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返乡 营造乡村新计划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在中国转型期,城市化步伐滚滚向前,对乡村的挤压日益加剧。乡土生机在城市化一日千里的中国日趋黯然,乡村的活力日益衰竭。“国家的元气在民间,中国的根深植于中国的乡村社会”。源自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传自日本的社区营造理念,在中国的城市精英里找到知音,他们从城市走向田间,走向故乡,开始用行动,重建乡村的经济、伦理、信任以及生活方式,探索复兴乡村的可能。“返乡者在故乡找回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们的幸福也增添了故乡的荣耀”。

  还乡新滋味

  2013年6月底,一个普通的早晨,清风徐徐。

  西安,知名律师杨云标,西装革履,大口吃过早餐,夹着公文包,快步跨入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广州,艺术家欧宁,踱进敞亮的会议室,一个新的策展主题和细节,正等待他与同事商讨和落实。北京,某大学年轻讲师石嫣,面带微笑,翩然走上讲台,讲授现代有机农业的浪潮与思路。厦门,某国企高管邱建生,端坐在办公桌前,专注地翻阅着公司的报表和文件。台北,东吴大学物理系教授郭中一,精神矍铄,向台下的学子们讲解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其实,以上的一幕幕情景并没有真实发生。在踏入命运的岔路口之前,这些场景可能天天重复;之后,这些知识精英或先或后走出办公室和讲堂,踏上了一条营造乡村之路。6月的炎炎夏日,本刊记者在青山下,绿水旁,见证了他们的自由与努力、幸福与迷茫。

  从合肥市区出发,一路往西50公里,过了官亭拐到铭传乡,曲折的水泥小道继续延伸,在一面30度的山坡前,水泥路面戛然而止,转上一条砖道,豁然看到一个叫小团山的招牌,上面注释着英文“HILLTOPHERBFARM”(香草农庄)。

  小团山海拔130米,两边隆起,中间凹下去,像把太师椅。这地界是台湾巡抚刘铭传当年练兵的场所,后来变成采石场,再往后无人问津便成了荒山。如今,桑叶如盖,香草遍野。郭中一从小径上走过来,亮堂堂的光脑门,一头乱发向后飘散,微笑着,用浓重的台湾口音说,“我的父亲在这里出生,所以这里是我的故乡。”

  郭中一生长在台北,原东吴大学物理系教授。2004年,他当选为台北合肥同乡会理事长。“从小我填籍贯,都要写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但合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那年年中,郭中一便和妻子、留美教育学硕士庄惠瑛来到肥西县铭传乡考察。

  郭中一和台湾的一群学者朋友想做农场的念头由来已久,但台湾地窄人稠,农地很难取得,最终选择了安徽。当地政府抛出了很有吸引力的橄榄枝。2006年,郭中一带着几位台湾合伙人到铭传乡选点,选了4个地方,相距不远,打算各有分工。因还有教职,他签了投资意向书后就返回台湾。

  次年夏天,郭中一的妻子庄惠瑛辞掉工作,带着两个儿子搬来合肥打前站,这才发现4个点已被转手给了乡长的亲友,政府另外给了荒凉的小团山。股东们对当地官员的背信之举甚为愤怒,但考虑到荒地零污染,且不会与农民争地,因而把地租了下来。

  直到2009年,郭中一终于辞职,倾注全副心力经营小团山。关于辞职当农夫的缘由,郭中一说起文艺界流传的一则轶事:美学大师桑塔雅那在哈佛讲课,忽然瞥见窗外迎春花开,于是边走出教室边说:“我无法完成那个句子,因为我刚想起我与春天有约。”从此去而不返,潜心著述,终于完成系列的美学经典。郭中一则说自己的教学事业,在现今学界、教育界的积弊之下再难展身手,恰好遇到了小团山这个机缘。

   

  从合肥向北前进220多公里,穿过庄稼丰茂的江淮平原,可达阜阳市郊外20多里的三合镇,镇西3公里处的南塘村村头,屹立着一栋白色三层小楼,乃是南塘村合作社综合楼。村中土生土长的“著名农民”杨云标正在这里和村民开会。

  时光倒回1998年,25岁的杨云标从西北政法学院(今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南塘村,打算专心备考律师资格证。没想到,每天都有伸冤无门的村民向法律专业出身的他反映:村镇干部贪污腐败,工作方式粗暴,找种种借口罚款、打人、收提留。乡村腐化暗流涌动,杨云标揪心不已,他决定发挥专业优势为民请命。

  2000年10月,不知道是杨云标的哪封举报信起了作用,调查组来到村里,查明村支书、村主任和文书等人共贪污挪用公款七万多元。村干部被集体撤职,三合镇党委书记、镇长等人均受到处分。从此,找杨云标寻求法律援助的人更多了。每天忙着听农民们控诉,帮他们写材料,出谋划策。杨云标以维权为起点的乡建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2002年8月,杨云标作为惟一的农民代表,受邀在一个叫做“中国乡村建设论坛”的活动中发言。邀请杨云标的人,是他的同龄人邱建生。邱建生给杨云标留下的印象是朴实、温和,但邱建生自认为是叛逆分子。祖辈务农的他,1995年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国企。大量的阅读思考,以及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众多社会不公现象,让他试图寻找一条让乡村和农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出路。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倡导者,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在国内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践。持续不断的战争使他的乡建努力终被蹉跎,时空流转,那本书给在苦闷中的邱建生以启示。

  1997年,邱建生辞职,到北大和北师大旁听政治学和教育学课程,他渴望找到志同道合者,回农村践行晏阳初未竟的事业。寻找并不如意,直到2001年他策划了一套“乡村建设丛书”,在约稿时认识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其后,邱建生到了温铁军任总编的《中国改革》杂志社担任编辑。

  在本职的编辑工作以外,邱建生筹建了“中国乡村建设论坛”和晏阳初研究会,举办有关沙龙,并积极参与支农调研项目部的活动。邱建生找到当年晏阳初工作过的翟城村,筹建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带着办一所以培养乡村建设人才为己任的学校的想法,他反复去找温铁军寻求支持,开始几次都被拒绝,最后温铁军才终于同意。正因为这件事,温铁军曾笑称他从三农研究到乡村建设实践是被邱建生拉下水的。

  2003年7月19日,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成立。翟城村锣鼓震天,彩旗飘扬。艺术家欧宁关注到了这个新事物,并且阅读了晏阳初的传记以及一些乡村治理的历史和专著,然后他决定到各地农村去看看。他选择了诗友左靖的家乡安徽,他们一起去拜访诗友郑小光和寒玉。四位“文艺青年”的这次相逢,让一个落寞的乡村,后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按照郭中一最初的设想,小团山将建成为一个“生态农庄”。养鸡,盖房子。为了养地,种上绿肥植物,固氮肥土、改善土质,并利用生活废水、厨房垃圾发酵的有机肥逐渐少量施肥。原有杂树、杂草,悉数留下任其滋长,以做小动物的栖息地。

  既是生态农庄,就禁用杀虫剂和农药。夏日蚊虫飞舞,房子周围种的各种香草,弥漫清香,使蚊虫大减。把香草种到蔬菜和果树边上,也能防止虫害。经过数年培育,小团山上共种植四十多种香草,迷迭香、罗勒、薰衣草等成为农庄的经济支柱,一亩地可收获五百公斤香草,每公斤市价可达二十多元。香草还被制成各种盆景、香草枕头、香草包或提炼成精油等,每件售价从几十到数百元。以香草为烹调原料制成的各种美味,也成为自家招牌。小团山正式被定名为“香草农庄”。

  山下有片一百多亩的鱼塘,原先塘水乌黑,怪味扑鼻,鱼的品质不好。郭中一租到手后,清除淤污泥并清空杂鱼,消毒后重新蓄水,种上蓼草等吸肥能力强的植物,塘边自生出数种净水植物。郭中一还把有机香草拿来喂鱼,采取低密度饲养模式,收获的鱼肉鲜美,也能卖出高价。

  水土逐步恢复后,郭中一从台湾引进了名叫“越光米”的珍贵稻种,亩产成品350斤左右,卖15元一斤,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远比靠化肥农药收获亩产800斤左右杂交稻米利润高。因为发现这种无公害水稻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郭中一便在周边乡亲们中推广。

  为了化解与当地的隔阂,郭氏夫妇主动提出免费教村民小孩学英语、照顾村里患病的独居老人。村民慢慢对他们建立起了信任和尊重。周末,来自周边学校的孩子都会赶到小团山学习英语。几年下来,孩子越来越多,分成了程度不同的几个班。到了暑假,就开办夏令营。

  从上海移居乡村的诗人郑小光和寒玉,把一栋空置的徽州民宅巧加改造而成“猪栏酒吧”,吸引到参观者络绎不绝,不仅有当地村民,还有政府官员。当地人意识到自己的老房子是一笔看不见的巨大财富,开始着手保护。因政府重视,“中法乡村旅游合作项目”落户黄山市,“猪栏酒吧”被作为一个考察点。欧宁和左靖经过一番深思,在郑小光和寒玉的成果基础上推出了艺术家下乡的“碧山计划”。

  2011年欧宁在碧山村买了一幢徽派旧民居,决定在此地扎根,随后自筹资金,在碧山村策划组织了第一届的“碧山丰年庆”。8月26日—28日,声势浩大的“碧山丰年庆”活动,借用农村丰收庆典的形式,邀请了各地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当地的工匠、艺人合作,在名为“黟县百工”的民艺调研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些传统工艺和生活用品的当代版,并在村里的祠堂和旧粮仓展出,同时播映农村纪录片和剧情片,举办碧山村和徽州地区历史文献的展览、乡建同仁交流会、农产品市集等。因为反响不错,欧宁的团队获得了当地政府委托的2012黟县国际摄影节的组织策划工作,与第二届“碧山丰年庆”同期举行。

  “传统的艺术家是去采风,去农村是索取灵感,但我们强调的是艺术家们到农村奉献。比如黟县百工项目,就是对民间的手工艺做普查,针对有关项目,艺术家们提供包装,进行激活与再生。”欧宁强调“碧山计划”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帮传统手工艺者走出山村、找到买家,为此他们专门请了一些艺术家为本土传统工艺进行设计创新。“比如有一种渔亭糕,我们在举行丰年庆的时候,为渔亭糕重新设计了新的模板,制造出来的渔亭糕更有艺术气息,更容易吸引消费者购买。”

  欧宁和左靖还出资建造了一个铜像,其代表的人物是出生于碧山村的汪达之,其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学生,曾担任晓庄师范在苏北的特约中心学校新安小学的校长。铜像放在碧山村的村口,目的是帮村民找到自我认同感。

  总结过去两年举办过的“碧山丰年庆”,欧宁认为乡建的核心不是文化和艺术,而是经济和政治。但是文化和艺术是很容易进入的点,因为文化艺术有亲和力,再加上自己的工作背景,所以就先开始从文化艺术入手。慢慢地,希望将来能够通过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一种以村民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让他们直接分享,直接成为主体。

  如何让传统的乡村自治重新焕发活力,杨云标一直在试验,且同样以文化活动为切入口。杨云标采取的路径,是“以文艺促进参与,以参与促进合作,以合作促进互助,以互助促进发展”。他组织成立了南塘村农民维权协会、老年协会、兴农合作社、文艺宣传队、三合青年爱乡联谊会等,如此设计涵盖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目标是每一个方面都要让农民找到自信、找回尊严。

  杨云标得到过诸多褒奖,在他看来,2003年度获得南塘村“新乡村建设奖”是他的一个标志性转变:“以前我们主要是在做对抗性的维权,后来更多的是在从事建设性的工作。”在与外界越来越多的联系中,他受到启示—我们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了抗争。

  吹拉弹唱、划旱船、打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