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视角VS孩子视角,对比图真实又扎心,你看到第几张笑了?

  看到一位网友吐槽说:“现在的孩子,嘴太损了。”布谷妈赶紧前往围观,这一看,差点没笑岔气。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小女孩问网友:“你哪年出生的啊?”面对小朋友的好奇提问,网友本着“友善”的原则,温柔地回答:“1985年。”

  没想到,小女孩童言无忌:“你以前是奴隶吗?”

  

  网友“护幼”,可小幼苗却不“尊老”。这一届年轻人,不讲武德啊。

  这一吐槽,立马引起不少人共鸣:“我80年,还觉得自己是个小公主呢。”有位80后妈妈,笑称读一年级的女儿让她每天把事情记本子上。为啥?怕她老年痴呆。

  老母亲扎心了。

  90后妈妈不甘示弱,也来神吐槽。有次打游戏,一个小朋友问她:“老奶奶你这么大年纪还能玩游戏啊?”

  同样是90后的我,默默地低下了头,原来我们在小孩子的眼里,已经是奶奶级别的人物。

  想起了之前很流行的一张图。

  

  还有这张:

  

  虽然你自己觉得,在30岁的年纪,正风华正茂、青春年少。可在娃娃们的眼里,30岁的人,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垂暮之年。

  真是好气又好笑!

  一:视角偏差源于认知

  宝爸有次心血来潮地问布妞:“你猜爸爸有多少岁了?”

  布妞歪着头想了好一会,眨眨眼说:“应该有60了吧。”宝爸忍着伤心继续问:“为啥有60啊?”

  布妞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你很老啊。”宝爸这下彻底伤心了。布谷妈虽然在一旁哈哈大笑,可终究没有勇气问布妞这个问题,怕扎心。

  

  为啥同样一件事,在我们的眼里,和在孩子的眼里,差距会如此巨大呢?

  其实,这跟孩子的认知有关系。

  心理学上认为,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外界事物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感觉、直觉、记忆和思维等。

  就像认为85年是古代的那个小女孩,她真不是嘴欠,故意要气人,而是她的认知确实有限。她来到这世界才4-5年,但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是她全部的认知。

  如果要追溯到85年,对于她来说,可能要把她的人生翻5-6倍。都过了5、6个人生了,那可不是在古代么?

  所以啊,当孩子说你老,叫你“中年大妈”或“大爷”时,一定要淡定。时刻牢记:“我都过了他们好几个人生了,不跟孩子计较。”

  

  除了在年龄上认识有偏差,孩子还在哪些方面看问题,跟我们不一样呢?

  二:视线改变角度

  有位家长,给宝宝的婴儿床上挂了这么一个可晃动的玩具:

  

  毛茸茸的小动物,在眼前不停地转圈圈,很可爱是吧,宝宝看了肯定喜欢。

  但这位家长平躺下来,以婴儿的视角看这个挂件,才发现,根本看不到玩具的正面,只有几个看不出形状的玩意儿在眼前不停地晃动。

  

  宝宝要是有心理活动,他一定会说:“这啥玩意儿啊,晃来晃去的,头都给晃晕了。”

  孩子的视角,就是这么奇妙。

  布妞在2-3个月大的时候,时常盯着天花板某一处看,并且一看就是半小时。不仅如此,她还时不时朝那个方向微笑。

  布谷妈顺着她的视线往天花板望去,啥也没有啊。

  小宝宝爱盯着某一处看,相信对此情景,不少新手爸妈都深有体会。小宝宝是看到什么了吗?

  其实,他们真的什么也没看到。

  那为啥他们会莫名其妙就盯着某地看呢?这张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在1岁之前,宝宝只能看到近处的物体,并且还很模糊。如果爸爸离得稍微远一点,那么爸爸在他的眼里,就跟一团雾差不多。

  所以,新生宝宝之所以爱“盯着一处看”,真不是他在看。而是他根本看不清、也看不到东西。所以,就只好随便“看看”。

  三:成年人视角VS孩子视角

  等能看清楚东西了,孩子的脑回路又跟我们不一样了。

  比如带布妞回姥姥家,刚进门,她鞋都没脱,就爬到床上开始跳起来。问她在干啥呢,她回答说:“我在跳蹦蹦床啊。”

  

  好吧,虽然长得不一样,但在孩子的眼里,功能是一样的。

  有位妈妈跟女儿玩捉迷藏,喊“3、2、1”后,问女儿藏好了没有。女儿小声地回答:“藏好了”。

  妈妈回头一看,只见女儿蹲在花丛里,两手顶在头上摆出一朵花的姿势,假装自己是一朵花儿。

  

  好漂亮的一朵花,妈妈都快被你骗过去了。

  还有的时候,你跟孩子玩捉迷藏,他把两手捂住自己的眼,告诉你说藏好了。在他看来,只要自己闭上眼睛看不见,你就看不到他。

  

  记得有首歌唱:“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在孩子看来,他的世界真的就是这样的。

  孩子从出生开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还分不清自己与外界的区别,以为世界和他是一体的。他晃动一下,全世界都跟着晃动,他饿了,全世界都感觉饿。

  只有等他能抓握、扔东西后,才慢慢察觉,自己跟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人。这个时候,他的意识也从混沌状态,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不过孩子要到2岁以后,才开始发展自我意识,慢慢地理解别人的感受。但大部分状态,他们还是以为,世界是围绕他们转动的。

  所以,只要我闭上眼,你就看不见我,这是孩子捉迷藏时独有的想法。

  如果孩子进入“绘画敏感期”,那么你们家走廊两旁干净的白墙,在孩子眼里,就是天然的画板。

  

  不仅画起来顺手,还能练个“降龙十八掌”啥的。

  

  看到网上有很多方法,专门应对这一情况,其中有一条大家可以借鉴:

  “你画得很好,应该让更多人来看。只是你画在墙上,就只能我们自己看,别人看不到。你若是能画到纸上,就能拿出去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欣赏啦。”

  布谷妈觉得这个说法比较好,既不打击孩子,又能让孩子打心底改变主意。如果你家孩子也爱在墙上作画,不妨用这个方法试一试。

  最后,当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千万别以为他到了乐园。因为教室在他看来,可能是这样的:

  

  写了这么多,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孩子视角的趣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