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谷爱凌的养成,妈妈的教育功不可没,很多家长只学会一半
万人瞩目的t冬奥会,最引人瞩目的一颗新星非谷爱凌莫属。
翻开谷爱凌的履历,人们不得不感叹:这才是天才应有的样子。
说谷爱凌是天才少女,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异议。

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受妈妈的影响从小酷爱运动。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在北京大学化工系完成本硕学习,上学期间,曾是北大短道速滑队队员兼滑雪教练。
正是妈妈对滑雪运动的热爱影响了谷爱凌,谷爱凌出生后经常被妈妈带到雪场滑雪,耳濡目染中,女儿会走路就已经会滑雪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凌对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除了自由滑雪,爱凌还喜欢跑步,骑马、击剑、篮球和攀岩等,同时还对钢琴、芭蕾、声乐等诸多才艺感兴趣,并乐此不疲地进行了专注的学习。
而且,谷爱凌如此多的才艺,无论哪一样拿出来都像模像样。
据谷爱凌回忆,自己小时候放学时,妈妈开车来接她,车里总是带着三套衣服:一件红色背心和一件浅色运动裤,那是去足球场踢球时要穿的衣服;一套芭蕾练功服,踢完足球要去学芭蕾;还有一条紫色连衣裙,是学完芭蕾弹钢琴时要穿的衣服。

而滑雪训练要到周六周日才有时间去训练。
如此忙碌的学习生活,普通孩子可能得哭着抱怨自己没有玩的时间,但对谷爱凌来说,学习这些才艺以及进行诸多运动,都是她爱好所在,并给了她无穷无尽的乐趣。
为了有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才艺,进行自己喜欢训练的运动,谷爱凌学习文化知识时总是超级专注,高效,她总是用最少的时间把学习搞好,特别是滑雪更是她的挚爱,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想到放学后或周末,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正是因为“热爱”,谷爱凌从小拿奖拿到手软,8岁时已成为旧金山太浩湖专业滑雪队中的主力,且还是队里唯一的女孩;9岁起,她便蝉联美国青少年锦标赛;13岁时开始参加成年组比赛,14岁时,她已经拿下了50块金牌。

不仅如此,谷爱凌的文化课也是好得惊人。为了给2022年的北京冬奥留出足够的备战时间,她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4年的高中课程,留出一年时间来专心训练。然而,谷爱凌的高中是全日制的,要想加快学习进度,就得自学。
最终,谷爱凌放弃全日制的高中学习生活,通过自学完成了美国高中4年的学习内容。去年,她以SAT1580分(满分1600分)的高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创造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全日制学生提前一年高中毕业的奇迹。

如今的谷爱凌用几近完美,又超越所有人的反向转体1620度,堪称极限难度的一跳,逆转夺冠,开创了自由滑雪的谷爱凌新时代。
高颜值,强实力,多才多艺、性情自信开朗、举止落落大方,德智体美劳,样样精通,这样的“天才少女”是如何炼成的呢?
实际上,谷爱凌的成功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外,更多的源于母亲的教育:

一、从不打击孩子,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少表扬孩子聪明,多表扬孩子努力。
爱凌在美国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诫母亲: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
之后爱凌的母亲紧记这两点,她不像中国母亲那样,孩子一犯错,就焦虑不已,特别是学习上,总盯着孩子犯的错误,相反,她鼓励爱凌大胆的独立思考,瞪大眼睛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对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赞赏有加。

二、不吃苦的“赏识教育”是“捧杀”,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基础上的“赏识教育”才能唤醒孩子内驱力,激发孩子的爆发力。
在中国,不少孩子从小因“赏识”教育而变得脆弱,傲慢、自大,他们往往受不了一点委屈,更吃不了苦。
而谷爱凌的母亲虽然从小不打击孩子,但却引导她在运动中流汗,跑步、滑雪、击剑也罢,跳舞、弹琴、声乐也罢,她让孩子在忙碌中提升自己的耐力、毅力和能力,并从自我突破中找到自信和乐趣。

少了高强度的运动和学习的“赏识教育”,只能沦为“捧杀”,而从小吃苦耐劳的“赏识教育”才能唤醒孩子身上的原动力,当她的兴趣和热情被点燃,就会释放出无穷无尽的爆发力。
总之,天才少女的养成,母亲的教育功不可没,可惜中国很多家长只学会了一半——中国很多母亲只学会了“赏识教育”,但却没有学来“吃苦教育”,如此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怎么能开创好自己的未来?而谷爱凌母亲这种“赏识教育”和“吃苦教育”并重的教育才是教育之根本,值得每个家长引以为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