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风景:“真人塑像”走近平民百姓(图)

  

   

  工作人员在世博文化中心介绍真人塑像(玉龙摄)

  

  仁人造像馆总经理白效洪先生正在向记者介绍"真人塑像"(玉龙摄)

   

  海峡之声网上海站10月25日电(记者张玉龙)“你们看,我们这里展示的作品,没有一个是领袖人物,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贫民百姓,我们中的你我他,只要有一点经济基础,都可以为自己造像!我们的口号是:1秒的采像,7天的雕琢,永恒的纪念!”

  今天下午,在世博文化中心的地下一层艺术大师展厅108位置,上海仁人造像雕塑馆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介绍起“真人塑像”来。

  “真人塑像”!这是世博会在世博文化中心的一道艺术风景线。就在昨天,世博会开幕第177天的日子,就有一位香港人和二位上海本地人,每人各掏万元人民币为自己“雕像”。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艺术灵动的空间,这里放置着一架特别的装置与众多人像,她让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让心灵有所寄、让目光有所依、让美好、亲情和成功永远留存,让人生的瞬间与永远得以定格记录。”

  专家介绍,“真人塑像艺术,是采取电子定位,手工雕塑制作的仿真艺术人像技术,这是现代电子科技技术和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相结合的一个新型艺术门类。它突破了传统手工艺术对头像的制作限制,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一件精致的人像艺术作品,惟妙惟肖、艺术浪漫,而且可以根据各人爱好选取色彩和材质(如铜、树脂,石膏、大理石等)”

  今天下午,感到好奇的记者在世博文化中心坐上了这架装置后,自己手持“快门”一按,只听咔嚓声响起,人体五官定位即已完成。工作人员告诉我,你按下的这张图,是“三维”图。当然如果你不满意眼前的着张照片,完全可以重新“按动”手中的“快门线”,直到自己对自己的图像满意为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约定的几天时间和工程师复杂操作、工艺师艺术加工之后,一座活灵活现、几近乱真、色彩质地个性十足的人像雕塑新鲜出炉。有老者、有儿童、有少女、有成功人士、有新婚伉俪……人们仔细端祥着“自己”,自我得到极大满足。

  当“自己的雕塑”放置在大厅、书房、办公室、起居室,则成为对人、对真情、对人生美好时刻的最高礼赞——这就是现今世界范围之内尚无同等水平可比的,由国人自行创意、创新的,永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真人塑像技术和装置。

  世博会开幕以来的178天里,人们络绎不绝来到这里,进行一次全新的尝试和体验,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名人记下他精彩的瞬间,在生日、节日、纪念日,送上独特的珍藏纪念。也许,真人塑像技术就象当年的照像技术一样,能引领时代潮流,走进千家万户,会成为本届世博会一项代表未来的先进技术。

  在世博会即将结束时,着个特别的“展厅”和这架“装置”已移师到上海龙阳路1255号的一栋小楼里。今天上午,真人雕塑仁人造像馆也在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揭幕了。今后,这里也将成为真人像的永久陈列和体验的基地。

  在真人雕塑仁人造像馆的揭幕现场,这项事业的创始人白效洪先生告诉记者,真人塑像艺术有别于传统雕塑艺术,她含有科技的含量,需要较高的智慧与技术,为现代人喜闻乐见和高层次人群爱好收藏。她仿真度高,制作时效高,人工成本相对较低,非常受时人欢迎。可以预见,塑造和珍藏真人塑像必将成为“后世博”人们争相效仿的潮流与时尚。

  记者认为,如果说当年的“婚纱摄影”曾经是一代人的拥有和最爱,那么时代到了今天,“真人塑像”这一新艺术样式,因为它一开始就能走近寻常人家、为贫民百姓"人人"所爱,所以它也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大家喜欢的“新艺术”。因为,属于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这一特别的艺术样式,我们的确能够通过“真人塑像”发现并留住“孩提时代凝固的天真”、“豆蔻年华永远的青春”和“成功人士传世的风采”、、、、、、

  

  仁人造像馆揭幕仪式在浦东基地举行(玉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