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斯普特尼克1号,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是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在俄语的意思是“卫星”,其本意是“旅行者”。
1955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通过白宫新闻秘书发布美国将于1957年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仅一星期后,在1955年8月8日苏共中央政治局马上同意科罗廖夫有关开始苏联人造卫星计划的建议,批准了发射人造卫星的立案,并暂以“D”命名,计划于1957至1958年左右发射升空。
苏联原计划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更为复杂、功能更为全面,但是由于要抢在美国之前发射,所以设计方面做了大幅度简化。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的意义,在于通过量度其轨道变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并为于电离层作无线电波传递提供原始的资料。
斯普特尼克1号毫无先兆而成功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连串事件。美国政府要求在两天内计算出斯普特尼克1号的轨道。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成立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推动水星计划,带领美国进入太空竞赛。1959年,美国国会拨付一亿三千四百万美元给国家科学基金会,比前一年多了近一亿美元。到了1968年,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已经来到将近五亿美元。
斯普特尼克1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外层空间的人造物体,在外层空间它以20.005至40.002兆赫的频率向地球发送无线电波信号,并可由业余无线电用户所接收。其发送一直持续至1957年10月26日,才因为电池用尽而中断。1958年初,斯普特尼克1号失去动力,脱离其工作轨道并坠入大气层,其工作寿命中,共围绕地球运转了六千万公里。
斯普特尼克1号模型已送赠给联合国,目前放在纽约市联合国总部。为纪念斯普特尼克系列任务的伟大成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5年新视野号(New Horizons)飞越冥王星首度取得其地表地貌特征之后,将冥王星地表上的显著心型区域命名为史泼尼克平原(Sputnik Planum)。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