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恋爱
李海林是一位内地中学校长。该如何防止学生早恋,一直是他比较头痛的事情。他面对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营养的极大改善促使孩子们早熟,十六七岁的孩子乍一眼看上去和成年人没什么区别。学生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也促使他们心理早熟。一旦知道孩子们早恋以后,如果学校和家长处理不好,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害。
当然任其自生自灭,肯定不行,但如果采取硬性措施,后果更严重。一来孩子可能将恋情转入地下,那更容易出事,二来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行为,是不会得到成人世界的接受和祝福的,甚至是肮脏的;如果孩子情窦初开时,大人们就传递给出这样一种观念,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婚恋观,后患无穷。
李海林在访问美国期间,向美国同行请教他们应对的办法。美国朋友的回答是:面对“早恋”,我们应该做、可以做的,不是如何让他们不恋爱,而是教他们如何更好、更负责任地恋爱。这个回答促使李海林重新思考,他认识到:爱的教育,恐怕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恋爱观,需要紧急地提到教育的议事日程。尽管中美两国有?巨大的文化差异,但爱的教育的主题不是“防早恋”,而是负责任、安全、健康。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有一门选修课特别火,叫《婚姻与爱情》,课程内容从如何追求异性到如何理性分手,再到如何维系婚姻……原设定学生八十四人,结果报名接近五百人,让人意外的是,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师原先是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老师。在当下的高校,只要是有关于爱情、婚姻与幸福的选修课程,大都会受到学生们的热捧,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师,往往也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早几年,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在课堂上教授“爱与被爱”,她很快成为网络红人。
前段时间,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二○一二年教育统计数据,女大学生人数连续四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三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递增。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调,会给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带来新的问题。
二○一一年,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要求北京市高校在心理课上教授学生们怎么去谈恋爱。在新教学大纲中,“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一讲,被修订为“幸福,从学会恋爱开始”,主要从大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感情问题出发,涉及爱情相关理论,旨在教会大学生爱自己、表达爱、接受爱、拒绝爱、维系爱和放手爱。
爱情与婚姻是一门复杂的人生学问,需要一个人终身学习,指望几门课程解决所有的情感问题是不恰当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包括中学,都应该帮助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学生们学好爱情这门课,避免在未来的情感探索过程中少一些坎坷。毕业典礼,是大学最重要、最隆重、最有纪念意义的仪式之一,是“大学最后一课”。此时此刻,师长是不是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并送上祝福。
对于行将走上社会的许许多多的毕业生来说,得到一份真挚的爱情,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对此,他(她)们或许有渴望,或许有困惑,或许有烦恼,需要得到“过来人”的一些建议、忠告和帮助。可以设想,如果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寄语中,不再缺失关于爱情、婚姻的话题,掌声可能会更加热烈。(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严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