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古代老师为啥能有“神一样”的地位?

  神州日知 乐儿

  泱泱中华,尊师重教传统很久,教师节也有2500多年历史,从春秋战国就开始了。

  古代有“人有三尊,君、父、师”说法,人们甚至把“师”与天、地、君、亲并立于同一牌位供人朝拜。

  在中国几千年灿烂历史中,“师”受人尊敬,被人爱戴非外国所有。

  古希腊的“智者派”是西方世界最早出现的一批专职教师,但是,他们没中国古代教师——圣人和官人——的待遇。

  所以,尊师重教,也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和文化。

  天地君亲师这5个字正体现出中国人终极关怀所在,是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由于它的深入人心,对中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

  天地君亲师思想朝鲜很早,发端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更在民间广为流行。

  这也是正使得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 

  汉字里,“天地君亲师”5个字的写法也极为之讲究,“‘天地’二字写得很宽,取天宽地阔之意;‘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须封严,谓君王一言九鼎,口不乱开;‘亲’(亲)字中的‘目’不能封严,谓亲不闭目;‘师’(师)字不写左边上方之短撇,谓师不当撇(撇开)。

  此外,还有所谓‘人不夺天,地不离土,君不离口,亲不闭目,师不掉巾’的说法”。

  这种写法形象地体现出中国汉字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这种象征意义也表露出儒家伦理对其深刻影响,对君王威严的敬畏,对亲上长寿的祝愿,对教师角色的重视,对天地自然的感激,这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孝”观念。 

  很显然,人们对“天地君亲师”的崇奉,体现出人们的精神信仰,即仁孝观念,积极上进、尊重规律的入世心态。

  人们的这种焚香祭拜“天地君亲师”牌位的现象有别于宗教祭拜,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为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

  老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成为中国人长久祭拜对象,充分表现中国人对老师无上的尊重,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

  古代,光教师称谓就不下10种,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也是老弟地位崇高的体现。

  尊师重教这种传统,也体现在庆祝教师节日上。

  和如今不同,古代,一年里,“教师节”远远不止一个,甚至天天都是教师节,而且,丰富多彩,休假、补贴、会餐、发福利一样不少。

  其实,古代大小节日,对于教师来说,都是节日!

  在特定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学塾开办关闭时,学生往往会向塾师送银钱或礼物,称之为“节仪”。

  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节敬”。

  节令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节日。

  如果说“小节日”型的,“非正式教师节”有点多。

  那么,“正式教师节”就比较容易让人记住了——在很多地方,“教师节”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当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人情不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节仪”时间点也有些不太一样。

  比如,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这些日子就用礼物表达对老师尊重。

  清明、端午、七夕和重阳,这4大重要节日,有的家族还在这些节日,专门给老师送上节日贺礼。

  在所有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

  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

  节令或塾师生日时,可以不送礼,但第一次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

  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

  具体就各朝各代来说,情况也有不同。

  “法定”教师节雏形,早在汉代就出现了,

  汉代,随着正规“学校”的产生和扩大,出现一定专职老师。

  《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若是处在郡国,则称为“学”;若是处在一个县或者一个侯国里,则称为“校”。

  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中写到:

  汉、晋时期,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不仅如此,皇帝还要邀请“老师们”,即当时的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大家一同会餐,吃好喝好,席间还可以吟诗享乐。

  看到皇帝在这天祭孔、请老师们吃饭,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汉武帝便是一位尊师有礼的君王。

  据《通鉴·汉纪三十九》载,有一天,汉武帝到东郡巡视,顺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时的老师,“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

  之后, 就这一个小小举动,便使得天下大化。

  尊师重教,孝亲友善的风俗随即弥漫开去。

  蝴蝶效应,使得后汉前期,“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物价超便宜),牛羊被野。”

  由此可见,老师一职,由传道授业到改政移风,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实际上,祭孔这天,就是古代教师节,老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我国极为繁盛的唐宋时代,依旧沿袭了“祭祀孔子”的大礼。

  当时,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各地政府也要从本地学校学长(相当于校长)、学正(相当于教导主任)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这应该是如今“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最早雏形。

  据说,获奖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到了清代,不但祭典孔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教师薪酬福利也越来越丰厚。

  农历8月27日这天,政府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还会“升职”——最高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这时提拔。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段时间把这个日期定为教师节。

  即使1985年后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把孔子生日定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每年孔子生日依然是庆祝教师节的日子。

  而香港在未回归祖国之前,也是把孔子的生日当作教师节。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教师又是礼仪传播人,教师节自然不能随随便便过,有着极为浩繁严格的礼仪。

  释奠礼,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朝每代释奠礼,都有属于自己的祭孔乐舞和祭奠歌辞。

  最初,释奠礼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

  参加释奠礼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

  后来,祭孔被当作国家大典,但“家祭”仍照常进行。

  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据悉,释奠礼从南北朝的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的阶下“拜孔揖颜”,即所谓“释奠礼“。

  后来,人们又在阴历8月27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

  这一天,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隆重。

  古代老师地位这么高,自然做老师的门槛也不会很低,教师从业同样需要通过各种“考试”!

  《学记》里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古代要求老师治学严谨,严谨才能得到学生和民众尊重。

  由此可见,严师之难也不是现代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

  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

  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试。

  而且,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隋唐时期,中国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

  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

  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

  其中,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宋代是民办学校开始兴起和繁荣的时代,私立书院流行,但朝廷对官学同样抓得很紧,要当上“公办教师”同样得考试。

  宋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

  由于考试过严,全国州、县的教授数量明显减少。

  古代,正是教师有无上地位和极好福利,所以,在凡人眼里,人间除了皇帝,教师是唯一有着“神一样”地位的人。

  这样,老师与“天地君亲”并列,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神农氏教民稼穑,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有巢氏教人造屋,伏羲氏教人兽猎等。

  其实,最早的老师,就是一些圣贤。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三皇五帝不仅是统治者,更是部落走向文明的引领者、教育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吕氏春秋·尊师》就写道,“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求学路上,尊师是最难的,却也是最重要的。

  最后,教师节,祝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