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被移出课本,被另一首同名作取代,这合理吗?
所有的英雄都应该被铭记,而作为英雄的他们也许会将心中的热血化作文字,这些文字虽然有力量,却鲜少能被放到教材里,岳飞便是其中的例外,但是近年来,岳飞的《满江红》却成为了教材书上的过去式,它被同名的词所替代,这究竟合不合理呢?
岳飞出生于1103年,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好,但是对读书和学武却非常感兴趣,由于天生神力,他不到20岁便能将300多斤的弓给拉开,令当时的乡亲诧异不已。成年后的岳飞投身军营,凭借着他的一身武力获得了众人的赏识,很快他便从一个小小的骑兵升职了。
这厢岳飞在军营中平步青云,那厢宋朝被金国打得个落花流水,1126年,回到家中的岳飞看到了金人入侵时对人民的杀戮,愤怒地他决定再度投身军营,而他的母亲深明大义,虽然自己年迈,却毅然决然地让儿子离开自己,为国效力。可惜的是,虽然岳飞成功将金军逼退,但是朝廷却在奸佞的把控下硬生生地将岳飞召回来了。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岳飞写下了赫赫有名的《满江红》这首词,这首词的上联表达了岳飞 读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以及自己希望继续为国效力的心愿。而下联则表现了他对仇人的痛恨,对统一的愿望,对国家的忠心。
然而这首词却被秋瑾的同名作给替代了。
秋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她出生于1875年,由于家中世代为官,秋瑾年长后便进入了私塾读书,后来又学习了骑马击剑。而当时还在封建时期,秋瑾遵循父母之命嫁给了王廷钧,这时候的她依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时不时和自己的好友月下饮酒,时不时喂养孩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浪潮很快席卷中国,秋瑾也被这种风潮所感染了。1904年,她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去到了日本留学,也正是在日本的这段岁月里,她发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她常常登台演讲,述说革命救国的重要性,述说女权的重要性。
而整首词便是在她东渡日本之前所写的,那时候的她女性意识已然觉醒,在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腐败的愤怒中,她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
虽然秋瑾的这首词与岳飞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还多了一层巾帼不让须眉的感情,但是这首诗的艺术成就还是比不上岳飞的。那么究竟是为何岳飞的词被移出教材了呢?
根据主编余桂元所说,岳飞的民族英雄形象在如今看来并不合理,因为现在讲究的是民族一家亲,因而只有对抗外国人才能被称之为民族英雄。
但是,任何一首文学作品都应该放到相应的时代背景里,宋朝时并没民族大团结的说法,因而当时的岳飞是完全能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我们暂且不论民族英雄这个令人,就算岳飞没有别人想象的那般伟大,但是这首词里的精神却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与歌颂的,这与作者是谁并无关系。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国学经典著作《说岳全传》,这本书虽不如四大名著那般出名,但是也是清代的著名小说,他讲述了岳飞极其账下人物的故事,当然还是和《封神演义》一样,赋予了这本小说神魔的色彩,是一部具有特色的优秀代表作。这本书正在搞活动,现在只需要66元,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