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杨贵妃深受皇帝宠爱,杨家三姐妹也同享隆恩,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
天宝年间,杨贵妃深受皇帝宠爱,杨家三姐妹也同享隆恩,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月光赏脂粉钱就达十万之巨。
不过,杨贵妃姐妹几人天生丽质,崇尚淡妆,尤其是虢国夫人,不施粉黛,依然美艳动人。因此每次入宫朝见,往往一副素面而去。当时杜甫有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
这就是“素面朝天”这个成语的来历,本来是褒义。
据说,虢国夫人也与李隆基有染,但这个说法不太可信。因为仅仅杨贵妃一个人,就已经让李隆基神魂颠倒,无法自拔,她的姐妹兄弟只是跟着沾光而已。
天宝五年,杨贵妃“妒悍忤旨”,估计是恃宠而骄,不知为了什么撒起泼来,李隆基一气之下,让人把杨贵妃送回了她堂兄杨銛家。
可是杨贵妃前脚刚走,李隆基就开始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看谁谁不顺眼,动辄发怒。有小宦官从他面前经过,他拿起鞭子就打,以至有人被惊吓而死。
大太监高力士见不是事,试探着问要不要给杨贵妃送些衣物和饭菜过去,李隆基脸色才稍微好看一些,还下令将御膳分些赏给杨贵妃。高力士心领神会,立马跪请接回。
当夜,开侧门领杨贵妃回宫,磕头请罪,李隆基转怒为喜,欣然抚慰。果然是小别胜新婚,从此以后更加专宠。另一个堂兄杨钊也乘势而上,升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赐名国忠。韩、虢、秦三夫人,加上杨国忠、杨銛五家,于宣阳里造大宅,规格堪比皇宫。皇帝赏赐、四方贡奉,必定同时颁赐五家,所谓“开元已来,豪贵荣盛,未之比也。”
天宝九年,杨贵妃再次触犯龙颜,又被赶出。杨国忠略施小计,又再次召回。两出两进,不但恩宠不衰,反而越闹越得势,就是这么令李隆基痴迷。
![]()
天宝十年上元节,杨氏五家夜游,正遇上广宁公主车驾,两边争相要进西市门,杨家的奴仆挥鞭不慎触及公主,把公主吓得摔下马来,驸马程昌裔来扶公主,也被打了几下。
公主当然就哭哭啼啼跑到父皇那去告状了。一边是爱女,一边是爱妃,结果呢,只杀了杨家那个奴仆,程昌裔停职反省,明明是杨家的错,却各打五十大板。从此以后,杨家就更加横行无忌了。
但是话说回来,杨贵妃这个人,倒是没有什么坏心思,很少干政。有一次,李隆基大张声乐,教坊有个王大娘,会耍杂技,头顶一根百尺长竿,竿头还有木山,造型是仙山的模样。王大娘在下面耍,让小孩举着红旗在身旁穿梭,舞个不停,煞是好看。
而当时朝中有个神童刘晏,因为唐朝的科举里面有一门神童科,专门选拔那些天才儿童。刘晏就是其中之一,年方十岁,聪慧过人,已经做了秘书省的正字官了。李隆基就把他召来,杨贵妃看到小孩非常喜欢,把他抱在膝盖上,亲手给他涂脂抹粉打扮起来,让他为王大娘的长竿戏作诗。刘晏应声诵道: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这应时应景的佳作,顿时引得皇帝和贵妃开怀大笑,随手赏赐玉笏锦袍。刘晏后来在代宗朝当过宰相,也是知名的贤臣。《三字经》里就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的说法。
还有一次,李隆基和杨贵妃在宫里赏花,请梨园弟子来奏乐,李龟年唱歌。刚要张口,李隆基说如此良辰美景,应该唱新词,让李龟年去找翰林学士李白。
这诗仙大人倒好,宿醉未醒,还在闷头大睡。圣旨来了,没办法,提笔就作。不愧是诗仙,出手就是名篇,马上作成《清平乐》三首。第一首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大家都耳熟能详。
第二首也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总之三首都很好,李龟年拿去一唱,大家都很尽兴,李隆基从此也对李白另眼相看。过了几天,杨贵妃还把这几首诗拿出来反复吟诵,这下出问题了。
问题出在高力士身上。因为李白大家都知道,天性很狂放的一个人,曾经在宫里喝得酩酊大醉,然后伸脚让高力士帮他脱鞋,高力士就记仇了。这天听见杨贵妃吟李白的诗,顿时心生一计。
他凑上去半开玩笑说:“我还以为李白得罪了贵妃,贵妃应该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还如此念念不忘啊……”
杨贵妃吓了一跳,问:“李学士什么时候得罪我了?”
高力士说:“他把贵妃比作赵飞燕,这不是犯贱么……”指的就是上面那第二首。
众所周知,杨贵妃以胖为美,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她不是肥胖,而是丰腴。而汉朝的赵飞燕是以苗条见长,李白半醉半醒的即兴之作,哪里想到那么多,结果就被高力士给算计了。
其实他本无嘲讽之心,但杨贵妃可就听信了谗言。李隆基多次想要给李白升官,都被她阻止,诗仙大人就此丢了前程。这是杨贵妃为数不多的干预朝政的例子之一。
![]()
事载唐代传奇小说《杨太真外传》。实际上,无论从正史野史,都可以看出杨贵妃对朝政没什么野心。然而,她本人没有,架不住别人有。而她如此受宠,就难免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这就是她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