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孤求败的电影(精选5篇)

  关于独孤求败的电影范文第1篇

  潘云贵

  幼时起,我便对孤独有着恐惧,它像汹涌的海水淹没我的城池熄灭我的灯火。

  我很害怕夜的降临,像接受黑暗中所有眼睛的窥视。一个人站在窗口,仿佛蝙蝠从遥远的森林一跃而来,它们尽情地舞蹈、啃咬、蜇伤着我的身体。

  郭珊在七堇年的《尘曲》中说:“你可以在他人的目光面前,任意伪装孤独的呈现方式,却无法在孤独的注视中,伪装成他人。”

  孤独里有我们的真实吗?我们是在害怕真实,还是在害怕强装下的坚强脾性被撕开面具的一刻所呈现的焦灼恐慌?

  你闭上眼睛,闻一闻空气。你会知道孤独的味道,并不可怕,只是脆弱得需要借助你的身体轻轻依靠。内心里的少年洞察世事般地与我言说。

  黑暗里,似乎有一条小路指引我。那些凝结的水露晶莹地闪烁,风中它们掉落在蜗牛的壳上。月光下的栀子树开着幸福的白花,它们轻轻挤着,靠着,像不老的时光。祖母坐在门前剥花生壳,用自己苍老而素洁的双手一点点剥出酥脆的果仁。她叫我伸手,一大把细碎的果仁宛若月光般倾泻在我的掌心。祖母望着天边的银河笑着,说父亲和我一般大的时候也总靠在她的腿边,数着星星,听她讲很老很老的故事。

  时间是个玄妙的物件,会穿透人的一生。栀子花谢落的时候,祖母离开了,我的孤独是在那天到来的,然后它在内心不断蔓延。

  亲爱的少年,你或许不知道,七岁之后,我便很少说话了。

  我承认自己曾经患过自闭症,而且病得不轻。终日坐在屋里,不与人说话,就如你所见过的那些关在橱窗里不能动弹的玩偶一样。它们摆着可爱而柔软的姿势,却在心里藏着无人可以读出的忧伤。我偶尔爬到屋顶,小脚试图悬空探寻与地面的距离。月球此时巨大清亮,有凹凸的斑点,像地面上起伏的山峦。曾经逼迫自己不再对着孤独的境况倾诉衷苦,但还是被这月光切碎了情绪。

  那个永远只会坐在角落看别的孩子唱歌而傻傻鼓掌的我,那个走在路上经常被车辆前灯照出瘦黄面庞的我,那个在公交上被好多人的鞋子踩疼脚却从不吭声的我,一直让孤单和平凡成为自己的特色。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难习惯狂欢和拥挤的一切。身处其中,我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满满的空虚与慌张。我把它们定义为孤独的症状。

  在细如蚊声的低语中,夜晚漫长地围坐在我们身旁。我读过《蒙马特遗书》,里面写着:“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灵魂的病。”

  孤独便算是灵魂的病症,我在胸口里一直圈养着它。

  岁月中如风般抖动的少年,我们掐指也无法算出的未来里,你也要陪我生病吗?

  笑声里的春风

  黄志明

  冬日里寒风呼啸,我患上了鼻炎。在“甲流”横行的非常时期里,尽管我一再强调不会传染,可只要我一打喷嚏,周围的同学便立刻如临大敌,唯恐避之而不及。

  一切关于温暖的记忆都已渐渐模糊。春天,似乎已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风景。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教室的窗前,百无聊赖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窗外,蒙蒙细雨在空中随风舞蹈。偶尔有几滴溅到我的脸上,冷冰冰的,就像我的心情。我多么希望春天可以快点到来,我想让春风尽情吹拂我的脸颊。

  身后的同学正兴奋地议论着,说班上将要转来一个新同学。可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新同学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疏远我。

  没过几天,那个新生来了。面对课间教室里前所未有的喧闹,我依旧漠然地读着一本不知所云的书,待在那个只属于我的角落――一个阳光照不到、春风吹不进的角落,让自己的世界充满冰冷的空气。

  天越来越冷了。没过多久,我的鼻炎愈发严重,每天都在不停地打喷嚏,而且一直鼻塞。我一直匆匆忙忙地处理鼻子的问题,腾不出时间来去计算到底受到了多少白眼。

  那天清晨,我顶着刺骨的寒风早早来到教室,正想去教务室拿钥匙,猛烈的寒风却“砰”地一声把门给顶开了,原来有人比我到得还早。我走进教室,一眼便看到了那个新生,我有一瞬的惊讶,但又很快恢复了常态,我坐到了自己座位上,然后趴在桌子上。这些天来,我已习惯了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股暖流从我的脖子上蔓延开来。我睁眼一看,竟是一条围巾!一回头,那位新生正站在我的后面,脸上挂着微笑,灿烂极了。而我却愣住了。

  他走向饮水机,一边回头对我说:“我叫宇凡,前几天都没能好好跟你聊聊。对了,听说你得了鼻炎,要注意保暖哦!还有,我听说得鼻炎的人要多喝开水……”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只觉得一股从未感受过的暖流,渗进我的皮肤,顺着毛细血管,迅速传遍我的身体,连那颗近似冬眠的心也开始苏醒。紧接着,他递给我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我小心地接过水杯,突然觉得眼前他灿烂的笑容,就像久违的春风,散发着暖意。

  我终于明白,那股暖流叫感动。眼泪不争气地充满眼眶。泪眼朦胧间,我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我铭记了那一刻,那种如沐春风的温暖。

  在宇凡的帮助下,我摆脱了封闭的自己,走出了寒冷的冬天。课间的教室里依旧笑声不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中间也有了我的笑声。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笑声里,荡漾着春风。

  暖暖的阳光洒遍了每个角落,也洒在每个人的心上。

  独孤为何求败

  黎江萍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有两个强大而又神秘的绝顶高手,一个是独孤求败,一个是东方不败。由于《葵花宝典》的原因,东方不败已在网友的恶搞中染上了别样的色彩,独孤不败却仍然神秘地强大着。

  金庸先生从未对独孤求败的外貌进行过正面的稍微细致的描写,他给人的感觉永远像裹着面纱的西域姑娘一样朦胧不清。我们只知道他很强大,他独自一人,他在寻求一个能把他打败的人。

  电影《东邪西毒》里的独孤求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得不说林青霞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她所饰演的独孤求败执著、冷漠而且孤独。“他”在水边使剑的那一幕,橘色的画面渲染着黄昏的萧瑟,溅起的水花犹如剑客的寂寞,他的孤独,他求而不得。

  关于独孤求败的电影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百年孤独》;悲剧;孤独;兴衰史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的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拉丁美洲史。作品通过马贡多镇和布恩地亚家族一百年的兴衰史,象征性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社会的历史变迁:脱离殖民统治,却摆脱不了它的影响;接着是党派倾轧和内战,军事独裁统治;后又党派勾结,政权腐败,最后落入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魔掌,而政府却成为他们的帮凶,广大人民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当门多萨问及马尔克斯:“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吗”时,作家回答的很干脆:“是的,我是这么看的”。作家正是通过百年间马贡多的历史演变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枯,让读者去思索造成拉美地区人民悲剧的原因,并寻求摆脱历史厄运的途径。

  马尔克斯的悲剧意识源于对拉美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历史和黑暗现实的悉心了解,也源于对拉美人民的满腔挚爱。《百年孤独》是一部描写孤独,与孤独抗争的心灵史,而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这种想摆脱孤独,最终却陷入孤独的悲剧命运,是拉美人民的真实写照。

  小说塑造的布恩地亚家族中成员都有一个共性:“孤独”。作者着力塑造这种存在于家庭成员的孤独,便是为了说明,孤独是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悲剧的原因。老布恩地亚晚年是绑在栗树下孤独地死去的;乌苏娜活了一百多岁,一生中都在为家人忙碌,但到了老年却很孤独,子孙没有人关心她;奥雷连诺上校二十年戎马生涯,战争使他越来越孤独,到后面甚至不让别人靠近他,保持3米的距离,战争结束后他才知道安度晚年的秘密是与孤独签订一份体面的合约……

  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时说到:“我们历史上遭受过的无休无止的暴力和悲剧是延续数百年的不公正和难以计数的痛苦的结果,而不是在离我们的家园三千里外策划的一种阴谋。”这是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数百年间被排斥在世界文明之外的一种控诉,也是拉丁美洲孤独的外部原因。“尽管航海的成就大大缩短了我们美洲和欧洲的距离,但似乎扩大了彼此间的文化差异”,马尔克斯这样说道。吉卜赛人带来了磁铁和望远镜,而老布恩地亚却幻想吸出金子和利用望远镜发明作战武器,把冰块说成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幻想用冰块盖房子;而当火车开进马贡多时,马贡多人却认为这是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安了轮子的厨房,后面拖着一个城镇”,电影被认为是欺骗人的东西,马贡多人为了发泄被骗的愤怒把电影院的座椅砸的稀烂;电话机是原始的留声机……马贡多人的愚昧在这些先进的科学文明中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已经进步到这种地步了,马贡多人却连接受都是惊奇的,拉丁美洲和西方的差距被马尔克斯生动地叙述出来,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而这种封闭和落后更加刺激了西方殖民者和帝国主义的掠夺,这些外来因素给马贡多带来了虚假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灾难,尤其是香蕉公司进驻马贡多,虽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却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陋习、病毒,马贡多沉浸在醉生梦死中,变得更加麻木。而当香蕉公司撤离马贡多后,大批殖民者逃离马贡多,一夜之间这繁华的大都市变成了一座废墟,马贡多人却无法从繁华中走出来,一蹶不振,马贡多又变得落后封闭了。这种种是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被掠夺命运的控诉,正是殖民者的伤害,使这个民族陷入孤独中。

  但深析拉美民族自身,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民族的一些弊端,这是拉美民族孤独的内在原因,也是导致拉美民族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深植在这个民族内部的愚昧和不团结。马贡多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封闭而孤独,更因为性格和命运而孤独,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的孤独,其实象征的是渗透在拉美民族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使拉美人民不图变革,离群索居、容忍社会上的愚昧和落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使社会没有凝聚力。马尔克斯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孤独感时说到:“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源于他们不懂爱情。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而且还意味深长的说道:“孤独的反义词就是团结。”那么孤独就是不团结了。小说中梅尔加德斯在到布恩地亚家族几个月后很快的衰老了,谁也不需要他,因为跟他接触越来越难,老布恩地亚便逐渐让他一个人生活了,拉美人民便是在这种接触越来越难却不尝试去沟通中疏离的。雷贝卡是个敢作敢为敢追求的女性,她的第一次爱情因为阿马兰塔的破坏要无法圆满,又陷入童年吃泥土来发泄孤独中,直到遇到第二代霍?阿卡蒂奥,才从这种孤独中解脱出来,可在丈夫死后,她就钉死了家中所有的门窗,斩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此后半个世纪没有跨出家门半步,当人们试图把她从厚厚实实的蜘蛛网、野草丛、蜥蜴堆中拯救出来时,她却用猎枪拒绝人们的帮助,至死固守孤独;第四代俏姑娘雷麦黛丝被认为是家族中最圣洁最美丽的天使,但她却是这个家族中最不在意别人的人,她生活懒散,不能自理,又随心所欲对一切都不敢兴趣。她的美貌引起许多男人疯狂甚至死亡,马贡多居民和外国人甚至认为她身上散发的不是爱情的气息而是死亡的气息,但其实想得到她而不受伤害只需要真正的爱情即可,可是即使随风而去她也没遇到,她也染上了“孤独绝症”,只能每天持续几个小时冲澡打发时间,消化食物,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奥雷连诺第二的妻子菲兰达亲手把自己的女儿梅梅送进修女院,葬送了她的青春,把外孙奥雷连诺?布恩地亚锁在家里,不让他接触社会,而对丈夫住在情妇家并不真的关心,只要求他死在她的身边,所以在她晚年谁也不在意她,她死了,儿子霍?阿卡蒂奥没有露出任何激动情绪,就像死了一个陌生人一样,事实上对霍?阿卡蒂奥来说母亲的死就是一个“陌生人”的死。在这个家族终于有一对真正因为爱情而结合的情侣时,却是的关系,这种爱在他们的儿子――带猪尾巴的婴儿降生时终于导致了这个家族的灭亡,可是这两个的情侣间并不知道他们是姑侄关系,没有人对他们说过,这便是这个家族缺少交流的结果。其次马贡多人的偏执愚昧也是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乌苏娜与老布恩地亚时表兄妹的关系,连个家族几百年间都是杂配的,近亲结婚在生物学上时禁止的,这样生出的孩子很有可能畸形,就是乌苏娜所说的生下带猪尾巴的孩子,但这两个却因为一种共同的良心谴责结合在一起,这是这个家族悲剧的开始。马贡多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一批批外来者曾源源涌入,是这个昔日的僻静的村落变成了繁华的都市,然而马贡多人的思想观念却没有多大改变,唯一不同的是告别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纵身投入到赚钱的洪流中,且一发不可收拾,没有人去注意和关心儿童们的成长和教育,没有人考虑如何提高民族素质和修养,没有人去学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造福马贡多,更没有人去过问马贡多的前途和命运,终日庸庸碌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醉生梦死。因此历史在不断循环,马贡多仍然停滞不前,所以乌苏娜在她生活的百年岁月中有几次忍不住惊呼时光好像在打圈子。马尔克斯更是通过阿玛兰塔?乌苏娜的死来揭露这种愚昧对生命的掠夺,及其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悲剧。阿马兰塔?乌苏娜生产时助产婆率领几个由于饥饿而出来干活的小女孩,把她抬到餐桌上,然后叉开双腿,骑在她的肚子上,不断用野蛮的动作折磨产妇,直到婴儿出生。而当阿马兰塔?乌苏娜由于生产而大出血时,“助产婆在产妇的出血口上撒了一些蜘蛛网和灰末,但这就像用手指按住喷泉口一样毫无用处。”阿马兰塔?乌苏娜死在了这种生产下,要不是助产婆的愚昧这种事情本可能不会发生的,马尔克斯说这本书描写的就是拉美的现实,那我们不禁要思考,到底有多少孕妇是死在这种助产上的?这就是拉美人民的现实。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布恩地亚家族与马贡多人的孤独,其实是一种人们缺乏正常、和谐的在一起生活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人们缺乏交流,犹如亲人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疏离,最终使人绝望,亲人之间如同陌生人一样没有信任和了解,没有共同的思想和相通感情。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可避免的抵触学习,固步自封,变得越来越愚昧落后,外界却利用这种愚昧对他们进行疯狂的掠夺,被隔绝的命运困扰着他们,这就是拉丁美洲国家和民族的孤独状态,也是造成拉丁美洲百年悲剧的最终原因。

  参考文献

  [1] 黄渊深,Australian Literure [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2] 柳鸣九.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巨擘[M].吉林:长春出版社,1995

  关于独孤求败的电影范文第3篇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忘记了,这些事件的受害者不只是被杀的人。我们的制度、我们失败的精神健康体系、我们没能以友善和同情待人,使受到了伤害。我想知道,如果有人曾努力与他们成为朋友,枪击事件是否还会发生?如果一个朋友能对他加深了解,并鼓励他去就医,我们是否还会处于和现在相同的位置?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难以想象友谊会是一个负面处方。我们时常听到,这些人怎样地沉默、孤独、被欺凌。或许,他们的精神疾病导致他们寻求孤立、放弃友谊;或许,仅仅是没有人先向他们发出友谊的信息。

  当我们感觉与和遇难者家人距离如此遥远,可能更难去同情。这与观看一个悲剧电影没有差别!但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的父亲或母亲,你发现你的孩子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杀戮。在此之前,你也许一直了解自己的孩子经常深陷孤独,可你是否曾想一想,他/她喜欢形单影只吗?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总有些莫名情结,促使我与那些在校园里常常被欺凌和取笑的同学结为朋友。我寻找孤立、孤独的人,献上我的友谊。记得别人总是问我,你为什么与那些古怪的人做朋友?难道你不知道他们没任何朋友是有原因的吗?而且,最重要的,如果你与他们交朋友是出于同情,那还算真正的友谊吗?他们又想要这样一份友谊吗?

  关于独孤求败的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陈凯歌;《赵氏孤儿》;情节点;悲剧;正剧

  陈凯歌是一位具有深重的文化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导演,2010年出品的《赵氏孤儿》试图综合商业大片的视觉奇观和艺术电影的哲思深度,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坚持对人性深度和复杂性的探询。陈凯歌的努力赢得了学界的关注,同时也因其影片自相矛盾的情节,拖沓的结构,暧昧的人物形象,引起普遍的质疑甚或诟病。①为何陈凯歌追求文化和人性深度的努力没能在影片创作和接受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恐怕在于,陈凯歌在对于人性的体察和表现、对世俗价值的取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诸方面,都力图调和矛盾,削弱冲突,使本应以悲剧面目出现的戏剧故事,最后呈现出正剧的面目,②成为“被刨平”(黑格尔语)的悲剧,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较之于以往诸多《赵氏孤儿》戏曲戏剧版本,在情节设置上有三个大的情节点,而且均与前人作品不同。③这三个情节点分别是:(1)舍子救孤。程婴舍子救孤不再是出于自觉自愿的义举,而是偶然情势所迫。(2)育孤。程婴育孤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孤儿去为自己的家族报仇,而是向屠岸贾证明正义必胜邪恶,孤儿本身的长成即是目的。(3)杀屠。屠岸贾对赵家的血债被推远搁置,向之讨还的主要内容变为程婴的丧子失妻之痛,最后也以程婴屠岸贾同归于尽而了结。以下本文从这三个情节点出发,探讨陈凯歌式的“正剧”风格在编剧艺术上的得失。

  一、舍子救孤:人性的底线、世俗性与超越性

  陈凯歌《赵氏孤儿》意在改变传统故事中以杀身(尤其是杀婴)为主要斗争手段的悲剧冲突模式,而以“杀心”这种更现代、更文明的方式来设置戏剧冲突。陈凯歌在访谈中说:“第一个问题是程婴会不会主动献子,我们已经否定掉,这是反人类,因为两个孩子的生命是等值的。”④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去重新审视《赵氏孤儿》走出了“赵氏孤儿”系列改编故事的重要一步。这并不是“精神的自我矮化”,而是现代语境中“赵氏孤儿”故事能继续流传的一个重要前提。

  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开始,如何改变“程婴以己子代赵孤受死”的情节设置就成为焦点问题。陈凯歌《赵氏孤儿》延续了《中国孤儿》的探索,而且走得更远:前本还只是从结果来否认舍子的意义,陈本则从一开始就设置了程婴被动受害的关目。这从人性上讲确实更为合理,“虎毒不食子”是人性的底线。但是,过分强调人物作为市民百姓、专注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忽视人性中的超越性力量,弱化善与恶的冲突,则从根本上取消了故事。

  在剧中,“程婴”形象设置最大的问题就是动作性太弱了。面对屠岸贾惨无人道的杀戮,他所能做的就是关起自己的院门,在内心保存对妻儿的记忆。至于之前之后对凶手的揭发,屈死的人的命运,国家民族的走向,都不在他的关注之中。“程婴被命运捉弄了,卷入一个危险的漩涡,家破人亡,而后才有了报仇的想法:我要掌握我自己的命运。”⑤曾经的故事中作为“正义”的化身的程婴不见了,这个人物为了维护正义的实现而进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斗争也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个为“自己的命运”负责的“小人物”。这一安排单独看起来似无可厚非,但它使之前的赵氏灭族惨案整个悬空了,也使“赵氏孤儿”的整个故事背景被虚化。

  悉德·菲尔德认为,“强有力的动作和强有力的人物,就是这些形成了好的电影剧作。”⑥影片中程婴内心戏太多对白太多,就是因为去掉了这个人物身上义薄云天、舍生忘死的超越常人的气魄之后,人物变得太弱太被动了。

  二、屠府育孤:两套不搭界的伦理、无法碰触的对立面

  孤儿的成长是陈版《赵氏孤儿》的重头戏。按照陈凯歌自己的表述,他要颠覆以往把孤儿作为复仇工具的做法,找一个阳光的孩子来演赵孤,用他健康的生命来羞辱屠岸贾,向他揭示善良终盛,并认为这是比杀身更高级的复仇。但从影片的人物塑造来看,程婴与屠岸贾的行为、思想完全处在两个不同的系统:程婴被塑造成性善论的“圣愚”,屠岸贾则是奉行性恶论的枭雄,二人各有道理,各行其是,没有碰撞,更没有冲突,预想的心理战没有展开。

  程婴独特的复仇方式,既带有儒家“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又有俄罗斯“圣愚”式的“狂信苦行”、以看似痴愚的方式展现拯救世界的决心。这是陈凯歌对传统《赵氏孤儿》故事中程婴形象的一个拓展和丰富。程婴的行为从常理的角度看是癫狂愚蠢的,他有很多机会可以直接杀死屠岸贾,却想着“杀心”,等待着恶人良心发现、痛定思痛并幡然悔悟。在陈凯歌看来,屠岸贾被欺骗了,他付出了爱却不可能得到爱。一个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伦理命题:屠岸贾的悲剧,在于他从尊严斗争中解脱出来之后,萌发出更优美的人性——爱,但因为复仇者的出现,使得他不得不再次激发自己的仇恨而沦落成既无法爱人也不可能被爱的孤独者(类似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中《爱的故事》)。

  但屠岸贾在剧中毫未受困于自己在人性、道德、伦理上所犯的原罪。这个人物在影片中被塑造成刚愎残忍、果断刚毅、有勇有谋的形象。首先他对赵家的杀戮被设置了许多合理性。赵氏父子恃宠而骄,咄咄逼人;国君嫁祸于屠而他只能忍辱求全;还有对庄姬爱的失意,这些因素使屠岸贾杀赵变成了自尊受辱、愤世嫉俗的不甘和报复,而不是一味的陷害忠良。如果把屠岸贾作为悲剧主人公,他应能引起观众的哀怜,引起“对受灾祸者所持的伦理理由的同情”。屠岸贾的伦理理由,就在于个人英雄主义,他想反抗地位等级所带来的不平等,不惜以戕害他人的生命来获取地位、安全感和荣耀。接下来影片应该表现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他的伦理理由给他带来的恶果,揭示“仇恨者必将与自己为敌”这一令人悚惧的真相。但是电影没能很好地表现这一点。仅有一个细节是屠岸贾在发现程勃很像赵朔之后,将之带向战场,并企图借敌人之手置他于死地,最后关头又救出了他。这本来是一个具有丰富戏剧冲突的情节:屠岸贾发现了真相,接下来应该是真相大白带来的痛苦。影片中屠岸贾只是怀疑,然后又打消了怀疑,内心没有受到震荡,造成了情节上不必要的迂回。

  总之,在塑造程婴时,剧作更多倾向于原罪、牺牲、救赎等带有宗教感的伦理道德,而塑造屠岸贾时,则遵循强力意志,勇者为王那套文化系统。像国家话剧院版的《赵氏孤儿》着重表现两套不同的伦理观念在赵氏孤儿身上引发的思考和交战,也可以有效地制造出心理冲突。但陈凯歌花了很大力气,来塑造屠岸贾这样一个“圆形人物”,使他与程婴的旨趣“可能和解”,最终消弭了矛盾。

  三、激孤杀屠:咀嚼仇恨的英雄与超脱的圣人

  屠岸贾之死是历代“赵氏孤儿”故事中固定的结局。电影版《赵氏孤儿》的结尾设计是很巧妙的:程婴站出来说:“你要杀的人,应该是我。”然后在屠岸贾把剑刺入程婴胸膛的同时,赵孤得以刺死了屠岸贾。这等于说,程婴“杀心”失败之后,仍是用一命抵一命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复仇。它贯彻了导演“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复仇者”的理念,把复仇的主体从赵孤置换成了程婴。程婴的复仇不再是为了“赵家三百余口”,主要是为了他的妻儿和正义的实现。赵孤不是作为家族的根苗被看重,而是作为一个个体生命;赵孤的杀屠之举是出于个人感情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先验伦理中的血亲复仇。

  这样的安排显示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但由于其中的心理戏过于迂回曲折,优柔寡断,没能达到预期的戏剧效果。程婴时而被塑造为一个咀嚼仇恨的英雄,时而又成为超脱的圣人。试看此段对白:

  程婴:“我要让他们相亲相爱,然后赵家的孩子,一剑砍了屠岸贾,那才算把仇报了。”

  韩厥:“你对这孩子不公平。”

  程婴:“我对他很公平。”

  这段对白有一种阴鸷的力量,体现出人物作为恨世者的强烈意志,是向屠岸贾、赵孤的双重复仇,因为他们毁掉了自己的生活。而在随后一些段落里,程婴又表现得与世无争,甚至想要离开屠岸贾的相府,去过普通百姓的日子。如果按照导演的解释,这是因为他在抚养赵孤长大的过程中超越了仇恨,那么,在与程勃一起走向屠岸府的过程中,画外音又提示当年他进屠岸府时强烈的复仇意志,而且最终借赵孤之手复仇成功,就把观众绕糊涂了。陈凯歌在谈到程婴的“忍”时说:“忍是为了不忍,程婴是一切都可以忍,但他忍的最后,是把孩子养大带到屠岸贾面前,所以他还是不忍。……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一个无法完全看空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好样的就别忍!”⑦这一段绕口令式的告白正好体现了创作者“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超我”希望成圣,“自我”却主张复仇。于是,整部电影也就成了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一部心理暗战剧。

  黑格尔的戏剧理论认为,正剧“主体性不是按喜剧里那样乖戾方式行事,而是充满着重大关系和坚实性格的严肃性,而同时悲剧中的坚定意志和深刻冲突也削弱和刨平到一个程度,使得不同的旨趣可能和解,不同的目的和人物可能和谐一致”⑧。由于冲突双方一开始就不像在悲剧里那样尖锐地对立,正剧缺乏深刻而连贯的冲突,“诗人就很容易倾向于尽全力去描绘人物性格的内心生活,把情境的演变过程变成只是这种描绘的手段”。在缺乏情节推动力的情形下,“结果不外两种:或者不大经心诗的好坏而努力打动单纯的情感,或者一方面提供娱乐,一方面着眼听众的道德教益,从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演员们提供了显示熟练技巧的机会”⑨。

  《赵氏孤儿》正如黑格尔所描述的,由于主要人物的性格充满严肃性,同时其坚定意志又被削弱,影片就倾力于描绘人物的内心生活,企图给观众提供教益,最终只能靠演员断片式的表演技巧给观众留下印象。

  相较于那些按商业套路制作的类型片,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体现了创作者关于人性独特的个人体验和思考,它虽在艺术表现力上有所欠缺,但也为《赵氏孤儿》这一传统的故事母题提供了新的价值维度,为推进这部名著向后世的流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 陆绍阳:《文本改写与精神的自我矮化——评赵氏孤儿》,《电影批评》,2011年第1期。

  ② 陈凯歌:《别让那些“高调”继续毒害观众——站在价值观十字路口的〈赵氏孤儿〉》,见2010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程婴最后虽然死了,但是我觉得他是胜利者。我没有把《赵氏孤儿》完全看成是一个悲剧,也不把感动作为电影追求的目标。”

  ③ 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提出了“情节点”的概念:“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个方向”。

  ④⑤ 陈凯歌:《别让那些“高调”继续毒害观众——站在价值观十字路口的〈赵氏孤儿〉》,《南方周末》,2010年11月25日。

  ⑥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69页。

  ⑦ 《陈凯歌访谈》,《南都娱乐周刊》,2012年12月9日。

  关于独孤求败的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河故人》;小人物;命运

  《山河故人》以饱含深情的热爱叙述着时代激流中迷茫、脆弱、孤独又执著的普通人性,映射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深刻的认识和极具现实主义的关怀使这部影片在2015年戛纳电影节、台湾金马奖上备受好评,并获得了第6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公众大奖。

  一、直面小人物的视角

  《山河故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风格,以普通人物的命运去展现时代的意义。每个个体都是非常渺小的,然而他们具体的追求和表现成为影片中一个个具体的个性存在。

  “长期以来,贾樟柯一直致力于记录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用一个个凝重而静穆的镜头,敦厚而伤怀的故事,见证着剧烈转型下中国那些被大历史叙述碾压和遮蔽的人们所难以言说的创伤。”[1]从《小武》《站台》到《二十四城记》《天注定》,时代的宏大,往往成为人物命运的决定性一面,无论个人进行怎样的抗争,终究在时代的控制下走向一个个无法回头的结局。《山河故人》表现的是从1999年到2014年,再到2025年这个阶段。此时,中国的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各方局势进行重新分配。在大时代的动荡中,个人显得极为渺小,有的人在开始就成了出局者,如梁子在爱情的角逐中很快败落下来,他逃离汾阳,然而却在生命面前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命运对于梁子,没有眷恋,只有剥夺:爱情、友情,乃至生命,在他的无限追求中都化为泡影。有的人就算获取一时的胜利,但终究无力成为永久的弄潮儿,如晋生在改革初期动荡的格局中抓住机遇发家致富,并以金钱为代价,赶走了情敌,也收获了涛的爱情。但是追逐金钱和局势变化使他最终选择逃离,成为一个永远没有归宿的漂泊者。有的人虽然能够冷静地面对时代的潮起潮落,却仍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悲剧,如涛坚守着家园,一刻都不曾离开,但却逃不开时代的捉弄,最终换来的只是孤独一生。无论如何选择,梁子、晋生、涛,都成为无可奈何的一个个过客,他们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中坚守着,有时麻木,有时绝望,更有对生活之痛的彻骨体味。影片就是在这种体味中,一层层揭开他们那满是创伤的生命,让观众看到了这貌似平静的生活表面之下,波涛汹涌的人生激流和血雨腥风的残酷肆虐。

  好的艺术,是在时代和历史中始终能够看到人的存在。贾樟柯的电影关注个人,《山河故人》的核心也是人物的命运和个性。贾樟柯在一次采访中也提到拍摄《山河故人》的初衷:“我只想单纯地讲述一个情感故事。”影片始终在讲述人物的悲欢离合。年轻的涛在晋生的火热追求中乱了方寸,然而结婚并没有使她幸福:晋生最终抛弃了她,又移民海外,最终使她和儿子永远分离。面对这个悲剧性的命运,涛始终没有被打垮,她坚守着家园,尽管未来已经无法想象,但她却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如野草一般顽强地生存,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从而为天涯海角的家人建立了一个永远的栖息之地。就算生命已到暮年,就算世人都已离去,涛却从未有过改变,就算儿子永远不会回来,她也会给他钥匙,让他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涛就是漂泊和孤独的终点。梁子的命运令人唏嘘,但他义无反顾地离开汾阳,那种决绝和勇气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也是人性中非常珍贵的部分。晋生从头到尾的地方语言,也是执著的一种表现。虽然身处海外,但是他仍然保留着最初的乡音,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物,虽然命运各异,但是他们身上的执著和勇气是非常美好的。正如贾樟柯所说:“即使我们永远处在一种无法摆脱的处境下,也要活下去、爱下去。”[2]

  二、小人物的命运

  《山河故人》的小人物命运是紧紧围绕着漂泊、孤独这两个词而展现的,也就是“我们怎么离开故乡,怎么走的那么远”[3]。《山河故人》中,山西汾阳的三个年轻人――涛、晋生和梁子,在人生之路上,他们茫然、徘徊,却又义无反顾地走向漂泊和孤独。

  漂泊是小人物命运的直接表象。梁子的外地谋生、晋生的避祸海外、到乐的寻爱之旅都是漂泊的直接表现。梁子离开了汾阳,到外地求生,他的职业并没有因地域发生变化,只不过是从一个煤矿转移到了另一个煤矿。梁子是当今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群体的一个缩影:这个群体从事着非常艰苦的劳动,却无法获得更多的财富,只能凭借健康的身躯换取生存的条件;这个群体在轰轰烈烈的国家变革中付出了很多,却永远屈居底层。梁子最终因病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迎接他的是残存不多的时日。与梁子相比,晋生的漂泊更具有深刻意义。晋生是借助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他聪明执著,善于钻营、善于筹谋,对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也精于在时代的变革中投机取巧,因此他始终能够在改革的一波波浪潮中取得最大的利益。然而,当国家的变革逐步深入时,他的一切优势都变为劣势,于是他不得不选择逃离。晋生来到了澳大利亚,后半生不得不忍受着精神上颠沛流离的折磨。晋生之子到乐,从小受到西式的教育,甚至连汉语也不会说。他渴望爱,渴望与父亲融洽相处,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但却在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面前偃旗息鼓。割裂的爱和人格让他始终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也落败在爱的追寻中。梁子、晋生、到乐,他们都是漂泊的人,不管是远离还是回归,他们的身体、精神和爱从来都是没有根的,像浮萍一样,随水流转,只能在时代的裹挟中忍受漂泊的煎熬。

  孤独是小人物生命的本质特点。现代社会的极速发展,使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淡漠,不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在瞬息变化中都变得脆弱不堪,只留给人们长久的孤独。涛、晋生、到乐无论他们如何挣扎,始终无法摆脱这孤独的魔咒。贾樟柯充分发现了这种时代裂变中个体的“孤独境况”。[4]主人公涛是个善良又重情重义的人物,她对故乡汾阳有着天然的热爱,也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父亲、梁子、晋生、到乐,以及年轻时的舞蹈、伴随她的狗。可惜的是,她所热爱的一切,并没有因为她的固守而稍作停留,而是慢慢地消逝了:晋生抛弃了她,她尽心照顾着那条他送的狗,却等不来任何回音;梁子负气出走,她始终保留着他的房门钥匙,却等来了友人身患绝症的噩耗;慈爱的父亲,默默地疼爱着女儿,却突然离世;心爱的儿子,在遥远的澳大利亚想念着她,却终究没有回来。在汾阳的冬色中,沈涛从一个青春年少的姑娘,被时光雕刻成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除了脚下的大地、头顶上的蓝天,她一无所有。影片结束时,涛带着狗来到郊外,笨拙地跳起青春的舞蹈,夕阳下她那舞动的身影,掩盖不了难言的寂寞,更无法遮蔽这深镌于内心的孤独。晋生为了逃离制裁,来到澳大利亚。除了金钱和儿子,他失去了一切。在异国他乡,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晋生显得格外憔悴,然而他唯一的儿子却不懂中文,甚至要借助翻译才可以和他沟通。这一对貌合神离的父子,各有各的孤独,即便是在同一所房子里面对着至亲的人,也始终被孤独吞噬着。至于背大刀的少年、痛失丈夫的女人,这些人潮涌动中无数的个体,曾经也有过生活中感人的瞬间,然而在时代的发展中,他们被完全边缘化,成为旁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他们的生死爱恋,也都伴随着这剧烈的变革,化为秋风中的一枚落叶,落入永远的孤独。

  三、多样手法下的小人物展现

  贾樟柯的很多电影都是“全景化地表现小人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5]。《山河故人》也不例外。影片为了更好地展现小人物命运,采取了首尾呼应的结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小人物的个性特征。

  《山河故人》以三段故事展开,一是涛与晋生、梁子的爱情纠葛;二是涛婚变之后帮助梁子治病,以及面对父亲猝死的变故;三是涛之子到乐在澳大利亚和女教师的忘年之恋。这三段故事,从时间上看,分别表现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按照过去、今天、未来的线性叙述,呈现了人生的主要过程。从内容上来看,第一个故事表现了年轻人的爱情追求与矛盾,第二个故事表现了人生的悲苦和磨难,第三个故事表现了异乡人内心的苦闷与徘徊。三个故事分别以青春、命运、情怀为着眼点,层层渲染,表现人生的多维追求。从内在联系上看,第一个故事是后两个故事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三个故事是随后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结局。三个故事前后呈因果关系。从主题的表现来看,第一个故事是漂泊和孤独产生的背景,第二、三个故事是漂泊和孤独的深刻体现。总体来说,《山河故人》中的三段故事,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饱含着导演对时代和人生综合思考的一种具象体现。

  《山河故人》在整体结构上前后呼应,影片在主人公的舞蹈中开篇,又在舞蹈中结束,完成了回到起点的追述,形成整体性的圆形叙述。在内部的情节、道具展现的过程中,影片也常常采用反复、对比的手法完成一次次回到起点的叙述。离开是这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戏剧动作:梁子离开汾阳,晋生离开沈涛,父亲离开涛,到乐离开母亲,晋生离开中国。反复出现的离开动作,表现了当代国人的生存状态:短暂的相聚、长久的分离;梦在远方,人们永远在追逐的路上。父亲在乘坐火车去给战友过生日的过程中猝然去世,后来沈涛带着儿子再次乘坐火车,来到父亲临终时的沙河火车站,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椅子上。反复出现的情节把父女情、母子爱表现得极为深刻。影片也较多地使用了对比手法,例如,梁子离开汾阳时的决绝和他因病回归时的无奈构成鲜明的对比,把人生的落魄和痛苦表现出来。父亲生前对女儿的关爱和父亲死后女儿的痛哭最为感人:从幸福的生活到失去了婚姻、失去了儿子,甚至失去唯一的至亲,涛的崩溃大哭触及了人性最柔软的地方。此外,同一道具的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中出现的比较多,且道具在不同场景的出现又构成一种对比,起到很好的点染作用。涛送给梁子的结婚请柬,在梁子返家时又被妻子拿在手里,从而使故人联系在一起。梁子离开汾阳时,把带有绿色金鱼吊坠的钥匙扔掉了,后来又被涛找到归还给他。年轻时的涛穿着一件条纹毛衣,经过世事沧桑,这件毛衣成为小狗冬天的衣服。涛送走儿子时,给了他一把钥匙,儿子长大后抚摸着钥匙哭着诉说。结婚请柬、钥匙、毛衣等道具的不断反复出现,把细小的情节联系起来,表现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渲染出一股浓浓的故乡情怀。

  音乐的反复出现使小人物的命运充满温情的感伤和浓郁的怀旧色彩。影片开头和结尾的舞蹈音乐来自《向西》,使整部影片融为一体。影片中还多次出现叶倩文的歌曲《珍重》,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这首歌曲多次出现,如沈涛给客人试音响时,沈涛高兴地抱起小狗,沈涛送别儿子时给他听《珍重》,儿子长大后在汉语课上听音乐。四次出现的歌曲成为联系沈涛和儿子生命的线索,保证了故事叙述的连续性,也让人们在这个熟悉的旋律中找到共鸣。

  《山河故人》是一首忧伤的老歌,故事里有你我的影子,也有大家共同的未来。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SD161088)。

  [参考文献]

  [1] 李九如.《山河故人》:创伤、怀旧与乡愁[J].电影艺术,2016(01).

  [2] 贾文佳.贾樟柯:每部电影都是一把剑[J].齐鲁周刊,2015(42).

  [3] 王珍一,田惠东.心在何处安放对话贾樟柯[J].时代人物,2016(01).

  [4] 顾峥.贾樟柯的钥匙――评影片《山河故人》[J].艺术评论,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