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情结,真的有那么罪恶吗?

  核心提示:不是处女就分手!中国人的处女情结有多严重?部分男性的“处女情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少女性也认同这种执念,甚至以自己“不是处女”为耻。持有这种观念的女性可能不知道,“处女情结”并不是自古有之,中华文明五千年,四千年的时间里女性都有较宽松的性自由。

  处女情结,上升到道德标准,这是非常不尊重女性的。

  当然,男生是处的话,要求女生是处是可以理解的。

  选择自己想要的爱情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正经,和那一段感情是否幸福,可能两个人是否是合适的,绝不是靠这点。之前某新闻媒体对一群男性做了一个调查,其中有接近86%的男性有处女情结,有43.39%的男性把女性是否是处女作为择偶标准。而这其中的原因是,不少男性把这个东西上升到了道德标准,以此去评判一个女生是不是干净,是不是自尊自爱。

  还有一些原因是觉得女生没有了第一次,无法建立信任感。还有就是男人的占有欲和自尊心作祟,以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很多老铁都无法忍受女朋友在自己面前提起她的前男友,如果被女朋友拿来和前男友做对比,肯定是分分钟爆炸。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动物世界里,雄性动物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或者所拥有的东西和伴侣受到威胁,就会对外界竖起敌意。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当女生陷入爱情,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会为爱冲动,男人和女人在遇到爱情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为爱冲动,想要和喜欢的人牵手,想和喜欢的人亲吻,想和喜欢的腻在一起,这些欲望是人的本能。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去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所谓的专一,也不是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是在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而对伴侣最好的态度是好奇,然而不是批判。

  部分男性的“处女情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少女性也认同这种执念,甚至以自己“不是处女”为耻。持有这种观念的女性可能不知道,“处女情结”并不是自古有之,中华文明五千年,四千年的时间里女性都有较宽松的性自由。

  “处女情结”兴于宋朝

  尽管三从四德的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已开始出现,但那是对社会礼节的规范,就性而言,宋代之前的中国妇女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

  先秦时期,虽有儒家的节欲论,但也有道家倡导及时行乐的主张,《左传》、《史记》等正史记载中关于男女关系的故事并不少见。

  男女情投意合,就可以啪啪啪。要是谁妨碍了,还会被举报处罚。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周礼·地宫·媒氏》

  汉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并没有严苛的“处女”观念,女性再婚改嫁也是常有的事。且不说平民百姓,汉文帝他妈薄姬在嫁给刘邦前,是魏王豹的老婆。汉武帝自己就是二婚的结果。其母王娡初次嫁一平民金王孙,在生了女儿后被选入汉景帝的后宫,又生下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便大张旗鼓去民间将同母异父的姐姐接入宫中。魏国君曹睿他妈甄宓在嫁给曹丕前,是袁熙的老婆。至于曹操……曹操不爱处女爱寡妇……

  有胡风传统的隋唐在性观念上更开放,在以开放著称的唐代,对爱情和性的追求就十分大胆。诗人李商隐就说过:“女笄上车,夫人不保其贞污”,大意就是,你想保你家新媳妇是处女,很难。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继母,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媳。据史料记载,唐朝再婚的公主有二十七人,如果驸马爷过世,皇族会立马给公主另选夫家。敦煌遗留的文献中,曾出现一卷残文的标题:《优先婚前同居书》,实际上是一种契约,是男女双方在正式婚配前实行试婚而同居时的一种文字协议。你看,古人都比现代人有远见多了吧。

  唐朝风气开放,从其服饰也可窥探一二

  

  皇族没有严重的处女情结,民间也如此,平头百姓家庭再婚改嫁情况很普遍,夫妻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一纸协议也可以斩断情缘。

  之前的五代还出了个“寡妇断臂”的故事——一个寡妇送亡夫灵柩回家,夜晚投宿一个旅店。旅店老板拒绝,说罢就牵起女人的手推了出去,怎料女人眼神一怔,手起刀落就把自己胳膊砍了下来……因为它被男人玷污了!当然这情况搁在五代并不普遍。

  中国妇女的性自由在宋朝出现了转折。北宋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嫁给宋真宗前,十几岁就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手艺人,这位丈夫带着刘娥从四川来到了首都开封闯荡,将老婆刘娥给卖了,刘娥一下子从贫民变成了奴婢,几经周转竟然进了襄王赵恒的府邸当奴婢。这个赵恒有个和曹操一样的癖好,不喜欢处女,却钟情于人妻,加上刘娥颇有姿色,赵恒一下子就对这个西蜀小姑娘动心了……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宋真宗皇后刘娥始终不能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女皇。尤其南宋之后,程朱理学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理念,使得女性失去了改嫁或再婚的正义性。到了明清时代,“贞节”甚至成为了一种宗教,别说已婚妇女,即使没过门要是男方过世,女人也得守寡一辈子。“守贞”的紧箍咒不知道酿造了多少人间悲剧,其不仅缠绕着平民妇女,也波及皇族,南宋之后,史书上就再也没出现过公主改嫁的案例。贞节牌坊是怎么立起来的?中国贞节观念的变迁

  

  活泼可爱的邱莹莹,因为“非处”被应勤甩了。这大概是《欢乐颂2》开播以来,引爆的最大话题点了吧?

  剧中的邱莹莹因为 “不是处女”被男友应勤抛弃,引发了观众的大讨论。“处女”,一个如此陈旧、落后的词汇居然出现在时尚新潮的魔都上海,不仅激怒了剧中的其他角色,也“惊诧”了很多戏外观众。

  《欢乐颂2》中邱莹莹把自己“非处”视作人生污点

  “处女情结”尽管早已不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但这一观念从未在真正消失。不论报纸杂志有多少抨击,不论微博微信上有多少骂声,在现实社会里,以“贞操”衡量女性的直男癌并不鲜见。更可悲的是,还有部分女性也深以为然,甚至像邱莹莹一样因自己不是处女而自责。

  专家称9成中国男性有处女情结

  相比古代,甚至十年前,中国有处女情结的男性比例肯定越来越少,但这并不代表“处女情结”已是个历史词汇。在性观念开放的今天,依旧有不少人持有贞操的观念,且这个数据可能远大于很人们的想像。

  

  2015年,凤凰网曾做过一项调查,其中85.8%的男性读者承认自己有“处女情结”。也就是说,平均10个男人里,就有8个持有处女观念。参与此次调查的男性共有11000多名,相对于13亿人口,样本略有不足,但85%的比率远超人们的想像。

  凤凰网的调查结果并不是“孤案”,早前腾讯网也发起过一个“是否在意老婆是非处女”的投票活动,15万参与的网友中59.4%的人表示肯定在乎,另有27%的人表示比较在乎。完全不在意的只有不到14%。这样的结果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可。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发表文章称,中国9成的男性具有处女情结,且短时间没法改变。

  常见的处女情结有两种,第一种是纯粹把它当成个人喜好。比如一个女孩子,更想找一个身高180的人做男朋友,纯粹是私人择偶观。

  但很不幸,应勤则属于第二种有害的处女情结:他不仅把处女情结它当作个人喜好,还把它上升到了价值评判的范畴。

  在他眼里,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女生,是不检点的,脏的。这就好像一个女孩子说:“我的男朋友必须身高180 ,并且所有身高低于180的男生都是低等生物。”

  这是让观众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但其实在这背后,有远比审判式处女情结更可怕的东西。

  以“非处”为耻的女性更可悲

  不论哪个时代,“处女情结”本身或许没什么错,男性想要一个处女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追求,但这必须是在对等的前提下。古代男权社会对女性有“贞操”的要求,男人却可以合法的拥有一妻多妾。现代社会,“处女情结”作为一种自律尚有一丝存在的合理性,倘若以此绑架他人势必不能被现代文明所容忍。

  《欢乐颂2》中邱莹莹的男友应勤也以“童男”之身要求自己,确实有对等的前提,可他因此认为已经不是处女的女友不自爱,并把所有“非处”女孩都归结为品格、操守有问题,这样的观点和古代腐朽的男权没什么两样。

  《欢乐颂2》中“处女情结”很深的应勤

  

  

  

  

  后来应勤对邱莹莹的舍友樊胜美直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是她自己没能坚守住,她怪不了别人。”

  

  一方面很多人批判应勤是直男癌,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觉得应勤说得对。可即便我是男人,也无法赞同应勤的态度。他有处女情结无可厚非,但是他把非处女简单粗暴地等同于不自爱和污点,这就很令人厌恶了。

  应勤对“处女”的执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深受其害的邱莹莹居然认同这种观念,也把“非处”视作自己人生的污点。2015年,号称有8000万会员的珍爱网做过一次“处女情结”的主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有一半的男性有处女情结,还有65%的女会员也很在意自己是否是处女。

  

  事实上,像邱莹莹这样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女孩在现代社会不少见,她们深受处女贞操观的毒害,同时也是“处女情结”的捍卫者。前不久,江西九江学院的一场女德讲座中,一位叫丁璇的女性专家就发表了如下言论:“女孩最高的嫁妆就是贞操”、“女性衣着暴露容易失身”、“女性被人强奸属于辱没自家祖先”……

  不知道这位专家是否了解,女性守贞这件事并不是中国祖先一直以来的倡导,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并没有如此狭隘的贞操观。

  处女情结,真的有那么罪恶吗?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应勤太“直男癌”。他不应该把婚前性行为等同于“不自爱”,以此来苛求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太不近人情。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我们应该尊重其他人的选择,即使你有处女情结,也应该对其他“非处女情结”的人抱以宽厚的态度。

  看完这些以后,我的心里总有一根刺,毛剌剌的扎得难受。

  医院里面非常简陋的人流手术室,你们大概都没有去过吧。

  那里幽暗的走廊上,坐着一茬又一茬二十多岁的姑娘,脸上都还带着稚气,有的身旁跟着男友,有些都还背着书包。

  

  (图片还算是亮堂的)

  你可能更没有听过,为了省钱,做不了无痛人流的姑娘在手术室里撕心裂肺的哭喊吧。

  任何一个做父母的,如果看到自己的女儿躺在那里,扒开下体任人掏摸,一定会冲过来扇那些呼吁“性解放”的公知的嘴巴。

  我真想说点不一样的东西。

  Part 1 处女情结,真的只是大清遗老的旧观念吗?

  我看到不少大号,都以“大清亡了”开篇。

  大意是说旧社会早就没有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有“处女情结”呢,这样的直男癌应该滚回大清朝啦云云。

  

  好多人化身女性捍卫者,替广大女同胞发声,他们痛斥国人陈腐的旧思想,带着鲁迅式的嘲讽和先锋意识。

  如同乱军中看到一个显眼的靶子,大家争先恐后射杀之。

  但,你们真的有切肤之痛吗?

  对“处女情结”真正如鲠在喉的,应该只有以下三种人吧:

  1、曾有过性经历,还没有结婚,但仍然憧憬美好婚姻的女孩;

  2、有过婚姻经历的,希望重新进入幸福婚姻的离异女性;

  3、因为不可抗因素(强奸/剧烈运动/自慰等)导致处女膜破裂,希望未来的另一半不因此而产生偏见的女孩;

  她们才是“处女情结”最无辜的受害者。

  真心想消除大家这种偏见的,也应该是这部分群体;其余的人,站“女性解放”立场者甚多,跟风者更多。

  时至今日,“处女情结”被描述成“男人们为了满足自己隐秘的性癖好,给女人量身打造的情感枷锁”。

  一提到“处女情结”,就事关罪恶,首先想到的是打破它、唾弃它。

  但如果你问一个女人,现在给你两个男人,样貌、身家、能力等其他条件都一模一样。

  一个和别的女人“灵肉合一”过,一个是未“开苞”的处男,

  你要哪个?

  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会选择那个处男。

  为什么?

  很简单啊,因为人人都有精神洁癖啊。或多,或少,只在程度上有差别。

  你敢说你完全没有?

  医院的候诊室里摆着两本杂志,一本旧,一本新,你选哪个?

  旧的,意味着可能会有很多病人触摸过,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新的,则意味着洁净、卫生。

  当然,人是不能这么去类比的,否则就有物化女人之嫌,但道理皆通。

  处,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从零开始。

  由你最信赖的爱人首次开启你的人生密码,这是一个很美妙的回忆。

  因为缺乏经验,可能会痛,但是回想起来,当初傻傻的那份纯真,是以后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没能跟前男友走进婚姻的殿堂,是遗憾,但不是罪,千万不要有罪恶感。

  我只想告诉你,女孩在结婚之前有了性经验,即便以后的爱侣思想开通,说亲爱的,我爱你,我并不介意;但爱到极致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会感到遗憾。

  “为什么当初陪着你的人不是我啊?”

  这不是一种嫌弃,也不是洁癖,而是你们互相缺失的那部分人生没办法弥合。

  说到底,还是因为太爱你,男人才会想要连你的过去也占有啊!

  所以说,对更加纯洁的伴侣的向往,并不是一种遗老风,而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精神追求。

  Part 2 “女性·解放”≠“女·性解放”

  很多大号都在呐喊女性解放,我好害怕年轻女孩会曲解其中的意思。

  我希望你能明白:“女性·解放”≠“女·性解放”

  事实的真相是:只有少部分女人,能承担得起性解放的后果。

  超高能E姐说,人的贞操观,跟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很有关系。

  我太赞同她的这段话了。

  

  知乎上也有类似的回答:如果没有能力找到一个不介意你一切的男人,那么你必须要承认,你是没有权利追求性自由的。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只有站在女性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有资格谈真正的性解放。

  比如范冰冰,比如刘嘉玲,很多商界人士不惜万金只想跟她们吃顿饭,被她们睡更被很多男人视为一种荣幸,这样的女性是不需要谈贞操的。

  因为她们有更值得男人欣赏的地方,或是品格,或是内涵等等。

  有人说,你看,像舒淇那样曾经拍过三级片的“黄金剩女”,脱下去的衣服都能穿回来,嫁得如意郎君,我为什么不能?

  你当然不能。

  你能保证你的对象是冯德伦吗?

  

  冯德伦有美国留学经历哦!

  如果你的对象是纯国产的,那就难免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观念的碰撞。

  我们的视野里,的确会有一些女性先锋,在性的问题上走在时代的前沿。

  我们由衷赞美,但不代表要模仿和学习。

  因为大部分的女性,都还在中产或以下的阶层徘徊。

  比如邱莹莹,她来自一个小县城,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她的对象只能是同样出身的小职员或公务员。

  很多这样的家庭,往上数三四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即便自己因为求学或是工作,进了城,成了Kevin、Cindy,但还是摆脱不了张二蛋、刘桂花的身份。

  在谈婚论嫁的年纪,难免要被困在以前的人际关系网中。

  在那样一个婚恋市场里,贞操对她们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重要砝码。

  有这么一个女孩,和男朋友是奔着结婚去的,所以很认真的在谈恋爱。

  情浓处,难免做点爱做的事情;一不小心搞大了肚子,双方家庭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

  在议定彩礼的时候,女方家长希望男方能拿出十二万来(当地风俗);男方的家庭并不富裕,当即拒绝了,态度很强硬。

  女方的父母看着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男方又不够诚意,很是烦忧。

  可男方的父母一点都不着急:

  反正你的肚子里已经有我们家的种了,就算我一分钱也不出,等肚子大了,你不嫁到我家,还能嫁给谁?

  所以,小城镇的姑娘们,为了将来你的父母不用在亲家面前抬不起头,最好还是守着点身子。

  太多带着懵懂走进两性关系的女孩,直到事态发展到这一步,看着辛劳大半辈子的父母,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只为了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

  忍心吗?

  你想好了吗,真的要做这样的不孝女吗?

  

  有看破这一切的聪明女孩,就会想,我将来一定要去大城市,找那些家境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应该会好很多吧?

  你看看樊胜美就知道了。

  她和有钱人的较量,哪一次是赢了的?

  她以为自己的魅力,足以征服那些阅人无数的绅士,最后也不过是成为公子们的又一个漂亮的玩物罢了。

  中产阶级的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根基,更加注重财产、门第的比较。如果没有和财产相称的教养,那他们对贞操的执着,比小地方的青年更严重呢!

  呼吁性解放,绝大多数人还是在嘴上,也只能在嘴上。

  真正去做勇吃螃蟹的女先锋,要么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接受现实的无情鞭挞;

  要么是破罐子破摔,以女浪子的姿态继续游戏人间。

  或许你要说,我就一直这么玩啊,高兴就在一起,不高兴就分开,自由的性生活,男女平等啊。

  说这话的你,要么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了,那么恭喜你;

  要么你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再等几年,如果还是觉得我错,再回来骂我吧。

  Part 3 为什么只有“处女情结”,没有“处男情结”?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处”的情结只针对女性,好像压根就没有“处男情结”的说法。

  难道这真的是一种性别歧视吗?

  我的观点恰好相反。

  我说这是出于对女性的保护, 你信吗?

  (敲黑板)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男女的生理知识。

  【男人篇】

  对他们来说,性生活是可以无限循环的低损耗运动,就像打篮球流点汗。

  如果一个男人发生了性行为,射出去亿万个精子,对他的身体是没有太多影响的,吃几顿饭就能补回来。

  当他们以非处男的身份,再交女朋友,坦白以后,跟女孩不再是处女,向男朋友交代的情况相比,获得原谅的几率要大很多。

  对某些女孩来说,有过性经历的男人,在性魅力上是有优势的。

  这意味着他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能够给你性福的生活,而且这些都是经过验证了的。

  所以,在再婚市场中,男人的滞销问题也要少一些。

  正因如此,若男人到了一定年龄还是处男的话,往往会被认为“那方面”有问题,要被大家笑话。

  我有一个男性朋友,从小就患有包茎,快三十年了都没有被发现,他自己也并没意识到这是一个疾病。

  直到他谈婚论嫁,和未婚妻上了床才发现,他根本完成不了标准的“体操动作”。

  他的未婚妻也很困扰。

  好在她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咨询了专业的医生,直到这时,两大家子人才知道,哦,原来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男人要尽早破处,而不是守身,这样可以提前看看自己有没有包茎、包皮过长等问题。

  从生殖健康的角度来说,这话没毛病。

  

  有的女孩担心,我的男朋友已经不是处男了,万一他不小心搞大过别人的肚子怎么办?

  结了婚以后,前女友带着孩子上门来要抚养费,也是hin闹心。

  

  从伦理上看,的确是有麻烦;但在生物学上看,这也没毛病。

  你只要看看港澳地区那么多潜在的一夫多妻制家庭(赌王何鸿燊、周焯华、刘銮雄、邓兆尊……)就知道了。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

  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对自身采取的一种伦理节制;但雄性动物为了使自己的基因能够留存,就是有到处播种的意愿啊。

  为了避免麻烦,很多男人也会选择守身如玉,这是很值得敬佩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已经战胜了自己泰迪般的动物本能,迈向了更高级的人生。

  

  尤其是禁欲系的帅大叔,他们的外表历经沧桑,但上了床又羞窘难当,想想是不是还有一种反差萌?

  

  那么女人呢?

  为什么贞操一说,对女人特别苛刻?

  真的是歧视吗?

  【女人篇】

  历经千年流行下来的“处女情结”,凝聚着老祖先的智慧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不是你一句“旧思想”就可以随意扔进故纸堆里去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超市的避孕套大多都摆在收银台的位置

  

  这是为什么呢?

  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避孕套摆在超市深处,你买完以后,拿着套再去买水果蔬菜零食,那每一个看到你的人就都会脑补:

  哦,这个人等一下要脱光光啦。

  我们的社会,性是可以搞的,却是羞于谈的。

  你拿着套满超市转一圈,相当于跟世界宣称“我今天要用我的XX去戳某个女人的OO”或者“我等下要和一个男人做点不可描述的事情”,等于是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其他人的目光下,这是非常令人难堪的。

  没有人想拿着避孕套招摇过市。

  行销专家了解你的小心机,于是就把套套放在那里,等你快结账的时候,看到了,结账,拿走,一点都不尴尬。

  即便现在的性观念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买避孕套跟买口香糖一样方便,还是有很多人享受着“无套生涯”。

  很多年轻人对避孕缺乏常识,即便避孕套摆在眼前,他(她)们也羞于购买。

  除了口服和皮下埋植以外,避孕行为本身就影响快感,不论是戴套还是外射,只要是个正常的男人,都不会喜欢;如果女孩自己没有避孕常识,或者态度不够坚定,一定会被“裸射”。

  而苍井老师和波多野结衣老师也只会教你怎么插入,从不教你怎么戴套。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的女孩性解放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性保护。

  直接结果就是怀孕。

  毫无保护的性行为,精子喷射进阴道,进入子宫,着床,形成胚胎,变成了小娃娃。

  打胎对身体的伤害,也就不需要我赘述了,既伤害身体,也伤害心灵。

  我认识的有过人流经验的女孩,普遍认为,人流对女人心理的伤害,和台湾自杀的美女作家林奕含被强奸之后的心理创伤,不相上下。

  谋杀一个幼小的生命,即使它再小,杀死亲身孩子的伤痛也难以磨灭。

  

  我再分享一个更暗黑的“先父理论”:

  非处女的女性,生育的子女会表现出之前与其发生性行为的男性的特征,而且越早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对后代子女的影响越大。

  翻译成你听得懂的话就是:

  如果你和前男友发生过性行为, 那么你嫁给现任丈夫所生的孩子, 很有可能长得像你前男友, 而不是孩子的生父。

  虽然科学家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是假的,孩子生下来像谁,完全是由精子来源决定的,跟前男友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但相信这个说法的还是大有人在。

  男人的嫉妒心,有时候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你的婚姻很美满,那这一理论对你并不会产生威胁,你大可以放心地幸福去。

  万一你的婚姻遭遇礁石,或者恰好丈夫比较小心眼,那你之前的性经历,就会成为他刺向你的一把利刃。

  当丈夫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你们共同孕育的孩儿,问你:

  为什么这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我,像你以前的那个谁谁谁,你将如何自处?

  

  我们当然要谴责这种观念狭隘的丈夫。

  但你们的婚姻并不是真空的,你的周围还有无数流言和猜忌。

  哪怕你很无辜,哪怕你问心无愧,黑暗中伸出的命运之手,有时候就是会轻易摧毁你来之不易的幸福。

  爸爸妈妈会吓唬女孩:如果你不是处女,将来就找不到老公哦,不能提前有性行为哦。这也未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难道只有等到女儿大着肚子,找不到“经手人”,哭着回来找你,你才感觉得到心痛吗?

  若女儿哭着问你,妈,不是你要我性解放的吗?

  你将如何回答?

  看到网上那些极力呼吁性解放、呼吁性平等的人,我甚至在想,他们都是没有女儿的人吧。

  今早翻看热搜,我都惊呆了,为什么一边倒的开始宣扬“不是处女才金贵”?

  

  难道处子之身,不是一个小女孩最值得守住的珍宝吗?

  少女性侵案已经很常见了!

  是不是非要如花似玉的女儿们都惨遭荼毒,才肯扭转这矫枉过正的视角?

  虽然知道作者是想努力消除男人们的“处女情结”。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实在不敢苟同。

  照作者的意思,女人若不被破处,那就不金贵,只有破处了才金贵。这不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把一个女人婚前就破处当成大逆不道,天诛地灭,批判一番是不对的。那么非要宣扬不是处女才金贵?倘若按照这样的观念去引导人们,我们的传统美德就将很快被糟蹋,道德上的社会乱象也就会不断出现。我想,这不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吧?所以,有人认为“不是处女才金贵”之说是误人子弟、败坏社会风气的罪魁祸首,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不一定要把处女情结牢牢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但绝不可怂恿和鼓励人们婚前乱来。

  希望更多人能明确:一个姑娘是否纯洁,不仅仅是靠那层膜来判断的。即使她谈过无数段恋爱,睡过很多男人,但是她每一段感情都很认真,对每一个男朋友都很专一,她不是骗钱骗感情还吊着男生的绿茶婊。那么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纯洁可爱的好姑娘。

  

  

  中学生在公共场合接吻也很普遍

  前段时间,奇葩说提到《笑林广记》上的一个笑话,有个道学先生嫁女出门之后,大半夜都不能安睡,仆人叫他休息,他顿足道:你不晓得,小畜生此时定在那里放肆了!

  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黄磊,即便智慧如他,也一定不会允许“小畜生”轻易对自己的女儿“放肆”。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接受更加开放的性观念。

  对上面说到的三种事出无奈的女性,理应视情节给足理解和尊重。

  但对于那些年纪轻轻就把性当玩具,以床伴数目多寡来鉴别是否足够潮的女孩子,却实在不敢恭维。

  

  拥抱过无数流着汗的肉体,子宫和阴道里停留了太多不同来源的液体,身上汇集了太多不同男人的气息……

  如果还想走进婚姻的话,这样的一副身躯,对以后的伴侣公平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将来的丈夫钻过很多人的下体,你是不是也会觉得有点……对不对?

  没开封的礼物,总好过被糟蹋一地的破碎。

  Part 4 亲身经历告诉你,“非处女”面对婚恋会遇到什么问题

  我小时候是班里的文艺委员,一直负责教室后面的黑板报。

  记得当时年纪小,黑板的最高处,只有站在课桌上才能够得着。

  在从一张课桌移动到另一张课桌上的时候,我不小心一只腿掉了下来,不可描述的部位磕在课桌的铁质边框上。

  撕裂般的疼痛,当时就出了血。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当时的血是什么。

  我隐隐觉得,可能我的处女膜已经破裂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因此感到自卑,因为自己和其他的少女不一样了。

  那时候就在担忧,会不会将来的丈夫会因此轻视我,然后怒而出轨,留下我一个人抱着孩子惨兮兮地困守空房……简直能脑补出一部婚恋狗血大戏。

  我暗暗下了决心,将来一定要找一个对处女膜不那么在乎的男人。

  等到了恋爱的年纪,才发现,这个问题非常令人困扰。

  哪有认识一个男孩子,一上来就问人家,是不是在意处女膜这种问题? 万一遇到合适的,相处到难舍难分的时候再问,如果对方介意,那对两个人岂不都是伤害?

  这种心理负担,加诸在我们身上,是任何女性解放宣言都无法化解的。

  后来谈了恋爱,直到感情深厚到一定程度,我才敢提及这个话题。

  他听了以后,给了我一个爱的抱抱。

  他并不在意,也无任何怀疑;因为我打动他的,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个膜。

  我们自然而然地结了婚,困扰了我十几年的处女膜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感情,从来就不是靠一片膜才能维系的。

  所以说,单纯用一片薄膜去衡量一个人,这样男人得有多傻啊!

  难道你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人造处女膜”这种东西吗?

  

  性工作者的必备法宝啊,专门用来扮柳飘飘,迎合那些有特殊口味的顾客啊。

  

  如果一味强调处女的身份,最后得到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么个小玩意儿,这样的处女,得来有意思吗?

  

  我希望我今天的文章,能被更多的年轻女性看到,尤其是未婚的妹子们,女大学生们,甚至女中学生们。

  那些有女儿的,即将有女儿的,身边的人有女儿的,

  请一定要把我的文章传播开去。

  无论什么年代, 女性自重都应该被提倡。

  和封闭的旧观念作对,并不意味着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你可以在事业、学业上和男人一争高下,赢得尊重。 这才是征服世界的正确姿势。 真没必要豁出自己的贞洁, 只为了对抗流传了几千年的社会习俗。

  和这个包罗万象的大世界相比,你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将来还会开出幸福的小花朵。

  虽然我们应当给那些先锋者们鼓掌,但你的小幸福也不容践踏。

  男人为什么那么爱处女?

  情感交往模式逐渐西方化的今天,自由是把双刃剑,利弊同在,如今交往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婚前试爱,提前发生关系的情侣,其实绝大多数源于男人需求引导下才会发生,但却仍然在希望自己娶回家的女人是冰清玉洁。

  男人为什么那么爱处女?这应该是很多女人不明白又无奈的一个问题,因为明明在男人自己嘴里,常常都在瞧不上旧社会的一套模式,为什么他自己追求时尚前卫同时,又存在有这样落伍的思维?其实只是女人误读了男人的意思,在交往过程中他所谓的接受新事物,新思维不过是套路的得到当时眼前的女人,可内心深处到真正娶妻的时候,希望的仍然是处女。

  一、源于传统思维

  在中国传统思维里有着根深蒂固的贞操伦,而处女就是纯洁的象征,也会是男人占有欲独显的一种方式。在旧社会女人本就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是延续香火的一种工具,而女人的生活也是靠男人的给予才能够生存下去,自然也就没有了尊重的必要与可能性。

  而是时代变革下,因为文明,因为国家思维的进步,因为法律的约控,也因为女人自己的独立,以至于才把女性地位提到了新的高度,当同一时间,女人思维的进化,而男性需求思维却依然停留在原地。男人辛苦打拼来的一切,在面对女性要求的时候,是不会发自内心愿意满足给予的,但相对之下如果必须,他会认为只有真正纯洁的女人值得自己付出一切,从而简单归类为“处女”。

  二、占有欲和对纯洁的向往

  人对情感都是具有排他性的,更何况是亲密关系,男人内心深处都会希望自己得到的女人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不愿与人分享,有处女情结的男人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完美主义,他渴望自己是对方的第一个男人。他会视这是一种信念,把女人作为一种获得美好的战利品,假如说被人先一步拥有,就会充满着不能接受的纠结情绪。

  三、物以稀为贵

  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包括恋人,当身边都是温柔的逆来顺受女人时,突然出一个特立独行的性格一定觉得珍贵稀奇,处女也一样,在当今求变求新,性自由的时代中,能够保持处女之身的女人,开始逐渐减少。而就因为这种稀少,更能够激发男人的征服欲与追求欲。

  四、缺乏自信

  每个人性格是不同的,即使是男人也不可能百分百都出于一个原因,在乎对方是否是处女,还可能由于自信心不够的原因,一个有过经验的女人往往会不那么容易驾驭,甚至会产生对比,当对方说自己各方面都不及前任的时候那则会是非常伤害自尊的事情,于是,处女一张白纸,没有对比也就不存在其他的对比问题。

  在男人的视角里觉得,女人一旦非处女,就成为了二手车二手房,凭什么再和自己谈条件,耍性格。而女人则觉得,都什么年代了,你也不照照镜子,有什么资格嫌东嫌西,要求这么多。不能说男人的需求就是错,但恐怕想要其改变,就要像《欢乐颂》中应勤一般,遇到个刁蛮又喘不过气的处女伴侣才能够醒悟,有时某些事情上选择的理念偏差带来的后果,与之间的利弊取舍。

  处女膜是个什么玩意儿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桥段:男女主新婚之夜,婆婆会在床上垫一块白巾,女子洞房有落红(处女血),就代表女子贞洁。如没有落红,就会被视为不贞,轻则被人耻笑看不起,一辈子抬不起头,重则被赶出家门、沉塘、浸猪笼。

  而这种观念流传至今,现在仍有不少男性以“初夜流血”来鉴定女性是否为处女。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

  

  一、处女膜是什么?

  有多少菇凉觉得处女膜就是一张封闭膜的?根本不存在破处这件事,处女膜本来就是破的!处女膜一般在女孩3-4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处女膜不是长在Y道里面的,它是掩盖在女性Y道外口的一层中心有孔的薄膜(一种有孔的结缔组织),在Y道和Y道前庭的分界处,正反两面都呈粉红色,表面湿润。也就是说,无论男人捅不捅,处女膜它本身就是破的!只有不自信的男人,才会懦弱到拿处女膜这种事,让女人感觉内疚!

  

  二、处女膜膜跟大姨妈的关系

  青少年处女膜小而厚,女性发育成熟后,处女膜会变得大而薄,厚度大概有1~2mm,韧性极佳。在处女膜上,有直径为1~1.5cm的小孔,医学上称之为“处女膜孔”,大姨妈就是通过这些小孔,排出体外的。不过,这个小孔的形状,差异很大,每个人都不一样。

  

  三、处女膜和处女有啥关系

  女子初夜并不一定会流血。有部分女性在初次时,暴力可以使其边缘撕裂、破损,因此有疼痛及出血现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在初次不会流血。

  总结:女性患有某些性传染疾病或妇科病,也可能在嘿咻的过程中出血。例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阴道炎、真菌感染、尿道息肉或宫颈息肉、宫颈发育不良甚至宫颈癌等等。

  对于那些有处女情结的人,我不会在道德上指责他们什么,也不会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

  但我只想说,你们有这样的要求,你们自己愿意守身如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别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别觉得对方不堪。

  再说了,处男有处女情节可以理解,非处男还要求妻子是处女,会不会有失公平?说好的男女平等呢?!

  能够恋爱一次就成功人只是少数,人也不可能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和相爱的人来一场鱼水之欢真的没什么。

  你和爱过的人有过性,那是一段非常美好而难忘的回忆,不必因此懊恼和后悔,你依旧可以找到一个只爱你灵魂的人。

  如果对方依靠一层膜来判断你的价值,那你最好尽早远离他。

  今天他靠一层膜来为你下一个不堪的定义,明天他就可能会为了其它令他不满意的小事贬低你。

  大清亡了,贞节牌坊该倒了。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