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 精深加工提質“綠色食品之鄉”
“現在晝夜生產,力保按時完成客戶訂單。”在泰豐米業生產車間,大米加工成套機組平穩運行,泰豐米業廠辦主任郭曉雲向記者介紹產銷情況。
近年來,鶴崗市綠色食品龍頭企業擴規模提產能,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綠色食品產業完成銷售收入59.8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10%﹔上繳稅金0.69億元,同比增長9%。
鶴崗市把“綠色食品之鄉”作為城市八個發展定位之一,抓源頭控制,實施品牌戰略,產業化模式發展綠色食品行業,今年6月被正式命名為“中國稻米加工強市”,業內領跑地位穩固。8月初,域內寶泉嶺白羽肉雞產業化項目開工,年加工熟食產品3.6萬噸,農牧產業化鏈條進一步延長。目前,綠色食品產業已形成水稻、玉米、大豆、生豬四大優勢板塊,通過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架構綠色食品大格局。
近年來,鶴崗市採取多種措施,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圍繞綠色食品加工,建設好水稻、玉米、大豆、生豬和奶牛五大原料基地。2012年,生豬、奶牛、肉牛和家禽飼養量分別為100萬頭、2.4萬頭、7.4萬頭和413萬隻﹔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標識達到273個,年產值100億元﹔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190萬畝,佔耕地面積近60%,區域無公害產地通過環評。
目前,這個市一批綠色食品深加工項目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以萬源糧油為龍頭的550萬噸稻米加工,以九三油脂為龍頭的130萬噸大豆加工,以雙匯北大荒肉業、家富養殖屠宰為龍頭的23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以寶局白羽肉雞為龍頭的1.2億隻肉雞養殖加工,以完達山東方為龍頭的865噸/日鮮奶處理,以興匯集團為龍頭的100萬噸玉米加工等百萬噸級項目建成或在建。“龍水”、“實實”、“梧桐”、“稻園”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產品由10個增加到32個,擁有寶泉豆瓣醬、世達收割機、三精“清開靈分散片”等30余個名優特產品。
據了解,水稻加工現有企業63戶,年設計加工能力達540萬噸,其中38戶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上半年,收購原料195萬噸,實際加工140萬噸,主營業務收入完成38億元,實現利潤1億元,上繳稅金2200萬元。目前,稻米系列產品達20余種,包括利用稻殼發電,稻殼灰加工白炭黑等化工產品,米糠加工成米糠油等食品,以及加工維生素E、谷維素等醫藥產品。
玉米年加工能力達到31萬噸。上半年收儲原料13萬噸,實際加工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帶動基地14萬畝。經緯糖醇公司利用玉米芯加工木糖醇,今年繼續延伸產業鏈,從綠色食品加工向生物質能源領域延伸,利用木糖渣發電項目正在建設之中。“10萬噸廢渣建設裝機容量為6000千瓦的發電廠,余熱供木糖車間生產,年可為企業節約煤炭2萬至3萬噸,為木糖生產年節約成本1000多萬元。”公司經理劉中學介紹說。
以寶泉嶺農場北大荒肉業公司、鶴崗市雙鶴食品公司、礦務局阿凌達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廠為龍頭的生豬屠宰加工業,總設計年加工能力280萬頭,主要產品包括冷鮮肉、分割肉、精肉以及肉灌制品。上半年生豬加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稅金600萬元,帶動基地養殖生豬100萬頭。
“生態環境好、產業鏈長是鶴崗市綠色食品產業的特點,大米深加工等食品加工業在技術和品牌上都取得了先發優勢。”市農業產業化辦主任孫樹杰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明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處理10萬噸碎米加工米蛋白等5個省重點項目,中暉生物木糖項目等5個億元以上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為該市綠色食品產業鉚足后勁。此外,鶴崗市將著力發展船箱養魚、馬鈴薯深加工和玉米秸稈循環利用三個新興產業,進一步將綠色食品產業引入科學合理的發展軌道。
(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