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启示

  1提拔不讨人喜欢的人才

  IBM公司总裁小沃森用人的特点是“用人才不用奴才”。一天,一位中年人闯进小沃森的办公室,大声嚷嚷道:“我还有什么盼头!销售总经理的差事丢了,现在干着因人设岗的闲差,有什么意思?”原来此人是公司“未来需求部”负责人伯肯斯托克,也是刚去世的公司二把手柯克的好友,因柯克与小沃森一向不和,所以他认为柯克一死,小沃森定会给他穿小鞋,于是破罐破摔,打算辞职。沃森父子以脾气暴躁而闻名,但面对故意找茬的伯肯斯托克,小沃森并没有发火,他很清楚此人此举的动机。他认为伯肯斯托克是个难得的人才,虽是已故对手的下属,性格又桀骜不驯,但为公司前途着想,应尽力挽留。于是,小沃森对伯肯斯托克说:“如果你真行,那就不仅在柯克手下成功,在我、我父亲手下也能成功。如果你认为我不公平,那就走人,否则你应该留下,因为这里有许多的机遇。”

  事后证明此次留人极为正确。后来当小沃森极力劝说公司高管尽快投入计算机行业时,总部响应者甚少,唯有伯肯斯托克全力支持。正是二人携手努力,才使IBM免于灭顶之灾,并走向更辉煌的新路。正如小沃森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的:“我总是寻找精明能干、爱挑毛病、语言尖刻、几乎令人生厌的人,他们能对你推心置腹。如果你能把这些人安排在你周围工作,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么,你能取得的成就将是无限的。”

  【启示】知人善任,扬长避短,才尽其用,这是用人之道的要诀,也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原则。历史上许多行业领导人在用人上的成功实践证实了这一点。但不少管理者对此往往是“知易行难”,因为有些人才通常并不擅长讨好上级,甚至不听话、好挑剔、爱提意见。要真正做到知人善任,还须管理者拥有胸怀全局、海纳百川、任人唯贤的度量。

  2楚王失弓不计较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宝弓遗失了,随从们想要去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百姓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费心去找呢?”孔子听说此事后,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量还是不够宽大!为什么不说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到,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启示】患得患失是世人常有的一种不良心态,它使我们经常在利益取舍上忧思难决,对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从而损害身心健康。其实,患得患失是我们执著于个人或小群体的利益造成的,若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看,自己所失就是他人所得,因而既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得失并没有真正的意义。能持如此看法就是豁达大度的 表现,有助于我们以天下人之心为己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克服患得患失的不良心态,在面对种种得失时,始终能保持健康、平衡的心态。

  3为客户省时省钱

  基于客户需要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帮助客户节省时间和经费,这是戴尔公司服务客户的一个重要特点。拿伊斯曼公司来说,它是戴尔公司的一个大客户,拥有自己特殊的软件需求,这些软件有些是由微软公司授权使用的,有些是其自己编写的程序,有些则与其网络连线有关。在购买大批电脑后,其公司常会派技术人员逐个电脑地安装这些软件,每个电脑的安装通常需要花费一二个小时,以及数百美元的经费。戴尔公司在发现这一现象后,从积极服务客户的角度研究后决定,在戴尔全球各工厂建立起一个100MB的高速以太网,并把伊斯曼公司的软件资料载入戴尔服务器中,当戴尔公司在全球某一工厂的生产线装配出伊斯曼公司的电脑后,只要在连线时服务器认出此电脑是伊斯曼公司的分析工作站,几百MB的资料在几分钟内就能迅速通过网络下载到电脑硬盘中,从而将客户电脑的软件安装整合为戴尔工厂生产线的一个环节。这一服务为伊斯曼公司节省了大量经费和时间,而戴尔公司仍保持较低的收费,并不借此多收费用。如此做法,大大增加了戴尔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盈利增加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启示】节省成本是企业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手段,但能有目的地为客户节省时间和经费,增加产品和服务对客户的价值,而且仍保持较低的收费,这样的做法则比较少见。这需要企业真正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愿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和更好的体验,如此做法在经济上看似付出过多,但却会获得客户更多或更高的满意、信任和忠诚,结果反会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这里包含着服务客户与企业盈利之间相反相成的辩证法道理。

  4英雄不怕出身低

  有一个黑人孩子跟着父亲去参观梵高故居,父亲告诉他梵高的许多画是价值连城的。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他问父亲:“梵高在世界上这么有名,难道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不,恰恰相反,梵高是个连老婆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他又随父亲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他又困惑地问:“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20年后,他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不可能有什么出息。好在父亲是个水手,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带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从不轻视卑微。”他的名字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启示】俗话说:将军出于卒武,宰相始于布衣。各行各业的名家大腕,有许多人出身卑微,经历坎坷,但都能通过一番奋斗、战胜挫折而走向了辉煌。人生一世,不怕穷苦,最怕无志,有志者事竟成。当然,也不能志大才疏,还须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5沙漏哲学

  二战期间,有位在收发室工作的军人叫麦考,他身负重任,每天马不停蹄地整理在战争中伤亡和失踪者的最新记录。在压力和疲劳的袭击之下,麦考患上了结肠痉挛症,有一天终因体力不支而倒地,被送进了医院。军医了解情况后,语重心长地说:“麦考先生,你身体上的毛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真正的问题是出自你的心里。我希望你把自己的生命想象成一个沙漏。你想想看,沙漏上半部分有成千上万的沙子,它们在流向中间那条细缝时,都是平均而且缓慢的,除了弄破它,你我都没办法让很多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大堆工作等着去做,但我们必须一次一件慢慢地来,否则我们的精神绝对承受不了。”

  医生的忠告给麦考很大的启发,从此他一直奉行这种“沙漏哲学”,即使问题成堆,如沙子般涌到面前,他也能沉着应对。他反复告诫自己说:“一次只流过一粒沙,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启示】正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狼呑虎咽会造成消化不良一样,在工作上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次有序地分配精力和时间,集中力量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如此坚韧、有节制的工作,是应付众多问题或任务的有效方法。不顾身体等主客观条件的许可,企图一蹴而就地同时完成多项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贪多病”,其下场早已被人们概括为若干经典词汇,诸如:“贪多嚼不烂”、“贪多必失”、“贪不得胜”、“贪者必亏”等等。

  6虚己盈人

  战国时代,杨朱南游沛邑,与西去的老子在大梁郊外相遇,结伴同行。半路上,老子叹息道:“原先我还以为你是个可教之才,现在才知道你简直不可教诲。”杨朱听了,默然而行。到了旅店,杨朱亲自给老子递上毛巾和洗漱用具,然后跪行施礼,问老子道:“方才在郊外,先生为何说我不可教诲昵?想来我肯定有什么过错。刚才在路上没有空闲,现在先生有空了,学生冒昧请教。”老子说:“你走路时昂首阔步,眼中无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谁还能跟你一起相处呢?记住,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污黑,极有德行的人好像德行不足。”杨朱听罢,恭敬地说:“谨听教诲!”

  此后,杨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改刚到沛城时的傲气十足,当初出入旅店时老板亲自迎送,吃饭时老板在旁伺候,洗漱时老板娘亲自送梳洗用具,坐着的人要给他让座,烤火的人为他让出灶口;等他离开沛城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神色变得随和,旅店老板很随便地跟他打招呼,旅客也敢同他开玩笑、争座位了。

  【启示】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可说是人本理念体现在待人处事上的一个基本法则。而阻止我们以人为本、平等待人、恭敬有礼的最大障碍,莫过于与生俱来的我执自私心。克服它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深层次的谦虚和反省,如此能消融自我,真正生起平等、利他之心,进而可达致公而忘私、为人爱戴的伟大境界。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7孟子收礼,辞受有道

  战国时期,齐国国王派人送了一百镒金子给孟子,孟子拒绝了。不久,薛国君主又送来了五十镒金子,这次他却接受了。孟子的学生陈臻感到诧异,就问孟子:“先生,如果说以前不接受齐国的金子是对的话,那么再接受薛国的金子就应该是错的;反过来,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么以前的拒绝就是错误的。这里有什么道理呢?望先生能给学生点拨。”孟子微笑着说:“道理很简单。在薛国时当地发生了战争,国王要我为之谋划防务事宜,所以我应该接受我劳动所得的报酬。至于对齐国我没有做什么事,却要赠金给我,显然是想收买我,你哪里见过君子是可以用金钱来收买的呢?所以,或辞而不受,或受而不辞,在我来说,都是根据道义来确定的,而不取决于金钱的多少。”

  【启示】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儒家的义利观思想。它正确阐述了取用财富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要求人们赚钱要光明正大、遵循道义,不能见利忘义、伤天害理。显然,这一思想合乎人本价值观要求,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的商家遵循和奉行。

  8苛求完美,智慧欠半

  雅纯在佛光丛林学院读书,对训导老师很不满,总是抗拒并排斥老师的言教。一天,院长星云法师将她找来,问道:“听说你对训导老师不以为然,说说看,你对她有什么不满?”于是雅纯开始数落老师的不是,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法师并没有因工作忙而打断她的话语,却不断要求她举出实例来说明,直到她再也没有什么例子可说时,法师才说:“你讲完了,现在可以轮到我讲了吧?”雅纯点头同意。法师说:“你的个性是属于黑白分明、疾恶如仇型的。”雅纯点头认可。法师又说:“你知道,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雅纯听后一愣,问道:“你为何说我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呢?”法师说:“因为你要求完美,只能接受完美的一半,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所以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毫无圆满可言。”雅纯不知所措,问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好呢?”法师慈悲地说道:“学习包容不完美的世界,你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了。”

  【启示】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现实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不完美与完美构成一对难分难舍的“亲兄弟”。要求完美只是在相对的意义上才成立,若过度要求完美,在人际交往实践上则很难行得通,因为自己也不完美,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要求别人呢!那其实反映了思想或性格上的一种偏执、刻薄、狭隘。承认矛盾,包容差别,放宽心量,平等尊重,这才是确保心理健康、搞好人际关系的要诀。

  9持守功过表,凡夫成伟人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就胸怀大志,想要做一番事业来,但他发现自己也像不少年轻人一样有着若干不良习气,如懒散、拖拉、邋遢、放纵、乱花钱、不守时、坏脾气、没毅力等等,他心里很清楚:若不克服这些恶习,绝不可能有什么大长进。如何才能有效戒除这些恶习呢?他首先列出了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节制、寡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整洁、宁静、纯洁、谦逊。他决定一项一项进行,直至全部拥有。他又想到了古希腊大哲毕达哥拉斯的忠告:人应该每日反省。于是他专门设计了一个功过表,每项美德都占去一页,画上格子,每天反省时若发现有过失,就用笔作个记号,以提醒自己尽快改正。通过如此自省,富兰克林的恶习逐渐得以消除,人格素养不断提升,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也日臻完美。这一戒除恶习的妙法,彻底改变了富兰克林的人生轨迹,使他后来不仅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和实业家,而且还因其高尚的人格修养而成为后人仰慕的精神楷模。其《自传》记述了这一妙法,二百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推崇,令世界各国青年受益颇深,许多人因此而改变了人生,走上了向善向上的成功之路。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对富兰克林都推崇备至,将他列为成功人生的导师。

  【启示】每日自我反省是古今中外贤哲们普遍提倡的道德修养的不二法门,对于改过迁善、完善人格有着积极作用。对于职场人来说,应把每日自省作为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起来,锲而不舍,如此必能提升自我、不断进步。

  10事必躬亲不如放权用人

  春秋战国时,宓子贱担任单父地区的地方官。平日里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没见他走出过几回公堂。但在他的治理下,单父这地方变得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就出去办公,一直忙到夜里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他为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勉勉强强才将单父治理好。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单父简直不费什么气力,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治理窍诀。宓子贱笑着回答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诀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敢于放权,借助了众人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依靠了众人的力量,自己当然就轻松多了。”

  【启示】一个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再大,事事过问也难以有效应付复杂多样的事情。善于授权给合适的人,让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个人只保留监督责任,这才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成功要诀。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比尔·乔治曾指出:“领导的真正目标并不是要取得个人成功,而是要通过授权来取得成功。”

  11仁心仁术,拯救罪错

  美国波士顿有一位修鞋老人,其鞋摊正好位于法院门外的大街上。每当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一天早晨,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被带进法院,因其在公共场所酗酒闹事而被控告。按当时法律,“酗酒闹事”是一种轻罪,被告人只需委托别人交一小笔保释金,便可判一年“监外守行为”。看着眼前这个惶恐不安、满脸悔意的青年,老人心中升起一股恻隐之情,凭借多年阅历,他断定此人是个穷人家孩子,很难拿出保释金。所以在开庭时,老人站出来,向法官表示愿做担保人保释青年出去。法官同意了老人的请求,下令延期三周审判。三周后,老人陪同青年返回法庭,并向法官呈上一份报告——以上帝的名义发誓作证,这个青年三周来滴酒不沾,一直勤劳工作,照料祖父,空余时间还去做义工。报告上还附有青年所在街区的警察和教堂牧师的签名。法官一见大喜,当庭宣布释放青年,象征性地罚款一美分。从此,这个青年变成一个终生戒酒、守法勤劳的好公民。此后17年里,修鞋老人共做了二千多次担保,改变了二千多人一生的命运。其善举也影响了美国司法制度的文明进程,导致后来麻省专门成立了一个“缓刑司”机构,实施“仁心仁术”的新刑事司法制度。这位修鞋老人就是被后人誉为“缓刑之父”的约翰·奥古斯都。

  【启示】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一首诗中写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可以说,关爱每个罪错者,就是关爱我们自己或亲人。事实上,用爱心感化犯有罪错者,常常比用严惩的方式更有效,也更为人道。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对违规犯纪的员工,在守持必要的制度、原则的前提下,将他们视作亲人,努力以爱心感化的方式来教育、鼓励,给予他们改过向善的机会,这也是基于人本理念培养和塑造人才的必要措施。

  12从小处“抠门”

  美国航空公司是美国最大也是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但老板却深知“节约从小处做起”的道理,总是四处考量降低成本、减少费用,这已经成为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特色。在美航的飞机上,除了美航标志的红、白、蓝条纹外,一概不涂其他的油漆,这不仅降低了油漆费用,而且使飞机减重约400磅,使得每架飞机每年可省下1.2万美元的燃油费。老板柯南道尔还亲自检查飞机餐浪费情况,一次他将自己在班机上未吃完的生菜倒入一个塑料袋,交给负责主管,下令“减少晚餐沙拉的分量”,随后他又下令拿掉飞机餐沙拉中的一粒黑橄榄。如此既减少了浪费,又使公司每年可减少7万美元的开支。

  【启示】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是企业众所周知的大道理,但能够将其落到实处,乃至形成为一种企业文化特色,却少有企业做到。这需要企业管理者真正从树立观念做起,从领导者做起,从转变作风做起,从创新制度做起,从细节小处做起,并要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19外科医生发现的人生定律

  外科医生阿费烈德在解剖一个肾病患者遗体时发现,其肾脏要比正常人的大,另外一个也大得超乎寻常。一开始他把这看作是个别现象,但后来他不断发现那些患病的心脏、肺等人体器官都存在类似情况,一个心脏病人的心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虚弱,它甚至比一般正常人的心脏要肥大,机能更强。他就此撰写了一篇论文,指出患病器官为抵御病变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功能比正常的器官更强大。他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类似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普遍存在。他在给美术学院学生治病时发现,一些学生的视力大不如正常人,有些甚至是色盲;他还发现一些艺术院校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之路,取得很高的成就,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阿费烈德将此现象概括为“跨栏定律”,指出横在人们面前的栏杆越高,人才会跳得更高。此定律成功解释了盲人的听觉、嗅觉、触觉比常人灵敏的原因,说明了心理缺陷为何会促进一些人走向成功。

  【启示】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也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与上述定律的道理是一致的,用到自然界中,可说是存在一种自然补偿法则,就是说:上天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在给你绝望的同时,也会给你新的希望。这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学启示,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上难以避免的种种缺陷、不幸、逆境、坎坷时,不要悲观地视其为成功的障碍,而要看到其中蕴含着有利于成功的积极因素,因而要奋发努力,自信自强,必会化障碍为契机,变不幸为幸运。

  20顾客永远是对的

  一天,一位年老的妇女走进一家家具店,说10年前在这家店里买了一张沙发,可现在它的一条腿掉了,想让店里免费为她修理。当天下午,家具店老板就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她家,给老妇人的沙发新换了一条腿。其实,在为老妇人修沙发时,他们从标签上发现那张沙发并不是他们店卖的,而是从别的家具店买的。儿子不解地问父亲:她根本就不是我们的顾客,我们为什么还要一分钱不收地为她修理沙发?父亲郑重地说道:“不。她现在已是我们家的顾客了。”两天后,那位老妇人再次光临。这一次她从这家店里买走了价值几千美元的新家具,而且老妇人从此变成了这家家具店的“活广告”,逢人就介绍他家的服务做得好。

  【启示】沃尔玛公司的服务原则广为业界尊崇:1.顾客永远是对的;2.顾客如果有错误,请参看第一条。其中第一条树立了服务的价值标准,第二条指出了价值标准高于事实认识标准。上述为找不到店家的顾客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的实例,可说是成功诠释了这一原则。其实,从行业角度看,有同类需求的顾客都是自家的服务对象,他家的顾客也是自家的潜在顾客。尊重顾客意见为其提供免费服务,不仅满足了顾客的需要,而且也等于为自己赢得新顾客创造了契机。

  21把自己编筐里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家三口人的事。妻子在炕上缝被子,丈夫在院子里编筐。快到中午了,妈妈对女儿说:“乖女儿,咱们今天中午吃面条,你先去和面,我和你爸等会儿才能忙完。”女儿答应了,可她是第一次和面,毫无经验,没一会儿就喊:“妈妈,面和稀了怎么办?”“稀了你就加点儿面。”一会儿又喊:“面又多了怎么办?”“多了就再加点儿水。”如此反复多次后,女儿又喊:“妈妈,不能再加啦,盆都满了。”妈妈气得骂道:“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我要不是把被子和衣服缝在一起,早就亲自动手了。”这时爸爸忍不住了:“你们两个连这点儿事都做不成?”妈妈说:“那你还不快去帮忙!”爸爸气急败坏地说:“我这不是把自己编筐里了嘛!”

  【启示】卢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从事任何一种正当工作,如果心态过于执著,制定的规章制度僵化、繁琐,都会成为束缚自由的枷锁,弄不好就会如文中所说“把自己编筐里”,心为物役,作茧自缚。要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我们将制度制定得人性化,刚柔相济,富有弹性,还要有“能入世又能出世”的大智大勇,看得开放得下,输得起站得住,难舍能舍,难得能得,在欲离欲,在尘脱尘,如此才能心为物宰、超乎物外,公而忘私、自利利他,实现个人人格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2“买不到”请找我

  美国商人威廉·雷伯特看到一些顾客经常为买不到所需要的商品而遗憾,于是,他创办了一家规模不大、名为“买不到”的商店。顾客若在一般商店买不到所需的商品,只要向他提供商品的名称、规格、式样、数量等,他就会想尽办法为你搜寻货源,使“买不到”很快变成“买得到”。尽管商品的价格比较贵,但顾客为了不浪费时间,少走弯路,能够直接买到在其他商店无法买到的物品,还是纷纷光顾,试探而来,满意而去。该店开业十多年来,生意越做越红火,雷伯特也因此大发其财。

  【启示】商机来源于顾客,只要顾客有需求,就有机遇可寻求,顾客需求千万种,创新机遇有万千。企业发展的目标就在于善于发现并高效满足顾客的需求,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的最高战略就是“创造顾客”。

  23枯也由它,荣也由它

  禅宗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位禅师有三个弟子,有一天,师父问三人:“门前有二棵树,荣一棵,枯一棵,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大徒弟说:“荣的好”。二徒弟说:“枯的好”。三徒弟说:“枯也由它,荣也由它。”此时师父点头称许。

  【启示】荣与枯是矛盾的两方面,选择哪一种都会有得失之分、好恶之别,导致或欣喜或悲哀的心态。像这种二元对立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诸如利与损、荣与辱、赞与谤、苦与乐、爱与恨、美与丑等等,我们抉择其中任意一种也都会产生得失、好恶的感觉,从而影响心境,使心灵总是在二元矛盾的烦恼中经受折磨。但此时,如果我们能抉择视一切为无物的空性立场,超越思想上的二元矛盾以及各种可能的排列组合,当下就可使内心摆脱烦恼、进入自在解脱的境界。这正是禅的精神的体现。以此精神处世,有助于我们在世事无常变迁的现实中,尤其是面对利害冲突严重、境遇大起大落、底线摇摇欲坠的情况,能保持一种平和、淡定、安详、中庸、超然、达观的心态,维持健康、良好的心理平衡。

  24我挣钱比你容易

  四月的一个傍晚,的哥马志刚驾出租车路过天津盲校门口,一位女教师招招手,把一位盲人小伙扶上车。健谈的马师傅随后了解到小伙是河北人,准备找一份按摩师工作。不久目的地小区到了,小伙问了车费是多少,掏出了钱包,但马师傅捂住他的包告诉他不收钱。小伙坚持要给,二人争执起来,这时周围有路人往车里瞧,马师傅怕人们误会他要占盲人便宜,急忙说:“我干吗挣你的钱?你别觉着我多伟大——我跟你说吧,——我挣钱比你容易!”说完他下车把盲人小伙扶下车,交给了小区门口的保安。随后马师傅上车想赶紧离开现场,这时路边一位中年人拦住了车,上车后他问马师傅:“你慌什么?”马师傅往后一指,讲起了刚才的事,他还随口问这位看上去比自己年长几岁、很斯文的乘客:“您说,我还能挣他的钱吗?”到了目的地,车费应是14.1元,但乘客掏出3张10元纸币来,“师傅,别找了。这钱还有刚才那位的。”马师傅推脱,乘客则表示:“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容易点。以后您见到残疾人,就继续帮他吧。”接过这钱,马师傅不知所措,乘客为前一位乘客付账,这事他是开车以来头一回遇到,他就坐在车里给这位乘客鞠了一躬。回家后他把事情告诉了女儿,对她说,世上真有“菩萨”。第二天早晨,有所感悟的女儿写了一段“老爸跑车录”,发到了微博上。没想到,这条139字的微博在40个小时内就被转发大约6万次,据此改编的微博也被转发近两万次。不少人表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还有人表示看到后产生“想掉泪的感觉”,“要是人们都能这样,这个社会能不好吗?”

  【启示】关爱弱势群体,对世界上一切受苦受难的人都能抱以同情之心,这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是人之为人应有的道德底线,也是职场人应有的社会公德。现实中有些人赚钱不择手段,甚至对残疾人也坑蒙拐骗,他们已丧失了起码的同情心,成了孟子谴责的那种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对职场人来说,就要有孟子所说的人之为人必备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进而培育起仁、义、礼、智四大美德,如此才能使生命在平凡工作中绽放出人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