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使命(全文版),附生命圆桌会第九期桌主,心理学家韩岩的人生故事——从空

  以下这篇随新公众号亮相的文章,或者可以呈现“新人本整合心理学”之一二。

  本文是根据我在今年(2018年) 4月份中美精神分析高级培训班一次讲课基础上改写而成。文章很长,将分小节刊出。小节顺序是:

  1)序。

  2)社会人格和人类永恒需要。

  3)区分匮乏需要和充裕需要的心理学。

  4)心理治疗的使命。

  5)自我意识进化论。

  

  一

  序

  从空心病青年到心灵助产士

  这个讲课的题目叫“ 心理治疗的使命”,当我将此标题交给武汉精卫中心童院长的时候,我在“使命”的后面打了一个问号,因为,谈到心理治疗的使命,如果你问我,有没有,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有。

  但是,关于使命的问题,我不敢说你就一定要认为除了治病之外还有其他什么。这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自己要去做选择的问题。我不太清楚大家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所以,我给这个题目打了一个问号。

  为什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这个我得讲一讲我个人在出国前,也就是我在选择进入心理学这个行当之前的一段经历。这是一段在 80年代的经历。

  我的青年时代是中国的80年代,你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刚出生不久。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我的大学的第一个专业,是海洋化学专业,厦门大学的海洋化学专业。当我进入厦大读书的时候,我就得了轻微的空心病(笑声)。

  徐凯文老师提出 空心病的概念时,其实 我有感觉。

  

  这种空心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我们高考前,我们都是拼了命,发愤图强。不怕你们笑话,我当年为了激励自己学习,也曾经做出咬破手指写血书给自己看以鼓励自己的事。中学时,我是学霸,我自己本身喜欢文科,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就上了理科(笑声)。

  可是,进入大学后,那种能够维持奋斗的激情没有了,我这才意识到我选择了一个自己毫无好感的专业。当时我在日记中摘抄到:

  “ 奋斗带来的苦恼消失了,幸福却也变成无聊和空虚,屡遭挫折的失望没有了,精神的振奋却再也不出现。”

  当年改革开放没多久,流行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叫选择,前面说过,因为我学习好,所以我肯定选的是理科。所以当发现选择错误时,已经太晚。

  生命中失去了热情和营养,相当一段时间,处于一个空心的状态。

  但那个80年代的好处,是西风东进,大量新鲜思潮进入大学,当年最流行的居然是文学青年!当时弗洛伊德思想进入中国,竟然是以文学面孔出现的,比如他的《性学三论》,是作家参考丛书,当年一个福建省文联作家把它复印了出来,窃笑着示意给我们看。

  这些思潮给了我巨大的影响。

  比如,存在主义进来,告诉我一个东西:人是可以选择的。萨特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你可以选择。我们当年,自由行动空间很小,连接吻是否可以这种事,也会演化为中文系黑板报上长篇累牍的论战。但是自由的思想终于进来了,马斯洛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理论进来了。

  如果没有这些思想,我猜想我的空心病会一直加重下去。而这些思想,恰恰是渗透在许多心理治疗流派背后的哲学和理论。

  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特别喜欢听别人讲心中很深的东西,这些交谈是如此激荡我心,我因此曾经写下过以下文字:

  “ 到底什么是社会需要?难道只有努力学习拿个好成绩分配个好单位才是真正的满足社会需要吗?可当我倾听别人打开他的心扉,让心中的幽曲混乱流成一道清泉,一首乐曲,我成了一个心灵助产士,这不是在满足生命更神圣的呼唤吗?”

  

  有件事非常有趣:有一次,跟一个朋友交谈,他有苦恼跟我说,说着说着我被他的苦恼迷住了,好像就进去了,我也忘了说了些什么,给了他那么大的启发,令他兴奋不已。他激动地对我说:“我们以后在东街口(东街口是福州的一个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标地带)那地方,搭个棚,摆个摊子,专做心理治疗。你一定客源滚滚不断!”(笑声)

  然而,当时还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当时不能转系,我们毕业后是被分配工作单位的,因此出国前,我一直未能真正实践自我选择职业的梦想。

  而这梦想是直到我后来来到澳大利亚后才最终实现的。我选择的是心理学。这和我之前希望从事文学创作有所不同。我当时虽沉迷于文史哲中,但总觉得这些学科有些空疏,不能实践地改造些人心,社会。

  而心理学中的心理治疗却让我有上接天空,下立于地之感:心理治疗不是一种对话吗?而“论语”也是一种对话啊。于是我进入了悉尼的麦觉理大学心理学系。

  说来颇为孤独,当时班级上百人中,除了我,竟然没有一个来自大陆的华人。多年后,当我注册为澳洲心理学家时,我仅发现了两位来自大陆华人的同行,但是他们中一位后来跟着他妻子开眼镜店了,一位去了教会成为半神职人员。

  

  在那段求学的日子里,但凡感到孤独和怀疑自己这个选择时,我脑海里经常盘旋的是舒婷的诗篇:

  《也许》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回顾我这段生命中的坚持,我后来给了一个名字来命名这种“ 不可抗拒的召唤”: 灵我。

  好,我想,我已经做足了铺垫,可以开始进入理论纵横了。

  

  二

  人性的永恒需要和社会性格

  

  理论纵横

  第一个问题, 社会会得病吗?

  弗洛伊德怎么说?

  在《文明和不满》当中的一段话:

  “如果文明的进化和个人的发展是如此相近,如果我们把同样的方法用在两者之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诊断说,许多文明体系或者文明的各个时期 --甚至整个人类 --都在文明趋势的压力下患上了‘神经症’? ......”

  “诊断一个人是否患了神经症,我们可以将他和周遭的环境作比较(我们假定这个环境是正常的);但是对于社会,我们却没有这种参照系,我们不得不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获得这种背景。但是即使有了透彻分析,但是有什么用了?我们不能迫使社会接受治疗。尽管有这种困难,我们仍旧可以预料,总有一天,有人会敢于从事研究文明社会病理的工作。”

  弗洛伊德寄希望于后代,来完成这个议题。

  谁直面这个问题呢? 弗洛姆。

  

  弗洛姆在精神分析圈中,是一个特别的人物。

  他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在80年代中国,弗洛姆大量的书,都已经翻译过来了,这大约与弗洛姆参与过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有关。法兰克福学派,是一个文化批判学派,他们大量以精神分析和心理的角度,对西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

  当年,弗洛姆的思想,要比起弗洛伊德还要吸引我,感动我。他极大地影响了青年时代的我。

  然而当年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在澳大利亚学习受训期间,整个学习和受训时间,弗洛姆的名字再也没有被西洋人提到。很长一段时间,我好像把弗洛姆给忘掉了。我在澳洲时,学的精神分析学派是自体心理学,所以满脑子是自体心理学的思想。

  直到我回国多年后,我再次记起了弗洛姆。发现他的部分思想比起80年代的中国,其实更好用于今天的中国。

  弗洛姆最早的专业是社会学,他的博士论文是研究犹太人社区是如何在其伦理下组织起来的。他一生参与了许多社会文化事件。他在墨西哥的时候,邀请日本禅师铃木大佐,促动了精神分析和佛教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后来出了一本书:《禅宗与精神分析》。

  他的晚年,基本是一个斗士,其重要著作《存在和占有》,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他的另一本书大约大家都耳熟能详:《爱的艺术》。

  

  好,我们下面来概述弗洛姆如何应用精神分析来分析社会病、分析社会文化心理。

  他的思想非常广大,在这里我只抓两个要点,来提炼他的精髓。

  第一,社会性格和人性需要。

  社会性格,是弗洛姆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共有的性格核心结构。它属于社会无意识范畴。

  注意,这不同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它指的是“社会人格将社会的外在规范需要内在化,以疏导人的精力,使其用在一个指定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下的工作,教育,家庭,休闲等各方面。”

  这个可以这样来理解:

  一个社会,如何去保持一个相对统一的规范呢?

  我们怎么样鼓励人去工作,养家呢?

  我们怎么样组织我们的休闲生活呢?

  我们怎么样组织我们的教育呢?

  所有的制度,文化的观念,如果要发挥效果,它一定要有效作用于人的心理。

  

  一个社会不可能单纯用一个强制的方式让社会正常运转,如果只是强制,其结果一定是不能良性运转。所以,它需要将那些规范、价值观,依靠于人的心理的一些特点,进行内化。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方法而异,因人而异,它会导致不同的内化结果。这些结果,这些外在规范和价值观养成的一些东西,弗洛姆把它叫做 社会人格。

  弗洛姆对社会人格进行了分类:接受型人格、剥削型人格、储存型人格、市场型人格、生产型人格,这仿照弗洛伊德的口欲期、肛欲期、性欲期,但用的是 经济视角。接受、储存、剥削、市场,生产,这都和特定的生产经济关系有关。

  对于这个分类法,我认为除了区分 生产型人格与其他人格意味深长之外,其他的分型,对指导我们今天来分析中国的社会人格,意义不是特别大。

  当然还是可以用的,比如你可以说,中国老一代人可能储存型人格、剥削型人格比较多。中国老一代人一半时间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勤俭节约、不消费、存钱;他们认为任何好东西,包括精神上的,都以存起来好,因此他们会逼婚,“存”一个丈夫,“存”一个妻子,以备生活的打击。

  而年轻人则不同,他们生存的时代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能市场型人格比较多,他们热衷消费,他们认为好东西关键在于交换,所以他们频繁更换伴侣,随着自己的市值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这不能以偏概全。

  

  我现在想说,弗洛姆这个分类中一个 最重要的区分, 生产型人格。

  人的心理,难道是像一张白纸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被社会的规范,价值观而涂抹颜色吗?

  心理学中早期的行为主义学派,是倾向于这个观点的。他们认为,通过奖励、惩罚,就可以把人塑造成任何塑造者想要的样子。

  但是,弗洛姆认为: 不能。他相信,人类有些 永恒的基本需要,这些永恒的基本需要会不断地涌现,去要求他的满足。这部分基本需要有时是和社会压力产生激烈冲突的。

  于是,会有好几种可能结果:

  一种结果是,你的被塑造过程极度艰难,结果你成了夹生饭,你充满内心冲突,一方面你满脑子的“应该如何如何”,但是另一方面你拖延症,强迫倾向,完美主义下无限痛苦。你也有可能变成反社会人格,成为罪犯。这解释了大量的心理病理现象。

  另一种结果是,你真的被社会塑造成了储存型人格、剥削型人格、市场型人格,但是,你的内在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极端的情况下, 你貌似成功,但内心空虚;你情况即使尚好,但是你依旧不能像生产 型人格一样, 充分发挥为人之功能--爱,创造和自主性等等。

  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的一大精彩之处正在于此,他不单纯从儿时创伤去解释心理病理,而是提供了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心理病理学的现象。

  三

  区分匮乏需要和充裕需要的心理学

  

  弗洛姆思想的第二个要点是, 在分析社会如何致病的基础分析下, 他反向指出了个体和社会如何可以去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这就是:

  我们应该去发展和满足人的永恒的生产性需要。

  这部分,我把它叫做,关于匮乏和充裕需要的心理学。

  这基于一个重要观点,人的生产性(这在后期人本心理学的思想中被称作成长性)需要是永恒的,它固然可以被暂时压抑甚至泯灭,但是:

  其一,这种结果导向了心理病态或亚健康的状态;

  其二,在合适的条件下,它可以重新出现和生长。

  所以,弗洛姆的精神分析又叫人本精神分析。因为它有这种人本主义的像是“信仰”的东西。

  

  

  现在我们再来充分展开下关于匮乏与充裕需要的心理学。弗洛姆在分析人性需要的时候,做了一个分类。他认为人类需要有两种 :

  匮乏性需要和充裕性需要。

  匮乏性需要特点是什么?就是驱力的概念,就是你感到有一种紧张,有一种压力,你需要把这个东西释放掉,得到满足,你需要得到满足。

  最容易理解这种需要的范例是生理需要---饥饿。饿了,你有种紧张压力感,吃了东西,压力放松,人满足了。

  人的生理需要重要的特点是周期性。你吃饱肚子,就不想再吃东西了。

  如果所有人的心理需要都按照生理需要的周期性规律运作,那人类就和谐多了,因为它太自然了。就像禅宗说的,“ 饿了吃,困了睡,吃时只是吃,睡时只是睡。”

  但人不是这样,他可能该睡的时候不能睡, 失眠;吃了还想吃,不是真的饿,而是 心里发慌,开始吃,不停地吃。还有 暴食症, 进食障碍。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人类的匮乏性心理需要不像人类的生理需要,目的物客观明确,遵循自然如春夏秋冬那般的固定节律。

  举个例子,死亡焦虑。当我们被这种匮乏性需要所统治的时候,我们将始终处于压力状态,不得解脱。

  我这里指的死亡焦虑不是现实的死亡恐惧---“比如你被判处死刑,明天就要执行”这种现实的恐惧,死亡焦虑极端的例子如强迫症的拼命洗手,害怕感染艾滋病。

  在这里暂时岔开一下,出一个思考问题给大家思考一下: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此时究竟引发的是死亡恐惧还是死亡焦虑?。。。。。。

  关于死亡焦虑这种匮乏性需要,有一串精辟的理论,我们这里就不能展开了。

  总之,弗洛姆认为,当个体人格被匮乏需要整个地统治了,他给出了一个命名: 不合理的欲望。

  弗洛姆认为,当人的需要完全被匮乏性需要所占据,是贪婪的根源,也是大量心理病理的根源。

  如果匮乏需要占据人的所有一切的话,人就开始很有问题了。如果占据了社会,这个社会也就有问题了。

  

  第二个概念,充裕。充裕性需要,弗洛姆认为,“是一个创造力的领域,一种内心积极活动的领域,不仅个人为衣食而工作,才能存在,进而才能充分发挥他的精力,人类进化发挥剩余精力,有所成就,不仅为了生存。”

  读完这段话,大家对充裕需要有点感觉了,对吧?

  但是,这是我所谓的充裕和匮乏需要心理学的开端,弗洛姆早期提出这种匮乏需要和充裕需要的心理学,他的理论在理解充裕需要这个地方还有些缺陷,讲的并不是很透彻。

  什么时候,我们才逐渐有了新的不仅更加清晰、自圆其说、又有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的理论呢?这是后来的事了。

  但是这里篇幅关系,我们无法开讲新理论。因此,我们现在绕个圈子。也就是说,我们依旧先按照弗洛姆的理论来对这些问题做一个初步解答:

  “人如果仅仅不断在满足匮乏需要,他一定是不断处于紧张压力状态的,没有太多幸福快乐可言。但是充裕需要则不然,当它被满足的话,它并非只是满足,放松状态;而是,它会进一步给你带来喜悦的感觉,因此,你充满活力,创造力。”

  弗洛姆说,这是满足和幸福(喜悦)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扩展和积累资源效应:它会进一步支持你去发展能力,从而更容易获得这种需要的满足,给你带来不断增加的幸福感。

  弗洛姆认为,真正健康的爱,就是这种充裕需要和其得到满足的表现的一个主要范例。

  但是如果我们的生命被匮乏需要占据,我们将离幸福十分遥远。

  继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之后,心理学在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明确地将他的理论确定在匮乏需要和充裕需要的框架内。所谓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估计大家耳熟能详: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排序依次递增为高级需要,低级需要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

  马斯洛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估计知道的人要少一些:他将自我实现需要和其他需要区别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即为匮乏需要,后者充裕需要他命名为“存在需要”。

  因此可以说,马斯洛是关于“匮乏需要和充裕需要心理学”正式提出的第一人。

  然而,其实,马斯洛的这个需要理论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最大的问题是,自我实现需要具体究竟是怎么回事?当马斯洛研究一群自我实现的人,发现这群人在人口比例中不到10%,那难道说我们世界上只有10%之人方可能谈充裕性需要,90%的人就不能谈吗?马斯洛这里的问题在于,他将自我实现的人格状态和某种具体的需要---这里指自我实现需要---混为一谈了。

  其二,马斯洛对为什么人们在满足了低级需要之后不见得就会上升到自我实现需要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许多心理学家,文化学者对这方面尤其给了很多批评。

  其三,为什么有些人没有满足低级需要,却有貌似强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莫扎特,穷困潦倒,但却疯狂追求音乐。

  所有这些未解决的难题,要等到我们未来讲一些新的理论时方能得到更圆满一些的答案了。

  我们现在只是将这种“关于匮乏和充裕需要的心理学”拎出,隆重地介绍,而后我们将转向“心理治疗的使命”这个我们要谈的主题。

  四

  心理治疗的使命

  

  心理治疗不同学派对心理病理学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心理治疗到底要做什么,是一种怎样的功能,产生不同的观点。

  有一种心理病理学观,目前在国内已经极为普遍地流传开了:即我们童年时代和我们父母的关系,如果在童年时代遭遇许多创伤,如果我们的父母不“足够好”,则是产生成年时代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的温床。

  这个思想,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提出,基本是各种心理治疗学派的共识,尽管其他学派对之重视程度不一。

  还有一种心理病理观和治疗方法,则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据心理病理学临床诊断的圣经DSM,分别抑郁症该怎么治,焦虑症该怎么治,人格障碍该怎么治。这和西方国家医疗改革引起的“医学模型”回潮有关。

  而当我提出心理治疗的使命的时候,我的思路基本是沿着 人本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发挥而成的。

  首先,这里要提一下,当人本主义心理学风起云涌的时候,在美国,有一句口号颇为流行,叫做:“心理治疗实在是太好了,仅仅用来治病太可惜了。”一些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还提出了一些更有趣的说法,叫做:要将“心理治疗”逐渐从精神分析的贵族化做法推向“民主化”。

  

  我对“ 心理治疗的使命”这个命题,提出一个叫做“ 双道理论”回应。

  去年的时候,根据哲学家,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等人的思路,我提出的是“ 三道理论”的说法。即 成长之道,净化之道,觉悟之道。现在,由于我们的讨论是围绕心理治疗,也由于让理论更简洁有力的缘故,我将其改为“ 双道理论”。

  第一道:疗愈之道

  此道之路径已经充分体现在精神分析起始的,关于童年创伤影响成年心理问题和心理病理的思想和方法中,它要做的是疗愈,清除或处理过往被养育经历中造成的阴影。

  第二道:进化之道

  或叫“ 成长之道”。这第二道思想是相当多心理治疗学派中比较 缺乏的,或起码是缺乏清醒的有意识地进行理论构建的。

  何谓“进化之道”?

  进化之道的理论基础已然在我前面谈到的“社会人格和人类永恒需要”,“充裕需要和匮乏需要心理学”的论述中。

  简而言之,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心理教练?...)既要行“疗愈之道”,又要行“进化之道”;更操作化、通俗化地说,既要意识到并处理来访者的匮乏需要,又要意识到并处理来访者的充裕需要问题。

  换句话说,心理治疗师的使命, 除了帮助来访者的疗愈,还有促进个体的自我意识进化。

  五

  自我意识进化论

  

  好,现在我们进入本文最后一个题目:自我意识的进化。

  我们先从一个议题说起:在我们心理咨询师圈、心理学爱好者圈,“个人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

  但是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词去问从来不学心理学的50后,60后,或者不管几零后,只要他不接触心理学,他们可能会觉得很诧异:“啥,什么个人成长?啥意思?”

  不过在我们心理学圈,谈及个人成长,大多是一些感性的分享;似乎很少人去从理论的高度来定义它、分析它。

  但是,无论如何,可以说,出现了一种 新的文化现象:它体现在中国人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热潮里,体现在这个叫做“个人成长”的词里。

  

  接下来,我要先讲一个文化的定义。我们现在习惯了谈论文化,以地域来界定,比如福建文化,武汉文化,上海文化;或者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美国文化,澳洲文化...

  当我谈论文化时,我更常用的是另外一种定义:

  文化,是一套价值观,信念系统,思维行为图式,一套人生的定位系统;

  它之存在是用来解决人生根本的存在困境的,它具有功能性;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定位系统是要根据变化来修正,才有可能起到它的功能作用;

  那些更能解决人类存在困境,给人类带来更多幸福的文化,是更文明的文化。

  因此文化,是必须进化的。不管哪个民族,无论东西,其文化都要进化。

  我认为,“ 个人成长”这个词的出现,正是中国文化进化潮流之上的浪花!它意味着 自我意识的诞生!

  但是,我注意到一些中国的治疗师,似乎无法从一个 更大的动态系统的视角上来看这个问题,他们非常喜欢持东西方文化不同论这样的文化定义来看待相关问题。

  比如,他们喜欢引用早期跨文化心理学的一些结论,如:“东方文化不强调一个人与其他人分割的自我,而是强调一个关系中的自我”。

  这样一来,当他们面对广大来访者中发展个人边界,分化自我的挑战之时,我不知道他们该如何应用他们学习到的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了。

  我怀疑,他们有些迷茫,他们或许开始摇摆不定:“ 从本土化的角度来说,这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不能用了。 ”

  

  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首先,上述拥引的那句话是非常早期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结论,如今显得有些过时。

  这是因为:确实,西方文化,包括西方心理学历史上,都有过一段时间这样的对“独立的自我”的强调,但是,在后现代思潮兴起中,已经有新的概念化取代这个简单的定义,换句话说,西方人的观念,他们自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文化也是在进化之中的;

  其次,西方人的进化发展方向,不一定是中国人的文化的进化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在中国的语境下,强调“独立的自我”,“自我的边界”,也许正是许多中国人文化进化之必须!

  今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周年。回想改革开放经过的历程 ---尤其是回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不难看到,今日中国之取得骄人之成就,乃因为两大要素:

  其一,中国开始打开国门的 开放,一种 允许和自由的姿态,使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系统;

  其二,一切都可归结为中国人 自我的觉醒!

  记得 80年代,年轻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着“我们过去没有自我,现在要有自我了”的说法。但是,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其奠定了基础的,乃发生于农村村民的土地包产到户这样的实验性改革!

  逐渐,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令到中国人开始拥有私人财产!从此,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随着私有财产意识的建立而拥有了难以摧毁的形状。

  然而,仅仅将自我等同于于财产,金钱,无尽的环绕金钱的奋斗成功,在今天的社会中,尤其在年轻的一代中又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我们突然出现了关于“佛系青年”“油腻中年”等等的词汇...

  

  如果将自我意识看做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进化的历程,许多模糊不清的文化现象将可获得清晰深刻的理解,心理治疗师所面临的任务,将可以从 文化进化这样的一个位置上予以定义。

  因此,在本文最后,我将简要介绍一个叫做 自我发展层次的理论。该理论庞大复杂,我有个关于它的20节的音频课放在“十分心理”公众号上。我在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讲理论之前,我还是先举两个例子:

  1

  在一个公司里,一些员工虽然认为老板的意见不会成功、是不对的,但是,员工不会说,他要保护老板的面子。很多人这样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但是,在美国进行的研究表明:并非只有中国人这样,美国人也会这样!这不是文化的不同!

  2

  第二个例子,著名的研究,电击的按钮试验:

  把试验的人,放到一组里,电击者和被电击者。被电击者,需要完成一些任务,没完成,电击者按按钮电击他。如果实验员指导电击者,不断加大电击强度而不顾被击者的惨叫,电击者会不会因为对方痛苦而不执行下去?

  其结果发现,这些人听命于实验员了,即使对方惨叫,也还是要听话,还是要听试验权威者领导的话。

  这项研究原来以为只有德国人会这样,因为德国人是权威主义文化人格。但是,错了,实验放到美国人那里,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以上两个研究例子,突出体现了,我们原来以为是属于文化区别的现象,其实体现的是 个体自我发展层次的不同。

  

  自我发展层次理论是个拥有漫长传统背景的理论。

  它最早来自皮亚杰,然后是科恩伯格---这不是研究精神分析的科恩伯格,是研究道德的科恩伯格。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层次论,科恩伯格提出道德发展层次。

  接下来,自我人格的发展层次理论出现了:列文格、罗伯特凯根。列文格是个重要人物,他有一本书:《自我的发展》,有中文版,不太好读。他对自我发展有一个纵贯的研究,讨论了很多精神分析的自我发展理论。但他是个科学心理学家,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明了一套测试,测试的是人的自我发展层次。这套测试蛮成功的,不断被后人研究和发展。

  我们现在重点介绍罗伯特凯根的理论。这个理论回答了我早期学习应用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时一直无法解答的 难题:

  一个人的自体客体既然是不同种类的,那么它是否在一个人一生中有一个不同层次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需要?

  这些年,我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先是心理治疗师的培训,而后开始面对公众上课,有时给企业家上课、给高管上课、给政府的公务员上课,我越发发现这个理论的好用!

  凯根理论说,人有 两种核心的动力:

  ?一种是 自我独立发展的动力,这像是人的自恋发展的动力;

  ?而第二个动力,人需要跟别人 连接,需要 归宿。

  这两种动力,交织在一起,时时要求一种整合,整合结果,于是形成了暂时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层次。而 自我意识的进化,实际上是 呈螺旋式上升的。

  

  一共有0、1、2、3、4,5这样几个阶段。有些阶段,个体人格表现出更多独立的,自尊的,自恋的特点。

  ?看左边这一段,2、4这个阶段,他像是在发展自己的自我,自恋、自尊的那条线。

  ?右边这一段,1、3、5阶段,更多显示出集体的,亲密的,连接的特性。

  于是当我们看一个人,这个人看起来特别独立,特别自尊,不一定是他的个性使然,有可能是因为他发展到了2、4这些阶段。

  比如,青春期很叛逆很自我,他只是在一个特定阶段而已。在另外一些阶段,他可能变得更看重合群,融入集体当中。

  这些阶段,沿用翻译“领导者的意识蜕变”一书译者陈颖坚的翻译,又可分别有如下名称:

  ?第一阶段:魔幻自我

  ?第二阶段:以我为尊

  ?第三阶段:规范导向

  ?第四阶段:自主导向

  ?第五阶段:内观自变

  

  发展阶段,还可以用前习俗、习俗、后习俗这种大的分阶段法。

  01

  前习俗阶段

  社会化还没有成功,就是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如果深入进去看他的认知方式,人际关系处理模式,其实还非常幼稚,甚至没有办法胜任社会生活,这就是“以我为尊”之下的阶段。

  02

  习俗阶段

  习俗阶段,这个人社会化完成了,看起来社会功能比较好,事业上,家庭上,相对来说似乎都是胜任的。

  他挺合群的,可能人家认为他是个好人的,如武志红说的,中国式好人。如果没有自我发展层次理论这个参照系,武志红对中国式好人强烈批评似乎有点过,因为中国式好人还是比中国式坏人来得好吧?(笑声)。

  当然,如果从更高的阶段来看中国式好人,可能还不够好,为什么?因为有个后习俗阶段等着他了。这个习俗阶段,通常是“规范导向”阶段。

  03

  后习俗阶段

  那么“自主导向阶段”到底是习俗化阶段还是后习俗阶段?这个不好说。要看个体所在的文化的习俗重心落在哪。

  如果社会文化大多数不太鼓励自主的话,那么个体拥有这个特点就成了后习俗阶段了,如果社会文化很推崇自主、独立,自由,那么他就落在了习俗阶段。

  “内观自变”,显然应该是后习俗的发展。我们文化中经常谈论的大我,无我,其实最切合的是这些高阶段的人生观。放在低阶段人身上来讲,经常变成所谓的“灵性逃避”,不落实处。

  

  自我发展层次理论的精彩之处打破了中国文化如何如何、西方文化又如何如何不同这种简单思维,--打破了所谓的“东方文化不强调一个人与其他人分割的自我,而是强调一个关系中的自我”这样的陈述:

  因为任何的自我都离不开关系的视野,就像任何的关系都离不开自我的视野!

  关键在于什么样的“自我”?什么样的“关系”?

  自我发展层次理论精巧地将自主和连接设计为两极,任何人格的发展阶段都包含了对这两极的某种整合结果,只是,某个阶段可能看似以“自主”为重点,而另一个阶段,则看起来像是以“连接”为重心而已。

  我们延伸来举个例子说明它的应用:

  让我们想象几种不同的婚姻关系:

  ?在一种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自主性都让位于关系的稳定性持久性;

  ?而在另外一种关系中,关系的稳定性持久性则让位于双方的自主性;

  ?现在再想象另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自主和持久同时被整合起来。

  如何才能达成第三种婚姻关系?依照自我发展层次理论,个体需要爬过漫长的人格进化阶梯,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不是某个文化的固有特质,而是文化的进化结果。显然,在现代社会,比起古代社会,这种可能要大的多。

  下面,我再讲一个自我发展层次理论的精妙之处:

  每一个自我发展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自我发展结构,叫 主客体关系结构。

  客体是什么?是自我经验中那些可以被你审视的,觉察到,思考到,处理到,抱持到,控制到,你觉得对它有责任的,这个东西就是你的 客体。

  而那些被你全然认同,融为一体,置身其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那种情况下,就是你的 主体。

  主体,它是一定没法知道的,因为它就是那个在运作观察着的。而客体,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主客体关系,看一下这个图,比较清晰。这个人被一个框,给框住了,这个框住的东西,没有办法审视看到的主体部分。

  下面的人,手里捧着球,已经从框框里跳出来了,把原来的框框---也就是他原来的主体,现在变成了客体,可以来端详它了。

  第二张图跟第三张图有什么区别?第三张图有喜悦,距离更远,球变小了。还有什么?第二张,定睛看,抓着看,对这个东西似乎还没有把握,要很用力地看,这个圆还很大很大。

  第三张,这个圆放在手上,很自若的样子,很喜悦的看。不同的发展阶段,原来是被那个主体框住了,逐渐可以来审视它,逐渐淡然淡定看它,这就是主客体变化过程这个概念的形象描述。

  自我意识进化的历程就是这样不断把原来的主体变成客体,逐渐扩大我们的认识经验的旅程。

  这对心理治疗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对而言,如果人的发展,越到一个高的阶段,相对整合了更多的东西,他理解其之前的那个低阶段就较为容易,比如,5阶段理解4阶段的人会比较容易,因为4阶段曾经是他走过的一部分旅程,3阶段,2阶段,1阶段都是。因此,他容易理解4阶段,3阶段;但是当然,1阶段因为走过的时间太久远,他可能已经忘掉了,所以也不容易。

  但是,反过来,低阶段理解高阶段就会显得困难。依此,我们再次推出一个结论:

  “ 心理治疗师为了完成他的促进来访者自我意识的进化使命,他自身需要进化自身的自我意识。”

  

  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就要结束了,最后我们用解析一个常见的例子来管窥一下自我发展层次理论的应用:

  这是一个爱情的例子:

  

  女子说,“你真的爱我吗?有时我觉得你没有像我爱你一样爱我。”

  

  男子回答:“当然我爱你啦,我不爱你,我还会在这里吗,我早就走了!你看看我为你所做过的事情吧!我们在一起做过好多事啊!你不觉得我们在一起时很开心吗?你知道我喜欢和你在一起,我当然爱你了。”

  

  女子回答:“可是,为什么你不能和我分享你内心的真实情感啊,就是心里深处,你到底对我有什么感觉,你从不说。比如吧,我心里是怎么想你的,怎么感觉你的,好像这些都对你不重要!你从来不会问,你也不想去知道。我过去以为,我这些内心的思想感受对你很重要,但现在发现,好像不是这样的。”

  这个例子很常见,对吗?

  你怎么分析?你会不会说这女的想多了,女的都这样!从自我发展层次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与性别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 与发展层次有关。哪个在高一些的阶段?是这个女子!

  为什么?因为该男子可能在自我发展的 2阶段。

  因为他的 心理化能力还欠发达:他虽然知道别人与他的想法不一(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自我发展的 1阶段,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种想法经常会模糊掉没有掉,变成:“我以为你是这么想的,你一定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区别于高阶段者,他对这究竟有什么不同不感兴趣。

  他对人的内心,那种种复杂的感受、想法、逻辑,不感兴趣。他更多以做事情的方式和人进行连接,就好像他还未发现人居然有复杂的心灵这样一种东西的存在!

  他的依恋需要基本是跟对方在一起就行了,在一起做事情;我给你这个东西,你给我那个东西。宛若交换一般。

  该女子可能在 3阶段,她的心理化的特点,开始凸显出来了,开始对人心有很多好奇,有很多复杂的理解。她们开始需要交流思想!

  通过交流思想来获得一种共同体感!

  3阶段的渐渐深入到一些点,有时似乎会带来更多困惑和矛盾,但是这其实是进化中的必经之路,切勿和心理病态混为一谈。解决这种困惑,不是“不要想太多!”而是“ 学会正确地思考!”

  以自我发展层次理论的角度去看人生,我们许多观念可能会被颠覆,这毫不奇怪,因为自我意识进化的道路就是这样在困惑,挑战中渐次前行的!

  补充阅读

  

  我原来在国内拿到的第一个本科学位是和心理学毫无关系的海洋化学。但我一点也不喜欢我的化学专业。那是在80年代,一个人文思潮汹涌的年代,那时候知识青年的时尚是沙龙,在那里谈论文学,西方哲学,精神分析等等。当时我深深被西方的一个思想迷住:就是所谓的自由选择--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热爱,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是比较异端的,正统的思想是个人需要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我记得我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曾经写下一段文字为自我选择辩护:“什么叫社会需要?当我聆听人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感到一种神秘的召唤,召唤我去理解它表达它,然道那不也是一种神圣宏大的需要?”我当时呼应这种心灵召唤的行动是去从事文学创作。

  到了90年代初,时代风向变了,兴盛起下海经商潮。就是在那股风潮下,我出了国,来到澳大利亚,开始的想法和大多数来澳的同伴无异: 就是来这里挣一大笔钱后回国。

  在继后宛若洋插队的打工生涯中,我洗过碗,下过农场,做过工厂,还因为我们当时这个群体居留身份上特殊的地位经历过许多非正常社会生活的黑暗和扭曲。当我今天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意识到80年代精神之芬芳在我心中留下的深远影响,它像是悄悄播下的一个种子,让我不至于在艰难困苦中沉没,并顽强地提醒着我所应该去的方向,尽管周围生活的洪流似乎反方向而去。

  打工几年后,我开始酝酿新的生活计划,因为那时就已经觉得什么打工挣一笔钱回国的想法是多么幼稚荒谬。关于这一点,我当时以蒲潇的笔名在华人媒体上写过不少讨论这批中国“留学生”心路历程的文章,我当时发明了一个词,叫”精神难民”来描述这批留学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个词后来甚至被一个澳大利亚的华人作家引为他的一部文学评论著作书名的一部分。深圳大学的钱超英教授在一本他编的海外华人文学论文集中收录了许多好多篇当年我写的围绕这个主题的文字。

  于是我开始试图实现我在国内未曾实现的自我选择职业的梦想了。我记得80年代的时候,虽然我热爱的是文学,但其实最喜欢阅读的是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著作,最热爱的作家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也是在80年代的沸沸扬扬中,记得有一回和一个朋友谈天,谈着谈着,我的倾听和理解令他如此感到一种宽慰和颍悟,他对我说,“我们可以在市中心街口,找个地方开个心理咨询沙龙如何,一定会有人来的!”

  这样,在澳大利亚,我的心中升起想学习心理学的愿望了。有一段不短的日子,我时常泡在图书馆,读各种各样心理学的书。有几段阅读的经历不能不提。

  一是我读到的一本弗洛姆的传记,书的首页上录有一段80高龄的弗洛姆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现代生活于我一直有种不可思议的面貌,我不太理解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地生活,我的精神家园一直是在宛若中古时代的气氛中,那时候人们将主要精力灌注于传统的学习,人格的完善,精神价值的追求。。。。”这段话当时一下子触到我的心坎。

  另外一个感动的阅读经历是荣格传记中的一段话: “当我们想到一个生命或一个文明的兴衰枯竭,我们无法逃避一种绝对的虚无的印象,但是我从未失去一种感觉:在那永远意识的底下有一种永恒生存的东西,花开花谢,但那底下的根茎永存。”那段话令我涕泪而流,象一道阳光射入一片黑暗混乱的思绪。

  如果以上提到的两个心理学家共鸣于我心中的是一种古典之根的话,那么另一个在出国前我所不知道心理学家罗杰斯,震撼我的则似乎是一种全新的现代阳光。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三大根本原则是:真诚合一,共情倾听,无条件的的正面关怀。

  他说的虽然是心理治疗,但它展示于我令我整撼的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的可能。第一次读到这三大原则令我感到颇为惊讶的是:三大原则的后两条重点在于对别人如何关爱的方面,但第一条却是事关自己的:真诚合一地表达自己,这对于1992年的我如雷贯耳:我们既可以真诚合一,又可以同时对他人关爱?这分明意味了一种既肯定自己又肯定他人的立场,原来这是可能的?从我那个年代接受的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看来,这真有些不可思议!

  我被罗杰斯迷住了。真诚合一这意味着一个人需要高度的自我意识!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他无法分辨何谓真诚,何谓自我完整;无条件正面关怀,它意味着一种众生平等的包容性,充分体现一种民主之价值;而共情倾听,它走的很深,它要进入他人内心私世界的深处,与之共鸣,从而令个体的内心世界获得一种“合法性”,可以被展开。多年之后,虽然我明白了它正暗合佛家思想中的“慈悲”之意,但如果没有罗杰斯的思想和实践示范,没有后来多年自己的心理治疗实践,它于我将不免是一个空洞的语词,教化的大话。

  在图书馆泡心理学书泡了好一阵后,终于我决定选择成为心理学家作为我新大陆生活的事业旅程。

  所以你可以看出,我选择心理学家作为自己的职业,自己之前的生命已经铺垫了很多,走进它顺理成章。心理学家这个职业于我并非只是一个稻粱谋的工具,而是一种心灵的召唤。后来在逐渐形成的自己的心理治疗思想中,我给这种召唤一个新的概念,叫“灵我”。灵我是“我”的,自我之诞生是现代之产物,但它必须又是灵的,这通向后现代的超越:在出国二十年中,我渐渐取得了一种深层思想上的统一性。

  继后我的成为心理学家(补充说明:在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的含义必包含实践工作,主要是心理治疗)的道路不可谓不崎岖。记得当年进悉尼的麦觉理大学去学习心理学本科的时候我已届而立之年,我的当年一起出国的同伴们都忙着回国娶妻生子,买房买车,弥补多年在澳大利亚一段非正常生活的困顿;而我的心理学之路才开始,我将要用非自己的母语学习需要很多语言功夫的学科,我不知道我毕业后是否能够找到本专业的工作,特别当心自己有语言文化的能力可以给西方人做心理咨询吗?最后,我笑言:就不妨把这以后的几年当“出家”吧!

  回首往事,一些你当初以为最难的后来不见的是不可逾越的,而生活中总有你意想不到的困难横空出世,这一切再再显现生命的无常。然而人生道路上将要遇到的实际具体的障碍,其实并无需构成事先你生命中选择的根本考虑因素,因为选择的根本动源需来自灵我。因为服膺于他,你方可活出你生命的激情和活力。而你活着,其实并不都是为了安全,为了动物的需求,而是为了成为一个人。

  在成为心理学家的道路上,我成为一个人,遥想我死亡时的墓碑,刻上这几句话,我心无憾。

  WorkFace

  ??关注WorkFace公众号??

  公众号定位

  社群的思想策源之地

  年度关键字

  年度计划

  课程计划

  WorkFace Motto

  点个 在看让世界看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