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录取骗局 做好高校招生工作

  播出时间:2007年7月2日

  嘉宾:教育部学生司招生处副处长 

  苟人民责任编辑:李仁主

  赵威主持人:雨亭

   

  主持人:各位听众,晚上好,欢迎走进“中国之声”《今日论坛》节目,我是雨亭。目前参加高考学生已经拿到高考成绩,各地的录取分数线也相继公布,高校的录取招生工作从今天起就会陆续展开,今天就有6个省率先开始了高校录取工作。针对个别地方和高校在招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部日前专门发出了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各类招生管理工作,特别是结合近年来犯罪分子在高校录取阶段的种种骗术,教育部还专门发出了警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学会辨别,谨防上当。今天节目请到了教育部学生司招生处副处长苟人民,人民处长,你好。

   

  苟处长:你好。

   

  主持人:教育部这几年致力于打造“阳光高考”,重要工作就是要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首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每年都在招生,招生过程当中的录取程序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说,如何根据分数投档?按照那些原则录取,从而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呢?

   

  苟处长:“阳光工程”开始于2005年,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当时就提出“六公开”,核心就是要通过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设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今年我们又特别要求所有的加分考生名单都要公示,保送生的名单也要公示,还有高校的提档分数线公开以及暂时没有完成的高校招生计划也要由省招办及时公开等等措施。比较具体的做法是:按照事先公布的计划数,高校在120%以内来确定 提档比例,省招办根据学校的调档要求来投档,高等学校在投档的名单里来确定是否录取这些学生以及把他安排到什么专业。对于高校来说,主要还是要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不仅要看分数,可能还要看档案表所记载的情况,还要看体检报告。对于省级招办来说,就是要按照公布的计划和分数线顺序投档,并对学校提出的准备录取的名单要进行审核把关。不管是学校还是省级招办,都要按照招生录取的程序来规范操作,严格条件,不徇私情,这样可以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落实。

   

  主持人:“阳光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非常多,涉及的人非常多。因此,需要进行比较有效的监管,如果出现问题要进行大力度的惩处。有一位网友小乐说,往年招生工作中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于是让某些人钻了空子,期待执法部门对一些行为的惩处力度要加大。这几年个别地方和高校出现了一些超计划招生,少数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仍然存在招生宣传不实和体制外招生,一些低层次学历教育学校挂靠高层次学历教育学校办学等等,教育部今年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在招生录取当中防止类似问题出现?如果出现问题,惩处力度会不会加大?

   

  苟处长:今年比较巧合的是教育部三个相关司局发了文件,而且都是13号文件,这三个13号文件,一个是规范高校各类招生管理的文件,一个是关于普通高校招生执法监察的,另外还有关于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13号文件。三个文件现在网上都有了,可以公开查询,三个文件能够构成一个政策保障体系。具体的措施,第一个有三个5%,普通高校的专升本计划、高校对口招中职的计划、还有五年制高职计划,这三个都是要控制在相关的比较上,就是5%的范围之内。第二个,我们对民办院校独立学校的招生章程和广告要进行审核,还要进行抽查。第三个措施就是要求中外合资办学的专业要和他所在高校的其他专业放在同一批。第四个措施就是教育部今年起不再招生成年脱产班和自考社会助学的脱产班。这几方面措施都是政策上的要求。

   

  主持人:你提到的政策要求基本都涵盖了我刚才说的问题。手机尾号0648的听众说,听说今年有特别的措施,保证考了高分的考生能够被第二志愿录取,是这样吗?如何进行保证?

   

  苟处长:解决高分考生的落榜问题有一个措施,一些省做的“高分保护”,就是在一定分数的情况下,给这些学生一个优先的照顾。还有一个平行志愿,在同一个位次上,可能几个学校他的志愿是相等的,按照谁的分数高谁优先投档,这样就可以照顾一些高分考生的利益。同时,由于你的志愿填的不好,招生部门可能会逐一给高分考生打电话征求意见,看有没有机会录取。

   

  主持人:手机尾号1113的听众说,这几年高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是高中学生的考生,比如说有低龄的儿童,还有成年人,高考之后他们能不能进入大学?成人高考之后成绩不错,能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去读大学吗?在录取招生工作中对待他们的政策是一样的吗?

   

  苟处长:放开考生的年龄限制已经有几年了,记得还有超过60岁的老年人也参加过考试。今年我们也注意到,有报道说有10多岁的孩子,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主持人:而且还要报考北大。

   

  苟处长:国家高考的条件是高中毕业或者具有同等的学力,这个力是力量的力,你有这个学习的能力就可以的,这个同等学力的鉴别在省一级教育部门。所以,不管是成年人、老年人或者年龄相对小的,只要如果符合这个报考条件,分数够,和录取适龄青年一样,都可以去学习。

   

  主持人:政策方面做好了准备,大门对大家统一,公平、公正、公开。手机尾号0039的听众说,每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后半程,往往是一些中介比较活跃的时期,这个时候在一些火车站,甚至是中学校门口、小区都会看到铺天盖地的招生广告,有的时候让人无法识别,有的假称低分高录,有的谎称内部指标,还有说是自主招生等等五花八门。手机尾号3376的听众说,对于每年招生录取工作后半时期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我们怎么来鉴别?一些成绩不太理想,又特别想上学的考生和家长,他们这种侥幸心理往往会被一些人所利用。根据你的经验,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当中常见的骗术有那些?为这些考生,特别是他们家庭、家长提一个醒,怎么来识别防止大家上当受骗?

   

  苟处长:我感觉骗术也在花样翻新,比方说你刚才讲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我们在高校招生工作当中一种改革尝试,现在主要是搞的高端的和部分示范性高职学校的自主招生,是一个改革项目,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更不是学校拿着一种权利去没有限制地随便说了算,但是也有人把它加以利用,在这儿提醒考生、家长和朋友们要走正道,如果自己的分数不够,想跟达到分数条件的孩子一样,上一样的学,谁这么跟你讲,这个人至少是不了解情况,如果谁这么做了,那就是违规甚至违法。家长心里边应该多一根弦,在上学的问题上,如果谁告诉你多花钱就可以办事,对于这种手法应该表示怀疑。

   

  主持人:家长和朋友们一定要脑子清醒。

   

  苟处长:要有一个底线,这个计划是不是经过我们省招办正式公布的?你的分数是不是达到录取的要求?还有,你录取的手续是不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而不是仅仅看一个学校给你发的通知书好像就有保障了,否则有可能受到经济方面的损失。

   

  主持人:手机尾号5354的听众说,如果想要报省外的高校,但是计划招生的人数又很少,我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苟处长:报志愿的时候,分数和计划是最重要的两个参考意见,很难再有别的选择了。

   

  主持人:可以把选择的面再放大一些。手机尾号1138的听众说,如果遇到招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我怎么举报?

   

  苟处长:教育部有热线举报电话,或者通过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可以通过教育部招办自己的信访网络来举报反应。

   

  主持人:现在反应的渠道我感觉比前些年多了很多,而且非常畅通,包括网络、电话和各种举报途径,所以说大家应该加以利用,而且有事情要及时咨询。从今年开始,将严格实行普通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关口来帮助考生识别录取信息的真伪,这方面请你把具体情况和大家介绍和解释一下。

  苟处长:这些关口都是为了确保录取的真实性。我们还会发放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考生拿到确认表和录取通知书才能确认自己被正式录取。入学的时候,我们会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和省办理的入学手续进行新生电子注册,同时也可以在省招办的官方网站和高校网站上查询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和信息,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考生的录取信息真实,防止被欺骗。

   

  主持人:最后请苟处长在今年录取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给大家简单提一个醒,还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

   

  苟处长:亲爱的听众朋友,整个录取工作将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到8月下旬相继结束。在整个过程当中,主管部门和考生的心连在一起,希望大家有什么情况及时和我们沟通反应,谢谢大家关注高考。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你来到我们节目,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