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总体背景,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德困惑,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锤炼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重点:

  1.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

  3.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

  引例

  某大学图书馆开了个别开生面的“毁损书刊现场展览”。长长的台子上堆满了残缺不全的书刊,令人触目惊心。该馆的抽样调查表明,每100册合订本期刊,就有18本被人撕割。按这个比例估算,馆藏18万本合订本,遭损的就有3万册。学生参考书阅览室,3年间共丢失书籍4973册。特别是一些字典、年鉴、手册图谱、百科全书等之类有较多使用价值的书籍,丢失率更是高得惊人。

  就此事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它说明了什么?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一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铳,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