初的地方武装起义,与昏君无关,与暴政无关。

  面对南方地方豪强的造反,杨坚态度非常坚决:用武力镇压。当时,重臣杨素领兵南下,用铁血暴力荡平了整个江南地区,范围直接波及福建沿海。

  请大家记住,二十多年之后,隋炀帝发动了高句丽战争,朝廷的轮输转运虽然涉及南方,可并未伤到根本,甚至都未曾波及浙江地界,可就是同一帮人,依然打着造反的旗号,随意立国称帝。这,便是历史的遗留问题。

  隋朝人口骤增的原因,可不是举国扎堆生娃!

  最后,咱们聊一聊杨坚在位时期的人口和经济改革。

  隋朝初年,杨坚沿袭了北朝的旧制,搞了两套地方管理组织。

  长安城和长安管辖的区域设置了保、闾、族三套班子,一把手分别是保长、闾正和族长,大致的编制是五家为一保,二十五家为一闾,一百家为一族。

  长安之外,设置了里、党两套班子,一把手分别是里正和党长,大致的编制是二十五家为一里,一百家为一党。

  从管辖范围来看,闾正、里正很像现代城市里的居委会大妈,或者村里的生产大队长,至于族长和党长,很像现代城市里的街道办主任,或者村主任。杨坚说了,不管是保长,还是里长或族长,都是神圣的角色定位,都肩负着中央朝廷赋予的重任,不可以掉以轻心。

  比如,你们需要协助朝廷统计百姓的户籍信息,包括户主信息,家庭人口数量,成员的年龄,以及是不是缺胳膊少腿,是不是有神经病,所有的信息必须登记在册。官府自然不会关心百姓的健康,他们就是想知道,你是否属于纳税群体,是否能在战争时期上阵杀敌。

  再比如,张家的小儿子马上就要成年,明年也得让他纳税。还有,朝廷搞建筑工程,每家每户也得出劳动力,这些都由里正等人出面搞定。

  再比如,如果民间有什么纠纷,比如张家儿子偷看李家闺女洗澡,王家小子偷了刘家一只鸡,由里长等人出面摆平,能不麻烦官老爷的,尽量别麻烦。

  在古代,户籍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朝廷的税收,战争的兵源都得靠它去调度。因此,杨坚做了皇帝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全国的人口基数,这也是他不遗余力地建设基层组织的根本原因。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从北周朝廷接管了最新的户籍账册,登记在册的北周户口大约有四百六十万左右,人口数量约为两千九百万左右(其中北齐就贡献了两千万人口)。杨坚表示,这并不是准确的数字,尤其是北周原有的户籍,水分很大。

  比如,豪门贵族只有一个户口,可他们的户口下面却挂着数十乃至上百个家庭,这些人都算豪门贵族的门客,不用向朝廷缴纳税赋。杨坚说了,贵族不纳税也就罢了,可是得释放这一部分人口,以后要归朝廷管辖。

  比如,普通的农业家庭中,成年男丁结婚之后,一般都没有正式分家,亲兄弟,堂兄弟都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社会伦理来看,大家确实很和睦,可是对朝廷来说,少了户口,就意味着少了赋税啊。

  隋开皇五年(585),隋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索貌阅”。所谓的“大索”,就是清点户口,登记百姓的姓名、出生年月和基本情况。所谓的“貌阅”,就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说白了,就是如今的全国人口大普查。

  具体的搞法:由州、县政府牵头,里正、保长等基层领导拿着朝廷的户籍档案,一家家调研访谈,摸清楚家庭的人口数量、男女数量、年龄、身体状况(残疾状况),没记录在册的人口,官府需要重新录入,已经死亡的人口,官府帮你移除户籍信息。

  是不是担心里长、乡正和有钱人家互相勾结,搞权钱交易?

  不用担心,所有人都可以监督举报。比如,张三家的人口全部统计在册,朝廷要钱要人,他必须足额满足。然而,隔壁的李四却偷偷向里长、乡正行贿,瞒报人口信息,妄图逃税漏税。这个时候,张三完全可以向官府举报,如果情况属实,先流放里正再说。

  那挂靠户口怎么办?三十家、五十家一户是常有的事儿啊。

  杨坚表态了,凡是家中成年的兄弟,必须分居过日子,别凑在一个屋檐下,家里不是还有一批堂兄弟、表兄弟嘛,全部轰出去,绝对不允许你们挂靠户籍。

  仅此两招,朝廷就增加了一百六十四万人口,其中,成年男丁有四十四万。

  除此之外,杨坚还采纳了高颎(jiǒng)的建议,在全国实行“输籍之法”。说得简单点儿,就是由中央朝廷制定当年的户籍标准,比如家里几口人,几个男丁,拥有多少财产算是上等户,全部量化处理。每年的正月初五,地方官员都会拿着朝廷的制表,挨家挨户地去核对情况,确定当年需要征收的税赋。

  这样一来,基层领导和村里的富户合伙偷吃朝廷钱粮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再加上村里的贫困户从旁监督,基本上没有灰色的操作空间。

  除了纳税,隋朝的农民,需要承担租、调和力役三种义务。

  租:一对成年夫妇(算一户),每年向国家交三石粟。

  调:就是经济作物的加工品,比如每户家庭向朝廷缴纳四丈绢(丝织物),三两棉,六丈布,三斤麻(草本植物的皮制物)。

  力役:成年男子每年要服役三十天(后来改成二十天)。

  和北周王朝相比,杨坚的征税标准并没有降低多少,可是和地方豪强相比,尤其是在劳动力的奴役方面,减轻的不是一丁半点儿。还是那句话,老百姓都是朴实的,人活一世,谁不愿意为自己操劳?既然朝廷出了好政策,他们也就不用在贵族的门下打工,因而投向了朝廷的怀抱。

  从政治利益来看,杨坚此举确实打击到了豪门贵族的生存空间,对隋朝中央集权的步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番组合拳下来,人口又增加不少。咱们可以具体算一算。

  隋开皇元年(581),全国有四百六十万户,两千九百万人。

  从隋开皇元年(581)到隋开皇九年(589),杨坚至少用了三种办法:

  第一,利用分土地的惠农政策,将流失的人口重新归属到户籍。

  第二,让堂兄弟、表兄弟分家,将原有的家庭户籍拆分。

  第三,将佃户、部曲从豪门贵族分离出来,自成一户。

  额外增加的人口大约是一百六十四万,至于户籍数量,无法准确估计。

  隋开皇九年(589),隋朝灭陈,又得了六十万户,二百四十万人左右。这样算下来,到隋开皇九年(589)左右,隋朝拥有六百五十万户,三千三百五十万人。户籍数量几乎增加了一百三十万,至于人口,几乎稳定不变。灭陈之后,杨坚继续逼迫地方豪强交出户口,同时将零散的人口归属到户籍。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十年天下太平,老百姓埋头种地,闷声发大财,向着小康社会飞奔而去。

  隋开皇十八年(598),隋朝拥有八百七十万户,四千五百万人。

  隋大业五年(609),隋朝拥有八百九十万户,四千七百万人。

  隋炀帝登基之后,对劳动力的耗损极大,人口和户数虽然在增长,可并不是太明显,这还是比较符合历史逻辑的。

  不得不说,大隋王朝确实很富有,富有到超出人们的想象,也超出了朝廷的现有仓储能力。据史料记载,二十年时间里,杨坚杨广父子在长安和洛阳附近至少建了七个超级粮仓。

  黎阳仓:建于隋开皇三年(583)。

  广通仓: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大业初改名为永丰仓。

  河阳仓:建于隋开皇三年(583)。

  回洛仓:建于大业初年。

  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

  兴洛仓:建于隋大业二年(606)。

  常平仓:建设时间不详。

  这些国家粮库的规模相当巨大,比如含嘉仓,面积达四十五万平方米,有二百五十九个储粮地窖,可以囤积上百万石粮食。比如回洛仓,东西长一千米,南北宽三百五十五米,面积相当于五十个标准足球场。

  这些国家级粮仓基本分布在黄河沿岸,尤其靠近洛阳城。

  原因也很简单:从洛阳到长安,道路非常崎岖,如果要把粮食运到长安,路上耗损的人力和财力很大。不仅如此,朝廷如果要打仗,还得把粮食从长安再运出来,可如果将粮食存储的洛阳和黄河沿岸,就可以就近调拨。

  恰好是这段时间,隋朝加强了对北方和南方的统治,包括隋炀帝迁都洛阳,也和帝国的粮仓战略息息相关。客观地说,隋朝的统治者还是颇有远见的。

  隋文帝的改革就先写到这里,接下来重点介绍第一家族的精彩故事。

  大隋王爷走马上任:艰辛生活开始了

  老规矩,先看看隋朝第一家族的核心成员:

  男主人:隋文帝杨坚(541—604)。

  女主人:皇后独孤伽罗(544—602)。

  老大:皇太子杨勇(?—604)。

  老二:晋王杨广(569—618)。

  老三:秦王杨俊(571—600)。

  老四:蜀王杨秀(573—618)。

  老五:汉王杨谅(575—605)。

  据史料记载,杨坚一共有五位女人,另外四个都是没入后宫的罪臣之女,独孤皇后在世的时候,她们基本上没有得到宠幸。这帮可怜的女人,一直熬到独孤皇后去世,才敢找杨坚要一个名分。

  事实上,杨坚并不是惧内,他和独孤伽罗有深厚的夫妻感情。北周天和三年(568),老爹杨忠去世,杨坚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多亏独孤伽罗抛头露面,四处活动,又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这才有了杨家的日后。

  隋开皇元年(581)二月,40岁的杨坚登基称帝,建立一代霸业。而独孤伽罗已经是37岁的女人了。按照当时女人的青春法则,一旦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上可以打上“人老珠黄”的标签,姿色稍微好点儿的,可以多一个“风韵犹存”的标签。

  令人欣慰的是,杨坚并没有嫌弃独孤伽罗,登基之后的第三天,杨坚就封独孤伽罗做了大隋的正牌皇后,兑现了当初在花前月下许下的美好诺言。

  就在当月,几个皇子也换了一个身份:长子杨勇为皇太子,杨广为晋王(12岁),杨俊为秦王(10岁),杨秀为越王(8岁),杨谅为汉王(6岁)。

  我们被很多古装电视剧误导,总觉得被封为王爵的人肯定是住在京城,有一套非常豪华的府邸,天天丫鬟小厮陪伴,闲着没事就去郊外打猎,晚上去青楼喝花酒,或者上街调戏良家妇女。王爷嘛,不就是这种养尊处优,混吃等死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隋朝并不是这样。

  杨勇既是嫡长子,又是皇太子,自然要在长安城侍奉双亲,协助老爹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跟着朝中的大臣学习帝王礼仪,为日后登基做准备。

  至于其他孩子,杨坚有自己的安排。首先,杨坚骨子里就对臣子不信任,家天下的帝王价值观深入骨髓。其次,他坚信几个孩子都是亲兄弟,就算掌权,也不会发生冲突。最重要的是,战乱还未平定,天下还未统一,他想培养皇子们的单兵作战能力,以便帮他消灭残余的政治对手,尤其是老二杨广,年龄比其他兄弟都要大,自然是杨坚重点培养的对象。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封杨广做了晋王,同年,加封他为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总管、柱国(正二品勋官)。隋开皇二年(582),13岁的杨广被加封为上柱国(正一品勋官)、河北道行台尚书令。

  所谓的“台”,指的是中央政府的尚书省,行台嘛,就是指移动的尚书省。说白了,行台是尚书省在外地设立的行政机构,编制和中央政府是一样的,拥有尚书左、右仆射等官员,主管地方的事务。杨广的上柱国虽然是正一品的虚职,但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却是正二品的实职,含金量很高。

  按照隋朝的规制,杨广必须到山西太原就职。

  杨广:老爸,我的年纪还小,要不派几个大臣去太原吧。

  杨坚:臭小子,想得美,大臣要去,你也得去,这个条件没得谈。

  就这样,13岁的杨广离开父母,奔赴太原,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同时,杨广的其他兄弟也有了自己的归宿。

  皇帝老爸下了命令:老三杨俊,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河南道行台尚书令,带着你的人马,前往洛州(今河南省洛阳市)就职,不可耽误。

  老四杨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带着你的人马,前往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就职,必须马不停蹄。

  杨谅,你还是个宝宝,就留在长安城陪伴爹妈吧。

  这些,就是隋朝王爷们的职业开端。据史料记载,杨广等人平日里在外地生活,公务交给手下的大臣处理,每到过年过节,或者父皇召唤的时候,他们才有机会回长安城探亲。史书里面记载,隋开皇五年(585)十一月,晋王广来朝;隋开皇六年(586)八月,晋王广、秦王俊并来朝;隋开皇十九年(599)二月,晋王广来朝。

  也就是说,杨广等人不受皇帝召唤,是不可能轻易回长安城的。

  在太原做官的时候,杨广的首要任务就是紧盯北方的突厥政权,他虽然还是个小屁孩儿,可突厥人贪婪、反复无常的性格还是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隋开皇八年(588)十月,杨坚在寿春设立了淮南道行台,由杨广担任行台尚书令。十月二十八日,杨坚在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决定发起灭陈的战争。

  杨广,就由你担任灭陈战争的最高元帅吧。对了,老爹给你安排了两位副手,尚书左仆射高颎担任元帅府长史,尚书右仆射王韶担任元帅府司马,他们负责给你出主意,你负责执行就可以。战役的过程很简单,前面已经说过。

  客观地说,要说战役的参与感,杨广是有的,至于战役的功劳,杨广确实受之有愧。然而,游戏规则摆在这里,杨广既然是灭陈的最高统帅,不管大家是否认可,都要在他的履历上狠狠地记上一笔。在灭陈的战役中,杨广除了在女色问题上犯了点错,整体表现还算可以。

  陈叔宝有个叫张丽华的宠妃,长得国色天香,妩媚动人,更兼聪颖灵动,口才极佳,是典型的知性女子,容易让男人深度着迷。唯一的缺憾就是,年龄太大了,灭陈的这一年,张丽华年满30岁。

  当时,隋朝官军率先入宫,将陈叔宝和张丽华一同擒获,等待上官的处理。没过多久,元帅府长史高颎入城,准备先肃清残敌,再迎接杨广入城。

  杨广也不知从哪里听到的消息,听说张丽华是个绝世美人,因此想要将她收编到自己的王府,上演一段风流韵事。

  杨广:高德弘何在?赶紧去找你老爹,就说其他人都可杀,要留下张丽华。

  杨广和张丽华素未谋面,点名要留下她,高颎岂能不知?

  高颎怒吼道:陈叔宝为什么混账不堪?还不是因为有个张丽华。此女就像是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堪称误国误君的红颜祸水啊,老子必斩之。

  说罢,高颎便命人砍了张丽华。高德弘很无奈,只能据实回报。谁料想,杨广听闻之后,当即放出豪言:老子以后必定会找高颎报仇。

  男子汉嘛,冲冠一怒为红颜,咱们完全可以理解。事后,杨广还算是拿出了主帅的风度,没有再找高颎的麻烦,并趁势平定了江南的乱局,大肆封赏有功将领,随后将陈叔宝和他的后宫嫔妃带回长安,给此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杨广的表现可圈可点,杨坚自然欢欣鼓舞,因此加封他为太尉,并赐给他辂车、乘马、衮冕、玄圭、白璧这些超越规制的赏赐。不过,赏赐归赏赐,杨广享受了这些超规格待遇之后,还是被老爹赶回了自己的主场并州。

  隋开皇十年(590)十一月,高智慧、汪文进、沈玄懀起兵造反,自立为帝,随后又有一批人扯旗造反,攻打隋朝的官府,诛杀县令,把江南闹得乌烟瘴气。杨坚当即传下旨意,封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命他镇守江都城,封越国公杨素为行军总管,让他们二人共同前往江南平叛。

  杨素,弘农华阴人。爷爷杨暄是北魏的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是北周的汾州刺史。杨素虽然是官二代,身上却没有沾染权贵子弟的痞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涉猎非常广泛,还精通书法,更要命的是,杨素还是个帅哥。

  宇文护执政的时候,杨素投到他的门下,深受重用。宇文邕夺回政权之后,大肆清算宇文护的党羽,杨素就在宇文邕要清洗的大名单之中。

  杨素很不甘心啊,就因为这么点儿破事就被株连,满腔抱负找谁倾诉?

  如果是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低头服软,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杨素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为自己开脱,直接把死去的老爹给搬了出来。

  杨素:皇帝啊,俺的老爹叫杨敷,死于征伐北齐的战争,可是到目前为止,朝廷也没个说法,这可不太讲究啊,臣以为,必须追封俺的老爹。

  宇文邕很无语,你就是个罪臣,凭什么跟朕讲条件,一边玩去。

  谁曾想,杨素又上了一道奏折,言辞颇为激烈,大有誓不罢休的意思。

  宇文邕怒了,来人,把杨素拉出去,剁了喂狗。

  此时,杨素发出了人生最后的悲鸣:老子给无道昏君干活,死是应该的。

  这下轮到宇文邕蒙了。现实就摆在面前,如果杀了杨素,就坐实了无道昏君的头衔。宇文邕想了想,杀不杀杨素其实都无所谓,反倒是杨素的机智让宇文邕惊叹不已,于是皇帝重新接纳了他。

  接下来的几年,杨素从一介文臣转型为大将军,驰骋疆场,挥斥方遒,一发不可收。杨坚掌权之后,杨素主动投靠,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很显然,杨素的军事素养是没问题的,这也是杨坚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临行之前,杨坚表态了:弄死这帮刁民,朕给你记一大功。

  当时,势力最强的是高智慧,他拥有上千艘战舰,在海上漂来漂去,杨素拿他毫无办法。不过,杨素选择了曲线救国的策略,他先铲除了其他外围势力,随后调集大军,开始和高智慧全面对峙。

  历史证明,土鳖就是土鳖。就拿军事素养来说,杨素是科班出身,不管是军事谋略,还是排兵布阵,都可以完败高智慧。两军大大小小上百战,杨素总是胜多败少,最终逼迫高智慧不得不退守到泉州。

  杨坚:杨素啊,隋军常年作战,疲惫不堪,要不回来休息一下吧。

  杨素常年带兵打仗,深知斩草不除根,后患便无穷的道理,因此拒绝了杨坚的好意。几个月之后,高智慧便位列仙班,而杨素则深藏功与名。

  大隋驰名“双标”:杨坚的节俭观害苦娃

  杨素征战沙场的时候,杨广便居住在扬州。江南的山水养人,烟雨之中更带着几分灵气,江南的美女,更让人流连忘返。杨广自从来到了扬州,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战役过后,杨广便留在了扬州,而且一住就是十年时间。只有逢年过节,或者父皇召见的时候,杨广才能返回长安城。即便如此,杨坚也不让他在长安城多待片刻,时间一到,立马滚回扬州。

  从隋开皇元年(581)开始,一直到隋开皇二十年(600)左右,总共二十年的时间,杨广几乎都待在外地,很少有机会回长安城,更没有机会在老爹和老妈面前表现自己。至于谋害太子杨勇的阴谋论,更是无稽之谈。

  某些史书将杨广刻画成城府极深,阴险狡诈,手段卑劣的形象,认定他从一开始就觊觎皇太子之位,为了上位,一步步构陷大哥,不管是时间逻辑,还是空间逻辑,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杨勇的倒台,另有其他的原因。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最早提及杨坚想要废黜杨勇的说法,是在隋开皇十九年(599)六月,当时的记录是这样的: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志,从容谓颎曰:“有神告晋王妃,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上默然而止。独孤后知颎不可夺,阴欲去之。

  这一段话,信息量可是非常大啊。

  第一,隋开皇十九年(599)六月前后,老爹和老妈都对杨勇产生了严重的不满。

  第二,独孤皇后不仅想扳倒杨勇,还想铲除重臣高颎。

  第三,有人告密,说晋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老公可能会做皇帝。

  关于第三条,可信度实在不是高啊。想想看,晋王妃做梦是可能的,梦到杨广做皇帝也是可能的,问题是,杨坚还在做皇帝呢,说自己的老公会拥有天下,岂不是大逆不道?自找死路?

  关于杨勇倒台的历史,其实只需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杨勇到底干了什么事儿,竟然遭到父母的嫌弃?

  杨广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皇位有了觊觎之心?

  杨勇倒台的过程中,杨广都干了些什么事儿?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杨勇是个容貌俊美的帅哥,虽然颜值比不上潘安,可是放到现在,也算是流量小生的水准。同时,杨勇还是个好学的人,尤其擅长辞赋之道。朋友圈的人,基本上都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比如姚察、明克让。性格嘛,宽厚温和,为人率真,从不矫揉造作。

  一句话,杨勇是集才华、颜值、好性格于一身的完美典范。

  隋开皇元年(581)二月,杨勇被立为大隋皇太子,完成了身份的蜕变。

  杨坚是个勤政的皇帝,自然不允许杨勇耗费光阴,无端堕落。老爹发话了,你是太子,得帮父皇分忧啊。比如,旁听帝国的高层决策会议,只要你有兴趣,完全可以参与讨论,或者独自处理一些人命大案。

  有一次,杨坚带着朝臣们开会,说是山东的流民太多,想把他们都迁徙到北部边境。所谓的流民其实是无家可归的人,以及不服王化的土匪。杨坚的意思,很可能想把他们迁出去,免得他们祸害中原。

  杨勇是个老好人,听说百姓要吃苦,感觉于心不忍,于是上奏道:

  陛下,前朝以来,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才做起了土匪的勾当。如果把他们迁徙出关,大家必定舍不得家乡啊。更何况,突厥人时常侵犯边关,边境现在也不太安宁,这帮人去了之后,会给守军造成很大的压力。儿臣相信,只要陛下给他们时间,他们一定会落地生根,做朝廷的良民。

  这一番言论说得合情合理,杨坚非常欣慰,当即表示赞同。

  有了老爹的鼓励,杨勇的参与感更加强烈,屡次针对朝廷政务发表言论,还都得到了杨坚的认可(是后时政不便,多所损益,上每纳之)。

  准确地说,杨坚对儿子的能力和品行都挺满意,按照这种节奏发展,毫无疑问,杨勇就是大隋帝国最合适的接班人。遗憾的是,杨勇虽然有数不清的优点,却还有一条要他命的缺点:大大咧咧,做事情随心所欲,从不考虑后果,很容易撞到枪口上。说白了,杨勇就是个缺心眼儿的人。

  当时,杨勇久居长安,犹如困在牢笼的小鸟,很少见到外面的世界。再看看几个老弟,经常披挂出征,而且每次都是得胜还朝,每逢此时,老爹又是封官,又是赏赐钱财,还会给予口头表扬。

  钱财,他不在乎,官职,他也不在乎。可是,他很羡慕大将军威风凛凛,顾盼风流的形象啊。

  有一次,杨勇突发奇想,也想过一过大将军的瘾,于是吩咐下人给他找一副大将军的专用铠甲。下人们也不傻,寻常的铠甲自然是拿不出手的,为了讨好老板,下人们翻箱倒柜,最终找出了一件蜀地制作的精美铠甲。

  杨勇试了试衣服,非常满意。那种感觉很像后世的美女选中了心仪的衣服,想要在情人面前炫耀的心情。走走走,进宫,找父皇去。

  父子见面,气氛自然很轻松。

  杨勇先来了一顿恭维,把老爹搞得不知所措,随后眼巴巴地望着杨坚,眼神中都是“父皇,你快夸我,快夸我呀”的期盼。

  杨坚这才仔细端详他的铠甲。许久之后,杨坚蹦出了一句话:“太子,自古以来,没有哪个皇帝因为奢侈而长久的,你身为大隋的太子,未来是要继承朕的江山的,应该以节俭为先啊!”

  杨勇听闻之后,满脸的笑意顿时荡然无存,痴萌地望着杨坚。

  杨坚是个平凡的父亲,面对儿子,大概也是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于是找了个台阶,劝慰道:“太子啊,朕虽然做了皇帝,可还是留着过去的破烂衣服,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骄奢淫逸。这样吧,朕给你一把旧时佩带的刀,一盒过去吃过的腌菜,如果你还能记得过去的事,应该可以明白朕的心意。”

  老爹的意思很明显,劝杨勇把这件精美的铠甲毁掉,至少在面子上保持勤俭朴实的家风,让人挑不出毛病。遗憾的是,杨勇完全没想到这一茬,接过父皇赏赐的佩刀后,径直离开了皇宫,至于铠甲之事,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

  杨坚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太子宫有任何动静。于是,杨坚的情绪开始波动了,堂堂的大隋太子,难道情商这么低?是老爹的话没说清楚,还是听懂了,却故意让老爹难堪?

  客观地说,杨勇确实没有处理好此事。说白了,不管是真心改过,还是敷衍老爹,都得把自己的姿态给摆出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勤俭节约真的是杨坚的作风吗?凡是杨坚坚持的东西,杨勇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地讨好他?只能说,杨坚是个会制定双重标准的人,在杨坚的眼里,凡是自己觉得要花钱的地方,他就会肆无忌惮地花。

  隋开皇十三年(593),杨坚巡游到岐州(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看上了麟游镇的青山和秀水,于是大手一挥:杨素,就在这里起一座避暑离宫吧。

  接下来的两年,杨素担任项目总监,宇文恺担任总工程师,封德彝负责后勤保障,朝廷花钱无数,征调数万人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宫殿:仁寿宫。

  历史证明,仁寿宫没有任何政治意义,纯属杨坚的偶然作品。所谓的仁寿宫,究竟是勤俭节约,还是土豪做派?

  客观地说,杨坚的节约,都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吃饭,非得吃粗茶淡饭。比如穿衣,非得穿个地摊货,还鼓励臣子穿打过补丁的朝服。

  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富强并不是靠皇帝的节俭省出来的。如果是这样,只需要推行“无为而治,埋头存钱”的国策就行了,可翻遍中国的史书,竟然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是这样做的。事实上,修造宫殿、发动战争、臣子的赏赐,以及君臣的礼仪形象,朝廷的门面,都要靠钱去摆平,而且这些钱值得去花。说白了,有些工作你没有做到位,就得靠儿子和孙子去做。

  遗憾的是,杨坚为了显示自己的勤俭作风,不惜一切代价,秦王杨俊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隋开皇十年(590),秦王杨俊因为征伐陈朝有功,接替杨广做了并州总管。在并州任上,杨俊花钱为自己修建了几座宫殿,配置可能有些豪华。在杨俊看来,王爷住宫殿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在并州的臣子看来,银行是他家开的,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儿。因此,长安方面根本就不知道杨俊在并州搞过土木工程。

  不巧的是,杨俊是个标准的色胚,却没能管理好后宫的女人。据说,正妃崔氏嫉恨杨俊在外面拈花惹草,于是蓄意报复,在杨俊吃的瓜中投了毒。

  皇子中毒,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杨坚紧急传旨,命秦王杨俊回长安休养,并处死了下毒的崔氏。谁料想,有人竟然揣摩上意,在此时将杨俊修建宫殿的事情抖了出来!事关自己的原则,杨坚必须捍卫:诏令天下,免除秦王杨俊所有的官职,从今以后,就以王爵的身份留在长安城闭门思过吧。

  消息一出,举朝哗然。

  大臣的态度很一致:皇上,您的处理办法有点过火了。

  左武卫将军刘升谏:“秦王为朝廷立下了大功,眼下只不过多花了一点钱,并没有其他的过错,剥夺官职的惩罚有些严重。”

  杨坚态度很强硬:“朝廷的法度不可违背!”

  杨素:“秦王的过错,确实不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请陛下详细斟酌。”

  杨坚咆哮道:“朕是他们的父皇,更是天下人的君父。按照你的意思,难道还要给朕的儿子们单独制定法律不成?”

  古话说得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意思是,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都要被治罪。话又说回来,王子犯法,难道就应该罪加一等?

  大臣的态度已经证明,在杨俊的处理上,杨坚确实量刑过重。

  杨坚的一句话,就让杨俊在长安城待了十年之久。这期间,杨坚一直没有松口。杨俊实在是想不通啊,自己只不过修了几处豪华宫殿,过了几天奢华生活,竟然遭到老爹的斥责,还被囚禁在长安城,这算什么事儿啊?难道要和大哥一样,专心朝政,为自己赢个“三贤王”的美名?

  人呢,一旦想不通就很容易得抑郁症。

  隋开皇二十年(600)五月,秦王府传出消息,杨俊的病情加重,以至卧病不起。可怜的杨俊,此时才29岁,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临死之前,杨俊想了很多。荣华富贵都是虚空,江山社稷也是虚空,只有父子人伦才是王道。想通了这一切,杨俊主动写了一道奏折,想要重温父子之间的感情。

  谁曾想,令杨俊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老爹居然还没有忘记这茬儿,他非但没有关心杨俊的病情,反而将陈年旧事再次翻了出来。

  当时,传旨的宦官是这样说的:朕辛苦了一生,这才换来了君临天下,朕制定典章制度去约束臣民,你身为朕的儿子,不带头去遵守,反而去破坏它,朕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你。

  杨俊听完圣旨之后惊惧不已,病情日渐沉重。隋开皇二十年(600)六月二十日,秦王杨俊在长安城去世。杨坚闻讯后,干哭了几声。

  文武大臣翘首以盼,等待杨坚的进一步指示。

  没过多久,旨意出来了:凡是秦王用过的奢侈物品,悉数焚毁。臣僚们集体晕厥,秦王殿下,你到底是不是皇上亲生的娃啊?

  当爹的不给力,臣子的工作还是得做到位啊。于是,秦王府的官员奏请给杨俊立碑。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