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是否真像宫斗剧里演的那么血淋淋?

  真实历史中清朝后宫的争斗真的那么惨烈吗?像《甄嬛传》、《如懿传》中嫔妃、皇后的争宠斗心机掌权谋划地位,还是说是电影电视剧中角色丑恶化夸张了?

  附资料:宫斗、殉葬、专宠:不为人知的清代后妃陵墓故事

  不会比古代的政治斗争更血淋淋。

  皇宫和朝廷都是人和人政治斗争的地方,而不是什么低级的正房斗小三修罗场。真正的宫斗是大明王朝1566那种残酷,最不济也是康熙王朝那种残酷,而不是甄嬛传那种矫揉造作,小心眼儿的残酷。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的一切都是围绕权力制度展开的,而不是围绕一两个玛丽苏的爱情展开的。

  当你身中剧毒,却无法立刻就死,而身边的人个个都是要杀你的凶手,你会作何感想?

  【清光绪帝死因鉴证】一书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蹩脚皇帝人生最后4天的历程(感谢章相辛苦截图科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17日,慈禧“病忽转剧”。当天晚间5点多,正在批阅奏章的光绪帝如常见到了前来送膳的太监。这膳食说来也特别,因为是慈禧下赐的,但真的深究起来也特别不到哪去,慈禧早就有把自己吃的食物送给光绪品尝的习惯,而光绪也早已接受了来自母后的这种虚伪问候。“慈禧每餐拣自己不喜欢吃的三四件菜命人给光绪送去以示慈爱,有时三四件菜要分三四次赏,每送一次,光绪都得起立叩头谢恩,连一顿安生的饭也吃不成。”——【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

  吃多少是你的兴趣问题,吃不吃就是你的态度问题了。于是,光绪如常起身表示感谢,然后当着送膳太监的面吃下了赐食。

  不久之后,送膳太监回到慈禧的住所仪鸾殿,向圣母皇太后报告万岁爷已经用膳了。

  慈禧却在此时,立刻下令通知内务府下属部门在“乾清宫”西次间准备光绪帝的棺椁以及相关丧葬用品,并派遣太监通知内务府大臣入内。(老娘当你是个死人了)

  大臣们见到来报信的人通知“皇上病重”都无比震惊,早上的时候光绪帝还如常在勤政殿上朝,并因为酱菜好吃而下令奖赏进献的人员,相隔不过半日怎么会变化如此?甚至还有大臣以为是谣言。

  6点多,被通知进宫的大臣们在乾清宫见到了光绪帝的棺椁,这一幕和27年前慈安太后暴崩时的情景简直如出一辙。事实上,光绪帝此时才刚刚开始感觉不适,连下两次谕旨紧急召医,并使用“速使”,“刻即”这类用词,乃是从未有过的。(不妨碍慈禧把他当死人对待)

  看到这里,脉络大家也都清楚了。17日这天晚上,慈禧或许是亲自在自己的膳食中下毒(200毫克砒霜仅有1颗绿豆大小,加上慈禧当时根据记载因为生病只在床上帷帐内吃饭,隐蔽性极高。下毒此事实在不必多此一举假手旁人),然后用类似“这东西还不错,拿去给皇帝也尝尝”的借口,命人端去给光绪帝食用想要借此将皇帝毒杀。

  正是这样,才会出现送膳太监刚回来禀告,慈禧便立刻着手准备光绪丧礼的举动。按照慈禧的预料,光绪在17日当晚一定会驾崩。所以她想把一切按照突然死亡的规程进行办理(就像当年的慈安一样)

  可事情出乎慈禧意料,肠胃型砒霜中毒其实未必会当时身死(医学上甚至有中毒后5天才死亡的事例存在),光绪帝在万般不适里成功挺过了17日。

  于是慈禧设计的光绪突然死亡的程序失效,决定按照逐渐衰亡的步骤来解释光绪的死。

  从次日起,接连有名医入宫为光绪诊治(慈禧欲盖弥彰的做法)。

  光绪三十四年10月18日上午,西医屈永秋进入瀛台给光绪帝诊治,他见到了这样一幕: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 :”肚子痛的了不得!“余见此时病状:夜不能睡,便结,心急跳,神衰,面黑,舌黄黑,而最可异者频乎肚痛——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者。余格于情势不能详细检验,只可进言用暖水敷熨腹部而已。

  屈永秋此时已经发觉光绪帝的病颇有异常,但无奈限于条件不能进一步为皇帝诊治。

  当晚,内务府又找来一批名医为光绪看诊,根据其中一名医生杜钟骏的【德宗请脉记】,当时他编写的脉案被内务府大臣和醇亲王载沣要求修改,原文中的“恐有猝脱”改为了“在在棘手”。也就是刻意掩盖光绪病情严重性。

  与此同时,【内务府日记】和【上谕档】在18日出现了空白。尤其是内务府日记中17日的记录紧跟19日,可见是故意不写18日的情况。而干涉光绪脉案书写的醇亲王载沣,在18日和19日两次单独与慈禧会面,这一段在他本人日记中也刻意被略过。

  之前17日被召入宫的内务府大臣们,也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对昨晚讳莫如深起来。

  到了19日,杜钟骏再次入宫为光绪看诊,此时光绪“喘息不定,其脉益疾劲而细,毫无转机。有年约三十许太监,穿蓝宁绸半臂侍侧,传述病情。”

  而杜钟骏,周景涛,吕用宾3位医生的脉案都有19日光绪“知饥不能食”,“饮食难进”,“欲食无味”的情况。可见病情危急到了无法进食和服药的地步。可笑的是已经连话都没力气说的光绪帝在19日的【起居注】内还被记载到仪鸾殿向慈禧请安。此时有关光绪的官方记载已经深受干涉。

  根据【脉案】,20日有施,吕,杜,周4人诊病。查吕杜周3人所开脉案,却根本看不出光绪病危的端倪,想来是受内务府与军机处大臣干预,几名御医只能在文字上淡化病情。

  珍贵的是,4个医生只有施焕一人敢于在医案上写光绪已经出现危症:“睑微启而白珠露,嘴有涎而唇角动”。换言之,光绪在20日上午已经出现翻白眼的症状。施焕之所以敢这么写,也说明这时候光绪的情况已经是有目共睹,内务府再怎么干预也是眼见的事了。

  同日中午慈禧正式下令,溥仪于宫中教养,载沣为摄政王,政治上已经否认光绪存在的地位,不然任命摄政王这道旨意毫无意义。(根据载沣的行为来看,即便他没有参与直接毒杀,也一定是相关知情者,为了儿子即位无所不为啊)

  到了当夜子时,太医院最高长官院使张仲元,开出了表示光绪即将死亡的脉案。

  于是各位御医收到内务府电话通知,在21日紧急入瀛台。

  到了21日下午6点多,被砒霜残忍折磨4天的光绪帝终于断气。在慈禧准备之下的“常规”皇帝驾崩安排也运转起来。

  在这场毒杀行动里,慈禧自然不必说,内务府大臣,军机处大臣,醇亲王,庆亲王,乃至各位替光绪看病的御医,不是相关黑手党就是已经看出了端倪选择不作为。由着光绪一个人在瀛台逐渐被砒霜蚕食而死。身边的大佬们都等着你死,想想都觉得可怕。

  原文发表于搜狐:大清后宫日常:当皇后1年能挣多少钱?

  先答题面:

  历史上热衷贡献宫斗戏码的妖妃总共就那么几位,想在压抑又礼法森严的清朝后宫找出这样一位就更难。至于清宫剧里很多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后宫毒瘤”真实历史中其实都是温婉贤淑的皇家贤内助。 比如清朝有这么一位妃子,皇帝是这样评价的:“妃素病弱,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和平,实能赞儴内政。”

  猜出她是谁了吗?这位就是《甄嬛传》里飞扬跋扈、赏人“一丈红”的年妃。一生恭谨谦和的皇妃没想到最后坑她的竟然是编剧。

  再延伸下背景,数字之道编辑查阅了历史论文、文物专家著作、故宫博物院出版物、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清代宫廷会典等,还原真实的紫禁城升(si)职(bi)之路。PS以下内容为清王朝后宫。

  开启紫禁城升职记首先得进宫。除了穿越以外,正经古代少女想进紫禁城只能通过选秀。清代有两种选秀女的方式,少女们究竟会拿到哪种剧本要看出身。

  八旗秀女—选妃

  按照清朝规定,八旗女子凡到了13、14岁必须要参加秀女选看,只有落选后才可自由婚嫁。

  

  

  如此精挑细选出的想必一定都是高贵优雅的美人。不过很多人欣赏过清代后妃们的画像都觉得一言难尽,说好的后宫美女如云呢?皇帝太惨了!

  

  清代选妃并非选美女,而是挑选门第和德行都适宜的女子,比起颜值,端庄、贤淑等特质更易博得青睐。贪恋美色有违满清祖训,对不起列祖列宗是严重过失,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可能受到训诫。

  在伦理观念、维系贵族血统的影响下,清代八旗秀女的选择范围不断缩小。到清朝晚期,官员敷衍了事,旗人也不重视,光绪年间甚至出现“无人可选”的状况,这一制度最终走向消亡。

  出身高贵能参与选妃,内务府出身的秀女就只能去选宫女了。

  内务府秀女——选宫女

  

  清代不存在麻雀变凤凰。除妃嫔外,挑选宫女对出身血统也有要求,因为宫女们一旦得到皇上宠幸,也是可能一跃成为后宫宠妃的。内务府包衣相对王公贵族虽然等级较低,但是作为上位者的世袭仆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比平民百姓还是要高出一等。平民家的女儿注定无缘皇城。

  排位决定“伙食”

  

  后宫中,嫔以上为“主位”,有朝服、朝冠,贵人往下则属于低等品级,皇后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且有协理后宫之权,为了后宫和谐,有皇后在位时一般不会册立皇贵妃。

  皇后与嫔妃的关系既是妻妾也是君臣,妃嫔见皇后和见皇上一样须行臣妾之礼,适逢节日、庆典、皇后生日还要行礼祝贺。宫中等级不仅决定关乎权力还决定了生活质量,除礼数外,从衣着到每日膳食都严格按照身份地位区别。

  

  (来自数字之道设计师的呐喊:这做了答应根本吃不饱!!!)

  升级路漫漫

  深宫岁月不甘心数地砖,想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清代册封妃嫔一般为逐级加封,由答应常在等低位逐级晋升为贵人、嫔、妃等高位。除非是赫舍里皇后这样小小年纪就成人生赢家,一般妃嫔在宫中的晋升之路可是一段由青春书写的漫漫长路。

  

  逐级晋升到高位最快也要12年之久。觉得太慢?这已经是著名宠妃的开挂模式了,独得皇宠的尚且如此,更多的嫔妃可能过了几年就被皇帝遗忘在深宫中。后妃最多的乾隆到了暮年时自称“只有二妃二嫔”。然而据《请皇室四谱》统计,乾隆84岁时健在的妃嫔仍至少有9人。这就尴尬了,不知老皇帝是真记性不好还是故意的。

  不过有时皇帝对妃子爱得深沉也可能不按常理出牌。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董鄂妃,在被立为贤妃后仅过了4个月就被越级晋封为皇贵妃,她去世后顺治帝还将她追封为皇后。这样跳级是极少数,大多数情况还得按规矩来。

  上位避坑指南

  宫女为起点的晋升路是艰难模式,除了要忍受繁重的工作、打人不选日子的主子,还有可能在泡到皇帝之前就因为笨、病被赶出宫。对,你没有看错,太笨也是会被赶出去的。

  没有被赶出宫,顺利得到恩宠也请注意谨言慎行,不要企图迷惑皇上。清朝祖训“不得沉迷后妃”,后宫中还有针对皇上的“防沉迷系统”,皇上和后妃的“夜生活”清廷有严格规定,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比如超时,后妃们就要受仗刑,另外内监会在皇帝寝宫门外诵读祖训,皇帝需披好衣物跪着听完。慈禧太后还是懿妃时就因此吃过苦头,咸丰帝和爱妃厮混不理朝政,结果懿妃被带到皇后处,先被数落了一遍过错,接着就挨了板子。

  不得宠没出路,得宠还要受皮肉之苦,如果还仗着皇帝的喜爱为所欲为更是大忌,一旦触犯了宫规就只能等着降级。乾隆的小女儿十公主生母汪氏就曾体验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得到皇帝宠爱后,汪氏内心膨胀了,一次竟失手将宫女打死。主子虽是主子,但也不可滥杀无辜为所欲为。汪氏从妃贬为嫔。要不是后来有备受宠爱的十公主,以后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熬过了漫长的后妃升级之路,躲过一路各种坑,皇后宝座就在眼前。当宠妃难,当皇后更难,这最后一步可能是最远的一步。不信我们就来看看清朝28位皇后(多尔衮生母情况特殊,未算在列)都是怎样站上后宫食物链顶端的。

  

  清朝大多数皇后,都是端庄有教养的名门闺秀,一早被皇室选中成了皇帝未登基前的嫡福晋或者小皇帝的大婚对象。如果没有一步登天的命,就要盼望养出好儿子,如果儿子继位,生母也会被尊为先帝的皇后。否则只能在宫中熬到高位,还要等皇后崩逝才有机会。鉴于清朝200多年历史中活着被废的皇后只有1位,真的想像电视剧、宫斗文里靠后宫争宠上位,期待皇帝有朝一日废了皇后,建议少说话、多做梦。

  真实的紫禁城后宫可能还不如吃鸡刺激。少些宫斗套路,多些运气和耐心,荣华富贵说不定就在前方。

  PS.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满足?西太后抢班夺权了解一下。

  真实的后宫争斗比电视剧来的更加精彩,更加残酷,更加让人意想不到。

  宋仁宗时期的一次后宫争斗,牵扯范围之广,谋划布局之深。作案手法之高明。让我惊叹,你们到底是要闹哪样?

  本文根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以及央视法律讲堂·文史版综合整理写就

  首先介绍出场人物

  1、宋仁宗 宋史上最知名的皇帝,狸猫换太子案件中的太子。为了不让太监受罚忍着饥渴都不喝水的好人。历史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大好人一个。

  2、曹娥 北宋名将曹彬的孙女,宋仁宗第二位皇后,长相不出众但是贤德。后来在宋英宗期间垂帘听政过,在神宗年间反对过王安石,保全过苏轼。

  3、张美人 前面提到过,曹皇后长相一般,而张美人因姿色妖艳,舞姿优美,被仁宗看中,深受宠爱。此前因为二女儿早夭,自己病重,请求降级为美人,此时已经是第五年了。

  1048年,闰正月,十八日。宋仁宗留宿在坤宁宫。

  突然,宋仁宗被惊慌人声吵醒,发现外面火光闪动人声吵杂,还有惨叫之声。慌乱之下宋仁宗问随侍太监发生了什么事。

  随侍太监一度以宫中处罚宫女过度造成骚乱来搪塞,但立即被曹皇后制止并说出真相,宫内有人大举杀戮放火,情势不明。宫廷卫队不知为何不能发挥作用,

  宋朝当时宫廷禁卫军有五个指挥(军事单位),一指挥为六百人,应该至少有三千人以上。

  宋仁宗怕这是大规模叛乱,惊慌躲于厅房中,这时候已经能听到刺客挨间搜索的声音了。曹皇后作为将门之后,临危不乱,指挥宫女和太监锁死厅门,设置障碍。同时派人偷偷出去搜集宫中常备水,当乱匪纵火一处便扑灭一处,避免火势扩大。

  这是非常明智的,如若发生大火,众人必定开始群结皇帝寝室。优先救火,等于暴露皇帝位置。

  当乱匪非常靠近时。曹皇后命令道:“天黑了,我们没办法看清楚谁是谁,谁出去抵抗敌人,我就给他剪掉一缕头发。天亮之后我们检查头发,凡是剪有标记的,皇帝会以护驾有功重赏你们。”在曹皇后的激励之下,坤宁宫的宫女和宦官们在危急关头竟然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不抵抗,必死无疑,抵抗,等到援军到了,既能保住性命,还能立功,不如拼死一战。一打开门才发现,突然发现所谓乱军只是“四个酒醉的宫廷侍卫”。

  此时宋仁宗爱妃张美人却离奇赶到现场,以一介女流之身护驾,仁宗大为感动。不久后侍卫长王中正带兵赶到,用箭射死三人,一人翻墙逃脱。事后发现叛乱的四人是崇政殿侍卫颜秀、郭逵、孙利、王胜。三人死亡只有王胜逃脱。

  天亮后宋仁宗下令全面搜查,但务必留活口,搜查三日后入内副都知宦官杨怀敏在北楼找到王胜,王胜三天没有挪窝,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杨怀敏却当场下令将他乱刀砍死。这显然违背了皇帝的命令,也引起了宫中议论。之后侍御史宋禧入宫查案,但活口皆无查不出什么具体情形,最后只能以追究皇城司领导杨景宗、入内副都知宦官杨怀敏、入内副都知郑保吉三位宫廷守卫的主官来结案。

  然而意料之外是皇帝似乎也想将此事息事宁人,不想追查幕后内情,只将三人外贬为地方官,甚至杨怀敏贬官后还被留用,继续在皇城司当差并未离开宫廷。御史中丞鱼周询感觉事态怪异,联合御史台官员多次上书表明宫廷谋反刺驾历朝历代都是大事,甚至株连多族有之,从未有轻放,且宦官杨怀敏有杀人灭口嫌疑,此事内情复杂。然而似乎无法改变皇帝心意。

  直到御史何郯坚持将三人处死论罪。僵持不下,皇帝才秘密召见告知其当晚张美人护驾的感人事迹,而杨怀敏是在张美人处当差护卫,两人似有功过相抵之情,御史何郯才稍有软化,最后杨怀敏还是离开宫廷被贬往滑州任官,处分告一段落,此一过程与仁宗厚德仁爱不喜杀生的性格也有关联。

  然而后续朝议与处理过程中,掌握天下军政大权的枢密使夏竦却多方维护杨怀敏,并大加赞许张美人,甚至逾越礼制要求给予她皇后同等待遇。后被翰林学士张方平反驳,汉朝的冯婕妤以肉身替皇上挡猛兽也未有一下官升五等等同皇后之事,才将夏竦压制。

  之后疑似夏竦党羽的谏官王贽上书,认为皇后当晚表现出奇镇定,皇后有嫌疑是幕后主使。然而御史何郯却迅速上书反驳,认为此事发展怪异,种种迹象显示有人想将此事引导向废除皇后并立张美人为皇后的方向发展,痕迹明显。劝皇帝别太快下定论小心中计。似乎何郯的说法有效,之后便无下文。皇后也无事。宋史正史记载整个事件最后以四人不明动机的骚乱结案,没有幕后主谋。

  我们现在来看,这个案件有很多疑点,至今也没有合理的解释。目前史学界认为事情的真相是这个样子的。杨怀敏长期生活在后宫,他非常清楚皇帝宋仁宗最宠爱张美人,而张美人最想当皇后,怎么能够让张美人实现她的梦想呢?

  杨怀敏是宫内侍卫的副统领,负责各宫殿侍卫的分配,当然也有自己的心腹。如果他来安排,让颜秀等人在宫廷里制造混乱,然后让张美人在危急关头去救驾,那么张美人就会立下大功。这样才有机会成为皇后。

  据史料记载,颜秀等四人是在喝酒之后开始行动的。而“乘醉突入禁中”这个事情只有杨怀敏值班的时候才有可能。这四个人闹出了这么大动静,目的就是为了惊动圣驾。然后张美人适时地出现,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杨怀敏带领侍卫将四个人当场杀死。所以当时朝臣认为杨怀敏在杀人灭口,并不是毫无理由的推测。这个案件闹大之后,需要宫外朝官配合,枢密使夏竦和杨怀敏长期交好。所以案件发生后,他坚持主张在宫内解决。在御史台要求处罚杨怀敏的时候,夏竦再次坚定的站到了杨怀敏一边。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二记载:王从善等五人皆外迁,独怀敏领职如故,枢密使夏竦庇之也。案件发生后,所有有关领导都被追究责任,唯独杨怀敏还在担任原来的入内副都知的职务,正是夏竦在庇护他。不仅如此,在皇帝把张美人当晚的英勇表现告诉宰相大臣之后,夏竦再次站出来,要求对张美人讲求“尊异之礼”。怎么个尊异法?就是让她享有皇后一样的待遇。所以这个案件夏竦和杨怀敏密切配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上的爱妃张美人。

  可是仁宗时期的御史台和学士院有一股清流,御史和谏官坚持正义,维护国家的礼法制度和各种阴谋邪恶做坚决的斗争。皇帝想要减轻杨怀敏的处罚,御史何郯、胡宿纷纷上表,请求皇帝遵守国家法令,公平对待所有犯法的官员,不要因为个人感情厚此薄彼,最终迫使宋仁宗将杨怀敏贬逐出京城。也正是因为翰林学士张方平的阻止,张美人想要得到皇后的待遇也没有得到。有人甚至想把这个案件往曹皇后身上攀扯,御史何郯戳穿了他们的阴谋,使得仁宗皇帝不至于犯更大的错误。案件结束之后,御史们开始集中火力弹劾枢密使夏竦,何郯称夏竦为奸邪之臣。他认为夏竦在此案中极力的为杨怀敏打掩护,是为了结交宫里有权势的宦官,完全没有考虑到皇帝的安危,一心为了私利,没有半点忠心。杨怀敏既然被追究责任,夏竦也必须罢免。几天后,夏竦被罢免,出判河南府,到洛阳做地方官去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后宫斗争牵扯之广,作案手段之高明。内外勾结,甚至以皇帝的性命为筹码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比电视剧里演出的更血淋淋。

  那么张美人最后怎么样了呢?

  1048年十月十七日,再封为贵妃。,距皇后仅一步之遥。然而直到她死,也没有做成皇后。

  皇祐六年(1054年),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三十一岁。宋仁宗追忆张贵妃的温柔,悲痛不已,辍视朝七日,禁京城乐一月,仁宗未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并追册为皇后,使很多大臣反对。张贵妃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终于在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受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仁宗因为担心谏官们的反对,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才宣布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全谥为温成皇后“德性宽柔曰温,齐圣广渊曰成”。

  那曹皇后呢?

  宋仁宗生三子,但都是很早就夭折。其后因急于生子,以致纵欲过度,身体虚弱。早些年,皇后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当时宗实四岁。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赵宗实立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成为宋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英宗即位不久就生病,无法处理朝政。曹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待英宗病情好转后,曹太后即撤帘归政。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但曹太皇太后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未被神宗采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乌台诗案”下狱,曹太皇太后出面求情,苏轼才免于一死。

  同年冬天十月二十日(1079年11月16日),曹太皇太后病逝,时年六十四岁,全谥慈圣光献皇后。

  

  所谓宫斗剧,其实是一种成人童话,外皮是争风吃醋,里边包的是职场掐架,编剧导演理想中的观众是一帮想做心机婊而不得的办公室上班族,偶尔有宫斗剧看上了头的真拿这个当了社交指南,下场基本上就一个惨字。选材基本上都是明清特别是清朝,因为相对来说,这两朝的画风稍微正常点,更接近预期观众们熟悉的办公室生活,路子没那么野。

  汉章帝刘炟的正宫皇后窦氏没有生育能力,几个皇子全部都是贵人的孩子。其中宋贵人的儿子刘庆最得宠,立为太子。窦皇后吃醋,收买了一个姓蔡的宦官栽赃陷害贵人姐妹,活活逼死二人,然后以“畏罪自杀”上报,改立自己收(拐)养(骗)来的皇子刘肇为太子,刘庆被赶出皇宫,降为清河王。

  刘肇即位之后,后宫争斗一发不可收拾,阴氏邓氏两家掐得你死我活,接连发生新生皇子离奇夭折的事件,于是刘肇不敢再养娃,听说谁怀上了,第一时间派人监护,生下来就送到老百姓家里寄存,准备等养大了再找回来。但是刘肇活得太短没来及把事情安排清楚,送儿子这事儿又保密过了头,送出去的皇子绝大部分都找不到了,四处走访只找到一个叫刘胜的,是个病秧子,另有一个是前脚刚送出去后脚就找上门了,叫刘隆。

  升任太后的皇后邓绥权衡了一下,拍板让刚刚出生的刘隆继承帝位,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出生一百天就坐了龙椅——当然是让邓太后抱着坐的。这个邓绥的岁数不太对,印象中刘隆登基那会儿应该非常年轻的

  按规矩,清河王刘庆带着13岁的王子刘祜去朝觐这个小侄子,走个过场参加完典礼,邓太后把这哥哥叫住了:你可以回去了,刘祜先别走,这孩子不错,先留洛阳。

  刘庆一头雾水回了封国,把孩子留宫里了。

  几个月后,刘隆驾崩,享年不到一周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邓太后把刘祜留下的用意就是:皇位的替补继承人。一辈子干的最有影响力的事儿:低价收购了说文手稿

  于是,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弟终兄及”,刘祜即位,是为汉安帝,实权仍然由太后邓绥掌握。刘庆活着看到皇位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家,更是绝无仅有的一例。当年被窦皇后唆使陷害宋贵人的小宦官蔡公公,如今做了大太监,不断向邓太后示好,甚至为了迎合邓太后的一笔好字,改行做了工程师,一切公文书帖全部由邓太后亲自起草。

  公元121年,邓太后死,刘祜亲政,第一件事就是找这位大太监算总账——我奶奶和我姨奶是怎么死的?还有,我爸爸是怎么被赶出家门的?

  蔡公公知道自己这回算是跑不了和尚也跑不了庙了,于是——不用你帮,我自己来体面。

  他的画像至今挂在全国的教学楼里。这是哪首歌的调来着?

  宫斗,明清两朝真的已经算是很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