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修炼中的“窍”:不得此窍,则终难入于仙道之门!

  

  1

  窍者,天地虚空所成之穴也。天地万物皆有窍,故能运化而不殆。人有窍,故能吐故纳新以养其身,阖辟有度以通天地。生儿育女,生生不息,亦本于窍。此则凡窍之用,形空所成之窍也。窍者虚之乃成,实则无窍也。一虚一实,如同人之脉络呼吸;一阖一辟,方成天地造化之妙用也。

  人体处处有窍,契合天地之窍也。人有九窍为大,乃五脏六腑外开之凡窍也。窍开于表者,以通内外也。窍既开,则人体与天地相通,窍之所由也。天有九宫,地有九州,天地亦存窍也。穴位者,人体经络之窍也,穴位形虚空,可通天地之气也。节气者,周天之窍也,形空故能与天地合机,气机合一故有无穷玄妙也。

  窍门者,有空乃可通门也。窍门先有窍,而后可通门也。开窍何以开?里开外难开也。故虚者先虚心,里通外自通也。人体中,五官下阴所成之九窍,乃脏腑开窍之所在,窍通内外,窍窍相通,自存玄机也。

  凡窍之理既得,再明丹道非凡之窍。盖凡窍者,后天之窍也,有形之窍也;仙窍者,先天之窍也,无形之窍也。凡窍顺开则成,仙窍则须逆修乃开也。

  窍何以成?形空则成窍,窍从空而得也。开窍者,使形化空乃成,此后天之窍也。形不空则难容,必闭塞不通也。修持者,首须开窍,窍开则可通天地,可应万物也。所开者,性之窍也。命之窍贵闭而不贵开,性之窍贵开而不贵闭。命窍开则天真泄,性窍闭则道心昧。一开一闭,天壤之别。命窍一闭,则可免堕地狱无尽之苦,跳出六道轮回之厄;性窍一开,则可望超脱滚滚尘世,直升圣域而位列仙班。命窍实而性窍虚,实要实闭,虚要虚开,全在运用,须由师指。

  

  2

  心空则性静,性静则窍开。一性空灵乃窍开有容,故能应于万物,内外相应也。凡人之性本虚本空,一入后天则化为实,实则窍塞而无,难以通也,故人天相隔,出生入死,难以超脱也。修行者,即须修性使之成空,窍复通而返先天也。先天之窍贵活而不贵死,死则难成后天万有也。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窍(竅)者,穴下有敫也。先天精满而窍动,先天炁足而窍开,先天神通而窍展也。三花满足,灵通窍成,一窍开通,窍窍光明。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榆木脑袋,一窍不通。混沌一窍不通,天人合一也;聪明七窍贯通,天人各别也。坎水盈满而实,离火中空而虚,虚则开窍而现玄关也。虚成窍者,此窍非凡窍,先天真性真火使之开也。非心非意,故不可妄用心思也,拙中藏巧,以先天照心可察,后天妄心则难得也。

  玄关一窍者,虚空之窍,至清之窍也,性光所成,先天之窍也。非后天,故不落形体之上,在人身上则难寻其踪迹也。然此窍亦不远人身,只是先后天之相隔耳。譬如在一粒种子上寻树叶,必不可得。须先使种子发芽,而后乃有树叶也。然若远种子而寻叶,又致偏也,此时之种子无叶,而彼时种子所成之树则有叶也。自然之理如此,而丹道之理亦如此。此理甚明矣,修行者岂可不悟乎!故《悟真》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玄关一窍非凡窍,乃先天至清至虚之窍也。人体之虚窍,与天地之虚窍相通,此则天人合一之基也。窍开门显,可通先天妙无也。八门之中,休门乃玄关一窍之所在也。不得此窍,则终难入于仙道之门也。

  无思无为开玄窍,寂然有感自通天。一明百了天机在,妙通万有玄中玄。一阳初动即玄关,玄关有象自非凡。潜龙勿用真机在,玄酒味淡夜半间。地下有雷天根在,天上有风月窟观。一窍开启天地得,窍窍随映日月圆。

  

  3

  玄关一窍可超凡,执著有相皆为幻。天地有窍乃可生,凡人窍开自通天。玄关一窍,为先天之窍,非在后天可求也。先天至清,后天则流浊也。先天虚而后天则实,实要实开,虚要虚开,开窍之不同也。

  丹道性命双修之功,乾道首要守祖窍,亦用空而不落空也。守空莫应空,有空乃可容。切莫执实须用空,知而不守是正宗。似守非守乃得真,杳杳冥冥自可通。

  虚中应实,小中见大,门窍相通,空而不空,此窍之运用不亦大乎!学者但能悟得其中真机,则窍门可窥矣。

  注:修炼首重开启下丹田藏精之窍。男女情况不同,女性有物质性的凡窍,即子宫,此中自然精气氤氲,可以孕育儿女,也可以作为练功收取元精的地方,因此可以直接跳过开关展窍的阶段。男性则没有物质性的下丹田窍,因此需要开关展窍。开关展窍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阳性的方式,主要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利用心肾二气的交媾,如同搅动水起漩涡一样,制造聚合元精的无形窍穴;另一种是通过阴性的方法,神凝则窍启,此神非识神,而是元神,需要特定的火候才能开启。这两种方式,前一种是逆练,从低层次下手开窍,一种是顺生,从高层次入手开窍;普通人用逆练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

  心肾二气相交。普通人也是日日相交,只不过程度比较低,产生的元精仅供日常生理活动,不足以打开丹田窍。修炼的人,用气功的方法采气,用特定的方法聚能,都可以有效积累更多的心肾能量,以打开下丹田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