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的重要性看几个真实故事

  一个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润表是盈利3000万,但实际这个企业可能是亏损1个亿的,而且你看到的利润表并没有违反会计准则,原因可能只是因为你不懂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忽略了一些信息。

  案例一:会计是魔法师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家上市公司。这一年,这家上市公司亏了整整1个亿,老板急得团团转。万般无奈之下,他下决心要在账面上把亏损变成盈利。但是怎么才能让1个亿的亏损变成盈利呢?这家公司发现,自己在银行有1.6个亿的贷款,于是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便想出一个“妙招”来:先用价值3000万元的房子抵掉这家公司欠银行的1.6亿元,然后再用1.6亿元现金把抵债的房子买回来。看上去,这家公司不过就是用1.6亿元现金偿还了1.6亿元的贷款,但它却奇迹般地把自己的亏损变成了盈利,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奥妙就藏在这价值3000万元的房子里。由于这所房子,这场还款大戏被分割为上下半场、两笔交易:上半场——这家公司用价值3000万元抵偿了它在银行1.6亿元的贷款;下半场——这家公司用1.6亿元购买了一所价值3000万元的房子。由于企业的利润表只受到出售资产的影响而不会受到购买资产的影响,因此,这个购买行为只会在该公司的利润表上产生1.6亿元的资产。相比这个房子原来的价值3000万元来说,账面价值增加了1.3亿元。扣掉这家公司亏损的1个亿,这家公司依然盈利3000万元。另外,在这家公司的报表上,也出现了另一个结果——报表上房子这项资产原先价值3000万元,现在却增值到了1.6亿元。你觉得这家公司在做假账?这很难说,它并没有违反会计准则。现在再来想想,如果会计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那会计究竟是什么?其实,会计变幻莫测,它往往不是黑白分明的,它存在很多判断和选择,会造成很多不同的结果,会计是魔法。

  案例二:虚增资产骗局

  曾经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为连年亏损,大股东准备出售公司的股权。这个时候,恰巧有公司想要收购它,于是这家公司全方位地了解了它的资产。这家公司的报表上有一项金额为6亿元的资产。这家公司解释说,它们旗下有一家采用“林浆纸一体化”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造纸企业,就是自己种树,自己生产纸浆,最后再把纸浆造成纸。种树需要在什么地方花钱呢?首先要有地,然后要买树苗,还需要进行后期维护,在这些支出中,买地的金额无疑最为庞大。事实上,中国政府是很支持这种投资项目的,它们经常将这些地块无偿划拨给企业。那你一定会非常奇怪,如果只是买树苗和后期维护的花费,6个亿到底会种出多少树来?事后,这个财务总监坦白说,种树其实只花了3000万元,其他5.7亿元都是虚增资产。如果收购方收购一家公司,却没发现这家公司的资产中有5.7亿元是虚增资产,那会造成什么后果?毫无疑问,收购方会白给人家5.7个亿。其实,要发现这5.7亿元的虚增资产一点也不难,如果你对历史成本的概念足够了解,就会发现6亿这个数字非常可疑。因为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只有花了的钱才能记在账上。这是历史成本的第一层含义。

  一个公司把自己的一项资产卖出去了,过了一个星期,它又把它买回来了。这家公司的老板可没有笨到给自己找麻烦,他显然另有目的。

  这是因为,在历史成本计价体系之下,只要没有新的交易发生,资产的价值只能减少不能增加(按照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而这家企业重新买回已经卖掉的资产,就可以按照买回交易中的价格重新记录资产的价值。可见,在历史成本的计价体系下,增加资产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发生一个新的交易,这是历史成本原则的第二层含义。

  案例三:和合伙人成立公司怎么计算股权

  小张打算投资小黄的公司,投资之后,小张和小黄各占公司50%的股份。在小黄刚刚创立公司的时候,他投入了100万元,那么,为了获取和小黄相同的股权比例,小张是否也要投入100万元?显然不是。经过多年的经营,小黄的公司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和资本,为了获得该公司50%的股权,小张可能要投入500万元。OK,那问题也来了,小黄和小张的股权比例是5∶5,而不是1∶5,这一点要如何展现在财务报表里呢?会计们将小黄投入的100万元当作股本,将小张投入的500万元中的100万元也当作股本,而剩下的400万元则被放入资本公积里。也就是说,当公司有多个股东的时候,不是以他们的投资额来确定股权比例,而是以他们在股本中所占的比例确定股权比例。值得说明的是,放在资本公司的400万元可不是小张独有的,它是所有股东共有的。也就是说,小张拥有400万元资本公积中的200万元,小黄也同样拥有200万元。换句话说,小张刚刚投进来的500万元,瞬间就变成了300万元,小张也因此损失了200万元。真是奇怪了,既然如此,小张为什么还要做这赔本的买卖呢?显然在小张看来,只要丢掉这200万元,就能换来小黄公司50%的股权,相当值得。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未来收益看好的前提之下。当然,也可以选择100万元股本、小张和小黄各投50万元的方式。方式虽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一理通百理通。股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在中国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在中国,股本金额就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这就意味着,股本的总额体现了这个公司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上限,而股本的组成则确定了多个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股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