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点击量的《余罪》被禁播,为何热度不减,依然刷爆朋友圈?

  公安题材的网络剧《余罪》在爱奇艺开播之后,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疯狂喜爱,点击播放量一再超乎想象,可是中途夭折,遭到禁播,张一山能否化险为夷走出困局呢?

  每逢有网络热剧播出之后,在各大自媒体视频平台,都会有众多作者,截取网络剧中视频片段,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面,以求追逐热点,提高播放量,增大自身账号的曝光。

  如果是新出的一部网络剧,被大家争先抢后的展示,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余罪》这一部网络剧,是在2016年播出的,而如今却受到大家的争相展示,着实看不懂其中的缘由。可能是“余罪”这个角色本身突破了传统的正面角色,徘徊在主流和非主流的边缘,让我们这些整天处在工作压力之下的人们,能够看到这种非主流的痞子角色,感觉有这着莫大的放松。

  看到有这么多人力捧,反正闲来无事,也找来看一看。以前看剧的时候,感觉无论看什么都无所谓,反正就是凑一热闹,因为大部分的热血都有辱智商。如今看剧,却对热播剧有了一丝希望,希望热播剧能够有一点意思,而不是平平淡淡,果然无味。

  看这样的警匪片,的确不会寡而无味,一方面有国民度张一山的出演,另一方面警匪剧自带热血情绪,再加上如此的非主流,情节上跌宕起伏,而且还有美女养眼,加上经久不见的痞子角色,会让我们废寝忘食的,从头看到尾。

  这部剧虽然在三大视频平台被禁播,但是依然可以非常容易的在一些小平台上面找得到,非常全的第一季和第二季。

  刚开始还不知道这部剧被禁播了,看了前几集之后,感觉特别的纳闷,纳闷这样的网络剧怎么可能会被播出,张一山演的痞子角色表演味道特别浓,一眼就看出来了,可能是我们对于张一山太过熟悉,也可能是《鹿鼎记》中陈小春把韦小宝这种痞子形象,演绎到了极致,至今无人出其右,如此一对比,就可以看出张一山所演的余小二表演意味很浓。

  如果一部剧中的所有演员都特别能进入角色,让观众看不出表演的痕迹,那我们会称赞他们是非常好的表演;如果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他们是在刻意的表演,那么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宣扬,而不是表演。如果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宣扬的话,那么这部剧就是在宣扬痞子作风。

  对于有鉴别能力的成年人来讲,他们看这样的剧也就是作为消遣,一笑了之;然而对于不喑世事的少年人来讲,他们看了之后,就会效仿跟风,因为学习的是枯燥的,他们会觉得原来不好好学习,也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看剧的过程当中,觉得如果出了一部这样的剧,也应该出一部相对应的剧,告诉分辨能力尚不明确的少年们,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的走向成功?而不仅仅是具有一些痞子气,靠着一些小聪明和小运气,就可以轻松的走向成功。

  从余小二大学毕业,以及城市生存挑战选拔过程,到最后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卧底,而且还在敌方的组织当中,担当重任。在这一步一步的成长之路上,影视剧展示的简直是漏洞百出,把黑帮的能力展示得犹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简直儿戏。

  自从在《鹿鼎记》中,陈小春饰演的痞子形象韦小宝,后来也有黄晓明饰演了一次韦小宝的痞子形象,后来再也没有人饰演痞子形象了。想要演好痞子形象,不但要外型对路,而且还要真的自带一些痞子气,否则的话,真的无法让观众进入角色。如果让观众感觉,你所饰演的人物,是游离于角色之外的,那么,这就是一部失败的剧。

  虽然广电总局也说了禁播的原因,说这部影视剧在情节设计上、人物塑造上有些违背公安的实际,不符合人民警察的价值观,甚至违反公安的纪律以及过度表现血腥。但感觉这些理由只是表面上,深层的原因就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根本不适合少年人和青年人去看,然而恰恰喜欢看这样网络剧的人是90后,所以禁播是避免不了的。

  之所以被禁播了之后,依然有着数量惊人的点击量,是因为这部剧虽然表演的非常的粗糙,但是却加入了非常多的桥段,虽然这些桥段的植入非常的生硬,但是人们就喜欢看这些精彩的桥段,不断的反转剧情,调动人们的情绪和胃口,让人们念想着下一集的剧情结果,因而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

  年轻人可以看这样的热播网络剧,但也要明辨,以如此之痞子作风,虽然看起来能够混迹于黑白两道,得到大家的喜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那么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怀着严谨的态度,不断的深入研究,才能够有所成就。而不是靠着一点痞子气,就能够不断的上位。

  或许大家这么喜爱这部剧,就是因为其剧情简单,粗暴,看起来不费力。虽然剧情不断的反转,但是相对于我们经常看各种剧情大反转的剧,再来看这样的剧情小反转的剧,就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不觉得它的剧情复杂,反而认为他的人物比较少,更容易弄懂剧情,才成为我们业余的消遣剧。

  听说这部剧还要拍第三季,不知道剧情会如何,小伙伴们,对于第三季的《余罪》,你们还会追捧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