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偏远村寨与世隔绝,无人知晓其来历,竟是匈奴后裔?
说到与世无争,鸡犬相闻这些词,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竟然也有世人不知其来历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金家村。
2004年,因为一次人口普查,有关于金家村的“怪”,一时间引发大众的好奇心。
这个村里的村民大多姓金,他们很少向世人提起金家村的历史,甚至每每被问起时,都会面露难色。
这到底是何原由?
暗藏玄机的金家村
![]()
这第一怪金家村虽然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可是周边的村民对这个金家村却知之甚少。只知道在哪里却问不到任何历史信息,即使是找到年纪最长的老人也问不出个一二。
这第二怪就是,村里当地的居民,虽然不排外可是却极少与外界联系和通婚。更不愿意和外人透露任何与村子相关的重要内容。
第三怪是这个村落的许多建筑非常特别,要知道安徽最出名的就是徽派建筑。
可是金家村的建筑,并不是传统的皖南建筑风格,更谈不上徽派,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奇怪样式。
如此神秘的村庄,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村民们选择集体隐瞒,闭口不谈的过往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
为了揭开金家村的神秘面纱,记者专门找到了东至县旅游局的局长齐自力。
齐局长在东至县已经工作几十年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对金家村的故事也略有耳闻。
根据县志记载,金家村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 ,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显示,这个村子现居民有160多户,780余人。
但是金家村超过九成都是同一个姓氏,金。
像这种规模的村子,人数多且姓氏单一的,在东至县不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如今交通信息如此发达,若不是刻意封闭,这么大的村子姓氏怎会如此单一。
他们为什么要与世隔绝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跟着齐局长一起来到了金家村,想要一探究竟。
![]()
耐人寻味的矮墙与碉楼
刚进村口,没走两步就能发现整个村子古意盎然,房屋大多数都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风格。
有些看起来年代十分的久远,而且有些房屋的造型也十分独特,并不像是中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
再往里走,就会发现村子内内外外修建了许多矮墙,以及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
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在杂草的掩护下,乍一看,像是天然形成的岩石,上面爬满了古藤,可仔细一辨认不难发现人工雕琢的痕迹。
这应该是很多年前,村里的先人自己用岩石垒成的矮墙。虽然这些矮墙历经岁月的洗礼,但是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没有一点萎靡的样子。
![]()
最让记者惊讶的是,村子的最外围,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
说它与众不同是因为它的造型很独特,在正门上方的左右两侧,竖着一个碉楼样式的突出面,上面还有巴掌大小的方形洞孔。
像这样的洞孔,整个建筑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墙面,看上去像是瞭望口。
两栋高耸的碉楼中间夹着一扇大门,又大又高,就像是古时候的城门一般,石墙之上痕迹斑斑,像是经历了一段枪林弹雨的时光。
矮墙,碉楼,瞭望孔,这些奇怪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让人充满了疑惑。
像这样的古建筑金家村里还存在着许多,而且从完整程度上看,村民对这些建筑的保护非常的重视。
![]()
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当地的村民想要打听个究竟。
一开始村民见到有外面的客人,态度还非常的热情,张罗着进屋喝水。
可是当记者表明来意后,问到关于村子的“秘密”时,起初热情的村民突然闭口不谈了,再往下问便开始抵触,见到这种情景记者只好作罢。
为了弄清楚金家村的这些建筑秘密,记者专门联系了东至县的文物专家。
专家听闻后也表示非常好奇,于是在齐局长的陪同下,记者带着专家再一次来到了金家村。
村子里的“防御工事’
在记者的指引下,专家很快发现了村口的高大建筑。
看着眼前这个透露着古朴气息的碉楼,专家最开始还以为还以为这是个牌楼类的建筑。
![]()
可是离近才发现,这个造型奇特的建筑,与村民的居住地隔着不小的距离,像是被独立出去的。
专家觉得,一个正常的村落是不可能存在这样一种建筑风格的, 与其说它是具有特色的建筑不如说是一种防御工事。
对于防御工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许多抗日电影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抵御外敌时,常常在阵营的外围修建防御工事。
一是为了抵御敌人的炮火,二是为里面的战士提供掩护和庇护。
这样的建筑特征出现在一个村子里,是不符合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的,或许它的存在隐藏着巨大的历史秘密,这些东西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那么究竟金家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遗址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
少数民族特征的祠堂
就在大家还在思考的时候,专家一行人路过了一个祠堂。
一进门,大家就发现这是金家村的金氏宗祠,在古代,宗祠都是非常严肃且重要的地方,一般人是不能随便进的。
细心的记者发现这金氏宗祠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的与众不同。
安徽的古建筑小镇,大多皆是徽派建筑,以雕镂精湛著称,属于婉约的皖南风格。
而金家村的这座宗祠看起来偏偏恢宏大气,隐隐透出一股不凡的气息。
开放式的天井布局,各式各样的华美石雕,还有数百根“朝天柱”气派异常。
再看祠堂大梁,足足有一米多粗,梁柱之下的石墩用的还不是皖南地区常用的鼓状石墩,这个石墩有棱有角,形状像马蹄铁一样。
抬头往上看,祠堂横梁形状也很不一般,好似一把直指天空的弓弩。
![]()
不仅如此, 院中的天井还摆放着两对上马石和拴马桩。
可是金家村位处深山,又不常通马匹,为何放两对马石和拴马桩呢?
齐自立作为旅游局长,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许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可是这些组合在一起,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仔细辨别,专家发现,金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大体上和徽派建筑比较相似,但是又掺杂着许多别的元素在里面,可以说是一种混搭。
根据这些特色元素,专家断定金家村很可能是属于少数民族一脉, 因为金家村的建筑风格有明显的少数民族元素,但是究竟属于哪一种,专家就不得而知。
而根据村民们的说法,这座祠堂是金家村最精美的一座建筑,在金家村历史悠久,听说它的年纪,要比村里许多老人的年纪都要大一轮。
![]()
为了彻底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齐局长只好带着专家找到金氏宗族的族长。
南匈奴金日磾的后裔
金族长一开始还不愿透露,但是齐局长循循善诱,给族长分析利弊,更是说村子具有历史特色可以发展旅游经济等等,再加上记者的软磨硬泡,金氏族长只好拿来了族谱。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金氏老祖并不是中原人,而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
这个结果,简直让齐局长一行人惊掉了下巴。
提起匈奴一族,或许大家只在电视里见过。
《大汉王朝》中就有卫青,霍去病联手破匈奴的故事情节,而这段历史也并非杜撰。
![]()
虽然春秋时期匈奴就已经存在了, 但是到了汉朝,雄踞北方的匈奴势力已经大到让朝廷忌惮。
那时的匈奴人经常会南下,对汉朝边境的村民进行骚扰和掠夺。汉武帝刘彻继位后,王朝的这块心头大病总算得到了根治。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刘彻派出卫青,霍去病联手出征匈奴,才让匈奴大军元气大伤, 最终导致匈奴分为南北两个部落。
南匈奴中的浑耶王和休屠王,在战争结束后便带着十几万匈奴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为了显示对投降者的宽容与接纳,给匈奴人赐了新的姓氏,正是金家村的金姓。
而北匈奴在汉王朝的不断打击下难以生存,他们的首领只好带着北匈奴的人不断地西迁,再到后来北匈奴就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可是南匈奴狼子野心,汉王朝国力衰弱之后,南匈奴企图联合汉朝大臣王莽,夺取了西汉的政权, 被东汉光武皇帝刘秀打得是抱头鼠窜,不得已最后只能隐居深山。
虽然细节都对上了,金家村的金氏族谱上也确实记载着他们是匈奴的后代。
但是,光凭这些修建的碉楼和独特的少数民族图案,再加上一本族谱,专家们并不能断定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那么金家村究竟属于北匈奴的后裔,还是属于南匈奴的后裔呢?
金家村归隐的原由
可紧接着,金家村的族长又拿出了更有力的证据,那就是祠堂的先祖牌位。
![]()
根据金族长的描述,金氏宗祠的牌位有许多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甚至有一部分还是千年以前的老物件,其中一个牌位的主人正是金日磾。
金日磾的名字或许很多人比较陌生,但是据史书《汉书.金日磾传》记载“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而当年南匈奴的首领就是休屠王,也就是金日磾的父亲。
族谱或许可以造假,但是物件的年限是逃不过专业检测的,经过专家检测,老族长提供的数代先祖的牌位,确实是历史久远的老古董,而且时间也大致都对上了。
这下终于可以证实,金家村的村民就是匈奴后裔。
不仅如此,专家通过种种细节推断,金家村的村民很可能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的直系后裔。
![]()
原来当时南匈奴夺权失败后,光武皇帝刘秀一路大规模屠杀,追得南匈奴的人四处逃窜。
面对持续的打压,金日磾只能带领着自己的族人们,跑到了深山老林躲避。
而金家村现在的位置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再配合上村外修建的防御工事隐蔽性十分之强,最关键的是经过了战乱、逃命和寄人篱下,南匈奴早已厌倦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金日磾一心想带着族人安身立命,这样一来,南匈奴逃到安徽的东至县归隐也就不稀奇了,
传统徽文化的的明珠
事实上中国解放已经这么多年了,五十六个民族也和睦相处,欣欣向荣,那么金家村的村民为什么如此介意外人知道金家村的秘密呢?
![]()
从金氏族长的话里,大家才注意到,金家村祠堂的设计是很有讲究的,里面不仅结合了风水还暗合了山势,属于坐北朝南的格局。
最关键的是,祠堂里支撑用的那一百多根一米多粗的柱子,在当时并不是普通的柱子,而是皇帝才能用的木种。
虽然金日磾有心归隐,可是一旦让人发现,他用了这种象征着皇权的东西,必定会给村子招来杀生之祸。
因此整个村子的人,都非常有默契地远离村外的人,对自己的来历更是闭口不谈。
正是这种危机意识,让整个南匈奴能够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平安地幸存下来。
这才让后人有幸认识这样一个部落,见识到那时候人们的智慧结晶,了解这段历史。
![]()
2012年,金家村正式被列入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在记者和齐局长的双重努力下,更多的人想要亲眼见识一下,南匈奴留下来的遗迹。
金家村也成为了当地不可多得的民俗风情旅游景点,金家村也成了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