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美文摘抄通用六篇

  关键词:儒;释;道;中国传统哲学;艺术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儒、释、道对艺术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相同点又在哪?面对这个思考,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儒释道(包含了哲学宗教)与西方最明而显的差异是:三教是悟道所以用逻辑但都不以为然,更无唯心唯物形而上下迂腐之物,儒释道内容各有体系,本质相同,尤其是儒道。

  谈到哲学思想,第一反应是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周……但是儒家是从何而来,佛家又是从何而来,道家又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儒家:孔孟是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佛家: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还更早。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神仙方术,故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

  道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朝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因此说,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而建立,发扬,完善这座宝库的是一代又一代圣贤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时期到隋没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学派和道教哲学创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园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是道教文化的开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解,在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

  那么儒家对艺术的影响是哪些呢?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所谓“礼”、“乐”,本源自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礼”本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后来“礼”、“乐”的所指逐步扩大化、系统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都被泛称为“礼”“乐”。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谓的“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成为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乃至于包括关于礼治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俗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损益而“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极盛期。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精神,对中国周秦以降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地渗透于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军事、教育、宗教、伦理和文化艺术之中,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一部分,成为社会习俗风尚的底蕴,形成周秦以来的数千年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范式。

  谈到佛家对艺术的影响那就多了,多如寺庙,雕塑,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及出现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佛教徒很大的一项工作是写经与抄经。为了传播佛法,一些僧人几乎一生都在抄经;在家的佛教徒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也发愿抄经,他们有的自写,有的请人,长期以来以经文形式留下的书法瀚如烟海。就其书法艺术而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王羲之抄写的《遗教经》,柳公权抄写的《金刚般若经》、《清净经》,李煜抄写的《心经》,坡抄写的《华严经破地狱偈》,弘一法师抄写的《华严经》。在这些手抄经卷中,正、行、草、八分、篆各体俱备,成为当今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道家呢?多数人认为道家主要是表现在文学上,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施蛰存、沈从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韩少功、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以至于有人将高行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看作是“庄子的凯旋”。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阅读课;语文味

  王菘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书卷味。从不少名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观点中,我捕捉到了一条信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各说不一,但他们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语文味充满语文课堂,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怎样让语文味充满阅读课课堂?

  一、有效组合阅读方式营造“读之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书读得有滋有味,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诵或吟,口随心动,气随意发。心醉文中,文在口中,文境、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感情朗读”吧!可惜的是,平常是很少见到有这样的读书情景。见到更多的是指导“重轻缓急、抑扬顿挫”。见到的是貌似有情却无情的“装腔样”,给人的是越读越烦。我想,把学生引入那“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该是我们教语文的课堂着力点之一。

  譬如诵读,仍是最有效的言语活动方式,它不是简单记背,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即读出问题、读到自己、触及情感。正如王荣生所说:“以得滋味为要义的诵读,是双向的运动,它既是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读者表现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

  案例——《桃花源记》:做足“读”文章。读准字音,感受美好文字;读得流利,感知美好节奏;读懂文意,感悟深刻含义;读赏美景,鉴赏优美语言;读出感情,领悟美好感情;读出自己,生成恰当体验;背诵积累,感受美好文化。由浅入深,在动态中点拨引导,吸品语言,生成学生个性化的言语意味。

  又如《五柳先生传》的阅读教学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教学步骤:

  1.一字一顿的读;

  2.谁读的慢,越慢越好体现在哪儿?

  3.你能不能读出一点古文的韵味呢?

  4.你能不能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呢?

  5.在读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这一阅读的教学流程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

  二、在分段品词析句中营造“品之味”

  品味语言也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那遣词、造句、修辞、布局……语文文本中所写的那景、那事、那人、那情,我们好多人也似曾有过,可表达出来却很苍白。经过作家的笔头表达出来却是那样的动人,给人以美感。其区别就在于语言的表现力不同吧。不求其全,择其一端反复品味,一课一得,“滋身健脾”。

  如分析《老王》这篇课文中的语言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前任”、“强笑”等词好像过于雕凿,但作者为何这样写?经过学生讨论后分析:“前任”专指地位高的人,比如领导换届了,后任对前任而言;而老王是车夫,地位低下,小人物,所以把写大人物的词用于写小人物,则为大词小用——幽默、风趣、诙谐。“笑”仅是高兴、喜悦的,加上“强”字则含有假装的、勉强的。因老王送来油、蛋而高兴,所以笑;但此时老王是在临终前,已变成僵尸般的人了,内心感到悲伤。“强笑”包含着“对老王的不幸而悲伤”和“对老王送油、蛋的感激”双重含义。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呢?日常的语文课上,能见到一些有点功底的老师把语言品得有滋有味,可惜那是老师的品味,我们要的是学生也能有一番品味。我想:首先,语文教师心中都要有这个目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嫌其浅,由浅入深,不嫌其简,由简入繁,促其形成“品味语言”的读书习惯。读得八年十年,能不达到一定的“品位”?再者,教师的功底要厚实,对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力,课堂上巧评以导,随机而导,因势利导,共赏共品,满口生香,室内一片芬芳,置身其间,谁能无动于衷?核心,师之魅力也。

  三、在“圈圈点点,摘摘抄抄”中营造“写之味”

  我们在阅读课上,要经常训练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悟,把圈点批注的感悟说出来,轻松地说出来,把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摘抄整理,并写下自己独特的理解,而让学生去写,且是快乐地写,这似乎很难。但读书时不评点,不批注,不摘抄,只能是泛泛地读书,是很难有深刻的独特的领悟,要让学生写出个性,写出风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巧妙地把写作教学寓于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尝试解决,感受体验,反思总结。在学生情之所至,急于表达之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下来。设计时,运用柔性预设,构建有效的动态生成的支架,凸显写之味。

  案例——《斑羚飞渡》的整体感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课文讲了一个故事。

  2.从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群的斑羚。

  3.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我受到的启发。

  除了让学生写一写,也可让学生抄一抄,同样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如让学生学习纪伯伦《组歌》节选中的《浪之歌》、《雨之歌》时让学生抄一抄文中富有文采、富有哲理的句子;让学生有选择地抄、有智慧地抄、有诗意地抄;让学生抄出积累、抄出语感、抄出理解、抄出创造。在抄写中,让学生的头绪得到了简化;在抄写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表层的锋芒和内在的深情;在抄写中,语言的美丽被凸现出来了;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于是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抄”的要求:①朗读全文,抄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引起你共鸣的句子、令你不解的句子。②就自己抄的句子和同桌小组分享,并在班上交流。实践证明,这堂课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这一“抄”,抄出了疑问,抄出了共鸣,抄出了碰撞,抄出了积累。这种教法不仅让语文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而且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

  四、营造氛围,共享其乐融融的“美之味”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优秀的文本具有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等特征。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才能让学生深刻地去感受文本的各种美并反过来让学生得到熏陶。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把这五者割裂开来),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我心飞扬”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阅读课教学如何学出语文味,那就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学出语文独特的情感,学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学出语感,积淀民族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术教育;论文;实证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美术学论文历来多重视定性研究,较少采用实证研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大量抄袭,失去了毕业论文的根本作用。同时对实证研究的不重视亦导致教学研究的惰性和停滞不前,毕业论文选题毫无方向等等诸多问题。近三年来美术学专业对毕业论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方法的实证性研究。

  一、实证研究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被调研对象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叫观察法。

  (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调研对象直接面对面的交谈,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法。

  (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想法的方法,包括问卷测试。

  (4)个案法:对所研究事物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研究事务对象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实证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第一手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nalReserarchCountil)关于“科学研究”定义,只有实证研究才属于“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是主流的、科学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而非实证研究最多只能称为“研究”,至于其结论是否科学则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查找80年代――90年代研究论文、著作,可以发现国内高校研究采用最多、最广泛的方法就是定性研究,这大概是怕实证研究的麻烦和急于求成的追求功利的虚荣、浮躁心态,造成的后果是文章抄来抄去,引文出处缺乏规范。这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制约学生创新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二、历年美术教育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统计(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见图1示

  三、美术教育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

  在历届最初交上来的开题报告中,我们发现学生犯的几大错误:

  (一)选题过大、宽泛。如“浅析中学美术教育”

  (二)没有创新如“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培养”

  (三)没有观点如“中小学美术教育”“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思考”等等。

  (四)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

  (五)缺乏方法论研究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交谈改变综述性的选题,要求并指导学生就实习时所感受到的美术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研究,研究方法要求采用调查问卷、直接访谈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必须采用一手数据,即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得来的数据;研究中的二手数据,如引用各类统计年鉴、公报、报表以及他人论著中的数据时,必须要求被引用者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依据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才有可信度。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四年制大学毕业论文除了考察毕业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1]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学校师资的水平,也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考察的是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综述性题目比例偏大,这样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就会相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要尽可能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我校历届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中,可以看到实证研究方法在近三年采用的愈来愈普遍。尤其在2005级、2006级毕业论文中,论文研究方法一律要求采用问卷、谈话调研方法,并要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有效避免了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同时由于调研的可信性,论文研究结果也相应具有了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结束语

  确立好的选题是做好论文的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导毕业生工作以后的研究,所以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重视起来。因为毕业论文同时也是对教与学四年结果的双向考察,它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程度,理解的范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检验指导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的研究与理论水平以及学术敏感。采用实证研究指导毕业论文有利于形成一套相对科学、系统、规范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法,形成相对稳定的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另外通过严谨、科学的论文指导,学生将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严谨、正确的写作方法,对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在《古史辨》第四、六册中留下的文字有“三十五六万言”,其中各种不同的见解,罗根泽在第六册的“自序”中列出了二十九种(包括由宋至清的十种),归纳起来,不外《老子》书是早出还是晚出两种见解,在晚出的见解中又有《老子》书成于战国的前期、中期、末期以至秦汉之际的不同。从方法上说,冯友兰先生与胡适先生可为两种见解所持方法的代表。冯先生是将《老子》书晚出的一些“证据”或疑点“合而观之”:“若只任举其一,则不免有为逻辑上所谓‘丐词’(Begging the question)之嫌。但合而观之,则《老子》之文体、学说及各方面之旁证,皆指明其为战国时之作品,此则必非偶然矣。” (《中国哲学史》上册,《三松堂全集》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胡适则针锋相对地指出:积聚了许多逻辑上所谓“丐词”,并不能成为“定案的证据”,“聚蚊可以成雷,但究竟是蚊不是雷”,因此,在寻得《老子》书是晚出的“充分证据”之前,“我们只能延长侦查的时期,展缓判决的日子”,“怀疑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在证据不充分时肯展缓判断(Suspension of judgement)的气度是更值得提倡的。”(《评论近人考据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10页。)现在看来,当时取“展缓判决”的态度是较为妥当的,不管当时争论的各方是否同意“展缓判决”,实际上各方也只能提出种种“假说”或“假定”,而不可能得出证据确凿、足以说服对方的定论。

  在70年代、90年代出土了帛书《老子》和竹简《老子》之后,学术界有了“地下之新材料”与传世文本相互参证的“二重证据”,解决了《老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但平心而论,此中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学术界仍存在几种不同的见解,而难以取得定论。尽管持不同见解的各方可以坚执己见,但客观上可能仍不免要“展缓判决”。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其抄写年代在汉初,这是70年代所见《老子》最早的抄本。研究者普遍认为,帛书《老子》“近古必存真”,因而较多保留了《老子》的原貌。也正是因为此,帛书《老子》的价值主要在《老子》书的校勘方面,而分歧也主要在于如何把握校勘的尺度,即是否把帛书本视为“最好的本子”,或是否在校勘时“唯帛书本是从”(较多研究者所取的态度是“以帛书为权衡,而不泥古;以各家作参考,而不执一”。见张松如《老子校读》引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问题,由于帛书本是汉初的抄本,所以它至多是否定了以前争论中的一种极端观点,即《老子》书成于秦汉之际的观点。对于《老子》书是成于春秋时期还是战国的前期、中期或晚期,可以说,帛书本并没有提供“充分证据”,因而主要的争论之点依然存在。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了竹简《老子》,这给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材料。郭店一号楚墓“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前三世纪初”(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竹简本《老子》的抄写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三百年左右,这比帛书本的抄写时间早了约一百年。考虑到《老子》从成书到流传,以至被抄写而成为随葬品,不会是一个很短的过程,所以其书当在战国早期或中前期已经存在。这样,竹简本《老子》的出土,就以“充分的证据”否定了《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庄子、孟子之后)的观点。然而,竹简本《老子》仍留下了争议的问题。竹简本《老子》的整理者按竹简字体、形制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简文的总字数只相当于传世本五千余言的五分之二。由此,研究者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竹简本《老子》是一个原始的、完整的传本,它不含有今本(传世本)中的高远玄虚之论、非黜儒家之语、南面权谋之术,它有完全区别于今本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其作者就是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而今本则是战国中期的太史儋对竹简本《老子》加以改造、重编、增订而成。竹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可以说是两部不同的书。《史记·老子列传》中记载的孔子向之问礼的老子,是竹简本《老子》的作者;而“至关”(函谷关,据汪中《老子考异》,函谷关之置是在战国时期秦献公之世),受关尹之请,“乃著书上下篇,言五千余言而去”的老子,是战国中期见秦献公的太史儋。今本《老子》成书年代的下限为太史儋出关后见秦献公时,即公元前374年,其上限不早于秦献公元年,即公元前384年。由于太史儋将老聃书纳入自己的著作,将两个人的作品熔为一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两书误为一书,把两位作者误为一位作者,以致司马迁为老子作传时所看到的“已是团团迷雾”了(郭沂:《楚简与老子公案》,《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郭沂在《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一书中对此说略有修正,认为郭店《老子》也可能并非当时《老子》的全部,今本《老子》中那些与简本思想、语言一致的部分有可能原属古本《老子》,而那些与简本不一致甚至冲突的部分,尤其是那些风格玄奥、谈论权术、抨击儒家思想的部分,都应该属于今本作者太史儋。见《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4-516页)。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竹简本《老子》之前已经存在着一个类似于通行本规模与次序的《老子》书,竹简本《老子》的甲、乙、丙三组只是当时的节抄本。之所以如此,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由于竹简繁重,抄写不易,书写工具不便,流传受到影响,全本不易流传;二是抄写者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意图来进行节抄,三组简文都体现出抄者的侧重,如丙组的主题是治国,乙组的主题是修道,甲组的第一部分的主题与丙组相似,主要讨论治国方法,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关于道、天道与修身的(陈鼓应:《从郭店简本看尚仁及守中思想》;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的结构与性质》。二文均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版)。竹简本为节抄本的另一方面的根据是,与郭店一号墓年代相先后的一些引用老子语句的材料并不见于三组简文中,如《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颜斶云:“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为通行本三十九章文字。颜斶与齐宣王同时,其年代与与郭店墓下葬之时相距不远。《庄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通行本二十八章文字。这些材料均不见于郭店《老子》中,说明郭店《老子》并不是当时流行的《老子》全本(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种观点更多地举证了先秦时期引用老子语句的材料,如《说苑·敬慎》篇记叔向(与孔子同时人)说:“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战国策·魏策一》记魏武侯(公元前395-370年在位)说:“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些见于今本的话,俱不见于竹简本,足证郭店《老子》并非一个完足本。这种观点虽然从整体上肯定《老子》一书为春秋末期老子的著作,但并不同意把郭店《老子》看作一个底本的摘抄本的看法,而认为《老子》书不一定全都是老子一人完成的,很可能是逐步完善、发展演变成通行本样式的,其大体规模当在战国早期或稍晚已基本形成,但至战国中期偏晚其结构可能仍然是松散的,或可称为“《老子》丛书”或“活页文本”。 从《老子》一书的原始形态向郭店竹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及各通行本的发展,编者们都是在有意识地重新编辑《老子》,使之趋向更为合理化,成为名符其实的一部书或文章。因为《老子》一书经历了一个完善化、合理化的过程,所以就版本的优劣而言,很难说简本《老子》一定优于其后诸本,正如很难说帛书本《老子》一定优于其后各通行本一样(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7页)。

  竹简本《老子》与帛书本、通行本《老子》在内容上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即帛书本、通行本中比较激烈地批评儒家仁义思想的话不见于竹简本。如十九章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在竹简本中作“绝伪弃诈(诈或释读为虑),民复孝慈”;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见于竹简本。研究者由此认为,早期的儒道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对立(陈鼓应:《从郭店简本看尚仁及守中思想》;李存山:《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但是,又有研究者认为——此可算作第四种观点——竹简本《老子》不仅是摘抄本,而且是“援道入儒”的产物,是“儒家化”了的改编本,是“稷下道家”或“邹齐儒者”的传本(周凤五:《郭店竹简的形式特征及其分类意义》;黄钊:《竹简的版本归属及其文献价值探微》;黄人二:《读郭简并论其为邹齐儒者的版本》。三文均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这样就更增加了对《老子》版本认识的复杂性,而要从竹简本《老子》来探讨《老子》的原貌或“祖本”就更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1998年5月在美国达慕思大学曾召开过一次关于郭店《老子》的国际研讨会。美国布朗大学的罗浩(Harold D. Roth)教授在会上提出,传世《老子》与郭店《老子》之间有三种可能的关系,可以用三种模型来表示:一、辑选模型;二、来源模型;三、并行文本模型。图示如下:

  模型一

  八十一章《老子》祖本

  郭店《老子》

  马王堆本

  河上公本

  傅奕本

  河/王合本

  模型二

  推测性的甲本

  郭店《老子》

  推测性的乙本

  八十一章《老子》祖本

  马王堆本

  河上公本

  傅奕本

  河/王合本

  模型三

  推测性的一种或多种来源

  郭店《老子》

  八十一章《老子》祖本

  《内业》

  马王堆本

  河上公本

  傅奕本

  河/王合本

  模型一:郭店《老子》对文是《老子》祖本的“辑选”,因此称之为“辑选”模型。

  模型二:郭店《老子》对文是祖本《老子》的来源之一,因此称之为“来源”模型。

  模型三:郭店《老子》对文自身构成一种独立的文本,同祖本《老子》及如从罗浩的研究中发现的《管子·内业》等类似作品一样,来自更早的一种或多种原始材料,因此我们称之为“并行文本”模型。(邢文编译:《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

  以上“模型一”似可以对应上面介绍的第二种观点即郭店《老子》为一节抄本的观点,第四种观点即“儒家化”改编本的观点也可粗略归入其中。“模型二”可以大致对应上面介绍的第一种观点,特别是对所谓“完整的传本”略加修正了的观点。“模型三”与第三种观点稍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重要的不同,似可把第三种观点图示为“模型四”:

  郭店《老子》

  老子思想的原始形态

  马王堆本

  传世本

  ?

  (河、王诸本)

  推测性的其他简本《老子》

  此模型可称之为“演变模型”。在此模型中,还容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老子》一书在逐步完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可能不仅是结构形式上的编辑,而且可能加进一些老子思想的原始形态所本来没有的内容。如通行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帛书本的顺序是紧接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的,竹简本《老子》中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没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者可能是后来加进《老子》一书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老子》书中出现了“道”就是“一”和“道生一”的矛盾(李存山:《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竹简本《老子》甲组和丙组中都有相当于通行本六十四章的内容,但语句差异较大。罗浩教授对其异同进行了比较,认为这两组简文不可能互相抄袭,而是有两种不同的来源。这说明在郭店竹简本完成之时,《老子》的文本仍处于尚未定型的变化状态,作为一部整体的、完整的文献,《老子》一书也许并非完成于一时(邢文编译:《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第68-71页)。事实上,持上述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如王博博士,也注意到竹简本《老子》甲组和丙组所显示的传本的不同,从而认为《老子》书从出现到定型确实经历了一个流动而漫长的过程。就竹简本、帛书本和通行本在语句上的差异而言,通行本与帛书本不同的地方,并不就意味着晚出,而是它有另外的来源,即竹简本也是通行本的来源之一(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的结构与性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以上“模型四”修改为“模型五”:

  郭店《老子》

  老子思想的原始形态

  马王堆本

  传世本

  ?

  (河、王诸本)

  推测性的其他简本《老子》

  [关键词]数学名言 引用 妙趣 效果

  由于职业院校的数学课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求,加上学生绝大多数数学基础较差的特点,数学课的教与学有很多待破解的矛盾,争夺上课学生的眼球或注意力,也就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个技巧。笔者在数学课讲授过程中,通过试探性加重引入“数学名言”作法后,发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收到超出预期的效果,使他们明确了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开阔了知识视野。学生把它比作是学习口味的“添加剂”;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并让他们轻松感受到了名人富有哲理的教诲,既了解到名人轶事,又找到“名言”的真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本书之妙趣。

  “数学名言”主要取自于中外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学者、作家等名人对数学的评价和论述,其寓意深刻,语言言简意赅,比喻形象生动,通过归类整理,结合章节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名言的选择以六个原则为标准:

  ①必须针对数学学科,语言生动、幽默、有感染力、针对性强;

  ②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③不误导对其他课程的学习;

  ④不超出学生知识面对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

  ⑤不无准备,不恰当的塞入;

  ⑥不唯引用,频率适度,寓教于学之中。

  以下为选自教学中引用此法的几个花絮予以介绍:

  一、针对全书内容引用,能“登高望远”。

  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评价数学:“因为不懂得数学,也就不懂得其他科学,不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所以,谁了解了与数学有关的智慧的源泉,并能正确运用它们去认识其他科学和事业,他就将正确地、坚定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轻而易举地理解所有以后的科学。”为了让学生较快进入学习角色,老师先提供此名言让学生课前抄好作为新课的开场白,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继续开设数学的必要,另一方面这样的开场感觉有独到之处,接着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哲学家如此评价数学的作用呢?很快让同学们的思索参与了进来,然后结合高等数学的内容与中等数学内容的比较,再顺其自然地推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恩格斯关于微积分的论述:“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辨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学积分学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通过“名言”与课程 “嫁接”式的梗要介绍,能达到引人入胜、“登高望远”的境界。很多学生将这一段名言抄在听课记录本的首页上,每当翻阅笔记时,当然免不了重温一遍,“数学印象”也就不断的刻印在自己脑子里了。

  二、针对章节内容引用,如“跋山涉水”。

  “函数的极限”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掌握求极限的方法,让学生在课间抄写俄国数学家亚历山大洛夫的一段论述:“数学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数学本身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结论的精确性;第二,数学得益于其本身的困难。抽象而严密的推理需要智力付出巨大而长久的努力,它不仅仅需要记忆,而且更需要理解和想象。”所以告诫大家学习本章内容难点所在,关键应该正确理解并想象出“极限”是量的变化过程及结构的统一反映。还适时介绍符号,在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中是这样表述的:“在中分子同分母是分不开的,为什么呢?因为二者只有不分开才表示个比,在这里就是减少到它的绝对极小的比…旦把两个0分开,就失去其符号的意义,失去了它的含义。”用名人富有哲理的教导和名人有别于教材的描述的穿插,从中引伸出学习只有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收获,数学符号里也有辨正思维这一真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明白学习上也有“跋山涉水”这个过程的道理,同时对伟人有了新的认识。

  三、针对偏科的同学引用,治“头重脚轻”。

  学生对某一门的课程的偏爱有其多种原因,也不能笼统地说不对。为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同学可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们钟爱的学科这一道理,培根的另一段论述:“借助于数学的论证,其他学科是可以认识的,…….离开了这些数学论证,其它科学就是无法理解和解释,无法教,也无法学。…….如果不运用数学,在这些科学领域里,是无法登上这些知识的高峰的。”利用晚自习时间将它抄在黑板上,然后组织部分同学发言,谈读后感,位曾经偏科的同学这样讲:“是它把我从不喜欢数学的‘地方’,把我再次带入喜欢数学的‘地方’,使我再次获回了失去已久的的数学兴趣,老师为我们开出了一张医治学习‘偏科症’的‘处方’”。

  四、针对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引用,似“快马加鞭”。

  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劲头。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老师经常利用QQ中粘贴?段名言,如引用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等短小等名句,这要比作业100分更具有鼓励作用,有如同享受了一次丰盛的“自助餐”之感。使他们在感受到求知的乐趣与学习的愉悦,同时也起到了“快马加鞭”的作用。

  五、针对成绩差的同学引用,觉“别有洞天”

  成绩差的同学往往自卑感较重,怕接近老师。因此,他们更需要关心和指导,就经常在他们作业本里附上一段名言,如爱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波兰数学家斯尼亚杰斯基的“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女皇。她的情人是真理,她的装饰是朴素与明晰。这位圣母的宫殿被多刺的灌木所环绕,若想到达那儿,每个人都得费尽力气穿越密林……”等比喻名句,既对他们是一种提醒,也为他们指出了方向,用数学的美去吸引他们,把他们带入另一种意境中,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有几位成绩较差的同学,在有了进步之后,都一致认为,是数学名言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起来不再是枯燥无味,听起来不再是 “难熬的折磨”。

  教学不是知识的生硬灌输与简单迁移,而是一种启人以智,授人一方的艺术,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是“教书育人”的集中表现,“数学名言”的引用是这一过程的尝试,他还需要在题材搜集、内容搭配、形势变化,方法采用、时间安排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而加以科学运用。让每一位受教育对象享受数学这一人类共有的财富和美境当是我们数学老师应尽的责任。正如希尔顿所说:“我们必须以低调的轻松的风格,而不是满堂灌的独裁风格把好的、有用的数学教给这些人,这样,他们才不会感到在受数学的威胁,不会因不熟悉的符号而畏缩,他们才会喜欢上数学,并且相信他们能够很好地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很好地对付复杂的现实问题。那么,数学将不再成为一种障碍,而将成为打开通向更充实生活的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数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5.7

  [2]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8

  一、 充足的读书时间,创设读赏平台

  1.每天一诵:利用早读反复诵读古诗、课内外文章的精彩片段。

  2.每天一记:记一首诗或一句名言警句。

  3.每天一“小”读:利用中午1:15~1:30的时间自主读书,阅读的书籍包括科技、历史、名著、传记等方面,由语文教师进行读赏指导。

  4.每周五一“大”读:每周五晚自习阅读各班图书角的书籍,或观看《弟子规》《论语》等百家讲坛节目。

  5.每天一“小”写:用“我手写我感”写一写摘抄或读书心得,字数不在多少,重在真情流露。

  6.每月一“大”写:写一个月的读书收获,形式不限:如读后感、人物评论、阅读心卡、手抄报……

  7.每语文课一演 :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配音、唱诗、演讲等活动展示。

  8.每周一“小”展。

  9.每月一“大”展。

  10.每假期一“共读”。

  我们每个假期都开展“亲子共读,快乐成长”主题读书活动。这是我们2012年暑假设计的读书活动方案:

  ①利用假期时间开展“亲子共读,快乐成长”读书活动,要求读2~3本书,每天摘抄好词美句佳段,同时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写成读后感或书评,不少于800字。

  ②开学初学校拟进行:我读我诵:诗词、美文朗诵比赛;我读我记:读书笔记、卡片展评;我读我编:手抄报展评;我读我演:课本剧、童话剧展演活动。

  二、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提升读赏能力

  (一)课内的朗读赏析活动

  课内的朗读赏析活动,我们常以比赛、表演等合作形式进行展示,既培养学生的读赏能力,又大大调动学生的热情。以下是3种课堂展示的方案:

  1.配音表演:

  通过“选、编、练、演、评”5步,我们成功地培养出一批小配音能手、小编剧。由班级实力派学生整理改编剧本,分配角色,潜能派成员可选择台词较简单的内容表演,能模仿原声,体现原作特点即可。实力派可在原声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同时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如下内容:初一年级可以给小品、动画片配音;初二年级可以给新闻、动物世界配音;初三年级可以给天气预报、经典电影配音。学生尝试通过不同语气、语调、感情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体会文学艺术作品与新闻播报的差异,培养语感,提升表演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诗词我来唱

  学生可自选诗词,自配曲调演唱。实力派学生可以选择稍长的诗词,并进行诗歌创编,通过歌声传达自己对诗词的独到见解。潜能派学生可选择绝句等短诗演唱,能体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可。

  3.课前3分钟演讲

  学生除了以教材必读书目为内容进行展示外,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专题演讲。初一学年可以以寓言、哲理故事、科普作品、感恩为内容展示;初二学年可以以自然、历史类作品为内容展示;初三学年可以以议论文、哲理散文为内容展示。在演讲接近尾声时,要有自己的感悟。

  (二)课外的朗读赏析活动

  为使各个学段的学生对朗读赏析产生浓厚兴趣,都重视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与领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读书展示活动,具体分为三类、三阶段:

  1.三类:

  (1)宣传类:各学年按学期计划进行读书笔记、图书推荐卡、“快乐读书”手抄报展、读书方法放送、名著精彩片段播报、优秀读后感作品集展,由“冰凌花”小记者团对这些活动进行采访并。

  (2)表演类:“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展演、讲故事比赛、情境表演、配音比赛、朗读比赛、导游员、解说员评选、人物评说、演讲等。

  (3)综合类:包括:“走进传统节日”口才大赛、舞台剧表演赛、讲故事擂台赛、名著片段赏析交流会、师生诵诗会、“弘扬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读书节等。

  2.三阶段:

  我们将三类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一:以“推荐方法、快乐读书”为主题,结合具体作品教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摘录、批注、美读、默读、仿写、赏析等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推荐作品多以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生动、趣味性强为主,同时细化小组分工,包括组长、读赏指导员、活动策划员、笔记监督员,教师进行角色指导,培养学生读赏兴趣。

  初二:以“我会读、我会演”为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速读、精读、美读,同时以强组带弱组,形成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对作品人物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初三:以“读书交流、综合展现”为主题,通过诵、写、评、演等方式综合展现读书成果,培养朗读、赏析表达、表演等方面的专长人才,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内涵得以提升。

  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法引领与实用训练相结合,注重了朗读赏析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出由简到繁的过程,力求使学生的读赏能力由梯度式向纵深化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