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限制级投资爆炸级的《巴比伦》,不仅仅是史诗级票房毒药

  影片一开始,一辆货车载着大象上山,行到斜坡,货车承载不了大象的重量,往下滑动,车上的人不得不下车推行。

  

  然后,货车上的大象,喷出了……排泄物……

  推车的人惨遭屎倒淋头……

  

  这只是开胃菜,当众人千辛万苦把大象送上山顶别墅,打开房门,你会更震惊:

  放眼所及,皆是失去禁忌的跳舞、音乐、嗑Y、X交……

  

  人在里面无所禁忌地喧闹,仿如原始动物丛林派对。

  前20分钟,这部电影展示一个癫狂的视觉与事件冲击,也奠定整部作品的基调。

  

  这部电影就是由《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编剧执导、布拉德皮特、“小丑女”玛格特·罗比、新人迭戈卡瓦尔主演的新片。

  《巴比伦》

  这“又”是导演写给电影发展史的一封情书。

  阵容强大,投资更大——8000万美元的成本,但在去年年底仅上映一个月就下映,累计票房仅有1523万美元,对于要2亿多美元才能回本的电影来说,《巴比伦》可以说是

  2022年电影商业史诗级的惨案

  

  国内的网友还为此嘲笑:这不就是美国版的《逐梦演艺圈》吗?

  

  因为票房实在太差,流媒体不得不提前上线。

  本来我对它的兴趣,也仅仅是“想看它有多烂”的幸灾乐祸心态。

  但点开观看之后,就被接连不断爆炸一般的画面、剧情镇住,狠狠地按在沙发上,毫无尿意把这部三个小时的长片看完。

  这是一部非常个性化的电影,讨厌的会很讨厌,喜欢的会很喜欢。

  我,就属于特别喜欢的那一类。

  01 癫狂的好莱坞有声电影发展史

  这个影片主要通过五个主要角色的人生故事,勾勒出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好莱坞从默片到有声片转型的疯狂图景。

  都说电影圈是纸醉金迷的名利场,但影片开始展示的电影公司举办的庆功派对尺度之大、底线之低还是让我瞠目结舌。

  男主迭戈饰演的曼尼,是个初入圈的墨西哥裔杂工小弟,耳濡目染下,对很多匪夷所思的事都见怪不怪。

  

  所以,他能尽量想法把大象搬到派对上,只因老板想要;

  他对派对出现的美女美酒毒品也视若无睹,那不是他关心的。

  他一门心思想入电影片场,做出成绩,因为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直到他遇到了由玛格特罗比饰演的內莉。

  她出身卑微、家庭复杂,外貌亮丽,放荡不羁,若无其事地闯进这个演艺圈名流齐聚的派对,肆无忌惮地热舞、喝酒、嗑药……

  

  那身性感红裙吸引曼尼的注意。

  他对她一见钟情。他对事业的一心,也开始了二用。

  

  这个派对里,少不了巨星压场,当时的顶流,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杰克康纳德也在其中。

  他声名显赫,风流不羁,对待感情却很随便,其中一个爱好貌似是“不停离婚和结婚”……

  

  在进入派对之前,他的第N任妻子已经受够了他的装腔作势,甩了他一巴掌,留下“离婚”的怒言愤然离去。

  

  但杰克一点都不在意,进入派对喝酒作乐。在他眼中,这一切都是演戏带来的附属品。

  他真正的热情,是演戏。婚姻更像是他寻求灵感的人生游戏。

  

  此外,还有由李丽君饰演的亚裔演员、歌手朱,和约翰·艾德坡饰演的爵士乐小号手西德尼,他们在当时白人至上的娱乐圈也都有一席之地。

  

  朱参演宴席歌手表演,偶尔接接戏,做字幕工作;

  西德尼有高超的吹奏乐技巧,身在小乐团,但对搭档的糟糕表现满腹牢骚。

  

  这两个人出现在这种场合却不违和,可见当时是一个发展多么澎湃,以致于都来不及有“非我族类”的意识存在。

  这场疯狂派对就像音乐篇章一个音调超高的序,所有人都意志高昂,对未来充满希望,坚信用电影改变人生,甚或改变世界。

  

  转机很快就来了。

  派对里有个女星嗑药过猛神志不清,舞池里狂舞的內莉被制作人员一眼相中,接替女星去片场演一个放荡女。

  她抓住机遇,靠着放肆夸张的舞姿,以及眼泪说掉就掉的演技,成为这部电影的华点,跻身演艺圈,人气一时无两。

  

  曼尼则是继续工作,稳打稳扎,对影片制作的敏感和感知,从杂工小弟,逐渐成为厉害的电影制作人;

  

  西德尼被曼尼发掘,拥有电影镜头,被更多人所知,水涨船高,离开小乐团,走向大舞台,晋升名流;

  

  杰克继续结婚、离婚的风流史,他热衷演戏,拥抱新技术,希望自己的电影能更多发展名垂青史。

  

  朱保持着一股神秘的东方气质,和众人保持距离,但在给內莉配字幕卡的时候,被內莉的表演打动,并对其倾心不已。

  

  故事和人生一样,有起有落,这一切电影给众人带来的美好,达到高潮,直到……

  有声电影的到来

  內莉虽然爆火,爱她的影迷甚至不惜追车。

  但她母亲精神分裂,身为经纪人的父亲又是个只会挥霍她钱财的人渣笨蛋,导致她内里带有自毁的倾向。

  默片的演出是她发泄情感的途径,但随着有声电影到来,她的声音演出不被认可,人气急转直下。

  加上她吸毒赌博滥交,负债累累,渐渐成为好莱坞影业的弃儿。

  

  乔治的电影之路也来到了尽头。

  他是最先拥抱有声电影的明星,但当他带有口音的台词一出口,整个电影院都在发笑。

  两部票房失利,让他无法东山再起,活渐渐减少,甚至只能去接烂戏。

  他表面放荡不羁,但实际视影如命。当观众抛弃他,电影不再需要他,他整个人也日渐消沉。

  

  曼尼,也真的如他所愿,凭借踏实和智慧,成为一个颇受重视的制作人。

  但內莉却找上门来,她因为烂赌欠下某黑社会大佬一屁股巨债,这笔钱连曼尼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

  

  但架不住爱意,他想尽办法替她偿还。却阴差阳错把大佬给惹怒了,背上追杀令,最后逃亡墨西哥,也断送了自己的电影之梦。

  

  西德尼虽然成为大明星,但上流社会的话题让他格格不入。

  彼时种族歧视氛围愈加浓厚,为了打进南方市场,身为黑人的他居然因为影片显示不够黑,要涂上黑炭表演节目。

  权力让他低头,只能扮上黑装,进行屈辱的音乐表演。

  

  朱曾和內莉有过短暂的情侣生活,在曼尼的干预与工种的缩减下,她离开內莉,淡出好莱坞,疯狂的派对难以寻觅她婀娜的旗袍身影。

  

  你以为这是逐梦演艺圈,大家都有美好未来?

  并不是。

  影片最后,內莉吸毒身亡、杰克吞枪自杀、朱远走欧洲、西德尼重回小剧场……

  而曼尼,十几年后带着妻子回到旧日工作之地,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着电影,而今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走向彩色,想到这些年月的沧桑巨变,多少弄潮儿此起彼伏,只有电影在不断迈步前进,不禁在电影的微光中,落下难以自持的泪水。

  

  02 浓烈的色彩,不加节制的音乐节奏

  这部影片依然带有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浓烈的个人痕迹。

  色彩特别浓烈,节奏紧凑激烈,就像一套可视化的疯狂爵士乐进行曲。

  整部电影呈现的几乎是不疯狂不成魔的画面。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色彩有两场戏。

  影片开场那个放浪的影人派对,橙红土黄浓郁黑,所有人都极尽所能做着各种龌龊事。

  这样浓郁色彩里,內莉的红色更是扎眼,自信性感桀骜不驯的气质,在镜头的对焦下,成为舞池焦点,让我们跟着曼尼沉迷的眼光,沦陷为她的裙下之臣。

  

  另一个是在影片结尾,曼尼带着伙伴去见黑社会大佬,被阴森可怖的大佬带去“看有意思的东西”。

  

  “蜘蛛侠”托比饰演一个如同小丑的大佬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城,每下一层都能看到超越想象的罪恶行为,直至最底,舞台中央,一个全身肌肉的面具人在围观者发疯的呐喊中,表演生吃活老鼠。

  恶心的红与黑交汇,给曼尼很大震撼。

  

  相对来说,地面上以前经历的放荡派对,简直是小儿科,甚至更像天堂一样的存在。

  导演用这些至明至暗作为那个年代的底色,混乱、迷人且极具危险。

  再说回节奏。

  达米恩在《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已经展示过他对音乐电影卓绝的音乐控制力,这部影片虽然音乐不是主角,但却无处不在。

  不说里面给派对或默片伴奏的乐队,单单镜头的切换,就很有爵士乐的节奏感。

  比如在影片前段,人员密集的拍摄影城,意外事件层出不穷,需要赶在太阳日落前找到坏掉的摄影机替代物,內莉要在导演要求下呈现不同的落泪表演,现场出现火情必须赶快救火,超千人的战争场面混乱至急继续调度……

  

  现场各种急迫被交替剪辑在一起,好像一切都要玩完了,但随着曼尼争分夺秒抢来了摄影机,拍摄得以进行。所有的危机在最后一刻化险为夷。

  在温暖的日光下,杰克在千军万马的背景下与女主接吻,一只蝴蝶停靠在他的肩膀上;

  另一片场大火终于被及时扑灭;

  內莉的第一场戏,如导演要求,落下珍贵的一滴泪……

  

  激进之后,迎来温柔篇章,曼尼看着眼前所有一切,眼含热泪。

  这是电影美好的奇迹时刻。

  

  这种像《爆裂鼓手》一样,带着炸裂鼓点的节奏在电影中比比皆是。

  因为录音系统的不完备,错漏百出,一场简单的进门戏拍了七八遍。

  这七八遍重拍被导演全程记录下来,从调试、出错、暴怒、打架、收尾……每一次变化都站在一个音律改变的节点上。

  

  有声影片到来,让杰克找工作、曼尼调整片场、西德尼蒙受耻辱拍片……

  每个人的命运变奏,像被分成不同声部一样,紧密相连,十分过瘾。

  

  在影片最后,曼尼坐在电影院落泪,甚至有致敬《爱乐之城》的意味,

  历史上第一个“影片”骑马的人开始,一直到有故事的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到3D,从声音到特效,从《雨中曲》到《阿凡达》,最后又回归到曼尼的眼泪,

  从他的泪水中,串起整个电影发展史。

  很难不想起《爱乐之城》结尾畅想男女主角另一个平行时空幸福美满结局的设计。

  

  03 把一生都耗尽了的表演

  这是一部疯狂的电影。连同演员的表演也是疯狂的。

  罗比贡献了比小丑女还疯一万倍的表演。

  电影里的內莉自信满满,粗俗下流,百无禁忌,但也脆弱不堪,自我堕落。

  她可以毫不在意自己裸露,肆意展现美貌身材;

  但她也接受不了伪装,以及别人对她意有所指的诋毁。

  

  爱上这样的女人,是非常危险的事。

  曼尼爱她,不惜身败名裂、差点丢了性命,最后远走他乡。但又无怨无悔。

  

  整个戏里,罗比显得又脏又美。这让她最后从曼尼的车离开,哼着小曲,迈着舞步,走入黑暗,特别让人唏嘘。

  这是她注定好的命运。

  

  谁的命运,在这场浮华梦中,又不是都注定好的呢?

  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花心名角,表面处乱不惊,甚至可以说没有心。

  但当他得知当初告诉他“你能演戏”的挚友吞枪自杀,露出的震惊,

  以及被影评人赤裸裸地指出“他没有任何机会”的痛苦,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对电影的幻想与幻灭。

  

  包括他最后和老友交谈之后,生无可恋,前往房间自杀的那场戏,也特别有人味。

  在布拉德皮特这张老脸上,想到他戏里戏外的人生,我感受到了那种“俱往矣”的悲怆。

  

  新人迭戈一出来就能担纲这部大投资巨著的电影,但他没有被巨大压力压倒,很多场景他都HOLD住了。

  比如对內莉一见钟情的场面,比如被杀手追杀到尿裤子,比如最后,最重要的,对电影落泪的场面,都聚焦在他的脸上。

  完全看不出新人的痕迹。

  

  重点是,他长得好像基里安·墨菲啊!

  都有硬朗的面孔和深邃的眼神,无论是愣头青还是职业精英,或是历经磨难的中年人,他忠实地还原之后,还不忘散发那神秘且带有忧伤的气质。

  其他角色都有贡献了专业的演技。

  无论是西德尼的不甘受辱,还是朱的东方神韵,也为本片增添亮色。

  

  以上提到的这些角色都有历史原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其他影评了解一下哟。

  《巴比伦》到底象征什么呢?

  有一个说法是来源《好莱坞巴比伦》的八卦书,这书讲述了许多好莱坞黄金时期明星的八卦新闻,涉及各种瞠目结舌的丑闻,包括卓别林、玛丽莲·梦露、鲁道夫·瓦伦提诺……但都未经证实;

  还有一个是从名字出发,一个坍塌的空中楼阁,一个毁灭的文明……

  大概,影片中的很多人,他们在好莱坞的经历,都象征着浮华之梦的坍塌。

  但也正是有着这些人,在电影中前仆后继的奉献着艺术生命,让电影的艺术和技术,才能踊跃地发展发光。

  他们的逝去,并不代表一种绝望。正如影片中,影评家对布拉德皮特所说:“当有人在放映你的镜头时,你又会活过来!”

  

  这部电影,真的很挑观众,但相对于多年前我看得一头雾水的《好莱坞往事》《曼克》,它又猎奇又易懂。

  

  《曼克》

  它不是一部高尚的完美的片子,里面有太多问题,没有清晰的主线,表达的东西多而杂,观感也很挑战普通观众,加上三个小时的时长,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可能是一部让人备受折磨的片子。

  所以它不那么值得推荐,但刚好击中了我的红心,我的情绪。

  所以,花了这么长的篇幅,跟大家唠叨唠叨。

  

  就酱紫啦。

  让我们,继续在电影里,做梦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