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有望执导大型古装剧 称市场很残酷(组图)

  高希希有望执导大型古装剧称市场很残酷(组图)

  

  高希希

  高希希有望执导大型古装剧称市场很残酷(组图)

  

  《男人底线》

  新版电视剧为换导演反反复复,搅得影视圈不亦乐乎。近日,记者意外得知,一部目前在内地称得上最重量级的古装电视剧将有可能请出金牌导演()。虽然高希希并未透露电视剧具体名称,但记者做了大胆猜测,很可能与《三国演义》有关。这也是高希希继《花非花》和即将开播的等剧后第一次执导古装剧。

  《男人底线》出状况?

  “话里有话,四噎记者”的报道这两天被网络纷纷转载。大意是,在由濮存昕、主演的《男人底线》开播发布会上,记者问到“濮存昕与许晴继《来来往往》8年之后二度合作有何感想”时,濮存昕出人意料地答:“咱能别提许晴吗?”几番较量后,记者将话题再次扯到许晴身上,问“您和许晴合作两次,私下有联系吗?”濮存昕反问:“你怎么对许晴这么感兴趣?咱别做小报记者,行吗?”提问中间,有记者穿插问濮存昕“男人底线究竟是如何?”濮存昕又表现得极不配合,答:“我不知道,你肯定知道。”有记者提醒:“剧中台词回答了。”濮存昕不假思索地答:“那是王海鸰写的男人底线。”濮存昕的反常表现,让记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记者:大家对于您和王海鸰的合作都非常期待。

  高希希:它是谈男人的生活质量,题目还挺新鲜的。拿到王海鸰剧本时,我感觉不如她以前的东西好,有些地方没有写透,所以修改剧本比较多一些。实际上,男人的底线还是责任和节制的问题,特别是为官和为人上要有自己的分寸。

  记者:据说王海鸰基本上是不允许别人动她的剧本的?

  高希希:在文字转换成镜像的过程中,我必须要进行重新组合,否则就不需要导演,直接编剧拍就得了。我和王海鸰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她非常简单地把这事交给我。她当时若说不能动,我也就不拍了。

  记者:濮存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这部戏更应该找一位男性作家写,才能更懂得男性的心理状态,您认为呢?

  高希希:我倒是觉得“男人底线”是离不开女人问题的。这戏有意思的一点是,看似一个婆婆妈妈的女人,实际上是撑起了一片天,没有这个女人,这个男人是要坍塌的。

  记者:濮存昕在记者会上一提到许晴就躲闪,不愿提两人8年后的合作,让人猜测两人拍摄期间是不是出了问题?

  高希希:因为这之前有很多小道消息,包括他们拍《来来往往》时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所以,小濮就很抵触,这也可以理解。

  我对濮存昕以前电视剧的认可度不是特别高,但这部戏他确实有不俗的表现,这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系。我私下跟他开玩笑说:“你就把这个角色当成人艺的院长来演吧,怎么着也是个厅级干部。”因为长期在话剧舞台上,容易把一些话剧腔调带到影视剧里,我对他唯一的担心就是这个。虽然我们很熟,上下楼的邻居,但是有关业务上的沟通这是第一次,我怕沟通不好,表演方式就会有问题,但我没想到,他完成得非常好。

  记者:现在讲述在婚姻内外徘徊的男女情感的戏很多,有点泛滥,您怎么看?

  高希希:这也是没有办法,导向就是要宣传、弘扬主流社会文化概念,很多历史剧、涉案剧受限制,所以很多作者只有在家庭伦理问题上做文章,这确实是没辙,出口已经被关得特别小,写完妻子写丈夫,写完夫妻写保姆,绕来绕去,都在这一个主题上。还是面对现状,努力在这一块内容上把小细节拍完整,在细节上决定一下成败吧。

  舍《红楼》取《三国》?

  从婚姻剧《结婚十年》、悬疑剧《花非花》、军旅剧《历史的天空》,到亲情剧、青偶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经典重拍剧《新上海滩》,高希希涉及的题材范围之广令人惊奇。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高希希这么多年来,一没碰喜剧,二不沾古装剧。虽然有媒体放出风声说高希希将执导大型古装剧《孔雀东南飞》,但在记者的求证下,高导不仅否认了这种说法,而且还透露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从高导“(高希希有望执导大型古装剧称市场很残酷(组图))中”,记者进行了大胆猜测……

  记者:您现在是多产导演,怎么保证既拍这么多剧,又保持在一个水准上?

  高希希:我可能是近两年国内导演拍得最多的一个,我自己都觉得没办法,有些因为合约,有些要还人情债。还是心态问题吧,首先要克服浮躁,我觉得人只要一膨胀,就容易出问题,不管如何,你要亲力亲为。最怕的就是拍得多了,作品就水了。还是得心平气和、按规矩办事吧。

  记者:您一直没有拍喜剧和古装剧,有消息说您准备拍古装剧《孔雀东南飞》?

  高希希:本来是想还一个人情,但我看了剧本,忍受不了,还是决定放弃。因为我觉得质量第一,如果源头不杜绝,污染会很大。

  记者:拍古装剧的想法又搁浅了?

  高希希:可能下半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古装戏,应该是国内最大的一部古装戏。

  记者:《三国演义》?

  高希希:因为还没有最后定,就这两天准备签字。我看过剧本,写得非常成功。前段时期我推掉,一是觉得我拿捏不好;二是当时《红楼梦》剧本确实有问题。这次一看,剧本很好,所以就有点动心。而且从小我也喜欢这部小说。男人嘛,喜欢阳刚的东西会比较多一些。

  记者:同样是名著翻拍,您接了《上海滩》,却推掉《红楼梦》。

  高希希:《红楼梦》刚开始接触时我就有点脑子乱,思维不够清晰,所以我推了。中间出了不少事,又有人找我,但我觉得还是国内最好的人选,她拍摄非常细腻。说实话,《红楼梦》我始终拿捏得不是特别好,可能我骨子里缺少这些东西吧。

  为什么英雄越来越痞?

  记者:明星的号召力不如从前,很多没有明星的电视剧却成了荧屏黑马。

  高希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还真不能说仅仅有明星就可以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星现在已经不是主流,明星有明星的实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扎扎实实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制作班底。这很关键。

  记者:《士兵突击》没有一个女人,包括《历史的天空》都是以男人为主,包括这两天公映的也是,女人反而被认为连花瓶还不如。

  高希希:《士兵突击》这些戏火的原因还是现在的英雄缺失吧,英雄概念在观众心目中是大量需求的。自从有了“石光荣”之后,革命历史剧一下子就有了新的概念。后来有了《历史的天空》的姜大牙,到了《亮剑》,李云龙又往极致上走了一步。等到,更痞的人出现了。现在英雄一个比一个痞,我觉得有点儿过了。共产党员是有草莽英雄起家的,也比较多,但是,他最终还是要变成有文化的人啊。文艺作品老是极端表现,就会矫枉过正。至于《投名状》和《集结号》,两部戏女人不好看还是导演处理问题,尤其在那部戏里简直……比起《投名状》,我觉得还是《集结号》有质感,因为作为电影导演,首先要把故事讲清楚,把人物搞清楚,《投名状》这一点做得不好。

  记者:您前两天还批评?

  高希希:说实话,我不是从艺术上去考虑,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忍受这种东西,以我们目前的世界观判断,很难接受影片要完善一个汉奸和一个抗日英雄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电影在国民中公映。作为导演,的功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但可能李安是在殖民地长大的,所以他对这种民族气节的东西是含糊不清的。连张爱玲发表小说时的那个年代对这些都有看法,现在把这个小说翻出来,再放大,我觉得在主流影院放映会有一些问题。既然对内地导演限制那么死,为什么这样的片子却可以在主流影院放呢?这对内地导演不公平。

  记者:军旅戏已经火成这样了,再想拍出新意来很困难,但据说您对您拍的军旅戏非常有信心?

  高希希:《光荣岁月》正好反这些痞的东西。我就想表现军中知识分子相濡以沫走过60年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相信观众肯定会喜欢,因为我投入的情感比较多。一是因为我是军人;二是因为我在拍戏过程中会逐渐加强自己的信念。我也觉得莫名其妙,还没开拍的时候,我就有些彷徨,我和说,咱们都静一下。不怕你笑话,我当时把重新看了一遍,看完觉得有一股气流传遍全身。我又把郭小川的诗买回来看,那种感受特别神奇。

  记者:尤小刚在“剧变中国——中国电视剧改革开放30年”论坛上称中国电视剧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产量过剩,浪费严重,建议国产剧应该减产,您怎么看?

  高希希:我跟尤导稍稍不同的是,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市场调控,竞争嘛,优胜劣汰。我觉得如果还是按指标分配,那不是又回到计划经济,问题不是又出来了吗?现在电视台要求电视剧质量特别高,如果购片主任负责购买的3部戏达不到标准就下岗。导演也一样,3部戏要是上不了,你也就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市场是很残酷的,在好莱坞更是这样,有市场就拍,没市场就走人。

  记者:您是拍电影起家的,以后会拍电影吗?

  高希希:会,但也得等到2009年。要把我刚才说的大动作做完。因为这部戏70~80集那么长的篇幅,要干就得一年多。

  本报记者 白郁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