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揭露真实人性:严良哪里是傻白甜
01
网剧《隐秘的角落》太好看了。这部剧不仅仅在展示烧脑的悬疑推理,而且在揭露真实的人性。
剧中普普的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震,她问严良:“罪犯永远是罪犯吗?”
普普口中的罪犯是张东升。张东升是个阴狠的杀人犯,他连杀多人,其中包括他的岳父、岳母和妻子。
但当他得知严良和普普无处可去时,却热心收留了他们。张东升欠了高利贷,经常有人上门闹事。
张东升担心会连累他们,便把他们送去岳父家住,并贴心照顾他们的生活。
此时的张东升,哪像杀人犯,简直像个父亲。
罪犯不一定永远都是罪犯,而好人也不一定永远都是好人。
朱朝阳成绩优异、听话懂事且乐于助人,看起来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但其实,他有非常阴暗的另一面。
比如,他间接或直接害死了他的妹妹,后来又借张东升的刀,杀了好朋友严良。
而严良,被网友认为是全剧最单纯善良的一个人,其实也有阴暗的一面。
当掌握张东升的杀人证据后,大家都想去报警,而严良却提议借此勒索张东升。
张东升、朱朝阳和严良的复杂性格,让我想起了白岩松的一句话:
“人性是极其复杂的,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
我们习惯以好人、坏人来定义一个人,但白岩松认为:每个人心中并存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好还是坏,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他的哪一面。
02
就拿朱朝阳来说吧,他之所以会对妹妹那么残忍,很大程度上,是他畸形的原生家庭所导致的。
朱朝阳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朱爸爸很快有了新家,又生了女儿朱晶晶,几乎就没有再管过朱朝阳。
朱爸爸对儿子朱朝阳疏于关爱,却对女儿朱晶晶倍加宠爱,这让朱朝阳不免心生嫉妒。
而当朱晶晶说出那句“爸爸只喜欢我一个”的时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朝阳心底的嫉妒彻底决堤,从而酿成后来的惨剧。
而因为所处环境,导致人性发生改变的事情,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陶勇医生讲过他亲眼所见的一件事情:
一位父亲带女儿来医院看病,当他看到一个老太太突然摔倒时,二话不说背起老太太,冲向了急诊室,场面非常感人。
但陶医生曾亲眼看见,几天前,这位父亲在医院里偷钱。为何这位父亲,会在前后反差如此大呢?
原来当时的他,已经走投无路了。
自从女儿患上白血病,家里便开始卖房卖地,已经倾家荡产。而为了陪女儿看病,他辞了职,全家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说起这位父亲,陶勇医生不禁感慨:“如果我有一天也穷困潦倒,没有了经济来源,我会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吗?”
“我想也未必做得到。所以我认为人性的善和恶,是在环境中滋生的东西。”
03
人性是自私的,一个不好的环境,很容易滋生人性的恶。
所以对一个人来说,底线非常重要。
高晓松曾答应资助一个女孩上大学,那个女孩家庭状况非常糟糕,父母都卧病在床,家徒四壁,负债累累。
高晓松说:“你考上大学就告诉我,你大学所有的费用我都出。”女孩欣然同意。
后来有一天,高晓松接到了女孩的电话:“叔叔,我考上浙大了。”
高晓松非常高兴:“那你把账号给我吧。”
女孩连忙解释:“不是的,我告诉你我考上浙大,是为了让你安心,并不是向你要钱,因为已经有一个宁波的叔叔捐助我了。”
“可是你家里那么穷,多要一份钱,可以帮你爸爸治病,我也没说我的钱要用来干嘛。”
结果女孩说了一句非常感人的话:“人一次不要脸,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一次都不能不要脸。”
人性中虽然有恶的一面,但如果我们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便能与恶保持距离,避免走入歧途。
而也正因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好人。
如今,我们常能听到“老人没人扶,社会很冷漠”,但社会变得冷漠,不是因为没有好人。
而是因为很多好心人,扶起老人后,非但没得到感谢,反而惨遭讹诈,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很多人只好选择做一个冷漠的人,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很多人只是选择做一个好人,并非本性如此。
所以,感恩身边的每一个好人,让好人有好报,好人才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温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