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云去远,鸟飞灭,独独相思不能绝

  相思与忧伤,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子,不等你相思稍解,忧伤便接踵而来,根本不会给你任何喘息之机。古来如此。让人心中能够稍稍感到一点点愉悦的是,很多时候,相思在你忧伤之时,还能带给你一点点甜蜜,回忆往昔,总有那么一些幸福的点滴。

  南朝梁有一位作家名为张率,年少时就已经能文善赋,曾经有待诏赋,梁武帝看后认为他的文采已经兼具司马相如与枚皋所长,此2人都是汉时著名辞赋大家,其中枚皋为枚乘的儿子,由此可见张率的文采确实惊人。而张率与很多南朝文人一样,也有着多愁善感的时候,一曲《长相思》赢得后世颇多赞誉之声。

  乐府诗·南朝梁·张率·长相思

  长相思,久离别,

  美人之远如雨绝。

  独延伫,心中结。

  望云云去远,望鸟鸟飞灭。

  空望终若斯,珠泪不能雪。

  此为乐府诗,收录在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九之杂曲歌辞,本题张率共有2首,这首是第1首。这一首也正是我此前介绍的文中所说,用的“三三七三三五五五五”句式,数字为每句的字数,属于唐以前诗人通常所用的格式。

  开篇3句诗人就说明诗中人目前的状况:相思很长,因为离别太久。那个人离我好远,远到无法知道他的消息,远到就像那雨点落到泥土里,再也难以寻觅到他的踪迹。这里的“美人”,可以理解为男子——接下来会解释为什么说诗中人是女子。而“雨绝”,也正好代表了女子的爱人从此一去无消息。

  关于“美人”,这个词最早出自《诗经》,《国风·邶风·简兮》中有“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这个“美人”,说的是一位“有力如虎”的男子,可以理解为一位德、才、力兼备的人,而若是形容美丽的女子,《诗经》中会用“有美一人”。

  女子久久伫立在空旷的原野之上,心中的郁结却一直得不到舒缓。“望云云去远,望鸟鸟飞灭”,她似乎真的站在原地很久了,看着天空的云来来去去,又渐渐飘往天尽头;她望着天空中的飞鸟,从东飞到西,到最后慢慢都消失在旷野之中。

  这种感觉定然相当不好,望云云去,望鸟鸟飞,似乎云朵与飞鸟都不介意天空之下,有这么一位孤单的女子站在原地到底有多久。女子联想到自己,马上就能发现自己眼下的状况不仅身体是如此,无人在乎,连云朵和飞鸟都无视她的存在;她的心,也是如此,似乎同样没有人在意她是否孤单,又是否有着刻骨的相思难以释怀。

  于是最后2句收尾之时,她说,大概我一直这样张望下去,那个人儿也不会回来,大概他也并不怎么在意我是不是在想念他吧,终究还是会这样啊。这一句就可以说明,女子在这里呆呆伫立,痴痴守候,等待她的那个人儿回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回。可惜,等来的永远是惆怅,和忧伤。

  “珠泪不能雪”,那些无穷无尽的相思,那些无穷无尽的忧伤,又哪里是我这泪珠儿可以洗刷得掉的!这一句,包含了女子无数的感情在其中,不仅仅是相思与忧伤,更有回顾往昔时的甜蜜与怅然若失,所有的复杂情绪,交织缠绵,若是能用落泪就可以纾解,怕是她早已泪流成河。

  至于说诗中人是一位相思缠绵的女子,而不是男子;“美人”是指男子,而不是女子,都是因为这一句“珠泪不能雪”,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虽未书读万卷,但总算是没有读到用“珠泪”来形容男子眼泪的诗篇。

  由于有诗评人士认为此诗有隐喻诗人自身际遇,又因为诗风温婉,所以认为本诗有“离骚”之风,而实际上通读整首诗,我反而觉得这首诗沿袭《国风》,温柔克制,俨然有汉时古风遗韵,清新婉转,将那惆怅相思抒写到能够让人不觉压抑,反而读完有通体舒泰之感,仿佛又有值得细品的余韵尚待咀嚼。

  离别、雨绝;云去远、鸟飞灭,再加最后的珠泪垂,构成了一组极其动人的凄美画面,没有一位爱诗之人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温婉,却冲击力极强的画面很容易让人一下子就沉浸于其中。也许,很多人像我一样,在数日后还能在脑海中联想到这幅画面,久久难以散去。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古诗。

  举报/反馈